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理论论文范文

2024-01-17

博弈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管政策有其复杂的制约因素,本文从会计信息及监管政策的特性入手,分析了会计监管政策不完善的若干表现形式,以期为改进我国现有的会计市场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监管政策研究存在问题

一、会计监管政策指导思想定位不准确

正确的监管理论指导能保证制定出的监管政策是顺应正确的经济运行方向。但在我国的会计监管实践中,政府在制定会计监管政策时,大多是干预会计市场的运行状态,政府制定并推出会计市场监管政策未必都是恰当的。根据制度非中性观点,在转轨过程中由于部门等利益集团的影响可能存在制度“偏袒”,保护某一集团的现象。因此,在缺乏有力监管机制的情况下,政府会制定并推出一些有利于偏袒某部分市场利益主体的会计市场监管政策,从而制造新的矛盾。如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的“会计委派制”制度(政府向国有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其实质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直接监管国有企业财务和经营)及政府对民间审计的价格管制制度(由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和物价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订)等。这些措施的推出是对会计市场运行的不恰当干预,并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会计委派制”的不良后果是增加了政府的监管成本,造成政府直接监管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同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宗旨、“政企分开”及两权分离的原则发生了冲突;民间审计的价格管制制度导致民间审计的稀缺或供给过剩。实践证明,政府监管政策可以有效修补会计市场失灵,适当的监管政策有助于改善会计市场,进而消除或减轻会计市场失灵。反之会加剧会计市场失灵进而降低会计市场的效率,甚至破坏整个会计市场。会计监管政策的指导思想制约着会计市场的定位、发展方向及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我国会计监管政策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法制、规范、自律为方针,通过规范求得会计市场的发展。因此,在制定会计市场监管政策时,应将监管政策能否促进资本市场公平和富有效率,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作为考虑的依据。

二、会计监管政策的核心不突出

(一)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规则不完整 构建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是由于会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会计市场逆向选择后,无法区分好坏会计信息披露的直接后果是资源的不良配置,即逆向选择的产生是根源于缺乏区分高低品质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解决途径只能是要求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会计信息。因此,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必须采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目前,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法律规范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上,我国已经颁布的信息披露法规有《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股票上市规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等。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中对重大事件的规定不够明确和完整,商业秘密和必须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界限不够明确,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相关的会计准则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

(二)会计信息披露范围格式规定不详细 我国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过分倚重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而对于一些与投资者决策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如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监管信息、背景信息、责任信息等没有做出详细规定。因此,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中,应规定各种与投资者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如进一步扩大会计信息范围,加强会计政策信息有效性和时效性的规定;制定统一的会计信息披露格式,实现会计信息披露格式的规范和简约,防止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利用不规范的信息披露格式對真实会计信息进行篡改,以增加会计信息的理解性、公开性和准确性。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滞后 在现有的制度下,季报与中报、年报在披露时间上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为了防止由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滞后影响到信息披露的质量,应通过会计制度修订和完善,缩短年报、中报的披露时间,给季度报告留出时间。

(四)违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行为处罚不严厉 会计监管机构对违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行为处罚不具体,惩罚规定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致使会计信息虚假泛滥,社会公众对披露的会计信息普遍持怀疑态度。规定明确而严厉的处罚措施,对编制违法、违规财务报告的行为惩罚做具体规定,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不实披露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将赔偿机制置于会计监管体系的框架之中,有利于会计执法者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和查处。因此,应合理设计有效的违规制裁成本,一方面,若制裁成本设置过小,对会计行为不能起到警戒作用;另一方面,若监管者对制裁成本无从规范,可能使会计行为无法做到“规则遵循”。

三、会计监管政策缺乏系统性

(一)会计监管政策制定主体不统一 由于不同领域的会计监管政策制定主体不同,使各会计监管政策制定部门只注重本领域的立法工作,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配合,这样势必增加了会计法规之间的不协调性,使实施的会计规范监管会计市场并不统一。

(二)会计监管的职责界定不明确 由于会计监管政策并非对会计监管职责作出明确的界定,或在某类会计监管对象上指定过多的监管主体,造成大量的监管盲点、重复监管和监管冲突,甚至出现对有利监管对象的争夺和对交叉责任推委行为的现象。

(三)会计监管政策的处罚规定不一致 会计监管政策在规范市场时规定不一致。如在会计人员处罚数额尺度的确认上,《会计法》、《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税收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都做了规定,但是对法律责任界定的条款和具体解释都比较模糊,对同一违法行为其处罚数额各异。如对“提供或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违法行为,《会计法》规定对违法责任人可以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公司法》规定对违法责任者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证券法》规定对违法责任者(发行人)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保险法》规定对违法责任者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商业银行法》规定,有非法所得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对违法责任者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非法所得的,对违法责任者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税收管理法》规定,偷税数额不满1万元或者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不到10%的,处以偷税数额5倍以下的罚款。再如对“在法定的会计账册以外另设会计账册或私设会计账簿的”违法行为,《会计法》规定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公司法》规定对公司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保险法》规定对单位处以1万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税收管理法》规定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会计监管政策协调机制不健全 会计监管政策相互协调是指监管政策的行为标准和规范应相互适应、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以共同约束和引导会计行为活动向着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目标得以实现的方向进行,如果相互抵触,会计行为将无所适从,会计

信息真实性将无法实现。因此,确定协调依据,对会计监管政策之间相互不协调的、矛盾的或冲突的监管政策条文进行协调修改,以避免会计监管政策相互重叠或相互抵触的现象。

四、会计监管政策会产生寻租行为

公共选择派认为,寻租是指为了获得额外收益而进行的疏通活动。会计监管政策的制定过程与寻租过程往往交织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定会计监管政策的过程也是一个寻租的过程。无论政府采取何种类型的会计监管政策,被监管主体都会相应采取对策,以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实际上扭曲了原有政策导向和效果。政府监管俘虏理论认为,作为一种规律,监管的设计和运行基本上是以被监管行业的利益而展开的。由于会计监管政策是市场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会计监管政策影响了会计主体和消费者的利益分配,因而市场主体各方为了自身利益乐于去游说会计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机构,以影响会计政策的制定,以便能制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如美国财务委员会(FASB)曾出台了一些规定,对安然的一些财务方法,如未将期权奖励从利润中扣除,滥用特殊目的实体(简称SPES)转移坏账等进行限制,但这些规定大多被国会推翻。

前SEC主席列维(A.Levitt,Tr.)曾试图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客户提供管理咨询等非审计服务,以防止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因利益关系而勾结。但此举遭到国会的反对,议员们甚至以缩减SEC的预算拨款相威胁。在制定会计政策过程中产生的寻租行为,使寻租人可以获得一些好处,如安然在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的“俘虏”战略以后,在直接物质收益方面获得的税收优惠累计超过2.54亿美元。但寻租行为的最终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如安然的破产,给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造成了上百亿美元的损失,导致了安达信的破产,并使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等多家金融财团几千万至十几亿美元的贷款无法收回,更严重的是,安然案重创了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而这些都是“公众利益”的巨大损失。虽然我国会计监管政策制定机构的产生和授权与美国的情况不同,但我国的会计监管政策制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也会有与公众利益不一致的效用取向。因此,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会计监管政策,不断赋予制定者新的权力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制定者的监管也同样重要。可以从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司法监督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

五、缺乏会计监管政策的目标评价体系

由于缺乏一套成熟的会计市场监管政策的目标评价体系,所以无法判断会计监管政策的优劣,从而无法评价会计监管政策的实效。在实施会计监管有利于规范会计市场的认识下,过多的权力阶层必然会干预会计市场,这不仅无助于会计市场的改善,而且还可能加剧会计市场失灵,甚至导致整个会计市场失效,这是因为政府本身也有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政府行为也可能负外部效应。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监管政策能否促进资本市场有效配置功能是反映监管政策恰当与否的重要标准,当一项监管政策无法起到规范资本市场作用时,此项监管政策就必定是不恰当的。监管政策是否促进了会计资本市场的公平也是考察的另一个方面,公平性要求信息需求者有平等地获取相关信息的机会,如果某项监管政策最终会损害会计市场的公平程度,对此项会计政策是否需要实施就应重新考虑。因此,评价会计监管政策的恰当与否,都必须以能否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公平和富有效率为标准,凡有损于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公平的会计监管政策,就应该给予改进。

六、会计监管政策制定的应循程序缺乏透明度原则

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着各自不同甚至相反的利益要求,结果会引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冲突,于是要求会计政策制定者对各利益关系者的要求进行权衡和协调,以能基本上代表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政策不仅是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博弈的结果,更主要的还是不同利益的需求者之间的博弈结果。这一结果不是经过一次博弈就能完成的,而要经过多次反复博弈;这一结果也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会随博弈各方力量对比的变动而变动。可见,会计监管机构在推出某些监管政策之前,有必要组织充分的讨论和评价,以确定这些监管政策是否符合资本市场公平和效率目标,在现阶段推行是否有必要,如有必要,应该怎样在成本最小化原则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来执行。以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为例,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会计准则的全部应循程序中始终贯彻一个重要原则,即透明度原则。没有透明度就不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法则,就不可能确保会计准则的质量。因而美国对准则的讨论和投票都对外公开,经过多次公开听证再考虑发布准则意见稿。综观我国会计政策制定过程的应循程序,在准则制定的应循程序上缺乏透明度原则,导致我国推出的某些会计政策显现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因目标趋向不同,致使他们之间存在不少相互冲突的条款,使得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无所适从,造成效率损失。同时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及时发现准则中缺陷以及准则制定中的真空地带。从会计监管政策变迁方式看,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会计监管政策不具有内生性,政策规则不是经过公共选择达成的“共识”。这样一来,会计监管政策有可能难以满足会计主体的需要,产生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即有效会计监管政策供给不足,表现为市场经济急需的会计法规跟不上,使会计行為监管主体无法可依;或是市场主体不需要的会计法规供给过多,使会计行为监管主体无所适从。由于背离了各自体制所要求的内在逻辑,导致大量的会计违规与政府行为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会计监管政策是公共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会计市场中参与者各方的利益和意志,即会计监管政策是会计监管制度安排的结果。对于会计市场可能发生的失灵,应该做进一步的权衡,如沃尔夫而言:不是要在完美的市场与不完美的政府之间进行选择,也不是要在不完美的市场和完美的政府之间进行选择,而是要在不完美市场与不完美的政府之间进行选择,或者是在不完美的程度与类型之间、在失灵的程度与类型之间进行选择。要建立一个符合理想模型的监管政策,就必须有一个恰当的会计监管制度。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的会计实践,在推动会计监管制度演进的同时,逐步地改进我国现有的会计市场监管政策。

博弈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基本信息,也是对企业经济情况的反映和对资金运行的过程监督。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会计信息的质量是由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会计部门的供应的博弈决定的。

关键字:会计信息;供需;企业;博弈;管理

一、什么是企业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指的是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经济信息,是对企业经济事项的价值反映和对资金运作的全过程监督。会计信息中有数据也有数据和说明,它又包括了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情况,企业的收入、支出、成本,以及债务、债权的结算等等。企业工作者利用各种手段,来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使用会计信息,这些手段的性能如何,依附于这些介质存在的会计信息是什么内容,涉及的经济事项是什么、涉及的资金数量有多少,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

企业的会计信息既是让股东或者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又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进行监督的手段。在一个企业里,只要掌握了会计信息,就能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会计的职能之一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反映,会计信息内容回答的是要反映什么,或者是为什么要反映。因此,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控制也是会计的职能,会计信息能回答要控制什么和为什么要控制。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利益相关者知情权相对应的,是会计信息供应方的反映职能,与会计信息需求方——利益相关者话语权相对应的,是会计信息供应方的控制职能。

二、会计信息需求方分析

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指的是阅读、查询、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人员和机构,也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就是说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首先,只有有效需求才能决定商品的供给,在企业内,会计信息供给成本的“买单人”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就是会计信息需求者,因此他才能得到相应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才能对会计信息的内容与质量提出要求。其次,只有会计信息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收益或者受损者是利益相关者,只有利益相关者才能够利用甚至操控企业会计信息为己谋利,也只有利益相关者才能产生防止其他利益相关者操纵会计信息的监督动机。尽管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也能够客观的评价会计信息的质量,也能利用企业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但是,他们没有权利要求企业会计部门一定要为其提供会计信息,企业的会计部门没有责任和义务向他们提供会计信息。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与企业也有不同的经济联系,从而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不同。在企业中,存在其权益明确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和其权益未明确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必须纳入具有法律效力的财务会计系统核算,不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相关者未明确纳入会计系统核算。在企业成立的初期,其财产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合并在一起的,使用的会计方法还是单一的记账法,在企业慢慢的扩大和发展起来以后,财产经营权和所有权被分离了,并且采用了复式记账法。这种复式记账法能够反映企业的资产形态数量和权益形态数量。因此产生了资产负债表,从这个表的右边可以找出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并且还能够反映出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一个企业中,谁承担的风险最大,谁享受的权益也最大。,查看资产负债表右边的排列顺序,分别有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税务机关、投资者、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这些都是利益相关者。

三、会计信息提供者分析

在一个企业内,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就是会计部门,由于会计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和其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无限制的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来提供会计信息。而且管理者能够对会计部门进行操控,所以很容易利用或者操纵会计信息,并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在会计部门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监督和管理会计规范的监管部门,并且要按照维护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制定出一个指导会计部门向利益相关者报告的会计规范。制定规范的人和执行规范的人共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

因为利益相关者中的投资人的地位仅仅次于管理机构中的风险承担者,管理机构对投资人财产承担受托责任,法律及会计规范对投资人的财产具有保护的作用,基于法律和会计规范而向权益投资人提交的财务会计信息,就是任何企业的会计部门,从事财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然后再向管理机构提供新的会计信息,向税务部门提供税务会计信息,向债权人提供债务明细信息,向企业员工提供薪酬财务信息。

四、会计信息供需双方博弈分析

需要会计信息的有管理机构、投资人、债权人、税务部门、内部员工,提供会计信息的有企业会计部门和政府会计管理部门,这就形成了会计信息的供需双方。在资源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会计部门要考虑先解决谁的需要,谁最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按照企業经营责任和承担风险的大小,再对会计信息的内容和质量的优先要求权排序。每一位信息需要者在群体内部也有相应的排序,比如管理机构内部也有级别之差,级别高的人优先,级别低的人排在后面,投资者同样有级别之差,大股东在前面,小股东在后面,债权人内部按照风险大小的差别来排序,普通债权人排在前,商业信用债权人排在后面,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计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要求的回应力度大小与距离远近成反比,距离越远,会计部门的回应力度越小,反之则回应力度越大,这也是要求与回应之间的一种博弈关系。

政府会计部门作为一个监管部门,企业经营的风险与责任与它是无关的,但它必须要站在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立场上,制定出符合行业规则和市场规则的会计规范,并且要求企业的会计部门按照会计规范来收集和提供会计信息。它除了要满足利益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还要使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符合国家的经济管理要求。

五、总结与体会

会计信息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切会计资料,它能够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并且有利于企业改善自己的管理经营方式。所以,企业会计信息也是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否则就会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

参考文献:

[1]张卓君.从供需博弈关系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与信息失真[J].中国总会计师,2009(6):50-51.

[2]杨世忠.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7(4):34-40.

博弈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伦敦市场是伦敦市重要的城市空间,既保持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又融汇了多个国家的文化特色,近几年逐渐成为伦敦旅游的核心之地。从梳理伦敦市场的典型类型与空间分布入手,通过研究伦敦市场的发展模式、文化特征、经营时段、产权管理、政策支撑以及推动社区发展等几个方面,试图总结其从“地方”走向“全球”过程中所具备的关键因素,意在为中国城市焕发空间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伦敦市场;特色化发展模式;多元文化

1 伦敦市场是伦敦城市空间的奇葩

伦敦市场是伦敦城市风景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伦敦传统商业的重要载体,映射出最具英伦情调的文化,又是展现伦敦世界城市风貌的重要城市空间,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它们大多历史悠久,有的甚至可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经历了伦敦大规模的城市重建与城市更新,却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既立足于伦敦本土,又逐步享誉全球,可以说,伦敦市场带给伦敦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更大的社会与人文的效益。

1.1 伦敦市场是伦敦重要的经济空间载体

目前,伦敦大都市区拥有350多个市场,出售商品种类繁多。伦敦市场每年的营业总额4.3亿英镑,占全伦敦零售业总额的0.94%,并且提供7319个全职工作岗位。

伦敦市场凭借毗邻城镇中心的区位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消费者。2010年关于伦敦市场的调查报告指出,大部分在城镇中心购物的顾客都会同时逛逛附近的市场,顾客在城镇中心的商店里每花掉1.75镑,就会同时在附近市场里消费1镑。很难想象,没有了市场的城镇中心会是什么样子,调查显示近42% 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去没有市场的城镇中心,80%以上的旅游者都会到伦敦知名的市场逛逛。

同时,伦敦市场给低收入社会群体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伦敦市场十分鼓励新创业者的加入,并且积极为其提供更为便宜的创业场所,鼓励市场中小商店诞生以及新型商业体的存在。早在2005年11月,伦敦发展委员会开展的调查就已经表明消费者在市场里的每天消费3000-15000英镑,所有的商贩几乎都大力推崇市场的存在。

1.2 伦敦市场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

伦敦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场所,是伦敦城中充满独特人文气息的城市市场。现今每一个伦敦市场,都是在伦敦的漫长演变中通过优胜劣汰而存活下来的,都充分地展现了伦敦这个全球城市多元文化的风采。在伦敦的市场里,人们既能体会到最本土的英伦文化,又能饱览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这里的传统文化是多元而独特的。

伦敦市场是伦敦人的“起居室”,人们在这里买菜,买衣服鞋子,与商贩讨价还价,在这里与家人朋友一起喝咖啡聊天,还有人在这里工作,创业,维持生计。同时,伦敦市场也是世界各地旅游者的必经圣地。人们慕名而来,感受最地道的本土文化, 在Camden Lock市场里体验着伦敦缤纷繁杂的商业特色,在Borough市场里购买伦敦高品质的生鲜食品,在Convent Garden市场里感受伦敦的创意产业,在Old Spitalfields 市场里品尝伦敦的各类风味美食。无论是那些大名鼎鼎的特色市场,还是那些随处可见的小市场,在游人眼中,都是不平凡的。

可以说,伦敦市场发展至今,已经是伦敦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是构建大伦敦人文特色的中坚力量,是展现伦敦城市活力与多样性的重要构件,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其从“地方”走向“全球”的动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国城市焕发活力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2 伦敦市场的类型与空间分布

2.1 伦敦市场的类型

伦敦市场是经过城市漫长演变发展所形成的城市空间,目前尚无对其准确的定义。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与查询相关资料,暂且将拥有一定数量的小型零售店面、摊位,或者集聚在特定区域的小型零售店铺、摊位集聚区称为“市场”,它既有传统的集市概念,又有现代商业集聚区的含义。伦敦目前存在四种典型的市场类型,街道市场,各类专业市场,以及有“盖儿”市场。

街道市场(street market)是伦敦市场最为常见的类型,通常沿主要城市街道露天式布局。这类市场通常以零售为主,也会批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类市场通常是综合类市场,包括家居用品、服装与配饰、水果蔬菜等各类食品。例如女王市场(Queen’s Market)、Petticoat街巷市场、东街市场。

专业市场(specialist markets)是指专门售卖某类商品的市场,是英国的一大特色。这类市场通常包括艺术品手工艺品市场、服饰市场、旧物市场等,摊位摆放更为灵活,例如以售卖古董著名的Bermondsey 广场市场,格林威治的手工艺品市场,Queensmead 学院周边的大型的车后盖市场。此外,农产品市场(farmers’ market)也是专业市场中的一类,农民通常直接将其农产品拿此售卖,物美价廉,具有较高品质。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叫做专项食品市场(specialist food),例如法国食品市场、意大利食品市场。

有“盖儿”市场(covered market)是指非露天的市场,具有永久遮挡物。这个分类是从物质结构上考虑的,从销售内容上,与街道市场或者专业市场基本相同。这类市场通常是城市更新后的产物,多以店面集聚在一个或几个街区为主,形成小型零售店面集聚区。例如Old Spitalfields市场就是通过传统食品市场的改造,通过加建玻璃屋顶,增加商业店面,形成封闭围合有内庭广场的市场集聚区。

2.2 伦敦市场的空间分布特点

伦敦市场通常位于或者毗邻各区城镇中心,60%的市场,以及68%的街道市场位于伦敦内城,在伦敦郊区相对较少(图1)。这种空间分布特点与伦敦市场起源、郊区化有关。伦敦市场源自于欧洲中世纪城市,当时的城市空间是以街道为主体,商贩通常在城中心的重要街道两侧聚集,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出现,这样逐渐形成了街道市场,并且被保留至今。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了伦敦大规模的郊区化,伦敦郊区也形成了以超级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为主导的社区商业业态,其周边环绕着大面积的私家车停车场,因此,伦敦的传统市场是很少出现在郊区的。

但是,食品市场由于占地面积大,物流运输要求频繁,已经逐渐向伦敦外围迁移,目前四分之三食品市场形成了以伦敦中心区为核心圆周式分布在外围。但是农产品市场和与非食品类的专业市场在伦敦市郊之间却出现断层,尽管地方政府一直鼓励发展农产品市场与专业食品市场,但是私人经营者一直面临营业困境,这一方面是因为零售形式日益广泛,另一方面还有来自于超级市场与打折商店的竞争压力。

3 伦敦市场成功经验总结

3.1 寻求特色化发展模式

每个伦敦市场的成功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路径。伦敦市场数以百计,完全实现错位发展几乎不太可能,大多数出色的市场都是善于多方面经营,在营造空间特色、区位特点、选择服务人群、销售产品类型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掘自身的独特要素,坚持自身的文化底蕴,运用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寻找亮点,构建特色。伦敦很多受欢迎的市场大多是特色化发展的成功典型(表1)。

伦敦Borough Market市场的特色是,专门售卖伦敦本土高质量的食品。它位于伦敦桥南部,有数百年历史,经历了几次搬迁,现在的市场始建于1851年,目前已经成为伦敦最受欢迎的食品市场,以批发为主,一周中只有两天半时间可以零售食品,尽管价格明显高于普通的食品超市,但是其优秀的食品质量依然吸引了很多伦敦本土人,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

位于伦敦北部的Camden Lock市场(图2),是伦敦知名度最高、吸引游客最多的复合型市场。它的主体由四个市场组成,包括以工艺品为主的Camden Lock Market市场,以时尚为主题的Camden Stables Market市场,以及出名很早的Camden Market市场等。这个市场地区不仅有各色的特色市场,还有很多的餐厅、酒吧、剧院与影院等。在周末,所有的店面全部营业,满大街人山人海,将整个Camden镇变成了娱乐的海洋。

此外,位于著名Convent Garden Jubilee Market Hall市场区的Apple Market市场,以伦敦本土的手工艺制品、草本护肤产品为主题,市场中有部分下沉广场,底层是各式冰饮、餐饮的集聚区。每逢周末,在下沉广场中央、广场入口增添各种表演成为市场的一大人文特色,促进了周边很多临时性工艺品集市的出现,很多外来游客都是为了买到便宜又最具伦敦特色的本土工艺品才来的。从伦敦最受欢迎的10个市场(表1)的经营特点可以看出,特色化、错位发展是关键。

3.2 包容多元文化发展

伦敦市场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鼓励与扶持。伦敦作为公认的全球城市,其在人口构成、宗教信仰、阶层构成等多个方面注定要多元化发展,才能使整个社会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这种多元融合的特点也充分体现在市场的发展演变上。伦敦市场通常位于老区,或者紧邻城镇中心,这类地区通常是人口构成、宗教文化最为复杂的地区,还是社会低收入者与大量外来移民维持生计的地方。市场的经营者,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私人业主都会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适度的税收政策、公平的申请程序搭建了门槛很低的创业平台,随时欢迎不同文化背景的新型店面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饮食方式等。例如位于伦敦东区的Brick Lane 市场地区就是以孟加拉语言为主,混合了80多种语言的多元文化地区,很多外来移民都到这里寻找家乡特色。在这里,多元的文化不是靠作秀做出来的,也不是政府短时期一蹴而就的,而是靠真正的市民生活支撑的。

随着伦敦全球化城市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复兴的大规模建设,很多伦敦市场都面临着被“中产阶级化”的压力,通常,“复兴”后的市场会带来价格的上涨、业态的同构,从而引发消费人口单一、文化吸引力下降、经济效益下滑等很多社会问题。为此,很多市场利用价格杠杆和政府补贴的形式来维持经营的多样性,进而保持文化的多元发展。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在那些大名鼎鼎、享誉全球的典型伦敦市场里尤其常见。文化的多元融合增强了这类市场的旅游吸引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的双赢,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更新,避免了自身的被“中产阶级化”的压力。

3.3 灵活的经营时段

伦敦市场的经营时段是灵活多样的。通常,大多数常规的伦敦市场周一到周五是上午10:00-下午4:00,在周末会适当提前开张、延时关闭各1小时。此外,伦敦还有一些专门的周日市场(Sunday Markets)(图3),这类市场往往存在于一些大型市场中,有的具有专门的建筑空间,有的是露天形式的,多以专业市场形式为主。例如,位于伦敦东部著名的Brick Lane市场周边的Sunday Up市场就是一个只在周末开店的市场,人们在这里边喝啤酒边欢度周末,凝聚了当地市场的人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临时性市场,通常是在周末占用其他的开敞空间,例如停车场、或者商业区的城市广场。这些灵活经营时段的利用离不开灵活的市场租金的管理,很多临时市场或周末市场的小型商贩只需缴纳经营时段的租金,降低了经营门槛,也保持了这类市场的可持续性。

3.4 多样化的产权管理模式

伦敦市场的产权形式与管理模式上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所有的,也有公私联合经营形式,而联合经营的数量很少。数据统计表明,伦敦大约一半的市场是由地方政府管辖的,并且大多遵循1990年制定的地方管理法规(以及1999年威斯敏斯特区行政管理规定),这类市场的经营管理缺乏灵活性。地方政府通常只是将市场看作是一系列独立商店的集聚联合体,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其统一规划管理的职能受到了限制,例如不能擅自移动摊贩的固定摊位,只能将营业执照发放给个人而不能发给企业,并且税收来源有限。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联合交通、环境、规划等其他职能部门公同协商解决,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伊灵顿区政府就在市场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它通过部门联合会议,定期举办个人创业培训班,来促进当地市场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相反,私人企业管理经营的市场具有更强的弹性。他们对市场的空间布局具有更大的管理权限,可以根据具体商业氛围的变化,灵活的调配市场中摊位的空间布局。此外,他们还利用可观的税收收入进行基础设施的配建、市场治安管理等。例如,伦敦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就拥有全市26个农产品市场中18个市场的管理经营权,通过为每个市场量身定做发展计划,选择更有商业价值的区位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5 “100个伦敦市场”计划

伦敦地方政府部门一直认为伦敦市场是繁荣商业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镇中心的活力和乡村经济。尽管25个伦敦市区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市场的政策,但依然有很多市场面临城市再开发的威胁。2006年,伦敦市长提出的食品策略包括100个行动计划,覆盖了食品链条的8个阶段,其中三项行动计划涉及伦敦市场的发展,且主要关注批发市场而非零售市场。期间伦敦交通委员会也参与其中,包括增强步行空间、提供社区里的停车空间以及增加公共交通指示牌。但是伦敦市长与大伦敦政府依然认为这些措施还是不够充分,于是决定效仿伦敦市长于2002年7月提出的100个公共空间计划,制定100个伦敦市场计划,通过联合更多的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与地方代表(零售商与消费者),促进新市场的诞生,保护传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计划主要致力于三个层面,第一是完善政策,各区的地方政府大多制定了一套政策保护本地市场,帮助其避免再开发的威胁,在伦敦市层面制定促进城镇中心零售业与娱乐业的规划导则,将市场的发展融入城镇中心的发展;第二是鼓励市场中经济类型多样化,通过增加摊位与开展培训计划,不仅帮助原有私营业主更好的经营生意,也意在吸引新的零售摊贩加入市场,其中有的市场甚至鼓励临时经营者的加入;第三是增强市场安全性并且提高市场的吸引力,包括在建筑与市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设施四大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100个伦敦市场计划不仅关注伦敦市民,还要关注其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从空间选择就能看出端倪,其中83个市场分布在伦敦内城,同时更多关注承办2012年奥运会的伦敦东部地区。

3.6 社区发展的粘结剂

伦敦市场是一种功能复合的社区空间,是社区中重要的社会交往场所,逐渐成为老年人、妇女,还有很多有小孩的家庭周末的休闲场所。这里不仅有满足当地需求和口味的各类商品,同时具备良好的交通可达性,通常位于社区中心,这是其成功地成为社区交往空间的重要前提。此外,与社区互动良好的商贩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商贩与消费者的互动构成了社区关系的纽带,对于增强社区活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由于很多伦敦市场大多位于社区中心,往往毗邻城市公园、广场,抑或自身包含小型的公共广场,因此,市场往往在周末或者节庆假日扮演重要角色,社区居民在这里举行各种庆祝狂欢活动。很多伦敦市场已经逐渐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标识地区,具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再者,伦敦市场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场所,对于低收入的社区尤为重要。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健康食品,同时也是大量社区居民的工作场所,逐渐成为承载伦敦市非正式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

4 后续的思考

不可否认,伦敦市场在伦敦繁纷的商业体系中所占份额甚小,但是对于伦敦在构建全球城市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体现社会包容性方面又绝对属于点睛之笔,可以说,伦敦用了极低的经济成本赚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成为世界了解“地方”伦敦的重要平台。伦敦市场的发展是从“地方”走向“全球”的过程,在保持地方传统的同时,又彰显了其海纳百川的文化潜力,是很值得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学习的。总结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是中国规划师在今后类似项目中值得关注的方面。

4.1 避免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中产阶级化”

伦敦市场的良性发展与其在城市再开发中的成功博弈密切相关,这种传统城市空间在城市更新中面临消失的问题在中国城市中尤其普遍。很多城市为了提升地区功能、升级产业,抬高了地区发展门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的、大众的东西摒弃在外。其实,传统的东西,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生活空间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滞后性,这也是其能保存至今的关键原因,单纯的“中产阶级化”式的更新,只会给它们带来“拔苗助长”,直至毁灭。在这里,笔者建议采用渐进式、小规模更新的办法,增加新的元素,融入传统的空间,在保留原来的特色同时,逐渐演绎出新的生活内涵与城市空间。

4.2 鼓励“内生式”增长更新城市传统空间

作为具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像伦敦市场那样的传统型城市空间,比如历史街区、传统市场,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园、广场等,但是对于这类城市空间的保护与管理方式十分匮乏,尤其是如何“活化”这类传统城市空间,更是无计可施。尽管很多城市针对历史建筑与街区都有保护条例,但也只是侧重于物质结构维护与修缮,对于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笔者建议采用“内生式”增长模式更新传统城市空间。首先要充分研究这类传统城市空间中的市民生活,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考察,明确维持这类城市空间存在中所必须包含的经济、社会、人口要素。其次,选择性注入新的催化剂,可以是新的经济形态,抑或新的人口类型,从而带来就业的增长与人口的增加,进而对原来的城市空间提出更新的要求。这种有内而外的更新方式是符合城市有机生长规律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Cross, J. California:‘Informal politics: street vendors and the state in Mexico City’[M].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 张景秋. 北京的文化包容性与世界城市建设[J].北京规划建设,2010,(5):39-41

[3] 刘蕾,朱喜钢.城市蔓延语境下的街道空间包容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1,(7):59-63.

[4] 董君.欧美城市理论在城市活力方面的启示[J].低温建筑技术,2004,(3):22-23.

[5] 余亮如,陈琳.基于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特色思考[J].采矿施工,2008,(12).

[6] 伦敦政府.文化大都会2010—伦敦文化战略的传播[J].黄正骊,译.时代建筑,2010,(6):34-37.

责任编辑:蒋亚林

博弈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数字经济’背景下梨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10183X267)

摘 要:随着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愈发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村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并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大量农村企业纷纷开始发展电子商务,并逐步渗透到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的全过程。2020年10月,梨树县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本文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为例,探究该农村电商实体终端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农村电商服务站在主营业务、营销手段、发展模式中的创新内容,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供应链、搭建电商人才合作平台等措施来推动农村电商服务站及农村电商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商;电商服务站;农产品销售;梨树县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数字经济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农村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利益主体对“数字生产力”认识不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数字化素养偏低等突出问题,致使农村农业低效率数字化转型。

农村电商是乡村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带动城乡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给予农村电商发展大量的政策支持,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农村电商的物流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物流成本高、冷链设施不完善、电商人才缺乏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梨树县作为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向好,电商服务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梨树县梨树镇大烟筒村率先架起蔬菜大棚。如今,梨树县的棚膜经济发展迅速,温室大棚建设标准、面积广,孕育着农村致富的希望,也给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新生机,大力推动了剩余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商入驻、菜地直播、冷链运输将梨树的农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催生了梨树县经济发展新业态。

一、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经营特点分析

梨树镇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于2018年10月正式成立,位于大烟筒村部西侧400米处,场地由政府扶持提供,总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包含办公区、生鲜云仓区、干菜加工区和库房区。

1.以农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

电商服务站主要开展农产品销售,着力解决了村里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电商服务站积极推荐“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将电商与扶贫融合、电商与壮大村集体经济融合。

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经营状况良好,发展迅猛。目前,电商服务站借助拼多多、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特别是拼多多App应用下的“多多买菜”,开展农产品销售业务。通过优质绿色的产品、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快捷的物流和完备的售后服务等,电商服务站在网络销售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开辟了较为稳定的蔬菜销售市场。除了将农产品运输到长春、沈阳等周边市场,服务站也借助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更广阔的地区。

2018年10月以来,服务站主要收购黄瓜、白菜、茄子、青椒、马铃薯、红薯、豆角、西红柿等当地种植规模大的农产品。服务站帮助了上百农户增产增收,解决了种植户卖菜难、价格低的问题。另外,电商服务站通过与农户收购农副产品,促进了当地棚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梨树镇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梨树农产品的知名度,大烟筒村也被北京、上海、云南等地的消费者所认识、熟悉和信赖,实现了由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转变。

2.以直播带货为主要营销手段

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紧跟时代潮流和风向,运用淘宝等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农户们一边打包蔬菜一边直播,既能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也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他们所购买的蔬菜从采摘、打包、包装到上货的工作过程。菜地直播、库房直播等让消费者对食品的来源和处理过程更加直观和了解,对农产品更加放心。另外,“直播带货”实时画面感强。让大棚、田间地头摇身变成直播间,消费者能直观看到农产品原产地种植状况,直播所展示的产品比起平面图片更加真实,实时冲击力远超静态展示和事后浏览。直播带货的主播人大多是本站的工作人员和当地的农户们。他们会一边工作一边进行直播,既能准确向消费者介绍蔬菜的品质,又能带动销量,省下了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直播的费用,有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

3.探索“电商+扶贫”发展模式

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助力精准扶贫。自成立以来,服务站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大批量蔬菜,将本地产品销往大市场,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给当地农户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服务站优先雇佣贫困户劳动力和生活困难的妇女,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服务站还优先雇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服务站从事采摘、打包、搬运等工作,为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来源,人均年收入增加上万元,助力贫困户彻底脱贫。

二、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的运营成果显而易见,通过直播带货、线下销售等方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农产品销售难、农民收益少的问题,同时对带动城乡消费、调整梨树产业结构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的另一亮点是积极有效地响应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把服务站的发展战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和收集资料分析发现,该服务站也存在一些问题,既有人才招引困难这样全国普遍性的困境,也有电商服务站自身运营的不足之处。

1.站点业务和产品单一化

农村电商服务站按建设规范来说,应该包括多种类的服务。比如向村民宣传服务站功能及电商应用方面的基本常识、帮助培育村民网购网销等习惯、为村民提供网上缴费和服务购买、帮助村民销售当地农产品、代收发快递等功能。大烟筒电商服务站在建设初期是具备这些功能的,但由于电商服务站整体规模较小、人手短缺、员工精力不足等原因,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目前只开展农产品销售这一服务,其他业务都已经基本停止了。所以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业务单一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大烟筒电商服务站主要销售的农产品仅限于农民应季种植的蔬菜,几乎没有深加工的农产品和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这就导致站点的进一步发展受限,盈利空间收缩。单一但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在达到一定程度的规模时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为服务站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大烟筒村不完全具备这两点,因此农产品的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服务站的长期发展。

2.蔬菜供应不稳定且收购标准不统一

首先,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的收购标准模糊,对农产品的外观、大小、质量等没有统一的收购标准,而是取决于农户地里种植的情况。这就造成农产品总体优质度不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等问题。其次,服务站与农户们没有签署相关的蔬菜收购合同,收购农产品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每天农产品收购数量、品种都是有差异的。其收购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的蔬菜收获情况,而农户的收获情况又很大程度取决于自然天气状况和季节变化,所以农产品的供给量是不稳定的。这是服务站运营的一个潜在风险。最后,受气候因素和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特征的限制,蔬菜供应存在季节和时间差异,也对服务站整体提高生产效率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3.缺乏长期发展战略,打造品牌效应的力度不够

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地域、独特生产方式、独特品质和独特历史文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推动乡村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大烟筒村位于梨树县,是可以充分利用梨树的地理标志来打响农产品的品牌,产生品牌效应。但是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出售的农产品大多比较大众和常见,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而且其目前的发展战略仅停留在价格吸引层面,例如借助“拼多多”等平台的低价去吸引和留住消费者。不注重推广属于自己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忽视了打造梨树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的这条发展道路。

4.缺少专业的电商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大力扶持乡村发展计划政策的出台,虽然部分农村地区在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方面成效显著,但大部分的农村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种情况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电商服务建设也有明显体现,比如大烟筒电商服务站的主要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且年龄偏大,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普遍较弱;直播带货人的专业素养不高,相关营销技巧仍有不足,不利于服务站的运营与发展。

因市场需求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放弃干菜加工,造成加工区设施闲置,这就相当于资产的损失。如何有效地解决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的干菜加工区基本闲置的问题,以目前该服务站负责人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才能来看是很难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日益推进,电商服务站经营主体不合理的现象也日益显现出来。当前,农村既懂农业,又懂电商,既能讲清农产品品质特点,又能讲好民俗故事,还能准确揣摩网友消费心理的复合型电商人才极度匮乏。人才的缺乏导致服务站整体运行缺乏专业性与效益性,服务点的经营主体不合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电商服务不能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商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推进。

三、促进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发展的对策建议

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品牌力度建设

梨树县当地应规划制定系统的梨树特色品牌传播策略,结合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特点,打造可视化农业体验模式,将农产品销售与电商、旅游、餐饮、互联网直播等联系起来,挖掘梨树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将品牌融入当地特色。

政府方面,应当加强管理,注重当地农产品品牌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应当协调好县内乡镇园区、合作社、电商服务站以及客户等各方,使多方参与到品牌传播中去。

2.优化产销供应链,提高蔬菜供应效率

线下,电商服务站和农户达成统一协定,有序组织,利用大棚实现有规模、有计划的种植。线上集中上架产地特色精品农产品,再由服务站统一调配,产地直接负责发货。政府出台价格政策,确保市场价格的稳定与其有序的发展,从价格入手稳定蔬菜供应。农户可依据价格政策灵活调整售价以提高利润。建立蔬菜销售网络,并在县内各村户间普及,使蔬菜销售情况及价格透明化。政府按照市场供需,合理存储放出农产品,以缓解农产品供应空档期问题。

3.确立帮扶举措,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宣传梨树县政府对人才的帮扶力度,向上级政府请求争取政策倾斜,加大向东三省高校的宣传力度,与人才在补助优惠政策上立下约定。建立梨树县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平台,促进学校、产业园、政府三方交流。明确各方权责及意愿后,必须通过签订相应的协议来保证人才协同培养的持续性、长期性。建立农村电商交流平台,方便县内各生产单位人员交流及流动。打造一批电商直播师资培训队伍,发挥服务站电商培训功能,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4.提升产品多样性,明确农产品收购标准

严格执行蔬菜收购相关标准及收购流程,保证买卖双方有合同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及麻烦。严格遵守蔬菜品控要求,在买卖过程中安排质检员核验。在不同作物生产阶段灵活调整收购标准,实行优质优价、分仓存储,以确保轮换销售时能够创造更好的轮换效益。适当投入经费提高科技储藏能力,要提高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干菜加工区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丰富蔬菜产品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孙翠翠,林冬雪.网上销八方 财富涌进来——梨树县大烟筒村电商催生新业态启示[EB/OL].2019-12-30.http://www.moa.gov.cn/xw/qg/201912/t20191230_6334070.htm.

[2]四平农合联.梨树镇大烟筒村电商服务站[EB/OL].2020-08-07.http://www.spsnhl.cn/h-nd-429.html#fai_12_top&_np=0_35.

[3]张道明.让农产品“直播带货”成为农民新时尚[N].河南日报,2020-07-09(006).

[4]徐荦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研究[D].西藏农牧学院,2021.

[5]丁乐坤.重地标,也要重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N].农民日报,2021-09-29(007).

[6]唐貞永,李欣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服务站多元化建设探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1):69-70.

[7]彭景美,周绪元,张洪,周楷轩,顾召帅,袁鑫.关于农产品品牌传播的文献综述[J].农业与技术,2021,41(17):151-156.

[8]王心明.蔬菜供应链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6(08):40.

[9]李小斌,禹银艳.动态博弈视角下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J].江苏商论,2021(10):25-29.

[10]刘琪,靖峰,郭方权,薛兵.粮库稻谷收购标准与加工企业差异及建议[J].中国食品工业,2021(02):85-87.

作者简介:王缘红(2000- ),女,土家族,重庆人,吉林大学2019级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电商;田红霜(2000- ),女,土家族,贵州人,吉林大学2019级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电商;赵桐(2001- ),女,汉族,天津人,吉林大学2019级财务与金融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电商

博弈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杠杆收购的实质是举债收购,这一资本结构安排对其财务风险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杠杆收购中负债融资过程的博弈分析,解读其中的财务风险,并提出一系列规避上述风险的措施,以加强对杠杆收购中财务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杠杆收购;博弈分析;财务风险;规避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论文下一篇:市场营销理念论文

热门文章

博弈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