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17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可以说,教育的学科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在现代教育分科教学越来越成熟的今天,另一种呼声却越来越高,那就是注重学科的整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题,如果在初学时先让学生将历史朝代顺序记诵下来,对学生理解、掌握古诗文的内容和背景会有很大帮助。因为中国文学发展,与朝代的更替、政局的变化有很大的关联:不同的历史朝代,因时代需要的不同会盛行不同的文学样式。先秦时代,言论比较宽松,文人关心政治,常常以散文论议;唐代格律诗的产生与统治者尚文,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不无关系;到了元代,汉族文人的仕途受到影响,又在异族统治之下抑郁难平,进而元曲兴盛起来;到了明清,文化发展日益成熟,国家相对稳定,小说成为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

其实,除了以上的例子,学科间知识的互相联系与互相补充不止于此。语文八年级中《看云识天气》一文,其中涉及很多地理和气象学的知识;英语课中则涉及很多有关外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著名建筑等方面的内容;现在的政治历史题目中有很多文言文,以至于学生抱怨连题目的意思都不明白……

这种学科的整合,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还有助于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博闻强识。但是,也要注意,我们的学科整合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上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而应该体现在我们教学的全过程。如,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学科整合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贯穿在每位教师备课、上课甚至学业评价的始终。因此,学科整合也为我们每位教学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尽在教师掌握之中,我们不排除教学相长的可能。但作为教师,决不能“一问三不知”。因为教学内容,大体的方向是需要我们自己掌握的。如此一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然面临许多问题:

1.教师本身底蕴不足,许多教师课堂教学往往“现学现卖”。平时忙得连专业书籍都没有时间看,哪有时间看“闲书”?

2.课程时间安排太紧,课本内容还来不及全部落实,哪还有时间教别的?

3.家庭重视不够。多数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就好,何必要为“杂事”浪费时间和精力?

这些问题,有一些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有一些需要领导阶层自上而下的创造条件和具体执行,还有一些则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总之,学科整合,即是一种思想,需根植于每个教师的心中;也是一种行为,要体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始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想这两句诗用在这里是合适的,相信我们在实践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在“千淘万漉”的综合课程所涉及的本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选定教学内容的同时,一定会最终得到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有益于教师本身素养提升的“真金”来!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育滨学校)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国家为了制止不考虑地方特色进行“千城一面”的快餐式建设,大力号召城市建设要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而高校毕业生是响应国家提倡建设地域性城市的生力军。这些毕业生只有具备了建筑学科的地域关怀精神及传统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此类任务。因此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重视新疆地区建筑和城市的环境和谐与文化传承,让学生在受教育阶段逐渐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储备。所以,建筑学科高校增设关于地域性建筑等一系列相关课程是迫切的,也是必需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课程;新疆高校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157

1 新疆地区建筑学科高等教育对地域性建筑相关课程需求的迫切性

目前,我国整个建筑建设风潮逐渐趋于平缓和稳定,许多由超速建设发展造成的城市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其在一些应对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修复、历史风貌街区保护问题的做法上,出现过许多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错误。而这些现象又是从业人员没有相关知识储备造成的,对于这种知识缺失、理论不足的问题,高校建筑学科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1 高校建筑学科毕业生知识技能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众所周知,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专业等相关建筑学科具有专业性强、实用性强、学习周期长、涉猎知识范围广等特点。对于大多数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无论是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其毕业后大多数会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工作,因此,他们在学校求学阶段学到的知识与他们日后求职、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高校教育中,高校开设的课程都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正实用的知识与技能。

1.2 新疆地区各大设计单位及事务所承接工程项目的地域性特点

新疆地区现行大中型建筑设计单位及小型建筑事务所,所承接的建筑设计或城乡规划项目基本都在新疆省内,而位于中亚内陆的新疆地区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上都与我国其他省份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因此设计单位及事务所在开展这些工程项目时,就必须将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放在新疆大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中去考虑,如果没有进行过相关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学习,从业者是无法设计和制定出符合与适应新疆当地特色的方案和作品的。

1.3 高校毕业生是响应国家提倡建设地域性城市的生力军

国家为了制止不考虑地方特色进行“千城一面”的快餐式建设,大力号召城市建设要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而这些地域性项目的具体设计和规划者就是从高校建筑学科毕业的大学生。因此,高校毕业生是响应国家提倡建设地域性城市的生力军,无论是建筑设计师还是城市规划师,他们都是决定建筑外观和城市风貌等诸多立体艺术的把控者。试想,建筑从业者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缺乏相关文化艺术底蕴,如何能够胜任在对地域性风貌有要求下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任务呢?

高校毕业生只有具备了建筑学科的地域关怀精神及传统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此类任务。进一步讲,高校只有在高校教育中重视新疆地区建筑和城市的环境和谐与文化传承,才能让学生在受教育阶段逐渐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储备。因此新疆地区高校增设地域性建筑等一系列相关课程是迫切的,也是必需的。

2 建筑文化类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新疆高校开设的关于建筑文化类的课程,无论是中国建筑史还是外国建筑史都未能针对新疆地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面和丰富的案例赏析和理论分析,造成建筑美学、艺术史等理论学习上的缺失,从而无法为将来的生产实践进行理论指导,使学生陷入所学非所用、所用又没学的尴尬境地。建筑文化类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结构建构方面

在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学习中,教材有大量篇幅以中国古典式木构架结构体系的官式建筑为主体内容进行论述,而新疆地区的传统建筑主要是以中亚式的土木平屋顶结构体系为主体,二者之间的建筑结构建构逻辑就有所不同,前者是以台基、柱、梁、铺作层及瓦屋顶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建筑,而后者是以基础、土墙、密肋梁及草泥屋顶构成的承重墙结构体系建筑。二者的搭接方式不同,承重方式也不同,所以在学习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建筑的同时,也必须学习新疆地域性的土木平屋顶承重墙结构体系。

2.2 建筑组合逻辑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群落的组合,基本讲究中轴对称、坐北为尊、层层推进的以院落为单位的组合方式,小到一个四合院民居,大到一座城池的布局都是在同一个组合逻辑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新疆地区传统建筑群落则不受上述中轴对称、坐北为尊、层层推进等建筑组合逻辑方面的影响,主要是以适应气候、地形、功能要求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灵活合理的布局,所以无论是民居、公共建筑还是整个城市都是在一种紧密而又灵活的布局方式下进行的。此外,封建礼制、伦理道德、宗法制度在新疆地区传统的地域性建筑中也不见踪迹,因此前者的建筑哲学在新疆地区是不适用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群落组合的同时,必须要对中亚建筑群落布局方式进行了解和学习。

2.3 建筑類型学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虽然存在南北建筑风貌差异之说,但总体来说依旧属于同一个木构大坡屋顶建筑类型,只是北方地区建筑更加封闭厚实,南方地区建筑更加通透轻巧,两者的建筑结构和类型不存在太大差异。同时中国古典式木构架结构体系自产生之时至后世发展,所经历的变化都是在同一个体系中的更新与发展,不存在如西方建筑发展史中那样断层式的剧变,即历朝历代的建筑之间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它们之间比较相似。因此中国建筑史中的古代部分,可以将所有历朝历代的建筑统一起来,进行类型上的划分,分为居住、宫殿、祭祀、宗教、园林等不同类型,而不是以时间为脉络进行各朝各代建筑的分别介绍。

相对来说,新疆地区的建筑类型的分类与发展则不能以上述方式来进行,新疆地区南北疆建筑类型差别较大,天山以北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的木骨毛毡结构的帐幕毡包建筑,而天山以南是以农耕生产方式为主的土墙木顶结构的平屋顶建筑,二者在类型上差异就比较大。同时新疆地区建筑发展史也不是在同一个体系中发展而来的,以天山为界的南北疆的建筑是游牧与农耕不同文明体系平行发展的结果。此外,新疆地区地缘特殊,各个时期朝代更迭、文明碰撞十分频繁,建筑的发展和演变也处于一种不断更新、断代、替代和交换的状态之中,不存在一种建筑类型的通式能囊括新疆地区所有时代和地区的建筑类型。因此在建筑学学生学习中国建筑史的同时,也必须学习新疆地区的西域建筑史以增补对新疆地区传统建筑的分类与特征及其发展和演变方面的不足。

2.4 建筑艺术史方面

如果说建筑是艺术之母,那么建筑史即是艺术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习建筑史就必须从其相对应的艺术史入手。国外很多建筑学科院校都设置了与建筑文化相关的艺术史课程,而现今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本科教育中还没有增加与建筑史相关的艺术史课程。大量的艺术史课程设置在美术艺术学科等专业的教育课程中,但是这些艺术生今后大多从业都不会涉及实际生产实踐的行业,反而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学生却没有相关课程的知识积累和艺术熏陶,而后者才是真正参与城市风貌和建筑街道外观设计的实践者。因此学习艺术史是对学习建筑史的一种大背景上的补充,而学习建筑史又是对建筑设计的一种根源上的支持,所以三者环环相扣、联系紧密。

尤其相对于中国艺术,这样一个自我发展,同时将外来事物不断涵化的、相对独立的艺术体系来说,新疆地区艺术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更迭、不断传递变化的过程。新疆地区自古就是文化交汇和交融之地,各种文化文明彼此交织在一起,艺术呈现纷繁复杂的状态,而此时建筑学学生的艺术史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如果一个建筑学或规划学的学生在工作实践时,简单地将洋葱头作为新疆传统建筑的标志,又或者将认为伊斯兰风格建筑就是新疆风格建筑的片面认识带入设计中,又会为多少当地宝贵的地域性城市、街道、建筑带去灾难,所以相关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可谓是迫在眉睫。

3 关于开设新疆地方建筑史和艺术史等相关课程的建议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等本科教学的课程中必须增补新疆地方建筑史和艺术史的相关课程,关于此类课程如何实施和开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教材方面

地方建筑史课程教材的内容应主要分为案例赏析和理论分析两部分。案例赏析主要是提供各个时期、各地的大量图片和文字介绍,给学生以丰富的感知和深刻的印象;理论部分主要进行历史建筑的原型、发展和变化等,同时对其背后产生的动因、背景进行介绍和分析,使学生在了解看到了什么后同时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的背景中了解和理解建筑史的发展和脉络,从而对现今新疆地区各地、各时期的建筑有大致上的判断和甄别。

艺术史课程应分为艺术史和文化史两部分。艺术史部分主要提供各个时期、各地大量的图片赏析和文字介绍,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刺激,从而产生对建筑艺术的有益影响;文化史主要提供各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发展状况及其变革动因,主要结合艺术史来展开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大量艺术图片和文字赏析的同时,明白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疆艺术史的理解。

3.2 教学方面

3.2.1 课程安排方面

新疆地方建筑史要与中国建筑史同时期展开教学,让学生进行两个建筑史的比较学习,同时可适当缩短中国建筑史的教学课时,适当增加地方建筑史的学习,在考核内容中,地方史的比例应该占大多数,因为后者对于将来在当地从业的建筑设计人员来说的实际意义更大。新疆地方艺术史要放在新疆地方建筑史之后,因为只有初步了解和学习了新疆建筑史之后才能带着一些问题去学习艺术史,从而从更大的文化范畴来解决建筑史中的诸多问题,这样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3.2.2 授课方面

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课堂和书本上教授的内容之外,还要进行拓展学习,尤其是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知识的补充。此外,教师可结合暑期建筑测绘实习进行教学,在学生实地接触传统建筑的同时,将测绘对象与课程中的知识对应起来再次补充讲解,在测绘中学习,在讲解中测绘,将图面和文字上的信息充分的立体化和实物化,使学生对地域性传统风貌建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4 结 语

当今时代,全世界都在追求全球文化在地性,只有传统的、当地的才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国反对千城一面现象的呼声已有将近二十年,然而如何改变这种毫无特色的城市荒漠状况,就需要从每一块面砖开始、每一个窗棂开始,再到一整座建筑、一整条街道、一整片街区,最后形成一座完整的拥有地域性风貌的城市,然而这些都是在一个个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的画笔中实现的,他们有义务、有责任去担当这些任务。

而作为这些未来从业者的教育者——高校,更应当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完善知识体系、建立信心、端正态度。因此,相关教学课程在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增补和改进,便是践行地域性建筑和地域性城市需要迫切迈出的第一步。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提出了基于精益思想的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与指导。首先从精益思想入手,探讨了精益思想的内涵及其在电子设计大赛培训与指导中的应用;其次,提出了精益电子设计大赛指导,给出了其精益的观念、对象及过程;再次,提出了电子设计大赛精益指导中的层次;最后,给出了实施精益电子设计大赛指导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培训;指导;精益思想

作者简介:曹海旺(1976-),男,河北景县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132400410424)的研究成果。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提高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校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形式之一,涉及到参赛者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水平。[1-3]电子设计大赛内容与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紧密相连,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测量仪器仪表、电力电子等,不仅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宽思路,而且能充分考验大学生的洞察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如何科学地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参与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对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的体会,探寻将“精益”思想融入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以期对其培训及指导提供参考。

一、精益思想概述

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来源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方式。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出现了丰田的精益生产,它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消除生产全过程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追求“尽善尽美”,达到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应变能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4,5]从生产角度来看,“精”体现在质量上,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成本上,只有低成本的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进入21世纪,“精益思想”跨越了制造业,在各个行业得以应用,例如精益物流等,成为新一轮的管理思想。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参赛的指导也是管理思想应用的过程,因此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的实践,将精益思想应用于电子设计的大赛的培训及指导实践中,提出基于精益思想的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方法,即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

二、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中精益思想的运用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学生、教师及组织者等多个参与主体,而且包括多个学科及课程的教学及培训,同时又是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认为,电子设计大赛中精益思想的运用不仅仅要关注竞赛指导环节的精益化,还必须注重竞赛培训的改善,必须注重其中的管理环节、组织环节和执行环节的精益化,以确保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的永续经营,从而获得竞赛的良好成绩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充分理解精益思想的哲学方法,移植和引入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针对电子设计竞赛中的精益培训及指导,从精益的观念、对象及过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精益的观念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运用精益思想,首先应该树立精益的观念,把追求持续改善、追求尽善尽美和追求零失误作为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和指导中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首先,必须认识到,电子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动态性,没有任何一种培训方法和指导策略是一成不变的,能够适应所有的设计和竞赛过程,因此,任何的培训模式和指导策略只能是一种参考,需要随着电子设计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只有这样电子设计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的改进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味地追求革命性的创新,而出现混乱和失误。

最后,在电子设计的培训和指导中要坚持尽善尽美的价值观,探究现有的培训方法和指导中的点滴不足,并通过持续改善以确保电子设计大赛中的“零失误”。只有在观念上树立了精益培训和精益指导,才能确保在方法和策略上的精益。

2.精益的对象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运用精益思想,还需要所涉及的人员追求精益,其中不仅包括培训教师的精益授课、学生的精益学习,还包括指导教师的精益指导,以及参赛学生的精益求精。

首先,电子设计不是无源之水,电子设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课程讲授及培训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因此,需要基础课程教师及培训教师的精益授课。授课的内容除了为学生奠定电子设计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联系电子设计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电子设计培训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电子设计的培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益求精。电子设计培训的对象是学生,他们也是电子设计的参与主体,学生只有能够精益求精地学习好电子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具,才能根据实际问题完成相应的电子设计。例如,在模拟电子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应该知道模拟电子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更应该了解这些电路具体的应用环境,懂得相关芯片的性能参数以及使用,这样,在面对竞赛问题(例如电子设计大赛测试类问题)时,才能够应用好模拟电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精益的学习是电子设计水平提升和良好成绩获得的基础。

再次,在电子设计大赛中,指导教师的精益指导对于竞赛的结果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为期四天的竞赛中,参赛学生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很多学生为了争取时间,经常通宵熬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培训中的准备工作也许都被忽略,这时需要指导教师不断的精益指导。例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测试题中,基本要求一般容易实现,很多问题在发挥、提升部分就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不精益求精,很多问题就无法实现。如果我们采取精益的思路,自然会考虑到更多更仔细的问题,那么电路的稳定性以及可扩展性自然不在话下,也不会出现有时候测试可以、有时候不能实现的问题了,对问题的解答就越来越精确,当然,参赛的成绩也就更好了。

最后,在电子设计大赛中,需要参赛学生的精益求精。虽然电子设计大赛是耗时耗力的事,但参赛的学生应该精益求精对待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如果只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那么必然忽略了熟悉电子设计中的细节问题,从而影响了竞赛的成绩,这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3.精益的过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载体,它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宽解题思路,而且能充分考验洞察能力、创造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笔者一直认为,竞赛的结果只是一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动手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电子设计的方法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追求电子设计大赛成绩的同时,不应该忽略电子设计培训中的精益问题。

首先,从电子设计相关的基础课程开始,从一些基础课程(例如“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入手,精益求精,打好电子设计的基础。其次,当进入培训阶段时,则应该从实际问题的分析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培养起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问题的细节,获得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通过了基础课程和培训课程的授课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方法,但缺乏实际的应用,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可以通过往年题目训练,也可以自拟题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深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最后,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进行实战。在电子设计的培训和竞赛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密切配合和精益求精,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三、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层次

笔者认为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应该包括精益管理基础、精益职能、精益方法、精益目标[6]等四个层次,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1.精益基础

精益基础是电子设计中精益实施首先必须具备的前提,包括精益思想和精益意识两个方面,没有正确的精益思想和良好的精益意识作支撑,电子设计的培训及指导中就无法实现最终的目标,也会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中的精益思想是把追求持续改善、追求尽善尽美和追求零失误作为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在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中不断运用精益的思想来改进其流程,反对一切形式的浪费、波动与僵化,持续追求高效,这也是电子设计大赛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所谓的精益意识,是指培训及指导的组织者、参与教师以及参赛学生运用精益思想思考、观察的各项管理、教学过程以及参赛过程,将实际结果或可能结果与目标反复对照,从而优化管理和实际操作的思维过程或思维状态。精益意识也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基础,没有精益意识,在实践中往往缺乏持久的动力。

2.精益职能

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过程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也是一个多部门、多职能协作的过程。没有职能部门间的密切协作,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培训效果和竞赛成绩。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了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竞赛的组织、培训、选拔、指导以及对结果的控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及参与人都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和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和冗余的信息交互,时刻以精益目标为导向,完成各自的任务,奠定电子设计培训与指导中精益方法的应用以及效果保证的基础。

3.精益方法

精益方法是指为使精益职能达到精益目标的实践途径。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精益方法包括PDCA、TQC以及流程精益等。这些方法是精益电子设计大赛培训与指导的技术支持,而且精益方法层出不穷。例如PDCA法来源于质量管理,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在精益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同样可以采用该方法,不断优化培训和指导的流程,改进教学质量。

4.精益目标

精益目标处在精益管理层次结构的顶端。精益的目标包括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竞赛成绩等等。除此之外,学校可树立良好的学习和创新氛围。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精益基础、精益职能、精益方法、精益目标之间有密切关系。以精益思想、精益意识构成精益的基础,是开展精益职能优化的前提,是有效选择精益方法的基础,是确立、取得精益目标的思想先导。精益方法是精益思想的现实体现,连接精益职能优化实践与精益目标之间的途径与桥梁。精益目标是精益管理直接、具体的导向。

四、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实施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实施中,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下面几点的建设:

1.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树立精益思想和意识

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根本上树立精益的思想和意识,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精益求精,才能避免培训和指导中的失误,这也是精益培训及指导实施的关键因素,需要多方参与者的共同关注,改变思维模式,树立新的精益思想。

2.职能部门之间密切协作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多个职能部门密切协作,才能把实践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调动起参与者的积极性,才能保证良好的氛围及效果。职能之间的密切协作是电子设计培训及指导中的基础保障。

3.杜绝一切耗损培养质量的行为

在整个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就会存在许多冗余的流程,这对于最终的精益目标而言,无疑是一种浪费。因此,需要优化过程中的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把精益的目标放在首位,杜绝一切有损质量的行为。

4.注重过程

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有好的竞赛成绩。因此,应该注重竞赛前的培训以及每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精益求精,才可能在最后的比赛中求精,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5.以追求尽善尽美为目标,不断改进

任何过程都不会是完美的,都可以不断改进。因此,在电子设计大赛结束后,不管成绩如何,都应该对其进行经验总结,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以后的培训和竞赛中不断完善,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五、结束语

通过多年教学和实践,结合精益的思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子设计大赛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新的思想和方法为学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使学生勇于挑战新高度,继续提高电子设计的教学及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艳丽,孙晶,宫俪铭.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实验室管理[J].科技信息,2011,(17):183-184.

[2]马湘蓉,孟繁繁,阿地力·依米提.依托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217-218.

[3]陈国庆.依托电子设计大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2(8):20-22.

[4]孙川三,薛炜华.运用精益思想实施精益化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8(4):160.

[5]孙杰.全面精益管理概念的界定[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

14(2):129-133.

[6]朱国平.企业精益管理的层次结构[J].全国商情,2009,(23):29-30.

(责任编辑:刘辉)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最优路径选择日趋倾向一流学科建设,同时也面临学科设置不合理、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治理不够等困境。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中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在学科建设中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在学科管理中完善机制,促进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学科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充分展示了党和国家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唯有把握历史机遇,对标“一流学科”建设标准,早日实现内涵式发展,才能提升办学水平。学科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布局,提升治理水平,是新形势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实现内涵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历史

什么是行业特色高校?笔者认为,行业特色高校是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前隶属于国务院行业部门直接管理,依托行业发展产生,为行业需求培养专门人才,学科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行业背景深厚,学科特色鲜明,服务行业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的鲜明特征。

在我国,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从时间维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起源与建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为了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体系发展需要,国家按照“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的方针[1],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更加突出专业大类、专业学校的设置,并效仿苏联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三次高校院系调整。此次改革和调整促成了一大批钢铁、农林、地质、艺术等行业性高校的诞生,进一步强化了航空、矿产、水利、纺织等专门学校的学科力量。20世纪60年代,一大批单科性、属行业归口管理的特色院校得以建立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行业部门举办的技术性、行业性的高校发展迅速,在70年代有300 多所[2]。此阶段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高度专门化的教育体系,奠定了行业特色高校办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探索与改革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给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行业特色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功能再次得到了重視。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教育领域逐步建立了“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3]。行业特色院校经过不同程度的调整、重组和划转,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除少部分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划归教育部或国防部委管理外,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直接归属省市地方政府管理,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国家宏观指导、以地方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适应发展阶段。在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下,不少地方行业特色院校为从地方政府得到更大支持,调整办学定位[4],在服务行业的基础上,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特色高校进入适应性发展阶段。部分整体实力较强的行业特色高校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原有学科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原有特色学科,成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部分地方性行业特色高校根据社会发展环境变化,调整发展战略。有的依托原学科优势,积极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有的通过增设专业学科,扩大办学规模,变成行业优势不再明显的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

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面临的问题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服务行业发展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也是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起点。但由于历史原因,地方性行业特色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难以顺应高等教育对质量与特色发展兼备的需求,出现了超过自身承载能力而波及发展的危机”[5],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科门类设置不合理

众所周知,传统优势学科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金名片”,也是学校最有核心竞争力、最可能冲击国家“一流学科”的基础。然而,在转型发展时期,不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不科学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部分高校学科门类偏多。该类学校为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对标综合性大学发展指标,未经过科学论证、盲目拓展学科覆盖面,过度追求学科的大而全。这可从一些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更具“综合化”的新校名可见。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战略分散了行业特色高校有限的办学资源,使优势学科得到不同程度的“淹没”或“弱化”。二是部分高校学科门类偏少。部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办大学传统体制影响下,发展战略上偏重“行业”的影响[6],其学科、专业较为狭隘,学科组织结构单薄、辐射力较弱,还没有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学科发展不均衡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较好,但优势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发展水平较低,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一流学科”建设缺乏后劲。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基础夯实,学科资源丰富,发展迅速,在行业甚至国际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而特色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7]。特色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发展“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科间无法较好地实现良性竞争,影响特色优势学科后续发展速度。

2.“一流学科”建设缺乏支撑。受管理体制和学科建设模式影响,学校学科“条块分割”烙印明显、学科壁垒较强,有的学科甚至被视为单位或个人所有。优势学科与周边学科及新兴产业交融性不够,对其他学科的辐射能力不强,缺乏发展新亮点。其他学科基础薄弱,学科人才缺乏,发展张力有限,短期内无法对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支撑,各学科资源共享度不高,学科交叉融合困难。

3.新的学科生长点难以培育。因长期围绕行业需求进行规划,行业特色高校对其他学科、专业设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规划,学科结构不够合理,学科资源整合困难。例如,学校一些资源共享度高的相近学科专业分布于不同的院系,新的学科生长点培育困难重重,学科群难以形成。

(三)学科治理不足

受计划经济观念束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普遍学科建设落后,缺乏“一流”的管理。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缺乏科学的学科规划。因长期面向行业办学,该类学校学科建设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科“功用”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科组织本身“体”的评价[8]。所谓的“学科建设”在实践中往往成了“学位点申报”,对学科布局、学科方向等自身发展缺乏必要的指导,对学科人才和学科经费缺乏统筹考虑。二是缺乏现代化的治理手段。不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规模发展时间不够长,仍然采用传统职能制管理,学科管理重心偏高,学校职能部门学科权力较大、干预过多、管得过细,学院(系)、学科带头人缺乏建设“一流”学科的积极性。三是缺乏一流的师资。从某种程度上说,拥有一流的师资就拥有一流的学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因无法复制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和平台优势,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出现老一批高端人才退休而年轻高层次人才引进较难,学科人才梯队“断层”现象。

三、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思考

笔者认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获得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和行业转型升级动态,立足办学定位,彰显学科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生态体系。

(一)立足办学定位,做强特色学科

“方向明,则思路清”。办学定位作为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指导行动的作用。采取特色发展战略, 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是在短时间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9]。笔者认为,地方行业特色院校冲击“一流学科”,应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一是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主动对接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需求,拓宽优势学科发展和服务领域,使“一流学科”具有更肥沃的社会土壤和旺盛生命力,真正做大做强特色学科。如浙江理工大学作为纺织服装类行业特色高校,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调整发展战略,注重学科内涵提升,积极围绕省政府打造时尚等七大万亿级产业、推进丝绸等传统经典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杭州“丝绸之府”、“时尚之都”的需求,大力推進产教融合,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建国际丝绸学院,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新引擎。二是立足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多年来,行业特色高校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行业全方位紧密合作,曾取得过一些行业内重大标志性成果。甚至有些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本身就代表着国内外行业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资源和优势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立校之本、特色之源,需要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三是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行业需要之间的平衡。随着管理体制的转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坚守行业特色的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确保办学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服务行业需求的同时,积极对接区域性发展需求,致力于区域内行业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也只有在服务行业和地方之间做好平衡,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才能通过引领和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二)坚持重点突出,优化学科布局

强化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领域,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学科资源共享、运行有序的学科发展格局,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必由之路。

一是特色学科引领。国家“一流学科”遴选遵循的是“长板理论”,特色学科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长板”,对学校发展举足轻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若干高水平特色优势学科是最可能冲击“一流学科”,可以在政策引导、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对这些学科领域进行全方位重点保障,让“长板”更长。比如,浙江理工大学将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学科两个省“一流学科”为引领学科,运用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每年7000万专项资金对两个学科重点投入,让特色学科综合实力更强,加快学校迈入“一流学科”行列的进程。二是基础学科支撑固本。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是学科交叉、融合后的产物。开展跨学院、跨学科联合攻关,对一些分科较细、方向较散的散点学科进行重组、凝炼是不少高水平大学入选“一流学科”的宝贵经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分布集中,但基础学科薄弱,学科群集聚功能缺乏,学科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因此,探索优势学科与基础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路径显得尤为必要。基础学科支撑固本,要将基础学科统筹纳入“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坚持主次有别、先后有序,发挥学科共生互补功能。例如,人文类基础学科坚持规模适度、错位发展、借力发展,凸显行业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做到“特而精”;理工类基础学科面向国际前沿、国家战略目标、重大科技计划,强化对科技原创性成果的研究,在某些研究方向或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做到强而精。三是培育特色学科新的生长点。“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是重要的学科增长点”[10]。而走“特色发展”之路是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可选择路径。事实上,同一学科,由于研究方向的差异,其对社会产生的贡献和效益完全不同。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新能源发展日新月异。围绕创新驱动涉及领域,从学校“特色学科”发展的衍生性出发,选择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较强发展潜力的学科方向或领域进行拓展,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不失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突破点。

(三)完善学科机制,提升治理水平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就是要不断优化高校学科组织框架、学科资源配置和学科激励评价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唯有面向国家“双一流”建设新要求,破除影响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学科、人才、科研互动融合的运行机制,才能助推 “一流学科”成长。一是优化学科组织框架。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立“一流学科”需加强学校顶层规划,积极推动“职能制”向“大部制”改革,对学科组织予以制度安排,设立基于院系但又不限于院系的各类学科平台,构建纵横机构联动的学科协调机制,为现有学科安排“位次”,为新兴学科提供土壤。例如,在学校层面设立基于同一学科大类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平台,对个别“高峰”学科进行全方位重点打造;在院系层面设立基于研究方向的学科平台,培育一批“高原”学科,对“高峰”学科进行支撑。二是创新学科资源调配机制。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体量较小,学科资源有限。如何在不同学科间进行资源配置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原则,集全校之力打造“高峰”学科,再以点带面,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例如,可通过“学科特区”的设立,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教学科研用房等方面对“高峰”学科进行重点倾斜,创造能吸引一流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发挥“一流”人才在凝练方向、引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是优化学科评价模式。学科评价有助于管理者全面了解学科发展现状、问题,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地方行業特色高校要完善“一流学科”建设指标管理、验收评价方式,更加突出一流学科人才、一流学科管理水平和一流学术成果的导向,系统深入分析学科经费投入与其学科产出效益的相关性,及时纠偏发展方向,适时对“一流学科”规模、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形成有助于“一流学科”成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唐守廉,王亚杰.行业特色型大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机制的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1.

[2]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 [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3]王亚杰,张彦通.论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J].教育研究,2008,(2).

[4]潘懋元,陈斌.论行业特色型院校的回归与发展[J].重庆 高教研究,2016,(1).

[5]王亚杰.行业特色型大学还是学科特色型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6][7]张来斌.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双一流”建设要把握 好三对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8]宣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6,(5).

[9]李枭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路[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2).

[10]谭天伟.立足学科特色 增强核心竞争力 推进北京化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维融合;多学科融合教学;财政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设计规划各种制度架构时,总冠以“中国特色”作为限定,这说明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认知,不能仅从某个制度对应的单一学科角度加以诠释。若把这种要求对应到高等教育上,就意味着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本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能力。相应地,多学科融合教学就变得很有必要。

一、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特征

(一)以现实问题为导向

近些年来,多学科融合教学在高校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这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性、重要性形成了反差。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重科研甚于教学,而科研发展趋向学科细分和方法科学化增加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难度;二是在常规教学能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后,实践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动力自然不足。其实,这两个原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出发点是什么?王洪才以为:“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需要大学通过科学研究做出明智判断并为国家决策提供建议……中国大学最有资格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与世界分享,并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观,从而纠正传统现代化因过分注重源自西方文化中的工具理性价值所造成的偏执。”[1]这一价值判断恰好回答了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出发点,即: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其出发点是解决现实问题,其归宿也落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上。

(二)各学科之间关系平等

至于融合教学中涉及的各个学科,它们之间则是平等关系,这点在融合教学实践中经常被忽视。相反,一般而言,每位教师都有固定的学科背景,习惯于从本学科出发来组织资料、认识问题;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本学科统领其他学科,使其他学科为本学科服务。实际上,“现象的充实性之所以能为人类心灵所领悟,乃由于它拥有一种在其自身中的自我分化的能力”[2]。而每一个学科,形象比喻,就好比是每一个分化后的碎片的镜像。学科之于现实问题,就是部分之于整体。通过多学科融合,集合的部分越多,对整体的认知会越清晰,但每一部分之间都是相互独立而平等的。

(三)以思维融合为主要方式

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对应起来,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也包括知识融合、能力融合、思维融合等。相较这些方式而言,知识融合侧重的是对各学科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这是基础性工作;能力融合侧重的是对相关资料的使用或相关方法的操作,这是应用性工作;而思维融合侧重的则是对相关表象内容的本质理解,以形成较为完整的逻辑线索,这是创新性工作。故就这些方式而言,多学科融合教学应以思维融合为主要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分析现实、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多学科融合教学中思维融合的利弊分析

既然多学科融合教学应以思维融合为主要方式,那在实践多学科融合教学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思维融合。其实,思维融合就多学科融合教学而言,既是主要益处,亦是主要问题。

(一)思维融合的优势

1.讲授内容完整。高等教育活动是通过一门门课程的学习具体完成的,虽然每门课程都有既定的教学大纲,规范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不过,如何向学生讲授规定内容,则大有不同。相比而言,采用多学科融合教学手段,通过学科间的思维融合,可使学生更为完整地了解或掌握讲授内容。以讲授财政学为例,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若融合哲学思维,会发现财政的分配本质也就是私与公之间的关系界定与协调均衡问题;融合历史学思维,又会发现财政收支变化反映的是改革本质与路径依赖问题[3]。

2.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相比传统教学手段,多学科融合教学所展现的立体式图景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多学科的思维融合可以让学生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认识已有事物或现象,这打破了学生固有的认知,并开始学习如何接受多角度思维方式,进而尝试进行多角度思维;另一方面,多学科的思维融合在给学生带来全新认知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诸多疑问,这些疑问会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3.深入理解现实问题。多学科的思维融合对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作用,即只有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改进,借助于多学科融合手段,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现实问题;而只有在客观理性地认识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后,学生才能带着解决问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学习专业知识。这种问题导向的大学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尽快走向成熟,而且还将个人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二)思维融合的弊端

1.讲授晦涩。在实践多学科思维融合过程中,笔者发现,因融入了更多学科的逻辑思维,使授课过程容易变得深奥晦涩。这点对教师和学生都会造成困扰。对教师而言,其他学科尤其是哲学思维的融入,虽极大提高了讲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但多学科思维融合后的内容远超出了本学科的固定内容;对学生而言,受本学科学识限制,对其他学科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在接触到其他学科逻辑思维时,就很难理解,觉得讲授内容晦涩难懂。

2.思维混乱。更重要的是,因为融合的重点是在思维上,内容的讲授也是为了说清楚内在的逻辑线索,故多学科思维融合很容易造成思维本身的混乱。以财政学和哲学的融合为例[4],财政学隶属于经济学,其逻辑起点是理性人,这是对人性的前提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础;而人性问题本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哲学思维中,人性是复杂的联合体,既包括经济学所坚持的理性人部分,还包括其他更多内容。这给财政学和哲学的思维融合带来了很大困难,很容易把一场有理有据的课堂讲授变成单纯的智力游戏。

3.模糊出发点。这也是多学科思维融合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弊端,即模糊了多学科思维融合的出发点。需要提醒的是,多学科融合教学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认识并解决现实问题自然成为多学科思维融合的出发点。但在实践操作中,教师经过长期的多学科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后,会变得更加重视思维本身的提升,为思维而融合,也就逐渐失去了更为重要的问题意识和公共责任感。

三、财政学科践行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多学科融合型教师,形成全局视野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要想实践多学科融合教学,科学运用思维融合,其关键点和落脚点就在教师身上:第一,理解教育。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场涉及言行、逻辑和课件的技术活动,还是一项实现自我价值和公共理想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教师要保证向学生传授先进且有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学生离开大学后依然能够发挥作用。故高等教育对教师来说,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培训技能的过程,更是塑造人性的过程。第二,融合知识。现行的各行其是的教学研究谈论的就是自己,其结果往往是知识的四分五裂,既无助于认识现今世界,也无法形成有见地、可实践的超前思想。故对当今高等教育而言,教师不能仅局限在自己学科范围内,融合知识的要求是确保大学教师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系统时,能有全局视野,能形成影响甚至控制全局的系统性思想,并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将此思想传递给学生们,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观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规范多学科学术研究,强化思维训练

不过,若想保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始终是先进的,高校教师就必须加强学术研究。这不是说每位高校教师都要擅长学术,而是不管每位教师的学术能力如何,都应努力研究与本专业有关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向,即便不能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也该做到向学生全面展现学术发展和基本内容。故就大学而言,教学与科研并不冲突,恰恰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意识会极大丰富教学内容,而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也会给教师提供科研的新思路或新方法。当然,从实践多学科思维融合需求出发,教师应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强化思维训练,为多学科思维融合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三)开展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增进方法自觉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关于多学科融合教学方面的研究,主动寻找多学科思维融合的特点、实践途径与改进途径,以期增进方法自觉。在这点上,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做得不足,可考虑从以下几点加强:一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有关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教改课题,把多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科学总结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多学科思维融合问题。二是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浓厚氛围。学校应采取大讨论、学术茶会以及系列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促进管理层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不同学科间的沟通、碰撞,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三是直接组建多学科融合研究中心。学校可通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资金支持,组建专门的研究中心,开展关于多学科融合的学术和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洪才.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对露丝·海霍

“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文化逻辑解析[J].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2][德]恩斯特·卡西尔;沉晖等译.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庆.多学科维度下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融合[J].教书育

人·高教论坛,2012,(6).

[4]王庆.财政学教学内容的哲学融合[J].宜宾学院学报,

2012,(11).

上一篇:大学文化论文下一篇:大学欣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