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

2023-06-01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非医疗行为;法律保护

作者简介:林宇虹(1981-),女,硕士,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刑法学、医事法学。

一、中医养生保健相关立法概况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调摄身心、养护生命、祛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中医养生学也是中医学重要的分支学科。近年来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立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2005年至2011年2005年9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规章内容较为简单,主要就是强调非医疗机构不得以“中医”、“医疗”、或者“治疗”等医疗专门术语进行推拿、按摩等活动。2009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该规章强调盲人医疗按摩属于“医疗活动”,和普通的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区别。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中医预防保健是一种“治未病”服务。实施意见对中医预防保健的目标,服务体系、技术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措施提出了意见。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基本標准》(试用稿)。这部“试用稿”的特点在于定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将中医养生保健的项目分类做出明确规定,以及该行业的限制项目,场所环境、设备设施、人员配备、管理等。但这仅是一部试用稿,法律位阶不高,规定的条文也很笼统。比如规定“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到底是什么部门,什么样的资质证书,没有具体指明。

(二)2014年至2016年201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当然这这个文件不是属于法律法规的范畴。但是它也道出了中医养生保健的本质,即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2014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计委《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中有关中医监督问题的批复》。该批复明确了“中医诊疗活动”的概念,以及非医疗机构不得从事的相关中医活动。批复涉及中医养生保健的种种乱象,但仅是规定“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2015年《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在“征求意见稿”中并没有直接提及“中医养生”,而是在第16条规定“本法所称传统中医药服务,包括中医辨证论治,中药治疗和中药调剂、中药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以及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可以说中医养生在法律层面被定义为是“中医药服务”。也就是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活动。2016年1月局制定了《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暂行规定》。这部规定明确了“中医师”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咨询和指导作用。2016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这部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类服务应由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开展。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二、中医养生保健相关问题的法律界定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针对上文2005年至2016年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我国现行立法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问题的界定做出如下梳理:

(一)“中医养生保健”不是“医疗行为”

在09年的《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等实施中医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属于医疗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这一条明确规定“中医养生保健”不是“医疗行为”。中医养生的理念其实与“治未病”是相通的。“养生”是人类为了自身良好的生存与发展,有意识地根据人体生长衰老不可逆的量,质变化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这种行为应该贯穿于出生前、出生后、病前、病中、病后的全过程[1]。“治未病”这个概念源自于《黄帝内经》,“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未病先防,防变、病后防复。上文提及的2016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关于“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可以说中医养生保健是“治未病”理念的重要组成。法律将中医养生保健排除在“医疗行为”之外,并不是对于其的摒弃,而是从另一个层面去保护它的本质和传承。避免某些非医疗机构打着“中医养生”的旗号,做出伤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非法行医行为。

(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法律界定标准模糊

在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基本标准》(试用稿)中明确指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是指运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手段,开展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服务活动,不以治疗为目的(非医疗性质)的独立机构。“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是和医院完全不同性质的场所。首先它的定位是服务场所,而且是独立的服务场所,不依附于任何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目前开办要经过县或者区的卫生局和工商局的行政许可,颁发“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这样看来,似乎和普通的商家没有区别。但是这类机构的运营却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直接相关。必须明确它不是普通的服务机构,也不是普通的卫生公共场所。市面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大多数由美容院、足浴、按摩保健场所提供。中医养生保健行为介于医疗行为和服务行为之间。人民群众在该机构接受服务,通常抱有的心态是让身体更健康,甚至寄托了治疗疾病的愿望。卫生部门在对养生保健涉嫌非法行医方面查处被动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对养生保健机构没有直接的监管权,只有在养生保健机构存在非法行医的情况下才能依法查处[2]。因此,监管机构的法律法规授权也是亟待完善的。

(三)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缺乏法律法规约束

目前中医养生有以下这些分类:按摩类、熏洗类、艾灸类、贴敷类、拔罐类、刮痧类、及其其他以中医理论、理念为指导的各种物理方法、自然疗法等。而且在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基本标准》(试用稿)中明确规定“限制项目”,即“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销售等活动”、“禁止使用危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方法和手段”。目前市面上某些养生会所和美容店确实打着“中医养生”的名义,开展针刺、刮痧、艾灸、经络疏通等服务,其合法性受到质疑。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计委等部门通过“批复”的形式明确表态,养生会所实施的针灸等服务属于“非法行医”。批复明确,“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由此进一步对中医养生的保健范围作出了限制规定。但是如果某些美容会所,足浴会所、或者养生机构不怕风险,真的进行了以上这些不在他们权限范围内的项目经营,如果没有出现危害后果,那么可能就不了了之。如果出现了危害后果,确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或者惩罚。最为常见就是按照“非法行医”来对待,轻则进行行政处罚,重则按照“非法行医罪”进行处理。因此,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日常服务内容和标准,目前立法尚有欠缺。

(四)中医养生人员的从业资质缺乏统一的规范

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人员的称呼也有很多种,如“中医养生师”、“中医养生指导师”“养生保健师”等,没有统一的说法。很多地区是通过“技能培训认证”的方式招收学员。主办方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劳动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等等,各种名目都有。招收的学员条件参差不齐,如规定“具有相关专业专科学历,连续从事相关行业工作1年以上”,或者“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相关行业工作2年以上”即可报名。2011年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中医院校毕业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者认可的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但是这样的规定模糊且笼统。“国家有关部门”到底是什么部门?“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者认可的机构”具体指代什么样的机构?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出规定。目前市面上的“美容师”、“足疗按摩师”等都自称学习过中医养生知识。真正从中医药高等院校毕业的极少。其实这些从业者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小,通过“前辈”的技术手法,参加一些行业内的简单培训,就能上岗。以中医养生美容师为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培训。招生培训的对象并没有学历和专业上的限制。

三、对中医养生保健立法的完善建议

(一)明确中医养生保健行为与中医医疗行为的界限

中医养生保健不同于中医医疗行为,二者从客观方面看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诊疗活动”是以疾病诊断和治疗为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检查,使用药物、技术、器械及手术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中医的许多技术或者疗法本身就具有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因此在使用一些技术时,区分治疗和养生保健的界限十分重要。上文提及的《关于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医养生保健可在医疗机构进行,也可在非医疗机构进行。从客观表现形上看区分二者在于是否使用了创伤性、侵入性、危险性的技术方法。非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养生保健师禁止从事上述行为的。从本质上看区分二者,还是要在立法中明确是否是以治疗为手段,以病愈为目的。

(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机构的设置

2016年《规划纲要》指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者连锁化经营。”意味着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可以光明正大进入市场化运作。当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市面上的美容、足浴等打折“中医养生”旗号经营的店面就不再具有竞争力,“伪中医养生”也会随着被淘汰出市场。真正的中医养生得到发扬和传承。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公共卫生场所。之前在行政审批环节,养生保健机构设立除了需要工商部门的营业许可外,卫生许可不是必须的。在主体方面,需要具有通过资质认定的从业人员。在客观物质条件方面,应当具备与中医养生保健相符合的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同时还要具备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这种独立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应当悬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颁发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标识。中医养生保健的监管对象应当明确对是独立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即各种养生堂,养生会所。独立的机构可以考虑在机构名称和服务项目名称上体现“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保健”、“中醫预防保健”等具体名称。在服务的过程中确实运用了中医手段、技术、方法、中药[3]。

(三)明确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主体资格

2016年《规划纲要》指出“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条例和药膳等技术支持”。从2016年初的规划来看,我国还是将中医养生保健作为我国中医文化的瑰宝进行传承。如果从法律层面将中医养生保健的范围,机构的设置、从业人员的资质规定好,就可以防止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将中医养生保健引入“非法行医”的境地。2012年3月,北京市开始试行养生机构准入制,北京市东城区公布《东城区中医药养生机构行业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东城区将本地区内的中医养生机构分为三级。一级为最低级,必须要有一名专业院校毕业的服务人员。第二级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必须要有一名大专院校毕业并且专职从事养生服务的人员。第三级为最高级,机构中必须要有一名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专职人员,或者聘请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医医师定期进行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这样的经验就直接借鉴。上文2016年的《指导意见》指出针对不同岗位人员,探索院校教育及岗位培训等多形式、多层级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人员教育培训模式。确实中医养生从业人员从现在的构成来看,不能一步到位地要求其都必须是具备相关学历,具备相应的知识构成才能胜任这个行业。目前的情况许多从业人员是零基础,年龄小,学历层次较低。所以目前的从业人员的最佳构成模式是,执业中医师作为指导,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鉴定的人员作为一线养生保健人员。但是一定要明确执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机关,杜绝名目繁多杂乱的现象。

(四)中医养生保健监管机构的明确

制度缺失,监管主体不明确,导致卫生部门对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监管难度大。非医疗机构只有出现非法行医卫生监督部门才能监管,一般情况下,没有日常监管的权利。目前养生机构是否要持有卫生许可证,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持有卫生许可证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养生机构,如美容院、足浴等场所,具有《营业执照》就可以经营。行业内似乎已经形成惯例,凡是有洗浴装置的才申请《卫生许可证》的批准,其他都可以免去这一环节的审批。养生保健的过程是与人体直接接触,卫生问题是与人身安全问题一样都很重要。因此,应当明确养生保健机构的监管机构必须有卫生部门。每个机构《卫生许可证》的持有必不可少。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对“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审批做出规定,期待在将来的《中医药法》的修正中,加入“中医养生保健”的监管内容。因为这项中医药服务,也是依存于中医技术和中药的存在和发展。可以明确各地中医药管理局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行政审批机关。例如福建省卫计委下设中医药管理处,也称“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应当一起与卫生局、工商局成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审批机关。另外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组织,例如医师协会和律师协会。发挥行业组织在从业人员执业规范、行业信誉维护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烈光.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

[2]曾立维,刘堃,张洪,张京京,吴伟刚.养生保健机构现状调研及涉嫌非法行医监管思路[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6):587.

[3]胡凌娟.中医养生保健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4(10):117.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第2篇

开头语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我们从小到大听过无数次,身边关心你的人也常常不忘提醒及注意你自己的身体。但是我们只知道盲目地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对于如何合理地搭配自己的日常饮食和来那个号的饮食习惯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可以说大部分人对健康养生却知之甚少。

从我个人来讲,高三开始,我便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每天从早到晚学习,常常熬夜看书,饮食也不太规律。从那开始便让我的健康打了折扣,上了大学我才渐渐发现自己的健康已经不如以前了,因此我开始重视养生,重视饮食。

为了解更多,我选修了《饮食与食品健康》这门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得我也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正文

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传统的养生观点首先强调了“调和阴阳”,在《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次为“填补元气”,人的元气源于父母,藏于体内,为生命之本。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元气,故而用药食填补元气。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我们都知道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之术:养生的方法可以概括一下几个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选药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

食养:而这其中与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也是我们最容易把握的就是“食养”。 所谓“民以食为天“。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也就是说,不但要吃,还救疾之速,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才会让身体健康。

平衡膳食是食养的根本。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我国古代先贤有如下精辟的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使我们有140余种蔬菜可供选择食用,所以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结构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确。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即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

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故大众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平衡膳食原则。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汇聚着中华民族人民伟大的智慧结晶,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并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它。

养神:养生之本是养神,心静神安福寿存。养神的观点出现得很早,春秋时期的庄子就曾提出‘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解释了静动结合以养神的观点。在以后的医学发展中也提出精神的变化对人体五脏六腑都有影响,如果喜怒无常、思虑太过都会伤神。调节人的情绪变化,在中医中称为“补神”。黄帝内经中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即四季的作息制度与劳役的适度,以防止“过用病生”。适度的睡眠亦能养心神、添精力。在现代,我国医学也认为,养生重在养神,养神可益寿延年。

我国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第一调情致:人是有感情的,也是理智的。当感情冲动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做驾驭自己感情的主人。过喜要收敛与抑制;激怒要疏导与平静;忧愁宜释放与自解;悲伤应转移与娱乐。只有养成处事不急不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做到内心和谐,才能“心静神安,福寿永存”。第二重养性:古代医家及养生家都强调“养生默若养性”。养性,是指加强道德修养。做到“清心寡欲”,是说要排除一切杂念,使心地清纯如镜,从而康泰延年。第三慎劳神 :《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这是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非原则的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如果经常地焦躁不安,患得患失,便会伤神毁志,损精耗气而亡神。第四不贪得 ;老子《道德经·四十四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就是人们不受利欲的引诱,没有过分的奢求,这样做即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否则,为了享乐而千方百计、追名逐利,贪婪无度,只能是心劳日拙,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损神折寿。第五寻寄托:《寿亲养老新书》说:“凡人平生为性,各有所嗜之事,见即喜之。”龚廷贤《寿世保元》中亦说:“诗书悦心,山林逸性,可以延年。”良好的心理影响生理,机体各种生命节律与自然相和谐,无形中提高了生命质量、生命活力,因而能益寿延年。 运动养生,健康长寿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中国古代养生学认为; 天和人是一体的, 天体在不停的运动, 人体也要运动不止。所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强调人要法则自然, 做到有节奏, 合乎规律的运动。运动能促进人的新陈代谢, 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体各器官糸统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健康发展,使人体生长发育的更健康、更完美。而不注意运动的人, 身体新陈代谢低下, 肌肉薄弱, 骨骼无力, 内脏功能就会衰退。运动可以减轻自已的体重, 改善血管弹性, 让血管变得年轻, 让心脏变得更有活力。而长期坚持运动的老人, 无论他的内脏还是肌肉等方面的机能指标都比不运动的同龄人平均高的多, 相当于不运动人群10一20年前的身体水平。

运动对改善心功能有好处。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氧,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运动能提高大脑功能。大脑支配肢体,肢体的活动又可兴奋大脑,经常锻炼可提高动脑的效力,提高回忆的效率,从而增强记忆力。此外,锻炼还是消除焦虑、镇恐压惊、缓和紧张情绪的灵丹妙药。运动能强壮肌肉,灵活关节,改善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运动能使人精神旺盛,心情舒畅。人体在锻炼的时候会释放出许多有益的激素,能调节人的情绪和心境,增强抵抗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保持青春的妙方。古代医学家华佗非常重视人体的自身锻炼,创立了五禽戏。他对其弟子说:“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强调了生命活动中运动的重要性。更说明了运动是延年益寿的良药。

所以要做到全面地养生,我们就应该勤于运动。是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人是有惰性的,常常不喜欢运动。我们英爱时常地提醒周边的朋友,有注意坚持运动。这对于我们养成健康的是身体是至关重要的。时时不忘运动,健康永驻。

保健食品——辅助作用、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然而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健康长寿,“长寿”的条件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浑身病痛、生活不能自理,或像“植物人”那样活着。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食品。《辞海》中对“保健” 一词的解释是:“对个人和集体所采取的医疗预防与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预防和防疫皆是指病前的措施,而不是病中的治疗。古代相当“保健”的辞汇有“养生”、“道生”、“卫生”、“厚生”等,其涵义大都是摄养生命以延年益寿。保健食品是针对普通的“常人”(包括健康的人和失健的人)而设立的。

就人体生活状态来说,人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的人,指无病、心身健康者;一类是失健的人,也可以说是“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的人,尤其指体弱的老年人和病后、产后康复期的人;另一类为病人,指不能从事正常生活与工作、需要接受治疗的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加,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毛病,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也在逐渐减弱。所以,对于健康的人和失健的人来说,他们应该采取一定的保健措施,选购一定种类的保健食品就是必需采取的保健措施的一个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养生保健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品。做到真正对自己的身体有益。

结束语

当然想真正做到养生,还要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各方面进行训练。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不过自从上过这门课,我正在努力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并试着影响身边的人。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正确的方式,我的身体会越来越强壮,同时也望身边的同学都可以健健康康的度过大学四年以至以后漫长的人生

主要参考文献: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第3篇

《新视界》DM杂志发行渠道介绍

A、高端展示:名县、市星级酒店、宾馆、写字楼、商场、餐厅、休闲会所、健身房、汽车销售点、房地产公司售楼中心等场所免费赠阅。(以上场所多为成功人士、展现杂志的知名度、利于企业之间交流)

B、市、县(镇)政府领导,知名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商务精英直接邮寄到手。

C、火车站候车厅、飞机场大厅、机舱座位杂志包以及各广场和杂志报刊亭免费派送赠阅。(以上场所人流量大,是外地人了解海南的第一窗口)

D、全市各大医院候诊大厅、中国电信、移动、联通、邮政营业大厅,银行VIP客户厅免费派送赠阅。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第4篇

一、因为秋天干燥,要少食辛辣,有利于对肺的养护。

二、秋天干燥易便秘,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而辛辣食物也会加重便秘,所以要少食。坚果类食物可润肠通便,常吃五仁和蜂蜜。如杏仁、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麻子仁。要多喝水,清晨5-7点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三、秋天易得口腔溃疡,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香菇、紫菜、番茄、豆芽、豆角、豌豆、油菜等。

四、秋冬是进补的大好季节,因为入秋之后,人体对食物的吸收率会逐渐增高。但像羊肉狗肉在入秋之初还是要少食,因为秋初炎热未完全退尽,过食大热食物羊肉、狗肉不利于健康。

五、秋天天气转凉,有些凉性食物要适量食用。如瓜类水果西瓜、香瓜等。老百姓讲,“秋瓜坏肚”也就是这道理。而且由于天气较凉,过食凉性食物会伤脾胃。尤其夏季刚过,人的脾胃受炎热天气影响,功能较弱,还未完全恢复,因此刚刚入秋养好脾胃很重要。像瓜类蔬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等都要适量食用。因为瓜类多属凉性食物,尤其天气完全转凉后,脾胃虚弱的人更要少食为好,像老人和孩子。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第5篇

夏天天气炎热潮湿是细菌、霉菌大量滋生的时期,食物、餐具极易受污染。幼儿的抵抗力弱,当幼儿受凉受热、或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后,都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患上胃肠道疾病。例如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临床表现多见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预防幼儿胃肠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特别注意卫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蔬菜要洗净,并加少量蒜泥、醋,既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又能灭菌解毒。生熟刀砧、案板须分开,外购熟食宜加工、加热后食用。平素饮食宜清淡,以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量多次喝水,但不宜过量冷饮冷食等。在夏季进行适宜的户外锻炼,对幼儿的增长发育、增强抵抗力也有帮助。

2、预防幼儿中暑:

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或因体弱抵抗力差,不能耐受外界的炎热天气。当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无风、汗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时容易发生中暑,轻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多汗,重则甚至出现高热、呼吸浅、脉搏弱、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症状。若幼儿出现轻微中暑症状可将其安置到凉爽处,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同时饮用些淡盐水、或5%糖开水等,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并消失,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幼儿中暑的关键是平时应注意做好预防中暑的措施。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例如:戴遮阳帽遮挡太阳等;室内活动时,要保持开窗通风,降低室温,同时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衣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品宜生津开胃,清热消暑,如:酸梅汤、菊花茶、绿豆汤、赤小豆汤等。

3、谨防幼儿晒伤:

天气好的时候,家长总是乐意带着孩子在户外晒太阳,认为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钙质吸收,可谓一举两得。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还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晒太阳也要适度,否则孩子有可能被晒伤。因为当儿童暴露在太阳光下,在接受热的同时,皮肤也会显著地吸收阳光而制造维生素D,阳光中含有多种不同波长的辐射线,短波的光线能供应高能量,,而长波的光线能提供不同波长的辐射线。太阳光中的X线是一种波长非常短的短波光线,幸而大气层中存在着保护层,以致使这些光线对人体不造成伤害,而且皮肤的色素也可保护皮肤对抗紫外线,但阳光中的短波仍可穿过大气层,一旦人体的天然防御功能较差,就经不起太阳照射,从而造成晒伤。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晒太阳时应注意,孩子在较强烈的阳光下最多只能停留15分钟左右。

4、少用爽身粉:

夏天孩子易出汗,不少父母在给孩子洗澡后扑上一层爽身粉,意在保护皮肤。殊不知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镁,氧化硅以及硫酸镁等,容易侵入呼吸道,孩子的呼吸道发育尚不完善,,即使吸入量少也不能靠自身功能排除,如果吸入量多,侵入支气管后会吸干分泌物,破坏气管的纤毛运动,降低防御力,诱发呼吸道感染。

5、慎用蚊香:

夏天蚊蝇多,家长为保护孩子往往点上一盘蚊香,以驱赶蚊蝇。但要注意,蚊香特别是劣质蚊香中掺有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燃烧时农药散布在烟雾中,被幼儿吸入易致中毒。孩子年龄小,身体器官功能较差,对有机磷特别敏感,故不宜应用。

6、夏季要补钙:

孩子在夏季晒太阳时间过长,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骨骼加速钙化,但血钙大量沉淀于骨骼,会使经肠道吸收的钙质量相对不足,造成血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此时如果儿童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质不足,或不能及时补充钙质,极易导致低钙性惊厥症、出现双眼上翻、面肌颤动、肢体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因此,夏季要及时给儿童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米皮、海带、鱼、骨头汤等。另外,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也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鸡蛋等。

夏季幼儿饮食健康保健小常识

夏季天气炎热,空气中湿度也较高,对幼儿来说夏天也会增大排汗量,幼儿体内部分营养以及水份也会排着汗液排出,为了使您的宝宝顺利度过夏天,本站针对幼儿的夏季饮食注意事项进行了整理,希望对您的宝宝有所帮助。

一、夏季注意补充汤水

夏天水份流失比较快,随着汗水会有钠、钾以及其它一些矿物质排出,所以夏季幼儿应该多补充汤水,在补充水的时候,建议让幼儿多吃些水果,或者是以汤类来补充,并且最好少量多餐。要注意补充水时,白开水也不能喝多了,过量的水有可能会引起水中毒。

二、夏季幼儿需要补充蛋白质

幼儿身体发育快,蛋白质又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温环境中蛋白质的损失变大,分解变快,所以夏天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妈妈们应该注意:补充蛋白质最好用牛奶、鸡蛋、豆制品、肉类,建议每天保证适量的牛奶鸡蛋摄入量。

三、多吃水果杂粮以补充维生素

粗粮、杂粮中维生素含量比较多,汗液中损失较多的是维生素C和B

1、B2,多食水果针对性补充维生素C,粗粮中的维生素B1比较多,牛奶以及绿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2.

四、幼儿夏季食欲不振,可少食多餐,多变些花样。要做到品种多、荤素搭配合理,食物味道经常变换。

五、幼儿厌食怎么办?

引起宝宝夏季厌食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使胃肠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预防宝宝厌食,应做到饮食有节,合理喂养。婴儿期喂养要定时定浚?月龄后要逐步减少奶量,及时添加稀饭、面、鱼、肉、蔬菜、豆制品等辅食品,使他不挑食。小儿肠胃柔弱,不宜食生硬油炸类食物,不可过饱。特别是夏天,冰饮食品易损伤胃黏膜血管,使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也不能多食,并且要少吃零食。一般情况下,孩子能正常饮食就不要再额外添加保健品。对于平时消化能力差的孩子可以经常给予按摩腹部,帮助消化。

六、小心食物变质

夏天食物容易腐烂,病菌就会趁虚而入,所以吃剩的食物要立即放进冰箱;喝剩的奶粉隔一小时以后就不能给孩子喝了;尽可能控制做菜的量,最好给孩子每顿都吃新鲜菜,冰箱中食物吃第二顿时要注意煮透,因为冰箱中也会产生有害菌,只有彻底加温后才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否则就会引起食物中毒,造成孩子肠胃功能的障碍。为了杀死冷藏食物中的细菌,在次日食用之前,应将食品加热到75℃以上(肉汤必须煮沸3分钟)。

七、小心冷饮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论文下一篇:职业生涯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