医药卫生论文范文

2023-03-21

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开设“药品不良反应学”课程既是教学内容的一项创新,也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是药品应用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提高用药的风险意识能提高医药卫生行业从业者业务综合素质,当前国内外对药物安全十分重视,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与技能可以增强中职医药卫生专业学生的专业适应性。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风险 中等职业教育 卫生 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则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等重要任务,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下,大力发展中职医药卫生类专业不但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而且长远看其必然大大助力“三农”问题以及扶贫攻坚等问题的解决。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的一体两面,虽然药物治疗学已成为医药卫生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但是传统教育中普遍侧重药物有效性的认知,而淡化了药物也是“毒物”的事实。药品不良反应学是医学与药学领域中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对所有药品上市前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与再评价的理论及实践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通过研究药品不良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与减少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公众用药安全,节约医疗资源。中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开设“药品不良反应学”课程既是教学内容的一项创新,也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中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开设“药品不良反应学”课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ADR教学内容,符合卫生类中职学生的学情,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随着社会的进步,中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各职校多采取“零拒绝”潜规则招生,宽入口,不设限。目前,中职学生入学时,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差,年龄小,自我意识不健全,心理不成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我约束能力差,对新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强,有排斥甚至厌学的心理;再加上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养成了思想浮躁、易受外界干扰、情绪不稳定等不良习惯。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学习医药卫生类知识,学习任务明显增大,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同比增加。过去中职医药卫生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药理学的同时学习药物的不良反应知识。单独开设“药物不良反应学”这门课程,是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一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学以真实的案例,直观生动地介绍药物的风险,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记忆深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得到充分的调动,符合卫生类中职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学方便开展仿真实训,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通过药物不良反应的事件的案例分析,广泛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以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等现代职业教学模式的应用。(2)充分认识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是药品应用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药三分毒”。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其既可呈现对机体有利的防治作用,又可产生对机体不利或有害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患者自身的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病理条件、营养状况、饮食等差异,另一类是药物因素,如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本身药理作用的延伸(药物作用选择性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制剂中的辅料等。相较于药品上市后广泛人群的应用,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临床试验病例数太少、研究时间太短、研究目的太单纯、用药条件控制太严格、试验对象年龄范围太狭窄,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导致上市前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极其有限,一些罕见的、需要较长时间、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应用才能发现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并不能在上市前被发现。研究方法、技术的局限也会影响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现时间,例如非那西丁造成肾损害的事实在75年后才得以确认。药物的好坏需要相关专业的人员不断地去认识与评价。(3)提高用药的风险意识是提高业务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包括必要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规范性。安全合理用药是当前医疗环境下医患都非常关注的内容。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发现的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只是其固有风险的“冰山一角”,药品应用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我们不知道风险是什么,风险在哪里,风险何时会发生。在我国,一些媒体错误地宣传着中药无毒副作用,很多中成药的说明书中不良反应仍然描述为“尚不明确”,但是事实却是我们沿用上千年的中药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发生机理正不断被大家所认知,譬如近期,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的肝损伤、仙灵骨葆口服制剂引起的肝损伤风险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通过系统地学习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培养用药的风险意识,学会如何去发现不良反应,认识其发生的机制,掌握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干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所带来的伤害。具有用药风险意识已成为一种职业能力。例如临床应用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时,长期或大剂量应用的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如果不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往往会按照新的疾病进行治疗,而考虑到该药品可导致维生素K缺乏的不良反应,给药期间医务人员就会更加注意观察和随访患者有无出血征象,一旦异常,立即停药,补充维生素K。(4)医药行业发展对药物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反应停”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药害事件不断警示着药品应用的风险,随着药物使用越来越国际化,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所导致的人体伤害让人们迫切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需要被认知,药物的风险需要更及时地被控制。为了对药物上市后安全性进行监测,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简称乌普萨拉中心-UMC),UMC的成立标志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国际合作的开始,我国于1998年加入WHO国际藥物监测合作计划。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扩展而来的药物警戒,目前已成为全球药物安全性研究最前沿的风险管理理念。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为药品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数据支持;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能促进新药的研发;能为遴选、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技术依据;能及时发现(预警)药害事件,防止事态蔓延和扩大,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等现实价值和意义也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我国,2015版《药品管理法》第七十条明确提出“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010年卫生部颁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81号令),随后《关于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安〔2011〕466号)、《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监测与评价综〔2010〕26号)、《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撰写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系列指导性、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使药品不良反应学相关知识及药物安全性监测工作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中日渐重视。(5)适应岗位需要,增强专业适应性。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职业教育中接受了系统“药品不良反应学”教育,掌握了不良反应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报告表填写乃至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撰写等实践技能的学生将更快速地适应上述岗位,而具备了药物风险意识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也将在业务工作中更审慎地应用药物,及时发现和控制药物的风险,减少药害事件,减少医患纠纷,节约医疗资源。总之,中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开设“药品不良反应学”课程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专业适应性的要求,也是灌输药品风险意识,倡导药品安全社会共谋的时代要求。一些医药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类似《中药不良反应与警戒概论》的课程,作为承上启下的中职医药卫生专业中开设类似课程更显必要。可以想象,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具风险意识的医药工作者必将更理性地去认识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正.药物的另一面是毒物[EB/OL]

[2]杨泽明,邓剑雄.药品不良反应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32-35.

[3]张冰.中药不良反应与警戒概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2-18.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61期)关注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的肝损伤风险[EB/OL]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72期)警惕仙灵骨葆口服制剂引起的肝损伤风险[EB/OL]

[6]吴惠平,李荣.临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

[7]孙钰.药物警戒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8):454-46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Z].2011-05-04.

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开展江苏省83所高职院校区域、层次、专业3个维度的绩效评价研究,得出:高职教育综合绩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苏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声誉、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相对不足;高职院校层次与综合绩效无显著相关性,“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强化;教育与体育等专业大类综合绩效较高,装备制造等专业大类相对较低。以期为“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优化投入提供依据。

关键词: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包络分析;绩效评价;结构优化

“十三五”以来,各地对高职教育投入力度显著增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高职高专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2 751元,到“十三五”中期的2017年,这一指标已达15 455.13元,与本科差距逐步缩小。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的经费投入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但在高强度投入的背后,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着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结构性矛盾:发展水平方面,“十三五”期间,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已经超过2万元,部分中西部省份该指标尚未达到1.2万元;专业结构方面,各省第一产业布点不足,第二产业与行业结构不匹配,第三产业布点过剩现象较为普遍[1-2];社会服务方面,《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列入统计的517所高职院校中,年科研社会服务经费超过1 000万元的有96所,占比仅为18.57%。

“十四五”期间,高职教育需要通过投入结构的改善,进一步补短板、增效益,以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3]。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除日常经费投入外,江苏省在“十三五”期间还先后投入专项经费10亿元,立项建设8所卓越高职院校、22所省高水平高职院校、300个省高职高水平骨干专业、100个省高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4]。但与全国相似,江苏省高职院校发展也存在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5]。

本研究以江苏省83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三五”期间各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高职院校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区域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绩效评价,为“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制度改进与投入优化提供依据[6]。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数据:2017—2019年江蘇省83所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另一类是招生、就业数据:从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阳光高考网、麦可思、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提取了江苏省高职院校招生、就业数据。由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十三五”期间江苏省83所高职院校进行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因此对2017—2019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

基于上述数据,初步构建了本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可分为投入、产出两个层次。投入层包括人力投入、物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产出层包括声誉、人力资本数量、人力资本质量、科研与社会服务[7-8](见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

由于初选指标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将绩效评价指标极值标准化[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精简,进而得到相对独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原始因素层指标体系精简后,因素层指标体系共计8个,其中投入4个,分别为物力投入、财力投入、师资规模投入、师资质量;产出4个,分别为声誉产出、人力资本数量产出、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在精简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江苏省高职院校区域、层次、专业3个结构的绩效得分。

数据包络模型中,分为综合绩效、投入因素、产出因素3类数值,综合绩效值越大,绩效越优;投入、产出因素为0时,效率最优;偏离0越远,表明投入越冗余或产出越不足,效率越低。

二、江苏省高职院校综合绩效评价

(一)区域结构评价

江苏省按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可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域,其中苏南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5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2018年人均GDP为160 747元;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居中,2018年人均GDP在115 360元,为苏南指标的71%;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2018年人均GDP为70 369元,为苏南指标的44%。按照高职院校所在地域,分为苏南、苏中、苏北3种类型,其中苏南地区共计53所,苏中地区12所,苏北地区18所。

高职教育综合绩效区域结构的意义在于通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高职院校综合绩效相关性研究,分析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综合绩效相对较低的原因,进而通过差异化的区域针对性投入,提升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产出水平,强化高职院校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全省高职院校区域结构综合绩效平均值为0.84,其中无锡、苏州高职院校综合绩效最高,两者均为0.90,宿迁、泰州综合绩效较低,分别为0.71、0.73。就区域而言,苏南高职院校综合绩效最高,为0.87;苏中次之,为0.83;苏北最低,为0.81。若以2018年各地级市人均GDP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替代指标,发现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达0.7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高职院校综合绩效提升有显著推动作用(见表2)。

通过投入—产出指标可知,师资质量、声誉产出、人力资本质量产出是苏北地区综合绩效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第一,师资质量的主成分为教师人均实践机会,苏南地区这一指标平均值为0.15,而苏北为2.71,说明苏北地区高职院校教师人均实践机会投入不足,双师素质相对较低。师资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关机理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教师参加企业社会实践机会越多,技能水平也将相应提高。第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声誉产出也有显著影响,苏南地区声誉产出平均值为5.66,苏北为7.25,说明苏北高职院校产出不足,其机理在于:声誉产出是高职院校进校分数、报到率的综合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城市美誉度、毕业后收入水平也相对提升,使得苏南地区高职院校进校分数、报到率显著提升,而苏北地区城市美誉度、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由此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声誉产出。第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还与人力资本质量有显著关联,其中苏南地区人力资本质量平均值为3.65,苏北为6.63,说明苏北高职院校人力资本质量产出不足,其机理在于:人力资本质量指标是毕业生收入、专业相关性、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当地就业比率、骨干企业就业比率等指标的综合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当地就业比率也会明显提升,由此导致苏南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质量指标水平。

(二)层次结构评价

江苏省高职院校按发展水平和财政投入可分为四种层次。第一类为“双高”院校(含高职本科试点),共计21所;第二类为“双高”院校之外的国家、省示范(骨干)院校(下文简称骨干院校),共计21所;第三类为除第一类、第二类之外的公办院校(下文简称公办院校),共计20所;第四类为民办院校,共计21所。四类院校发展水平和财政投入依次降低。

高职教育综合绩效区域结构的意义在于揭示各类院校特别是“双高”院校综合绩效的薄弱环节,进而可通过差异化的层次针对性投入,提高“双高”院校的产出水平,为其他高职院校结构性投入调整提供示范和借鉴意义,推动高职院校由追求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全省高职院校层次结构综合绩效平均值为0.87,其中民办院校综合效率最高,达0.90,其次为公办院校,为0.89,“双高”院校位列第三,为0.87,示范院校最低,为0.82,如表3所示。可见,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与综合绩效无显著相关性,或者“双高”院校的高投入并未有效转化为产出。如何优化“双高”院校的投入结构是优化综合绩效的首要问题。

对“双高”院校综合效率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双高”院校在声誉产出、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3个关键指标均未表现出明显优势。第一,声誉产出。与本科高校的“985”“211”或者“双一流”相比,“双高”院校的知名度、认可度均相对较低,导致其进校分数、报到率并未占据明显优势,由此说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专业建设比院校整体实力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強调特色专业的发展。第二,人力资本质量产出。人力资本质量指标产出偏离值高达14.67,说明相对于“双高”院校的高投入,毕业生就业优势不够明显。一方面在于高职院校学程较短,“双高”院校的高投入难以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在于“双高”院校的高人力资本积累优势并未转化为就业优势,校企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第三,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值为1.88,而全省高职院校平均值为0.57,说明“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相对不足,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双高”院校财力投入方向有一定偏差,我国高职院校多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来,“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我国高职院校以数量扩张为主,校园基础建设投入较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相对缓慢,其中“双高”院校较为突出。二是由高职院校教师评价考核体系所决定。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比重更高,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投入相对有限,由此导致科研与社会服务产出相对较低[10]。

(三)专业结构评价

江苏省高职院校多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来,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其专业结构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按其核心专业分布分为13类,有2个以上核心专业分布的列为综合类。目前,在19个专业大类中,财经商贸大类和装备制造大类分布最多,均为6所,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水利大类、新闻传播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无相应高职院校分布。

高职教育综合绩效专业结构的意义在于揭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分析高职院校专业分布的结构性问题,进而可通过差异化的专业针对性投入,提高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推动高职院校的特色化发展。

全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综合绩效平均值为0.87,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将13个专业大类进行绩效分类,将专业类型按综合绩效分为A、B、C、D类。其中教育与体育、电子信息大类综合绩效最高,平均值为0.96;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农林牧渔、旅游、医药卫生、财经商贸、综合类次之,平均值居中,为0.89;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装备制造大类较低,平均值为0.82;文化艺术大类综合绩效最低,为0.72(见表4所示)。

第一,A聚类为“十三五”期间人才需求量较大的教育与体育、电子信息大类。教育与体育专业大类综合效率达0.99,其机理在于: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婴幼儿人数快速增长,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师资需求量明显增加,导致其声誉得分相对较高;同时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多为国家控制专业,国家对该类专业审批较为严格,办学质量也相对较高。电子信息类专业综合效率达0.93,位居第二位,其原因在于:江苏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信息化是该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导致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但相对而言,该类专业办学门槛相对较低,因此人力资本质量较教育与体育大类相对下降。

第二,B聚类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大类;二是以第一、三产业为特征的农林牧渔、旅游、医药卫生、财经商贸大类。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类综合绩效较高,这与江苏省城镇化加速的大背景紧密相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房地产及交通运输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两大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急速提升,工资水平、就业率均相对较高,由此导致较高的人力资本质量产出。但值得注意的是土木建筑大类综合绩效低于交通运输大类,这是由于相对于交通运输大类,土木建筑类大类办学门槛相对较低,开办高职院校相对较多,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人力资本质量相对较低。同时土木建筑类专业劳动强度更大,报录比不足,导致其声誉产出也相对较低。农林牧渔、旅游、医药卫生、财经商贸大类,这类产业与江苏省现阶段产业结构有较大关联。该类专业绩效相对较高,机理在于:一是与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相关。以2017年为例,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已达50.3%,第二产业退居第二位,为45.0%,第三产业社会需求量明显提升,由此导致人力资本质量指标相对较优。二是在生育率下降背景下,相对自由、轻松的第三产业岗位成为学生报考专业的首选,由此导致其声誉值的提升。

第三,C聚类主要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装备制造大类。4类专业的声誉产出为13.59,偏离0值较远,这是由于制造业类专业学习难度较大、工作岗位相对枯燥,难以适应90后考生个性需求,导致近年来报录比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制造业类专业对师资、实训条件相对较高,而现阶段高职教育难以满足制造业专业的高强度投入需要,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由此人力资本质量值相对较低[11]。

第四,D聚类为文化艺术大类,其综合效率值为0.72。从产出端而言,文化艺术大类主要表现为声誉产出、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相对不足,其中有两个因素:一是文化艺术类专业开设成本较低,实训条件相对简单,而生源较为丰富,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藝术类专业,导致学生质量差异较大。二是工业化、信息化仍是现阶段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仍居于主导地位,加之省内艺术类专业本科教育相对发达,无形中挤占了专科层次文化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导致其综合绩效值相对较低。

三、“十四五”期间江苏省高职教育投入优化建议

第一,通过加大苏中、苏北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投入以优化区域结构。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本科教育相比,具有实用性强、收效快等特点,对助力脱贫攻坚、提升经济薄弱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巨大作用。与苏南地区相比,苏中、苏北高职教育的关键短板在于师资质量相对薄弱,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低。下一步应从以下三点加强苏中、苏北地区师资水平建设力度:一是大力推进国培、省培计划,并在名额分配方面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同时在国培、省培计划中进一步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二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鼓励苏南企业赴苏中、苏北高职院校开展跨区域“校中厂”产教融合试点,给予试点企业税收、土地优惠政策。三是参照义务教育跨区域轮岗制度,鼓励苏南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赴苏中、苏北开展结对帮扶,或组建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共享优质师资资源[12]。

第二,通过创新具有高职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以优化层次结构。“双高”院校作为高职院校排头兵,科研设备、师资力量最为丰富,但与本科“985”“211”院校相比,“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其原因在于缺乏资源的科研、社会服务转化机制。目前,本科院校基于国家、省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科研评价、资助体系,但由于上述基金项目主要针对基础科学,高职院校由于基础薄弱,参与竞争难度较大,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社会服务转化机制的缺失[13]。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评价应有别于本科院校。一是在数量上淡化论文、纵向课题等理论研究指标,强化专利、知识产权、横向课题到账金额等应用技术研发指标;二是在质量上,引进企业人员,将企业对教师应用技术研发质量与能力作为职称评聘的依据,从而激发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降低生师比,给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松绑”,使之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与社会服务中[14-15]。

第三,通过加大对工科类专业的投入以优化专业结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指出“工科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下降”“工科类专业学生对工作岗位认同度低”两大专业结构问题。培养工科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使命,同时站在国家核心竞争力角度,工科类高职专业也是“工程师红利”的重要支撑,工科类高职毕业生的流失将引发产业空心化和转型升级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强化工科类专业的投入强度[16]。目前,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速,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远快于实训设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代际差,这种高投入一是导致高职院校开办新兴工科专业的积极性下降,二是学生所学非所用,导致学生就业质量有所下降。“十四五”时期,一方面应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努力提升实训设备利用率,最大程度节约资金,使实训设备与生产设备保持同步[17];另一方面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细则,强化企业责任,使高职学生更多参与到真实生产过程,进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18]。

参考文献:

[1]唐树伶,岳颖.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24):47-51.

[2]罗薇薇,蔡晶晶.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东部五省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0(27):56-61.

[3]平和光,程宇,李孝更.4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8(15):6-17.

[4]刘晓军.江苏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24):28-33.

[5]曹方方,刘国瑞.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公平、正义与效率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江苏高教,2021(1):20-25.

[6]袁金宇.突出职教服务特色构建“三面—四层—五维”教师绩效评价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65-68.

[7]张德力,许正中.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17-19.

[8]王丹,邵汝军.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质量工程数据[J].职业技术教育,2013 (7):47-54.

[9]蒋然,王丹,王剑.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高职院校投入—产出绩效诊断研究——以江苏省宁镇扬地区24所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34):33-38.

[10]蒋然,王丹,王剑.基于匹配原则的高职教育资源分配绩效评价研究——以江苏省质量工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14):60-64.

[11]宾恩林.加强应用性研究:“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之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33-42.

[12]韦庆昱,吴玉剑.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的实施成效、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22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样本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9(9):80-84.

[13]肖凤翔,肖艳婷,于晨.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关系向度、基本特征及改进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4):103-108.

[14]徐源.高職院校教研活动创新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7):82-86.

[15]丁帮俊.基于质量与贡献导向的高职院校科研分类评价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35):12-16.

[16]沈陆娟.适配与滞后:区域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效应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25-34.

[17]郭雪松,李胜祺.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1):20-27.

[18]张晓冬,史京娇.我国《职业教育法》:现实问题与完善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8(30):25-29.

(责任编辑:张宇平)

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3篇

2013年6月9日,《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正式发布。

这是就业蓝皮书发布的第五年度,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备受关注。

就业蓝皮书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3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对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

以及对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

(麦可思曾对该届大学毕业生同一群体进行过毕业半年后调查)。

麦可思就业报告发布之时,与会各界专家进行了讨论,我们选摘一些基本结论以及可以探讨的地方,仅供大家参考。

亮点解读:

2013届就业率和非失业率皆上升

麦可思数据: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4%)比2012届(90.9%)略有上升,比2011届(90.2%)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90.4%)略有上升,比2011届(89.6%)上升1.3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

“211”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为94.9%,比2012届(94.4%)略有上升,比2011届(93.2%)上升1.7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非“211”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与2012届(91.3%)基本持平,比2011届(90.6%)上升1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

在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1.8%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3%的人自主创业。有7.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0.9%准备国内外读研,4.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3%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80.6%)比2012届、2011届(分别为81.3%、81.0%)略有下降;而“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3届(4.7%)比2012届(5.3%)下降0.6个百分点,比2011届(6.1%)下降1.4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

麦可思视点:非失业率是以全体大学毕业生为计算基数,把就业和正在国内外读研的人群都算为非失业,主要可以用来评估“211”院校的毕业生状况。就业率的计算对“211”院校不科学,因为计算就业率时分子分母同时剔除读研人数,造成读研的毕业生越多,就业率就越低。所以非失业率才是评估“211”院校的科学指标。非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正在读研与留学毕业生数)/毕业生总数。

专家视点: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我们要改变就业统计方法,中国每年7月1日或9月1日统计当年就业率,自然会得出非常低的数字,70%或80%这样的数字难免会造成就业恐慌,所以每年一到七月,各个高校都如临大敌,因为要上报就业率或签约率数字。其实国际上通行的统计就业率方法是以半年后或一年后为准。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陈宇也认为,我们每年会在7月1日统计就业率,这既不科学也不准确,半年内找工作不应算失业,麦可思报告用了一个更准确的词:非失业率。我们要转变态度,不能单纯地追求就业率,而应更注重就业质量,以及市场与创新的力量。

离职率居高不下

数据: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34%)与2012届(33%)基本持平。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与2012届(24%)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与2012届(42%)基本持平。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51%)和“薪资福利偏低”(49%)。

在2013届本科学科门类中,医学和工学半年内离职率最低,均为18%,文学的半年内离职率最高,为30%。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医药卫生大类半年内离职率最低,为21%,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半年内离职率最高,为53%。

2010届本科的艺术类毕业生三年内更换雇主最多,平均雇主数为2.4个;地矿类毕业生平均雇主数(1.4个)最少。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平均雇主数最多,为2.9个;民航运输类、电力技术类毕业生平均雇主数(均为1.8个)最少。

麦可思视点:“跳槽”问题是大学生职场忠诚度的体现,连续三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偏高不下(2010届为69%,2009届为71%,2008届为71%),从个人看是“职场试错法”,从企业看是职场忠诚度不高。离职率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主动离职率偏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职场发展。

在2013届本科学科门类中,医学和工学半年内离职率最低,这反映出工作与专业相关性越强,职场稳定性越好。

职场忠诚度越高,收入越高

数据:201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为2.0个,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2.5个)。

有40%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33%有2个雇主,7%有4个及以上雇主。而高职高专毕业生更换雇主更为频繁,仅有23%的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而雇主数为4个及以上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达到了17%。

在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6442元。为2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为6113元;为3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为5871元;为4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为5697元;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5365元。雇主数为1个的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为5096元。

麦可思视点:雇主数可以代表毕业生工作稳定的程度,雇主数越多,则工作转换得越频繁,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大学生的职场成熟度和适应性应该引起培养方的重视。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上升

数据: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013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1.8%)。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和中原区域经济体(均为4.1%)。

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储蓄(本科为80%,高职高专为81%),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本科、高职高专均为2%)和政府资助(本科为2%,高职高专为1%)的比例较小。

麦可思视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社会创新氛围下,给年轻人提供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但是两年来政府对大学生创业资助一直在2%以下,说明国家在引领大学生创业方面要将资金资助的扶持政策落实到实处。

数据: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销售职业类,本科为16.4%,高职高专为18.8%。2013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类是教育业(15.0%)、零售商业(13.3%)。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类是零售商业(13.6%)和建筑业(9.7%)。

创业理想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动力(本科为46%,高职高专为48%),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创业的比例(本科为8%,高职高专为7%)较小。

专家视点: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陈宇认为,麦可思这份调查数据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创业不是解决就业的办法,创业的核心是创造生产力。有创业能力的人不会愁找不到工作,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的,创业失败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基本结论:

更多毕业生毕业三年内进入创业队伍

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5%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0.9%,高职高专为2.2%),三年后有4.1%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2.2%,高职高专为6.0%),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

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1.1%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09届(29.6%)增长了11.5个百分点;有53.4%的人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比2009届(63.0%)减少了9.6个百分点。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2.6%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09届(30.0%)增长了12.6个百分点;有50.3%的人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比2009届(60.0%)减少了9.7个百分点。

2010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8424元,比2009届该指标(7643元)高10%,比2010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5962元)高41%。2010届高职高专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月收入为6651元,比2009届该指标(5804元)高15%,比2010届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4640元)高43%。

2010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的职业主要集中在总经理和日常主管(7.1%),其后是“非农产品的批发和零售卖主”、“销售经理”(均为3.5%)。2010届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的职业主要集中在“总经理和日常主管”(4.6%),其次是“销售经理”(4.4%)。

2010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机构”(4.6%),其次是“其他个人服务业”(4.4%)。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装修业”(4.3%),其后是“其他个人服务业”和“服装零售业”(均为3.6%)。

2010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五项基本工作能力依次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时间管理、协调安排和学习方法;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五项基本工作能力依次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谈判技能、学习方法和协调安排。

2013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上年稍有提高

2013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的比例为10.8%,比2012届(9.5%)高1.3个百分点,比2011届(9.2%)高1.6个百分点,三届呈上升趋势。在2013届本科毕业后就读研的毕业生中,有29%转换了专业。

在2013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读研比例最高的是医学,为16.8%;读研比例最低的是管理学,为6.1%。工学读研的毕业生转换专业比例最低,为16%。

2013届本科毕业生读研主要的动机是就业前景好(55%)和职业发展需要(46%)。读研人群选择研究生院校是最关注的因素是所学专业的声誉(41%)和学校的牌子(22%)。

2013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人群认为母校本科学术需要改进的是研究方法(60%),其次是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52%)。

2013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有3.8%选择了专升本,专升本比例最高的专业大类是文化教育大类(6.3%)。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读本科 的主要原因是职业发展需要(30%)、就业前景好(29%)和想去更好的大学(23%)。

2013届本科毕业生留学读研与上年持平

2013届本科毕业生留学的比例为1.4%,与2012届(1.4%)持平,出国留学的本科生群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2013届本科毕业生留学的主要理由为“增强职业综合竞争力”(31%),其次为“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24%)。

2013届本科毕业生留学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父母亲友资助”(89%)。

2013届本科毕业生获得留学的主要信息渠道为“国外大学网站”(32%)和“国内的留学中介机构”(30%)。

升职加薪,谁机会最多?

2010届本科从事“餐饮/娱乐”职业类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为1.5次;从事“公安/检察/法院/经济执法”职业类的大学毕业生职位晋升次数最少,为0.4次。2010届高职高专从事“经营管理”职业类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为1.7次;从事“医疗保健/紧急救助”职业类的大学毕业生职位晋升次数最少,为0.4次。

2010届本科在“艺术、娱乐和休闲业”、“邮递、物流及仓储业”、“住宿和饮食业”就业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均为1.3次;在“政府及公共管理”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少,为0.4次。2010届高职高专在“艺术、娱乐和休闲业”、“住宿和饮食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均为1.4次;在“政府及公共管理”、“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少,均为0.6次。

2010届毕业生职位晋升的类型主要均是薪资的增加、工作职责的增加;本科分别为75%、72%,高职高专分别为71%、69%。

2010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对职位晋升有帮助的大学活动主要是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含培训)(46%);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对职位晋升有帮助的大学活动主要是扩大社会人脉关系(39%)、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含培训)(36%)。

哪些专业就业率高?

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

郫县犀浦镇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口123344人、41115户,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从中央到地方为50元/服务人次,2016年为55元/服务人次(其中家庭医生5元)),从该辖区情况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每年达到600多万元,并随着服务量的变化,资金量在不断增加。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2015年以前为十一项,2016年增加到十二项)该中心配备了48名基本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并随时根据工作需要加配兼职人员。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这么大资金量和团队,就对如何管理资金,用好资金提出了要求,并通过资金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近年来对专项资金管理,积累了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经验,并通过资金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截止2016年该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达到如下效果: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健康档案使用率90%;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辖区内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6%,居民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6%;免规规划合格接种率98.69%;户籍儿童儿童管理率100%,非户籍儿童管理率95%;戶籍早孕建卡率达98.6%,流动早孕建卡率达95.3%;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74.7%;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32%,高血压控制率达62%;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5%,糖尿病控制率达60.5%;重性精神病患者在管数为502人,患者管理率达90.28%;传染病管理率100%;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为100%。要认识到资金管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促进作用。本文以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总结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几点体会。

一、制定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制度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资金制定专门管理制度。根据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和成卫发[2011]716号文件要求制定《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该专项资金必须设置专帐管理收支,明确资金报销审批程序、明确使用该资金购置卫生材料、物资、固定资产等管理办法,明确了会计核算方法,明确了项目资金分摊权重及分摊方式,进一步强调医疗设备、房屋维修、无形资产购置、罚款、违约金、赔偿金、滞纳金、各种赞助捐赠等不得列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支出。为资金使用指明了方向,也正是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该管理办法执行,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历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检查和审计中未发现一起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二、建立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度根据下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量、工作侧重点编制每个服务项目资金预算,并根据当年实际下达工作任务实时调整预算。各项目经费又分为人员经费、药品支出、(指直接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药品如酒精、消毒),卫生材料支出(直接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卫生材料如注射器、棉纱、口罩等),其他材料支出(除药品、卫材以外如健康档案表 、袋、资料等),维修费用支出(指基本公共卫生办公用具维修等,不得含房屋维修),其他公用经费开支(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非财政资本性支出(指非财政资金的资本性开支,如只有资金购置基本公共卫生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支出(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体检,使用基本公共卫生资金购买医疗服务)。资金预算编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各项目均衡发展,并保质保量完成当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收支核算体系,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成本核算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如何管好用好每年600多万的专项资金,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资金收支核算体系,并通过资金支出核算完善项目资金成本核算,为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1.收入核算科目设置:在一级科目“财政补助收入”下设置“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收入”二级科目,用于财政拨付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收入核算。

2.支出科目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医疗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医疗支出”、“公共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公共卫生支出”、“重大公共卫生支出”、“其他公共卫生支出”;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支出”、“村医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在社区和村医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人员经费”、“药品支出”、“卫生材料支出”等;在人员经费、药品支出、卫生材料支出科目下按照基本公共卫生十二项核算各项成本费用,再按照经济科目、功能科目进行核算。借助财务软件,实现财务核算信息化,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支出实现了六级科目核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支出核算系统,也为基本公共卫生各项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通过近几年成本核算,可以分析各项目总成本走势和次均成本变化,也为历年基本公共卫生工作项目占比制定提供了财务依据。

四、切实做好镇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及时到位村级配套资金,巩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底建设,让辖区内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

从2009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配套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也强调了村级配套资金使用,但实际工作中基本忽略了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般都由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为完成,因此也忽略了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套资金使用。从2015年开始实施镇村一体化,打开了镇村资金使用的思路。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服务中心根据镇村一体化思路,制定了镇、村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辖区服务人口情况分为城乡居民和城镇居民,其中城乡居民服务人口49567人次,城镇居民服务人口73777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由驻地村医至少签订30%以上工作任务,驻地村医不能完成的工作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辅助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由于没有驻地村医服务,这部分工作全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明确了工作任务后,进一步推动镇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绩效考核,通过每月绩效考核及年末考核排名,及时拨付村级经费,2015及2016年应拨付村级经费236.82万元,实际拨付236.82万元,保障了乡村医生现金性待遇,落实了乡村医生保障性待遇,同时极大提高了乡村医生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目标。

五、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本公共卫生资金使用过程中,通过横向交流学习,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并不断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管、督导和检查,及时纠正资金使用中的问题,保障资金合理使用,保障资金专款专用。

六、结语

通过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经验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是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保障,也直接影响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效果,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了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卫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庄霞.浅议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与核算.卷宗[J], 2014(12):261-262.

[2]曾芳.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社会对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高校培养出来的相关人才却不能够满足目前中医药市场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局面是由传统培养模式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分析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传统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从而提出改进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缓解中医药专业市场人才的供需矛盾,促进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与社会相适应。

[关键词]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析

随着各行各业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其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中医药行业亦是如此。当前,中医药市场翻译人才的缺口非常大,许多中医药专业都开设了英语翻译课,用来培养中医药专业需要的翻译人才,但是由于传统的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导致中医药专业培养的英语翻译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中医药行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依据当前时代发展的条件及需求,制定出切实符合当前中医药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

无论是从中医药市场发展、国家战略还是中医药的影响力方面来考虑,当前我国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

(一)中医药市场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导向,市场经济需求决定着人才的供给。这适用于各行各业,包括中医药行业。据调查分析,当前中医药单位发展需要的是既懂理论知识又能从事某一具体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与技能服务市场的中医药应用型翻译人才。而且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对于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更是供不應求。所以,发展社会适用的应用型中医药翻译适用人才、满足人们旺盛的需求应该是今后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

为了加强同各国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就是要求加强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需要同各国之间进行各行各业的友好交往,而这些互动完成得如何、能否真正实现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发展,最终取决于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这些精英人才的培养最终需要的是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某一行业的交流互动人才。对于中医药行业能否在“一带一路”上发挥作用,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的是具有中医药知识且能够担当翻译宣传工作的应用翻译人才。只有这些精英人才能够为中医药行业获得“一带一路”发展的历史机遇,开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提高中华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

我国医药文化渊源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我国民族文化世界影响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国外了解我国中医药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当前中医药专业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关系到中医药能否得到国外的认可,关系到中医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否与国际接轨的问题,而这些不能仅仅依靠抽象的理论说教和宣传让人信服,而是需要培养大量的既能够翻译中医药知识,又能够承担某项具体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承担具体工作来完成。

二、中醫药专业传统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专业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以预设的培养目标为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状况等方面进行人为的规范设置。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人们人为设置的培养人才的蓝图、程序、框架而已”[1]。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论述中医药专业传统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指导思想理念落后

“思想理念对行动具有决定性作用,有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2],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来说也是如此。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行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因为其指导思想理念落后于时代要求。当前,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理念依然是学术理论的翻译理念,此等学术理论翻译理念的目的是培养学术性的理论人才。当时,需要的是培养少数用于理念研究的中医药领域翻译人才,所以这种理论学术型翻译英语人才是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但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而且社会需要的也是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依然延用以前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培养理论研究人才的模式来培养中医药行业急切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这显然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自然而然就成了落后的思想理念,成为制约翻译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课程体系设置欠缺职业考虑

传统的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在落后的思想理念的指导下,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具体体现在: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是在培养理论人才理念的指导下设置的主要侧重药学理论知识类课程,将与中医药知识类有关的英文翻译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全部,而很少涉及与社会某一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类或者专业技能类课程。毋庸置疑,药学理论知识类课程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及掌握英、美语言有所帮助,但是现在社会需要大量的职业技能型和专业技能型人才,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显然不能满足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如果不改变单纯侧重药学理论课程的体系,那么就不可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中医药英语翻译型人才。也就是说,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该向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或者专业技能方面考虑”[3]。

(三)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

在传统的侧重学术思想理念的指导下,选择的教材是侧重思维训练的,而且这些教材内容都与学术理论素养有关,与当时高等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但是对于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应用技能用处不大。可见,“思想理念的偏差导致教材选择的偏差”[4]。教材选择的偏学术理论的偏差,导致目前的教学内容不可能与当前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需求不一致,严重脱离了现实社会的需要,导致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学内容不符合现实社会的需求。教学内容是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学生接受的知识取决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脱离,自然就不可能培养出当前社会行业需要的人才。

(四)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的,其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完全一致,“也就是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5]。在这种传统的中医药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支配性作用,课堂教学的一切都是由教师做主,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长时间就会形成等、靠、要的习惯,逐步丧失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而当前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任何人都不可能依靠接受别人的知识而适应社会需要,那种单纯依靠教师讲授获取翻译知识技能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信息化时代需要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而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法很难与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需求相一致。但不可否认,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学习这种方法,的确能够给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但从当前的社会需要来看,这种方法不符合社会需求。

(五)专业师资匮乏

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功底更为扎实,他们更有能力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所有课程几乎都由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承担,这种思想理念还停留在大英语教学时期,那时英语还没有详细划分形成的选择教师的理念,很显然这种理念在今天学科细分与综合并存的状态下是不合时宜的。让英语语言文学这种理论型师资担任翻译专业教师,很容易出现用教学翻译替代翻译教学的问题,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实用性翻译人才,而只能培养出从事教学翻译的理论型人才。除了前面提到的传统的选择教师的理念,各级教师工资普遍低于社会各行各业,教师工资低于社会从事专职翻译人才的工资,使得教师行业缺乏吸引力。当前,高校从事专门翻译课程的师资不是各行业真正意义上懂翻译的专业人才,因此缺乏专业的翻译师资也是传统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三、改进高校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结合当前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即“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6]的要求,针对传统高等院校中医药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下面提出几点具体的改进举措。

(一)改进和更新指导理念

只有改进和更新指导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理念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指导思想理念的落后及改进的必要性,也就是认识到传统的指导思想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其次,追求、探寻实践导向的指导理念,也就是说指导理念要彻底从以理论为依据转向以实践为指导,这是由当前社会需求所决定的。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从事中医药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有关人员都必须向实践方向靠拢,关注社会对实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将实践作为其培养翻译人才的指导纲领,用实践理念来指引社会各行各业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第三,要将改进和更新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人才培养的现实活动中,贯彻落实应用实践活动为指向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实践来提炼指导理念,通过实践来丰富、完善教育理念,达到教学实践与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职业技能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地位

“在传统、落后的理念指导下,课程体系设置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英语语言知识方面的课程”[7]。药学理论知识类方面的课程主要培养的是理论型研究人才,这与当前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需求是不适应的,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毫无益处。改进之道就是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加强职业技能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地位。首先,必须认识到加强职业技能课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中,加强职业技能的课程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需求所决定的。社会目前需要大量的应用翻译人才,而英语语言知识类方面的课程显然不符合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必须认识到加强职业技能课程的开设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要求,是顺应教育规律的要求。其次,要加强职业技能课程在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课程中的比例,为其今后能够顺利从事翻译工作做准备。第三,要处理好药学知识与职业技能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两者对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因为二者之间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翻译理论课程是实践翻译的基础,如果基础不够牢固,那么应用实践翻译就会缺乏支撑。因此,课程设置中要做到理论课程与职业课程兼顾,但是要侧重职业课程,体现出其职业教育特色。

(三)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的偏重学术理论思想的理念指导下,选择的教材与现实相差甚远,教材里面的内容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异。改进之道自然是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之间的联系。在探究如何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之前需要说明一点,教学内容与现实之所以不紧密,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如果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不解决,即使选择了与现实内容紧密的教材,不久之后也会回归老路。要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相脱节,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正确的教材选择理念。应偏重应用实践的教材选择理念,结合社会、教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二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材选择原则。三是教师要践行树立培养时代需要的翻译人才的目标。只有做到上述三点,从根本的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在传统的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教学以单一的讲授法为主,解决之道就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这需要英语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其次,教师教学一定要紧密地关注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了解他们发生的变化;第三,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实际的教育研究,从教书匠变成研究型教师。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角色意识发生的转变,在现实教学中自觉地关注学生,依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不会出现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端。

(五)扩充专业师资队伍

缺乏专业的翻译师资队伍是传统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解决之道就是扩充专业师资队伍。有两种具体的途径可以解决专业翻译师资不充足的问题:一是通过内部挖潜的方法,在现有的中医药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择学习能力强且从事中医药翻译教学的中青年教师进行集中的高层次培训,使得他们真正实现角色意识的转变;二是通过各种途径高薪诚聘有志于中医药英语翻译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行业人才扩充到师资队伍中来。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高校在选择师资时更应该侧重学力而非学历,要了解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在教师招聘中切实做到用人之长。这两种途径都是当前扩充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其应该互为补充,依据学校情况而定。

通过对传统的中医药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行之有效的改进,相信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合当前中医药市场需要、促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肩负提高中华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杨方琦. 基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02):94-101.

[2]眭依凡,俞婷婕,李鹏虎. 大学文化思想研究——基于改革開放30多年大学文化发展的线路[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01):142-168+192.

[3]王学珍. 浅析开放大学专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中国远程教育,2014(09):60-67.

[4]雷丹,陈坚林. 大学英语教师“态”的生态学解析[J]. 外语学刊,2015(05):99-105.

[5]黃琰,蒋玲,黄磊. 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4):110-115.

[6]常俊跃,赵永青,赵秀艳. 关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的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06):933-940.

[7]戴炜栋,王雪梅.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 外语界,2014(03):2-11

上一篇:卫生服务论文下一篇:学校卫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