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2023-03-25

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2010年8月1日至6日,在中国北京举办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大会所征集的论文(论文集收录的合作性研究论文,以第一作者所在工作单位或机构为准)共录用了979篇论文(其中包括专题研讨·圆桌会议论文245篇),论文按地区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

笔者将从六个方面说明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状况②。

一、学校教育研究

本届音乐教育大会,学校音乐教育专题研究以音乐教育课程与理念、模式、现行体制、新型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以及音乐教师培养/培训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各国学者还针对本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和深入探讨,其中还包括关于如何使民族音乐融入到现行音乐教育当中的研究。

音乐教学课程与理念研究:王耀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与〈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体现的课程论思想》以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两个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文件(即“课程指导方案”、“必修课教学指导纲要”)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学、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它们所体现的课程思想进行分析。王朝霞《广东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使用了调查研究方法对高中音乐课改进行了研究。刘姝《52所高校“音乐教育学”学科课程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进行研究。爱尔兰Regina Murphy《“摇摆的Tripes和Trillibubkins”:小学生谈音乐课程》使用了调查研究方法。泰国Natee Chiengchana《泰国音乐教育研究的整合:元分析》研究中借助元分析法整合研究内容,元分析法是一种对于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的技术,适用于用统计方法分析调查结果,描述统计学、方差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都被用于数据分析。

关于比较新兴的音乐课程,如数字、流行音乐课程:台湾Tseng Ching-Wen《关于数字音乐课程在台湾综合性大学和专科学院非音乐专业的开展情况调查》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数字音乐课程的安排以及发展状况。挪威Petter Dyndahl《嘻哈和说唱音乐如何处理音乐教育中地区性和全球化问题和挑战》基于调查研究,探讨嘻哈和说唱音乐如何收入普通音乐课程中。

教材研究方面:Sondra Wieland Howe《日本音乐课本的比较:〈音乐〉(1986)和〈小学生的音乐〉(2005)》使用了比较研究方法,对这两个音乐教材系列在教学笔记阅读方法、分声部歌唱、教室音乐奇才、西方音乐与传统日本音乐的平衡等方面进行比较。温雪雯《中国大陆当代音乐教学论教材的分析与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的音乐教学论教材在相同的问题上的观点,分析异同的原因。

音乐教学相关研究:台湾Tung-Yun Chien在《活动研究:提高小学普通课堂中有特殊需求学生的音乐学习演奏能力》中运用三角测量法作为分析方法。泰国Monsikarn Promsukkul《音高学习过程与泰国古典音乐训练中获得绝对音高》使用初级检验、访谈、抽样和数据分析等程序进行分析。英国Helena Gaunt《音乐学校的学生们从他们的器乐、声乐、作曲教师和同学的指导中获得经验》所收集的数据以研究工具NVivo进行循环分析。俄罗斯Eugenia Yu?熏Volchegorskaya《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生活质量形成上扮演的角色》一文通过儿童生活质量表统一问卷进行研究。芬兰Katri-Helena Rautianen《1863年到1969年芬兰声乐教学方法的发展》使用历史研究方法,着重研究教学与方法论。香港Meichang Lin《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主题与研究的知识结构:1978—2008年博士论文研究映射》,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映射。

较为新颖的研究专题领域:加拿大Yifei Liu《音乐读谱中的感知跨度——乐谱难度的影响》中对音乐读谱中的感知跨度采取移动视窗模式研究,使用了“视觉圈第二代”装置,用来记录视觉移动过程,她的另一篇论文《初级钢琴学生的视谱训练:彩色图表在钢琴教材中的使用》调查目的是通过视线跟踪技术来判断这些插图在年轻学生钢琴视谱中的影响。Ingemar Fridell《用于感知动态和重力点的可视化工具》属于实验研究。

加强音乐教师培养/培训,也是目前音乐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之一:美国Clinton Allen Randles在《关于美国和英国预备音乐教师的创新性身份的跨文化比较》中开发了一种以Isbll(2008)为基础的20项内容的调查工具。英国Pamela Burnard《中学课堂的创造性评估:探索教师观念和实践上的变化》三角化测量了三种数据源:问卷、采访及手机的人工制品。其调查研究设计收集了广泛的数据,所涉及的研究都采用源自采访(即上下文的观察)得来的数据与网上调查的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德国Gerhard Sammer《欧洲音乐教师培训所具备的素质与视野——奥地利、英国、德国的一项研究调查结果》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作为此次对比研究的一项调查方法,所得数据首先由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SPSS)进行数字化。陈玉丹《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创新型音乐教师》阐述了如何改革高师教学,培养新式音乐教师人才。西班牙Gotzon Ibarretxe在《音乐教育基层教师培训的专业能力的发展》中使用了调查问卷和访谈、个案研究法。台湾学者Yuan-Fang Lucia Ou《对生活课程教师音乐教学知识和能力的研究》运用了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方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预测生活课程教师的音乐教学知识和资质。西班牙José Luis Aróstegui《女性成就了西班牙音乐教师教育:一个历史性的研究方法》运用了历史研究方法。巴西的Alda de Jesus Oliveira《音乐教学中的教育链接:PONTES和AME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测定了一种叫做“PONTES”方法,使用了调查问卷和“DEPEMUS”测试的形式来评估个人发展潜力和“PONTES”方法的学习相关度。英国Marina Gall《见习教师的观点:是什么因素帮助和阻碍了音乐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和焦点组访谈的方式,对焦点组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用Nvivo、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香港Bo Wah Leung《在香港学校教授粤剧的教师——艺术家合作关系:教师转变实例》,其数据是从个人以及典型小组和教师之间的采访中提取出来。

就如何使民族音乐融入到现行音乐教育当中,本届大会各国学者纷纷进行了探讨,主要的论文有:韩国Mi-Hyang Park《民间歌曲指导地位以及韩国、中国、日本小学生的教学方法的研究》、美国C.Victor Fung《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音乐传统》、Jui Ching Wang《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主义:美国大学音乐课程里的民族音乐合奏》、葡萄牙Graca Maria Boal-Palheiros《在小学葡萄牙传统音乐的实践》、韩国Oh Sung Kwon《艺术教育学院和音乐教育发展中心的传统韩国音乐教育》、日本Miyako Furiya《了解亚洲民族音乐:对未来地球公民进行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

我国许多高校近年来设置了民族音乐专业,本届大会上对民族音乐教育进行了研究,如张晓农《原生态民间歌舞传承方式对艺术院校民间歌曲教学的启示》、李欢《中国新疆艺术学院维吾尔木卡姆表演专业教学现状与分析》、李文军《高师声乐工尺谱教学实践研究》。此外,民族传统音乐教育与个案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如金顺爱《农村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关系研究——以吉林省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为个案》、乐康《南京本土音乐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实践的可行性研究——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为例》、郑颜文《乡土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地方高校民族音乐传承教学体系的建构——以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介》、张小梅《广西民歌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个案研究》、马达《乡土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以福建省为例》等。

二、幼儿/儿童音乐教育研究

这类专题研究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运用调查研究方法为主,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如马娟《私立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徐州市区八所私立幼儿园为例》、杨彦捷《北京地区幼儿家庭音乐教育行为现状调查》、香港Barry Kwok-yeung Lee《香港幼儿园的设施和资源:音乐教学的现状及意义》、美国Lily Chen-Hafteck《将不同学习需求幼儿的音乐文化经验相连结》等。

其次,将幼儿/儿童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相结合进行相关研究,比如陈泽铭《实现儿童民族音乐教育的新价值》结合了儿童心理学、教育科学以及生理发展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付琳《民族民间音乐为幼儿的发展树根立魂——四川民族民间音乐有效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的研究》、《让民族音乐点亮幼儿生活——四川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均使用了行动研究方法。

再者,台湾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Liza Lee《关于台湾全纳教育通过音乐为学龄前儿童教授外语的实证研究》通过观察或者笔记、问卷调查、访谈、游戏评估收集数据。Angela Hao-Chun Lee《学龄前语言的学习兴趣:中文(普通话和闽南方言)和英文儿歌》使用了问卷、统计软件SPSS,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t-测试。Ming-Jen Chuang《建立儿童歌声测评系统》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儿童歌声测评系统(CSVM),此系统是在Rutkowski(1996年)创立的“歌声发展测评系统”(SVDN)的基础上建成的,并对其进行了适用性调整。

最后,以实验为主的研究,如美国Rachel Lee Nardo《早期儿童的音乐评估工具》使用奥迪试验和频谱试验对早期儿童的音乐评估工具进行研究。

三、音乐教育治疗与生理/心理研究

在音乐教育治疗研究方面,主要以研究自闭症为主:例如巴西 Jessika Castro Rodrigues《自闭症与儿童发展:音乐的干预方法》运用几个数据库(SciELO、Scholar Google?熏LILACS and BVS-Psi)的数据,进行了研究。董放《以音乐治疗为取向的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训练个案研究》、意大利Bordin Anna Maria《学习音乐史知识,培养对历史时间的感知——一位自闭症奇才的学习历程》等属于个案研究。美国 Donald Ralph De Vito《沟通的和谐:让自闭症学生融入公立学校音乐课堂的方法》运用行动研究方法。还有涉及到精神创伤与哮喘治疗,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杨霖希的《合唱疗法对受艾滋病影响之精神创伤儿童的干预作用的实践研究》、日本Yoshiko Fukuda的《音乐呼气法对哮喘治疗的应用(支气管哮喘乐疗法)》。

另外,有两项实验研究借助了相关测量工具,研究视角比较新颖:美国Rhonda S Hackworth?熏Rutgers《嗓音问题的普遍性:语言病理学家对音乐教师和非音乐教师录音的评估》研究中使用了CDRI,其是一个用于目前音乐教育研究的测量装置。加拿大Peter Visentin《音乐指挥中收拾补偿所导致的意外结果》以实验研究的形式,研究中采用的是一个12镜头的VICON3D动作捕捉系统(120帧/秒)和生物力学计算机塑像术来测量对象动作的知觉能见度和相应的肩部负载。

有关音乐教育与生理/心理学科交叉性研究,这方面研究美国学者关注较多:Stephen F.Zdzunski《对两名联觉音乐家进行的探索性神经心理学个案研究》通过个案研究,设计有关音乐与神经心理学的访谈和测试。Patricia Bowes《一项对声乐专家意象使用的探索性研究:运动心理学的应用》运用了半结构化访谈。Pamela D.Pike《钢琴的乐谱认知和演奏——认知组块和动作技能发展的评价》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比了两组刚开始学钢琴集体课的学生。此外,希腊Stella Mouroutsou《儿童悲伤情绪研究——通过积极的音乐干预研究四种基本情感》进行了音乐情绪研究。日本Mari Shiobara《一种通往音乐与律动的有效方式:架起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与心理生物学的桥梁》运用学科互涉研究方法,并用心理生物学的证据证实了音乐体验理论与音乐教学方法的效果。阿根廷 Ana Lucia Frega《音乐的创造力:韵律创造过程中大脑激活的第一个途径》采用SCAMPER工具,研究在创作简单的韵律时,大脑区域涉及到的相似的音乐背景,并分析与之创造力等级的关联中可能存在分歧。

四、音乐教育技术研究

这一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技术与音乐教学、电脑音乐创作与软件开发这两个研究领域。

“音乐技术与音乐教学”研究领域:英国Mary Stakelum《实践的语言:研究音乐技术对教授音乐和学习音乐的影响》以英国的中学为个案研究,使用了观察法、调查法。英国Nicholas Michael Breeze《信息通讯技术(ITC)运用于音乐课堂的各种调查》调查了学生运用ITC作曲的能力。英国Marina Gall《见习教师的观点:是什么因素帮助和阻碍了音乐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通过问卷调查和焦点组访谈,用Nvivo、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斯洛文尼亚Inge Breznik在《电子音乐教育作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方法:斯洛文尼亚的一个案例研究》运用了个案研究方法。美国Fred J Rees《音乐教学的电子媒介》通过历史研究,介绍了几个类型的资源和教学方式的演变与发展过程。意大利Giuseppe Faraone《在音乐学院的多媒体学习:交互式动画和实验室网络和移动电话是如何影响传统的学习》研究“适时设计”的互动式动画的特征及在音乐学院米兰实验室使用移动电话和网页,通过使用实验研究方法发现依靠多媒体工具达成的教学清晰度似乎有助于建立个人学习能力的自信。罗马尼亚Nedelcut Nelida在《音乐教育中的多媒体资源:D.L.M.A.项目(Thu.4.30-5.00)》中对开展于罗马尼亚音乐学院的研究旨在挖掘使网络教育手段进行了研究。

“电脑音乐创作与软件开发”研究领域:以色列Eilon Aviram《实验项目:青少年家庭电脑音乐创作》采用问卷调查、公开采访的方式。瑞典Ketil Thorgersen《民主国家的移动多媒体制作》对如何拓宽在移动多媒体设备进行研究。芬兰Mikko Eemeli Myllykoki《“贾莫”手机音乐制作软件:三至六岁儿童的创作游戏》和瑞典Bj?芽rn Roslund《音乐耳朵(MUSICAL EAR):为音乐只是和理解所设的一种全新听觉训练软件》分别介绍了所开发的软件。

五、社区(会)音乐教育研究

社区(会)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趋社会化的延伸,从本届大会征集论文来看,各国音乐教育学者所关注的热点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一是关于“学校与社区音乐教育协作”的研究,此类研究多以应用个案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以及调查为主,如:澳大利亚Brydie-Leigh《建立充满生气的学校——社区音乐协作:来自澳大利亚三种有活力的模式》。美国Susan Helfter《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社区协作项目》以六所美国大专音乐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个别访谈,小组讨论和实地观察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挪威Kjell Muller Skyllstad《通过学校和社区音乐教育培养和平解决冲突的修养》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孙绿怡《沟通与责任:中国的开放大学与社区音乐教育》以个案研究讨论了社区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开放教育及远程教育的优势。巴西Flavia Candusso《卡波椰拉安哥拉的社区和音乐教学过程》主要是在质性研究法中进行实例学习和探索,以及Maria Helena de Lima《“音乐和公民”计划与巴西的社区:音乐教育、大众教育和大众文化》概述了在巴西南部地区的城市周边社区中有关“音乐和公民”的十年教育活动计划。英国Peter Moser在《“长途跋涉”——将英国的社区音乐转战中国香港和大陆》运用行动研究方法,介绍了“More Music”组织如何开拓新的社区音乐实践。

二是针对“老年群体的音乐教育研究”,以个案研究方法的应用为主,如:美国Pamela D.Pike《运用技术吸引退休学习者——第三代MIDI钢琴合奏的案例研究》、新加坡Chee Hoo Lum在《团体音乐活动的深入对话:在新加坡一所高级护理机构里的探索性经历》。

三是关于“社区与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研究”:台湾Hsiao-Shien Chen《在纽约市的华裔社区舞狮》探讨“中国舞狮”在纽约市一个华裔社区的实践,使用了田野笔记、访谈和录像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日本Mari Shiobara《将社区音乐转变为课堂音乐:关于日本传统音乐教学法的一些探讨》以作者学习三弦的个人经历为个案,研究了学习日本传统音乐的过程。

四是“虚拟与数字化社区教育研究”:澳大利亚Steve Clifford Dillon《通过视觉工具和乐团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通道》关注由技术支持而成就的关于音乐中的社区特质及社区中的音乐特质的研究,以从网络阻塞工程精选的数据证明这些系统的关系型承受力。

结语

从大会所征集的论文来看,音乐教育研究方法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研究,尤其是交叉性学科不断渗透到音乐教育研究中,使得音乐教育学科走向成熟。本届大会是一次音乐教育的饕餮大宴:国外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为我国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同时,也为国外音乐教育同仁展现了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现代音乐教育的成果。

①笔者认为工作坊、教学展示、海报在论文集中各自均有对其研究进行陈述,故将此三类与论文一并统计分析。

②本届音乐教育大会录用论文较多,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只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王东雪 博士,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张宁)

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为了顺应素质教育的大流,培养自主创新的人才,创新教育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素质教育的实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的创新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小学音乐作为学生除语数外之外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比其他学科更强的积极性,如此一来,无非是为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意义

1.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作为刚刚进入学校学习不久的群体,其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都还十分不成熟,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而小学音乐课程因为没有语数外等学科枯燥,是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学科,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能有一定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既要考虑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提高,也要考虑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自主意识并且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社會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二、具体的教学措施

1.营造有利于学习音乐的课堂氛围

音乐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课程的学习,除了基本的课程知识,它更注重的是对音乐的感悟。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出相应的氛围来带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内贴一些柳叶、花朵之类象征着春天的事物的贴纸,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有一种春天真的到来的错觉,从而更好地体会到歌曲所流露出的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2.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创新教育着重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虽然说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导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习毕竟还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们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课堂主体。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都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听老师讲就可以了,不必进行太多类似提问、质疑等课堂互动。因此,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就经常会出现老师在上面卖力地讲授,学生在下面却异常安静的情景。这样的课堂不仅显得十分的沉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还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所以,在实施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担任起相应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教师在教会学生唱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表演,模拟划船的情景,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3.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创新教育的进程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了下去,而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解放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着重培养其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根据这首歌,同学们知道外婆的澎湖湾是什么样子的吗?”然后再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心中的澎湖湾是什么样子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教师在这种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无论学生的回答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相应的指导,不可因为学生的想象与自己的要求不符就批评学生。因为,小学生作为一个认知水平还比较低的群体,其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一定会存在相应的不足,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是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盲目地批评,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善相应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树立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自主愉快和谐的课堂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在其他学科中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金立新.浅析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教学[J].科教导刊:中旬,2013(01).

[2]叶青.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

[3]乔燕.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研究[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4(05).

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音乐不止是艺术表演,更是修身养性的教育手段。对于音乐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实践,有助于从音乐作品中体验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中职音乐教育应该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功能,如何从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音乐与学生德育精神,如何更好的借助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来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对策研究

中职阶段音乐教育功能的发挥,对于促进学生的艺术审美,尤其是通过优秀作品的感知来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将是音乐美育功能的重要内容。当前的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较为单纯,对于外界文化环境的辨别及认知缺乏自主性,特别是社会流行音乐,在内容上多倾向于爱情,而缺乏对高尚文化底蕴的熏陶,长期以往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不利的。中职阶段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纲要提出,对于公共艺术课程应该从美育方面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而音乐作为最直接、最广泛的艺术形式,对于学会情感的激发,增强学生对美的判断是弥足重要的。为此,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功能上,针对中职院校教学实际提出积极的建议。

一、音乐教育在中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价值

音乐教育是当前中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综合性艺术,其价值往往是多方面的。一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借助于多种方式的音乐形式,从学生的直观情感上进行熏陶和感染,让学生从音乐教育中激发对生命的认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音乐欣赏与音乐实践中愉悦身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增进学生人格的塑造。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教师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从师生间的探讨和学习中,发现作品的美;同时,在创新课堂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的参与表演,从学生的感知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优化学生间的协作精神。音乐作为抽象而极富艺术形式的作品,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深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意义重大。三是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在音乐作品讲解与感知中,从作品的创作内涵及欣赏中,学生不知不觉的喜好、情感、品味、气质等要素被激活,特别是在歌曲的演唱中,各类器乐的协奏下,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发音与用气中把握每首歌曲的情感点,增进联想和想象。如引入民乐合奏《紫竹调》,小提琴协奏《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特殊民族音乐,从中来感受美和理解美。四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对于学生内心来说,从音乐实践中来体味合作的愉悦,从自我的内心关爱中来增强信心,战胜挫折。音乐艺术是赋予人的创造力的实践活动,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主题,而积极的音乐艺术更是激发人的自信,构建对生命、对生活思想认同的重要力量。

二、发挥音乐教育功能,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中职艺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遵循艺术规律,注重感知体验,根据学生成长阶段和认知特点,做到以学生为主,激发兴趣,引导参与,合作学习,愉悦身心”。因此,利用音乐教育,从音乐作品的学习与鉴赏中突出教育特色,尤其是音乐文化与音乐情感的培养上,关注学生的认知实践,整合音乐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一)优化教学内容,促进音乐对学生情感的启发

音乐是美的艺术,针对中职学生学科差异性,对于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从 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选择上,更加凸显其启发情感的功能。如对于维瓦尔第的《春》进行欣赏时,可以先从学生的聆听做起,让学生从音乐声中发散思维与想象,就其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感受。同时,考虑到中职学生情感形成的关键期,也可以从通俗的流行音乐来强化学生的音乐兴趣。如选择《我相信》、《永远的朋友》、《愚公移山》等歌曲,从音乐编组、演唱、以及合唱中来强化学生的体验,借助于优秀作品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曲谱、音准、节奏的理解。

(二)注重师资专业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而教师教学能力又与其专业素养关系紧密。因此,要从教师音乐素养培养上,一方面加强专业学习,从专业视角来拓宽知识结构,增强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从教学实践上深入挖掘,审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如在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的融入中,要从教学示范上侧重于自身的表演来感染学生,尝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欣赏需求。注重通俗音乐的导入,打破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从不同曲目及曲风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钢琴教学等传统方式,要不断拓宽现场演奏部分,特别是鼓励学生从器乐表演中来共建音乐课堂。

(三)强化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增强实践功能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而表演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激发。结合中职学生对音乐的需求,要加大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如举办音乐专场演出活动,让学生从自我才华展示中提升艺术修养。开展音乐讲座与交流,邀请音乐专家进行普及音乐知识。组织音乐欣赏会,从聆听中来感知音乐的魅力。另外,对于音乐课外活动的实施,要从音乐教育的空间、质量、形式上加以深入,特别是结合学生个性强、好奇心重,渴望自我展示的特点,借助于艺术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弘扬民族文化,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营造音乐文化校园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创设校园文化环境,激发音乐感染力

校园文化建设广义上讲是对学生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的熏陶作用是显著的,也是中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载体。因此,营造温馨的音乐文化氛围,加强对校园音乐设施建设,从艺术课程教学及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打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如构建音乐教室,完善音乐器材,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团体活动,丰富班级音乐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树立学习自信心,推进学生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

三、结语

音乐教育功能是隐形的,也是长期的,对于音乐教育实践的探索,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实践中来完善音乐教学服务,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逐步养成学生自主与自信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英洁.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下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侯靖瑜.中等职业学校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功能的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3]王灵.中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现状及改革措施[J].音乐时空,2014(05)

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2、济南市农村家庭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3、关于高职生音乐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4、普通高一年级音乐学习调查研究

5、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研究现状述评

6、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7、新视域下流行音乐与初中生音乐教育探析

8、高校音乐公共课发展现状的思考

9、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10、高师学生音乐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11、关于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12、研究型学习在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实践

13、音乐专业大学生流行音乐审美倾向的个案研究

14、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15、我校低年级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教育专业认识与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研究

16、竖笛进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歌唱素养

17、《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民族音乐知识调查》报告

18、上海长宁区小学高年级民族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19、广东韶关地区合唱教育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20、聊城市幼儿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21、河北省社区音乐文化体系建设研究

22、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

23、艺术(音乐、美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24、试论曹理音乐教育研究历程与贡献

25、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6、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调查研究

27、“W.S.O”教学模式在《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中的实证

28、理工科大学生音乐美育的研究

29、音乐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0、中学生音乐兴趣与教育形式研究

31、学生音乐认知能力研究对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启示

32、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研究与反思

33、新课改形势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生态化思考与对策

34、歌唱教学在延吉市梨花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35、上海市3-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36、江西省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水平调查研究个案

37、德国音乐教育学的现实发展

38、30年来河南省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综述

39、音乐实践活动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40、高师院校《音乐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课程开设状况调查报告

41、对贫困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调研和思考

42、合理规划、多元介入、科学管理: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规划研究

43、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44、音乐教育研究的差距在哪里?

45、“启发——探究式”方法在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

46、多维视角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实证研究

47、专业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流行音乐认知态度影响的个案研究

48、浅谈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的运用

49、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2、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实施

4、论音乐教育新体系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5、论音乐教育哲学在器乐音乐教育发展中的作用①

6、音乐教育中钢琴课程理念的建构与创新

7、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

8、林静一《创造的音乐教育法》译介及其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迪

9、幼儿园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成长

10、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价值探析

11、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京研讨早期音乐教育

12、从音乐教育的分类探析音乐教育模式创新

13、浅析音乐教育新体系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14、浅议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浅析

15、试议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影响

16、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分析

17、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18、音乐教育体系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19、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20、解析高校音乐教育中急需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21、俄罗斯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研究

22、从历届国际音乐教育(ISME)会议看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23、音乐教育下的民族音乐教育

24、高校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25、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实践

26、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

27、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农村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28、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

29、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30、从中外音乐教育的认知看中国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31、浅谈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关联性

32、刍议从音乐教育目的角度看待音乐教育的审美

33、两种音乐教育价值交叠下关于一种经验的音乐教育研究

34、浅析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学童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35、浅谈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36、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效结合

37、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之于我国音乐教育

38、审美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策略的启示和思考

39、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40、浅析刘质平音乐教育实践和理念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41、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应用探讨

42、我国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

43、高校音乐教育中急需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44、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

45、音乐教育教学应注重终身音乐教育理念的渗透

46、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湖湘本土音乐教育研究

47、云南高等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的相辅相成

48、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研究

49、论钢琴音乐教育科研工作对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上一篇:音乐教育专业论文下一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