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建设论文范文

2023-03-08

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高中时期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此阶段学生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高中历史是我国传统科目之一,教育改革后,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有了很大转变,即越来越重视史学理论的融入。然而,鉴于我国以往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少,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暴露出了较多问题,不仅对整个历史教学造成了困扰,也对学生认识当前社会、把握世界发展方向方面造成了阻碍。

一、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史学理论是对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理论概括。史学理论有很多特别之处,其不仅仅记录和阐述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也有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参考价值很高,在教学中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国在教育改革后历史学科在诸多方面也有所变化,若教师一直采取以往的教学模式势必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而将史学理论融入历史课堂就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学理论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学自身的问题。

在经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后可以发现,很多历史教师完全没有或很少接触史学理论。此外,我国高中历史教材较多地是对我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时代转折点进行讲述,几乎没有针对其中存在的史观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也就导致了历史教学与当代教育理念要求不符的情况出现。

2.史学理论研究与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问题。

一般来讲,学术理论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有着极大的差異,这也是史学理论无法完全融入高中历史课堂的主要原因之一。

3.师资问题。

我国近年来虽然在不断采取措施解决我国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但到如今也并未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而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提升学生成绩上,因此,教学时教师会不断要求学生记住历史知识点,却忽略了史学理论的作用。另外,教师水平不高也会对整个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史学理论

1.改善教学环境。

此处所讲的教学环境并不是外在环境,而是要为史学理论的融入提供契机,并为之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历史,并从历史学习中感悟到人生哲理,这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正确途径。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观。

2.挖掘教材的史学理论内涵。

史学理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材料,其在整个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历史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历史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剖析,以便于能够发现其中的理论内涵,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史观入手,并将它们融合一起,将单一的历史知识转变为思维能力训练的桥梁,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

3.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各个学校也要加强对各个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争取更多的交流机会,使教师在个人业务能力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突破。

4.完善评价体系。

历史学科的学习情况如何往往是通过试卷来考查的,然而以往的考查方式十分单一,只是将书本中的内容移到试卷上,这根本无法全面考查每一个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掌握情况。因此,要对考试模式、形式进行多样化处理,实现二维考核向三维考核的重要转变,除了固定的题型外,也要加入开放性试题,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来作答。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讲述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如今的世界也正在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历史,做好历史教育工作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具有独特的意义,发挥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目标之一。

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 本报记者 沈漠

财政部门还将加强企业会计准则宣传、培训,密切跟踪上市公司年报;完善企业会计问题应急处理机制,定期与监管部门、有关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沟通交流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并加强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政策、监管政策的协调。

此外,上述负责人称,“我们将充分发挥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以及会计准则研究、起草、实施等方面的作用;强化企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队伍,充实研究力量,提高咨询水平。”

推进管理会计应用 完善内控规范体系

《会计“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的第四大任务是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我们将争取在2018年底前基本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并发布系列分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上述负责人表示,同时将抓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实施,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教学教材改革,支持管理会计创新中心建设。

同时,财政部门将积极推动企业和其他单位会计工作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在战略、预算、成本、营运、投融资、绩效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第五大任务是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我们将研究制定《政府内部控制规范》和《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规范》;修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内部控制对象从经济活动拓展到全部业务活动和内部权力运行,并制定量化指标体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制定《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上述负责人称。

在实施方面,财政部门将推进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会同监管部门制定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挂牌公司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措施;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控制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

上述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的第六大任务是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财政部门将不断更新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推动监管部门出台监管扩展分类标准,适时推动建立以披露财务报告数据为主的社会化会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制定企业账户层面和交易层面会计数据以及相关业务数据交换标准。

同时,财政部门将认真抓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等制度的贯彻落实,积极探索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推动基层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机融合;引导企业应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促进财务、业务数据的融合;研究探索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制度。

发展会计服务市场 实施会计人才战略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第七大任务是大力发展会计服务市场,包括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推进代理记账业务不断发展、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其他会计服务行业的行政监管、推进会计服务市场开放4项具体措施。

上述负责人介绍,财政部门将不断拓展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领域,研究建立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政府购买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制度,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涉税服务、管理会计咨询、法务会计服务等新型业务;研究探索改进会计师事务所选聘方式和审计费用支付方式,着力增强独立性;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和总分所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促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规范发展。

“而且,财政部门还将抓好双边、多边会计服务市场开放谈判和跨境审计监管合作,鼓励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开展跨境服务,指导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以成员所模式为主流构建国际网络、参与国际竞争。”该负责人称。

“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第八大任务是实施会计人才战略,包括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深化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加快行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指导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8项措施。

上述负责人透露,根据计划,到2020年,我国具备初级资格、中级资格、高级资格会计人员要分别达到500万人左右、200万人左右、18万人左右,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要达到2 000名的培养目标;同时,要力争到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干旱区;生态城市;理论

一、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能流、物流、货币流等利用和转化,以及生态服务与价值的实现。要对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衡量,同时还要利用生态经济能值分析、生态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和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对城市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等的流动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估,最终寻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城市发展路径。

(二)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它要求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市经济活动的转变。循环经济理论不仅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还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与源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合循环使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其基本特征,以减少废物处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现通过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经济与生态融合[1]。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结构演变如何促使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城市外部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2],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激励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城市经济增长,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人类生活方式,是自然环境、城市和居民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互利的组织单元。

(一)生态城市的界定

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认为,生态城市是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极大保护,物流、能流等得到有效利用和生态友好的一种理想环境[3]。美国学者瑞吉斯特提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活力和有序、节能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聚居地。我国学者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相关理念,把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到生态系统中,并利用生态工程、系统工程和必要手段协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人类适合宜居的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人类聚集区[4]。总之,生态城市是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出发,根据现在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困境,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发展理论和生态科学的相关原理所设计的,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社会和谐、适合人类宜居的地域载体,是人、自然、城市相互共生、融合的统一结构。

(二)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城市相互融合的互惠共生的组织系统,其内部物流、能流、信息流等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是具有实现物质充分循环、能量有效利用、信息及时调节和经济效益最好、社会和谐度高、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运作机能。具体特征如下: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价值观的取向所在。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5]。

2.高效性  生态城市建设倡导高效、绿色、环保,这一切都要求提高各种资源、能源、信息的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经济发展集约、内涵式的增长。

3.复合性  生态城市要兼具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整体利益,寻求城市发展多方面共赢发展。

4.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合理配置城市发展的各种稀缺资源,实现城市内外部联系的动态调整与空间体系的稳定[6],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协调。

5.区域性   生态城市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作为城乡统一的载体,生态城市要保持城市内外部之间区域的平衡,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才能创建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三)干旱区生态城市的内涵

1.城市发展目标不单单是实现GDP的增长和城市扩张,而是更加偏重追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提升。2.城市发展方式尽量避免单纯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粗放型增长,而是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融合,生态效益是重点。3.城市发展动力由政府推动主导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追求、经济发展的规律、城市演变的趋势等[7]。

三、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干旱区所面临的困境来看,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相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兼顾后代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一)生态城市可以实现干旱区的自然和谐

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城市,就可以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人与自身生存环境的平衡统一。

(二)生态城市可以提高干旱区经济效率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结合了城市化与地区生态化,加快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对于城市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等大有裨益,这样就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生态城市是干旱区文明进步的标志

建设生态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减少贫困,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高效运行;建设生态城市,可以凸显城市特色与品位,发展城市品牌与城市精神,体现城市的活力、魅力。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尊重自然,还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是干旱区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8]。

参考文献

[1]杨雪峰.循环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8.118~122

[2]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1~55

[3]杨伟,宗跃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8(5):137~140

[4]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规划研究,1997(6):17~20

[5]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220~250

[6]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1~116

[7]高新才,滕海峰,生态文明视角下干旱区城市建设:理念与重点[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4~58

[8]陈克恭,史振业.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基于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证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5,95~105

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提 要]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体现着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是对党的纲领、使命、宗旨的根本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立足于党章的视角去审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及实践,不仅能够把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缘起和发展脉络,还能够理解党的政治建设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内在关联,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性与重要性。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主要从保证全党服从中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强化党员党性锻炼等维度展开,是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章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作者简介] 陈杨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杨彬彬: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加强自身政治建设,体现了党对自身特殊属性和地位的认识更加理性,彰显了党担当历史使命的自觉和实现纲领目标的决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衔接,苦练“内功”、强己“筋骨”,有效增强党的政治定力和政治领导力,提升党防范政治风险、驾驭政治局面的能力。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作用和地位,反映了党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经验的认真总结和反思,是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认识的结果。

一 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从历次党章文本考察来看,“党的政治建设”概念的第一次明确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章程》中,准确地讲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写入党章的。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却从马克思、列宁时代起就已经萌芽、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表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并根据中国实践和时代特色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过程中不断演进完善的。

(一)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

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性建设,以党的宗旨、理想、信念为基础,围绕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展开的自身建设,涵盖党中央、党的各级组织、党员个体三个层面,对于检验党在政治上是否成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党的政治建设还应该正确处理好党内集中和民主的关系,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活力,二者缺一不可。

(二)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缘起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并没有直接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概念,而主要从思想和组织上强调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性建设,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支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也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来看待、分析、解决问题的集中体现。

1.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政治建设,认为“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强调工人阶级政党应该独立自主地从事工人的政治建设,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和政策。并进一步指出,政治自由、集会结社的权利和出版自由是我们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武器。政治自由不代表在党内没有集中领导,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需的”,这为维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于盟员的革命意志、革命担当、革命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在给共产主义同盟编写的章程中提出,盟员必须“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发展道路和最终目的”,“具有宣传的能力和热情、坚定不移的信念、革命的毅力”“严格遵守同盟一切活动的秘密”。马克思、恩格斯注重盟员的革命信仰和立场,要求盟员在加入同盟以前必须与任何宗教、敌视同盟的组织相脱离,维护同盟的团结与统一。

2.列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列宁认为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对工人进行政治教育,“灌输”政治知识,这对于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来说是首要的任务。尤其要把社会民主党的实际工作者,培养成为了解群众、具备新鲜的社会主义信念、拥有丰富对敌斗争工作能力的政治领袖。

团结就是力量,“没有组织就不可能有统一。没有少数服从多数就不可能有组织”。列宁希望全党同志能够在两个中央机关的统一领导下,同舟共济进行工作。如果对党有不满,可以通过同志间的交流和在党的报刊上进行辩论,但绝不可以拒绝和抵制中央机关的工作。

列宁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党的策略”,使党的政治行动有了科学的指南,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策略是指党的政治行为,或者说,是指黨的政治活动的性质、方向和方法。党代表大会通过策略决议,就是要确切规定整个党在新的任务方面或者是针对新的政治形势所应采取的政治行为。”列宁对于“政治策略”的科学界定,为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自己的政治策略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三)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地位

党的政治建设首次出现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在中共十九大党章中,党的政治建设居于党的建设总要求中的统领地位,决定着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的向度与效度。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其他建设的“灵魂”和“根基”,具有决定性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政治建设一松懈,没有抓好、抓牢,产生的危害将比贪污腐败更严重。

中共十九大报告把党的政治建设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内容框架中,提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党的政治建设从此揭开新的篇章,将对建设党新的伟大工程和推进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和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兼具党章和党纲的特点;中共二大通过了第一部党章,中共三大到六大对二大党章进行了四次修改;中共七大首次完全独立自主地修改党章;中共八大党章又在七大党章基础上进行修改;中共九大、十大党章的修改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大党章局部修改九大、十大党章;中共十二大重新制定了一部正确的党章;中共十三大到十九大党章都是在中共十二大党章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同中共二大到十八大党章一样,没有直接提出“党的政治建设”,但都包含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萌芽,为之后“党的政治建设”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孕育与发展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和1847年共产主义同盟通过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对政党的成员作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党员要对党忠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全党都要自觉接受党中央的监督。从中共二大的党章开始,党的政治性建设逐渐实现从对党员个体的要求到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转变;从政党政治实体建设到政党文化建设转变,直到中共十九大完整地将“党的政治建设”写入党章。

(二)历次党章对政治建设的具体阐释

党章中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中共二大到七大党章、中共八大党章、中共九大到十一大党章、中共十二大到十九大党章四个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党的政治建设初步形成、平稳过渡、曲折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阶段。

1.党的政治建设初步形成

中共二大党章继承了中共一大纲领对于党员政治信仰和政治担当的严格要求,规定党员的言论行动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案和无故连续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由该党员所属地方委员会开除之。在组织上,无论是入党前还是入党后,都禁止党员加入一切政治的党派。在处理党内上下级机关的关系时,中共二大党章明确提出,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下级机关必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不执行时,上级机关得取消或改组之”,规定虽缺乏灵活性和系统性,但在当时的局势下坚持全党统一领导,有效保证了党的生存和发展。中共二大党章整体突出党的统一领导,但也强调了党的会议实行少数绝对服从多数,出现了党内民主的萌芽。

中共三大党章严格了党员入党程序,明确了党员的候补期制度,并且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候补期也不同。候补党员与正式党员义务相同,但只有发言权、选举权,只能参加小组会议。此外,党内民主有了新的突破,一方面,每个地方必须派人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在区全体党员代表大会上,每五人有一票表决权。另一方面,在处理党内上下级机关不同意见时不再一味地压制和要求服从,改为可以向上级执行委员会提出判决。

中共四大党章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需要选举出总书记一人,负责总理全国党务,树立党中央权威,加强了集中领导。党的组织继续扩大,中共四大党章支出:“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党员的行踪应及时向当地所属党支部报告,特别是离开原地和到达新地时,既增强了党员对于党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也便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中共五大对党章的修改,可以总结为五大“创新”。第一个“创新”是中央委员会除选举出总书记以外,明确提出要选举出中央政治局委员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加强了政治工作的领导力量。第二个“创新”是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要求按照民主集中制去产生一定区域内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并去管理本区域内的部分组织。第三个“创新”是设立党的监察委员会,以强化党的权威和巩固党的统一。第四个“创新”是将党支部的任务细化为六项,其中以党的政治性工作居多。第五个“创新”是要在非党的组织和群众中组织“党团”,实施党的政策,扩大党的影响。

中共六大党章由于共产国际的政治干预过多,导致党的政治建设缺乏独立自主性。中共六大党章再次明确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在入党资格上更突出了要承认和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在入党条件上,工人比起农民和机关高级服务人员更为便利。值得注意的是,党对民主集中制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把民主集中制由“党部”的指导原则,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并详细列出了民主集中制的三项根本原则。

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洗礼,党的建设更加成熟。中共七大党章首次增加“总纲”,并在总纲内明确规定了党的的性质、宗旨、作风、现阶段的目标、最终目的、以及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党的政治建设框架初步形成,证明党有能力独立自主地带领全党进行自身建设。首先,中共七大党章完善了民主集中制,首次把民主集中制阐述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并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中首次增加“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在组织制度上保证了党的统一集中领导。其次,明确了全党团结统一的重要性,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于自己的坚强团结、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党的力量发展壮大有助于党成为中国革命组织和国家组织的中坚。最后,中共七大党章增加了对党员的党性要求,对党员的政治觉悟、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每一个党员必须明白党与人民利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积极地进行工作,以完成党的纲领、目的和决议。党员要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遵守党纪,维护党的团结,对党忠诚老实,不拉帮结派,不搞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此外,中共七大党章还首次以条文形式规定了党员的四项权利与义务,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中共七大党章丰富的内容,表明党在领导中国抗日战争走向胜利之际,越来越重视自身建设,主动增强自身政治领导力和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为下一步执掌全国政权打好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在中共七大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中共二大党章到中共七大党章,党的政治建设逐步成形,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时代性特点,是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和成长的一个缩影。

2.党的政治建设平稳过渡

中共八大党章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党通过的唯一一部党章,对党的团结统一、党内民主、民主集中制、党内文化、党员党性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使党的政治建设进入平稳过渡阶段。从中共八大党章开始,要求新加入的党员必须是中国公民,使党的政治建设植根于广大的中国人民群众当中。

在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已经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对执政党的建设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初步探索。中共八大党章把七大党章中党的最终目的“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改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不仅需要一个强大的党来统一领导,还需要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中共八大党章提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五年任期制,并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发扬党内民主,以此来巩固党的集中与统一,提高党员遵守党纪的自觉性,最终让党的事业更加繁荣昌盛。中共八大党章再次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要求党员要把党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团结广大群众,战胜一切困难。”中共八大党章还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条件增至六条,首次提出党的的各级组织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提高办事效率。

3.党的政治建设曲折发展

在党的政治建设准备进入全面发展之际,迎来了“文化大革命”,尤其是在这期间通过的中共九大和十大党章标志着党的政治建设进入曲折发展阶段,但也为之后迈入全面发展阶段积累了经验教训。

中共九大和十大党章再次把党的最终目的改为“实现共产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取缔了党内专门的监督机构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条文,党内各项政治生活遭到破坏,对党的政治建设造成巨大的伤害。透过实践中的错误,我们还应看到中共九大党章在理论上还提出了要营造“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中共九大和十大党章还从反面警示我们,党的政治建设出问题,会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的后果。

“文化大革命”过后的1977年8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又通过了既有正确建设也有继承错误的中共十一大党章。中共十一大党章依旧肯定“文化大革命”,坚持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但恢复了纪律检查委员会,认识到思想上政治上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在经历了中共九大和十大的曲折,十一大的过渡以后,党的政治建设开始迈入全面建设时期。

4.黨的政治建设全面发展

中共十二大党章将党的最终目标改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首次提出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提升了党的政治领导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要求各级党组织重视党的建设,并首次把“党的干部”单列一章,动员全党进行自身建设。党中央只设总书记,选举产生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作为党的中央委员会政治上的参谋和助手,既发挥了党的老干部的作用,又增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力量。中共十二大党章还恢复了选举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规定,规定了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制,这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党对党员的政治信仰、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党员入党必须面向党旗宣誓,并首次把入党誓词列入党章,党员必须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等。中共十二大党章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中共十三大到十九大党章都是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来的,拉开了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发展的序幕。

中共十三大党章在中共十二大党章基础上作了微调,扩大了党内民主,也使党更加重视自身建设。党组织决定重大问题时要进行表决,党内决策更加民主。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的增多,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要求事业单位中的基层党组织要拿出主要精力去加强党的建设。

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党章还明确要求党的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以此来保持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先进性。党的建设要实现四项基本要求,其中首次出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中,强调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将监督党的领导和维护领导的威信结合起来。中共十四大党章为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和进行党的自身建设明确了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

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党章分别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入党章,作为党的行动指南。两个党章都要求党的干部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党章,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对党员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更加重视。中共十六大党章还总结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二者本质上都要求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自中共十七大党章中首次提出党的建设主线以来,党的建设布局不断得到完善,并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共十八大党章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共十九大党章突出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的政治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这样的修改既体现了党章修改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又凝聚了党对于全面从严治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新要求作出的总结和反思。

(三)党章中政治建设思想演进的逻辑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是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思想路线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政治路线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组织路线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组织保障。

1.思想路线与政治建设

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正确分析党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政治生态,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政治建设每取得一次进步,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正确引领下取得的,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意识形态就会僵化,党员的理想信念就会发生动摇;不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流于形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得不到保证。

2.政治路线与政治建设

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方向指引。“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个基本路线,不仅是新时代党勠力同心的目的和方向,也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十九大党章中的基本路线是党的纲领和最终目标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坚定执行政治路线,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初心,也是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的必然要求。

3.组织路线与政治建设

发展新党员时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就是为党的政治建设把好入口关,对于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信仰不牢固、政治方向不明确的入党申请者,坚决拒之门外,从而提高群众对于党员的认同和信任。党的政治决策,由什么样的人去执行,对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有着重大影响。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公道正派的选拔干部标准能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优良的组织保证,既提高了广大党员进行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党的政治建设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三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维度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进行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以全党服从中央为前提基础;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有力抓手;以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为价值导向;以强化党员党性锻炼为重要任务。

(一)保证全党服从中央

全党上下只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去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领导新的伟大事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使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必须坚决反对和禁止在党内拉帮结派、另立山头、各行其是,自觉养成尊崇党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全党要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去开展工作,杜绝出现打雷闪电热在上层、星星点点落在中层、不声不响冷在基层,有效保证党中央作出决策部署能够在人民群众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继续加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上的“钙”,使之具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党内政治生活的開展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前提,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党又以政治领导为核心,由此巩固党的政治建设。

其次,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积极主动适应世情、国情、党情、人情的变化,把握好党的政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党的政治建设需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在党组织和党员中间出现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突破口,反对各种歪风邪气,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再次,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要严守党章,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时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使广大党员习惯在有纪律约束的环境下工作。最后,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要本着团结的目的出发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保证党的肌体健康。

(三)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

党的政治建设需要弘扬以“忠诚老实”为核心的“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引导党员不搞两面派、不当两面人,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共产党员。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当代优秀廉政文化,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家园。此外,良好的家风、和谐的社风、纯朴的民风、廉洁的政风能够为净化党内文化清除外部障碍,保证党的政治建设的效果。

(四)强化党员党性锻炼

强化党员党性锻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党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才能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党性的本质是“后我”,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局部利益与人民整体利益的关系,同时要尊重人性、发挥个性,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党的政治建设是对党的使命、纲领和宗旨的根本践行,党的十九大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正是党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建设,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仅是出于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背信弃义、弄虚作假、行骗欺诈等各种不诚信现象日益滋生蔓延,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公害,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隐患。这些虽非社会主流,却已相当程度地阻碍了社会发展、国际交往和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败坏了社会风气和国家声誉。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社会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 诚信缺失; 规制

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的主题、价值诉求和理想目标,已深入人心。在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中至少有五个与诚信建设密不可分。民主法治是政治层面的明确要求,公平正义是经济层面的价值目标,安定有序是社会管理层面的普遍期待,充满活力则是社会建设多方面努力的综合成果,而诚信友爱本身就是文化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这些目标的实现,无疑都离不开诚信原则的规范、支持和维护。没有诚信,社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已广泛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是达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态势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经济价值强势扩张,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催生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形成,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造成了许多人道德冷漠,致使人与人之间关系隔阂、互不信任,相互猜疑和防范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社会的诚信根基受到撼动,诚信这一传统美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从思想观念到行为实践的严峻挑战,失信现象触目惊心。从假烟、假酒、假文凭到假冒劣质食品、药品;从无照经营商标侵权到伪造假账骗税逃税;从股市造假到企业“三角债”;从普通人恶意消费透支到一些官员言行相悖、道德败坏等,所有这一切都正在消解着社会中尚存的良好人际关系,严重动摇着整个社会和谐运作的伦理道德根基,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障碍和突出瓶颈。和谐离不开诚信,诚信能够带来和谐,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在。

一、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

社会诚信主要包括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其中个人诚信是前提,企业诚信是中心,政府诚信是重点。

1. 社会和谐离不开个人诚信。个人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是诚信关系最基本的载体。诚信作为个体德性和精神的内在实有与外在表现,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无论是孔孟的“人无信不立”、“诚者,人之道也”的千古传唱,还是“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抱柱之信”等佳话的不绝入耳,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诚信的推崇与敬仰。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假外求应自备于我的首要德性、道德修养和做人准则。然而,当今社会个人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说假话、办假文凭、做假证件、开假发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等,不一而足。

2. 企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和诚信关系的主要载体,其诚信度不仅直接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影响市场关系的维系和市场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企业诚信意识不强,失信惩治机制弱化等原因,企业失信现象仍很严重,主要包括:(1)企业对消费者失信,大多表现为产品或服务质量差,甚至制假售假坑害消费者;(2)企业之间的失信,主要有不正当竞争、合同欺诈、合同违约;(3)企业内部失信,主要指企业失信于职工;(4)企业对社会的失信,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采用各种手段逃、偷、漏税,有些则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或不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有些则兼而有之。企业失信现象的大量存在已成为制约市场秩序乃至和谐社会构建的突出瓶颈。有专家估计,我国市场交易由于缺乏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至20%。[2]一些知名企业也因失信行为搞得声名狼藉乃至破产,如南京冠生园、三鹿集团等。

3.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重点、关键和灵魂。所谓政府诚信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社会经济和管理活动中必须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责任及由此获得的信任。目前,我国政府的诚信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权力过于集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理念欠缺等多种原因,政府诚信缺失现象在某些领域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1)政策不诚信,常常是一届政府一种政策,或政策朝令夕改、政出多门;(2)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机关实践承诺不到位;(3)政务不公开、决策不透明、信息不对称;(4)政府机关内部职能界定不清,相互“扯皮”现象严重;(5)政府行政的错位、越位和缺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6)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导致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7)少数政府官员官德失范、或随意行政、违法行政,一些公务员“官僚主义”严重,办事效率低下。

二、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

1. 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往层次和交换频率的迅速扩大与增加,信用作为一切交易活动的基础,必然要求被人们认同和遵守。因为只有交易双方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承诺,才能使得双方无须付现即可获得商品、服务和货币,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诚信的缺失,一方面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使得经济活动萎缩,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破产。最重要的是造成了社会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损害,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

2. 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造成无数个人身心伤害,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大量企业举步为艰;失信使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使得消费者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失信使一些人靠骗人暴富,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人民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

3. 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更为严重的是,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认为“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占了主导,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道德水平下降。

4. 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据统计,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80%,信用交易方式仅占20%左右。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另外,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制假贩假,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抵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三、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经济利益的驱动,利己主义膨胀,利欲熏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获得了独立经济人地位,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尊重,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遵循的最高原则和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膨胀,为追求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使社会诚信受到冲击。

2.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由于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大、变化快,加之信息的公开公正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实现,使交易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因为社会活动性加大和市场交易的不确定,也使失信者有了从事欺诈而逃避打击处罚的社会环境。同时,政府在市场准入、市场管理、市场监督和信息反馈等诸多方面还缺乏完善的制度,在对失信者处罚力度还缺乏有效的措施。此外,某些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方法不当、自身素质不高,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舆论环境作用不充分等,也是失信存在和蔓延的原因。

3. 法制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在美国,有关诚信方面的法律有十多部,对不同方面、不同环节的信用要求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并且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对造假,在美国可以最高处罚500万美金,加上10年徒刑,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对造假的赔偿只有两倍。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近年来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还不够完善和具体,特别是对于社会失信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不够,使得失信者敢于违法。

4. 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官员不正确的政绩意识。基于“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作怪,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于所属企业恶意欠债逃债行为,千方百计予以包庇,甚至为其出谋划策;对于外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是依法加以保护,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横加干预。一些地方干部为了政绩私利,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者听之任之,并为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干预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查处,成了制假售假者的保护伞,以至于一些地方制假售假达到相当的规模,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

5. 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诚信是社会道德在企业经营中的体现。如果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严重下滑,那么企业经营的诚信也就成了问题。不可否认,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有关。由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企业经营道德错位,许多企业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其行为已远远突破了应有的道德防线;有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坑蒙拐骗、尔虞我诈、抢注商标、偷税漏税等,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

四、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诚信缺失的规制

信用建设的基本原则对信用法律制度的创立和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统率作用,坚持以下几个关键点将有利于推进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

1. 立法先行。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诚信机制的正常运行必须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法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权利和义务,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制建设就是通过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法律监督等环节,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诚信作为法律原则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文中已有直接体现,如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宪法》、《刑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相关的条文中也规定了违背社会诚信的法律责任,间接体现了诚信原则。打造信用,立法先行,这是法治时代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今世界“征信国家”通行的惯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抓紧制定一部统揽我国信用建设全局的《社会公平信用法》,对我国信用机构的设置,信用管理体制的模式,信用行为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它主体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以及失信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为有效推进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诚信是社会的诚信,只有公众正确认同诚信的价值,社会建立了有效的诚信机制,法律为诚信价值提供了保障,诚信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用才能真正发挥,经济才能增长,社会才能发展。

2. 示范激励。从信用结构来看,政府信用始终是最大的信用,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绝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用。因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重塑政府信用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无可替代的示范激励作用。

3. 市场主导。我国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举办者不应是执法者身份的政府机构或在市场中居垄断地位的利益团体,而是应当由民间投资者联合出资组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信用体系建设给予政策性的支持,扶持信用产业的发展。政府完全可以把基础信息公开,让多个信用公司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公平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良的信用服务。按照政府职能转变、WTO和电子政务的要求,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依法披露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步伐,提高政府各类信用信息的透明度。要尽快实现银行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工商登记信誉管理系统以及税务、质检、公安、司法、海关、证监等部门和各类行业自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和依法向社会的公开披露。

4. 建立制度。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代码、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失信惩戒等一系列信用制度,有效发挥法律和市场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罚机制,切实保护守信企业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奠定法律基础。同时,政府部门要营造有利于信用卡流通、开展商业信用、进行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保理与合法讨债等在内健康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切实培育和扩大全社会的信用需求。总结我国信用体系试点和示范经验,借鉴国外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经验,大力推进和规范发展包括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业,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强政府对各类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监管,保证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各界和市场交易提供社会化与市场化的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和信用咨询等信用服务。

5. 建立行业信用体系。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会员资料设立行业信用数据库,依法公布行业内失信者的黑名单,通过组建行业信用服务机构,建立行业协会信用平台,形成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的行业信用环境,为社会化的商业性联合征信体系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分类组建信用平台,实现信用联合征集。在政府部门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依法公开披露的基础上,形成包括各级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征信体系、社会化的商业性联合征信体系;市场主体的自我服务性信用体系和同业互助的行业协会征信体系在内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实现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合法征集与使用。

6. 加强监督。要倡导社会信用观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机构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和完善其信用自律机制,重视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对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以及信用环境的监督作用。

7. 构建个人和企业社会信用制度。所谓个人社会信用制度,是指根据居民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惩罚与诉讼的情况,对个人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后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贷款或贷款多少的制度。企业信用是企业的生命和立业之本。要尽快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国有、民营企业要有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尽快建立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

8. 加强银行信用建设,构筑强健的金融体系。银行信用是我国信用体系的支柱,必须努力建立和完善诚信的金融体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增益机制,建立诚信的经营考核体系。

总之,诚信教育是基础,个人信用是前提,企业信用是中心,政府信用是重点,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在诚信建设中,必须把社会的立法建设、制度建设和个人的诚信品德修养有机结合起来,德法并重,重塑诚信,建成真正的诚信社会。

参考文献:

[1]刘苗荣,刘桂云.诚信机制: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内核[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

[2]赵黔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诚信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游伯笙.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体系[J].福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2).

[4]殷建国,郭兴仁.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1).

[5]方培虎.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J].铜陵社会科学,2004,(4).

[6]钱寿海.诚信缺失的现象原因及对策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李 萍

上一篇:工程硕士论文下一篇:工程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