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论文范文

2023-03-17

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文化;融入

一、關于数学文化

数学是文化这一学术观点,最早是美国数学家怀德尔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与《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进行阐述。他认为:数学是由内驱力和外驱力共同相互融合作用,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文化体系。数学文化既具有文化的共同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数学本身独特的特性。数学文化内容涵盖两方面,首先,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所研究的内容是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数学文化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数学本身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它必然研究数学本身的发展过程,以及数学本身内部结构等问题。[1]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变化不断丰富着人类文化的内涵,促进人类文化继续向前发展。同时,人类文化也为数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丰富的内容,促进数学发展不断上新台阶。数学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它反映的是人类一种不断探索精神。人类的现代文化离不开现代数学文化,一个不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民族。[2]数学如此重要的文化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师对此却认识不足,往往将数学教学束缚在单纯的数学学科狭小的圈子里,把数学教育等同于数学知识传授,在现实数学课堂教学中缺乏文化观念,有的甚至将数学与文化对立起来,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一)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是当代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果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科学素质教育,忽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教育就会沦为职业培训班,可能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技术的机器人,而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对国家建设有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数学对人类的发展不仅仅具有实用的工具性价值,还具有促进人类发展所需的文化价值。正是数学这一真善美的特性,使得个体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可能。所以,数学教学就要坚持数学学科教育和数学文化教育两手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对学生完美人格形成,综合素质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现代社会所需求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个体在整个教育中突出的主体性,激发个体的创新性和自主性,把社会文化内化为个体的主体结构的内容,他们要有新思想,会求知、会创造、会生活、会生存,教育要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创新价值的全面发展人,这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倡导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充分融合,重视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会贯通。进一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不仅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更要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丰富的情感。当前,数学教育改革強调数学文化价值,要求从文化层面来理解数学的存在、影响和教育作用,数学教学过程要体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数学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应渗透数学文化,体现人文精神,坚持数学科学教育和数学文化教育并重,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科学价值的同时,探寻数学的人文价值,懂得数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使学生在数学科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知识融会贯通的宽阔视野下,开启心智,养成求真务实、批判质疑等理性思维习惯和精确严密的科学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这才是数学教学终极目标的关键所在,这一教育目标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数学文化蕴含着比数学知识更丰富、更深邃的内涵和价值,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纯粹的数学知识所无法比拟的。数学文化的核心灵魂是数学精神,包括严谨的办事风格、缜密的思维习惯、理性的协调能力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除了接受数学专业知识与科学教育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教师要把数学文化与数学精神融合统一于数学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数学所特有的严谨自律、理性求是、开拓创新等数学人文精神以及数学兼有哲学的崇高、美学的优美,用智慧和激情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中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体会数学本质的真、善、美,用理性严谨的数学推理,发现蕴含在生活中的数学文化的美学魅力,用务实创新的数学精神,诠释数学文化的艺术真谛,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推崇数学严谨理性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文化气质,从而让学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去审视社会、思考人生,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无疑将起重大作用。数学教育既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教育,又是一种人格的教育,它能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真理的执着的意志;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社会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学校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能否实现数学专业教育与数学文化教育的有机统一。

(四)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对人才的文化素养、全方面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文化教育的群体,他们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无疑是社会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大学生的培养及其发展必须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最高的要求。他们文化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现代社会数学技术的触角已经敏锐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要不断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数学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融合创新,促进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数学文化与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将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强有力的助推器。只有加强大学生全面文化素养的培养,才能担负起国家昌盛繁荣的重担,成为现代社会优秀发展的建设者,成为现代社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有力保障。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目标片面

在当今现实社会背景下,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思想在数学教师中普遍存在。教师在片面追求数学知识掌握目标的过程中,在教学设计时更多的考虑,选择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利用怎样的传播方式等来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才会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目前数学教学的基本特点是:重视旧知识的复习引入,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传授新知识,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单一,课堂结构呆板。这基本模式,也是大多数教师在学生时代学习数学的模式,这模式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牢固掌握,但由于过分重视数学知识学习,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往往忽视数学文化传授,教学应以培养有数学素养的人的这一目标,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被架空、被弱化,使得数学文化长期以来成了一种看不见的文化。

(二)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考试是目前数学教学唯一的评价体系,而书面考试只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却无法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素养等方面,也不能全面反映一名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数学教学的评价体系不能单一化,而应当多元化。数学教学评价既要重视考试结果,又要重视学习过程,还要重视影响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各方面综合因素。数学教学正确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对现行数学教材的评价;其次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再次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最后是对学生在社会上适应度的评价。

(三)教师数学文化素养欠缺

由于长期过细的专业划分,使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面狭隘,数学文化素养匮乏。因此,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发展对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对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对数学的美学价值、对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的社会需求等数学文化价值认识不足、挖掘不深。尤其对数学课堂具体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价值缺乏深刻剖析,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文化教育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感到空洞,对数学文化的价值感觉得可有可无。另外,数学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法,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系统性、实践性,很难联系数学文化的社会实际进行探讨和讲解,使得数学讲授没有吸引力,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四)数学文化教学经验不足

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在课堂有机融合,这对数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整合知识能力,还需要教师有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教学技巧。目前,数学教师教学水平还未能达到这一高度,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培训,但目前的教育培训,还是采用传统的专题讲座的理论教授方式进行,缺乏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在课堂有机融合的具体的实践操作范例,无法让教师形成感性认识的经验体验。另外,教材史料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数学文化教材史料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在数学文化内容的介绍上,主要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对国外数学知识、数学史、数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数学对社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介绍不多,而且缺乏系统性,而且呈现方式单一,以专题内容介绍、纯文字描述等形式呈现居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现代教育技术途径,无法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引导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对学生数学文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明确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学校教师必须矫正目前盛行的急功近利教育观,旗帜鲜明地倡导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并重、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文化提升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数学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评估等方面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做法。在教育目标上,由原来只注重提高学生数学专业知识的单一目标,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把传授数学科学知识和认识数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掌握必要扎实的数学知识,而且提高学生良好综合数学素养。

(二)建立科学的数学文化教育体系

科学的数学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学生数学文化全面提升的关健。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资源优势等,加强数学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构建科学合理数学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上,要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将数学文化教育纳入学科培养目标,在正常的数学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开设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构建多样化数学文化教育课程體系。在数学学科建设上,要实现多层次的结合,要和专业结合、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要和社会生活结合。发展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新教学模式,注重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两种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教材建设方面,组织数学专家学者编写数学科学和数学文化相结合,适应当前数学教育需求的教材。同时鼓励教师编写富有特色的数学文化校本教材。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建立相关数学文化教育网站,设置数学文化栏目,制作数学文化多媒体光盘、光碟及视频等,实现数学文化开放性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数学学科和数学文化相互融合的教学规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探讨交流中,自我构建数学学科与数学文化相融合的知识体系;在教育实践方面,教师应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的理解和内化。建立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数学教育的评价方式,把数学课堂考察、实践调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真正的数学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

(三)营造浓厚的数学文化教育氛围

学校环境对学生数学文化的养成、全面素质塑造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数学教科书无法取代的。加强校园数学文化建设,注重数学文化的积淀与数学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建设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着力于校园整体布局的同时,把数学文化宣传加入其中,精心设计和布置具有浓厚数学文化环境,让数学文化精神、数学文化价值蕴含其中,使学生在充满数学文化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启迪和同化,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图书馆增加数学文化类书籍的数量,举办高质量的数学文化学术讲座,开阔视野,贯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四)提升教师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教育要全面实施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的有机融合,首要条件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自身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建立数学教师队伍培训制度,设立专项数学教师培训资金,用于教师培训,有计划地进修深造,以实现数学师资队伍的高素质化。另外,要加强数学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的科学合理构建,根据数学学科建设、数学课程建设的需要,引进一批来自不同学校,接受过不同的数学文化熏陶,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的高素质教师,在同一学校逐渐融合生成,形成混合数学文化教育优势,产生一种深厚独特的数学文化教育精神,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数学文化培养,使他们具良好的数学文化素质,提高他们数学文化的践行能力,把数学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活动中,用自身的数学文化精神去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学校出版社,2004,4.

[2]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12-13.

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阐述日本大学图书馆的总体情况,并从人性化的读者服务、丰富的多文化服务,以及注重弱势群体方面分析了其特点,最后对我国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日本大学图书馆;人性化;读者服务;馆际联盟;多文化

文献标识码:A

我受在日学习的女儿邀请,对日本大阪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在此期间,我着重参观了日本关西地方部分大学图书馆,与多位馆员和学者进行了交流,获得了近期日本图书馆发展与变革的一些新信息。与此同时,日本图书馆工作者的高素质服务,以及他们的专业水平,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外,日本图书馆界对中国图书馆界学者的友好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日本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教育系统发达、水平一流的国家,以及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帮关系,我深深地意识到,其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的经验对我国图书馆来说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借鉴。

1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总体情况

1.1 概况

在日本,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机构,还体现着一种公共生活的理念。日本图书馆界普遍认为,设立图书馆的目的并不只是收藏文献,而是以文献服务于社会。所以其图书馆自觉奉行“人人借阅,不取分文”的公益性原则,将享有图书馆服务列为基本人权之一。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图书馆,所有图书均可以免费借阅,只要你拥有当地的居民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借阅附近图书馆的书籍、音像制品,以及图书馆提供的一切服务。

与此同时,本着对社会知识创新做贡献的原则,日本许多大学图书馆实施了“开放大学图书馆,服务周边社会”的政策。国立和公立的大学图书馆对周边地区普通市民免费开放;私立大学图书馆也向社会开放,部分图书馆采取了向社会人员收费的办法(1年大约6000日元,比如,关西学院大学、上智大学等)。日本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有以下几点好处:(1)可以有效地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2)私立大学向社会开放,可以得到文部科学省更多的补贴;(3)有利于大学的对外宣传,提高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

在日本,对外开放图书馆的大学每年呈增长趋势,因此,利用大学图书馆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日本近年来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在这个终身学习社会中,大学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同时向地域社会扩展。

1.2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数量以及在校学生人数

1.3 日本大学图书馆建设的总经费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经费包括资源购置费,人工费,运营费等,由于近年来日本国库在不断削减大学预算,日本大学图书馆建设与运营费占大学图书馆总经费的比例有所减少,具体如表2。

1.4 日本大学图书馆资源购置费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主要包括纸质图书、期刊、电子资源及音像制品。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购置电子资源(数据库、电子期刊等)的支出比例也在持续增加。

2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特点

2.1 人性化的读者服务

日本的大学图书馆给我最直接的感觉是,这里的图书馆并不单单是严肃的学习场所,而是兼顾阅读与休闲的双重功能来设计并管理。我所参观的几所图书馆普遍重视内外环境的和谐与美观,四周一般都辟有大面积的草坪,内部也设计有别致的日式庭院,并以花草假山加以美化。图书馆的外墙,大量采用隔热玻璃,在室内随处可以观赏室外的美景,也可以在眼部疲劳时放眼远眺。因此,玻璃外墙边都放置了软靠椅,便于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饱览美景,愉悦身心。

从内部装修上来说,日本的图书馆多倾向于使用木质材料,无论是桌椅还是书架、地板,全部采用木质地板制成,而且基本都会铺上色调简单但很舒适、温暖的地毯,不仅可以减小读者在走路时不可避免产生的噪音,还可以增加读者的舒适感。

2.2 丰富的多文化服务

近年来大量的外国劳工人员涌入日本,另外在日定居的外国人也急剧增加,各公共图书馆为了很好地提供服务,大都在外国语资料的收集上加大了力度,比如大阪大学综合图书馆在二楼大厅设置了一块很大的中国语、朝鲜语图书期刊杂志阅览专区;还比如,以儿童服务为特色的东京都立多摩图书馆在外国语儿童读物的收集上尤为重视,有许多在我们国内也不多见的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儿童画本也有大量收藏。此外还有很多公共图书馆为满足外籍儿童阅读的需要,积极与各国图书馆建立资料交换关系,通过图书交换获取一些国外的儿童读物,来为这些外籍儿童服务。除了在收集方针上的重视外,在其它方面也是下尽功夫,比如很多图书馆的目录查询系统可以用英/中/韩等多国文字检索;在标识设计中突出了多语言标识的制作;发放给读者的介绍和使用指南也有多种语言的版本;聘用懂多种外语的职员为外国人提供咨询服务;还有专门面向外国人的讲座和交流会等等。

2.3 注重弱势人群(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的服务

194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身体障害者福祉法》,对设置点字图书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1969年,日本盲人读书权益保障协会向国立国会图书馆和东京都立日比谷图书馆正式提出了“图书馆要为残疾人服务”的要求。目前在日本公共图书馆界开展的为残疾人服务已非常普遍,首先在硬件设施上非常完善:大量收集点字图书、录音图书、大字体书、录像带等资料;设置无障碍通道,在各通道及楼梯台阶铺设点字道路;设置残疾人专用电梯、专用卫生间;为身体残疾者提供轮椅;设置点字图书/录音图书制作室;提供视觉残疾者专用的点字计算机;提供弱视者专用的放大阅览器;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场等等。其次在提供的服务方式上也是多样化的,设立了专门的“面对面朗读室”,给视觉残疾者提供图书资料的“当面朗读”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残疾者提供资料的邮寄外借服务;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还制作了《点字图书、录音图书全国综合目录》,所收录的资料可提供馆际互借服务;为视觉残疾者免费提供印刷资料的点字图书制作或录音制品制作服务;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的图书馆服务;为病人、老年人和犯人提供送书上门服务;有些条件好的图书馆还对残疾人提供计算机服务,通过利用画面音声化软件、点字化软件、扩大化软件实现了OPAC检索和网上信息的查询和浏览。

对于未成年人,193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改善儿童读物的指示纲要》,并进行了“推荐好书”活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日本国民中提出了“给孩子们好书”、“给孩子们新书”的口号,为70年代公共图书馆开设“儿童室”、充实儿童图书等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各公共图书馆为儿童提供的服务逐渐多样化起来,如“为乳幼儿服务”、“为残疾儿童服务”、“为YA(young adult)服务”等相继开展起来。1995年日本政府举办了“为儿童着想”研讨会,认为在高科技的吸引下,日本儿童及青少年正逐渐远离铅字阅读,因此有必要重振儿童阅读的兴趣。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决议规定2000年为“儿童读书年”,并于同年,国际儿童图书馆正式开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为儿童提供图书信息的国立机构。这对儿童读物的保存和研究以及增强儿童阅读的兴趣,有着实质性的意义。2001年l2月日本国会又颁布了《儿童阅读推进法》,指定每年的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旨在为儿童提供读书机会,养成儿童早期阅读的习惯,帮助他们喜欢读书,并最终形成主动读书、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

3 日本大学图书馆给我的启示

上述的日本图书馆服务特色充分体现了日本图书馆“积极贯彻全民阅读”的服务宗旨。在我国,虽然也在开展这些服务,但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日本差距甚远,进而导致我们的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和信赖度处于较低水平。我认为,要缩小差距可从以下三方面加大力度:

(1)日本是世界上图书馆法律较为完备的国家,已形成了以图书馆专门法为核心,各类相关法律法规互补的完整法律体系。因此,加快我国图书馆法及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根本性的保障作用。针对日本《图书馆法》、《图书馆自由宣言》、《图书馆员伦理纲领》等图书馆相关法律的研究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转变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即“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然而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很少,主要是“为本校师生服务”的观念没有改变,而这种狭隘观念是不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同时,在为残疾人、儿童、外籍人士、周边地区居民服务方面,也应适当调整适合这类群体读物的收集方针,改善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在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上加大力度并主动提供服务,从而真正实现读者走近图书馆变为图书馆走近读者的转变。

(3)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政府和图书馆员努力为读者创造软、硬读书环境的同时,如不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图书馆在全社会的影响,提高读者对图书馆作用、功能的认识、了解,进而把图书馆当作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好场所,则会出现读者寥寥无几,门可罗雀的尴尬现象。在日本,很多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广告企划部门,通过各钟媒介进行宣传以吸引读者前来图书馆。

总之,我认为分析研究日本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借鉴他们的服务经验,定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所启示;对提高全民阅读,共建和谐社会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日本文部省.日本国図書館年鑑2004-2014[Z].2015.

[2]平成16年度大学図書館実態調査結果報告——図書館の公開[Z].20060711.

[3]逸村裕,竹内比呂也.「変わりゆく大学図書館」[D].東京勁草書房,2005.

作者简介:

李霞(1987-),女,硕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研究方向:宿舍管理。

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相关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面临着一些特定的职业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与行业特色大学特殊的工作环境以及学校对人文社科类教师采取的政策相关。对于行业特色大学而言,应该立足于学校自身的行业特色,了解和分析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或消除其职业压力,使之更好地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自身而言,寻找适当的职业压力自我疏解通道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行业特色大学总体上还是以理工高校为主,随着这类高校学科数量与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人文社科类教师在行业特色大学师资中所占比例呈一个逐渐上升的态势。同时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相关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面临着一些特定的职业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与行业特色大学特殊的工作环境以及学校对人文社科类教师采取的政策相关。对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适度的压力可以增加工作的欲望与动力,但若压力过大或者产生的压力不恰当,将会对这类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进而会影响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如何立足于学校自身的行业特色,了解和分析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行业特色大学以及人文社科类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与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学科的定位

行业特色大学通常指的是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行业背景显著、主要为特定的行业进行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行业特色大学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大学模式参照苏联进行了院系重组,突出了专业性和行业性,在农业、林业、地质、矿业、石油、电力等行业新组建了一批行业特色大学,相当长的时期内,其隶属关系在各个部委。1998年开始,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取消行业办学,这些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一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另外一部分实行地方政府与教育部双重管理。行业特色大学专业特色鲜明,其学科体系主要围绕相关行业设置,学科相对集中,行业影响力较大。[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月第32卷第5期李治国: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及缓解对策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学科数量与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理工科为主的行业特色大学大多也开办了相当数量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扩大了学科覆盖范围。在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一所高校想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处于一流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行业特色大学而言更是如此,它们只能在与其密切相关的行业的若干个学科建立自己的优势学术地位,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带动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学校的整体学科地位获得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讲,行业特色大学的特色与其优势学科是相对应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总体上是依附于学校的主干学科,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也相对不平衡,劣势比较明显。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增强。这种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展。[2]这种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总体上来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其发展依附于学校主干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的空间相对狭窄。

二、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

一般而言,职业压力指的是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正是由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因此人文社科类教师除了一般高校教师所共有的职业压力外,其压力还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工作地位相对尴尬,教学任务普遍比理工类教师繁重。行业特色大学的主干学科一般是理工类学科,其学科体系主要围绕相关行业设置,学科相对集中,行业影响力较大。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化学工程等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师资队伍,整体发展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正是由于有这样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推动,行业特色大学的品牌和特色才逐步形成。基于这样的背景,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得到的重视程度则普遍不够,在行业特色大学中常常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很多学校的管理者甚至认为人文社科类学科是可有可无的。同样的道理,行业特色大学的特色专业发展历史较长,师资积累较为雄厚,而人文社科类专业普遍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普遍比较年轻。从师生比例来看,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师生比明显不如理工类专业合理。在行业特色大学中,理工科教师的教学量安排较为恰当,教师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而人文社科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普遍较满甚至超负荷,这就使得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2.竞争压力相对更大。在行业特色大学中,由于历史以及学科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科研整体实力是要弱于理工科的。对于某些高校来讲,这种差距甚至是巨大的。但是在职称评定、专业进修、成果考核等方面,行业特色大学则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对于人文社科类教师和理工科教师同等对待。虽然说目前在行业特色大学中,人文社科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其学缘背景和学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这种行业性与学科差异性的长期存在,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要在科研方面取得和理工科教师一样的成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学科的差异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在岗位聘任、业绩评定甚至相关福利的发放等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进而导致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较大。[3]

3.职业发展目标不清晰。行业特色大学近年来开始逐步重视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人文社科类专业与人文社科类师资总体上是呈增加的态势。但由于所在专业发展时间短,底子薄,相当数量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不够清晰的。由于没有之前的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人文社科类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于如何选择适当的研究领域,如何在教学与科研中寻找平衡,如何加入相关的教学科研团队等,还缺乏较为客观与清晰的认识。当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目标或者发展方向与自己的教学科研方向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人文社科类教师往往会感觉到茫然,从而产生压力。

三、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

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其特殊的职业压力是与行业特色大学的各种特殊因素相关联的。

1.人文社科类学科建立时间短,基础薄弱。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学校的定位慢慢形成了自己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总体上强调以理工学科发展为主。相比较而言,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是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学校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普遍存在发展时间短且在发展中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强调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齐全,但支持力度不够。有的行业特色大学的本科专业已经涵盖了人文社科类大多数学科,但缺乏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进一步支撑,教学和科研能力总体偏弱。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在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中严格来讲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4]这使得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由于学科支撑较弱,相对于学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教师而言压力较大。

2.学校对人文社科类学科重视程度相对不够。长期以来,大多数行业特色大学形成了重点发展特色学科的办学理念,这就使得人文社科类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在人员编制上,这类学校明显地向理工学科倾斜,造成人文社科类学科教师编制相对紧张。相应地,在完成学校同等的教学工作量时,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师人均工作量就会成倍增加,从而压力也就会增加。再比如在经费投入方面,人文社科类学科明显少于理工学科,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问题。诸如此类问题不再一一列举。

3.学校在科研评价方面没有考虑人文社科类教师的特殊性。目前高校正在积极推行教学科研工作量综合评价制度,这种教学科研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职称、岗位评聘相挂钩。有的行业特色大学规定,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师,要进行职称申报,必须有国家级课题,必须发表国际著名数据库检索的文章。但大家知道,国际著名数据库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科领域的数据库不但较少,而且受文化、意识形态等影响较大,因此,中国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想在国际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种未进行学科区分的科研评价体系也是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产生职业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4.行业特色大学办学定位的提升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要求的提高。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是211高校,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这些大学近些年大多提出了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这些大学在保持原有特色学科优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社科类教师之间的学历竞争、业绩竞争不断加剧。同时知识资源更新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这也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压力与不安在逐步增强。如现在许多行业特色大学要求教师博士化,但对于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科如艺术类的教师来讲,在中国现有的学历学位体系下,获得博士学位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其压力也就会逐步增加。

四、行业特色大学缓解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的途径

1.适当调整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教师的特点,学校可以考虑从教学与科研两个维度改革相关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

从教学方面来看,应提高教学工作在人文社科类教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这点主要是针对目前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教学任务负荷过重带来的压力增大而设计的。根据人文社科类学科各个二级学科的不同性质,调整相应教学工作的权重。同时为了鼓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对教学评估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评估体系中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

从科研方面来看,对于人文社科领域而言,若想取得较高的科研成果,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和长年的积累。尤其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类科教师而言,本身学科在学校内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为此,行业特色大学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科研的考评可以考虑实行周期考评,如进行3年或者5年的一次考评。这样的话,可以大大降低教师的压力,有利于产出有分量的成果。

同时在考评的时候,行业特色大学要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相互替代的方案,这样可以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集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最佳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其相对劣势带来的压力。

2.引导人文社科类教师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行业特色大学应该高度关注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压力问题,对相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建立专门的教师帮助机构,通过该机构与青年教师共同规划其职业生涯。在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对其教学、科研定位要与学校发展、学院发展相结合,尽量避免走弯路。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要针对人文社科类教师不占优势这一类问题提早进行心理介入,进行目标管理,设定正确的目标和路径。

同时可以考虑介入必要的职业压力管理。目前职业压力管理还没有纳入到中国高校的组织管理体系中,但在西方的高校中职业压力管理得到了普遍重视。从行业特色大学成本支出的角度来看,压力管理会增加一部分显性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却可以大大降低由于人文社科类教师压力增大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机会成本。从压力管理的角度看,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学校人力资源部门充实相关的专业人员,如增加心理辅导咨询师,为包括人文社科类教师在内的广大行业特色大学的教工提供减轻压力的帮助,这个效果应当是显著的。[5]

3.构建支持型的人文社科类院系组织文化。作为行业特色大学中的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兴趣爱好、自身的精力投入等这些内在因素。但宽松的组织氛围、良好的办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这些可能更为重要。对于他们而言,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显性的条件固然重要,但自主的学术环境、得到充分尊重和认可的学术科研空间可能更重要。所以,对于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院系,建立支持性的组织文化,为人文社科类教师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组织环境,形成具有团队合作的文化氛围,鼓励教师奉献和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4.鼓励人文社科类教师通过自我完善来缓解压力。学校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以及相关的外部干预在缓解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对他们自身来说,提升其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是必要的。对此,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可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可强化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借助优势学科来发展自己,进而防止由于目标设计不合理而带来挫折感和压力。[6]二是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作为行业特色大学中相对弱势学科的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学科的弱势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要培养自己理性平和、自信自尊的心态,扛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三是要多参与社会活动,积极与同事、学生进行交流,主动接受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必要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孙涛,张永宁.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发展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9):3538.

[2] 张守涛,贾冰.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路径探析[J].阅江学刊,2015(5):9498.

[3] 曾晓娟,齐芳.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查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8):7277.

[4] 赵莎莎.理工为主综合大学人文社科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技术创新与管理,2015(4):398402.

[5] 姜捷.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问题及其缓解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3130.

[6] 赵兰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调适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7273.

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都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章通过明晰大学文化的内涵,厘清大学文化的特性,揭示出大学文化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探析了大学文化的指引导向、激励凝聚、价值认同、情操陶冶等四项功能,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弘扬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注重文化传承、丰富育人形式等角度出发,对大学文化育人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实现

“雙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在“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方面提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1]。党和国家在“双一流”建设中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究其根本是由大学文化的内涵、特性和功能决定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和凝聚力的支撑,加强对大学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发挥大学文化的功能,不仅是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立德树人、致力文化育人的内在需要。在此背景下,探究大学文化育人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大学文化的特性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遵循“文化”的基本范畴与特性。“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生活上抽象的样法是文化”[2],换言之,文化乃是培养人的沃土。大学文化作为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届师生、员工共同构建和认知而逐渐积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学校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一)大学文化是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的辩证统一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体现,不仅依附于社会存在而展现,同时兼备外在表现特征和内化感染能力。一所大学的文化诸如校史、校规、校训等已经外化为具体的文字,获得校内师生员工的情感认同,得到校外舆论的价值认可,这是大学文化显性特征的体现。大学人创造了大学文化,而大学文化在无形中也推动大学人的品格健全,这是大学文化的隐性特征。大学文化为大学人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能力,塑造着大学人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取向,“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3]。大学文化被大学人塑造,又塑造着大学人。

(二)大学文化是继承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

郑板桥《新竹》有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大学文化不仅仅是大学历届先辈精神信念的总和,更增添了在时代发展浪潮下历经检验的先进文化。遍览我国高校的大学文化,自学校建立直至渐趋稳定,大学文化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同时又与时俱进,广泛吸纳养分。大学文化的形成绝不是一个静止僵化的过程,而是始终在积淀中扬弃,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学文化对历史和今天的选择是大学发展进步的体现。

(三)大学文化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育人

《易经·贲卦》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文化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来培养人才。大学文化就是将高等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充分结合,在无形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得到教育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教之教”。大学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就是让大学人在大学文化的感染和带动下不断追求真善美,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修炼思想境界,从而使大学人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根本就是要“立德树人”[1],而通过明晰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性,能够揭示出大学文化在培养人、塑造人和成就人的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一)指引导向功能

大学文化是大学历史形态的积淀,它首先具有文化的一般功能,即社会或群体区别的标志,使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系统化,以及整合、社会化的功能。大学文化在高校办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发挥的首要功能就是指引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人格建构等方面所起的引导作用。縱观我国一流大学的大学文化,都既代表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层次,又在价值理想、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上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了高度一致,都在引导和教育着广大学生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担当者。

(二)激励凝聚功能

大学文化是引领和激励一所大学的精神标尺,是凝聚大学人集体意志的鲜明旗帜。大学人生活于大学之中,势必要受到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大学文化是几代大学人共同努力形成的,是无数先人以身垂范的结晶,孔子曾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些以杰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为内容与载体的大学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其荣校爱校的情感自觉,更能形成凝心聚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价值认同功能

大学文化弘扬的价值内容左右着大学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引导着学生的行为选择。大学文化的价值弘扬,促进了学生养成符合社会进步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推动了学生在人格道德层面的健全。大学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价值导向力量,渗透在学校的校史文化、校风校训及学风师风等学校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将外在的理念倡导内化于学生内心的价值准则,引导和约束着学生的行为。当前各个高校的竞争,不仅仅在于教学质量的竞争,而更多的是在于校园文化的竞争。相对于知识的教育,实现价值认同是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的必要条件,更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

(四)情操陶冶功能

大学文化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功能主要体现在审美、情感和氛围三方面。校园环境之美以其具体生动的美感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学文化既是一种文化氛围,也是一种心理氛围,置身其中的学生沐浴在大学文化的洗礼中,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在陶冶性情、充实自我的同时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大学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文化育人理念不够成熟

大学文化作为学校历史的文化表征,是学校精神传承的文化链条,尽管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也强化了大学文化建设,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重形式、轻内涵,重结果、轻过程,重实施、轻人文,重成绩、轻反思,重宏观、轻微观等,这些问题与不足既反映了大学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的相对单一,也反映了大学文化建设的不自信与不自觉,更反映了大学文化育人理念的不成熟。

(二)大学文化育人机制不够健全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很多大学都形成了学习成绩重于品德修养的惯例,没有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也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文化育人机制。大部分高校尽管也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没有机制的规范与督导,就造成了大学文化育人的实践缺乏制度性、规划性与科学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准备和铺垫过程,需要一个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顶层设计。

(三)大学文化育人内容不够丰富

通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发现,我国的大学教育更注重功利化、工具化的知识论教育,忽视挖掘大学文化背后所隐藏的隐性育人功能,而欧美大学教育对文化层面的重视则更加广泛。如果大学文化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难以在情感、心灵上形成广泛地认同与共鸣,其影响效果与辐射功能也将会大打折扣。大学文化必须要有一流的文化内容,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的基础上加强文化理性,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注重文化品位的培育。

(四)大学文化育人途径不够多元

目前,许多高校虽然对大学的精神和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和总结,但还不够彻底,也未在大学人中形成广泛共识,有些只是停留在学校领导及部分总结梳理人员的口中和印制的文件中等浅显层面,这就造成了大学文化的传播形式多限于校报、网站及宣传口号之中,其转化和展现方式单一,传播范围狭窄。不仅如此,这种单响度的传播途径容易造成学生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削弱了大学文化的教育渗透功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文化的辐射范围和营销效果,不能在广大学生心中形成很好的文化自觉,因而也就造成了他们对于本校的大学文化了解程度不够,认可度不高。

四、大学文化育人的实现

大学文化是激发大学争创一流、跨越发展的原动力,培养一流的人才离不开一流的大学文化,其育人功能的实现和途径还有以下值得探讨和加强的方面。

(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文化育人机制

大学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目标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实践执行、效果评价、反馈优化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需要把握全局,掌握系统化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把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走向优化、引向深入。同时,还需形成和完善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统筹协调好文化育人与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及管理育人等其他育人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机制。

在目标任务方面,必须明确“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1],以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内容与形式方面,文化育人要渗透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既要注重学校思政教育课堂这个显性教育形式,也要通过有意识地设置文化环境、举办文化活动等隐性教育形式将大学文化贯穿于学生培养的过程。在实际实施方面,应该按照关注效果、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的要求,使文化育人程序化、常态化和效益最大化,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找准目标定位,抓住重点难点,综合施策。在效果评价方面,把“以质取胜”与“以量取胜”相互融合,坚持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水平是重点,切实提高文化育人的质量、标准和水平。在反馈优化方面,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和特色活动的优势,适时调整文化育人活动,摒弃不合理、不合适的育人形式,弘扬学生参与度高、有吸引力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保持大学文化育人的旺盛生命力。

(二)弘扬先进文化,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学是一所具有开放性的教育场所,因而大学文化的建设必须要强调继承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1],这就规定了“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大学文化的源头活水和“初心”所在。在大学文化育人过程中,必须充分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助力大学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文化建设,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不忘初心,自觉成长为拥有良好人格素质的人才。

同时,提高文化创新能力还要广泛吸纳各种优秀文化,注重多类型文化的交融,加强文化互动性,加强注重文化的开放性和交流性,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文化环境中提升自我,开拓眼界,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形成基于本校特色“多元一体”的大学文化。在文化育人实践中,通过课堂上讲、交往中議、校园里展、舞台上演、著作理论、网络上传等多种形式适时展现系统化的大学文化资源,将大学文化渗透进每一个学子的血脉和灵魂,生生不息。

(三)增进文化认同,树立大学文化自信

大学文化作为沟通与联系学生与学校的精神纽带,是培养大学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强心剂。只有实现大学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创建、自我创新,深刻挖掘大学文化内部底蕴并实现大学文化认知的内化,才会建立大学文化的开放化、多元化视野,从而树立大学文化自信。大学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大学文化价值的觉醒,大学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大学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它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大学文化意义、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另一方面是对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进步的信心与担当。因此,必须让大学文化走进每一个大学人的心中,让大学人自觉主动地参与建设大学文化,才能切实形成良好的大学文化育人氛围。

树立和实现大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要求我们要重视对大学文化的挖掘与研究,通过传播学校历史、传承大学文化、弘扬大学精神,以提升大学文化自身的感召力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只有形成大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为大学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大学文化源远流长,才能构建全体大学人共同维护的精神家园。

(四)发掘文化资源,注重精神文化传承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文化”,一流的大学文化则是“大学文化育人”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一流的大学文化,所谓的“文化育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一流大学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大学必须要“具有师生认同的优秀教风学风校风,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1]。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充分挖掘和梳理符合本校特色的大学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学,必定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必须充分梳理校史资料,以收集整理的文字、照片、录像和实物等资料为传播媒介,分析整合档案资料中沉淀的文化内涵,将精神文明传承下去。发挥校风校规对于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将宏观倡导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注重学校建筑底蕴特色的挖掘,让校园建筑成为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充分利用好校史、校规、校训、校园建筑等精神和物质文化资源,推动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

(五)关注学生需求,丰富文化育人形式

大学文化育人既需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内容,也需要有符合当代大学生需求的育人形式,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1]。因此,大学文化育人在实现方式方面应该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找准学生思想和实际需求的汇合点,增强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增强育人工作的感染力与亲和力;还要注重将人文精神贯穿于文化育人的全过程,摆脱纯理论的生硬灌输与说教,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得到其认可与认同。同时,大学文化育人要注重丰富实践形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5]。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充实、范围广泛、形式丰富,其在育人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更能达到“润物无声”效果和“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境界。

大学文化育人还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坚持以大学优秀文化为载体,发挥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既要运用各类网络门户网站等传统网络媒体传播优秀大学文化,也要通过“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推介大学文化,必须掌握网络化的语言,将抽象概括、晦涩难懂的理论观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同时,积极创新网络文化作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网络传播规律的要求,创造出一批有新时代特征、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精品,繁荣大学文化,营造大学文化育人氛围,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五、结束语

大学文化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历史变迁,凝聚着一所大学独特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气质,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内在精神力量。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该进一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用一流的大学文化内容加以传承,用有效的文化育人形式加以弘扬,用丰富的文化育人活动加以践行,用多样的文化媒介加以传播,构建基于本校特色的大学文化育人体系与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双一流”建设要求的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EB/OL]. (2015-11-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05_217823.html.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80-381.

[3]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73.

[4]梁海明.易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75.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做好顶层设计、借鉴基层治理“吹哨”机制统筹相关部门推进文化建设项目、树立全员文化育人意识提升文化育人效果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文化建设需求多元难统一、协调推进难度大、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关键词] 高校党组织;  大学文化建设;  价值观;  文化育人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 大学文化主要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高校党组织与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着必然联系,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解决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离不开高校党组织的正确指引。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党组织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必然性。

准确把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党组织对于把握大学文化建设方向,提升大学文化建设质量,促进文化建设项目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文化建设项目的意识形态安全性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与弘扬者”,2高校党组织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既是自身职责所在,也是把握文化建设前进方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把握大学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代表和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教育指明了方向,大学文化建设同样应遵循这一方向。高校党组织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需求,确保大学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性,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校党组织的方向引领与把握。

推动大学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指导监督、系统推进的作用。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高校党组织的引领下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大学文化建设执行和监督体制机制,能够提升大學文化建设效率,推动大学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在高校党组织的有效监督与系统推进下,大学文化建设能更好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以及价值观塑造。

促进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是引领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大学文化建设项目种类繁多,需要高校党组织规划好建什么、谁来建以及建成什么样,增加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明确规划变更的“底线”和“红线”,保持定力、一以贯之。高校党组织顶层设计与有序推进的大学文化建设形成合力,能有效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确保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点,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安全是大学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文化育人无形的特点,通过网络等载体形式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向师生传递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容易造成一些师生盲目崇拜国外文化,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高校党组织通过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能够有效应对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与冲击,不断坚定师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安全与高校党组织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监管息息相关,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校党组织的直接监管。

深刻分析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的难点痛点

大学文化建设需求多元难以统一。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文化建设意见征集工作存在着征集广泛性难控制、意见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难把握等问题。意见征集工作往往通过线上线下同时展开的方式进行。线上意见征集平台一般通过微信投票等方式进行,但存在着样本量小、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线下意见征集往往存在着会议流于形式,师生座谈会的意见未有效落实,所征集的意见与师生的实际想法存在出入等问题。通过对所征集的意见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大学文化建设服务对象的需求难以统一。此外,以服务对象的单项需求为导向,一味满足型的大学文化建设方式,不能实现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是决策。决策结果直接关系到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是否有利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一个好的决策既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了解民意,又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效形成需求合力。

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难度大。大学文化建设需要上下联动、多部门联合、全员参与式地共同推进。然而,在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校顶层设计长期议而不决,职能部门权责交叉、责任推诿,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性与联动性不足……这些问题导致文化建设项目落实难、推进慢、质量差。同时,大学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缺乏长效化、系统化的协调推进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难以一抓到底的问题。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委领导班子科学制定工作目标,扎实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上下联动,持之以恒一抓到底,这样才能有效达到文化建设的预期效果,防止文化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走形变样、半途而废。

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全员文化育人意识不足,文化育人机制不健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加强文化建设,树立全员文化育人意识,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的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协同部门或配合部门存在着对文化育人不够重视、全员文化育人意识不强、教职工主动参与性不高等问题,导致文化建设任务主要由牵头部门完成。树立全员文化育人意识是构建健全文化育人机制的前提。二是监督监管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文化建设工作,参与的部门交叉性强,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常规的监督监管模式与考核评价方式由于对象的多样性很难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监督监管机制、完善文化建设工作综合考核与评价方式十分必要。三是信息反馈机制有待建立。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发现,多数高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仅仅为了完成文化建设任务与目标而开展工作,在文化建设项目落实落地后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与评价机制,文化建设项目的实际效果与师生的实际需求与预期目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文化建设项目实效性不强。

强化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正确把握方向,做好大学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首先,高校党组织应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需求以及党和国家对大学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丰富大学文化建设内涵,助推学校内涵式发展。其次,高校党组织对大学文化建设方向的把握要满足学校师生的文化需求。一方面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搭建线上线下意见征集平台。通过以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媒体以及大数据信息分析处理系统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充分了解师生、校友等群体的意见建议,引入新兴媒体平台,创新意见征集的话语表达方式,提升意见征集形式与内容的新颖性与吸引力,扩大样本量,增进师生参与度。线下平台要充分发挥各二级单位党组织的作用,组织召开文化建设意见征集会,收集整理在校师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对意见征集工作开展过程的监督,做好随机抽样检查工作。将抽样检查结果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确保征集意见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满足学校师生的文化需求并不是单向度的满足,更需要创设性地引领。高校党组织应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在校园内创设先进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打造先进文化品牌,吸引先进文化消费群体。如:在学校博物馆等场所增设VR技术文化体验,突破传统的时空界限,促进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文化魅力。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满足师生对新型文化消费的需求,创设新的文化引领模式,把握住大学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价值观塑造的方向。

借鉴街乡治理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是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是解决基层治理中部门间工作协调难的有效举措。高校党组织在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街乡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开拓创新文化建设“吹哨”机制,解决职能部门责任推诿、联动性不足的问题。党委领导班子应赋予“哨声”应有的力量,当学校吹响文化建设需求的“哨声”时,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应第一时间报到,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支持,形成合力。学校成立由党委直接领导的大学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项目开展。领导小组的成立要科學有效,既要保证决策科学性,又能保证执行有效性。领导小组成员应由校领导与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构成,定期召开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对文化建设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着力解决文化建设项目长期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问题。同时,领导小组应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和经验性的工作总结,从而解决文化建设工作不能一抓到底的问题。要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和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年度计划,进行任务分解,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年度计划落细落实。在重点时段对工作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与反馈,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为后续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积累先进经验,从而促使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一个有序的逻辑系统,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完善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确保文化建设成果落地见效。首先,文化建设机制的完善要在全员育人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大学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作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党委应充分重视文化建设,并引导推动全校教职员工重视文化建设,促进全员树立文化育人意识,为完善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在文化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监管机制。大学文化建设既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学院的积极配合,也需要接触不同的“施工”单位。由于相关单位重视程度、工作质量存在差异,导致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高校党组织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建设项目、参与工作的不同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监管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推动监督监管机制制度化、实效化。最后,在文化建设项目结束后,要做好工作的考核评价。在考核评价中,既要根据文化建设项目的最终效果来考核文化建设相关单位和人员,又要充分考虑文化建设项目的“施工”周期、难度以及相关单位的配合度,多角度切入,构建多样化、激励性的考核标准与考核细则。在文化建设项目结束后及时做好项目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工作,运用激励导向型模式,通过线上线下阶段性评选文化建设项目最佳成果、师生最喜欢的文化建设项目等,既提供适当的物质奖励,又与业绩考核挂钩,提高全员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升文化建设的效果。

(本文是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卢文忠,何春涛.底线思维下高校文化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

[6]蔡红生,魏倩倩.“守”与“变”:大学文化建设的二维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

(作者简介:王文杰,北京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杨蕾,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俊伟,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 张蕾磊

上一篇:大学素质论文下一篇:学科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