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24

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段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生将“说”转为“写”的作文起步训练。学生对看图写话的态度与认知深刻影响着他们对日后习作、写作的看法与态度。学生为何对看图写话存在排斥情绪,在进行看图写话时存在哪些实际问题,如何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怎么引导学生乐于、渴望于看图写话,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探究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看图写话的實际有效策略。

关键词:看图写话 存在问题 策略探究

看图写话是学生通过观察图上内容进行写话的一种写作训练[1],是小学低年段学生以书面语言表现其观、想、说、写等能力的形式,是学习习作、写作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写话能力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2]因此,看图写话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引导学生多观察与发挥想象,培养其写话兴趣;积累词语,丰富写话词汇;正确使用四种基本标点符号。但是,目前看图写话教学在这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看图写话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扬州某小学语文实际的语文课堂进行观察和对低年级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从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归纳整理了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在教的层面,存在教师对写话教学不重视,教学方式刻板单一,点评指导单一、随意等问题;在学习层面,学生存在着不懂图、说写转化困难、说写兴趣不浓厚、写话逻辑颠倒与不会使用标点符号等问题。

(一)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对写话教学认识的偏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低年段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板块都作了六条及以上的要求,对写话模块则只有三点要求。而且在识字与写字板块,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的具体要求,这都使得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认知上出现了侧重点,出现了侧重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轻视写话教学与指导的现象。而教师认识的偏误,则直接传达给学生“看图写话”不重要的错误信号。

2.看图写话教学方式不合宜

教师关于写话教学方式的不合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写话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或试卷试题,与学生周边生活、事物缺乏必要的联系。教材中虽然囊括了繁多的图片与插图,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主要凭借,但多数教师却将其视为看图教学唯一凭借。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写话指导比较单一,如在一幅图中,教师通常注重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范式去指导学生练笔,喜于模仿的小学生最终写出的内容前篇一律,但最终却能受到教师的表扬。潘菽先生在其著作中说道:“作文是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得到综合训练的一种途径。”[3]因此,即使是看图写话教学,教师也当在学生进行观图写话时鼓励学生“写我所观,写我所想”,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培养学生写话兴趣、促进学生想象”等目标训练。

3.看图写话点评缺乏针对性,缺少反馈环节

看图写话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水平的书面表达,也是促进其综合能力逐步提高的有效途径。在写话中,有写话格式的规范,汉字正确的使用,积累词语的运用,想象力的发挥,还有学生情意情感的外露。据调查发现,教师关于看图写话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的写话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特别通顺,而对写话中的其他因素则关注较少。同时,在完成批改后,缺乏必要的反馈环节。重视反馈能够让学生自觉关注自身的写话水平,并认真修改,由于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互动的反馈环节,造成了学生写完,教师批完后写话便被搁置起来,而学生写话能力水平是否提高,在写话中是否有所发展,则被忽略。

(二)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存在的问题

1.不懂图片的意思

小学低年段学生主要以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为主,在对图片进行观察时,不会进行序列性观察,往往分裂式地观察图片中的人与物,难以将图片中的内容作为整体,联系起来。而且,对于图片中某些重要的细节、信息等缺乏必要的关注,导致其无法整体性理解图片本身的意思。

2.说写转化困难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段学生首次正式地将口头语转为书面语的开端训练,也是将脑海中丰富多彩的、活动着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具体固定的外部语言的尝试,由于学生识字量、表达能力的有限,所以在将思维活动转变为书面语言表达时存在着“可口述而难下笔”的问题。

3.写话兴趣不高涨

看图写话作为综合性的训练板块,对学生自身的观、说、思、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关注与精力才能做好。经访谈与观察,发现有些学生难以长时间的观察图片内容,再加上进行写话的图片一般都是黑白色调,导致了学生无论是在开始观察还是在写话过程中都难以提起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最终草草写完以应付教师。

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看图写话教学目标的模糊造成了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举步维艰的窘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低年段的写话提出了三点要求,但看图写话作为写话中的一部分,却并不完全适合达到其所提出的要求。因为看图写话的包括了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语言成句能力、想象能力,逻辑能力等,目标已经不局限于课程标准,所以也造成了教师教学时不知到底要发展学生哪个方面,如何通过图片来发展,如何通过图片来教学等问题。

(二)图片选择不够精当,选择范围有限

经过调查与统计,发现给学生作为写话材料的图片大部分呈现出的都是黑色色调,而且有时试题上的图片非常模糊,随意选择。黑白色调本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加上模糊不清,更是进一步将学生推向相反的彼岸。并且,图片的选择范围非常狭窄,来源基本上就是教材、练习册与试题,教师很少通过网上查阅下载相关图片、关注儿童读物、从学校资料室借阅相关书目等途径来丰富图片的类型,因此,图片的单调与单一始终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更不必谈唤醒他们的兴趣。

(三)图片内容与学生体验关联不大

学生热衷于关注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与话题,熟悉或相似的事物与经历能够博取到学生的关注,唤醒学生的兴趣。低年级看图写话图片的选择不仅要对外观形式上有要求,同时,也要对图片中的内容予以重视。清代学者王筠在其著作《教童子法》中推崇一种作文选题的方法,即“以目前所遇之事为题”,所强调的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某事后的体验。学生在融入自身情感体验后,自身经历与图片内容便会自主发生连接,此时,学生的写话兴趣也自然被调动起来,因此,王筠认为“以目前所遇之事为题,是可法也”,这也能够给今天的语文作文选题一些借鉴。

三.改善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训练目标,选择恰当图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生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提出了明確的目标,包括对写话有兴趣、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在写话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这些目标凝结为“训练点”分散到学生的写话实践中,不求全只求学生有所得,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明确每次写话训练的不同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与写话能力。同时,针对每次写话实践所制定学习目标,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图片。可以确定,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喜欢颜色多样、色彩明亮的图片,容易被直观形象的东西所吸引,因此,教师在选择图片时要注重外观与内容的统一,选择鲜艳明亮、内容生动的图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图片,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让“体验”先行,培养学生写话兴趣

“体验”先行,即重在连接学生经验与图片内容,使两者能够发生联系。小学低学段的写话任务不在于使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行文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乐于用笔表达自我的习惯,培养其对写话的兴趣,是习作与写作的“试水”阶段。“体验”先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笔进行看图写话时,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够体会出图片中人物的心理对话,并以笔表示。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训练前,应当以相似图片为凭借,为学生创建体验场所,可以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通过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与体验图片中所蕴含的内容以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写话乐趣,之后再呈现给学生写话的图片,这时,学生则能够联系先前写话练习时的经验,对图片进行观察,完成写话训练。

(三)结合学生爱好,多样化选择写话内容

潘菽先生认为,儿童写作容易受到其自身兴趣、意志、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所在,多样化、多途径选择写话训练的图片。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所阅读的书物以及动画选取合适的片段作为图片素材,以此进行写话训练。例如,选取儿童绘本读物中的一幅或几副图片,结合“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标,进行训练,此时,儿童的兴趣、注意力等都会被高度调动与集中,面对生动、熟悉的图片,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完成由说到写的转换。再如,选取儿童所喜欢的热播卡通中的图片,结合“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目标进行写话训练,较之于一般教材中的图片,更易于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要明确小学低学段看图写话的重点不是过于关注学生的写作质量,而是要培养学生乐于写话的兴趣以及渴望写话的动机。

注 释

[1]黄先政,郭俊奇.语文看图写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7(2):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4.

(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专项资金自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SJCX19_008)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口才能力差的原因,然后针对学生存在问题提出提高口才能力采取的措施,主要通过语文课加强口语训练和利用专业实训课的专业特点提高学生的口才能力,由此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生;口语能力差;语文课;专业课;提升

古语云:“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古人早已告诉我们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这也是我们最基本的技能。作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旅游专业学生步入社会后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能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旅游业飞速地发展,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娱乐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这也对酒店服务人才所掌握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对于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和他人如何有效沟通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中职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因学习较差,受老师和同学关注度较低从而导致缺乏自信心,学校在开设口语交际课程时过于随意,评价体系不完整,开展培养学生提高口才能力的相关活动较少,口语交际和专业技能结合程度不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口才能力培养是中职学校语文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教学探究努力的一个方向。

一、中职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条件

因中职学生生源质量较差,造成许多学生在语言方面因知识缺陷造成表达缺陷。中职学生前期学习中学习成绩较差,受老师和同学关注度较低而缺乏自信心。众所周知,语文水平的提高是慢慢地积累起来的。从目前的招生体制来看,中职学生都是因为中考成绩较差才不得已选择了中职学校,而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也是从小学学习习惯差所致,这些同学的语文知识及语言表达水平远远落后于同级学生水平。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方面就处于劣势,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越来越差,造成学生在和别人沟通交流时有了障碍,缺乏自信心。

(二)学校授课方式及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对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不够重视。在大多中职学校,口语交际大多都在语文教材里面穿插。有的教师对口语教学不够重视,教学中“蜻蜓点水”,有的教师为了应付,缺乏有目标的训练。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缺乏经验,所以在口语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口才能力培养一直处于一种混乱状态,那样就更谈不上和专业结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另外,在课程标准设置时一般都没有安排对口语能力训练的课时,在语文课评价体系中对口语能力也不设考核标准。在语文测试中,口语交际往往没有评价的标准,一般都是以读写能力为主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假设旅游专业的学生语文考试考得很好,可说话条理不清,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能胜任以后的工作呢?

2.培养学生提高口才能力的相关活动较少。中职生在入校以后,学校开展相关训练口才的活动较少,平常只有组织相关语言能力的比赛时,学生才在短时间内训练一下,没有将口才能力培养成为常态化。另外,演讲、辩论会选拔的都是平常口才能力表现优秀的学生,其他学生没有训练和表现的机会。

3.口语交际和专业技能结合程度不高。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实训课安排课时较少,学生的口语训练没有适当的环境进行口语语感训练,如导游业务不能创设旅游景点和旅游人群让学生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在困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等问题。

二、解决旅游专业学生提高口才能力的策略

(一)站在教师的角度

1.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树立学生敢“说话”的自信心。在我上课的班上有一名十分害羞的学生,每次叫她回答问题时,她就咬着手指甲不说话。后来我在上课时发现她声音很好听,便有意识地引导她回答问题并夸赞她。在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时,让她承担独白部分,当她放下胆怯,全身心沉浸其中时,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从此她克服了在人多时不敢说话的羞怯心理,开始主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了。老师在教学中学识渊博固然很重要,但懂得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维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更重要。

2.加强语文课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会说话”的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口才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提高的,不能拘泥于某一堂課,而是应该将对学生口才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每一节课中。(1)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请两名同学作即兴演讲,并请其他同学点评,增加学生“说话”的机会。(2)加大阅读量,从阅读材料中领悟说话的技巧。鼓励学生多阅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的知识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有一个经典故事:一个黑人出租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司机伯伯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母亲微笑着回答: “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机坚决不收钱。他说:“小时候 ,我也曾经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但是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您的回答,今天的我可能是另外一个我。”

老师说的话都是在播种着不同的种子,善良的语言成就一生。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对别人产生一生的影响。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面对的是不同的人群,在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矛盾。对他们来说“会说话”是一种专业能力,“会说话”,会改变旅客的心情,让旅客在整个旅途中如沐春风。

(二)站在学校的角度

1.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评价上体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核。因酒店服务和旅游服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学校在设置课程标准时,对该专业学生课程设置时增加语文口语训练课时,并对学生语文评价体系增加口语能力考核标准,口语进行专门的测试计入语文总成绩。这样,学生会加强口语训练,从而提高口语能力。

2.针对旅游专业学生建立专门的兴趣小组。专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是提高学生口才的有效途径。(1)师生互动。在兴趣小组中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提出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大家积极发言,既可以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又可以对别人的发言做补充,做评议,甚至进行争辩,进行思想的碰撞。在这样的双向互动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发展了语言,锻炼了胆量,也锻炼了他们的胆识。(2)规范语言。学生惯用方言、口头语,表达能力欠佳,主要原因是缺少规范的普通话朗读训练。在活动中,学生说话比较放松的情况下,将学生的说话过程用视频录下来,教师针对学生情况给予纠正是练习口语的有效途径。

3.组织辩论会、讲故事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口才能力。(1)辩论时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放手让学生讨论、辩论。学生说错了,不挖苦学生;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可能会和老师发生争辩,但教师一定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练习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说。(2)讲故事按学生水平分解练习目标,组织练习活动,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復杂的口才练习。如:从说好一段话到叙述事情、讲述见闻再到出口成章;从说准到说顺、说细再到说完整。既要适当降低难度,夯实各阶段口语基础,确保目标到位,又要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通过及时调整,使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4.创设模拟情境,将口才能力训练与专业课紧密结合,达到总体提高专业能力的要求。在酒店服务专业课实训时,可以创设一些服务场景,教会学生处理一些突发情况。在一堂前厅服务实训课中,教师播放了一段视频:有一位客人等一个重要的客户,等了很久客户没来。这位客人在无聊之际,随意把脚搁在对面的椅子上,引起了其他客人不满。此时服务员委婉地轻声提醒:“先生,请您把脚放下来,好吗?”他满脸不高兴地说:“我偏不放下,你能拿我怎么办?”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只见服务员笑了笑:“先生,您真幽默,出这样的题目来考我。我觉得您很有素质。”说完,她面带微笑转身就离开。稍后,这位客人在弹烟灰的刹那,把脚放了下来。通过上例可以看出语言的艺术性,服务员对客人的无理取闹没有动怒,而是用和缓的方式不仅给了客人一个台阶,还维护了酒店的形象。

三、结语

口才能力对每一人都非常重要,对于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旅游专业的同学更加重要,面对目前社会上对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要求,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相关设备,教师也要利用所有相关课程和一切机会,给学生组织相关的活动和训练,让学生的口才能力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使酒店服务与旅游专业能够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倩.论中职生的口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J].考试周刊,2013(23).

[2]郭文根.酒店接待口才[J].民营科技,2009(11).

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作文,是学习语文综合训练的主要手段。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从有效的途径在“学法”上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呢?我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收效还是不错的。

关键词:基本功;积累;真实;兴趣

一、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基本功,为命题作文打下基础

小学作文训练究竟应该从哪一个年级开始,多年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从三年级开始,理由是,低年级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不多,不能作文。我以为这样理解未免偏颇。固然,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主,但并不意味着三年级以前没有作文基本功训练。如果低年级语文课只抓识字阅读训练,到三年级命题作文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这分明告诉我们,小学作文训练应该从一年级抓起。

我以为,基本功的培养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一年级加强学生口语训练,指导学生看图说词,组句;第二步二年级侧重写话训练,引导学生认识并实际运用完整句子;第三步三年级步入片断训练。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平缓命题训练的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学生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首先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细心人,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甚至可以放宽范围,让学生写动画片或电视剧中的角色,描述他们感兴趣的游戏等。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并且及时地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來,写作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同时,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读能使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开展读书活动,在班内设立图书角,利用阅读课用于学生阅读,在阅读的时候,向学生指导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和心得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并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为作文积累了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三、转变观念,激活思维

此外,传统作文教学观认为,只有歌颂美好生活、赞扬伟大精神、表明远大理想之类的文章,中心才算是健康向上的,值得倡导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习作似乎成了样板戏、八股文。这种千篇一律的要求,不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与教师所期望的结果适得其反。

鉴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的形式真实地表现出来,不必刻意粉饰,哪怕是反映社会的阴暗面,或是对某种社会现象表示困惑、迷茫甚至是批判,真正做到“言论自由”。于是,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作文真真正正地成了他们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方式。

四、多作表扬和赏识,提高写作热情

写作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内容、训练技法非常重要,对待作文的积极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 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 然接受。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原则,因为它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

根据这一原理,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运用赏识,把它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作文有优劣之分,但学生渴望得到赞赏的心情和作文的劳动是共有的,在评改中用赞赏的目光去寻找优点,使用使用符号、批语和评分高亮,是一种极好的鼓励。评讲时进行提名或范读。组织班级作文竞赛,用奖励激发学生竞争心理。多多赞赏,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文训练与写句子不同,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不仅要注重素材的积淀,一个循序渐进的进步过程,也要在作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提供一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空间,解放其思维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写作天赋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附属小学 746010 )

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运用“八个结合”实施“五心”教育,拓展德育教育体验训练,弘扬祖国传统戏曲文化与感恩文化,进行这种教育实效性强,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拓展与载体创新的最新尝试。

【关键词】感恩教育 “八个结合” “五心”教育

大学文化要建立在求真育人的本质特征上,艺术与校园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它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伦理道德教化的重大使命,通过艺术审美可以达到培养人辨别善恶、培养道德情感和爱国情操,从而健全主体人格的目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戏曲欣赏与教唱》和《〈弟子规〉赏析》两门选修课建立德育集体训练平台对德育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对拓展大学生德育教育资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德育教学,增强了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达到了教师有计划教育影响的预期目的。

一 “八个结合”的训练方法

1.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第一,组建戏曲与感恩训练团队为同学们的体验教育搭建训练平台。艺术与德育互相影响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道德建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可接受性、感染力和实效性。我们课堂设计了戏曲知识、戏曲名家、戏曲欣赏与教唱、弟子规概论、原文讲解、名人谈弟子规、弟子规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影响等模块系统介绍相关知识,课下建立戏曲自学与创新、感恩教育体验与实践超市等模块,组建外联、义工、组织、后勤、财会、艺术、娱乐、体育等八大部训练团队并选出部长、副部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通过以部为单位的“经典学习”“演出服装和道具的管理”“沟通会”“定期例会”“集体学唱”“角色扮演”“背景资料查找”等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

第二,整合学院有效资源共同参与。学院团委、社团、辅导员、班导师一起训练会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训练教育中来。

2.教师精心策划与对学生的不断鼓励相结合

教师应规定每个阶段的训练项目、目标和评价标准组织,好及时的评判以正学风。

同时教师对学生产生“好感、信任、尊重”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大大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教师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及时地给予肯定的暗示成为学生实践的动力。“你能行”,如果听了老师对他说了这样的话,奇迹就一定会在这个学生身上出现。戏曲演唱比歌曲演唱难度大,体验教学排练常常到夜晚,开始有的学生演唱跑调、动作僵硬,学生干部打退堂鼓,老师鼓励他说:“你就是罗文,你就是送信者,你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到最后他的团队成功地为学院的老师和同学献上了整齐优美的舞姿和饱含韵律的戏曲节目,教师的及时鼓励需要伴随学生训练的整个过程。独立完成训练任务战胜众多困难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就是积累学生解决问题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宝贵,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对体验训练教育的参与力度。

3.学生理论学习和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不仅要在课堂学习很多相关知识,课下学生们还要迈开自学和体验实践的步伐。学生自编自演京歌“八荣八耻”“习近平走访谈官民关系”“迎宾礼仪”“习练太极扇”“校园与社区服务义工行”等活动,加深领会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边学、边练、边感悟。

4.引导教育与自我管理相结合

教师要进行启发式引导同时建立各种竞赛制度,责任到人,奖勤罚懒,周例会大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生干部根据原始记录对每个人、每个集体按质按量进行自我管理。使集体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紧张、愉快、团结、公平竞争的气氛中,不断有新的规定被补充到管理文件中,落实在表格上,学生们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的工作行为越来越自觉、自愿、扎扎实实、有色有声。

5.个体的体验实践与集体环境教育相结合

体验本身是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以部为单位任选“超市”中设定的训练项目,来自不同系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完成课外自学戏曲唱段难度比较大,排练大都是在晚间和周末的休息时间,有的同学懒惰不想参加,天冷不愿离开寝室,学不会有畏难情绪,怕被拒绝等,教师应事先设定好难关等着他们在体验中去感悟,在体验中去超越。

集体有“比较”的功能又能教会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个人的本领与品质在团队成员共同经历观察、思考、领悟、修养的训练中转化。这是情景模拟、人际关系和社会实践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集体排练的环境和角色扮演的过程能让学生放松、愉悦心情和反思自省,帮助学生尽快调整不良情绪走出困境,同学们都非常珍惜参与训练教学和在集体环境下培养自尊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6.传统文化育人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丰富和拓展,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工夫,在参与“文化进社区”“为敬老院老人演出”等多项活动中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会尊老爱幼、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真正内涵。

7.弘扬戏曲等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从孝敬父母入手通过唱词和韵律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感演唱信息读懂感恩和道德的力量,体验谦卑心、感恩心、责任心、奉献心和恭敬心,培养大学生尊重别人、利益他人,谦卑自己的思想品德,在为老师和同学服务中锻炼自我、提升能力。

8.优良传统文化与改革創新相结合

强化合力教育观念开展大学生“孝文化”教育,要全面提升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去思考不仅是一项教育内容而且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建设,把戏曲和感恩育人引入德育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学工作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后练,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体验练习,在完成各种难度的工作任务中,他们锻炼了坚强的毅力,自学戏曲唱段、尝试用旧调自己填词演唱、演出,在一步步加深难度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虽然大量的工作很紧张、很累,但同学们每天都在快乐的时光中度过,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主动在集体环境中体验练习,体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1.学生的变化是在教师的影响下实现的

教师要做好幕后策划,把程序设计和条件反射(对学生的参与勇气和进步表现不断地加以肯定)施之于学生,针对如何具有奉献、恭敬、谦卑、感恩、惜时、诚信等方面都设计有不同的经典德育唱段。

2.不断地肯定和鼓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将产生特殊的意义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尊,学生会因为要竭力保持或提升他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这个美好形象下次做事情就会努力比这次做得更好而练出了自信。

3.教师民主作风的特殊效用

大学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渴望被人理解、信任、尊重,布置任务前多与他们商议,采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那么他们就会非常乐意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

4.训练过程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教师必须具有奉献意识

训练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控制因素,学生出现的反复意味着前期工作可能白做,管理这个复杂过程教师要做许多的“无用功”,需要教师一次或几次地再去从头做起。把人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教师要倾注很多心血,付出许多宝贵的休息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奉献精神。

三 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动力系统”、“内部机制”启动了,又明确了为什么训练及训练的要求和方法,便能自覺地、争先恐后地对待一次又一次体验“集体环境下众人一起做成一件事的不容易”,就会理解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大众的艰辛与不易,产生感恩心,感恩他们对自己的辛勤付出。

四 利用戏曲与感恩平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

1.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反作用

教师会因学生的爱戴、尊敬而更加倾心和忘我于教育工作,从学生成长中教师能提升境界获得心理上的最大满足。

2.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从训练中得到的乐趣

让平时性格内向不太自信的学生与同学们一起上台演出,那些在众人面前一讲话就脸红更不敢演唱的同学经过训练后来讲话常常赢得同学们的一片掌声,改变非常大,成功让同学们增强了自信心。

3.实现教育目标

第一,通过SPSS软件测试被培训的大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独立完成一项或几项艰巨任务的心理变化来判断培训前后学生的心态和能力的变化。对大学生训练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数字化分析、对学生的独立完成各项任务进行成果展示,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显著地增强,心理素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二,学生参与的活动项目多样自信心增强。学生们建立多个QQ群和感恩训练论坛,主动要求为学院的操场捡拾垃圾,每次上课都有同学鞠躬迎宾,每周甚至每天主动给父母打电话,比参加训练前更开朗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加深了,明显有了包容心、感恩心、责任心和爱心,也更自信了幸福感增强了。

第三,学生们在学习《戏曲欣赏与教唱》和感恩课程的学习心得摘录,“戏如人生,学习戏曲由不爱学到自己编辑伴奏带、自己创作戏曲演出片段再到后来参与演出,我们不仅锻炼了自信,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感恩课堂的气氛自始至终融洽、柔和、温暖,同学们接受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主动、自觉,同学们说师生彼此尊重互动心里高兴、舒服、喜欢,活动也愿意参与。

第四,参加训练的人比不参加训练的人灵活。努力挖掘潜力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参加训练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培养了学生自信和细腻的品质。

第五,学生参与训练硕果频出。在老师的辅导下大学生们成功举行二人转比赛活动、自编小品老调填新词上台为全校师生演出,到广场与市民一起参加“百万市民参与文化进社区”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演出,成功举办了省内大学生戏曲联谊会。

第六,出版专著。张荣珍老师与周正合作编著了《戏曲欣赏与教唱》,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尝试德育教育的创新模式,填补了国内高校德育戏曲育人的空白。

第七,为进一步研究对大学生德育训练的系列教育打下基础。忽略了人生教育过程中体验教育这一环,教育目标的实现就一定要大打折扣。搭建戏曲与感恩教育平台将补上这一课,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懂得感恩、谦卑、尊敬、责任和奉献,增强能力,也为将来推出系列训练教育的研究铺平道路。高校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变化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大,怀有感恩心的人多了,德才兼备、多才多艺的人多了,人们的精力自然就转移在务实做事和高品位的艺术欣赏上,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好转。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1):58~60

[2]孙伟、冯磊.论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的交融[J].高校教育管理,2012(3):27~31

[3]黄长安.论艺术的德育功能[J].求索,2011(5):119~121

[4]徐曼.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与现代化,2009(2):19~26

[5]郝文军.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探究[J].教育评论,2014(2):91~93

[6]金琴.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7)

[7]陈翔.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 提高德育实效性[J].时代教育,2007(12):79

[8]吴萍.浅谈艺术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1):291

[9]李艳敏、狄成杰、尹露露.高校孝文化教育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3(4):1~4

[10]鹿丰玲.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本质、功能及实施途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8~20

〔责任编辑:肖薇〕

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针对当前偏远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从家庭、社会、学校、应试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导致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然后对症开方:应该面对现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求实创新,彰显特色,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作文教改之路。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困境 对策

*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科所2016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正 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近年,随新一轮课改,各种作文教学的理念、模式层出不穷。然而在偏远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改革还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现象。这无疑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论及此事总觉胸有块垒。

一、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现状

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在一次講评作文时举例,说有人想写一篇赞美长城的文章,结果却只写了:“长城长啊,长城长,长城他妈的真长!”。30年后的今天,在偏远农村中学,依然普遍存在:遇到作文课,许多学生叫苦不迭,敷衍甚至抄袭。所写作文,立意不高,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问题不少,错别字也较多。多数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把写作文当作玩任务,除老师布置的外,很少主动写作。作文教学层次普遍不高,教师怕教,教得累;学生怕写,写的差,作文教学低效运作。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为何出现上述状况?笔者经过审思,觉得其主要原因有:

1、家庭状况的特殊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偏远农村,现在绝大多数青壮年父母都外出打工,许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多由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祖辈的文化层次较低,有些还是文盲,只能照顾孩子的吃穿,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学习进步爱莫能助。缺乏交流、缺失亲情使许多农村中学生的生活单调、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语言粗俗、急躁任性。

2、生活环境的封闭性:

偏远农村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较少,视野不宽,参观旅游实践活动少,缺乏历练、积累,作文中常出现无米下锅的烦恼。虽然广播、电视已普及,但繁重的学业,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外界。更主要的是,农村学生不善于从思想情感的体验中去发掘写作素材,作文中就出现了内容虚构,矫情蔓延的现象。

3、学校管理的划一性:

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多,每天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做作业、复习、预习功课又占用了大量课外时间。调查表明,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较浓。但许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怕学生耽误课程学习。课改中介绍一些名校的语文课多是学生在图书馆上自习,而偏远农村中学,不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科任老师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有安全问题,也是每个教师都不敢碰的“高压线”,郊游、参观、采标本、写生等集体性课外活动都很少组织。阅读少、积累少、观察体验历练少,写的文章就枯燥、单调、乏味。

4、应试教育的劣根性:

农村学生升学压力大,家长与社会都把目光紧盯在升学上,把升学率当作选择学校、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氛围中,素质教育曲高和寡,作文教学无足轻重。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无心留恋身边的事物,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失去了主动观察体验生活的好奇心和原动力,写的文章也就没有了灵魂。

5、教学方法的滞后性: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仍有不少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的特殊性视而不见。教师经常大讲写作方法技巧,并依此进行机械重复训练,结果不但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而且还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写好作文的秘诀就是掌握好写作方法与技巧。还有的语文教师,让学生每天都写日记、每周都写作文,可是却轻视作文讲评,或有时褒贬失当,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与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真正解决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痼疾,宜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力求突破:

(一)、因地制宜,素材积累上贴近生活、彰显特色

发现农村的亮点,发掘身边的素材。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具有特色的人、事、物,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感受近年来农村的翻覆变化。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阅读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每天挤一点时间收听、收看新闻,了解时事动态,有条件的学生周末也可以上网。

(二)因势利导,写作方法上顺藤摸瓜、不拘一格

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开放式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练习作文。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生活,写观察日记或参观游记,或抓住某处景物,想象、联想写状物作文;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议论谈感想,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和多姿多彩;或以小导游身份,向同学朋友讲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编导游词、广告词等,充分张扬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教者还要创设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写童话作文、科幻作文,想象作文等。

(三)、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与时俱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好文章的真情实感必须从生活中来。要让学生作文回归生活,回归自我,在安排作文训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作文讲评时,要更多地帮助学生寻找改进方法,特别是让学困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正视自己的不足、体验成功的甘美,使之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并使这种体验外化为追求成功的具体行动。

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拿分,而是自己生存、生活的必须。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这样就能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实践活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改观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偏远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都能够立足农村实际,正视作文教学的现状,开源导流,有效利用农村特有的优势和资源,抓住身边的素材,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大胆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和创新,积累经验、有所作为,就一定能走出目前的困境,迎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水清如许”和“山花烂漫”。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 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文章例话》·叶圣陶·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5-1

上一篇:认字教学论文下一篇:旅游纪念品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