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06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国课程硕士;专业型硕士;学科竞赛;研究性教学

作者简介:戚欣(195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吕静(196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建筑专业教育;谢宇轩(1984-),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研究生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学与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地方建筑类高校专业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编号:06JHQYB0026),主持人:戚欣;2016年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设计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创新能力提升训练研究”(编号:201602),主持人:吕静。

建筑类高校是培养和建筑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的学科人才的应用类型大学,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学科和专业。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从1990年开始设置和试办,现有200多个领域的39种类专业学位,其中涉及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包括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和艺术硕士等专业(见图1)。

专业型硕士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培养模式,具有职业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获得执业技能的培训,强化专业知识与训练的执业能力的训练,更多强调的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需要大批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建筑类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建筑类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紧密结合建筑类执业技术资格认证体系,以提高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为目标,构建出新的适合于培养和发掘创造性思维人才的框架,并有助于实现职业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的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建筑类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既要求培养有理工科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又具有艺术院校的美学素养,体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特征,需要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以培养知行合一的建设领域设计编制和管理领域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类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尤其是各种生源背景的考生的涌入,导致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与手段错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单一和基本功较弱等方面的缺陷也逐渐暴露。面对建筑类专业型硕士培养中忽视创新能力与执业培养相结合的问题,高素质的专业型硕士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如何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力求以规范、高效的培养过程控制来保证项目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人才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

二、我国建筑类专业型硕士教育的现状

目前,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教育培养是一种“师徒式”培养方式,学生从一入学就选定固定导师,大部分时间随特定导师进行工程项目、纵向课题的设计和研究,这种封闭式教学体系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衔接方面,缺乏在教学中把传统设计教学、建筑技术、研究目标进行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训练。因此,如何缓解专业型硕士教育面临机制问题,如何在学位攻读期限内将庞杂的知识科学地进行融合训练?这些问题都影响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以学科设计竞赛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对建筑类专业型硕士培养成为突破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关键。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标准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借鉴西方成熟的专业型硕士教育模式,使国内的专业型硕士教育在本质上提高执业教育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筑类学科设计竞赛作为高等院校研究性教育理念实施成果评价与检验途径,研究性教学是学科竞赛的前提和基础,学科竞赛是研究性教学的表现形式和实施途径,改进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运用的重要平台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英国课程硕士教育的目标及能力培养特点

(一)英国课程硕士教育的目标

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伴随英国二战后经济衰退的特定历史背景而来。经济的复苏需要人才的支撑,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促使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超过了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规模。在20世纪60年代《斯万报告》与《罗宾斯报告》中強调的教育向课程硕士为主的重心转移的观点一致[1]。

英国课程硕士教育培养的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与研究型硕士生完全不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课程硕士的体制(包括制度、政策、法规等)建立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之上。

(二)英国课程硕士教育的能力培养特点

1.为了避免人才培养的流失,英国课程硕士招生资格考核的门槛设置中,对学生本科学历的硬性要求相对较低,各院校对硕士录取条件的把握具有独立主动性。除了取得学士学位可以入学的条件外,甚至某些学校对本科学位没有要求,而是更为重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样的招考机制为扩大研究生教育的受众面积,保证人才培养的数量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有侧重性和倾向性的选择对应的课程以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的核心在于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质量的保障则融会在日常的教学评估过程中,而不是一刀切式的论文写作过程[2]。

3.课程硕士具有明确的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过程和相应的教育体系。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职业领域从事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注重多层次的实习训练并开设了大量的实用课程,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推动研究生从授课式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转变。企业人员或工程师以第二导师的身份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3]。

四、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英国课程硕士教育对我国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借鉴,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工程执业能力和国际化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针对不同阶段导向和目的,强调知识传授的启发价值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新视点,注重多学科的渗透以及前沿理论的发展,通过思考方式的转变来启迪学生的灵感构建培养学生创新力。基于学科设计竞赛为导向,依托科研进行实践创新,提倡产学研结合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构建主干突出,构架清晰,级配分明,学科协同的专业型硕士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见图2)。

(一)以学科竞赛为目标导向,构建具有各自学科特点、突出研究特色和模块组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本研究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以提高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突出特征为职业导向性,应用技能多样化、实践性强、内容庞杂是职业培训的主要特征。结合理论课内容扩展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课程设计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以竞赛检验培训结果,进而选取不同竞赛鼓励学生进行实践。

(二)以学科竞赛作为教学载体,融合“朴实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专业型硕士教学理念,强化实现职业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的培养目标

本研究根据学科特点以及专业特色,建立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创新能力培训计划满足社会实践的要求,并且以学科竞赛作为检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能力培训,强调教学体系强调整体性优化,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并重的培养模式,并有助于实现职业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的培养目标。

(三)以学科竞赛作为实施主体,强化以设计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职业发展潜力

培养出新的适合于培养和发掘创造性思维人才的模式,构建起建筑类高校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模式。注重的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教育,建立机制监督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导师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设计和科研实践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在教学内容组织中建立起包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方面的改革迫在眉睫,特别注重训练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平衡问题[4]。

(四)以学科竞赛作为检验方式,注重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强化执业技能的“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

本研究以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质量为目标,注重专业型硕士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文化素质、理论基础、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全面培养[5]。从专业知识、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将实践教学手段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从社会实践层面弥补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同时在过程中规范兼职教师遴选、聘任、认证、监督的有序化,提升兼职教师的层次,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和科研。

五、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对专业型硕士创新能力训练

本研究注重研究性创新能力的训练框架的建立,针对专业型硕士教学中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创新训练等方面的主要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方面的改革[6]。重点考核整个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创新性培养,通过思考方式的转变来启迪学生的灵感构建培养学生创造力,特别强调利用竞赛平台进行设计实践,将实践过程与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起以下五个方面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提升训练研究。

(一)强化以设计师执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能力训练,强调各级别学科竞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原则,从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研究性和创新能力入手,以培养和提高学科竞赛参与度为目标,减少教师规定性指导内容,而提倡引导性指导模式。研究生阶段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灵活的“Studio”模式及多种形式的研究性设计训练和组织[7],教学过程倡导“研讨式+体验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强调设计教学的全过程的训练,最终形成“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自主型科研探索方式,注重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研究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更新适应学科动态发展,构建团队协作为主导的研究学习模式

进一步凸显建筑类高院的办学特點,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环节得以体系化呈现,以团队为单位建立论文讨论及设计竞赛研究小组,对同一课题中的不同研究方向,形成自主讨论、自主探索的科研方式及论文协作方式,灵活的团队协作模式有效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体验了未来职业中的工作模式。

在研究生低年级阶段,建立机制监督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导师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组织上推行“三实”教学框架,即为“实验”(理论验证)、“实训”(专业技能的强化模拟训练)和“实践”(结合项目真实条件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综合应用)[8]。

在研究生高年级阶段,注重建立研究性创新能力的训练框架,重视分析与思考的设计过程,以“STUDIO”为核心的研究型课程从接轨到并轨的最大突破口,注重技术综合与创新强能力和艺术思维创新高素质,将专业型硕士培养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能力提升训练研究。特别提倡研究方向结合地域环境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各地建设发展出发,训练学生对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经济条件、施工工艺等技术条件的探索。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以“实践应用和职业导向”为特征的實践基地

以工程实践技术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通过综合性、复杂性、现实性的工程项目锻炼,逐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性与创造性、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相协调统一的多维能力。注重设计训练和科研实践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进一步培养专业硕士的设计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创新能力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践实习本着“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提升学生学习研究能力的专项实习基地和集中实习实践基地,强化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构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课题与教学手段,对实践基地参与的职业设计师所参与教学的课时要求、工作模式等作出相对明确的界定。

(四)注重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深化专业研究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本研究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来进一步梳理实施的方法和思路,强调创建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培养课程计划,在强调高水平实践能力的职业性要求上,一方面增加不同科目、类别和数量的实践类课程,调整与实际工程联系性较高的内容比例,另一方面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多样型的考核形式,对实践类课程增加考核力度,特别是在科研学习中鼓励学生对自身的科研结论与成果进行应用性检验。

通过综合性工程项目以及各种类型的学科设计竞赛锻炼,分阶段展开研究型设计,挖掘培养专业型硕士的思维,提升他们活跃的设计思维、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灵活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设计竞赛和不定期的设计工作坊设计的全过程参与,逐步训练学生执业性与创造性、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独立能力与合作能力相协调统一的多维复合性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创新设计的实施性。

(五)整合素质教育支撑平台,探索地域文化融入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教育框架

目前国内建筑教育注重工程技术能力训练而较少文化意识熏陶,尤其缺少传统环境伦理和审美意识指导下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本研究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专业型硕士职业技能提升为目标,提倡文化传承自觉意识与技术创新主动精神相结合,关注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支撑,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支撑平台,从职业实践、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和地域文化传承性四个方面建构开放式课题+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全方位人才培养的框架。

具体从两方面强化专业型硕士培养的技术措施与手段,一方面是强化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审美意识、文化空间和建筑伦理五方面的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制度规范、评价体系、生态技术、实地调研、IBM协同设计和参数化设计的技能培训,把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学成果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中体现(见图3)。

通过对英国课程硕士教育对我国建筑类高校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借鉴和启示,增强提出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创新能力提升训练研究为目标,加强对专业型硕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技能、思维模式和执业能力四方面的培养,系统性的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作用发挥、实践基地的构建等方面加强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强化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研究能力,以学科竞赛为触媒,搭建不同层次的科研体系平台,符合国家对建筑业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起建筑类高校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栾锦红,梁红蕾.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的定位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74-77.

[2]陶劲松,张淑娟.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6):13-15.

[3]蒋春洋.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91-95.

[4]杨青娟,沈中伟.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8-112.

[5]吕静.“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6):93-96.

[6]蒋家琼.研究生体验调查:英国研究生参与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4(6):105-109.

[7]沈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8]吴晓,王建国,徐小东.建筑学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况及建议——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J].建筑学报,2014(12):7-11.

责任编辑 吴学仕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项目内容

利兹大学音乐管理专业的毕业项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成至少6000单词的论文,属于个人项目,第二种是组织完成一个音乐会或相关活动并提交至少4000单词的项目反馈研究报告,项目小组的学生人数1-6人。作者选择的是第二种方式,即选择策划音乐会作为项目研究课题,参与到此项目的学生人数最终为6人,每人均分配不同的任务和担负不同的职责。

1.1确定主题

确定项目主题的原则是发展原创性的理念原则,即以中国原创音乐为元素作为本毕业项目的立题理念。

作为音乐管理专业的学生,非常希望能将优雅的西方音乐带到中国,更希望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传播到世界各地。作者曾与导师塞维( Silviu)多次沟通、交流彼此的想法,导师非常支持作者并对中国传统音乐也产生了浓厚兴趣,鼓励作者利用本次项目设计的机会将音乐管理理论结合中国音乐元素进行研究和实践。为了强调主题,团队成员将音乐会命名为“东方艺术(The Art of ORIENT)”,简要直接地表明这一音乐活动的内容。

1.2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主要是舞台和灯光等表现形式的设计。舞台设计包括灯光、声效和舞台演员的调度等因素。音乐会上播放的是柔和抒情等特点的东方音乐,因此也要营造出与之色彩协调、气氛吻合的舞台环境。为了让观众获得一种像诗一样朦胧的意境和如履空中仙境一样的感觉,需要使用暖黄色光作为主色光基调,这种风格与爵士音乐表演截然不同,爵士音乐表演的颜色会随着音乐节奏频繁且急速地变化,而这种黄色暖光会随着音乐表演的变化而缓慢地逐渐变化。

音乐会场大厅采用中式布置,悬挂中国结、红灯笼、京剧脸谱、大厅两侧展示中国水墨画、包括旗袍和汉服唐装等中国式的演员服饰设计等,彰显中国传统特色。在舞台的左上角有一个巨大的屏幕,每个音乐节目的背景资料可以中英文文字加图片等方式演示,能有效帮助西方观众更好了解每个音乐作品的内容。除此之外,大屏幕还实况播放音乐表演节目,并适时插入中国水墨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播放内容要与舞台上正在进行的音乐表演场景能够完全匹配和融合,进而更加突出中國风的主题。

1.3活动安排和推广措施

音乐会最终定于2017年5月10日4:30-6:00,即复活节假期结束后在利兹大学CCCH大厅举行。为获得社会赞助,我们与音乐厅内管理酒吧的负责人签订了协议,确保了音乐厅内的酒吧于5月10日(即我们举行音乐会的日期)全程开放,在此期间对那些持有我们演唱会门票的顾客,可享受当天购买饮料(酒水)10%的折扣。另外,团队还开展了捐助贫困儿童的募捐宣传活动,这样既能通过慈善活动将募集到的资金捐献给英国救助儿童基金会,又能起到扩大音乐会宣传效果的作用。

上述这些经历让作者获得了很多关于如何有效推广音乐活动和获得社会赞助的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本次音乐会的举办,也引起了很多人对我们项目团队和项目内容的关注,很多商业人士意识到,借助类似的合作活动,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名度和商业利润,影响力和利润也是衡量音乐管理能否与市场有效接轨的重要指标。

1.4曲目安排

音乐会曲目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到音乐的风格、时长,还需要考虑西方观众的共鸣度和中西乐器的使用等因素。音乐会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上半场的演出是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中国古典曲目,如“春江花月夜”“秋风词”“长相思”等,使用的乐器包括古筝、二胡、古琴等。第二部分是以西方乐器为载体,演奏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例如将钢琴和小提琴进行组合,演奏乐曲“梁祝”;由小提琴和钢琴伴奏,陶笛作为主旋律演奏了现代音乐作品“风动草”:古筝与钢琴组合演奏了乐曲“战台风”等。

关于如何举办一个成功的音乐会这个问题,金尼Kinney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在他的著作中写到:“如果音乐会的开场曲目节奏较为欢快,且充满激情,它会更容易调动观众的注意力与热情[2]”。因此,我们选择了一首快节奏旋律的曲目《春江花月夜》作为开场曲,“战台风”曲目被安排为最后做为压轴曲目,演出效果证明这首乐曲非常震撼、达到的效果非常之好,令现场观众久久难忘。

1.5项目的管理和执行

本次毕业项目运用了著名的4P营销策略(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作为行动指导的理论基础,4P营销策略是由美国市场营销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即产品,价格,地点和推广。相关四要素可为本毕业项目的营销策划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执行框架,4P营销策略的思想已被当代很多企业采用。以下作者将基于4P理论,从四个方面(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分析本毕业项目的“东方艺术”音乐会的管理和执行内容。

音乐会门票价格受到内部音乐制作和外部音乐市场环境的影响,由于团队对本项目音乐会进行了认真评估和定位,制订出的音乐会门票价格非常合理,销售也非常成功。基于学生和社会人士对于价格高低的接受度,团队将学生票确定为1英镑,成人门票确定为4英镑。

在门票销售方面,我们推出了多种措施,例如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途径的销售方式等。其中线下售票主要集中在校园内人流量很大的Union食堂以及超市周边。线上销售则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制作音乐会介绍与购票进行链接,吸引感兴趣的听众在网络上购买门票。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音乐会门票的销售速度。

在推广宣传方面,团队主要利用两种方式,即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线上推广主要利用社交平台,例如在“脸书( Facebook)”上通过音乐学院主页宣传和发布团队的活动、在“微信朋友圈(Wechat Moments)”上分享门票销售链接网址和音乐会排练过程的精彩小视频等。与此同时线下推广,团队成员在学校附近的商店橱窗上张贴大量音乐会演出的海报,在学生会售卖门票的过程中,还把古琴、古筝等中国传统特色乐器放在售票展台上,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方式吸引更多外国人士的注意。

1.6项目评估和反思

对作者来说,通过学习音乐管理理论并与实践紧密结合是一个宝贵的体验和理论升华的过程。从概念认识到营销和销售体验、从规划协调到执行和管理,作者和团队成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共同完成了这项系统工程。作者被分配的一系列任务包括主题设计、初始预算、营销推广以及风险控制方案制订和实施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者与团队组员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项目的训练,作者更加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毕业项目的实际运作,作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项目活动,作者在项目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虽然音乐会取得了成功,但在某些细节问题的处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由于事先考虑不够周全,在表演开始后,一些迟到人员陆陆续续入场且经过舞台,导致出现行人影响了落座观众的正常观赏,因此导师塞维( Silviu)在该考核环节扣掉了5分。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二、项目考核评價

音乐与管理项目的考核评价依据学院制订的考核评估指标进行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评价,该指标体系由“音乐管理项目工作内容评估表”“音乐会反馈报告评估表”组成。“音乐管理项目工作内容评估表”占总成绩的60%,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研发的类型、程度、量化成绩;项目成果的质量、表现形式等。“音乐会反馈报告评估表”占总成绩30%,初期和中期音乐会反馈报告分别占总成绩的10%。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理论、方法论和证据与参考文献的应用;内容和观点的批判性和清晰性;文风句法文章整体框架设计质量评价;语言逻辑推理结论判断的水平评价等。

三、结语

“东方艺术”让更多的西方观众对中国传统音乐从初步认识到很感兴趣,很多观众都表达了希望再次欣赏中国音乐会的愿望。

本次毕业项目的成果在利兹大学的学生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它鼓励更多的人去实践和探索。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对音乐艺术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体悟、也获取了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大学生活中所经历的艺术管理策划活动,能够促进同学与更多的音乐界伙伴交流学习和合作,这对每个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作为学生,本文作者讨论的范围局限于利兹大学音乐管理毕业设计项目中的其中一类,难免会出现观点粗浅、论述内容有偏颇等问题,惟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业界人士就此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步一宏.刍议我国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管理现状与对策[J],戏剧之家,2018(2):138 -139。

(2) Kinney G.Concert Pro- gramming: Tipsfrom the Broadcast Industry U]. Music EducatorsJoumal 1978,65(44):24-27。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专业硕士;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专业学位硕士(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作为一种新的学位类型,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自2005年全国首次招收专业学位硕士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目前研究生招生总量已经达到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比例接近1∶1。因此,专业硕士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硕士(会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的核心基础课程《管理经济学》,其教学内容、模式、手段就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必须对现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此来适应社会对专业学位硕士“以实践为导向”的新要求。本文作者将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工科院校专业硕士《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建议。

一、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专业学位硕士开设《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硕士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经管类课程的基础。因此,针对专业学位硕士开设该课程是十分必要的[2]。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基本经济学素养。《管理经济学》本质是隶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应用”两字强调以实践为导向,这与专业硕士设置的基本要求是高度吻合的。虽然隶属于应用经济学,但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思维方法,通过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理解机制、均衡、效率、福利等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视角,培养良好的经济学直觉,为学以致用奠定坚实的基础。(2)管理经济学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其强调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而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应用的产物。因此,对经管类专业硕士开设《管理经济学》课程,既有学科关联的需求,又有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因此,设置这门课程对培养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是十分重要的。

(二)注意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在《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课程中大部分的内容与《微观经济学》是相同的,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两门课程教学边界不清的问题[3]。实际上,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管理经济学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其最终落脚点在决策(decision making),这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的论断不谋而合。此外,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管理经济学则研究的是具体(现实)的企业,以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4,5]。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管理经济学强调决策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更接近于真实状态,而微观经济学则假设信息完全已知的理想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将课程建设成为连接微观经济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三)工科院校专业硕士《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特点

不同于綜合性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工科院校专业硕士课程更偏向于工程经济学,面对的对象更多的是服务于制造型企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符合企业生产实践与运作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讲授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定价实践、投资决策等和生产企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与企业实践关联性较弱的章节可以采取适当弱化方式,使得课程的教学更有针对性,突出工科院校的行业特点。同时,由于工科院校学生通常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因此可以适当地增加企业的市场需求估计和预测方面的定量分析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专业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职业性不够突出

目前,市面上虽有不少《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生教材,但针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材却很少,并且缺乏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因此,大部分教师只能从现有学术型研究生教材中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讲授,这样显然与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6]。因此,笔者建议应组织一批既有较强经济学理论素养,同时又具有一定企业社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来编写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需要的教材,设置规范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突出职业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没有考虑专业硕士的实践导向,过分强调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推导

在现有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专业硕士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把专硕当学硕来培养,过分强调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推导,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数学模型的分析,而没有强调模型背后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寓意。一方面,这样会使本就经济学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推导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样也就背离了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

(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忽视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专业硕士,经管类专业硕士的来源比较广泛,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都存在,有的学生可能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有的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可能从未接触过经济管理类的相关课程。此外,有的学生有企业实践的工作经验,而有的则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因此,只有在全面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的情况下,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个性化的需求。这是目前大部分院校专业硕士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一)结合工科院校的行业背景,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

工科院校通常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以作者工作的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就是一所行业特色十分鲜明的工科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服务于建材、汽车、船舶三大行业。因此,在经管类专业硕士的《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行业背景特色,紧密对接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中要融入行业企业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为学生今后进入相关行业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实际管理决策问题的分析能力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案例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背后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同时,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让学生组成调研小组,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企业中存在的管理决策问题,通过所学课程,撰写调研报告,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在做中学”,充分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现实企业管理决策问题的分析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目前,伴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各种网络教育资源不断涌现。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慕课(MOOC)、爱课程(Icourse)、超星学术视频等。使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

当前高校大部分从事《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老师较为缺乏企业实践的经验,导致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是存在的典型和共性问题。建议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以及决策的流程,将企业实践的内容、经验和体会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教材,编写案例教学库,培养造就一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真正体现出《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结语

在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管理經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决现实企业的管理决策问题的能力,以此来体现国家设立专业学位硕士“以实践为导向”的初衷。如何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实践”导向特征,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每一位从事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硕士《管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程博.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角度[J].财会通讯,2009,(9).

[2]原长弘,佘健华.怎样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效率[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

[3]宋耘,毛蕴诗.论管理经济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地位——兼论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J].高教探索,2017,(10):009.

[4]吴德庆,王保林,马月才.管理经济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黄锐.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14,35(11):88-94.

[6]陈章武.管理经济学[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复合型;服务型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疾病难题,对药学研究的需要与要求不断提高。与过去不同时的,人们除了在药物药效上的追求外,还亟需符合其经济条件,满足安全原则的药学服务。中国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也必须紧跟社会需求,改革与社会实际不符的培养模式,不但要注重药物研究人才的培养,还应强化药学服务人才的教育,让药学事业能够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站稳脚跟。

一、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本科教育基础上更高阶段的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对国家科技、经济、综合实力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已经有较长时间,也都形成了相对完善和成熟的体系,而我国对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领域拓展不足

目前我国药学专业硕士要就是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学术性教育方面,教育方法落后,难以真正实现药学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进阶。而且,知识体系不独立,难以满足药学所涉及的广泛领域人才需求现实。

2.人才分布领域不均

以药物研究领域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硕士研究生人才在不同生产领域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较大比例的硕士研究生进入教育、药物应用等领域,只有很少部分会选择药品生产、推广等领域,而在药品研发或是药学实践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稀少,导致药学事业发展往往缺乏人才动力,这也是药学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畸形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结果。

二、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药学事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满足社会对药学领域不断提升的要求与需求,应以拓展药学人才培养领域,促进药学人才在行业内的均衡分布为目标,开展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集中学科优势,开展综合培养模式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进阶,也是质的优化,因此应改革传统学科划分教育办法,对硕士研究生人才实施综合培养模式。以小组团队指导培养形式替代传统导师培养负责形式,弥补导师学术背景薄弱的缺点,集中学科优势师资。

第二,着眼学科话题,优化互动关系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重点应集中在学科热门话题,根据本学科部门的现实,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开展探索性学科研究,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也更要考察研究生的知识面以及创新能力。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应鼓励研究生着眼于学科前沿,并结合自身条件,与导师形成料号互動关系,反复讨论开题报告,让研究工作落实到实际,同时也能够减少研究工作时间,集中教学资源,突破研究难关。

第三,注重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

在传统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是将课程教学放在第一位,而硕士研究生教育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已经存在分歧,若依然沿用传统课程教育方法将对硕士研究生的独立创新思维培养造成阻碍,因此,在培养模式中除了把握课程教学之外,还应结合实际应用能力,让所学理论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药学研究。而对于药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育也应适当减少经验式讲学,增加学术讨论环节,让学生地理思考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空间而真正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

第四,打造优秀师资团队,教学与科研双向发展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扮演者重要的舵手角色,因此必须对教师学术背景以及教学素质重点把关,打造一支在数量上以及质量上都达标的优秀师资团队。此外,为保证学科发展的持续性也要狠抓科研贡献,通过学术深造、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大队伍中教龄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培养力度。

结语:

作为国家教育中的重要分支,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关系到我国药学应用的发展,更与国家医疗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息息相关。目前,我国药学事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不断攀升,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科学培养模式才能够保持药学事业发展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舒丽芯,和蕾,周东.药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0,03:232-234.

[2]杨笑笑.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0:203-204.

[3]路亮,张永泽,岳志伟,余伯阳,于锋.新形势下药学研究生生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药学教育,2009,03:55-57.

[4]李劲平,谭桂山,胡长平,刘苏友,彭傲霜.美国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现状及启示[J].药学教育,2011,01:14-16.

[5]冯江,李歆,王长青.试论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建立与完善[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59-16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34和JG2013010517。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现状;进展;建议

一、 引言

自2007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以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于2007年发布的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中規定MTI学位论文可采用项目、实验报告、研究论文三种形式,近年来学者提出了五种写作形式。2013年教指委发布的《培养方案》修订版,规定MTI学位论文可采用翻译实践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翻译实习报告四种形式,本项目组对2012至2017年翻译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收集整理,并通过对其写作语言、方向、形式及理论应用等方面的分析,展现MTI学位论文近六年取得的进步以及仍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解决方案。

二、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2012年到2017年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为基础,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数据库博硕士论文库内通过高级检索的方法,选取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I辑和社会科学II辑学科领域,检索全文字段为翻译硕士并含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月31日。至检索截止日,CNKI收录2012年到2017年相关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共937篇,剔除学位不符(如博士毕业论文),专业不符(如公共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及语言领域不符(如俄语、日语翻译硕士等专业)论文共213篇,最终符合小组研究课题的毕业论文共计724篇。其中2012年46篇,2013年149篇,2014年235篇,2015年47篇,2016年83篇,2017年164篇。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考察英语翻译硕士专业目前已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调查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的写作语言、写作方向、写作形式和理论应用。

三、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调查法、计量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查法是指本文通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教执委官网等信息源收集掌握了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和数据;计量统计法是指对整理后的毕业论文所涉及的写作语言、写作方法、写作形式以及理论应用等项目做表格化处理及统计;对比分析法即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已取得的进步与仍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结果

通过对724篇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分类整理,对其写作语言、写作方向、写作形式及理论应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果。

(一) 写作语言

教指委于2013年12月26日发布的《培养方案》(修订版)中指出,“无论采用何种论文写作形式,学位论文都需用外语撰写”。本项目组收集到的724篇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中,中文论文共计595篇(占82%),英文论文共129篇(占18%)。由此可见,翻译硕士毕业论文更多采用中文撰写,这与教指委提出的培养方案不符。本项目组调查发现,在大多数学校对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语言的要求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多采用中文撰写,因为母语表达更清晰准确,同时也便于导师指导论文。这反映出翻译硕士专业目前发展现状与预期设想存在差异。翻译硕士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亟待不断发展进步。

(二) 写作方向

翻译有笔译、口译之分。在某种程度上,口译员比笔译员要求更高,所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级口译人才比较困难。从学校来看,设立口译专业要求老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然而随着我国 MTI 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翻译硕士师资资格的教师出现严重缺口。本研究小组的调查数据显示,研究收集到的724篇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中,口译论文共计193篇(占26.7%),笔译论文共531篇(占73.3%),这一数量差异可在以上分析中得到一定解释。但从目前翻译市场需求来看,国内紧缺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口译专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 写作形式

笔者参照翻译硕士学位论文五种写作形式,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及翻译研究论文,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整理归纳,有以下发现:

虽然有五种写作形式可供翻译硕士选择,但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形式具有较明显的趋同性。由表可知,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形式以翻译实践报告为主,即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非文学文体为主的实务翻译,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研究报告。其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77.20%。相较于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翻译实践报告类型论文的占比大幅度提升。第一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15所试点高校的381篇MTI学位论文中,翻译实践报告类论文占总论文数量的33.9%。翻译实践报告占比的提高体现出MTI的培养目标逐步侧重于翻译实战练习和翻译操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翻译论文研究是指选择翻译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中该形式论文共有252篇,占总论文数量的66.1%,是首批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中数量最多的论文形式。据本项目组统计,近六年翻译论文研究数量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占总论文数量的 18.65%,是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第二大形式。翻译论文研究几乎沿袭翻译学术型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形式,并未很好体现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虽然近年来数量有所下降,但却成为第二大选择形式。这一方面是翻译论文研究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可能还受到高院校教学模式影响,还没有完全从学术型硕士成功转向应用型专硕。

2013年12月发行的《培养方案》修订版新增翻译实习报告这一写作形式,要求学生主要针对项目经理、项目译员和项目审校这三个重要翻译岗位,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翻译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顶岗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但近六年来这一形式的论文数量仅占总数的0.83%。本项目小组调查发现2012年出版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以下简称《写作指南》)中并未给出实习报告的写作参考模板。因此,笔者建议教指委提供或者相关指定系列教材应该给出实习报告的具体参照模板,从而使毕业论文的选择更多样化。

翻译实验报告是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该写作形式比例最小,占0.28%。本项目组调查统计的724篇毕業论文中仅2篇采用翻译实验报告的形式,由此可见大家仍熟悉传统的思辨型的阐述方法,缺少提出假设并用数据验证假设的综合能力。因此本项目组建议翻译硕士在《写作指南》提供这类写作模板的情况下勇于选择翻译实验报告,做出尝试与创新。

整体来看,从2012~2017年,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逐步明确体现该论文的写作形式,尤其是2016年,83篇毕业论文中有63篇论文(占比75.9%)直接在题目中明确指出其写作形式。而在2012年只有19.6%的毕业论文在题目中明确指出其写作形式。由此可见翻译硕士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形式的认识与区分更加清晰。

(四) 理论应用

笔者根据论文中理论运用方式将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分为四类,即题目类、目录类、参考文献类及无理论类。题目类即题目中指明论文所用指导理论,例如《从目的论看……的处理策略》,此类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共有104篇,占比 14.4%;目录类即目录包含论文所用理论,此类论文有256篇,占比35.4%;参考文献类即仅通过参考文献中的书籍、著作表明论文引用的相关理论,此类论文共有295篇,占比 40.7%;无理论类即论文在标题、目录以及参考文献中都没有显示应用任何理论,此类论文共有69篇,占比9.5%。通过数据,笔者得出参考文献类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占比最多,其次是目录类和题目类,无理论类论文占比最少。这表明,大部分翻译硕士毕业论文都有相关理论指导,翻译硕士普遍具有理论指导论文写作的意识,但是实际上仍有近一半论文并没有运用理论系统指导论文写作,仅通过参考文献零散引用理论。

据计量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中口译笔译应用理论各有侧重。其中,笔译论文中应用较多的翻译理论有: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理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归化异化理论、信达雅原则等。此外,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也常与其他学科的理论相结合。例如,与语言学中的顺应论、符号学、关联论、语境、主述位结构和会话含义结合;与文学中的体裁分析理论,生态学视角相结合;与美学结合等。口译论文中主要应用的理论是释意理论和图式理论。

在题目类和目录类中明确指出运用理论的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共有360篇,其中笔译有288篇,口译有72篇。在笔译相关论文中,目的论应用最多,占比31.9%;功能对等理论次之,占比31.3%;文本类型理论较多,占比12.2%。在口译相关论文中,释意理论应用最为广泛,占比48.6%。这反映出,翻译硕士在毕业论文中所选用的理论具有趋同性和集中性,多为国内外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理论。

五、 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随着MTI的不断发展,翻译硕士对毕业论文写作形式的认识与区分更加清晰。同时还有以下发现:1. 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用中文撰写的占多数,写作语言整体上与教指委的要求不符;2. 写作方向以笔译为主,口译专业发展任重道远,高级口译人才供不应求;3. 写作形式以翻译实践报告为主,具有趋同性;4. 理论指导论文写作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所用理论仍具有集中性、趋同性。针对以上现象,本项目组提出以下建议:(1)高校应在坚持指导性方案的同时,根据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和特色适当调整培养方案,体现各自办学优势和特色;(2)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行业教育资源,外聘来自企业、出版社等翻译行业中具有较高学识水平和丰富翻译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团队;(3)针对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不同写作形式给出相应的参考模板,并建立优秀论文数据库,为翻译硕士创新论文写作形式提供参考与借鉴;(4)翻译硕士在注重翻译实际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相关翻译理论的学习,以便更好地运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7〕78号,2007-12-10.

[2]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年8月修订),2013-12-26.

[3]张璐.MTI人才培养的困境与现实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103-105.

[4]穆雷,邹兵,杨冬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5]穆雷,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1(5):40.

作者简介:

丁梦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于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史红霞,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韩诗禹,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审计学专业导论论文下一篇:审计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