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论文范文

2023-04-07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BIM技术的概念及引入课程的必要性

(一)BIM技术的概念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概念的核心是用一个数据库存放工程几何和非几何数据,从工程诞生开始,为其整个生命周期提供可信赖的信息共享资源,使得工程各个阶段的相关人员都能从中获取所需的数据,并且是连续、即时、可靠、一致的数据。

BIM技术并不是一个建模软件的应用,而是在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应用的一系列软件的集成,分别应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以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前期规划,到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用到的软件都不相同,都要从模型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计算。

(二)BIM技术引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内唯一一所公办建筑类高职院校,本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业。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应用,建筑企业急需大量拥有BIM技术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临着如何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BIM技术人才,如何将BIM技术引入到课程体系中的问题。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是构成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单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专业特点和所对应的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要求,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一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重新构建。

二、引入BIM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现状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采取的是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2+1”办学模式。目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根据对专业就业岗位群及岗位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调研与分析,确定出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出课程体系。目前我院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施工一线的技能应用和管理岗位,包括施工员、造价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7级专业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专业课程体系中,只在专业基础类课程中单独设了一门关于BIM技术的课程《建筑信息模型实战》。

据了解,我院与国内大多数开设BIM课程的高职建筑类院校一样,只开设了建模课程,而在专业课程中结合BIM技术应用的很少。只通过一门建模课程是远远达不到对BIM技术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的。接下来将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角度来分析如何将BIM技术与专业课程内容结合。

(二)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阶段中的应用情况

BIM 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以下归纳了目前国内常见的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点。

1.施工准备阶段

①碰撞检查:对各专业之间进行碰撞检查,主要是设备管道与建筑结构的碰撞,以及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优化管线设计,节约反工成本。

②三维场地布置:在工程开工之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绘制出三维场布模型,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预留材料堆场,避免二次搬运,保证材料供应充足,工作有序衔接。

③施工方案模拟:在施工作业模型的基础上附加建造过程、施工顺序等信息,通过施工的可视化模型,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

④可视化交底:介绍施工流程与注意事项,对复杂区域进行三维技术交底。

⑤工程量统计:可以从模型中快速准确地获取各项工程量信息,实现工程量快速计算,为前期施工组织提供必要依据,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撑。

⑥构件预制加工:建立预装配构件模型,可以反映构件的定位及装配顺序,虚拟演示装配过程,可以对预制构件出加工图,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2.施工实施阶段

①施工进度模拟:通过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②施工组织模拟:通过BIM可以对项目的重点或難点部分进行可建性模拟。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

③设备与材料管理:对施工作业面配料,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材料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④质量与安全管理:可以准确表达大型机械安全操作半径、洞口临边、高空作业防坠保护措施、现场消防及临水临电的安全使用措施等。提高质量检查的效率与准确率,并控制危险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的施工应用点,如墙体的排砖、砌体洞口预留、模板智能排布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阶段的主要应用如图1所示。

(三)BIM技术应用点与各专业课程内容的结合

根据上述的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BIM技术的应用都是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上才能够理解及应用的。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点与目前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中《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四门课程联系较为紧密。从图2中可以看出BIM技术应用点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四)引入BIM技术后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国外常见的课程设置方法有单独开设 BIM 课程和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中植入BIM 两种。BIM课程体系设置一是要结合专业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二是要考虑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开展学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BIM技术,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课程设置可以采取单独设置和在专业课程中植入两种方式,根据上表1中的三种课程类别分别设置:

①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单独设置BIM课程。内容主要介绍BIM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BIM技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情况、BIM技术在不同生命周期中运用的相关软件介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建模的基本操作及碰撞检查。目前我院开设了《建筑信息模型实战》这门课程。

②在专業核心课程中植入相关BIM技术应用内容。根据上述对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以及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分析,《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这三门课程都可以结合BIM施工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演示不同施工内容,增强学生对如何合理制定施工计划、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理解,也对如何提高质量检查的效率与准确率、控制危险源等有了直观的了解。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Revit系列软件、Navisworks以及广联达开发的BIM5D等相关软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可以结合BIM相关造价管理软件让学生掌握如何快速地利用BIM模型对各阶段工程量进行计算和统计。《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制图与房屋构造》《地基与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则可以利用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点,增强学生对建筑空间的想象能力,以及对建筑构造的做法及结构构件中钢筋的放置位置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③在综合能力的课程中,设置BIM技术的实际应用实训项目。在各项实训项目的提交成果中增加体现实训过程的BIM技术应用模型,如《工程施工图实训》可以将以前提交的钢筋翻样图纸成果改成提交建筑构造或结构构件钢筋模型成果。《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实训》《建筑工程图3BIM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实训》等实训中,都可以要求在实训成果中增加BIM模型展示内容。嵌入BIM技术后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五)BIM课程体系资源共享

要想达到在各专业课程中植入BIM技术的应用,都少不了模型的应用。若建立一个专业共享BIM资源库,将专业不同课程中所有应用到的BIM模型放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课程之间的合作教学与交流,还有利于学生对BIM技术的在施工不同阶段应用的理解,利于学生将不同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对整体工程BIM技术应用能力。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价与计量》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四门课程可基于同一BIM工程模型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这个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资料等管理有更系统的认识。这种基于同一工程项目的BIM技术应用教学效果,是各课程各自BIM教学无法达到的。

三、结语

BIM技术给建筑业带来了第二次革命,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BIM技术应用在我国还属于初期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但BIM技术在建筑业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要紧跟行业步伐,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并满足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507/t20150701_222741.html.2016-06-05.

[2]蔡小玲,李继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2):13-16.

[3]薛立,金益.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教学问题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4):51-52.

[4]王晓亮,郭荣华.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报,2016(1).

[5]王文芳.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BIM课程设置探析[J].高教学刊,2017(15):180-184.

[6]黄海生,吴丹丹.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4):74-77.

[7]潘佳怡,赵源煌.中国建筑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 26):6-11.

[8]何关培.BIM和BIM相关软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 2):110-117.

[9]柴美娟.BIM在高职高专建筑专业群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第1章 机械概述

[课程名称] 金属材料的性能,机械零件的强度 [教材版本] 李世维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 知识目标

1、

2、

3、 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所包括的内容。 了解机械零件失效和强度的内涵,内力和应力的定义。 掌握应力的常用单位b380MPa的换算方法。

二、 能力目标

1、

2、 掌握力学性能对金属材料所起的作用和工艺性能对加工的影响。 掌握应力对材料的强度的关系。

三、 素质目标

1、

2、 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工艺性能对零件使用的影响。 了解失效、应力与零件强度的关系。

四、 教学要求

1、

2、 [教学重点]

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与强度的关系。

2、 了解失效的含义。掌握强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应力的常用单位。 [难点分析] 强度的分类和应力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学生分析]

1、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初中已多少学过,而力学性能、- 1报废等实例说明疲劳对零件寿命的关系。

工艺性能以举例说明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如铸造性好的金属其流动性好,可以铸造薄而大的表面,否则易出现填不平;塑性好的低碳钢容易锻造成型,而含炭量高的金属不易锻造,高速钢更难锻压;焊接性好的材料如普通碳素钢,而铜次之,铝更难。

1.3 机械零件的强度

重点讲清几个概念:

1、失效

2、载荷

3、应力及常用单位

4、强度

5、主要失效形式—各种应力状态下的不同形式。

讲课时,多举一些学生能理解的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感到所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 小结(10分钟)

1、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而使用性能中的力学性能与零件关系最大。

2、 强度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强度越高,抵抗破坏能力越大。常用强度是抗拉强度和强度极限b。

3、 常用硬度表示方法有HB布氏和HRC洛氏硬度,后者用于淬火后材料的硬度表示。

4、

5、

四、 布置作业

练习册中P [课后分析]

- 3该内容理论性较强,讲课中一定要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果,如磨料磨损可举眼不柔沙的实例。 [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讲授为主,穿插互动、提问与设问,最后小结。1学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五、 导入新课(5分钟)

1、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磨擦,如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时间久了鞋底要磨损。为了减少磨损,尽量把地面做得光滑,走路省力又可以减少磨损;但太光滑了却走不了路,如在光滑的冰面上寸步难行。有时候又需要加大摩擦,如汽车刹车时,能尽快地停下来,这是希望路面粗糙些,摩擦力大些,刹车带与刹车轮能尽快闸紧抱住。

2、只要是两个相互运动的表面,就必定会产生摩擦,只要有摩擦就必定产生磨损,这是正常的现象。研究摩擦和磨损的类型和机理,目的是减少摩擦损失,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

六、 新课(35分钟)

重视摩擦对机器零件的影响,目前世界上约有30%~50%的能量消耗在各种形式的摩擦中,约有80%的机器是因为零件磨损而失效。所以减少摩擦磨损,研究摩擦磨损的原因是关系到延长零件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的重要问题。

1、 摩擦

讲授中重点放在摩擦副的摩擦状态来分类,而边界摩擦的内容难以理解,应举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掌握。在机器中,纯干摩擦的现象是很少的,大多是相互运动的表面都有润滑油存在。一般处于润滑状态的机器,大部分表面处于混合摩擦状态。要做到纯液体摩擦状态比较困难,处于液体摩擦状态的运动表面其磨损极小,只是在启动阶段表面有些磨损,因为液体对零件表面的摩擦很小。

2、 磨损

任何相互运动的零件的磨损过程的曲线都是一样的,都必定经过磨合、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的三个阶段,只是稳定磨损阶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设备的润滑和维护好坏息息相关。延长稳定磨损阶段,正是课程研究的最终目的。

按着磨损的形成机理,可以将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和腐蚀磨损。这几种磨损中,唯独疲劳磨损不易理解。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前,全国各高校在建筑学专业开设的主要建筑技术类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物理和建筑设备等。其中建筑构造、建筑结构与选型等课程,不仅在建筑学专业中开设,在城乡规划、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学中也有开设,其教学质量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经过本人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该类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以“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为例,探讨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改革途径与实践效果。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1导言

建筑技术课程体系是以建筑技术为主线,讲授建造技术及建筑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共同特点的系列课程。它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力学等核心课程,还包含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节能、建筑防灾、生态建筑、建筑材料等专业必修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中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部分课程也在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本科专业中开设。在建筑学课程教学体系中,要求学生以建筑设计为主体,覆盖各门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广泛的知识领域,以解决工程中多种技术和艺术问题的潜在矛盾,满足职业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2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筑业与欧美一些较为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水平差距也逐渐拉近,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具有一定差距。如何拉近我国与世界建筑业发展水平的距离?首先应从专业基础教育入手。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建筑技术水平。建筑学专业处于一个高速扩展、变化复杂阶段,现今建筑师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繁重的,特别是新结构以及新体系的不断涌现,都对建筑学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建筑界普遍认为,现代建筑师能否出色的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是否能够运用好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师日后的实践应用。原有的建筑技术类教学课程已经不适应现代发展所需要的模式与方法。所以说,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3当前建筑技术教育现状

建筑教育必须与国际接轨,与社会同步。但目前我国的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往往作为“其他课程”游离在设计课的主线之外,与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的衔接不够。另外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历来偏重建筑物的物质构成和构成的技术手段,而少有贯穿于其中的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及演变过程,造成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建筑构思轻建筑功能、重设计课轻技术课、重设计理论轻工程实践、重方案表现轻综合素质的现象。围绕着素质教育开展技术类课程的改革,全国多家院校建筑学专业都进行了相应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支持。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尚存在以下几方面情况:

3.1研究都还多局限于单门的技术类课程的改革,目前的技术课程评价标准中注重细节的完美和追求标准模式的倾向还较明显,阶段目标追求尽善尽美,但总体缺乏协调合作。

3.2忽视设计主线和工程主体,以狭义的技术指标为起点,就技术做技术,对设计思维的提炼及与实际工程的衔接还重视不够。

3.3缺乏与企业或社会的互动,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差异较大,对设计规范、工程材料以及结构的构造处理等了解不多,有产业经验和背景的师资较少。

4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4.1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

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

4.2跨学科协作的建筑技术教学

建筑学是工程学科门类当中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科,从研究内容上看,它直接涉及到美学、环境学、物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所以建筑学自身就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属性。从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看,建筑功能和形态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必然越来越广,这就更需要各专业领域的协调。当前仍然采用分科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工程发展的步伐。因此,跨学科的建筑技术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

4.3建筑技术教育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建筑所面临问题的日益复杂,建筑学科的创新突破对先进实验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实验技术条件来支撑,也需要高质量、创新性的实验教学体系来保障。作为建筑学这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实验实践环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

5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快速转变,高校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也随之掀起,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在进行积极地改革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建筑学科具有“技艺一体”的特点,开展建筑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積极促进各高校不同层次建筑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大众教育下的专业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龚永智,丁发兴.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26+165.

[2]刘喜平.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6-128.

[3]倪国栋,鄢晓非,宁德春.工程管理专业建筑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01:54-58.

[4]燕乐纬,张永山,汪大洋,蔡长青.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7:52-53.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论述工程造价专业群课程体系设置,认为应遵循中高职贯通原则、依据学校自身特色原则、按照行业基础和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打造“平台+模块”开放共享的科学课程体系,并提出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措施:强化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专兼结合,建设“专业化”的教学团队;构建教学资源库;整合实训资源,建设面向专业群的实训基地。

【关键词】中职学校 工程造价专业群 课程体系 设置

2018 年 8 月 3 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广西职业教育第一批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城市建设学校申报的“广西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获得批准。根据项目的精神,针对专业的特点,研究专业群集约化发展的规律,科学定位,优化专业集群思路,研究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它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对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尤为关键。

一、专业群建设内涵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工程造价专业群以工程造价岗位能力为核心,涵盖工程造价、建筑表现(建筑信息模型管理)、房地产营销与管理(房地产估价)3 个专业。该专业群在校生人数 735 人,已通过自治区“工程造价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验收,并获得良好成绩;与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自治区级“教学资源库”项目,并成功立项;以该专业群为支撑,广西城市建设学校进入教育部“1+X”首批试点院校及首批考核院校。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群以“广西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项目建设为载体,深化“三教”改革,创建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要素全方位融合,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专业群,为促进广西经济繁荣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的建筑业人力资源和社会服务。

二、专业群组建的原则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东盟国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迫切需要建筑业相关技术人才,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工程造价专业群的设置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广西建设行业发展背景下,以自治区特色示范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为核心,依据学校已有的优势,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原则,按岗位基础、技能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将建筑表现(建筑信息模型)专业、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融入其中,组建工程造价专业群。

(一)中高职贯通原则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 条”)的重磅出炉,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不断完善,更明确了让中职学生有更多发展机会,贯彻中职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的理念,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 年修订)》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根据职业教育链条的分布情况,工程造价专业群可以涵盖工程造价、建筑表现和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满足中职学生直通高职的要求。

(二)依据学校自身特色原则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工程造价专业于 2005 年开办,2008 年成为自治区示范性专业,2010 年成为自治区技能大赛培训基地,2015 年成功申报自治区示范特色及实训基地建设,2018 年验收结论为良好。2018 年成功申报第一批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入选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名单,是学校的重点专业。

BIM 建筑表现专业于 2015 年申报,2016 年招进第一届学生,2019 年 4 月申报教育部“首批 1+X 证书制度试点”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级证书制度试点,2019 年 6 月获批成为“首批 1+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是广西获此证书的 6 所院校之一。

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于 2018 年 3 月申报,7 月获批;2019 年 5 月,与桂林市同创集团签约校企合作。新开设的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于 2019 年 8 月开始招生,学制有 3 年制、1.5 年制和“2+3”年制,其中 3 年制和 1.5 年制采用订单录取、订单培养模式,毕业后直接入职同创集团;“2+3”年制,读完 2 年中職后,就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可以对口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房地产检测与估价专业。

因此依据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原则,中职工程造价专业群可以以工程造价专业为核心,BIM 建筑表现专业为特色,发展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的专业群框架。

(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

专业群依托工程造价优势特色专业,联合建筑表现(建筑信息模型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组成“智慧造价”专业集群,对应建设行业:建筑、安装、市政、道桥等,专业关联度比较高。工程造价专业主要为工程项目提供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分析、管理等,BIM 建筑表现专业(建筑信息模型与管理方向)主要面向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强调房地产的建筑属性,培养既懂建筑管理专业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依据本行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分析研究科学组群逻辑,打造“平台+模块”开放共享的科学课程体系,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需要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结合自身办学资源和办学特色,找准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映射关系,形成“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

所谓平台是指相关基础专业具备共同的岗位技能特性,保证专业群各专业基本要求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特点。模块是指共性规格基础上的个性特征,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

“平台+模块”体系设计还要符合中高职衔接对中职功能的定位,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要按照“重基础,强应用”的思路,加强专业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高职入学标准。

专业群平台上还应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与典型岗位职业标准融通”的准则,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相对应。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过程开展具体教学,并通过课程标准及课程活动方案的特点进行设计,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

要充分发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在广西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中副理事委员的作用,主动对接地区建筑行业企业,建立校企深度融合机制。通过利用学校现有研究、培训资源,发挥人才优势,與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广西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服务平台”。与自治区、市两级行业骨干企业共建企业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研究中心。该平台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信息化管理团队孵化功能,助力广西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化转型。依托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校内外实训工场,为平台共建企业培养一支品德高、技术精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预计年培训逾千人次,培育一批“八桂工匠”。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BIM 实训中心”为载体,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四、课程体系设置及内涵建设

(一)底层共享

重点打造两个平台,即基本素质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1.打造基本素质课程平台。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能力,将基础课程与专业岗位技能相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提升可持续学习能力,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整合。

2.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群基础课程包含建筑识图、建筑 CAD、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5 门。整合工程造价类专业的技能基础性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二)中层分立

构建相对独立的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实践模块,打造与职业技能岗位完全对接的实战型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核心岗位为中心设置课程。中职工程造价专业群的核心课程主要有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招标投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识图与构造、计量计价软件应用等课程,建筑表现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 BIM 软件操作基础、安装工程识图与构造、钢筋算量、BIM 应用与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测量等课程,房地产营销与管理的核心课程包括房地产基础知识、商务礼仪与沟通、物业管理知识、房地产市场调查、房地产销售操作、房地产经纪销售等课程。

具体做法:学校新校区设有建筑模拟施工现场,专业群里的各专业均可组织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认知体验;习岗环节可设置各专业的技术岗位实训,如识图建模实训、资料实训、钢筋工实训、计量与计价综合实训、BIM 呈现实训、Revit 综合实务实训、房地产估价实训、房地产市场调查实训、房地产销售综合等。

(三)高层互选

主要包括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素质拓展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工程造价专业群平台常规的专业社团有工程算量社团、BIM 表现社团、CAD 社团。社团成员经过选优,还能进入学校的工程算量集训队、BIM 表现集训队、CAD 集训队等,都是专业群中与各专业与时俱进的课程,既可以丰富学校的人才储备,为参加全国、全区技能大赛培养种子选手,又能让学生收获为自己以后就业提供保障的知识迁移与跨岗位的能力。学生的未来是动态发展的,但是这些技能和知识的储备是将终身受益的,能长期持久发展的能力和出色的变迁能力将会使学生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前途。

五、课程体系建设保障

(一)强化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专兼结合,建设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培训、顶岗锻炼等多种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派出去,专职教师每年应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让自身能有更多一线企业的工作经历,提升实践能力;二是请进来,聘请各行业优秀的领头人物,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品质,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教学很好地融合起来;三是有计划地加强师资培训,多邀请国内外知名职教专家举办高水平的报告、讲座活动,提高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理念的能力,不断对职业技术教育产生新的思考。

(二)构建教学资源库

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可以从不同方向、用不同思路将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探索,不断地充实资源,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构更加牢固的保障。

基于专业群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前景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让学生更加清楚专业内容、方向等基本信息,并且介绍教学资源,汇总行业职业岗位的培养目标和相关信息,为学生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用科学、规范的思维来掌握知识铺平道路。同时保持与人力资源、招就办等的沟通与联系,随时更新人才供求的信息,让学生有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

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案、多媒体素材、试题库、课件、教学模型、微课、教学录像等,除对原有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外,还应不断建设和开发新的资源,上传至信息教学平台。

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可通过蓝墨云班课、Moodle 信息化平台,为学生开放课堂,同时与学生在线交流答疑解惑。

在工程造价特色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已购买的建筑、安装、施工等虚拟仿真软件,通过仿真、立体的三维演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三)整合实训资源,建设面向专业群的实训基地

工程造价专业群面向建筑行业的造价、资料、建模、制图、房地产策划、房地产经纪岗位链,广西城市建设学校自 2016 年起开展工程造价特色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已建成完整的工程造价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和 BIM 工作站,包括建筑模拟施工现场、建筑识图与算量实训室、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室、工程资料实训室、招投标实训室、建筑 CAD 实训室、BIM 综合实训室、施工与安全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等,基地能满足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表现专业学生实训,满足学生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训练要求。

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可以利用已有的工程造价专业综合实训基地,让房产专业的学生进行开发过程、建筑认识、制图、小区规划和预算方面的见习与体验。同时,房产专业后期可筹备建设房地产营销实训室,开展房地产沙盘演练的市场环境仿真实训、竞争决策实训等,还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平台,在企业环境下进行全真实训的演练,使学生能在校外企业平台通过实战提升技能。

【参考文献】

[1]鲁娟娟,王 俊,王高山,等.高职院校“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职教通讯,2016(9)

[2]何 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1)

[3]周 琰.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旅游服务专业群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

[4]陈兆芳.高职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

[5]张 欢.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

[6]陈秀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

(责编 刘 影)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英语是我们进行国际交流的一种语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外语是结合专业知识而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涉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大量词汇、习惯表达等。要想获取专业信息,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就需要与国内外专家进行更多的交流或参阅相关的专业文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很多前沿文献和资料都是用英文书写的,因此懂得专业英语,能够精读专业方面的英文文献,才能及时了解国外的动态,吸取其先进经验。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专业英语是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掌握前沿知识的基础。然而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门课程被当作一门边缘课程来看待,学生觉得不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兴趣不高。

笔者结合自己对专业外语的教学实践,分析本专业的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提高专业外语的教学效果,对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专业外语作为国内外专家交流的平台,是大学生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基础。专业外语是学生学完基础英语,掌握一定专业课程后开设的针对本专业的应用英语。为了达到应用效果,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区别单词在基础英语与专业外语中释义的差别,熟悉专业英语的语法特征以及习惯表达法,学生要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英语听、说、阅读、翻译、写作的能力。考虑到专业英语涉及内容的专业性,该课程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目前,本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 [2]

(一)学生现状

当前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学,学生的基础外语词汇量掌握得不错,语法也精通,但是学生对专业外文参考文献却无法正确理解单词或短语的意思,因此其在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时词不达意、错误百出。例如“fault”一词,在基础英语里是“错误”的意思,但在本专业却是“断层”的意思。

由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属于选修课,学生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加之语言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师资现状

本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对教师的英语能力、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的要求较高,是专业知识与外语的有机结合。基础英语教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无法用基础英语准确表达专业意思。目前,我院的专业外语教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对外语教学方法与规律知之甚少,且大部分专业外语教师均为年轻教师,流动性较大,因此专业外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三)教学内容现状

目前专业外语教材的建设落后于专业发展的需要,公开出版的教材较少且不具有通用性,有的教材内容落后,信息陈旧,没有涉及最新的专业技术。这些教材从内容广度与深度、词汇量的提供角度来看,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3] [4] [5]因此在专业外语教学时,教学内容一般由专业课教师选取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外语教材或文献,其内容较窄。

(四)教学方法现状

现在的教学形式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先背一些专业词汇,然后由教师或学生逐字逐句翻译原文,课堂上学生在书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一些生词的汉语解释,课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就会生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对文献的翻译与阅读上,而对专业外语与普通外语的不同语法特点、习惯表达、用词特点等翻译技巧涉及太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外语表达以及精读外文资料的目的。

对专业外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学生习目标不清楚,造成了教与学的标准不清晰,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读懂专业资料,积累一定数量的专业外语词汇并能够将把中文文献翻译成较地道的外文,即外文资料的读写和翻译能力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这需要教师在阅读和翻译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要掌握专业词汇的习惯表达。同时,为了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的报告,并能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

(一)教学内容建议

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较为基础,且教材、专著中的知识更新时间较长,而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则更能反映科学研究的前沿。因此,教师除讲授专业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教师在教授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外文知识以及表达方法后,可适当讲授最新发表的论文。教学内容要有循序渐进性、系统性、完整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学好专业外语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挑选一些经典的、涉猎内容广的、实用的论文进行讲授,让学生对学科的发展有一定认识,同时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为以后的研究方向做准备。

专业词汇是专业外语学习的基础,所以专业词汇的讲解与理解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中有大量特定的句型和习惯用法,掌握它们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词汇的学习有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背单词,二是在学习文章与句子中学习单词,后者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用专业术语描述专业内容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建议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是基础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因此,专业外语的教学有别于基础英语教学。教师应充分了解专业外语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术语、专业习惯表达,多读专业资料,通过专业外语来学习专业知识。

同时,考虑到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时数少的特点,在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标出其专业词汇的英语意思,以及个别习惯表达法,这不会耽误专业课的教学,但是能提高学生掌握理解专业词汇的效率。

关于学习专业词汇的建议:1.采用滚动循环的方式背单词,如第一天背十个单词,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十个,再学习十个新单词,第三天复习第二天最新学的十个单词,再学习十个新的单词,以此类推。学习完一轮后,重新开始学习,直到完全掌握;2.在学习文章中学习单词,大声朗读课文,用过声音加强对新词的记忆。

关于增强读写能力及听说能力的建议:1.在课堂上以讨论、问答以及演讲、小组竞赛的方式活跃气氛,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对话,针对某个专业知识点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适当运用多媒体播放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视频,增加学习的趣味性;3.让学生背诵几篇经典的文章,增加学生的语感;4.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性。

大学是每个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学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种种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兴趣之上。我们相信,在兴趣的驱动下,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语言学习本来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如果在教师有心并且悉心的指导下,逐步培养学生对专业语言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那么我们可以预见,这将极大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逐步与国际接轨。兴趣的建立在信心之上,我们可以从让学生记住一个单词、看懂一个句子、背会一个段落开始,逐步建立学生对专业外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结束语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是本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生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国际专家交流的基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通过本文提出的专业外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以及各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有限时间内定能达到专业外语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莉娜,贾国欣.工科专业外语教学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5-77.

[2] 孙伏.工科《专业外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6):349-350.

[3] 宋怀庆.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建议[J].科技文汇,2009(1):166-168.

[4] 刘永光,朱靖.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176-177.

[5] 田海波,寇发荣.工科类专业外语教学模式[J].时代教育,2013(3):114-115.

[责任编辑:陈 明]

上一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下一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