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营销论文范文

2023-05-15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1篇

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并适全相应市场的企业文化和品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品牌是企业的躯干。企业文化内涵是以人为着眼点,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强调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组织;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共有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信仰,它是指导企业和企业员工行为的哲学,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内部的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式均成为该组织成员认可。它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培养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以及行为,规范的全部。

华厦文化渊远悠长,它影响着炎黄子孙数千年,也传承了数千年,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温尔儒雅的华厦文化在不断地吸纳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改进自身的不足。一个企业是由个人组成,而个人却由主流文化和正统思想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它又在无形中约束和规范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在现代,高科技和高效率给人们带来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多元的现代文化和根深蒂固的古代文化又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至此一个先进而健全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可言简意赅地概括为,在长期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管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它是被企业组织成员认可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可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形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等。

企业物质文化是指企业内外物质环境与产品的文化特色以及顾客对它们的审美体验与文化感观感受,并通过可视的一切客观实体所表现和折射出来的文化特点与内涵。企业行为文化是通过企业员工生产经营并与顾客交际交往中所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行态为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文化是指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顺应企业经营要求以渗透企业价值观、道德观为维持、经营

企业的运作持续而制定、颁布、执行的一系列规章、制

度的总体。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在生产过程中受一种事实上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和精神成果,它包含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道德精神等重要内容。时代文化的进步、打破了传统的消费观念。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企业品牌的追求亦越来越强烈。品牌对消费者(顾客)的利益:功能性利益,象征性利益,体验性利益等。

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特色是品牌的核心。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企业品牌是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认知、联想、标志、颜色、包装、商标等众多要素组成。企业品牌是产品和服务的标志,它包含服务功能、质量、特色等丰富的信息;是企业服务产品整体形象的高度集中的反映,也是企业形象突出的反映。

针对目前市场发展,各企业纷纷革新其管理理念和思维模式以及适合市场的营销方法和概念。

新理念,新思维,打造一流品牌;高质量追求高效益。创新的提出是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内容有:技术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服务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

企业营销是营销部的主要职责,营销部需负责企业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开发,并销售产品,同时负责企业公

共关系;联系顾客并通过推销产品以增加收入。

企业在推销产品时积累了大量的营销经验,有具体的营销环境,细致的营销竞争内容,缜密的营销策略。其营销环境分为微观营销环璋和宏观营销环璋。微观营销环境是指企业的硬件设施、装饰、格调和地理环境等。

宏观营销环境中有人口环境、自然环境、政策与法规、文化环境、经济环境。

营销竞争内容有价值竞争、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服务竞争、技术竞争、决策竞争、应市时间竞争、信誉竞争、信息竞争、人才竞争等。

营销策略有地点营销策略、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开发、广告营销策略、品牌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关系营销策略、绿色营销策略、事件营销策略、文化营销策略等。分析宏观营销环境,准确投放企业产品。利用营销竞争内容,发掘更多顾客;运用营销策略,推销更多产品。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企业,有着丰厚利润的企业都有它独特的、核心的产品。

如餐饮企业的产品是其美味的菜肴。根据目前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高档酒楼的厨部的菜式会有周期性的创新(色、味、形、营养、器皿)。它会有不定期的特色菜(时代特色菜、地方特色菜、传统特色菜)的搜集、制作。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紧

扣以下几点:为企业品牌准确定位;广告对品牌要宣传到位,且表达准确,确保品牌深入顾客心里;企业决策人需有准确的判断力,优秀的执行力对市场做出相应的营销方案,在区域内确保市场推广力度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在确定目标市场和产品档次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现威胁和机会,明确优势和缺点,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谋划和决策,依靠企业内部能力确保目标实现,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控制。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四川茶叶 出口贸易 绿色壁垒

四川茶叶的品种很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很受欢迎。2004年,四川茶园面积达到209万亩,居全国第四,产量8.6万吨,列全国第五,茶叶总产值12亿元。然而,近些年来,尽管产量仍在增长,但四川省的茶叶出口却不尽如人意,2003年四川省茶叶自营出口仅有111吨,2004年130吨,2005年204吨。作为四川传统优势出口产品之一的川茶,近年来出口量占茶叶总产量的6%以下,少时仅占0.6%。很显然,近年来四川茶叶产品的出口与四川作为茶叶生产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川茶出口现实极为严峻。这既有出口商自身的问题,也与我国遭遇的贸易壁垒有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具体对四川茶产业的制约有哪些、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川茶出口所面临的主要壁垒:绿色壁垒

川茶出口受限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壁垒。绿色壁垒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是发达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与其他贸易壁垒不同的是,绿色壁垒往往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要求,并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因而具有表象上的合理性。这一特殊的贸易壁垒以环保之名行使贸易保护,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它的内容以及变化,因而具备相当的隐蔽性,也更加难以防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初中级产品出口大国来讲,绿色壁垒的影响更为明显。

一般而言,绿色壁垒主要包括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多种方式,其中我国最常面对的是绿色技术标准和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壁垒是被广泛采用的贸易壁垒,其标准也越来越严厉。例如:硫丹作为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在我国茶叶作物上被广泛应用,而欧盟启动新的农残检验标准,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比例从30毫克/公斤调整为0.01毫克/公斤,限量标准一下比原来紧缩了3000倍;此外,日本也于2006年出台了新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他们所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这些新规定对川茶出口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二、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

1. 绿色壁垒的“保护层”。

绿色壁垒具有表面上的合理性,因此绿色壁垒的形成有着必然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环境保护观念的确立。当前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极大的破坏,各国也更重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互动性,国际贸易自然不能超出这一限制。从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专门成立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到1998年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的部长会议上将环境问题提上议程,各种各样的国际公约纷纷出现,保护环境成为各国乃至全人类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一方面,各国更关心其环境问题,部分发达国家甚至因为担心本国环境受到破坏而鼓励污染严重的企业外迁,并予以补贴;另一方面,部分商品可能对环境有不利影响,因此,根据TBT和SPS的有关规定,各国有权制定相关的进口标准和规则,甚至有权实施超出国际标准的技术性措施,来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而不被视为对自由贸易原则的违背。这意味着,只要进口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是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就可视为为达到“合法目标”而采取的合理行为。

绿色壁垒的出现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而环境保护又是受到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因此绿色壁垒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了某种合理性,具有了一种被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保护层”。

2.四川茶产业自身存在缺陷。

第一,川茶的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川茶种植面积209万亩,茶叶年产量近9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在全国的排位却从1995年的第三掉到目前的第五。年产量仅为浙江的一半,年产值仅为浙江的1/3左右。浙江的名优茶年产量约2.5万吨,产值约14.5亿元,每公斤均价在59元左右;而四川名优茶产量虽达到1.5万吨左右,但产值却只有2.7亿元,每公斤均价仅为18元,不及浙江的1/3。据统计,四川省茶叶生产加工厂上万家,其中有一半以上年产量不足10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足400家。目前四川虽然已有产值过亿元的茶叶生产企业2家,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家,茶叶初制厂、家庭式加工作坊多达1万余家。但大量的茶叶生产企业依旧处于加工设备陈旧简陋、工艺粗糙、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

第二,川茶品牌虽多,但都塑造得不成功,没有知名品牌。四川茶业生产者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小规模的生产与销售模式中。虽然产茶的数量大,品类也相对较多,但总体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对品牌的重要性和作用都没有形成应有的重视。川茶商标中,如竹叶青、蒙顶甘露、龙都香茗、叙府龙芽、巴山雀舌等都很难与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相比,而与英国“立顿”、日本“三得利”的知名度相较而言,差距就更为明显。因为没有品牌,四川每年有大量的茶叶不得不以原料的形式卖到其他省市再包装后进行出口;在2004年,四川所产茶叶以原材料供应到外省再出口的数量就达到了6000吨。

第三,四川茶产品较为单一,开拓市场能力弱。据资料显示,虽然上世纪80年代曾是四川省茶叶出口的鼎盛时期,出口茶类以红茶为主。但90年代末国际茶叶市场“红改绿”之风日渐盛行以来,川茶出口即开始大幅萎缩。目前,四川省出口茶类只有绿茶,且只有单一的蒸青绿茶外销日本。另外,目前四川大多茶叶生产企业基本上没有外贸人才,而四川省内几家从事茶叶代理出口的公司的业务也基本是多年不变。外贸人才和国外市场的缺失,使生产和市场脱节,信息严重滞后,产品总是对不上路,严重地制约了四川茶叶的自营出口。

第四,川茶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我国在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标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四川省内目前执行的茶叶农残留限量标准本身就低于欧盟标准,与日本标准也不尽一致,这使得四川茶叶品质难以达到出口茶叶质量要求,从而严重影响川茶的出口。如四川的有关茶叶及茶叶加工品的卫生标准就严重滞后,甚至缺少相对应的法规和标准。在四川1845项涉农国家标准中,几乎75%的标龄在5年以上。而同期一些发达国家的粮食卫生法规和标准修订却发展得很快。

三、 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

1. 建立茶产品准入准出标准,发挥外交作用。

一方面积极建立四川的绿色准出标准来提高四川出口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建立绿色准入标准以保护四川环境安全。另外,还应该充分发挥环境外交作用:第一,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环境公约、国际多边协定等环境条款的谈判。第二,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与此同时,我国也应该有效利用WTO的环境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设置合法的环境壁垒,保护本国的贸易和环境。

2.扩大茶产业规模,实行产品标准化,发展生态茶产业。要应对绿色壁垒首先还得从四川茶产业本身着手。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投入到茶叶生产中去。四川地势中山地比较集中但都被小经营者所占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联合各中小经营者,发展大规模的生产和经营。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机械化生产的作用。例如,川茶以前为了防止蚜虫和飞蛾之类的害虫,都是通过直接喷洒农药的方式。制茶时也是用简陋的作坊,铁锅、铁铲等,整个工序都不卫生。现在,在四川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茶农用黄板和灭虫灯代替了农药,用先进的制茶机器和科学的工序代替了以前的手工作坊。此外,发展生态农业是规避绿色壁垒的最佳选择。为此,企业需要发展绿色技术,搞好绿色食品设计和开发,特别是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

3.加强检验检疫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解决农药残留等问题。

茶叶进口国制定严格的农残检验标准已成为趋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对进口茶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带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倾向。为应对这一壁垒,四川省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检验检疫机制,推广用科学技术种植茶叶。四川种植茶叶的土壤与其他省市相比是有相对优势的。土壤中所含有的DDT和其他农药残留的有害物质是最少的。因此,四川相对于其他省市整治农药残留和其他问题的费用上也是较小的。基于此,四川省在推广科技种茶和加强出口检验力度上的等量投入,较其他省市的效果会好很多。只有推广科技种茶、加强出口检验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残的问题。

4.积极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出口结构。

四川茶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太过于局限。四川茶商可以广泛搜集国外茶市场的资料,积极建立联系,实现茶叶出口的多元化,即多品种、多国家同时发展。四川省商务厅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曾发布调查报告称,结合目前国际茶叶市场特点,川茶出口应当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报告指出,四川省内茶叶内含物比浙江茶叶丰富,制成绿茶茶味较重,适合西非、中亚等市场需求。川茶应当在巩固对日本蒸青绿茶出口的同时,积极发展对西非、中亚市场的炒青绿茶出口,拓展绿茶出口市场;而宜宾等地的功夫红茶、红碎茶等产品曾在欧美受到欢迎,当前应恢复出口渠道,组织相应产品生产和出口;尝试高香茶、花茶等特种茶和定牌小包装茶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曾凡银. 踏实农业产业基础.突破绿色壁垒[J]. 经济研究参考,2004(25)

2.傅京燕. 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 经济体制改革,2004(2)

3.夏英祝,祖书君.绿色壁垒和绿色壁垒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2004(1)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74)

(责编:若佳)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品牌制胜的时代,要提高茶企或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平台,为增强茶产业品牌竞争力提供了契机。课题分析武当道茶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并结合 “互联网+”背景,提出武当道茶品牌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进一步扩大武当道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关键词: 武当道茶;品牌建设;互联网+;十堰

一、研究背景

自古中国道茶与佛茶并称为我国的两大宗教名茶,佛茶中有禅机,道茶中有茶理。十堰是武当道茶的原产地,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得益于仙山(道教文化名山——武当山)、秀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等天地万物的造化,武当道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功效和浓厚的道教色彩,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并列为中国四大特色名茶。同时又享有“中国第一文化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美誉。

茶叶品牌化,是推动茶业兴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1]。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提升茶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和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先后实施以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为主的“四百万”重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和以茶叶、林果、草牧业、中药材、蔬菜、水产(饮品)等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开发的“61”产业强农计划,持续推进茶叶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进程,不断提升武当道茶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80万亩,茶叶面积和产量在全省排名前列,茶叶生产产值居湖北全省之首位。

随着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成为各个领域各个产业巨变的催化剂[2]。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平台,为增强我国茶产业品牌的竞争能力提供了契机[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做大做强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在互联网引导的多元化思维下,如何借势以品牌建设为契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突破性发展,推动地方茶经济、助力精准扶贫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回顾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便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学界基于“互联网+”背景做了广泛的研究。笔者在CNKI中以“互联网+”为关键词,共搜索到41745条结果。又以“互联网+”和“品牌”、“互联网+”和“茶”、“互联网”和“茶”三组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各找到266条、65条和141条结果。对比发现目前学者将“互联网+”与茶品牌建设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研究成果有:文艺(2017)以“互联网+”时代对茶叶包装设计与品牌推广的影响为切入点,重点探讨茶叶包装设计与品牌推广如何融入时代元素[4]。蔡建军,岑长凤(2017)以小罐茶品牌为例,探索基于互联网思维及体验经济下的企业如何进行品牌塑造与广告营销[5]。陈威(2018)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茶品牌包装设计的年轻化设计趋势的必要性,并提出茶品牌包装融入“互联网+”时代的设计思路[6]。武亮(2018)从互联网品牌的概念与传统品牌的区别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茶产业品牌存在的问题与突破口,提出了定位品牌形象、产品多样化、优化物流服务等对策建议[3]。在武当道茶的研究方面,目前仅白晋等、喻法金等、郝丹璞、胡振涛等、张正荣等少数学者对道茶文化、道茶发展和品牌建设、道茶文化旅游开发等进行了探讨[7],但都忽略了“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因此本文将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武当道茶的品牌建设进行研究,以期为提升武当道茶区域品牌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三、武当道茶品牌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十堰市是农业部划定的优势茶叶区域,也是湖北省著名的高香绿茶和有机绿茶区,茶叶品质极佳。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十堰茶产业存在茶叶品牌多而杂、杂而乱等问题,虽有国内省内获奖品牌,但缺少真正在国内、省内知名度极高的品牌。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有品牌者得市场,有渠道者得天下。自2009 年,在湖北省农业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十堰率先在全省市州一级中,整合茶叶品牌,合力打造武当道茶[8]。经过近10年的努力,武当道茶产业借助品牌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品牌成长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的区域公共品牌。2018年,武当道茶品牌价值达到25.03亿元人民币,茶类区域品牌价值位居湖北省第一。尽管如此,从全国范围来看,武当道茶与云南普洱、信阳毛尖、武夷山大红袍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武当道茶品牌建设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品牌竞争力较弱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武当道茶通过淘宝、天猫、京东、新农人等8个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6个省市直辖区,全年网络订单销量5200笔,而用户复购率仅为6.65%;武当道茶在京东旗舰店评分超越同行业55%,而在天猫旗舰店评分仅超越同行业20%。据新榜网显示,武当道茶官方微信公众号活跃粉丝数量只有3010人,官方微博粉丝数量1315人,说明武当道茶品牌并未能引起消费者的足够关注与重视。

2018年,浙江大学CARD对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98个茶叶品牌的价值进行了有效评估。据其评估结果,武当道茶在“品牌资源力”方面位列第9位(见表1),说明其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但在品牌带动力、经营力、传播力和发展力等方面表现均不突出,排名靠后,與其他知名茶叶品牌相比品牌优势未显现,品牌综合竞争力较弱。

此外,第十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茶叶品牌系列榜单,如2018中国茶叶百强企业名单、2018中国茶业百强县名单、2018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 (市)、2018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市)、2018年中国茶业品牌传播力十强企业、2018年中国茶业最受消费者认可十强企业。在这份榜单中,武当道茶及其所属企业、地区均未见踪影,可见武当道茶在本地市场虽然叫得很响,但在全国市场中的影响力却有待提升。

2.品牌识别度不高

品牌既是产品品质的标志,也是消费者进行产品识别的重要保证。品牌识别度指的是当一个品牌、产品或广告的名字被描述或提及时,人们反映出的知晓度情况。近年来武当道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武当道茶这一区域公用品牌产生了一定的市场效应,但由于长期以来区域内产品种类多且杂,未能得到有效区分,对未宣传未形成统一口径,以至于消费者对道茶了解程度不高、认识不足、接受程度较差。笔者于今年年初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过一项调查,共收集了143个样本,其中只有5.59%的被调查者非常了解武当道茶,对武当道茶有一定了解的人仅占19.58%;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说过或者完全不了解(而在样本中,湖北本地受访者占41.96%)。同时大多数消费者对武当道茶品牌认识不清,超过56%的被调查者的认为武当道茶仅仅专指产自武当山(如武当山八仙观茶场)的道茶,而不清楚它是十堰市茶叶公用区域品牌。这说明武当道茶下品牌系列虽多,如龙王垭、梅子贡、圣水茶,但它们都单打独斗,互相竞争,没有形成品牌合力,从而削弱了武当道茶的识别度。

此外,部分生产者及企业对道茶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确、产品定位不明确、内涵了解不充分、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认识不清;部分茶企经营思路不宽广,缺乏长远的发展理念,满足于原料茶销售和贴牌生产,忽视自有品牌的建设及推广、市场培育和营销管理[9]。目前许多地理名茶为统一市场环境,推出了专属的防伪标识,而在武当道茶市场上茶叶档次参差不齐,部分以次充好,以假冒优,未能建立统一产品及品牌形象,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产品识别度不足,用户黏合度较差。

3.品牌运营推广不足

(1)道茶文化挖掘不足。作为“中国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蕴藏着丰富道教和道家文化内涵。如每年“三月三”、“九月九”,武当道人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用最好的茶敬奉真武祖师,并将这一仪式沿传至今。道教尚服食,奉茶为草木之仙骨,因此爱茶者甚众,有茶道合一的说法。但由于道茶文化挖掘不深入,消费者将道茶等同于普通名茶,无法深切领会道茶中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意境。

(2)品牌营销推广不足。与云南普洱、福建大红袍和杭州龙井等相比,武当道茶在全国的知名度仍很低,这与缺少系统的品牌营销不无关系。目前武当道茶销售主要是采取零售(线下和线上)、代理(省代和市代)和分店。在十堰市内,武当道茶拥有20家代理店,十堰市市外官方代理店较少。就销售状况而言,线上销售不够积极,线下销售方式不灵活。在市场营销方面,武当道茶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方式,主要依靠市农业局来进行宣传推广,茶企自身主导的营销活动较少,营销手段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在高速路口、茶城等场所设置户外广告牌、组织茶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会或博览会等。总而言之,政府和茶企并没有对武当道茶的品牌形象进行统一的市场定位和策划,品牌传播手段和途径相对有限和不畅,导致武当道茶在国内外知名度均不高。

四、“互联网+”背景下武当道茶品牌建设策略

1.互联网+客户识别  实行差异化营销

品牌的建设需要与消费者消费欲望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结合起来,因此武当道茶进行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竞争力,进行差异化营销是关键之举。笔者认为针对茶叶消费的特殊性和网络消费的独特性,可对武当道茶的顾客群体做出不同层次的划分,主要体现在青年群体、中年群体、老年群体三类。其一是因为当下的互联网消费以青年群体为主,而青年群体在消费群体中具有纽带桥梁作用,是网络消费的生力军,同时也对其他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艺福堂”茶叶品牌在现今的网络营销环境中使产品年轻化、多样化,又针对青年群体的消费诉求了提出适应化的营销策略,设计推出了相应的年轻化的茶产品,得到了青年消费群体的认可,青年群体又将茶推荐给不同年龄层次的朋友,从而带动了整个茶叶消费的增长[3];其二对于中年群体购买茶叶的需求和愿望大多集中在商业往来和自身的饮茶需求为主,由此可以从茶叶的包装、品质、口碑等方面入手,使武当道茶达到“送人有面,自饮有品”这一层次;而对于茶行业的消费主体老年人群,可以从他们相对固定的饮茶习惯、饮茶偏好、购茶目的等方面着手,满足他们延年益寿、康养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由此使他们产生对道茶品牌的信赖感,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2.互联网+文化营销  从品质内涵上蜕变

文化消费作为顾客消费行为的重要一环,既是产品的内在本质又是促进消费的潜动力,在“互联网+”所影响的整个销售行业的大众消费时代,产品的文化内涵更是显得尤为重要[10]。武当道茶作为“中国第一文化名茶”,其拥有深厚的内涵和底蕴、文化与价值。如今,消费者对武当道茶的文化诉求超过了功能诉求[11],为提升武当道茶品牌的识别度,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贴近消费者生活的各个网络平台,以产品质量为保证,将文化内涵作名片,以茶讲文化,依道传历史,使消费者对道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运用图片、文字、短视频、精微拍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植茶、制茶、泡茶、饮茶、品茶的不同知识,引导消费者了解到真正道茶的内涵,区分不同的茶叶品牌和种类,从而提高道茶品牌的识别度,将道茶文化真正发展为其品牌建设的基石和促进消费的潜动力。

3.互联网+视野拓宽  借鉴先进经验

面对当今的网络营销环境,武当道茶应拓宽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已有的营销渠道和方式,因地制宜,结合特色,发挥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影响力,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宣传、推广、售后等各个方面着手,开展针对性的运营策略。“互联网+”的时代下,众多茶企茶商纷纷进行了不同探索,其中对武当道茶的品牌建设不乏有重要的经验借鉴。例如:赣南山区的茶产业将茶企业、茶文化、茶旅游三个方面相结合探索出了互助发展的新电商模式,取得了不错成效[12];贵州黔茶产业在积极探索“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宏观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之后,结合自身产品价值和茶叶特色研究出了“黔茶众筹”的发展模式,使黔茶茶叶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13]。对于武当道茶来说,其种植区域内有着久负盛名,闻名遐迩的道教文化仙山——武当山,其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承载着道家璀璨文化内涵。传承道教千年历史的武当道茶可以依托武当山打响文化名牌,利用它“形美、香高、味醇、有机茶”的内在品质和“养身、养生、养性、长寿茶”的文化特质,将旅游与茶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使用互联网资源展开宣传,做好营销,并与龙头企业带头示范相结合,以此来借助道茶丰富旅游内涵,依托旅游拓展茶叶品牌的深度和广度,发挥湖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作用,从泡茶、饮茶、品茶等方面着手建设一系列“茶叶+网络+旅游+文化”的特色项目。将旅游空间涵盖到茶叶种植的特色区域去,使游客登山時看茶,观山时品茶,下山时购茶,开发出一条特色的“仙山茶旅”的品牌推广道路。

五、结语

在互联网+的大势下,加快道茶行业的品牌建设,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识别度,因地制宜借鉴先进经验,实现武当道茶消费意愿和消费文化的良性互动,从而建设独具特色的道茶品牌,不仅有助于推动十堰市道茶产业的持续发展,以茶促农,还有助于道茶文化的传承,文旅结合,使道茶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真正发挥“中国第一文化名茶”的品牌效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云,魏春丽,袁馨遥.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EB/OL],http://www.sohu.com/a/232116911_290232,2018-05-18.

[2]毛峰.“互聯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6,32(03):74-77.

[3]武亮.“互联网+”视角下茶产业品牌的困境、突破与新思路[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6(06):55-58.

[4]文艺.互联网+时代对茶品包装设计与品牌推广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39(06):165-166.

[5]蔡建军,岑长凤.初创企业互联网营销策略分析——以小罐茶品牌为例[J].戏剧之家,2017(17):221-222.

[6]陈威.互联网+背景下茶品牌包装的年轻化设计解析[J].西部皮革,2018,40(20):10.

[7]刘重阳,郭磊,刘宇泉等.“一带一路”背景下武当道茶出口对策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5):32-35.

[8]喻法金,袁泳,沈熙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武当道茶产业发展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01):41-43.

[9]杨晓刚.区域茶产业的SWOT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四川省雅安市的实例调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02):81-85.

[10]商紫慧.互联网+时代下茶文化推广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7):46.

[11]胡振涛,项喜章,吴素春.武当道茶区域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01):38-43.

[12]罗敏.基于赣南茶企业、茶文化及茶旅游三位一体的互助发展电商模式研究[J].南方农业,2018,12(23):166+170.

[13]陈涛,罗以洪,龙卫东.互联网众筹视角下黔茶产业发展模式探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111-119.

Key words:  Wudang Taoist tea ; brand construction;“Internet +”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项目逐渐建立起来,相应的经济环境问题也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一些发达国家凭借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优势地位进行贸易限制的方式,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项目产生了严重影响,需要贸易部门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性分析,提出具有时效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入手,分析了对贸易项目产生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部门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绿色壁垒 茶叶出口贸易 原因 影响

1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结构中,主要遭遇的绿色壁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绿色技术标准造成的壁垒问题,由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甚至一些技术已经达到了垄断地位,这就使得一部分国外发达国家打着环境保护的幌子,借助一些立法手段以及措施,对技术标准进行苛刻的改良,使得一些国外产品在出口问题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我国茶叶出口过程遭遇绿色壁垒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第二,绿色环境标志也会形成严重的绿色壁垒问题,在绿色环境标志管理项目中,特别是在生产结构、使用过程以及消费项目中,要对环保要求展开综合性分析,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需求。在层层申请以及审批项目建立过程中,绿色环境标志的存在只是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进口控制的理由和借口。例如,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采标率已经到达了80%以上,日本制定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我国茶叶管理项目中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采用国际标准。

第三,在绿色包装项目中,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对废弃物的控制,确保回收效果和再生管理机制的综合性优化,积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分解机制,应用不被污染的包装。尽管包装项目是以保护环境为目标,但是,这种运行机制为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控制项目提供便利,也使整体包转管理机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使一部分包装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无法有效进行进出口贸易,引起贸易摩擦。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欧盟对于绿色包装项目一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对食品进出口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标准,对包装效果和包装材料等进行了规定。另外,要求整体回收率要控制在60%以上,循环率在55%以上,这些标准参数对于我国茶叶包装环节来说很难实现。

第四,绿色卫生检疫检控机制和管理措施也是导致壁垒形成的主要原因,多数发达国家对于过海关的产品和材料有非常明确的要求,要按照卫生检疫机制进行统筹控制,从而避免微生物以及添加剂等对货物产生制约和影响。但是,若是这种检疫检控机制过于严格,就会形成经济壁垒和进出口限制。

2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分析

2.1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内部原因

在茶叶管理项目中,内部原因较为重要。第一,茶叶生产技术落后和品质不符合实际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我国茶园的多数工作模型和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中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都较为落后,茶叶品质并不高。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农药大量使用会对我国茶叶出口产生影响,并且农药残留指标检测存在严重超标的问题,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会污染土地,导致恶性循环,甚至会对管理模型和管控措施产生影响。要对管理体系的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并且茶叶生产、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以及茶叶包装等问题缺乏有效解决措施,加之环保意识淡薄,也会使得管理模型和管控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相应茶产品遭受金属、病菌及放射物的污染问题相对严重[1]。第二,在实际管理结构建立过程中,由于企业认证意识并不强,也会导致整体管理模型受到限制和影响,甚至使整体管控措施和管理模型失去实效性,相关管理体系和运行无法发挥其实际价值,茶叶进口管理项目的绿色认证标准和相关工作落实情况也会受到影响。第三,茶叶出口项目缺乏品牌效果,规模和管控体系受到严重影响。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由于多数企业主要是采取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这就对整个市场运行机制产生了严重的制约,甚至會使得相关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市场中真正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相关管理模型和控制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加之企业规模的限制,就会对相关运行体系造成严重的制约,其中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资金模块、设备模块以及技术模块不符合实际标准的问题,相应管理机制严重落后,也很会对整体管控体系的综合性升级产生制约,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茶叶品质的问题,我国茶叶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品牌效应,使得整体管理机制受到严重的制约,也是使得相关信息和运行机制失效的主要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茶叶出口企业的经济受到影响,相关茶叶企业无法同世界知名的茶叶企业抗衡。

2.2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外部原因

在对外部原因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调研的过程中,缺乏对环保意识和食品质量的需求,相关保护工作和项目运行效果也会受到严重的制约,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但是,消费者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后,更加倾向于花费较高价格购买具有保障的食品,不愿用低廉的价格获取伪劣产品,正是由于消费观念的影响,进出口国家要在选择机制建立后关注产品的质量以及环保要求,结合绿色技术标准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管控。另外,国际政治形势也是对茶叶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2]。在国际形势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暗流涌动,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关注,在管理路径和管控体系的控制方面,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统筹处理和综合性管控,确保管理体系和管理效果之间的稳定性符合实际标准,也为管理结构的综合性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3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3.1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

3.1.1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会对整体经济贸易行为产生制约。第一,成本价格方面的影响,绿色贸易壁运行结构中,以严格的生产技术标准以及管控体系分析模型进行项目管理,会对检测标准进行统筹分析,确保管理模型和管控体系之间的稳定性发展,将其应用在茶叶企业项目中,会对其整体运行和管理机制产生制约,使得管理模型和控制措施之间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也会对管理模型造成严重的影响[3]。正是基于此,在我国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项目管理体系中,要达到发达国家的茶叶进口准入标准,就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控制机制,茶叶企业不得不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善生产和加工环境,使得整体成本管理项目受到影响,相关运行结构和管理措施失去实效性价值[4]。正是由于资金投入数额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茶叶生产运行成本,会对整体管理机制的优化造成严重影响,使得项目升级和管控措施无法有序进行,相应地降低了茶叶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在实际管理标准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型管控,进一步提高管控体系的有效性、提高处理机制和控制效果,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认证标准和实际效果,结合相关工作标准和管理模型,提高处理效果的实效性价值,并且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措施,企业不得不开展各项认证项目体系,使得整体管理效果失去效力。认证涉及项目的过程和管理体系和实效性管理体系之间缺乏有效连接,茶叶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是非常关键的项目,整体运行过程复杂,会经历较长时间,这些也都增加了我国茶叶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除此之外,出口对经济力方面、行业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都是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管理的过程[5]。

3.1.2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中,也有一些积极的意义。企业环保意识增强符合实际标准。在经济贸易中,茶叶出口屡屡遭遇不公正待遇,在不公平和抗議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促进生产项目、加工项目和包装项目的升级效果,确保事先建立检测检验机制,为茶叶企业资金和精力的全面投入奠定坚实基础。相关部门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机制,提高绿色贸易壁垒效果,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另外,在生产技术改进项目中,要积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确保管理体系符合实际标准。但是,由于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长期的经营体系和管理机制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传统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存在技术性的严重落后,技术含量低的茶叶出口价格也相对极低,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处理控制,确保相关信息处理效果和管控措施得以全面优化[6]。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借助严格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打压我国茶叶出口项目,尽管有环保体系和项目管理需求作为幌子,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后,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化解技术标准,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将相关项目运行措施作为管理目标,为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保证国内企业进一步优化开展学习和掌握新生产技术,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品质,有效管理和应对壁垒问题[7]。

3.2 出口国绿色壁垒对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形成贸易管理体系的同时,欧盟对于茶叶出口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较大,由于相关制度和管理体系种类较为频繁,会导致标准更加的严格。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欧盟实施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就对相关信息进行了集中调整和分析,其中,受限农药品种从6种一直增加到108种,农药从原来的29种增加到62种,相关信息和处理效果之间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除此之外,日本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深度思考和集中管控,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机制,在日本提出的食品农业化学品列表中,茶叶涉及农药已经达到251种,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我国茶叶的管理效果也需要进一步得到优化,积极践行系统化管理层级,清晰且正确的认知到相关问题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效果和控制机制,需要为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和落实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积极执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将管理模型和运行机制作为管理重点,实现项目综合性优化升级,并结合相关管理要求提高自身管理效果,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支撑,优化经济运行和管理效果,为项目整体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武歌.基于国际标准差距视角下绿色壁垒对我国当前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38(08).

[2] 曹慧娟.强化政府职能突破安徽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24(03).

[3] 符丽萍,魏聪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促进宁波出口茶业发展[C].2016宁波“海上茶路”国际论坛论文集,2016.

[4] 林畅,庄佩芬,黄娇娣,等.中国茶叶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兼论中国提高茶叶深加工水平的迫切性[C].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16.

[5] 管曦.中国出口茶叶产品的比较优势探讨——基于不同类别和包装的分析[C].2015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2015.

[6] 汪玲平.以科学发展观,开拓和保护出口茶叶名牌产品的效益[C].第十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16.

[7] 顾国达,牛晓婧,张钱江,等.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5,15(06).

茶叶营销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自古以来,“茶”在中国就深受人们的欢迎,因而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茶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在当今社会中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钟爱的饮品。明亮的色彩计划、书法字体的巧妙运用和精美的图案装饰,是吴裕泰茶叶包装最凸显的视觉语言。作为老字号的品牌企业,不仅在企业深厚的文化方面影响着我们,同时也一直引领着我国现在的茶叶包装设计。

【关键词】吴裕泰;包装设计;字体;图案

一、背景

中国不仅仅拥有深厚的茶文化历史,而且作为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叶的主要原生地。1887年吴裕泰(光绪十三年)茶栈正式开张,距今大约100多年的历史,是被中国商务部认定的第一个“中华老字号”。1997年茶庄拥有40人左右,面积也仅有80平米。2009年,吴裕泰已拥有连锁店近200家和茶馆三家,同时还有一个茶文化陈列馆、一个茶叶加工配送中心和一个茶艺表演队,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以上的中型连锁经营企业,是我国茶叶行业的百强企业。吴裕泰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茶庄不断地发展与壮大,撑起了北京销售天空,成为北京地区收益最大的茶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吴裕泰茶叶所沉淀下来的深厚文化不断指引其走向国际市场,其中茶叶的包装设计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吴裕泰茶叶包装设计解析

探究茶包装设计能增加茶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同时能探究包装设计的新式技术,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吴裕泰茶叶包装设计注重色彩、字体和图案的巧妙搭配,不仅体现了吴裕泰悠久的文化历史,而且符合茶叶本身的品质。

1、明亮的色彩计划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且更是一切视觉元素中最活跃、最具冲击力的因素。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在进行食品的包装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避免大面积的使用蓝色、紫色而尽量使用橘色、绿色来使人想到丰收、成熟的色彩。所以吴裕泰茶叶包装颜色多选择为绿色、红色、黄色,既符合茶叶本身的特质而且颜色醒目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吴裕泰最具特色的绿茶,以“形美,色绿,幽香,味醇”作为四大奇观,可称之为茶叶中的极品。为了迎合绿茶原本的特性,包装采用绿色为主体色调,具有清新、鲜爽的感受,使人们能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赏心悦目,不仅体现了健康与活力,而且是一种充满希望的颜色,代表着安全、健康与美好。色彩清新、明朗,给人一种高贵、素雅的艺术韵味,既符合茶叶特色的需要,又能刺激观者的眼球,激发购买欲望,进而满足一定的商业价值。吴裕泰就是从简单地色彩关系着手来设计出符合自己设计理念的茶叶包装,体现了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同时又与时代接轨,展现出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2、书法字体的巧妙运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汉字文化史,同时经由历史的锤炼,岁月的雕琢,使得汉字达到了一种形象美的艺术境地。茶文化和汉字书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是构成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汉字“茶”就是由书法写作而成。所以,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将书法字体巧妙地运用于其中,是非常具有独创性的。吴裕泰茶叶包装设计不仅力求材质上的多样性,而且还注重字体的创意表现。将“茶”字进行书法字体的转换,加以艺术处理,运用于画面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在吴裕泰茶叶包装设计中,还善于将书法字体作为背景巧妙地运用到包装的纹理当中,简洁、明快而饶有趣味。包装大多采用字母与图案相融合的方式来解读出其内在的生命力,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感受,而且也让我们了解了吴裕泰的企业文化理念。

3、精美的图案装饰

图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使产品更加形象化,传达出企业深厚的文化。吴裕泰茶叶包装设计善于运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其传统性的特点,例如:国画、壁画、装饰纹样、吉祥图案及民间剪纸等具有强烈中国民族文化气息的图案。图案装饰相当精美,同时与中国传统的书法字体巧妙地结合,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美观、大方、视觉感突出,不仅体现了唯美、浪漫,同时给人以高贵、典雅的艺术韵味。强烈的颜色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清晰明了,颇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在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设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创意表现,如夸张、简化、对比、穿插,扩散等,使它一方面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同时融入时代精神,使之具有现代感。一方面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另一方面展现出一种风格与时尚,焕发出独具特色的迷人风采,传达出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结语

吴裕泰作为首个被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坚持安全、美观、促销与人性化的原则。吴裕泰茶叶包装的色彩设计与每一种茶的属性相配合,能够使消费者联想出商品的特点与性能;而且还注重字体的创意表现,善于运用书法字体进行创作,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精美的装饰图案,给人以高贵、典雅的艺术韵味。企业以:“跨越三个世纪,好茶始终如一”作为品牌理念,以“专业、健康、时尚、亲情”为品牌定位,既体现了茶叶悠久的文化历史,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吴裕泰茶叶优良的品质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先知.吴裕泰:百年老字号的绿色思维[J].WTO经济导刊,2009(11):78.

[2]张清风.茶叶包装设计[D].南昌:南昌大学,2014(2):3.

[3]吴卫.色彩构成(图说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06:4.

【作者简介】

姚文静(1990—),女,山西临汾人,2014年畢业于湖南工业大学,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2014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上一篇:食品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