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2023-03-20

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进行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环境检测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农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农村作为我国粮食的重要产地,一旦发生环境污染问题将会对全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将对农村环境保护与环境检测技术的结合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环境检测技术;结合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2.043

Key words: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detection technology;Combination

從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农村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期间,对农村的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农村的水资源、土壤以及空气这三方面。其中,水资源和空气污染将会直接威胁到当地农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而土壤污染则会影响到粮食作物的质量,影响到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要利用先进的环境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

1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现状

1.1 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

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水资源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目前,很多农民的饮用水都不能达到安全标准要求。在农村导致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在农业耕种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化肥和农药的主要成分很难被降解,当化肥和农药被土壤吸收后,再经由雨水被带入到水流中或者渗透到地下,就会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第二,为了提高收入农民会大量的饲养牲畜,很多农民会将牲畜的粪便和垃圾直接排入到河流中,由于河水在地面四通八达,很容易就会扩散到饮用水层,污染水资源;第三,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为了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很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水的化工厂、印染厂等都选择在农村周围建设工厂。现阶段化工厂的污水排放是影响农村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村居民长期饮用的都是不达标的水质,导致很多农民的身体出现问题,特别是当被污染的水源中含有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时,在进入人体后无法被分解就会导致爆发疾病,因此希望环境工作者能够高度重视农村水污染问题。

1.2 农村土壤资源环境污染严重

通过对我国土壤进行监测发现,水稻、蔬菜等粮食作物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这主要是土壤受到了严重污染导致的。在耕种期间,农民会使用大量的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化肥中的大量化学元素长期沉淀在土壤中会严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例如:在农村常见的地膜就属于无法进行降解的有机物,长期埋在土壤中久而久之就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目前,我国还有一部分农村发展的比较缓慢,并没有指定的垃圾投放点,因此很多村民会随意乱丢垃圾,也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1.3 农村空气污染严重

现阶段的农村也普遍存在着空气重度污染的问题。在农村,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尾气和工厂产生的废气。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很多化工企业都搬移到农村周边,这意味着将污染带到了农村周边。空气的重度污染对农民的身体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样需要引起环境工作者能够高度重视。

2 环境检测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意义

环境检测技术是通过对环境影响因素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监控和检测,相关环境专家根据环境检测技术所分析的结果就能够有效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周围环境,因此环境检测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环境检测技术还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 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

农村作为我国粮食蔬菜的重要产地,对其进行环境监控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要对监测的数据进行总结和收集,相关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要对环境监测过程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检查和整合。对于目前的农村来讲,影响其生态环境的因素诸多,因此在这种环境监测时要加大对细节进行掌控和分析的力度,以便更好地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

2.2 加大环境监测力度

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来讲,环境检测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环境监测工作。要根據检测工作的特点不断地对环境检测工作进行管理和规范,使其在农村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价值。在对农村环境进行检测时,也要结合农村的地势地貌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监测的质量。

2.3 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国家和国民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度认识,使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下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在治理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对环境问题进行改善。在改善过程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不断从细节出发,提高农村环境的质量,而对农村环境进行环境监测就是为了对污染的环境进行监管,为后续的有效环境治理奠定基础。

3 农村环境保护与环境检测技术的结合

环境检测技术能够为农村环保工作指明方向,并且为后期的环境质量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数据,为治理环保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3.1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为了使环境检测技术和农村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的结合,要先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通过环境检测领导小组的建立,来实现对农村各个地区环境资源的检测。所检测的内容主要有:环境保护、畜牧业、农业等。通过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根据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便提高环境检测小组的工作效率。

3.2 完善环境检测的制度

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了尽快恢复农村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加大对污染问题的治理力度,因此在环境监测上也需要进行检测制度的完善,才能不断的提高环境检测和治理的效率。完善环境监测制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水平,根据所要达到的检测目标来制定检测方案。同时环境检测工作还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撑,只有在保证以上前提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对农村的每种资源都进行基本特征的检测,为环境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规范环境检测程序

环境检测工作直接影响着环境治理的效果。因此,在对农村环境进行监测时,必须要加大对监测内容的控制。此外还要对监测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以便政府部门在进行环境问题分析时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在进行环境检测工作前期,要对检测地区进行充分了解,主要是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等。掌握该地区的资料之后,才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采样的地点和方式以及频次,提高环境检测中采样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对于环境检测技术所分析的数据要进行妥善的处理和管理,避免将结果公诸于众引起恐慌。最后,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避免生活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做到防患于未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检测技术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因此,政府必须对环境检测技术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的环境保护,减少因环境污染给农村人民生命带来的威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峰.关于农村环境保护与环境检测的研究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18):67-68.

[2]李卫娜.环境检测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探讨[J].北方环境,2013,25(09):89-90.

[3]李令威,李林阳.浅析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的有效结合[J].科技资讯,2013(17):136.

[4]韩冬梅,刘静,金书秦.中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2):16-21.

收稿日期:2019-12-14

作者简介:崔庆华(1981-),男,汉族,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及检测。

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具有其自身的生成理路。异化史观下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形成的前奏,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而自然价值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误读与现代性困境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的曲折和现代境遇。然而,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仍是现时代不可逾越的科学的环境哲学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自然观;异化史观;科学实践观;自然价值论

自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发生环境危机以来,对环境危机及其解决路径的研究一直成为社会科学各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之初便对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给予了重大的关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就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理路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理论发展过程。

一、前奏:异化史观下的自然观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史观。这是马克思利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概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根基的初步探讨。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史观残留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马克思的异化史观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劳动和人与劳动产品的四重异化关系及其矛盾之中,初步展示了异化史观走向唯物史观的科学路径。而对于劳动实践的关注,则成了科学实践观创立的直接前提。可以说,异化史观下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形成的前奏。

作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初步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私有制社会中异化劳动现象的分析,提出了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相统一的生存法则,指出人利用自然必须建立在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相统一的规范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有意识的自由的生命体,必须和自然界实现和谐统一。人的身体是其生命存在的有机身体,人所实现的有机身体的生命循环是其生命得以存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而人所生存和凭借的自然乃是无机身体。它是人类生存中有机身体必须不断与之交换能量的全部来源。当然,毋庸置疑的是,无机身体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这一社会中介获得的。

虽然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的统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法则,但是这种统一并非完全是纯粹形态的。在人类迄今为止的发展历史中,人类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的统一或多或少伴随着两者的分离和对立。而矛盾甚或对抗的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及其产生的异化劳动。虽然马克思当时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不平衡地位和作用未能做出科学的学理性分析,但是在两者并驾齐驱而互不悖逆的理论分析框架之中,马克思确实初步揭示了其产生的根源。一方面,资本所有者和富人为了自己的有机身体而对无机身体挥霍无度,这就造成了自然产品和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和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被剥夺了无机身体,劳动者陷入了极度贫困。资本所造成的两种现象是密切相关的。资本由于对自然的无节制的贪欲,完全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因之异化了,而人的无机身体无论是对劳动者而言还是对资本所有者而言,都遭受了残酷的践踏。

然而,要实现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统一,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复杂过程,其间经历着否定和肯定的多次重组与融合。而其基本的规范则是人利用自然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所谓内在尺度,指人类利用自然的价值需求。这是人类与其他物种在获得无机身体上的共同的功利主义取向。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尺度,即外在尺度,是指实践对象的物质本性。马克思一直主张人类利用自然的双尺度相统一的行为规范。这种统一内含着人性和物性、功利和责任、自我和外物的相统一的实践法则,表明了人类实践改造自然与动物利用自然的区别。

虽然在异化史观中,马克思通过人类生存的两种身体和行为规范的两种尺度的揭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开拓路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的异化史观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马克思的异化史观虽然在四个方面直陈资本主义条件下基于异化劳动的四种异化关系,但是资本主义异化关系的揭示并不必然昭示人与自然和解的科学路径。究其原因,则是异化史观的价值悬设主要并不根源于资本主义劳动实践关系中的矛盾的阐释,而在于人类之初生存状况的思辨性玄想。当马克思构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相统一时,马克思基于异化史观的思辨性色彩是十分强烈和明显的。而当马克思进一步认定,在人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人们都应当树立和履践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理念,培养自然主义的伦理品格之时,虽然这一思想直接指陈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核心宏旨,但是这一观念的不现实性则是显而易见的。它几乎完全忽略了人类历史发展中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相统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它未能找到达致人与自然和解的科学的现实坦途。

在马克思创立异化自然观之时,恩格斯实质也开始了创立辩证自然观的步伐。自1842年始,在英国曼彻斯特市经过大约三年的对工人群众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实地考察,恩格斯于1844年底至1845年初出版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初步阐述了造成当时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污染的三大根源。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造成了人们对于可能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导致环境污染的远期行为后果缺乏认识。这是当时环境问题的认识根源。关于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恩格斯一方面严厉谴责了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唯利是图;另一方面批评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对于生产行为的破坏性后果的漠视和浅见。恩格斯的这些观点和马克思的异化自然观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创立的起点。

二、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和人与自然和谐哲学思想的创立

异化史观既无法廓清人与自然和解的障碍,又无法充当构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基,因此异化史观必然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根基所代替。这就是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提出。

对旧唯物主义而言,科学实践观强调对世界理解的实践性,认为对象是实践的对象,是实践意义上的感性世界。这就彰显了为旧唯物主义所忽略的主体能动性。关于唯心主义,科学实践观突出实践世界的感性特质,彻底否定了关于实践世界的非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妄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末尾,马克思以革命家的昂扬奋进的姿态宣布了共产主义者的根本使命在于实现世界的革命化。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既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根基的奠定,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根基的建构。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哲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它主要表现为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和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

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首要范畴。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有两种关系,其一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其二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这两种关系是相互制约和不可分割的。就两者的统一性而言,一方面,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其度量的尺度的。虽然这两种关系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但是正如马克思在人类生存的两种身体关系中论述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必然只有在两者总体一致时才能使人类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否则,不可预知的后果只能是人类的自我毁灭。但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其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关系。而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哲学也正是首先从劳动范畴中发展起来的。唯物史观认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因此人们通过劳动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资资料生产构成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而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的落脚点首先在于劳动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立足点。

从劳动范畴切入,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总结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历史,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而这种一致性展示了社会物质再生产中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因此社会物质再生产的延续内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发展。而在世界历史观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化自然观也正是蕴藉于此。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是:(1)自然界是社会历史生成的前提。(2)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及其社会。(3)现实意义的世界乃是人化自然,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诞生的实践世界。实践世界不可等同于人与自然界的简单相加,其特点也绝非人和自然特征的约同,而是在两者相互关系中生成的整体性和一体化。(4)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是实践意义上的世界。这种实践主要源自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的实现在现实社会中必须凭借一定的社会形式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

既然人与自然和谐局面的形成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状况,那么设计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便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所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特别是生产力概念,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严重的误读。这就是,在社会生产领域,存在着的仅仅只有一种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生产力做出了这样的定义:“生产力,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亦称社会生产力。”《辞海》认为:“生产力,亦称社会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从直接或间接推动或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当代世界存在着四种生产力。第一,生态资本形成的自然生产力推动自然物质生产。第二,社会资本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创造劳动价值。第三,人力资本形成的人口生产力推动人的生产。第四,知识资本形成的知识生产力推动知识生产。如此看来,经典哲学对生产力概念所做出的界定显然难以涵盖这四种类型,其所专注的仅仅只是社会生产力。即便使得大社会生产力在其广义上囊括自然生产力、人口生产力和知识生产力,并使其生产力的实践生成限定为社会形式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因而社会生产力就取得了合理性的完备形态。那么当代社会所出现的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换取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不能不说是由于人们对生产力的误读,尤其是由于对自然生产力的忽视所造成的。因此,凸显自然生产力,重新解读和构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新概念体系,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提供了可能。

只有生产力在其内涵上还其完整的面目,构建合理的生产方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是可能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还直接有赖于自然生产力决定的自然物质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协调关系的形成。在这里,社会物质生产并非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唯一主导的生产。在广义上,社会物质生产是上述四种生产力共同作用的社会性的实践生成物,所以称之为社会物质生产。社会物质生产固然要与自然物质生产保持协调性,但自然物质生产又决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而是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那些妨碍或有害于社会物质生产的显然不能属于自然物质生产。

人与自然和谐局面的形成虽然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合理建构,但是也有赖于有效合理的社会政治制度。它表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哲学的现实生成是人们实践系统的产物,而不是人类生活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的改善。

如果说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主要集中地从实践生成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那么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则独具匠心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哲学的其他问题。

由于对自然科学广博而又深入的了解,恩格斯首先在总结以往关于人类和自然关系认识成果的基础上阐明了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生成的必然性。第一,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演化并非非自然力量推动的结果。所谓“神力”、“上帝”等外在的唯心力量,纯属子虚乌有。因为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向人类生成的历史图画。其次,自然界向人类生成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冲破了它的任何障碍。在物质由低级向高级的运行中,自然界的简单的机械作用走向人类生命的运行,是自然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归宿。由此可知,较之其他生物物种,作为自然运演的最高形式的生命运动,人类身上确实被赋予了更多的认知和主动干预自然的权利。

然而,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正是这一方面,在更为广阔的宇宙生存的层面上规定了人类生存的有限性,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相濡以沫的发展局面。这就是人类生存的有条件性和暂时性。恩格斯指出,固然在宇宙演化的无限时间之内,自然向人类的生成是无条件的,必然的,但对人类所寓居的地球星体来说,人类的生成则是偶然的,是众多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无论是地球的公转和自传,无论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还是地球表面林林总总的动植物资源、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都构成了人类生命存续的有限空间和条件。因此,人类生存的不是一个永恒自存的空间。在广阔的宇宙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之中,与其说它所生存的是有限的自为时空,不如说人类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寻求有限的存在之中的无限奇迹。否则,打破无限的时空中的有限链条,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义将无所皈依。

其次,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论述了两个主要问题。其一,自然界无序运行中的人类生存。自然界整体运行中的有序性并不排除其局部子系统的无序性。对于人类生存的子系统而言,无论在何种意义上强调其实践的独立性,人类的生存都是地球生态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类固然不能躲避子系统的自发性破坏所导致的灾难,但却能通过自我的行为调节来保持实践对象系统在大系统中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二,人类个体存在的暂时性及其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人类的社会存在总是以个体的存在为前提。然而,无论是个体存在还是社会存在都无法逃避其存在时间的暂时性。人类社会因而不可避免地只能在历史相继的系统中谋求其永恒意义。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形态的最终确立,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无法奢想这一任务的彻底完成,而只有在人类的无限延续之中明确其自身的定位,探求其应有的历史意义。

三、突进与曲折:自然价值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误读和现代性困境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产生以后就在世界范围内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与其他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必须时时刻刻经受着实践的检验,而它的丰富与发展也离不开实践的推动。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在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也面临着两大挑战,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中的曲折,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的现代境遇,即自然价值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误读与现代性困境。

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考察人们在与自然关系上的得失,首先必须考察人们对于自然的价值观。长期以来,不少学人认为马克思缺乏自然价值论的观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和环境污染及生态危机的发生。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否构成了对自然价值论的否定呢?

应当承认,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关于自然价值的观点与他的剩余价值学说是紧密相关的。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中创造而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剩余劳动是与必要劳动对立统一的,必要劳动是工人用来满足本人及其家庭生活需要的劳动。这样,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就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建设了现代经济,繁荣了当代社会,因而其积极意义和伟大贡献是不容诋毁的。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劳动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自然资源譬如水、河流、森林、矿产等,由于不是劳动产品,所以没有价值。马克思曾说:“自然力本身没有价值。它们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但是,只有借助机器才能占有自然力,而机器是有价值的,它本身是过去劳动的产物。”[2]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否忽略了自然价值呢?

首先,今天看来,认为自然力和自然资源没有价值虽然是片面的,但是在当时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在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极为有限,自然界完全有能力完成对人类生活生产废弃物的循环自净。自工业革命开始,虽然机器大工业对自然的改造向着史无前例的深度开拓,但是人们只是因袭农业社会对待自然的态度,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加之人们“征服”“统治”自然的主客体二分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人类尚不可能在社会实践意义的层面上实现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认可。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体系尚不能融合自然。因此,可以说,马克思认为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故而没有价值,乃是社会实践尺度、社会价值尺度尚未完成对自然价值领域扩展的反映。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观念里,自然虽没有当时实践达及意义上的价值尺度,却具有不容忽视的财富尺度。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最终已明确认定了自然价值。这是至为重要的。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物质生产是剩余劳动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刻地阐述了作为财富源泉之一的自然界的价值意义。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3]马克思也认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分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4]当作为财富源泉之一的自然进入社会实践领域并已为社会价值体系接纳时,人们就会“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会尺度”[5]。这种尺度就是自然物身上与使用价值相伴而行的价值。如此,剩余价值学说所蕴藉的自然价值维度便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和确认。

在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现代境遇中,自然价值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误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中的曲折,现代性困境则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不容回避的难题。现代性在当代视域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无论现代性本身怎样歧见纷呈,社会实践却是问题的真正症结,也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最富有意义的向度。由于当代世界现代性的根本意义在于资本主义既无法走近传统社会主义,又无法摆脱对其自身否定的困境。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理论视域中,就现代性而言,它应当包含两层任务:其一为完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其二在完成第一项任务的基础上,进而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解。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尤其是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便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的时代课题。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明确宣告了自己的使命在于实现世界的革命化。而共产主义的成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解,二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和解。迄今为止,虽然苏东剧变使得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解因而也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历史进程遭遇挫折,但是这仅仅是苏东模式的失败,而非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中的一时的曲折,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彻底失败。既然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又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互相制约,互为前提,那么在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改造能力已较以往大为发达的今天,反思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与人的和解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解的革命方案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以剩余价值为武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不可摆脱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虽然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化和资本主义的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但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视角来看,它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人与自然之间的无法摆脱的矛盾。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的双重路径的批判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矛盾的展开。其路径之一为资本主义绝对地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和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之间的矛盾;路径之二为生产力和消费力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寄希望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激化,实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来促成人与人之间和解的历史进程的加速,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和解来改变人与自然的对抗的局面。虽然马克思的设想,特别是他悬设的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的实践相去甚远,且马克思的环境哲学解构方案难免具有空想的成分,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解的辩证统一的思想却是当今的环境哲学的发展无法回避的必然维度。显而易见,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实现工人从资本奴役下的解放将仍然是人与自然实现和解的根本途径。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完全可以担当与当下实践对话的历史任务。而正是这一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在当代环境哲学发展中的独特的话语地位。

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6]。这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召唤。马克思设计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三位一体的人与自然和解的未来图景仍然是当代环境哲学和现代性发展不可逾越的理论境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9.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927.

(责任编辑 朱凯)

Generation Ground and Modern Circumstances of Marxist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YU Guofeng

( Philosophy Department,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Key words: Marxist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natural view; alienated conception of history; scientific practice view; nature values

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环境监测本身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内容,能够将社会环境质量情况客观地反映出来,同时,作为环境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工作以及污染源头控制而言具有积极作用,为环境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通常环境监测结果是以质量报告形式展现出环境问题,通过分析监测数据精准判断出环境保护工作中存有的不足与优势,对改善与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实力具有积极影响。当前,我国各区域已经开始参与建设环境监测体系,旨在给人们群众营造健康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社会各领域向生態、绿色方向转型。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的研究,期待对我国环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浅见。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相关研究

引言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促使环境问题和矛盾日益加剧,强化环境工程建设是提高环境保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更好的保障环境工程质量和效益,将环境工程的效益价值充分突显。就环境监测工作成效分析,只有严格执行和落实环境监测工作,才能获得理想的工程建设效果,相关部门及人员务必正确认知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管理范围和责任,依照国家及行业规范积极开展环境监测,以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为指导,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合理性,为环境治理提供更加全面而又真实的参考数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实践价值,打造生态绿色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与深化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

1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概述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来说,主要是对影响环境的具体因素进行评估,明确其具体数值,根据评估结果清晰掌握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立足于科学视角制定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一般情况,环境监测工作分为几个重要阶段,如前期调研、布点优化、信息处理等等,前提必须保证监测设备以及监测技术选择的正确性,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这样一来,为顺利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创造条件。另外层面分析,环境监测对象呈现出多样化,而且实际监测过程会受到自然方面、人为方面等因素的影响,若想获得预期的环境监测效果,需要组建一支高精尖的环境监测队伍,严格规范化的监测流程展开监测工作,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获得精准的数据,通过精细分析与监测对环境现状有一个全面地掌握,采取正确措施处理环境问题,以此提升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如图1为环境监测数据获取途径图解)。

2环境监测的主要分类

随着我国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环境监测手段、方法中应用的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显著提高了环境监测效率与质量。那么需要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科学运用这些方法,这样才能获得精准的监测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当前环境监测具体分为三个类型,其一是监测性环境监测。主要是借助提前设定检测装置对环境问题进行长期而持续的监测。这一监测方式更多的是设置在污染物排放口的附近,用于长期监测污染物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其二是研究性环境监测,由监测人员对环境中某一项污染源或污染方式采取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实现对监测对象的标准化监测,并利用精密监测仪器完成相关的检测与分析;其三是定点性的环境监测,定点的环境监测主要用于一些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在监测区域内通过设置长期定点的检测装置及设备等,确保能够及时监控污染物的范围和浓度,第一时间发现污染物的实际扩散情况,根据污染情况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提供保障。

3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的应用对策

3.1增加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治理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成效的,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否则难以达到生态环保保护的预期目标。首先,完成对当前环境污染情况分析后,改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错误认知,确保对环境保护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促使所有工作人员环保意识的提升;其次,根据实际需求投入充足的资金,为环境监测及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支撑。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合理调拨资金,保证每笔资金应用效益最大化,同时高度关注环境监测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设定专项资金,及时解决监测设备问题,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成效;最后,注重税收政策的完善,适当提高排污税费,以此达到增强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严厉惩治污染量超标的企业,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3.2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环境监测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关系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效果,为了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良好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需要环境保护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认知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环保事业实际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价值,具体监测管理工作的实施要从以下方面落实:首先,依据实际监测工作需要,优化环境监测资源配置,强化对这些监测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并且给予环境监测部门良好的配合,以提高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确保监测数据更加真实有效;其次,注重监测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确保监测结果的精准性。一方面通过提高人才招聘门槛,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及专业水平评估结果挑选人才,同时提供给岗位工作人员优厚的薪资待遇以及良好的实际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确保监测工作更加严谨、规范。另一方面对相关监测人员进行定向培养,有针对性的及科学规划教育培训方案,以此提高岗位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工作责任感,确保监监测工作整体效果更加理想。

3.3及时更新工作理念

保质保量完成环境治理工作的前提则是规范有序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前,制定科学而又综合的监测计划,确保监测数据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为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实施夯实提供有利条件。在具体的监测工作实施阶段,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思想观念具有关键作用,只有及时转变落后的工作思想和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才能为环境治理提供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友好型社会环境的发展。那么在具体的环境监测工作中,一定要及时更新工作理念,并且得到国家以及有关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严格要求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切实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性。

3.4积极引入现代化监测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备受关注和好评,作为全新的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以及GPS技术,使监测数据更加精准,显著提高了数据监测效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在恶劣作业环境中更加突出其应用优势,可以替代人工完成难度较大的环境监测工作。随着环境工程的快速发展,对监测质量和技术要求大幅度提升,传统的监测技术难以满足当下环境监测需求,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消极影响,对此,有必要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不断挖掘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的关联性,借助先进监测技术优势,规范监测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环境污染现状采取正确、适宜的治理措施,治理技术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技术应用的生态性,加强污染源头控制,比如,化工企业要转变自身生产观念,将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融入其中,改善以往生產过程带来的污染问题,积极运用绿色环保生产技术,有效缓解生产过程的环境问题,促进企业转为绿色环保型。

3.5信息化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与治理相对来讲工作量大而且工作内容繁杂,其技术发展能够将监测对象从复杂变为简单,大大提升了监测工作效率。而信息化环境监测的良好应用,能够有效应对监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通过构建环境信息数据库以及信息共享平台,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支撑,这就应该加强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制定规范化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制度,对建设工作质量提升起到推动作用。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结果可以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据,所以说科学的环境监测是找出环境污染根源并且有效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由于不同区域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含有的污染物类型、浓度等完全不同,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污染解决方法,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通常,挑选污染物种危害性最大以及频繁出现的污染物为监测对象,确保监测指标更加可靠。加强对各地污染情况的动态变化检测,针对有针对性的采取污染处理措施,确保更加完整的评估环境质量,持续规范环境监测流程和操作行为,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整体水平的提升(如图2为环境监测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思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工作的实质目标则是想要给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而环境监测是为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指导的关键环节,给予环境治理工作数据支撑,那么应强化对环境监测阶段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监测结果的精准性,从而获得理想化的监测效果,与此同时,要求监测工作人员及管理者正确认知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保证监测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从而将监测工作效益最大化,这样才能带给人们优质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稳定和谐展。

参考文献

[1]陈梦晓.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J].名城绘,2020(3):1.

[2]张强,孙文凯.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2):2.

[3]刘世朋.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

[4]费招兵.生态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J].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0(3):1.

[5]其龙鲁.论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探讨分析[J].2019.

[6]张茜.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预防对策[J].自然科学(文摘版),2020.

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的趋势。为了预防与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起来。本文对环境监测与治理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发展; 问题; 对策; 分析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造成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音、辐射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我国环境污染蔓延趋势不断加剧。近些年来,碳足迹为首的环境问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加之一些新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危害的显现,使环境监测与治理问题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但是,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现阶段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结果难以对环境质量做出全面的反映

现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同我国的实际环境状况并不完全适应,主要表现为监测项目缺乏针对性和污染指标滞后严重。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频次普遍偏低,难以对实际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进行完整、准确的反映,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方面,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判定仍处于被动。当前我国对于大气、水等污染要素实施例行监测,但却对环境诸多要素中的有害物质并未做系统性的监测,缺乏对一定区域内环境质量的总体掌控。

1.2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手段落后

当前,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中,对于污染物的采样及分析缺乏系统性,对于污染物类型的不同而要采取不同的采样和分析手段,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在环境治理方面,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很多相关治理技术仍沿用最初的形式,技术更新不及时,在遇到新型污染物时,缺乏形之有效的监测与治理方案。

1.3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缺乏应急措施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发展至今,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对于突发性的污染事故及其后续治理工作,现行标准同现场动态、快捷的紧张形势并不适应,且分析成本较高、治理代价昂贵。当前我国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所配备的应急设备、仪器同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加之,我国地形复杂,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更有一些地区交通不便,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下环境监测与治理的难度。

2 环境监测与质量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对策

在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环境监测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要明确今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要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教训,虚心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尊重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环境污染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测与治理措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

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才能使环境质量得以真实的反映,也才能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首先,制定合理的监测因子,依据不同污染物产生的有害物质浓度,选取出现频度高、危害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对象,力求以特征性指标取代综合性指标,使监测结果更科学、更真实;其次,强化连续、自动的监测形式,以准确、及时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和动态状况加以掌握;再次,重视毒理、生物学监测,使用毒理生物学来监测污染物对于人体的危害性及环境的污染,从而使有毒有害物质毒性能够客观的反映;最后,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价,当获得了大量的可信环境监测数据之后,依据监测数据背景进行相关性研究,做出有预见性、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并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比如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中,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要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训,决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要知道实现真正的统筹规划,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为了防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规划,充分利用洪水及间隙期多余的水量,采取各种补给入渗技术回灌地下水,争取地下水早日恢复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发展。流域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与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信息。应加强省际边界水体的监测,积极开展跨省的污染联防。

2.2 明确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标准化

要想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规范化中的支柱作用,首先应充分的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进行管理的依据,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基础。随着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关注化学污染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辐射等物理因素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的监测需要环境监测工作来实现,从而为环保工作规范化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对现代环境监测、环境治理、采样制样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取其精华,对于存在缺陷的地方,积极进行改进。国家投入相应资金,完善环境监测与治理设备,缩小同发达国家间在环境监测、治理领域的差距,引用发达国家相应标准,作为标准的技术参照。

2.3 加强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与治理

首先,明确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与治理重点,快速确定突发环境事故的动态变化及具体处理措施。待处理结束之后,查明原因,总结相应事故处置经验并分类建档,构建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并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其次,采用多种预警和应急手段,使用应急检测车等仪器,采用标准的采样与分析方法,配备经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从而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环境事故处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预见性。最后,加强对自动化、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指导行动,才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出路。

3 总论

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使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但是基于其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应对措施,使其环境保护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最终实现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继.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前景分析〔J〕.山西建筑.2010,21:2-3.

[2]刘琼玉.我国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有关问题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2009,4:34-35.

[3]汪水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与治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19:11-12.

收稿日期: 2011-06-28

作者简介: 李素花(1969-),女,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环境承载力

一、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然而,由于生态环境不同,来自不同国度和研究背景的研究学者们都有不同的理解,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也各成一家。但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且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定义。目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一些学者表示,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回归大自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不适应拥挤喧闹、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城市生活,很多人对节奏紧张的城市生活感到压抑和厌倦。他们利用余暇时间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到清新幽静和赏心悦目的大自然中去旅游、休憩,使紧张疲劳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就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

2、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对保护生态环境承担义务和责任的旅游活动。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长,很多旅游者又缺乏保护生态的自觉性,他们的旅游活动超出当地环境的承受范围,已使许多宝贵的旅游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问题也对社会发展造成很多不利影响。所以,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保护势在必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还有一些学者强调生态旅游应在保护的基础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有义务为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能够为旅游目的地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大大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从经济角度讲,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能带动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物流、资金流等,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

上述三种说法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综合以上的说法,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生态旅游是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人们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大自然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和更自觉地保护大自然,在此基础上,为旅游目的地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二、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其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旅游业的平均速度。世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历史虽然很短,但它的潜力大,前景也不容小觑,许多国家也正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在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环境管理和治理技术方面。随着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生态旅游年,并且推出多项精品项目,涵盖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海洋等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开展生态旅游在我国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有些旅游景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环境承载容量,放松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和管理,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三、开展生态旅游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从本质上讲,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以促进环保为宗旨。但是,在开展生态旅游时的不当行为使开展生态旅游的初衷扭曲,它的正面利益无法完全获得,因此,我们要把保护环境贯穿始终,避免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环境:

1、克服短期行为,确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态旅游是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与保护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旅游。在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就对生态环境大肆开发。一般生态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要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并在利用的过程中尽一切可能保护生态平衡。

2、增强游客环保意识,合理开发生态区域

首先,旅游组织者应承担起引导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尽量选择一些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区域,避免那些环境承载力比较脆弱的地区。在开发生态区域前,相关的开发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制订出周密规划,并在后期的实践中根据具体条件不断修正完善。崔凤军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由空间承载量、环境承载量、心理承载量以及经济承载量四部分组成。对于环境承载量的研究,目前的重点是在旅游地的规划、开发以及管理实践中应用,以此指导旅游地找到限制其旅游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有条件者可组织一些有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如参加修复自然的义务劳动(植林造林)。

3、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意识

目前,我国的导游人员侧重于对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导游,即使是在导游资格考试中,也很少涉及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而且国内普遍出现导游内容缺乏科技含量的现象。因此,最紧要的是对导游提出新要求,要让导游把宣传生态保护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宣传教育的主体不仅包括导游,还有包括一些旅游从业人员、景区管理人员、饭店服务人员,最主要的是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为此要充实旅游从业人员、导游人员的科技知识,并使他们成为生态保护的积极宣传者。要做好旅游环境保护,最好是在旅游过程中加强生态学的科普教育,游客可以通过宣传标语、环保知识小册子、以及制定游客旅游行为规范等形式受到生态环境教育。

4、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我国现行的旅游政策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目前风景区出现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局面,各个部门之间很难实现合作。现在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生态旅游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就显得越来越迫切,比如环保、林业、城建等部门,旅游部门应争取这些部门的专业指导和工作配合,共同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利于各自业务的顺利开展。

5、完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依靠旅游者自觉参与其中,更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进行规范。我国关于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尤其是关于生态旅游的更少。进一步抓紧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制度的建设,规范生态旅游开发行为刻不容缓。各旅游重点地区应积极探寻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 Ceballos-Lascuráin H.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 Mexico Journal, 1987,(2): 13-14.

[2] 田 里, 李常林. 生态旅游[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3] 吴玉蓉. 生态旅游,你准备好了吗?[J]. 旅游, 1999(2): 33-35.

[4] 李 文, 等. 鸟的王国[J]. 旅游, 1999(2-6).

[5] 崔凤军. 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 经济地理, 1995,15(1):105-109.

【作者简介】

陈亚云(1992—),女,江苏淮安人,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用地价值研究。

上一篇:大学生保护环境论文下一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