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

2024-03-04

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通过分析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揭示汇率问题的实质,阐述了国际汇率理论中的三元悖论。同时指出汇率超调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修正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的理论基础提出质疑,并提出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应对美国金融霸权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汇率滞后超调 动态模型 实证检验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面临的问题

金融危机后,欧美又开始新一轮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其真实目的在于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以便美元贬值,同时迫使人民币升值,从而减轻美国面对的巨大财政赤字和不断借债的压力。美元贬值一方面可以缓解其金融体系内部逐步累积的大量债务,缓解美国财政赤字压力。同时,作为美国债券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将会显著缩水,中国国民财富将大量流逝,中国被迫为美国人买单。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可以推动美国出口。奥巴马执政以来一直试图通过美元贬值来促进出口,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已经下跌11.9%。据测算,人民币兑美元每升值10个百分点,中国出口企业增长速度受其影响放慢3到4个百分点。

从中国的出口表现来看,尽管出口额连续多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但中国出口在海外市场上的份额却持续上升。国际上以此为借口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近来,欧美、俄罗斯、印度等国家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加剧之势。继“轮胎特保案”之后,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对中国输欧的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西方国家一方面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又重新要求人民币升值,以便一次性大幅削弱中国出口优势。

汇率问题的实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货币均为美元的衍生物。因为美元是由美国发行的,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售的是实物财富,而得到的是结算货币(即美元)。自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只要国际贸易以美元结算,其实质就是由美国操控这些被交易的资源。美国政府只需加速印发美元,就能将大量美元注入其他货币区来迫使其他国家提高本国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从而促进美国的对外投资和出口。所以大量国际收支赤字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但是对美国却是有利的。美国可以放任其国际收支赤字无限扩大,并通过美国国债吸收其他各国央行的盈余美元为其预算赤字融资,从而奠定美元的霸权地位。

自从中国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改,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至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为第一阶段,期间人民币以爬行盯住美元的方式逐步升值21%。2008年7月至今为第二阶段,人民币汇率事实上重新回归到盯住美元的刚性水平。在2008年下半年,人民币有效汇率随着美元的逆市反弹而继续升值。然而,从2009年3月起,由于在应对美国金融危机过程中,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致使美元大幅贬值,美元指数持续走弱,累计下跌近14%至14个月低位;同期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稳定,导致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贬值。

国际汇率理论中的三元悖论

蒙代尔对20世纪50年代后的国际经济形势进行研究并提出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理论。蒙代尔和马库斯·弗莱明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开放经济下的ISLM模型进行分析,由此得出著名的“蒙代尔三角”,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这三种政策目标,不能同时实现。保罗·克鲁格曼1999年根据这个原则画出一个三角形,被称为“永恒的三角形”,也被称为三元悖论。根据这一理论,要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如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对于尚不发达且热钱流动无常极易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中国而言,应该继续让人民币盯住美元。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政策使我国受益。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人民币的目标价是否合理。

目前全球主要货币均在贬值,只是贬值的幅度不等。如何确定人民币均衡汇率?国外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是否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能够成立的汇率理论(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以及资产平衡理论等),在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的中国并不完全实用,不能简单地套用于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因为均衡市场利率和货币的完全可兑换这两个前提条件在中国不成立,所以利率平价在中国的解释能力不强,无法形成均衡汇率,汇率较难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不符合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资本管制情况下,实行盯住汇率有其客观必然性。

可见,虽然均衡汇率理论是西方国际金融理论的传统范式,但因这些理论都有相对严格的假定条件,不能简单地将其套用于人民币的均衡汇率,需要进行实证分析加以修正。

汇率超调理论

汇率超调理论的核心。汇率超调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此跟随一个相反的调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的特点。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调整是渐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汇率超调理论基本假设。汇率超调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汇率超调理论的评价。正面评价有: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的显著特征是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价格粘性这一说法,更切合实际。其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表明货币扩张(或紧缩)效应的长期最终结果是导致物价和汇率的同比例上升(或下降)。但在短期内,货币扩张(或紧缩)的确对利率、贸易条件和总需求有实际的影响。当政府采取扩张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时,就需要警惕汇率是否会超调,以及超调多少这样的问题,以避免经济的不必要波动。汇率超调理论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汇率超调理论的货币需求不变的假设在高通胀情况下不成立;第二,汇率超调理论因建模困难未进行建模实证检验。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动态模型

对汇率超调理论做了以下修正:指出汇率超调理论的货币需求不变的假设在高通胀情况下不成立。引入高通胀的滞后反应,且实证表明滞后期为两年。加入反映汇率预期的变量,而不是将其视为随机扰动项。当初的汇率超调理论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建模困难未实证检验,本人构建带有预期的汇率滞后超调动态模型如下:

LREERF=4.30+0.61LPRODHP+0.63LTOTHP-1.42LOPENHP+0.09LSDPHP-0.107LCPI(-2)HP

本模型采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数据实证检验,测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本文构建的带预期的人民币汇率滞后超调动态模型表明,存在两年的汇率超调滞后期。也就是说,长期购买力平价在一年内是不成立的。然而,国际上用以向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的购买力平价,无论是短期购买力平价,还是一年期的长期购买力平价,都是不成立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顶住来自国际上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因为人民币汇率存在为期两年的滞后超调,即,人民币汇率滞后两年才能调整到长期均衡状态,所以,向尚在滞后超调过程中的当年的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未免为时过早。

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对美国金融霸权的策略建议

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抑制国际游资涌入我国市场。国际游资具有流动性强、逐利性强、期限短的特点。当资本项目管制疏松时,其大量涌入容易冲击我国的资本市场;而当我国国际收支恶化时,大量内流的短期资本极易发生剧烈的逆转。这种大量无序的流动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危及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甚至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动荡。因此,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人民币改制进程中我国应采取稳健谨慎的措施,以避免因汇率安排不当给社会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逐渐改变中国出口结算方式,限制美元霸权。尽量避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美元结算,改用本国货币或者采取商品互换的方式,和其他各国建立货币互换协议。

我国应该用外汇储备购买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在中国境内的优质外资公司的股份。美元泛滥使我国持有的美元资产贬值,但不宜将巨额美元借给美国。应该用外汇储备购买有价值的资源,以便必要时用其平抑国内物价。另外,可以收购在中国境内的优质外资公司的股份。将我国的主权财富用于发展中国经济,不宜过度引进外资,以便实现充分就业。(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可谓同步发展,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及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很少有把国际分工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并且从国际分工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解释。本文从分工的视角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分工视角;国际分工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相互关系

在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理论大致经历了创立、演进及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国际分工理论也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本文首先对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进行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而后,从四个方面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内在关系。

一、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

对于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本文是根据不同的经济时期及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为分工理论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和新国际分工理论五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进行梳理。

1.分工理论形成时期

该时期研究者认识到了分工必要性,从人的能力出发认为分工满足了多元化的需求。同时把分工同生产率增长、成本降低及国际竞争联系起来。该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用柏拉图、色诺芬、威廉·配第。他们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分工的认识进行了阐述。

2.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

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斯密在著作《国富论》中,对分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影响、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的机理探究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确立了分工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逻辑是,分工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产生报酬递增,分工的发展和深化依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促进了分工深化,分工与经济增长也互为因果。因此,分工和专业化应该成为经济研究的重心。

3.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

该时期,人们认识到了分工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更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马歇尔、萨伊.穆勒等。

4.新兴古典经济学时期

新兴古典经济学时期,认为分工与生产率的关系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把分工与报酬递增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分工的深化有利于报酬递增。并且经过了众多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成功的以分工的演进为主线来论述经济发展及其各个侧面,并在新的框架下重新组织了现代经济理论,使分工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大大提高。主要代表人物有阿伦·杨格、霍撒克、罗森、贝克尔、杨小凯和黄有光、博兰等。

5.国际分工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许多功能外包给专业化的市场厂商,而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部分,产业组织呈现出垂直解体的趋势。产品内分工理论研究是面对新的分工及贸易现实而产生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有狄克西特、格罗斯曼、克鲁格曼、海尔普曼。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1.分工理论的逻辑思路在贸易理论中沿用

这个一点我们可以从古典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创立过程中看出,绝对优势理论是主要是沿着分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报酬这两个分析思路展开,而当交易活动超出一国范围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会出现。国际贸易模式是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国际贸易理论与分工理论同步演进

当分工理论刚刚被提出时,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许多功能外包给专业化的市场厂商,而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部分,产业组织呈现出垂直解体的趋势。一种新的分工方式——产品内分工快速发展,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种分工方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探讨,成为分工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此时,新贸易理论作为一个研究产业间贸易的理论横空出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额,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国际分工理论演进有着相同步伐。

3.国际分工理论的提出者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提出者

通过对国际分工理论演进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在国际分工理论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大多也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比如古典贸易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新贸易理论的提出者保罗·克鲁格曼,同样也在分工理论的发展演进中发表过重要言论,而新贸易理论的另一位主要贡献者海尔普曼,也曾在分工理论中做出巨大贡献。再如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杨小凯。

4.分工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国际贸易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贸易的起因,国际贸易理论中贸易的起因大多是因为两个国家中要素、资源等的不同产生了分工,分工的不断深化,导致不同国家专业化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进而贸易产生。同时,分工的细化还会促进贸易的发展。而反过来,贸易贸易也可是分工的原因,贸易最初的形式是以物易物,及把A地富有的资源卖到B地,而B地必然是在该资源上非常稀缺;同样,把B地富有的资源卖到A地。随着贸易的展开,A地会发展起以其富有资源的产业,B地发展以其富有资源的产业。这样,分工就在A、B两地了。贸易的不断加深,两地的分工也不断加深,发展到极致是两地专业化生产其富有资源的产品。

三、总结

由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始终处于并行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在分工理论中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国际贸易理论中大多蕴含着国际分工理论的思想在其中,或者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分工理论在贸易理论的拓展,国际分工理论是在贸易中的应用;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相互成为其产生的原因,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赵明亮.分工理论:从古希腊思想到新国际体系的研究述评[J],产业评论,2010年5月第3期。

[2]张红霞,赵丽娜.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1月第24卷第6期

[3]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苏万录,(1989—)山东泗水,男,兰州财经大学 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整个国际贸易分工的研究过程中,其本质上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发展,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国际贸易分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加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还需要从国际分工发展理论的本源出发,对于市场的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有效的科学化国际贸易分工机制,实现整个国际市场竞争机制的个性化和完善化发展目标。本文主要是针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实际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评述

一、古典阶段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古典发展阶段,主要是从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出的成本论,其中主要是将分工的发展理论直接放在国际贸易分工领域中进行发展的方式,从而实现对绝对成本理论的创造。对于绝对理论而言,主要是基于劳动分工原理进行发展,对于国际贸易互利性进行有效的论证,有效的解决了国际贸易单面利益的发展缺陷问题,从而提出了双赢的发展目标。从现今的市场发展来看,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中所涉及的双赢发展机制对于市场竞争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古典发展阶段对于劳动分工来说,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国际贸易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国际贸易分工对于国际市场的发展来说本身就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研究进展重视发展,通过国际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化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国际贸易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二、新古典阶段

新古典阶段,国际贸易分工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和层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论述,同时,现今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开始进行积极地进行有效的贸易分工研究,一般来说,对于国际市场的各国生产商来说,大部分都使用本国的禀赋理论,使用价格最低的生产要素进行出口竞争,在这种竞争机制下能够获得共赢的发展目标。另外就是生产商在进行市场竞争的实际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针对自身的资源以及生产优势进行有效的发挥,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合的方式进行最大效益的获得。三要素理论主要是对商品价值创造问题的有效论述,但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则是从经济运行的发展角度来对各种发展资源的支持生产状况进行的分析,通过实施科学化的资源分配以及利用方式,最终实现整个市场竞争力以及竞争机制的完善化发展。

针对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发展中产生的作用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根据俄林理论来说,中国市场应该要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在国际市场中就属于产出较低的发展产业,在产值的增加以及发展上存在着严重的发展差距,随着现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的被高端技术产业所代替,但是,由于现今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发展,我国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发展背景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国际市场竞争发展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差,因此不能够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从本市上来说,一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是有产品本身的成本来进行决定的,成本越低,其相应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大。因此,对于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发展来说,需要选取竞争力较大的发展产业,通过有效的资本积累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新贸易阶段

针对国际贸易的商品模式发展来说,新贸易理论则是基于双模式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论述,对于劳动力多的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劳动力出口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新贸易理论提出要求不同要素优势的国家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发展优势实现有效的市场竞争发展。在有限的资源发展下,保证最大的变体数目,才能够实现生产规模的最大化发展,发挥最大化的市场规模竞争效益。新贸易发展阶段中,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实施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分工模式实现创新发展。

对于市场发展而言,需要从根本上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对整个市场的优化发展进行发展,针对国际市场竞争贸易利益来说,则是需要充分的考量贸易的动态利益问题,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过错中能够实现有效的比较优势,自由贸易则是能够保证双方都获得一定范围的经济效益,一旦出现恶性竞争以及资源使用率较低的状况,就会导致双方的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市场竞争的双方发展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总结:

国际贸易的科学化分工发展对于整个国际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随着国际市场的深入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国际贸易分工的科学化发展研究,对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进程研究来说,需要有效的结合相应的市场发展机制实现国际贸易竞争的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根据目前国际贸易市场的实际发展现状,通过对两者的结合分析和研究,最终实现国际贸易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三大基础理论出发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各个阶段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特点,从各个阶段的不同发展特性出发,进行有效的国际贸易分工的理论总结研究,最终促进国际市场竞争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01:65-73.

[2]吕康银.区域开放动力机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梁霞.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理论对中国的意义[D].西南财经大学,2005.

[5]吴钢.人文关系网络对国际贸易网络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4.

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主要介绍了我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學现状,并对“模块教学”在这门课程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促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 键 词] 模块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

國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模块化教学通过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并在实训课程中进行专项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整体职业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对“模块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这一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中商品流通的环节及相关的政策法规。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前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缺乏外贸实践操作经验,课程编排不合理,国际贸易中的具体业务被分割在其他课程中讲解,导致学生对进出口业务缺乏全面的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教学缺乏针对性,不够全面,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学生对国际贸易环境及工作流程难以形成全面的认识,对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知识了解不深,也难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二、“模块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模块教学”是一种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加强对岗位具体工作规范的了解,而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培训学生的岗位技能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职业所需的认知能力、活动能力等职业基础通用能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了培养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根据教学内容和外贸业务流程把授课内容分成了交易磋商、订立合同、工厂备货、租船订舱、办理保险、报检报关和制单结汇七个模块,在这七个模块中运用现场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相应的岗位技能,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工作中的基本流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把教学内容分成七个模块,针对七个模块分别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相关单项技能。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商品在国际市场流通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课堂讨论外贸公司的经营方案,然后把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可以模拟一个外贸公司。每个小组都要确定小组成员在这个模拟外贸公司中的职位和任务,协调合作运营整个公司。因为外贸公司的每个职位都有相应的职责,学生在扮演过程中就会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从而掌握外贸工作中相关的基本流程和技能。让学生轮流扮演职位角色,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所有的专项训练,从而掌握整个国际贸易工作中的环节和技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可以把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纳入期末成绩的考核体系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了外贸实务中,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模块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指导者、评价者的角色。在给学生分配角色和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做到科学合理的分配。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独立完成任务。让学生轮换角色,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内容中的全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评价时,也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及进步,并将其纳入期末考核体系中,改变以往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

(二)增加实践训练的教学时间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练运用。所以,教师除了在模块化教学中展开实训课程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到外贸公司考察和实习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外贸公司中通过具体的工作及与厂商客户的接触,才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发现自己在理论和工作技能上存在的不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改正错误,吸取经验,才能更加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理论教学中也应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模块教学”通过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模块,设置实训课程进行专项训练,这种教学形式适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要求,我们应该对其应用进行探究,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易晓明.“模块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8):39-42.

[2]张巍.模块化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266.

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也承认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不完全是因为这种比较优势,而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由规模报酬递增驱动的。新贸易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在于引入产业组织理论,把国际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的这一假设条件的束缚下摆脱出来,市场中不完全竞争是普遍现象,完全竞争才是特例,而且产业领域也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并非是规模经济报酬不变。将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研究的假设条件,可以提示国际分工格局形成和国际贸易发生的新的动因。

针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在国际贸易新理论中的解释,我阅读了克鲁格曼的两篇相关的文章,分别是“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和“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及贸易模式”。后一篇文章是前一篇文章的扩展,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运输成本和需求模式不用的条件,得出了更为启发性的结论。下面我将分析并总结一下这两篇文章。

一、基本模型

文章分析一个垄断竞争的基本模型,假设如下:

A.所有居民都有同样的效用函数,在这个函数中,所有产品都对称;

B.所有产品以同样成本函数生产,每件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是产量的线性函数,(报酬递增,平均成本下降,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C.一种产品的产量必须等于该产品个别消费量的总和;

D.充分就业

需要求出的三个变量:

第一是每件产品相对于工资的价格;第二是每件产品的产量;第三是所生产产品的种类数。上面的假设条件,保证了所有实际生产的产品可以以相同的产量和价格来生产。

三个变量的确定过程:

作者很巧妙的运用了以下几个条件:

1.有代表性的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需求弹性随消费量上升而下降)

2.垄断竞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决定价格;

3.随着新企业进入市场,利润最终会走到零的状态。

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产品价格与消费者需求弹性的关系,而需求弹性又取决于产量,因此,为了求出利润最大化价格,我们还必须求出利润最大化产量。

二、劳动力、贸易及要素流动

作者所建立的基本模型是一个规模经济模型,这意味着劳动分工是由市场的规模来决定的。劳动力增长、贸易即移民是市场规模扩大的三种途径。

根据基本模型的部分所得出的结论,参照图1,劳动力增加,ZZ曲线下移,交点也向西南方移动,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总结出:当劳动力增长时,每项产品的产量与所有已生产的产品的种类数都在上升。从福利的角度出发,一是实际工资提高,一是可选择的产品种类增加,都使代表性的个人福利上升。

接下来我们假定有两个国家,它们都有同样的偏好及技术,从传统贸易理论的观点看,应当没有理由发生贸易,也不会从贸易中得到任何利益。但是从新贸易理论出发,假设运输成本为零,由于保持原来的假设条件,使得这两个国家的工资率必须相同,两个国家已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也必须相等,于是贸易的作用就类似于本国劳动力增长的作用了,所得出的结论就是即使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偏好、技术或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别时,可以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这两国之间产生贸易的原因以及从贸易中得到的利益。

如果出现了贸易障碍,但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它会刺激工人向已经有较大劳动力数量的地区移动,因为人口较多的地区实际工资及产品的花色品种都高于人口较少的地区;在均衡条件下,所有工人都会集中在一个地区。因此,在本文所设计的模型当中,要素流动的作用与贸易及劳动力增长这两者的作用基本相等。

三、运输成本

这是克鲁格曼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及贸易模式”这篇文章中对前一篇文章“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的扩展部分。在上一模块,分析劳动力、贸易及要素流动的作用时,我们假设了运输成本为零;在本模块,我们引入了一种特殊的运输成本,并将其比喻为“冰山”,即任何所运输的产品只有一小部分g到达,其他部分1-g在运输途中损耗掉。

四、国内市场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这一部分的结论是:当两个国家进行不同质产品贸易时,每个国家都成为国内市场需求比较大的产品的净出口国。

作者从一个简单的特例着手,研究一对有两个产业的国家互相进行贸易。在这个模型中既有报酬递增特点也存在运输成本,并维持基本模型中所有假设不变,因此,每个进口产品的需求量与对每个本国产品需求量之间的比率在两国之间也是相等的。

重要条件:花在某个产业的产品上的开支应当是本国居民及外国居民花在该产品上的支出的总和。

1.模型设计得简洁精致

如果说模型是一篇文章的基础,那么模型的假设条件则是基础上的基础。这两篇文章的基本假设保证了数学推导的简单明了,用最简洁的数学方式表达出了最多的经济意义,比如:只有一个生产要素(劳动力),而且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不变,这直接反应了规模递增;在涉及到运输成本时,采取“冰山”的假设,大大简化了数学计算,这些一定都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上更为简单易懂。

2.理论推导思路清晰

作者在推导文章重要结论的思路特别清晰,让读者感到得到的结论是顺理成章的。在精致的模型的基础上,作者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分析:代表性个人的消费行为;垄断竞争厂商定价行为和两国之间的贸易平衡,从而得出了启发性的结论。

3.充分的将等式与图形相结合,巧妙的得到结论

作者在理论推导的过程当中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等式,并将等式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的联想到结论,而这些结论借助相对枯燥的等式是很难被发现的。在总结文章的部分,我将重要的等式和图形都写了出来。

4.符合经济直觉、反映现实经济,有启发性的结论

它清楚的阐释了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在运输成本部分所得到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等时,较大的国家工资也比较高。这个很符合经济学直觉: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都相同,产品的生产地点距离比较大的市场越近就越有利,因为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运输成本。为使两国的劳动力继续在本地就业,这种优势必须通过工资差别来抵消。

这两篇文章模型简单,有利于结论的推导,但它却又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些结论只适用于非常特殊的假定条件下的特殊的例子。我们下一步需要做的是将结论进行扩展将其应用于一般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放弃两个情况都相同的假定条件;两国工资不等和放弃各产业之间相互对称这一假定条件。而放弃这些假定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使结论变得更复杂。因此,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是启发性的,绝不是结论性的。尽管如此,我们的分析确实验证了:即使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偏好、技术或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别时,可以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这两国之间产生贸易的原因以及从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在报酬递增条件下,每个国家都趋向于出口其具有较大本国市场的产品。

上一篇:生态理论论文下一篇:当代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