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范文

2024-04-09

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1.方案制定与论证

2003年,我们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纲要》精神实质和总结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对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思想观念、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等广泛调查和深入分析论证,确定课程改革的宗旨、基本思路和改革目标。

课程建设宗旨:‚紧扣纲要,立足本校,突出特色‛。即课程改革必须符合《纲要》的要求,体现《纲要》的精髓,实现《纲要》规定的课程总体目标。立足学校自身实际,服务学校育人目标,突出师范院校特色。

课程建设思路:‚更新课程观念、开发课程资源、拓展课程领域、改革评价方法、重构课程体系‛。即打破单

一、狭窄、封闭的传统体育课程结构和评价办法,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将体育课堂、课余体育锻炼、运动竞赛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纳入体育课程,打破课内外界限,构建大体育课程体系,发挥体育课程的最大功能。

课程建设目标:‚通过3—4年的努力,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大体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能力。将体育课程建成市级重点课程‛。

基于以上的基本认识,我们制订了《涪陵师范学院体育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组织编写了《涪陵师范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总纲》和十三门系列课程教学大纲;自主开发了网上选课系统;出台了体育课程质量标准、体育教学规范;成立涪陵师范学院学生体育协会和七个单项体育俱乐部,建立健全了体协和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出台《涪陵师范学院学生体育竞赛管理办法》等。经有关专家和学校教务处对课程总体改革方案审议,从2003年秋起开始在全校施行。

2.课改实施与验证

按照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在‚创新一个模式、开发一个平台、改革一个办法、构建一个体系、建设一支队伍‛上,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性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2.1拓展教学内容,推行‚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

按照《纲要》的要求,改革陈旧、过分强调‚综合性‛教学内容,推行‚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必学‛内容的设置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统一性,又特别强调服务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将与师范生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师范生体育素质(队列队形指挥、广播体操、运动竞赛组织方法、游泳、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等)作为必学内容,提高学生未来工作的适应性。‚选学‛内容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要。陆续开出了13门系列课程供学生选学,变‚拼盘式‛修读方式为‚自助餐式‛的修读方式。专家认为,‚‘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既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又具有师范院校的特色‛。

调查表明:学生对选课制表示‚支持‛的比例达89%;实行选课制后87%的学生对体育课变得‚更喜欢‛;学生对体育课表示‚满意‛的达82%。改革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显著变化,基本上走出了过去‚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怪圈。

2.2开发选课系统,搭建网上选课平台

基于web,依托校园网,自主开发建立网上选课系统,并不断完善其功能。选课系统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教师、课程、上课时间为目的,同时增加管理员管理功能和任课教师对所上课程学生的成绩管理功能。搭建网上选课平台为学生选课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处理课程信息的效率奠定基础。2003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将任课教师信息、体育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教案、教学录像上网,为学生深入了解课程信息、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专家认为:‚网上选课平台的建立,充分利用了现有课程资源,实现了课程信息的信息化和开放化,拓展了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2.3改革评价办法,构建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

按照《纲要》‚淡化甄别、面向全体,重视激励、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在评价方式上,由过去教师‚说了算‛改变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三结合‛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将学生学习进步幅度、运动竞赛获奖以及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等情况纳入评价内容。构建起多元、综合、开放的课程评价体系。专家认为:‚多元、综合、开放的课程评价内容体现出人本价值和课程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和个性‛。

2.4强化领导,加大投入,搭建平台,确保大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通过强化体育工作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学生体协和单项体育俱乐部的作用,精心安排和设计运动竞赛活动,构建了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的、全面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确保大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首先,学校调整充实校体委领导机构,设置群众性体育部和运动训练竞赛部两个科级单位,配备专职管理干部和人员,划拨专项经费。制定《涪陵师范

学院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课程建设、校内外运动竞赛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体协和体育俱乐部建设纳入统一规划、指导和管理。从制度上为实现大体育课程的建设目标提供了保证。

第二,加强对学生体育协会及其下设的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领导和指导,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体协和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开展工作。目前,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的校园健身辅导活动时间已经固化,每周有5000余人次参加各健身辅导站组织的活动,学生体协的各单项体育俱乐部会员达到8000余人。‚立体式、多渠道,广参与‛的校园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第三,精心安排和设计运动竞赛,并实现了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多样化、常态化。目前,每两年一届的‚体育文化节‛和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12.9‛长跑比赛、健美操比赛、新生广播体操比赛等校内运动竞赛已形成传统。

调查显示:学生对目前学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满意‛度为80%;对校园健身指导‚满意‛度为76%。专家认为:‚既有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的课内外一体化大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大教育观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成效显著,无疑值得其他高校的学习借鉴‛。200

4、200

5、2006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7%、97.5%、98%,优良率分别为?%、?%、?%,呈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好转。

2.5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采取‚一帮一‛(一个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结对帮助一个青年教师),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不断增加师资队伍人数的基础上,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2006年,开展了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技能培训活动,教师参与面达100%。通过培训,教师的质量意识、以人为本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能力普遍有所提高。通

过近几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中坚,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3.特色形成与凝练

3.1‚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既符合《纲要》的要求,又具有师范特色

高等教育既强调统一性,又重视个性。‚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纲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要求,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保障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同时,考虑到我校大多数学生今后将奔赴农村中小学工作的实际,将师范生体育素质(队列队形指挥、广播体操、运动竞赛组织方法、游泳、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等)作为必学内容,提高适应农村中小学工作的能力。彰显了课程特色。

3.2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构建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全面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确保大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一、狭窄、封闭的课程结构显然无法实现《纲要》确立的课程目标。宽领域、多元化课程目标的实现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相反,更多的要依靠学生主动、经常性地参加各种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来达成。学校通过强化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为构建大体育课程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协会及其下设的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领导和指导,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体协和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开展工作,使‚立体式、多渠道,广参与‛的校园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得以完善;通过精心安排和设计运动竞赛,实现了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多样化、常态化,起到了良好地示范和带动作用。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全面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确保大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4.应用情况

(一)2005年,我校体育课程被重庆市教委批准为市级精品课程。该成果得到市教委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该成果受到兄弟院校关注,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工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到我校学习了解体育课程建设情况。该课程的改革思路和做

法得到兄弟院校的赞赏。

(三)《构建高校大体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教学成果在长江师范学院5年的体育教育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对学校其他课程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在2007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结项验收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四)该成果在学校实践5年中,受益学生超过15000人。实行选课制后87%的学生对体育课变得‚更喜欢‛;学生对体育课的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达82%。2004年、200

5、2006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7%、97.5%、98%,优良率分别为?%、?%、?%,呈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好转。对我校毕业生(2005年以后毕业)跟踪调查发现,85%的学校领导认为我校毕业生‚素质全面‛,‚班主任工作能力‛,有82%的毕业生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有21%的毕业生‚担任过兼职体育教师‛。

(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多家体育类期刊上发表。其中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渝西学院学报》、《四川体育科学》、《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类期刊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观念与实践》发表4篇。

课程组

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教师发展中心筹建方案(草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刘茂生校长在开学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牢固确立教师成长、名师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经校长室领导研究决定,现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筹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有关教师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紧紧围绕青年教师成长、名师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为教师教学专业化成长提供服务与支持,为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效果,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名师培养特色的需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建设,包括规划、服务支持和评价在内的教师发展体系。积极创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新机制、新模式,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制度化。

二、建设目标

三年内建设成具有本校特色、务实高效的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使青年教师三年内尽快成长为业务骨干,根据各学科专业情况,遴选、培养一批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每学科有重点地扶持和培养3至6名优秀教师,使他们尽快成长为省、市级名师、特级教师等,努力培养名师队伍,使他们成长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形成一个特色鲜 1 明、充满活力、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体系,使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和管理水平、专业化和科学化程度处于全市先进行列,为我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三、机构组成及主要职责

涟水实验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下设: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名师成长工作室。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成员为我校45周岁以下在职教师(40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名师成长工作室成员从每个学科教学满5年的教师中自愿报名,然后根据评选细则进行筛选,语文、数学每个学科选择3至6名,英语学科选择2至3名。其他学科根据报名情况待定,原则上不超过2名。

机构主要职责:

1.按学科成立名师成长工作室,聘请市内外著名特级教师或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各学科名师成长工作室导师,定期开展教育教学指导和培训及课题研究、沙龙研讨、课堂教学展示等。

2.开展由名师成长工作室成员为指导的教师教学咨询服务工作,通过课堂观摩、录像及分析、教与学咨询等,为需要的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咨询、诊断与建议,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

3.创建优良的教学文化,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4.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网络教研平台,建设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共享资源,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条件与帮助。

5.积极探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方式,以教师研习营、教学沙龙、名师成长工作室、教学竞赛、教学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经验分享,形成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品牌。

6.组织教师教学培训活动。聘请教学管理专家、教学名师为新教师 2 提供岗前培训,帮助教师规划教学职业生涯。有计划地组织本校教师定期培训,提供教学理念与教学改革、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方法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指导,促进教师卓越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学校高度重视。把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发展活动与学校其他工作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和运行制度。

2.组织机构健全。学校依托教务处、教科室,积极建立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在办公条件、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做到场地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要按照专兼结合、形式多样的原则,加强中心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心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3.制度建设到位。学校建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考核与激励制度与机制,保障教师教学发展。结合教师教学发展规划与教师发展中心的活动,逐步建立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档案。

4.加强统筹协调。有计划地依托教学工作,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统筹规划、设计和管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 设立专项经费。安排足够的专项经费,为中心建设提供硬件支持以及相应的政策保障,保障中心工作的持续发展。完善网络教研论坛,开辟教师发展中心专栏,为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建设教师培训网络资源平台。

五、组织与管理

1.学校成立涟水县实验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规划、指导、交流、评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 3 负责日常工作。

2.学校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定期对中心年度工作进行总结,研讨教师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与途径,每学年要对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养和发展成果进行展示和统计。

3.学校教学发展中心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论坛,评选优秀教学论文和优秀教案。每年组织不同学科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评选涟水县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十佳教学能手”等评选活动。

4.按学科创建名师成长工作室博客网页,定期对本学科活动、沙龙,前沿理论等进行学习和相关报道。并与学校网站进行超级链接。

六、涟水县实验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指导委员会名单:

顾 问:李广军 杨红梅 方学法 吴国舟 丁永真 董永岁

主 任:刘茂生

副主任:黄 杰 薛小平 徐亮生 管兆映

陶 会 王振川 陈赞东

委 员:缪 杰 张 武 胡成杰 王黎明

季大成 徐 鹂 李海燕 徐清珍

1.教师发展中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暂由教科室牵头)

主 任:陶 会

副主任:张 武(牵头负责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工作)

胡成杰(牵头负责名师成长工作室工作) 顾晓红(具体负责教师发展中心档案工作)

委 员:王黎明 (负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卢春红 (负责教师三字书写培训指导工作) 贾春霞 (负责教师班主任能力培训工作) 卜金英 (负责教师名著理论学习检查工作)

4 徐 鹂 (负责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指导工作) 张 彬 (负责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指导工作) 王冬梅 (负责教师艺术特长培训工作) 朱冠军 (负责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指导工作) 范海丽 (负责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课评比工作) 李海燕 (负责教师发展成果统计和展示工作)

语文名师成长工作室:

导 师: 张凤英 董永岁 牵头人: 范海丽

成 员: 朱旻敏 陈 云 胡成杰 卜金英 贾春霞

陶 会 冯红霞 邹雅雅 顾晓红 范海丽

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

导 师: 丁永真 任建波 牵头人: 朱永梅

成 员: 朱永梅 王 雷 笪月霞 张 娟 高小莉 王 丽

英语名师成长工作室:

导 师: 嵇海军 牵头人: 李海艳

成 员: 李海艳 李 霞 时文秀 殷小平

常技名师成长工作室:

导 师: 钟玉飞 牵头人: 朱中国

成 员: 朱中国 吉天勇 李 玉 朱红明

七、举行成立仪式: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9日

5 拟邀请参加人员:县教育局领导、名师成长工作室导师、全体行政领导、名师成长工作室成员、青年教师发展中心成员代表。

仪式流程:

1. 刘校长致辞

2. 宣读《涟水县实验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成立方案》 3. 名师成长工作室导师聘任签字仪式

4. 教育局领导讲话(李广军局长、吴国舟主任等)

5. 名师成长工作室导师讲话、名师成长工作室成员代表表态发言 6. 青年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代表讲话

7. 青年教师填写《涟水县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成长三年规划表》

相关准备:

1. 名师成长工作室成员评选。评选标准的制定。人员名单的落实 2. 青年教师发展中心指导委员会领导成员确定 3. 青年教师发展规划表印发、填写。

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一)·项目名称: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

项目单位:大连及时雨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建设内容

建立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建立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

1、建35.7吨位气调式恒温库一座;

2、建蔬菜包装车间14.3平方米;

3、购无公害蔬菜检测仪器1套;

4、建无公害蔬菜化验室4.3平方米;

5、购保鲜物流车辆2台。

(三)、建设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膳食结构也有了很大改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呈现出乐优质化、安全化的消费需求,北京、上海、深圳等许多城市已经需先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将农残超标的蔬菜市场拒市场之外,对蔬菜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更为严格,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已经转向了绿色壁垒,对提高蔬菜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蔬菜生产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民对新兴的特种高档蔬菜、水果、食用菌、鲜花的需求剧增,拉动了各地高科技的推广。为积极应对市场需求,我公司正全面推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蔬菜产品正在不断优化升级,但还没有建立起无公害蔬菜检测与监控中心,致使没有科学准确的数据来指导蔬菜生产,对外销蔬菜不能进行无公害检测,特别是对我们按照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因没有检测报告和准确的数据,无法确定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标准,在长期的蔬菜外销过程中,我们的无公害蔬菜产品一旦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不但是外销产品被销毁,而且直接关系到我们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尽快组建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建设是构筑我们蔬菜新优势的关键,是指导菜农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基础,是保证蔬菜质量的根本。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优越的自然条件。及时雨无公害蔬菜公司坐落于华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大连市东北部,东经121°、北纬39°,多山地丘陵,海岸线130公里,海域宽阔,地理位置重要,距大连市中心27公里,距机场25公里,距火车站27公里,距沈阳398公里,交通十分方便,为产业转移和市场连动的必经地带,具有承载中心城市要素传输的功能,有利于商品集散、物资交流和技术扩散。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具有较强辐射,拉动广大农村腹地经济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的作用。

2、理想的生态环境。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平均温度10℃、平均降雨量68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64-72%、平均风速3-6m/s、日照时数2600小时、全年无霜期190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种植地块的土壤应土层深厚肥沃,结构性好,有机质含量达2-5%,符合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要求。 按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规定的项目采样和分析方法,经有关单位检验,水质、土壤、空气环境质量均属清洁,符合绿色食品基地水质、土壤、空气环境质量标准,适宜发展A级、AA级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

3、及时雨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的建立,可以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品进行全程监控,这为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和技术保障,确保配送的蔬菜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蔬菜标准。

(五)、 技术方案

方法是将收获的新鲜蔬菜经过检测合格后,进行初加工,剔除残根、老叶、虫伤株,再洗净包装干净的新鲜蔬菜上市销售。此菜的特点是新鲜洁净,消费者购买后可以直接加工食用,十分方便快捷。

1、 蔬菜配送中心工程体系示意图

农业园区或其它资源→收购站(检测、验收、分类)→气调仓库→原料处理区(清洗、除杂、去残叶、去黄叶)→有机肥制取调理区(修整、分级、切段、切块、切片、过秤)→净菜上市

理化、卫生、安全检测室、冷藏仓储间→配送、分发中心→发运

2、 各环节简要说明

1 收购站: 任务:业务往来,收菜检斤、付款、信息数据统计存储;技术操作,按企业要求将购进蔬菜分门别类送往不同的出货口。

规模:收购站规模可根据当地情况而定,一般要求使用面积在旺季也能堆放四小时内所接收的产品。

规格:收购站前后设门,前门设业务办公室、磅房、收验室等到厅,尽可能通风良好,有调节冷暖的手段,接收的原料检验合格后,立即送入气调库进行贮藏。

2 气调仓库

气调仓库应设在收购站与生产区附近,贮存过程中应该严格将加工过蔬菜与原料菜区分开。

3 原料处理区

冷却浸泡池:利用机械制冷或融冰法将池内水温降至0℃左右,(对低温过于敏感的蔬菜除外),水池采用12~15米隧道式结构,产品在低压大流量的水中移动,或沉浸在一个可搅动的冷水池内,一般根茎瓜果类适用,叶菜类采用在传送带上冷水喷淋。清洗和分选:经过浸泡冷却后的蔬菜再经过清洗机进一步清洗。分选工艺与清洗同步进行,工人站于分选线两侧,每侧设有水槽式货架通道,上方有水喷淋。分选过程中,将不可食的杂物,残叶、黄叶等次品分别收入在不同的垃圾桶或水槽内,可食的蔬菜送入下一工序。次品送饲料加工间,进行有机肥生产。

4 调理

修整:将清洗消毒后的鲜菜按进一步加工要求进行修整,主要使规格均匀一致。

切制:进行净菜生产时,可将蔬菜按实际品种及规格要求,切制成片状、块状、丝状等不同规格。进行其它产品生产时,则按不同品种要求切制相应规格及形状。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总投资28.5万元人民币。

1、恒温库21.4万元;

2、净菜包装车间1.07万元;

3、无公害蔬菜检测仪器4万元;

4、化验室0.14万;

5、物流车辆1.93万。

资金来源:采取自筹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办法。

(七)、经济效益分析

1、该配送中心计划每天配送蔬菜1.43吨,每年按360天计算,每年配送514吨,

2、成本估算

按年配送蔬菜514吨计,其总成本费用为51.4万元

(八)、结论

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船山区油房街小学

税 伟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信息校本课 承担教师:税伟

一、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实施建议:

在课程的选题中选择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交叉的内容,这样既避免开设的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合,又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类课程中充分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这些现代信息工具,形成现代信息学科与传统人文学科、科学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校本课程。

经过初步思考,我们拟开设校本课程:网络阅读、网上旅游和网络作文。

可以说,信息技术是贯穿此类校本课程始终的,反过来说,也只有有了强大的信息技术(包括网络、信息平台与学生信息技术手段)支撑,这类课程才得以充实、丰满。在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主要依照下面三条标准实行:

此外,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创设情境、提供学习资源、策划学习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在学生主体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是起导航、咨询、指导作用。另外,教师还应在有效的控制好网络平台、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功能,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课程评价建议:

由于此类课程从资源到学习活动本身都存在一定的开放性,因此,教师不再是也不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主体,借助网络平台,学生学习活动的反馈与评价有如下特性:

1、自评与他评为主

开放与共享是网络的特点,共享的同时也是自我展示和自我学习的过程,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是自评基础上的他评,见贤思齐、承认他人将成为学生重要的评价品质。

2、弹性评价与强调参与

由于学习者的年龄、生活经历、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在评价中提倡弹性评价,强调参与,尊重学习者的劳动价值。

3、重视合作态度、合作角色

在社会科技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合作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一项能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合作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也将体现其学习的品质。

4、学习兴趣

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学习者对这门课程是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衡量学习活动的一项重要标准。

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允许学生们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小报、一个网页、一段程序„„)放到记录袋中,可以想象几年之后,当学生们再去看那些作品时,会发现自己又长大了,或许这作品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四、课程计划:

上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 上课进度:

第一周

初识计算机 第二周

桌面的奥秘

第三周

多变的窗口和桌面 第四周

单元小结 第五周

可爱的小蝌蚪 第六周

金鱼妈妈

第七周

开满荷花的池塘 第八周

开满荷花的池塘 第九周

变形鱼 第十周

梦想舞台 第十一周

梦想舞台 第十二周

单元小结

第十三周

十只手指管键盘 第十四周

十只手指管键盘 第十五周

实用的“记事本” 第十六周

练就一双巧巧手 第十七周

单元小结

五、校本教案 第1课

初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2)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3)掌握鼠标器的操作。 (4)了解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促进知识的内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介绍机房守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鼠标器的操作;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2、难点:鼠标器的双击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实物、图片、录像展开直观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建议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是由主机(CPU、存储器等)、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也可以通过观看录像片(介绍计算机基本组成)让学生体验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别汇报各硬件的用途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教室中实际地拆装计算机,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果学校条件许可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切断电源的条件下),由学生拆装计算机,亲身体验,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

讲授计算机软件时,我们可以结合通过计算机处理相关工作的实例,直观地进行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如果计算机仅有硬件,没有软件是没有办法进行工作的;计算机再怎么聪明,没有人编写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它也没有办法进行处理。

本节课没有开关机的内容,也没有Windows基本操作的内容,在讲鼠标器知识时,课前教师可使用电子教室软件,集体开机,通过边讲边练的形式,了解并初步掌握鼠标器的操作要点。重点掌握单击、指向、拖动的基本操作,双击的操作本节课掌握有一定难度,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循序渐进,逐步练习。儿童的天性就爱玩,可安排适当的鼠标练习小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习鼠标的操作练习。课后的自主活动课,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设计的。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进入计算机教室,在上课时应强调计算机教室管理规定,并在教学中强调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少讲抽象概念,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不要求学生对概念认识多深,应多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保护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第2课

桌面的奥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开机和关机的基本方法。

(2)初步认识Windows XP桌面和“开始”菜单。 (3)掌握排列图标及运行程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体验开关机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动手的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排列图标及运行程序的方法,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 XP的方法。

2、难点:运行程序。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自主操作体验。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自己开机, 在讲授如何开机的教学知识点时,教师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具体操作步骤。应该让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主机箱上电源按钮的分布并思考具体作用,尝试独立打开计算机。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计算机机箱的设计师,你会如何合理设计安排电源按钮呢?观察仔细的学生可以通过电源按钮旁的图标成功开机或者通过角色互换、猜测推理的方法得到这样的结论,电源按钮一般都被设计的比较大、较为明显。

不同外型计算机的开机对成年人来说不会是件难事,而对于有些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电源开关有什么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可把不同外形的计算机展示给学生看,也可叫学生找一找不同外形计算机的开关。使学生了解“开关”的特征,使学生以后不管遇到任何一台计算机都能通过观察正确地打开。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桌面的组成、排列图标、运行程序,建议:

(1) 通过演示和观察,直观地感知Windows XP系统桌面的组成与功能。

(2)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排列图标的意义,排列图标不仅仅是能够使用图标变得整齐,还可以帮我们查找文件。

(3) 通过运行画图、播放音乐、游戏软件等,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并掌握菜单的操作要领,学会在Windows XP系统中运行程序。

在关闭计算机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关机尝试。如果学生总是无法成功,就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对话框中的选择,思考不同选项的不同含义,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成功关机。

教学中要注意几点:

(1)正确的开机方法,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

(2)要强调关闭系统之前,必须先关闭打开的窗口(应用程序)、再退出Windows系统,以确保所做的工作已经保存到硬盘上。

(3)打开“开始”菜单的方法一般是单击“开始”按钮,也可以按一下键盘下方的专用键。

(4)用准确的术语介绍弹出的“开始”菜单、“关闭Windows”对话框。 自主活动(扫雷)

雷区:埋有“地雷”的区域,有的小方块下有地雷,有的没有地雷。

地雷计数器:告诉我们一共有多少地雷,或者还剩多少地雷没有标记。 计时器:从揭开第一小方块开始计时,显示游戏进行的时间。 重新开始按钮:重新开始新的一局。

第3课

多变的窗口和桌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窗口的基本结构。

(2)掌握打开、移动、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窗口以及改变窗口大小的基本操作。 (3)掌握桌面的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 (4)学生进一步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操作。

(2)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与人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的浓厚兴趣。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窗口的基础知识,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2、难点:能够按照要求改变窗口的大小。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师演示讲解,任务驱动,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操作体验。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窗口是用户操作Windows的基本对象,Windows的应用程序都是以一个窗口的形式出现。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程序窗口的基本结构,并熟悉窗口的基本操作,比如,打开窗口的方法、改变窗口的大小和位置等。在Windows界面下,应用程序窗口的总体结构大同小异,教材以“我的电脑”窗口为例介绍了一般窗口的结构,让学生熟悉窗口的组成部分,并能熟练掌握与窗口有关的一些基本操作。

要让学生对照屏幕实际显示的窗口来认识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窗口边框、状态栏等各部分的功能,让他们了解窗口右上角的三个小按钮(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的作用并实际上机试验。需要说明的是,当窗口最大化时,最大化按钮变成了还原按钮。

这里还有两个新的术语要强调:滚动条和滚动按钮。当窗口较小,而工作区内容较多不能完全显示时,要提醒学生使用滚动条或滚动按钮来查看。

Windows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每个打开的“窗口”在“任务栏”中都有一个缩小的图标,即对应的按钮。只要用鼠标器单击“任务栏”中代表某一窗口的按钮,就可使被覆盖的窗口调到上面,成为当前窗口;如果两个窗口部分重叠, 还可以单击下面窗口的任意位置,将下面的窗口变成当前窗口。

自由改变窗口大小:在此课时中,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对鼠标的操作还称不上得心应手,要他们把鼠标指向窗口的控制点有点困难。教师应有耐心让学生慢慢找到感觉。

移动窗口:让学生明白把鼠标指向窗口的标题栏然后拖动鼠标即可。 菜单栏是体现程序丰富功能的地方,学生今后要经常用来进行各种操作,其中“文件”、“编辑”、“查看”菜单集合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命令,教材在“练一练”里要求学生尝试“查看”菜单“工具栏”选项中的命令,目的是让学生对窗口菜单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使用做准备。 桌面的设置是电脑个性化设置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使用电脑的兴趣增强主人意识有很大作用,此部分的教学可采用“扶一扶”“探一探”等方法,简单演示背景设置,其余部分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对话框的教学。对话框是特殊的窗口,无最大化、最小化按钮,教学中引用“窗口”、“对话框”的术语要正确。

初学者在未掌握鼠标器单击、双击时,打开窗口有点小困难,要求学生双击速度要快。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教科书、计算机、同学或教师的帮助)来展开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详尽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精神,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生疏到熟练的特点。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过程,教师应作适当的示范操作和演示讲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脚手架”,学生可以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范例中得到启迪和帮助。

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适当时候可以组织相关的学习交流和评估活动。 第4课 可爱的小蝌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打开和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 (2)认识“画图”程序窗口的基本结构。

(3)掌握铅笔、刷子、橡皮三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4)理解撤销和清除图像的意义,掌握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尝试,任务驱动,小组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画图的兴趣。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铅笔、刷子、橡皮三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撤销和清除图像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认识画图软件、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在学习画图软件之前,先欣赏本课的主题画“可爱的小蝌蚪”,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为学生后面进行创作打下基础。

2、虽然学生在前面对窗口已经有所认识,但是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画图软件的界面,所以在这里教师还是要解释每一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建议教师可以分为三点来教学:

(1)整体初步认识:让学生整体认知“画图”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滚动条、最大化按钮、最小化按钮、画图工具箱、工具状态选择器、颜料盒、画图区等。

(2)具体认识工具箱,本知识点主要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教师作补充说明,工具箱中各个工具的名称由学生自己通过鼠标指针的指向来了解。

(3)颜料盒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前后背景的修改,为后面的颜色填充教学作好铺垫。

3、铅笔、刷子、橡皮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介绍 “铅笔”的选定和使用方法:铅笔是画图软件教学的第一个工具,因此教学铅笔时详细些。选择好铅笔后可以让学生把鼠标指针移到绘图区,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同时也可让学生在画布描绘。绘画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知道,应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拖动鼠标。颜色的选择只需教师稍加点拨即可。在使用刷子工具时,应让学生明白可改变刷子的形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电脑给我们准备了几种刷子”,提醒学生工具样式的应用,为后面的橡皮大小选择教学奠定基础。还要使学生理解画图工具使用的流程,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先后顺序的。比如刷子工具,选笔头和选颜色,无所谓先后。对电脑秘笈的处理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4、撤销和清除图像

这两项操作在绘画过程中是非常实用的,要使学生通过操作自己探究出它们的区别,加深印象,以使他们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5、画图程序的关闭: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退出画图软件。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这课时我们不要求学生学会保存作品的方法。 第5课

鸭妈妈的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直线”、“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绘制图画。 (2)学会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给图画填色。 (3)学会保存和打开画图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体验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灵活地使用各种工具。 (3)能够评价作品,并丰富和完善作品。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尝试中总结工具使用规律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灵活使用各种画图工具;学会非封闭图形的填色方法;学会保存和打开画图作品。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教师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尝试,选择合适的画图工具,完成 “绘画任务”。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教师可在课前制作课件,课中演示绘制小屋的分解过程,让学生明白复杂的小屋图是由简单的图形组成,要学会绘制小屋,必须先学会画简单的图形。

“直线”的教学:直线的使用难度不大,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画出不同粗细的直线的方法,建议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总结使用规律,比如:可以让学生直接利用直线工具,画出五条粗细不等的线,接着让学生自己总结直线工具的使用规律。“矩形”、“圆角矩形”、“椭圆”教学:它们的使用方法一样,可以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学会三种不同效果图形的画法。让学生画一个简单图形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难度,可以让学生选择图形工具后,自由发挥想象,画出各种图形。指导学生根据教材探索正方形与圆形的画法,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总结规则图形工具的使用规律。

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很大,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较为简单,教师可设计一个给彩虹填色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动手尝试的愿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做一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果图形没有被封闭,学生在填色操作时会出现颜色外漏,激起学生的疑问,然后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原因,思考怎样解决。需要强调的是:撤销工具可以结合起来教学。

由于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较高,让他仅仅进行课内知识的练习是远远不能让他们满足的,因此教师可以考虑添加一些课外的练习,比如给色彩鲜明的彩虹换件衣裳,给季节不同的图添加不同气候的背景等。

保存和打开操作在电脑学习中经常用到,保存路径和文件名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学生目前还没有学习资源管理器,对路径不宜做过多的解释,直接给学生指定位置即可。此外,键盘的知识,汉字录入学生都不会,所以,教材只要求用班级和学号为文件名。提倡有基础的同学使用汉字,为以后的学习提前做一下铺垫。 第6课

金鱼妈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喷枪工具、曲线工具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演示讲解,使学生学会喷枪、曲线、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探索如何灵活使用画图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观。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曲线和多边形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难点:能够熟练地运用鼠标画曲线和多边形。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喷枪工具的教学,可通过不同作品的比较引出,尤其注意三种样式的使用,以及拖按鼠标的时间及速度对绘画效果的影响。建议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完成作品。

如何画曲线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由曲线组成的图形,问:你有办法画出这样的线条吗?用什么工具?可先让全体学生去尝试,然后再做适当的小结,最后让学生去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时,重点放在曲线弧度的调整上,教师操作完就让学生自己尝试画曲线,体会画曲线的过程。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曲线不见了”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观察分析C型一条弯曲线和S型两个对弯曲线的不同之处,教师在学生发现问题后,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再次强调“画曲线时必须拖动两次而且只能拖动两次才能完成”,在问题解决之后,让学生再次练习加深体会,对曲线使用方法更进一步的掌握。学会画曲线,教师再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画鱼尾的方法,并针对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师生讨论解决。学完这部分内容,教师再相机演示画鱼鳍,引导出封闭曲线的画法,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试画金鱼,并进行评比。教师要注意在练习中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在计算机上完成,以熟练对曲线工具的掌握。

多边形工具使用教学:多边形的使用难度比曲线大,由于前面规则图形工具,学生已经进行了自主尝试,学生的自信较高,同样可以让学生先去尝试,使他们自己感受不同工具的使用规律,然后教师再详细地、一步一步地边演示边向学生讲解,强调画多边形时,要找准顶点的位置,最后双击完成,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技巧。 第7课 开满荷花的池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选定工具、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感受选定、移动、复制粘贴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及协作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图形的移动、复制和粘贴。

2、难点:设置透明,“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复制和粘贴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学习法。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画图程序,掌握了基本的画图方法,懂得了画简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继续学习巧用技巧画图的基础。以简便作图的过程体现计算机作图与普通作图的不同之处。

以画池塘中的荷花为例,讲解了移动、复制、粘贴的步骤。首先以问题激疑导入移动图形,教师演示移动图形的步骤,强调移动图形前必须选中物体,引入“选定”工具

。然后再通过学生的练习强化移动和删除图形的方法,在练习中发现问题,无法全部选定,从而引出工具箱中的“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

,注意对学生说明当两种图形靠得太近,用“选

来选定,选定时要头尾相接定”工具不能完成选定时,可以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或包围要选的图形。教师还要让学生理解在选定时背景不透明和背景透明两种样式的差异。

在复制、粘贴教学中,以一朵一朵地画浪费时间,引出复制、粘贴的简便方法,再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以自学教材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复制、粘贴的方法,打开菜单栏中的“编辑(E)”菜单,单击其中的“复制(C)”命令。打开菜单栏中的“编辑(E)”菜单,单击其中的“粘贴(P)”命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的能力。在复制、粘贴练习中让学生掌握不选定就复制不了内容;不复制就粘贴不了内容;复制一次可以粘贴无数次;粘贴新的内容要重新选定和复制等。

每个人画荷花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这不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以在课前作好准备,学生直接打开素材即可使用,以便教学复制、粘贴时更好地把握时间。 第8课 变形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熟练地进行图形的复制、移动。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操作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图形翻转/旋转及拉伸/扭曲的方法。

2、难点:图形翻转/旋转的特点,综合运用“选定、复制、移动、翻转、旋转”这些操作创造出较复杂的图案。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演示法、讨论学习法。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本课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延伸,并且贯穿以后整个画图教学,是学生能够熟练、快捷地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前一课学生已掌握了图形复制、移动的方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图形的变形操作进行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接受“翻转”和“旋转”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直接让他们学习“画图”中的“翻转”和“旋转”,他们往往缺乏兴趣。因此,我们要把信息技术知识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的开始继续以池塘生活为背景,以问题“池塘中游来四条鱼,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激疑,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小树水中倒影为例,让他们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发现并提出解决的思路。“水平翻转”是新的知识点,教师要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方法,再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这一知识点。请学生做演示操作,一方面是对已掌握的学生的肯定,另一方面给未完全掌握的同学再一次学习的机会。下面的两个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中举一反三的了解“垂直翻转”及“按一定角度旋转”的应用。教师最后还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安一定角度旋转”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

在“拉伸”和“扭曲”的教学环节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以自学或小组合作形式自主探索学习,在小组汇报情况后,教师再相机给些小提示,如输入水平扭曲的度数,可以多输入调试几次,直到找到最合适的扭曲度数。

本课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拓展知识,水中倒影体现出的对称美,课件播放生活中多处可见的对称美,让学生感受美,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再给学生一个简单图形,让其发挥想象力,综合运用“选定、复制、移动、翻转、旋转”这些操作创造出美丽神奇的图案。 第9课 梦想舞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放大镜”工具的使用方法,会用“放大镜”修改图画。 (2)能够根据主题进行构思,综合运用画图工具,自主创作个性图画。 (3)学会评价作品,在评价欣赏优秀作品时感受美。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教师的演示学习放大镜的使用;通过分析和小组讨论探究个性图形的画法;通过想象和创意来设计图画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优秀作品进行欣赏。

2、学生自己创作一幅有创意、有个性的电脑绘画作品。

3、合理地综合运用画图工具箱的各种绘画工具创作图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讨论法,讲授法和演示法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是使用放大镜工具修改图画,要使学生理解使用放大镜后只是图像显示比例放大了,图画本身并没有放大,将显示比例改为1X后,图画会恢复到原来的显示大小。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在画图软件中合理地综合运用画图工具箱的各种绘画工具创作绘画。为启示学生创造出有创意、有个性的电脑绘画作品,教材给出了几个经典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除了需要工具操作以外,主题、构思、构图、色彩等表现手法是十分重要的。鉴于四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难以定夺主题的现象,教师可准备一些适合此年龄层次的主题以供学生参考,为丰富他们的构图素材,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去说、去听、去交流,让学生在十分热烈的氛围中去进行下面的操作步骤。在构思、构图、色彩等表现手法,教师不宜直接强调或要求学生,可适当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感受好在哪里。通过学生的赏评,从而转化成自己对作品的创作概念,这样学生在创作时就会轻车熟路了。

在学生创作之前,教师还应当对一些工具的使用技巧作简单介绍。可以通过一些作品,让学生去感知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之微妙,对于实战经验教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在作品评价时,对于一些不太理想的作品,教师不宜用“不好”或“很差”等词语来直接评价,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进行比较,自己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在哪里。 第10课

十只手指管键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键盘的键位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2)掌握键盘指法分工及打字姿势 (3)掌握基本键位及指法

(4)能初步熟悉和运用“金山打字通2008”软件进行键盘练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探究和实践操作进行键盘的教学 (2)能以正确的打字姿势,进行键盘的简单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了解键盘的键位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金山打字通2008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认识软件的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键盘的键位结构,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初步了解“金山打字通2008的使用。

2、难点:能通过练习和记忆掌握基本键位及指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探究法、谈话法、任务贯穿和问题导入法为主线。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通过看书和观察对比自己得实物键盘,建立对键盘的感性认识。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键盘和鼠标同属于计算机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单元充分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以及熟练了鼠标操作后,本单元以键盘为教学主体,从键盘的组成到操作,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层次的将键盘知识介绍给学生并使之熟练掌握操作键盘的要领。

本课主要从两个基础知识方面介绍键盘:键位结构和键盘的操作姿势。另一方面,根据时下适用于学生的软件角度出发选择了“金山打字通2008”作为键盘指法练习软件向学生推荐。

1、键盘的键位结构

以键盘的自然分布情况以及各种资料中对键盘区域的常规划分,将键盘分为五个主要区域:主键盘区、编辑键区、辅助键区、功能键区和状态指示区。

(1)主键盘区

作为打字练习的主要区域,主键盘区在整个键盘中的分布最大。其中包括了26个大写英文字母键,数字和字符,标点等组成的双字符键还有一些用于字符之间转换、或带有组合功能的部分功能键。

(2)编辑键区

编辑键区位于键盘的中间偏右位置,包括了4个光标移动键和6个用于文字处理的编辑键,共10个键。

(3) 辅助键区(小键盘区) 小键盘区位于键盘的右侧,一般有17个键。主要有10个标有数字和一个标有小数点的键,一个数字锁定键,另外还有加号(+)、减号(-)、乘号(*)、除号()和一个回车键。

(4)功能键区——位于键盘的顶部,包括 F1~F12共12个功能键。

本课是键盘教学的初始,因此,在教学中以了解为主。建议从位置、包含内容等方面帮助学生记忆键盘的键位结构。同时,由于主键盘区将会是下一阶段教学的重点,所以熟悉键盘中26个英文字母的排列能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常用的功能键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记忆其拼法和位置。

2、键盘的操作姿势

键盘操作是计算机操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本课从打字姿势到击键要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议教学中不止停留在书面文字,可适当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理解内化文字内容。

3、键盘指法

本课从两方面进行键盘指法的教学,先是基本键位指法,后来才是全键盘指法的教学,在指法训练中要循序渐进,把基本键位提出来,是要求在本课重点进行学习和训练,全键盘指法可略讲,学生知道即可,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逐步学习并训练学生掌握之。

4、金山打字通2008 这是一个专业的指法训练软件,包括指法训练的整套学习及测试内容,非常适合同学们进行指法练习。本课以介绍软件的运行方法和基本功能为主,从“运行软件、进入系统、功能介绍和退出系统”四个方面来讲解。在教学中,建议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字、图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第11课

实用的“记事本”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记事本的启动及字符录入、简单编辑操作。

(2)掌握Caps Lock键、Backspace和Delete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了解编辑键区和小键盘区的基本作用。 (4)上排字母键指法练习。

2、过程与方法

比较←Backspace和Delete以及编辑键区Home、End、Page Up、Page Down;←、↑、→、↓ 以及小键盘区光标控制键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同学的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记事本的启动及字符录入、简单编辑操作;Caps Lock键的功能;Backspace和Delete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难点:比较←Backspace和Delete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探究法、谈话法、任务贯穿和问题导入法为主线。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比。讨论总结Caps Lock键、Backspace键和Delete键以及编辑键区常用键的用法。教师适时地评价指导,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知识。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在于掌握记事本的启动及字符录入、简单编辑操作;Caps Lock键的功能;Backspace键和Delete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由于内容比较枯燥,在教材的编排上力求突出实践性和探究性,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1、记事本

记事本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辅助学生对键盘的学习与训练,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字处理软件文字录入与编辑的简单技巧,为以后学习Word等软件打下基础。在教学时可直接演示,引导学生快速上手,主要进行字符录入练习。

2、大写字母锁定键

这部分要提醒学生注意指示灯,灯亮的时候为大写。

3、退格键和删除键

Backspace键和Delete键在键盘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都是删除,但是具体删除的方式却不一样。在介绍这一组功能相似的键时,教材中仍然采取的是在探究中发现这样一种学习理念。因此建议在教学时,同样可以采取结合任务,先尝试——再组内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学以及主动内化知识的能力。

4、光标控制键

这些在作用上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功能键,主要集中在编辑键区和小键盘区中。建议教学时也能系统的引导学生将功能类似的键进行比较。结合任务以及“练一练”,先尝试——再组内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区分这些功能键的用法,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功能键。

另外,这些功能键的操作性不强,建议教师可以从适用、恰当选择的角度出发,设计练习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内化这些功能键的使用方法。 第12课

练就一双巧巧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符号键与上档键的关系,学会录入符号。

(2)掌握大写字母锁定键和上档键的区别,熟练录入大、小写字母。 (3)知道下排键与中间字母键的指法,并能正确操作。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字符输入时正确、恰当地使用Shift、Caps Lock、Backspace、Enter、空格键这些常用功能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功能键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同时增强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符号键与上档键的关系;下排键与中间字母键的指法。

2、难点:学会在字符输入时正确、恰当的使用Shift、Caps Lock、Backspace、Enter、空格键这些常用功能键。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功能键的用途。在运用中学习新知识,在运用中形成技能。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本课的是键盘学习的最后一课,到目前为止键盘的功能键的基本学习完毕,本课着重对Shift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练习,在练习的同时又融入了Backspace、Enter、空格键这三个功能键。

1、 符号键和Shift键 和以前的功能键学习类似,本课安排了四个小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符号键和上档键的关系,以使学生掌握符号的录入方法。教学中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示范等方式进行。键盘上有两个上档键,是为了使左右手更好地配合,使符号录入更方便。

2、 上档键与大写字母锁定键的区别

使用Shift键和Caps Lock键都可以输入大写字母,要注意两者在使用方法上的区别,当大写字母比较少时可使用上档键。

3、娱乐性的练习

本课教学内容中的练习部分相对比较枯燥,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材中设计加入了网络流行表情、字符画的练习,通过表情和字符画的设计,引导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Shift键和字符键。

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一、新高考改革简述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政策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也就是说,将来学生的高考成绩将会是"3+3"模式,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正如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郑富芝说:"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了可能。"

二、高考改革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受到的冲击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实施,在体现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同时,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高中思想政治又面临一次新的改革。最为明显的变化是高中政治从文科的必考科目变为了选考科目,这对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首先,在高考改革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价值一直被怀疑和否定。长久以来,政治学科被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公认为“洗脑”学科,因此对政治这一学科的重视度远不如其他学科。同时,由于高中政治相较于其它诸如:历史、地理、数学、英语之类的课程来说,更加脱离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们认为政治学科十分乏味,无法提起学习兴趣。

其次,在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出来以后,高中政治从文科必考科目变为选考科目,相比较于物理、化学这样的实用科学和充满趣味的历史、地理,枯燥乏味的政治学科被学生的选考几率便相形见绌。加之很多师生和家长认为高校专业中把政治课作为设限选考科目的很少,所以得出的结论便是轻视高中思想政治课,因此在学习上表现为更加懈怠和懒散。可想而知,长此以往,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作用会变得更加薄弱和无力。

最后,政治这一学科虽然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是实际上却始终在中学教学中属于边缘学科。政治这一学科在对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和人文素养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它是各门学科的综合体,政治学科所学知识需要其它各门学科知识的佐证。可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对这样强调价值观培养的政治课大多是排斥的态度,因此政治这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在高考改革前,作为必考,即使学生不喜欢,也不得不为高考而学习。而现在高考考核的“3+3”模式,学生虽然平时也要学习政治课程,但是可以有所选择是否将政治作为高考科目。这就导致学生对其的更加不重视。

三、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对政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与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存在着十分特殊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与我国社会制度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学科功能:政治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品格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文化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加强,而且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也得到越来越深入的贯彻实施,使得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不断得到丰富。以往在文理分科的高考考试格局下,政治学科作为文科综合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从数量和难度上来说都较大。而该学科的人文素养培养在以升学率为主要衡量指标的高考指挥棒下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德育作用。在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以后,高中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考查方式的变化必然会给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带来新的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如下表述:"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通过高考改革进一步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主观上认识的偏差和客观上升学压力的存在,许多政治教师对政治课的文化教育功能情有独钟,而对思想品德教育则忽视了很多。他们很少去研究如何去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很少主动去研究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很少直接去关心中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和苦闷,而更关心的是本学科在高考、会考中的名次,对政治课德育功能缺乏必要的重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位,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其结果必然是损坏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乃至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整个体系的建立和运转。

所以,虽然高考改革方案对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进行了调整,但是从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的要求、以及实际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来看,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知识,养成基本的公民素质;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新形势下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综合新课标精神的要求以及高考改革的相关规定,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关注意识

人们在从事信息活动时产生的各种认识以及观念构成了人们信息意识。人们之所以对信息的把握存在差距,关键就在于人们的信息意识具有强弱的差距。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今信息时代环境下信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追求知识、终身学习、开拓创新的观念;其次,让学生养成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形成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获取和接受各种学科知识的好习惯。因此,我们要具备获取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发现真实和有用的信息,将信息现象与学科需要结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突出教学的引领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突出教学的引领作用,既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深度"又要注重课堂教学情感的"温度",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知识讲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通过有深度的知识对学生的思维、智慧形成冲击和挑战,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问题对话和情感素材分析,引领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在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想和认识。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情感体验升华思想道德品质,养成基本的人文素养,达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层次目标。 3.注重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当前的高中生生活在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归根到底就是体现在作为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上。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必修2《政治生活》教材共计四个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每个单元都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的内容,可以视为公民意识培养的良好依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打下基础。具体来说:第一单元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意识;第二单元要注重培养公民对国家机关和政府以及公职人员的有序监督意识。总之,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现有教材编排内容和形式上的优点,挖掘其国民意识内涵,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为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着力点。

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与高考政策、教材编排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高考改革背景下,对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趋于多元化,在此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学科素养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是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