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总结范文

2023-08-01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

一般职员(含新进员工)

必修课程:

1、新晋员工职业化训练课程

2、客户满意与客户意识

3、有效的沟通

4、专业形象与商务礼仪

5、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

选修课程:

1、职业态度-你最宝贵的财产

2、质量意识与个人质量标准

主管/中层管理者

必修课程:

1、中层管理干部管理技能训练课程

2、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3、时间管理

4、双赢谈判技巧

5、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6、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

7、绩效辅导与评估面谈技巧

8、个人绩效和约-如何制订有效的绩效目标

9、企业教练法-如何辅导、指导和评估你的下属

10、商务演讲技巧

11、目标管理系统

12、流程改造

13、项目管理

14、客户满意与客户意识

15、有效的沟通

16、专业形象与商务礼仪

17、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

18、标杆管理

选修课程:

1、质量意识与个人质量标准

2、员工激励

3、授权技巧

4、团队建设

5、问题解决与决策制定

6、从技术人员走向管理

7、会议管理

8、商务报告技巧

高层管理人员

必修课程:

1、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2、价值管理-如何建立员工建议与激励系统

3、流程改造

4、高效管理与成功人生

5、现代企业领导艺术

6、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7、时间管理

8、双赢谈判技巧

9、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10、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11、绩效辅导与评估面谈技巧

12、个人绩效和约-如何制订有效的绩效目标

13、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

14、商务演讲技巧

15、会议管理

16、项目管理

17、客户满意与客户意识

18、有效的沟通

19、专业形象与商务礼仪

20、目标管理系统

21、员工激励

22、授权技巧

选修课程:

1、员工持股与企业分配机制

2、中层管理干部管理技能训练课程

3、企业教练法-如何辅导指导和评估你的下属

4、第五项修炼

5、标杆管理

6、企业模拟训练

7、企业经营战略

8、如何阅读分析财务报表

9、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10、组织变动与舒缓压力

二、专业课程系列

人力资源部门

必修课程

1、人力资源全方位系统训练

2、薪酬福利设计及应用培训

3、处理劳动争议与企业裁员的特别应变能力训练

4、绩效管理与人事考核

5、招聘系统与招聘技巧

6、绩效辅导与评估面谈技巧

7、个人绩效和约-如何制订有效的绩效目标

8、职业计划和发展-如何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选修课程

1、员工持股与企业分配机制

2、人力资源管理诊断

3、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4、绩效目标与辅导评估技巧

5、绩效管理与辅导技巧

培训部门

必修课程

1、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

2、企业内部培训人员专业培训技巧训练 选修课程:

1、新晋员工职业化训练课程设计及TTT训练

2、企业内部团队建设课程TTT训练

3、企业内部服务技巧训练课程设计及TTT训练

4、企业内部销售技巧训练课程设计及TTT训练

行政部门

必修课程

1、职业秘书训练课程

2、行政经理训练课程

3、接待与电话技巧

4、商务演讲技巧

5、商务报告技巧

6、高效时间管理

7、有效的沟通

选修课程

1、企业公关

2、危机公关

销售/营销部门

必修课程

1、职业销售人员与职业技巧

2、经销商管理

3、销售渠道管理

4、销售队伍管理

5、品牌策划与品牌营销

6、销售管理

7、营销诊断与改善

8、促销管理

9、应收帐款管理与信用风险控制

10、销售中的谈判能力训练

选修课程:

1、企业内部销售技巧训练课程设计及TTT训练

2、销售终端管理

3、经销商的经营管理

4、电话营销

5、直接营销技巧

6、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7、广告管理

8、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9、成功的销售演示

服务部门

必修课程

1、服务人员的五项修炼-专业服务技巧训练

2、如何平息客户的不满

3、寻找潜在客户

4、优质客户服务管理

5、服务营销

6、客户满意与客户意识

选修课程:

1、衡量客户满意度

2、企业内部服务技巧训练课程设计及TTT训练

3、客户满意与客户服务技巧

4、如何建立客户调查和反馈系统

5、客户关系管理

6、服务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

7、如何制订服务标准

8、应收帐款管理与信用风险控制

财务部门

必修课程

1、财务主管训练课程

2、应收帐款管理与信用风险控制

3、财务诊断与分析

4、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选修课程

1、财务预算

2、会计科目审核与查帐技巧

3、税务筹划(如何管理企业的税务成本)

4、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

质管部门

必修课程

1、零缺陷与质量成本

2、质量主管训练课程

3、质量意识与个人质量标准

选修课程

6西格玛-世界最佳企业的实践

必修课程

1、现场管理与现场改善

2、精益生产管理

3、生产主管训练课程

选修课程

工厂成本控制和价值分析

必修课程

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产品设计说明书

专 业 : XXXXXXXXXXXXXXXXXXX 班 级 : XXXXXXXXXXX 姓 名 : XXXXXXXX 学 号 : XXXXXXXXX 作 品 : 小 风 扇 完成时间 :2013年 5 月 3

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说明书

XXXXXXXXXXXXXXXXXXXXXX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成为与现代生活中联系最紧密的产品之一。可是实际上,虽说空调更加舒适,更加随心所欲,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空调病的发生,同时免疫力降低。因此,相对于空调,电风扇使用起来相对比较安全,对人体健康无害。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环境(如学生宿舍),原有的风扇安装不合理并且空间狭窄以至于不适合额外安装普通风扇,使得夏天酷热难耐。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仍然能够方便使用的风扇。这种风扇充分利用了人机工程学原理,方便实用,符合人性化需求,适用于上述场合。

人机工程学是本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的因素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条件和原则,使设计出来的机器操作简便、省力、安全、可靠、高效、舒适。

随着现代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仅仅在吃饱穿暖上了,人们开始注意到生活质量,从而对生活的环境有了更新的要求。人们要求产品要更加的人性化,这就使得人机工程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规模的运用。人机工程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桌椅板凳到锅碗瓢盆,从行车走路到穿着打扮,都离不开人性化的设计。人机工程学使得我们有了更好的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电风扇

人机工程学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对我国与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比较研究可知,中英两国中学德育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自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的德育课程比较注重理论的建构,英国的德育课程比较注重实践性,其课程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中英;中学德育课程;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王安娜(1990—),女,辽宁营口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2014级在读研究生;孟庆男(1957—),男,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各中学都比较重视德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如英国各中学就开设有相应的德育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这些成果与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主要是就中英中学德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等情况进行一些比较研究。

一、中英中学德育课程设置比较

由于“中学德育课的性质、地位、功能、任务等,集中体现在这一学科的课程设置中”[1],因此,我们进行中英德育课程比较研究,首先要进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一)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设置及特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中学普遍设置了德育课程。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学德育课程经过了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例如,“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初一至高三年级分别开设‘青年修养’‘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政治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讲座’‘共同纲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初中开设‘政治常识’,高中开设‘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文革’之后,初中开设‘社会发展简史’‘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高中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2]。到1992年,中学各年级的德育课程不单设课名,而被统称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2001年,国家开始进行第八次新课程改革,我国中学的德育课程为,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课,一周2课时;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一周3课时。初中阶段的德育课程为单一的课程结构,只有必修课,而没有选修课,高中阶段采取模块设置的形式,分为4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

(二)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的设置及特点

在英国,初高中阶段进行的都是个人与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2门课程。个人与社会教育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为《生命线》,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取材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绘图、小组讨论等。宗教课程也不只是单纯的集体去教堂礼拜,英国的宗教课程不只是学习基督教教义,也吸纳别的宗教的精华。

从英国中学德育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2门德育课程在初中和高中连续开设,更有助于对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英国在宗教教育协定教学大纲上,明确指出宗教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人生的意义、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教育课也较为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了解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对英国中学德育课程设置的借鉴

我国在中学德育课程的设置上,一直注重联系本国的道德现状和政治观点。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联系本国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办法,可我国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对其他国家优秀的道德文化鲜少涉及。而在基督教为国教的英国,佛教能得到承认,并由政府立法,列为全英国中小学校之宗教必修课,这足以见其乐于吸收其他宗教文化精华的宽容性。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演讲中,也提及了佛教是发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撑。

二、中英中学德育课程目标比较

(一)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目标及特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就初中德育课程而言,总目标主要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3]。分目标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判断与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进而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

就高中德育课程而言,总目标是“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分目标主要是指要向学生传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以及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把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创新意识。

通过分析我国初中和高中德育课程目标可以总结出,第一,中学德育课程目标在结构上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为新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三维目标更是对学生的各个阶段明确了要求;第二,中学德育课程的三维目标之间相互关联,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全部课程实施的基础,服务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是教学内容的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德育观点的主体,是应当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第三,总目标强调了课程的性质和主要任务,概括了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总体要求,但没有涉及“知识”的表述,这实际上反映出对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德育定位。

(二)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的目标及特点

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有的社会与公民意识和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习本国及世界的历史与文化,在比较中提高道德觉悟,不仅是培养健全的英国公民,更要培育出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的“世界公民”。

我们对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目标分析可以得到,第一,英国课程目标中指出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其他民族的优秀的伦理道德文化也要编入课程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德育原理时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第二,在服从国家统一的德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各地各校都会制订贴近本地特色和符合其校园文化特色的德育目标,例如切斯特坦中学把培养学生品德、文化、精神和身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当作德育课程的目标,而一些地方私立中学更重视对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英国德育课程的目标把德育和社会密切地联系了起来,提出道德教育要使学生了解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

(三)对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借鉴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制订主要还是依据政治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对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重视程度不及英国。我国应学习英国,制订更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德育课程目标,通过全面的调查,确定中学生在不同时期人性化的德育课程的目标,并且对毕业的学生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其提出学校德育改革的建议。同时,面对全球化浪潮下的今天,我国又是多民族国家,在制订德育课程的目标时更要注重地方性和开阔性相结合。在全球道德意识日渐衰退的今天,我们的德育目标更应该扩展为让学生形成全球道德意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 中英中学德育课程内容比较

(一)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内容

初中的德育课程内容主要是围绕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展开,力图教会他们怎样处理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关系,并对初中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使他们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高中德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共设四个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前三个模块分别讲解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的知识,第四个模块的哲学知识则是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观。同时还设置了六门选修课程,起到对必修课程知识的补充和拓展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

(二)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的内容

“个人与社会教育”课涉及个人素质与态度、认识与理解、能力与技能,既关系到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这门课程的教材是《生命线》,本书以‘关心和体谅他人’为道德教育宗旨”[5],具体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运用情感,营造教学氛围并引导学生角色扮演、角色交换,从而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是学会判断,利用影音文件播放有道德冲突的具体生活事例,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证实正确的道德原则,学会做出道德判断;三是重在行动,从“在具体处理道德问题时你会怎么做”出发让学生理解全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

宗教教育内容包括学习和了解圣经的主要内容。英国人多信仰基督教,主要使学生了解基督教的发展过程和教义,并从中找出适合解决社会生活中道德问题的方法。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为使宗教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在宗教教育协定教学大纲中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是指宗教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人生的价值、人际关系处理等,力求从日常生活出发,运用宗教教义,理解人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

(三)对英国中学德育课程内容的借鉴

通过对中英德育课程内容的比较可知,英国学校的德育课程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一是学校德育要回归生活。我国高中的德育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和认知,而英国中学的德育内容都来自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更加重视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我国在德育内容上也应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真正对德育课程产生兴趣。二是德育需要信仰。英国是宗教信仰气氛很浓厚的国家,基督教作为英国的国教,其教义的传播更是得到了英国教育界的重视。英国中学德育课程中的宗教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宗教信仰和最普遍的人类美德的课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四、中英中学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比较

(一)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包含:一是直接讲授法,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二是情景导入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种生动、形象、可感知的教学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学生通过这一体验获得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心理机能的发展;三是探讨活动法,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握知识、理解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一种方法。

(二)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英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情感模式教学法,这种方式主要以道德情感教育为基础。实施“情感模式”教学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他人想”,这部分以学生所经历的问题创设背景;第二部分是“证明规则”,这部分通过分析学生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找出解决方法;第三部分是“你本该做什么”,这部分内容设置了一定的道德困境,让学生思考在出现这种困境时应如何做。二是渗透式教学法,英国推行渗透模式的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对中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英国中学的课堂里很少出现单一的内容,通常课堂都是包括多个方面的。

(三)对英国中学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借鉴

首先,我国的中学德育课程必须注重实践。实践是对中学德育课程学习检验的基本标准,通过对学习德育课程进行实践,德育课程才能收到一定的实效。我们要避开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注重德育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其次,德育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单靠学校就能完成的简单过程,社会和家庭对中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规范是有重要影响的。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封闭的学校道德教育与现代社会的进步趋势不相符。最后,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要力求多样化。正如英国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法,中学德育课堂教学应多采用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平时还要辅以社会实践、参观旅行和野外考察等课外活动,以使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真正学会理解、帮助、关爱他人,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庆男.思想政治教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3.

[2]孟庆男.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7.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4]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5]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32.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哲学与心理学的关联性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也具有可行性,需要一线政治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加强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我国高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的配备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心理问题比较普遍。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德育課程创新的重要形式。首先,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丰富德育课程体系的需要。其次,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再次,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最后,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连贯性的现实路径。

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首先,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当前我国高中课程设置和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而开展的。其次,学科关联性,高中政治学科中很多内容涉及到心理学知识,目前政治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交叉学科有了长足发展,能够做到学科自然渗透。最后,政策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定位,使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政策依据。

二、当前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专业素养需提升

高中政治教师既是学科教学老师,也是德育主体,还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担者。这就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知识储备、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师德。

2.学生存在普遍的被动性

教学过程的最佳状态是良性互动,教学相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活动较为漠视。

3.教学内容单薄,缺乏系统性

因为学科之间的差异,政治教材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4.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受教学内容限制和学科教学特点的影响,政治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明显。

5.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缺失

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都缺乏对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内容,这是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

三、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结合当前我国高中阶段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了增强实际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1.充分挖掘政治教材中涉及心理学的内容

如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节,可以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统计数据,进而引导学生做到理性消费。《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节可以结合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对理财方式选择中涉及的心理原因进行剖析。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节,针对当前部分公民参与政治热情不高的现象进行心理学的探讨,引导学生自觉做到依法有序参与。讲到法院的内容是,可以借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学的分析。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就可以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对人的影响,讲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时,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视角引导学生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生活与哲学模块本身就有大量心理学的知识,自然能够将哲学与心理学的内容进行衔接。

2.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政治教学中

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如破窗理论、蝴蝶效应、鸟笼逻辑、责任分散效应、激励理论、蝴蝶效应、囚徒困境、晕轮效应、帕金森定律、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紫色奶牛理论、刻板效应、吸引力法则、天赋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都可以与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哲学相联系,既增强了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和趣味性,又打通了学科的界限,增强了教学实效性。特别是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心理与政治课程发挥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创新

目标和评价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为了更好的落实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就应该更加具体,可以尝试将目标分层:短期目标,学业成绩和学生常规表现,部分指标可以量化;中期目标,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考核,可以进行专业的测试;长期目标,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分析,关注学生长远发展和一生的幸福。因此,教学评价方式也就必须多元化,既有短期的量化考核,也有阶段性结果的评价,更有长期的过程评价。

德育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2015年12月,由教委中教科牵头,课程室、德育研究室携相关学校德育干部一起对我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工作开展了调研评估。

学校德育课程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杨镇一中“活动课程”,注重整合,充分放手,真正体现了学生主动发展;顺义八中“四区一角”营造校园文化,研发校本学材,分年级开发实施课程;牛山一中围绕“以德立校,全面育人”办学思想,培养学生“诚实、勤奋、自信、责任、感恩”核心品格;牛山二中充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为学生搭建舞台,开设了知识类、实践类与即时性课程;顺义一中以“三个结合”办学理念凸显了学校德育目标中培养学生公民道德、民族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李桥中学以“182校本德育课程研究”为课题,初步形成了艺术和科技特色。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及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共同点。

调研评估中引起大家一致共鸣的是: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如何顶层设计?结合学校困惑及自己浅显思考,我想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可先从以下三个维度思考实施。

一、顶层设计,构建适切的学校德育课程方案

北京市教委把北京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简称“深综改”)定位为: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变革。学校由教学供给转变为课程供给,由怎样培养人转变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一定是课程适应孩子。这就亟需学校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合理适切的学校德育课程方案。

第一部分:学校课程建设背景分析:学校对课程的认识、学校现状分析(SWOT分析)、学校课改历史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

第三部分:学校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实施步骤、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与设置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与评价

第五部分:条件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师资保障、设施保障、经费保障

二、规范设置,呈现独特的学校德育课程

“深综改”通过学科指导意见、课程计划及中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促进并倒逼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按照教育服务的逻辑,丰富、优化教育供给,也就是说学生需要什么课程学校就要提供什么课程。

(一)要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课程设置要站在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层面,科学构建学校德育课程。其宗旨恰恰是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

(二)要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融合性与实践性。课程设置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关注跨学科学习的常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及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与素养。构建开放、多元、灵活、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这将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助力器。

三、理念渗透,打造团结的学校德育课程团队

学校的德育课程关乎师生发展及学校特色形成,还关乎社会家庭对未来人的需求,因此学校德育课程建设要加强学校课程改革的全员认识,打造课程实施团队。

(一)要注重宣传。从学校课程建设的理念、学校办学特色与育人目标等层面加强全员认识,让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家长投身到学校的课程改革建设中来,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要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课程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及提升教育情怀。

教师核心的素质是对教育的喜爱,因为对教育的喜爱而成为自觉的学习者,当教师能够把对学生的喜爱转化为对学生的关注,就又能够具体落在课程实施中,就会变成很真实的教师引领下的学习生活的变化。

(三)要关注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在正中央,思考可以提供的教育服务和教育供给,提高课堂的效率、考核的精准性、题目的选择、答案的开放性等;思考“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们的孩子未来该怎么设计,我们的学校到底能给孩子提供什么”等问题,关注学生的需求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参与性,让学生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当健康、快乐、幸福、美好成为学校教育的“路标”时,素养的沉淀与质量的提升便顺理成章。

作者单位: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责任编辑:王艳霞

上一篇:德育情况总结下一篇:托班德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