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

2024-01-17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慢性病呈上升趋势,人类的疾病谱、死亡谱也在发生着转变,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病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主的慢性疾病的危害日益严重。慢病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各种慢病的發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社区内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慢病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慢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采用有效地社区慢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法,使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对提高慢病病人的疾病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1.1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行为的危险因素

健康的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改变自身的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能有效的起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缺乏体力运动、高脂饮食习惯、过咸饮食习惯、不良就医行为、心里不平衡、心理压力大等这些行为正是健康教育干预的目标行为。

1.2 普及慢病防治知识 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许多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防治等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对于自我保健的相关知识更是缺乏,因此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情,更是现代人们的迫切要求。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播,重要的是树立信念和健康行为的形成。例如控油、控烟、控盐、有氧运动等日常生活行为就需要社区居民全家所有人员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这些有共同特征的人当中的一个人或数人向同伴们讲述自己的经历或体会,唤起其他同伴共鸣,从而影响他们的态度、观念,乃至行为。其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伴教育常可采用与教育内容有关的生动活波的参与性活动,如做游戏、讲故事、讨论等,并可辅以幻灯、图片、录像,再加上鼓励参与的激励机制。非常符合成人终身学习的特性,是学习者自动自发自我的学习。以自我导向学习法训练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卫生人员与义工们,从事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结果反应十分热烈。

3 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方法的主要途径

3.1建立完整的个人、家庭健康档案,即医疗记录、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接受健康教育培训记录等 。建立以家庭为单位合同式健康全程管理,片医根据社区诊断,对不同的慢性患者分级、分类管理、采取电话咨询、家庭访视等形式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请医院有关专家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社区义诊、专家会诊等。

3.5健康管理 就是知道自己的健康,管理自己的健康。以“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为目标,通过对参与者的个性化健康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同时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就医成本的目的。

3.6家庭保健员培训 家庭成员相似的遗传背景和共同的生活习惯,导致慢性病常出现家族多发现象,因此以家庭为单位防治慢性病必然会有更高的效率,并且有利于改变以往完全由医务人员被动应对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的情况,真正做到慢性病群防群治,健康自我管理,克服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困境 。家庭保健员是指掌握了较多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能够承担起家庭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指导以及医患互动联络作用的家庭成员。

4 结论

健康教育是解决当今健康为题的首选对策,是当今社会预防和控制因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所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最有利有段,是一项投资最少、收益最高的活动,是降低国家巨额医疗费用的最有效的措施。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已经深入到社区中,我们都能在参与中受惠,积极参与对疾病的干预过程,从而享受行为干预后的成果,使我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有一个健康的家庭、有一个生活美好的生存环境。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在卫生领域的成功应用,也为其他行业的参与是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晓燕.编著.健康教育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9.

[2]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健康教育指导分册,北京市卫生局编.

[3]社区医生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编.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1.

[4] 邹宇华.主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1日~2016年2月28日期间我社康中心规范化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将8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43例每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观察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和遵醫行为。 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施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水平(4.29±0.82)mmol/L和餐后2h血糖水平(6.15±1.07)mmol/L均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施3、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分别为(29.75±3.68)分、(35.23±3.7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施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遵医行为分值分别为(48.28±11.53)分、(59.96±11.62)分,同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更高(P<0.05)。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有助于其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生活质量;遵医行为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on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community

XIA Li1 LI Ling2

1. Jingxin community, Futi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Shenzhen 518034, China;

2. Huanggang community, Futi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Guangdong, Shenzhen 518048, China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life; Compliance behavior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慢性疾病的治疗时间长[1],患者不能较好的遵循医护人员的安排,不能遵医嘱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不利于控制血糖,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4],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是一种全面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能够使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促进遵医行为的改善。从我社康中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6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康中心的86例糖尿病患者(属于2015年3月1日~2016年2月28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43例患者。本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4∶19,年龄范围45~78(58.21±3.45)岁。病程在1~8年,平均病程(3.59±1.14)年。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以及中专10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2例[3]。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5∶18,年龄范围46~79(58.26±3.51)岁。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3.62±1.17)年。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以及中专11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11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糖水平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患者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3)配合度不高的患者。两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基线资料方面差别不大(P>0.05)。

1.2 方法

为本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即对患者3个月进行一次常规随访,询问用药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

对本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观察组),分为不同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开展形式、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评价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三大方面[5]。(1)评估患者:社区护士通过面谈或者电话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的遵医行为、家庭状况,其中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患者即家庭成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做好标记,以便社区护士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6]。(2)实施健康教育:①每个月请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健康讲座,发放健康资料,并提供课后医患互动时间,以便了解患者的学习效果,回答正确的患者可以得到一份小奖励,并鼓励家属的参与。②根据评估的结果,对一些文化程度低,记忆力差的患者進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用药情况帮其记录在宣传资料上。③对一些遵医行为较差的患者鼓励家属参与管理[7]。(3)评价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在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后,由社区护士观察并对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用药、运动以及血糖监测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若发现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则分析其原因,对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持续改进,直至患者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8]。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实施6个月时检测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2)生活质量:采用自制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活动能力、健康感觉、日常生活、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生活的认识),总分为45分,以得分高为优势[9]。(3)遵医行为:两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应用自拟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血糖自我监测、遵医用药、适量运动、饮食控制以及定期复查共五大方面,总分为75分,分数与遵医行为呈正相关关系[1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标准表示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

健康教育前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在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两组的血糖水平均出现较大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程度更加明显(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实施健康教育前,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别不大(P>0.05),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3个月后及健康教育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统计学具有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比较

糖尿病患者组间对比实施健康教育前的遵医行为相差较小(P>0.05),两组遵医行为均有改善,但明显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大(P<0.05)。见表3。

3 讨论

社区中糖尿病患者不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波动,容易造成其他脏器损害,因此社康中心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12]。常规健康教育仅仅通过随访但不能保证患者的依从性[13]。

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施系统化、全面化教育的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而促进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改善[14-15]。在本次研究中,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能够掌握患者的文化程度、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等信息,进而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其次由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在社区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不仅能够调动患者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够加强患者家属对糖尿病知识及护理患者的方法的了解[16],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宣传资料可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患者忘记重要事项,同时家属参与管理能够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提高;对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认识到良好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在降低血糖水平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17-18]。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健康教育实施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优越;另外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施6个月后的血糖水平与健康教育前相比改善明显,改善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说明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适合推广应用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

[参考文献]

[1] 富志南,魏广成,马合金,等.个体化健康教育与促进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12):2083-2086.

[2] 王健,李萍,阿地力,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4):137-139.

[3] 李文珍.全程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1):178-179.

[4] 张玉玲.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影响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5):136-136.

[5] 韦继红.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3,33(6):118-120.

[6] 韩玉亭,孙正凯,宫振霞,等.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38):65-67.

[7] 吕定粉.健康教育路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39-40.

[8] 孔丽仪,何桂英,黄丽婵,等.浅析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对老年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6):190-192.

[9] 陈燕辉,匡庆贵,朱三玲,等.饮食营养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7):121-123,191.

[10] 高倩谊.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18):4051-4052.

[11] 李芬.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9):199-201.

[12] 汤文秀.健康管理小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7):53-54.

[13] 何琼.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7):6-7.

[14] 崔学利.自我管理和行为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7):166-168.

[15] 王麗,张俊蕾.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7):39-42.

[16] 张淑秀.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1):75-77.

[17] 李潇,陈雪兰,吴杰清,等.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7):128-129,131.

[18] 杨静.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7):129-130,136.

(收稿日期:2017-04-27)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的关系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目前发展日益成熟。在我国健康管理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第一家以健康管理注册的公司出现在2001年,现这类公司约有200家。

健康教育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健康教育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初,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等相继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机构。我国的健康教育始自20世纪初,1915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其宗旨之一是向民众普及现代医学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改善人们的行为作为当前减少疾病风险的最主要策略,而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的任务主要地由健康教育来承担。可见,健康教育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干预的重要手段,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更好地维护人们的健康,而健康管理更侧重于监测和针对致病危险因素的评估以促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2 国内外的健康管理模式

2.1 执行机构美国健康管理服务的队伍目前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医疗集团(机构)、健康促进中心、大中型企业、社区服务组织等,都为大众提供各种形式、内容多样的健康管理项目及其相关服务,成为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的极少部分医疗机构、体检机构、保险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提供此项服务。

2.2 管理领域包括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6种,逐渐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健康管理基本策略。我国只有几个健康管理公司利用不同数学模型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管理,多数停留在体检层面。某些医疗机构或专业的体检中心开始了早期的探索,主要模式是通过健康检查,发现健康问题,然后提出个体化的健康维护计划。

2.3 参与人群包括一般人群和弱势人群。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O(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私人健康管理一般服务于高端收入客户,部分保健品公司在营销基础上免费提供泛泛的健康管理服务。

3 在社区实施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3.1 医学模式和疾病谱改变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疾病谱也由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生活方式病),目前我国15—64岁的劳动人口当中,慢性病发生率达到52%,且约有75%的死亡与慢性病有关,我国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的世界大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影响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占15%,社会与自然环境因素占17%,医疗条件占8%,而个人生活方式占60%。健康管理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健康的危险因素后,通过主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促进健康。

3.2 物质生活提高后人们的主观需求对健康的需求增加,不只停留在有病早治,而是形成了“早预防、早调理、早保健”的科学养生认识。

3.3 高医疗费用的现实要求2000年我国慢性病治疗费用高达上千亿元。据统计,全国仅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4种慢性病的医疗费用,就占去了全国卫生总费用的12.5%。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05~2015年,中国因心脏病、中风、肿瘤等慢性病花掉的国民生产总值将高达5580亿美元。1978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Eding—tond—w博士成立了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生活方式及其对人的健康、医疗、生命质量和医疗卫生情况的影响,经过20多年的研究显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个90%和10%的关系,即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提升了90%。所以,健康管理对于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是必要的,它节约了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提高了个人的生存质量。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提出,投入1元钱的预防,可节约医药费8.99元,另外还可节省重症终末期的抢救费大约100元。

3.4 健康管理自身对健康有益的证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从连续5年参加健康管理人群的各项指标对照情况看,85%的客户在管理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如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其他可量化物理指标(如腰围、体重、体质指数、血压、运动锻炼情况和吸烟数量)等均有改善。《中国卫生经济》报道,由于实施了健康管理计划,美国对慢性疾病的控制取得了良好成效:(1)1965~1975年,冠心病患病下降40%;脑血管疾病下降50%。(2)1969~1978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减少80万人。(3)1978~1983年,胆固醇水平下降2%;血压水平下降4%;冠心病患病率下降16%。据估算,保险公司每投入1元用于健康管理,就可以节省约4.5元的医疗费用支出。美国夏威夷医疗保险公司在采取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计划之后,每年节约医药开支达440万美元。

4 社区健康教育为实施社区健康管理提供可能

社区健康教育为社区健康管理提供可能:(1)社区健康教育提高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增加了人们的健康知识,使健康管理的认同度提高。有调查显示:95%的被调查者愿意参与健康管理,说明人们有这项健康需求,且在干预阶段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会积极配合健康管理。然而由于健康管理需要先行付费,所以有92.5%的被调查对象愿意参加健康管理,但希望通过医保的方式参与。(2)社区诊断、健康档案提供了监测数据,为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确立基础数据,也为个人健康评估提供可

能。(3)健康教育、预防、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定位为健康管理确立了制度保障;生命全过程的服务为健康管理提供连续的支持。(4)社区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为健康管理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专业人员,同时由于政府购买公共卫生中含有的健康教育经费,也使部分健康管理有了物质支持。但据测算,按每位医生每年平均服务1200人计算,每位居民健康管理费需30元。所以,还需要医保资金的支持或由居民自付部分费用。

5 社区健康管理的实施

健康管理在预防疾病,节约医疗费用,减少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疾病负担方面都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收效明显。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在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中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可以在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中引入健康管理的理念,加强监测和疾病风险评估,同时,根据现阶段健康管理应用较少和人们不愿先行付费购买健康管理的实际,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台、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模式、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中健康教育的部分经费或医保经费,以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满足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健康、减少疾病。

5.1 健康管理的内容 健康管理大体由健康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治疗和健康数据库管理等。健康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健康改善。准确、完整的健康信息为开展健康管理的起始点,其步骤主要包括:(1)收集服务对象的个人健康信息,即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测量指标:身高、血压等;实验室指标:血糖、血脂等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生活方式指标: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等。(2)健康评价,即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患病危险陛的评价,也被称为疾病预测,估计具有一定健康特征的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可能性。这一步是整个健康管理的核心部分。健康评价也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它包括了简单的风险水平的分级方法以及复杂的人群风险评价模型。(3)健康改善,即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和指导个人通过行为纠正来改善自己的健康,以达到同时降低属地人口发病率和医疗费用发生率,把节省的费用流向增进生活质量方面。

5.2 健康管理的模式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社会、经济状况及卫生服务水平有很大差异,这就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不一样。在贫困农村某些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尚未满足的同时,沿海地区对健康需求不断增加。显而易见,目前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不应该也不可能搞“一刀切”。结合我国正在开展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正在建设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发展健康管理可以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以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所)的健康管理,为非营利性质,由国家提供资金;另一种是以社区为主,各级医院为补充的合约式健康管理,半营利性质,由国家补贴和适当收费;再一种是商业保险型健康管理,营利性质,由个人自付费用。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保险科技的发展成熟,新技术应用已渗透到传统健康保险业务模式的全生命周期。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保险科技发挥出质量和效率变革的效能,推动健康险行业创新升级,深刻赋能健康险销售、承保、理赔、风控及运营管理业务全链条。本文以众安在线为例,分析众安在健康险全链条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借此针对科技赋能健康险全链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众安在线;保险科技;健康险全链条

引言

在利好政策和人民健康管理意识日渐重视的环境下,商业健康险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巨大。传统粗放式经营方式使得商业健康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诸多问题。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应用于对传统健康险产品承保、理赔、风控及运营管理各环节的创新升级对健康险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赋予了新的生命周期,提升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效率。国内以众安为首等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都在布局大健康产业,构建开放的保险生态圈。

1.众安数字化健康险运营模式分析

1.1众安健康数字化运营模式

众安科技健康险解决方案为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提供从核心到中台到前端服务的全链条线上化能力。在前沿技术推动下,众安开发智能营销、核保机器人、智能风控等产品,以及支撑核保的医疗数据平台和理赔的医疗知识图谱,从而实现科技对健康险业务全流程的赋能。(1)科技优化升级场景化产品。基于前沿技术创新对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进行整合升级,设计研发场景化产品。众安在2015年推出“尊享e生”百万医疗险,利用 “众安精灵”AI导诊,该产品自推出至今,已完成16次迭代升级,是目前保险行业迭代升级最快、连接服务最广、互联网用户最多的保险产品之一。 (2)众慧树助力健康险产品营销。通过“人机对话”的AI保险销售培训助手“众慧树”在平台运营中,整合线上推销的话术需求,模拟需要掌握的场景化销售技巧,打造个性化、游戏化、任务化的学习和人机对练体验,为代理人提供多元化场景营销、拓客、活动、团队管理等解决方案。 (3)智能搭建自动化理赔平台。众安科技协助保险公司搭建适用于健康险线上业务的自动理算引擎和理赔风控引擎,连接医疗基础数据库,自动核损核赔,提升理赔自动化率。通过OCR图像识别技术与医疗数据直连,对理赔材料进行快速审核验证,实现全明细自动化理算。(4)互聯网医院布局健康生态风控。众安将健康保障与诊疗服务深度融合。2019年末,众安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以服务端创新升级推出全方位诊疗服务。基于“四大管理”智能风控规则,即诊断管理、药品管理、既往症管理及欺诈管理,以互联网医院为枢纽实现保险公司与相关医疗机构的业务对接。

1.2众安健康数字化运营模式借鉴意义

(1) 新技术引领健康险全业务升级。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众安基于新场景创新产品设计;利用互联网智能营销平台拓宽获客营销新渠道;依托OCR识别、AI定损等后端智能技术,在公众号和小程序等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多渠道理赔,真正实现个性化精准全流程服务。(2)区块链技术创新企业运营模式。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伙伴,众安保险加入上海区块链企业发展促进联盟,探索区块链技术创新运营模式。此外,众安 BaaS还将向中小企业全面开放区块链能力,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数字化,提供区块链风控平台。

2.科技赋能健康险全链条的发展阻碍

2.1科技引发健康险产品投入产出不匹配

科技公司盈利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投入资本和利润回报不匹配。保险科技优于利用数据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但是需要对技术研发升级、智能平台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作为碎片化的互联网健康险产品,无门槛的开放特性聚集了海量用户,但医药协同发展并不完善,致使后续运营难以持续。

2.2健康数据流动存在壁垒,开放共享受限

保险科技在健康险行业的应用依赖于健康数据,具体表现在我国掌握健康险数据的传统保险公司垄断数据。大型保险公司通过垄断数据、限制数据流通,阻碍健康险形成数据闭环;中小保险公司即便有利用科技变革创新的意愿,也会在业务操作中有心无力。此外,医疗机构掌握医疗数据不共享,孤岛效应难破致使健康业务难以开展。

2.3网销渠道比价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

健康险产品借助互联网渠道获取巨大的潜在客户流量,但将潜在需求客户转化为实际需求客户就需要健康险产品保持高速迭代升级机制。在互联网思维下,健康险产品在形态上进一步同质化。以城市普惠保险为例,截止到2020年12月11日,我国已有21个省市,58个地区推出91款产品,惠民保、市民保、全民保等各类冠以城市名称的城市专属保险,不足百元的价格致使各大保险公司陷入比价恶战。

2.4保险监管适应性滞后于技术应用

目前,保险科技应用于健康险行业各个领域,但是,监管机构缺乏监管经验,尚未对保险科技领域展开专业化、系统化的监管。科技衍生产品存在监管盲区,如大数据应用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区块链技术应用下法律责任归属问题、AI及物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设备安全及谋取监管套利等新风险。

3.科技创新赋能健康险全链条的未来展望

3.1优化技术管理,平衡成本与收益

技术运用成本较高的背景下,保险科技的应用重点应当放置产品营销和客户管理前端业务上。基于众安科技为健康险业务提供的技术经验,大型保险公司可以下设科技部门或与外部科技公司合作共建科技平台;中小保险科技公司应当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小场景应用和碎片化领域试点,总结试点运行管理情况,待风险可控时进行行业推广。

3.2开拓数据渠道,升级技术深耕数据

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数据流通进行标准化,避免各部门数据融合产生的成本以及数据流动壁垒问题。另外,保险公司创新发展管理式健康保险模式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借鉴美国健康保险管理式医疗,结合我国国情和医疗现状,保险公司可以投资设立或收购医疗机构,以创新健康管理切入点,获取更多医疗数据。在核赔控费体系中前置保险功能,实现预先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医疗模式。

3.3科技发掘客户真实需求,创新产品服务

保险科技在逐步渗透健康险业务各个场景的过程中。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更加灵活、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式区分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保险公司只有基于客户真实需求,才能留存客户。众安在此方面有所创新,众安互联网医院在问诊服务完成后,由医生在线为用户开具处方。通过连接全国范围内的配送体系,实现药品配送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医管家服务实现服务和产品融合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3.4完善科技监管体系,实现科技赋能

在监管机制方面,监管机构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监管经验,进行监管沙盒的试点,完善具体技术的法律法规。在市场环境允许,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险科技企业可以开展创新实践,成功示范后可向市场推广;在监管立法方面,针对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政府部门需要先完善金融科技立法,进一步完善保险科技立法,再细化至健康险的科技立法;在监管技术系统方面,通过监管主体协同机制打通数据壁垒,建立数字化监管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对企业内部数据和产品创新数据实时收集、自动检测,对洗钱、欺诈等违法行为实现穿透式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作者简介:刘佳敏(199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保险硕士,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专业,研究方向为人身保险。

单欢欢(1997-)女,汉族,河南周口人,保险硕士,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专业,研究方向为财产保险。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6

健康管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整体目标,就必须采取先进科学的技术管理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各环节进行合理有效的把控,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随着国内外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搞好建设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建筑管理;问题分析;主要对策

1、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企业中,存在问题最多的就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要想建筑企业能更好的进行管理,首先就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如果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就会对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能对人员开支进行节省,从而大量的减少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导致没有充足的管理人员,这样不仅会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会导致相关工作不能真正落实,使管理工作只不过是表面工作,起不到其应有的管理作用。

1.2 建筑管理组织结构及人员管理不到位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建筑业的作用越发的重要,因为建筑施工操作程序复杂,工作量大,因此,需要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但是,对于人才的重视上,国内一些建筑行业还没有认识清楚,一些施工只是聘请一些技术水平不高的人来进行管理,因此由于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这样就很难吸引一些专业人员加入进来,进而影响建筑管理。

1.3 对工程管理不够重视

随着建筑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建筑企业将企业的生存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是一味的考虑如何中标,忽视了工程管理工作。在中标以后,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工程管理,这就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成本,使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不断的降低,在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1.4 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质量不到位

一些建筑单位为了将更多的经济利益创造出来,在采购材料时随意降低采购的标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完全没有重视起来,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经常将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应用到其中,此外,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一些时候也没有合理的应用一些施工材料,进而对工程质量就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一些建筑单位在使用建筑机械的时候也没有合理地把关,将一些即将淘汰和陈旧的设备引入了进来,并且,很难合理有效地应用一些新引进的先进设备,对于及时的维修和检查就很难有效的开展起来,进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就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1.5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才

建筑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另一点问题,就是建筑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才,这种人才不仅体现在管理者上,同时也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员工上。首先,许多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人才资源的管理与合理利用,这就导致了在企业内部会发生人才岗位安排不合理、人才的最大化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等现象,这不仅会对企业的综合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使企业内部的专业人才产生无法充分发挥自,甚至部分员工会有产生一定的消极怠工心理。其次,就是管理人才的专业程度较弱,在我国的许多建筑企业当中,对于管理部门的综合人员要求都相对较低,一些管理人员甚至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管理知识,这就会使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同时,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差也会使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思想传统、理念落后等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建筑企业中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建设和应用。

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对策

2.1 坚持技术手段的创新

要想保证建筑企业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就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否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建筑企业进行管理,是建筑企业能否更好的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建筑企业中必须要创新技术手段,摒弃传统的技术手段的弊端,合理地结合先进技术手段,从根本上实现建筑企业管理自动化,并积极的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从而使建筑管理的技术含量更加快速的提高,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

2.2 培养人才,对人才应用观念进行强化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和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将越来越高的要求抛向了建筑的美观和建筑施工质量,这就规定建筑管理要积极地引进和开发人才,对人才的应用观念进行强化。因为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管理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管理工作人员的人数提升上来,并且根据分级的不同,将各个岗位的管理领导设置出来,严格地把关监督和分工,尽职尽责,各司其职,并且将一定奖惩制度制定出来,严厉惩治那些对建筑管理不重视者,对于一些技术高深精益求精的管理者应该予以表扬奖励,这样能够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其在推动建筑管理的过程中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严格管理人才录用,人才录用考核一定要严谨,防止那些素质不高的人误打误撞到建筑管理中来。

2.3 对建筑材料和机械的质量严格的控制

施工的过程中,将材料的选取、入场检验、保存及材料周转等方面的工作要认真地做好,根据材料本身的型号和品种分区的存放,将编号和标识设置出来,将台账建立起来。在流水段的基础上,将材料的计划用量规划好,对分批进场予以实施,放置材料的积压周转引起经济损失。对使用完全的材料要及时地清理,并且分类处理,将多余的材料清除掉,按照施工工艺对施工机械进行选择,并且按照施工现场情况完成布设。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茶。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也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仅落后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而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是越来越庞大,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机遇和挑战,我国必须要合理地调整传统的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扈学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李清霞.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

[3]钟长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念学睿.伦理视野下我国的工程质量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

上一篇:哲学教学论文下一篇:课题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