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论文范文

2023-03-17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品牌;品牌建设;绍兴;胆剑精神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于2019年12月印发实施。纲要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长三角规划范围以三省(江浙皖)一市(上海)的27个城市为中心区域,绍兴位列其中。然而,在纲要全文提及的浙江9市里,绍兴在规划范围名单中仅被全名提及1次(杭州14次、宁波11次、温州4次、湖州1次、嘉兴5次、绍兴1次、金华2次、舟山5次、台州2次),另两次均以“杭绍甬”词条出现(杭绍甬一体化、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由此可见,绍兴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发展中区域优势不明显,发展存在感较弱,定位不够鲜明且缺乏有效的辨识度。因此,在国家大力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利背景下,绍兴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树立其鲜明的现代城市文化品牌。

一、绍兴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一)标签过多,缺乏精炼的整合

目前,绍兴对外宣传中用的较多的词条有:夏朝创立者大禹归葬地、春秋五霸之一越国都城、两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的大都会、辛亥革命时期光复会的大本营、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等。虽然宣传标语很多,内容也非常丰富,但整体而言标语过多,缺乏系统性整理,标语之间关联度较弱,使得在宣传上缺乏记忆性,造成了绍兴城市文化品牌辨识度不高,定位不够鲜明。此外,绍兴常以“桥乡”、“水乡”、“酒乡”、“书法之乡”自居,但通过大数据搜索发现,冠以“桥乡”的城市还有锦溪镇、江门、泰顺、广州市番禺区等; 冠以 “水乡”的城市还有周庄,而“水乡”一词经常以“江南水乡”的缩写出现,后者包含的范围更宽泛;“酒乡”一词在百度搜索的结果明确指的是贵州省遵义地区,未提及绍兴。 只有“珍珠之乡”和“中国黄酒之都”的搜索下绍兴才具有唯一性。综上所述,绍兴城市文化品牌的标签过多,表述较为凌乱,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系统性全面性能体现绍兴城市文化品牌价值核心的标语。

(二)认知度不高,缺乏有力的宣传

绍兴不乏多样且制作精良的对外宣传片,如绍兴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绍兴形象宣传片、绍兴人文宣传片、绍兴城市宣传片天际Skyrim、绍兴古城保护宣传片等。但通过问卷星调研数据显示,有接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对绍兴的熟悉度不高(78.95%,其中听过但不熟悉占43.16%,表示一般的占35.79%,另有3.16%的受访者表示未听过),且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看过绍兴城市宣传片。可见,绍兴在城市文化品牌宣传上缺乏力度亦或是未找准有效的宣传渠道。

二、绍兴城市文化品牌模型构建

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绍兴称得上是该区域范围内最具文化标识度的城市,历史和人文应该成为绍兴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点。绍兴境内小黄山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9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古有三圣(尧舜禹),越兼二焉”。舜植嘉谷,禹治洪水,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蔚然成为中华古国创业之精神。绍兴经历2500年风云变幻,至今城址不变。此为“历史”。山阴道上,右军挥毫;若耶溪畔,阳明传学;放翁忧国,沈园偏留多情之韵;竞雄殉义,轩亭共洒丹忱之泪。育后昆,利仰孑民兼容并包;铸民魂,功推鲁迅激浊扬清。毛泽东同志曾赋诗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之乡”。此为“人文”。

(一)“一轴四维”的模型构建

在以“历史+人文”为绍兴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的切入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文元素细分为人居(桥、水、饮食等)、艺术(越剧、猴戏、社戏、书法绘画等)、文教(诗词、哲学思想等)、名仕(古今绍兴名仕乡贤)四个维度,以历史为轴心,构建“一轴四维”的现代绍兴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模型。依托历史这个时间轴,通过经典事件完成四个维度之间的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文化品牌体系构建。以经典事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串联起的越地文化为例:历史结点为春秋时期;名仕即勾践;勾践伐吴兴国时的投醪出征点出人居维度中两个物化要素即酒和投醪河;藝术维度为越剧;文教维度为历代诗人墨客描绘勾践及其精神的诗文。此外,此经典事件在绍兴城内的对应地标性建筑为越王台,能与越地文化产生联动的为浙江省博物馆古越王国的越地长歌展。

(二)核心价值定位:胆剑精神

作为越文化精神核心的胆剑精神,提法即源于绍兴。“胆”,本意是指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引申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胆识,反映出绍兴人敏慧善谋的“柔性”。“剑”,本义是指越王宝剑,引申为披荆斩棘、战无不胜的勇气,蕴含着绍兴人强悍豪爽的“刚性”。

胆剑精神是了绍兴人文精神的核心。目前在绍兴文化宣传中用的较多的以文化定义的宣传语:大禹文化、阳明文化、鲁迅文化、古越文化、书法文化和黄酒文化等。上述文化均蕴含了胆剑精神的内核,即刚柔并济。如大禹文化中既有人定胜天的刚,又有救灾抚民的柔;阳明文化中既有心学之剑的刚,又有柔和不争的柔;鲁迅文化中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刚,又有俯首甘为孺子牛柔。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被世人称道也是因为他将阳刚的“线条”和阴柔的“结构”完美的结合,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

逆全球化背景下胆剑精神的核心价值定位确立对现代绍兴城市文化品牌建立的重要性。当时的绍兴正处在一个从粗放向集约型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提出胆剑精神用意是从逆境中寻找新突破。当下国际环境复杂,逆全球化浪潮暗涌。在此背景下,强调胆剑精神在绍兴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核心价值,不仅能够提振绍兴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树立绍兴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凸显其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地位。

(三)城市文化品牌的物化要素

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物化要素。除了“老绍兴、醉江南”、“跟着课本游绍兴”等物化要素外,根据调研数据反馈,黄酒文化、鲁迅文化和越地文化被受访者认为是前三位最具绍兴代表的文化元素,据此提出另两个物化要素:“越地江南、名仕故里”和“穿梭古今两千五百年,漫步绍兴二十四小时”。

“越地江南、名仕故里”:越地江南不仅指出了绍兴所在的地理位置,也体现了绍兴悠久的历史,同时越文化的硬朗和吴文化的柔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绍兴与其他温婉江南城市的不同之处,是有骨的江南。名仕故里与绍兴鉴湖越台名士之乡相对应。

穿梭古今两千五百年,漫步绍兴二十四小时:绍兴古城2500年来格局依旧,绍兴新城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到今的时空转换有时只需要穿过一道城门即可,故为穿梭古今两千五百年;绍兴古城不大,人文景点比较集中,游客大可在一天之内玩转知名景点,故为漫步绍兴二十四小时。

三、绍兴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及传播

绍兴城市文化品牌建设首先需要讲好故事。如模型所示,需要提炼经典事件,讲好城市文化品牌故事,通过故事去强化记忆从而加深印象。其次,需要寻找各文化维度之间的关联性,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文化品牌体系。以历史为轴,以经典事件为线,实现四个文化维度之间的串联。再次,需要完善绍兴城市文化品牌与他地市域之间的联动。如鲁迅故里与上海的鲁迅纪念馆,与北京的鲁迅博物馆之间的联动,从而提升知名度。最后,需要尽可能完整地物化城市文化品牌。俗话说,耳听为实眼见为虚,城市文化品牌理念需要人通过真实参与和感知才能实现由虚到实的转变。

绍兴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首先要利用好已具知名度的地方特色产品及活动平台,如绍兴黄酒和绍兴黄酒节。其次,需要有系统性地推出绍兴城市文化品牌系列节活动,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影响。最后,需要寻找合适的宣传渠道,加大城市宣传力度,提升城市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苏萱.城市文化品牌理论研究发展述评[J].城市问题, 2009.12

[2] 曾望军.论城市文化品牌及其战略管理[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

[3] 蘇萱,李锦华. 城市文化品牌概念模型及分析[J].城市问题,2010.6

[4] 郭敏.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传播社会学思考——以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为个案[D].苏州: 苏州大学,2006

[5]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12-01)[2020-01-12].

作者简介:

严皎婕(1985—), 女,汉族,浙江绍兴人,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基金项目:

2020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社科研究基地专项课题(135J155);2020年绍兴市都市经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课题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地系统,海绵城市,雨洪管理

1 研究背景

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显著变化,经过人工改造的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面积增加,致使雨水下渗、蓄积等过程发生变化,增加城市排水压力,加大了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同时,城市雨水径流携带的灰尘、油脂、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在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情况下排入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造成水质污染、河流退化、水生柄息地退化等。总之,降雨带来的水文和水质问题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大。

城市绿地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调蓄城市雨水、控制雨水径流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华北地区城市,由于气候原因,降雨集中于夏季,雨水设施经常面临“平时喝不饱,夏季吃不消”的局面,城市干旱、内涝、水体污染等问题突出,对比南方城市雨水过量、泛滥,华北城市更适合采用渗水、蓄水、净水等雨洪管理的方式来缓解城市的雨水问题。

在实际规划中,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确定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道路、绿地、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存在衔接的问题。针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而言,现有城市绿地的结构布局和建设标准并未考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相关内容和标准,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冲突和矛盾。本文以孟州市绿地规划实践为例,探讨海绵城市规划内容与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衔接问题,以期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统一规划、充分结合,发挥城市绿地调节城市雨水的作用,缓解城市雨水水文、水质等问题。

2 绿地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海绵城市体系建设两者关系紧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类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量的安排,统筹城市绿地各种功能,形成具有合理功能、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将与城市雨水系统直接相关的专项规划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的结合强调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量、峰值流量和径流污染等的控制能力,对城市绿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市雨洪问题的影响范围不仅限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问题出现的区域及强弱也不均勻。为此,在规划实践中对海绵城市建设与不同绿地类型的结合进行探讨,分别从城市、各类绿地、重要节点建设层面进行阐述。

2.1 城市绿地统筹规划及相关控制指标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与海绵城市相关LID设施布局的有效结合。绿地功能的发挥,需要将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保证各类绿地之间能够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同样,要实现海绵城市径流总量、峰值控制以及雨水净化和利用等目标,需要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雨洪管理系统。

2.1.1 源头控制阶段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内的降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受用地性质和地表覆盖种类的影响,科学地规划建设各种性质用地可以有效地控制进入雨水管网的流量。相关研究显示,多数城市附属绿地总面积占到城市绿地总面积30%~ 60%,且附属绿地广泛分布于各类城市用地中,在雨水源头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源头控制阶段,首先需要确定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 85%最佳。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将城市划分为若干分区,将总量控制指标分解为各分区的控制目标,设置各分区的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的普及率,附属绿地的绿地率及下凹绿地率等一系列指标。一般情况下,由于历史原因,在城市建成区这些指标相对较低,在未建设区域各类指标则可以设定相对高一些,以达到在城市范围内各分区指标的平衡,最终使各分区的控制指标叠加的结果满足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2.1.2 受纳传导阶段

受纳传导阶段,主要是承接和传导源头阶段多余的雨水。城市公园是一定范围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节点,对于周边区域具有辐射作用,可以适当接收周边小区、工厂、单位等区域的客水。同时,城市公园可以选址在城市低洼地区,作为“暴雨公园”降低暴雨时径流量峰值,缓解城市内涝。而依托道路及河流建设的带状公园、防护绿地等线性绿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植草沟、渗水管渠等截留、吸纳、传导雨水,缓解城市管网的排水压力。

一般情况下,在未建设区域可以根据城市的水文和地形地貌特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合理布置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针对老城区需要探索对原有绿地内增加LID设施的可行性,“见缝插绿”增设小型雨水花园,同时注重平衡成本与收益,鼓励效益较大的地块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利用机会转化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绿地。

2.1.3 净化利用阶段

净化利用阶段主要收纳上述2个阶段多余的雨水。城市雨水最终会排入城市外的湖泊、湿地及河流中,这些河道水体由于受城市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多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河流和城市外围区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的建设,改善原有不良环境,充分发挥河流防护绿地洪水控制、河岸稳定保持、泥沙截留、河流水质保护等作用;发挥其他绿地在渗蓄城市雨水、补充地下水、涵养城市水源等保护城市水环境方面的作用。其中,河流防护绿地的规划内容主要是绿带宽度的确定,不同宽度的去污效果不同。根据国外研究,污水穿过40m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可减少一半,而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其他绿地的规划,需要对与城市周边水源保护相关的景观要素进行识别和划定,例如排(泄)洪区、湿地、滩地,并结合城市周边其他的高生态价值、高景观价值的区域,划定城市周边的其他绿地。与城市海绵系统的建设相衔接,发挥其他绿地在城市水源涵养、栖息地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上述过程(见图1)是对全过程控制雨水系统的一般性阐述说明,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不同类型绿地所发挥的功能不仅限于其中一种,例如,在公园绿地中也可以设置净化设施将收集的雨水净化利用。

2.2 城市绿地规划中的雨洪管理

由于面积大小、类型等的不同,城市绿地所能消纳的雨水量和其在海绵城市体系中可承担的功能也会不同。因此,在将城市绿地系统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雨洪问题,合理规划各类绿地的建设指标与发展方向。

由于降水量、雨水来源等不同,降雨带给城市的问题和影响范围也会不同,主要集中在“内涝”和“外洪”两个方面。其中,城市各类用地内主要面临的是排水问题,一定范围的城市区域主要面临的是排涝问题,而对于整个城市则是防洪问题。城市绿地均布于城市各个区域,附属绿地在各类城市用地中均有分布,在缓解降雨带来的城市问题时不同类型的绿地具有不同的功能。具体来讲,城市绿地建设层面主要对应的是城市的防洪和城市水源保护问题,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参考水利部门相关的防洪标准和规范,对城市范围内主要的排(泄)洪区、湿地、滩地等进行识别和划定。同时,参考环境保护部门水源保护区和水环境质量的相关划分标准和保护标准,对与饮用、灌溉相关的保护区、河流、湖泊、水库等进行识别和划定。城市内部主要对应的是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参考市政部门相关的排水、排涝标准和规范,控制绿地的相关指标满足要求,在实现自身一定重现期的降雨不外排的基础上,尽可能接收城市周边区域的客水。针对处理的问题和雨水来源的不同,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在雨水管理中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因此,在规划中应建立与城市地形地貌、布局结构相适应的、具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体系,建立城市绿地与海绵城市建设之间的和谐关系。其相互关系见表1。

2.3 城市公园节点的雨水管理措施和指标

在对主要公园节点进行规划时,需要将雨水管理系统作为公园建设的一项内容。绿地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吸纳的雨水量是有限的,一味地吸納雨水将会使公园植物浸泡而死,不利于公园正常运行,也不利于公园生态功能和景观游憩功能的实现。因此,规划时,应根据公园的位置、周边用地状况、现状条件等,确定公园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雨水管理措施和指标。其中,管理措施有: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透水砖铺装下渗、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渗透塘、渗井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ND认证体系中针对雨水收集利用的考核指标要求,需通过渗透、蒸发(腾)或者集蓄利用等措施,将场地90%雨水收集利用并在3天内排空。另外,具有一定水面的公园或湿地公园也可以接收一定量周边区域的雨水,起到防涝减灾的作用。

3 海绵城市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结合方法

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建设方向,并合理地控制建设强度。在孟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中,该市市内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多年平均地面径流量0.712亿m3,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37.5%。雨水资源占孟州市水资源的比例较高,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补充、涵养城市地形水对孟州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对该市绿地进行规划时,尝试将海绵城市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结合的具体内容。

3.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在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时,尝试将各类绿地的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源头控制一受纳传导一净化利用”的3个阶段充分结合,以期使绿地能更好地发挥雨水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源头控制阶段,首先确定孟州市年径流量控制率应在75%~85%,对应的降水量为23.1-34.3mm(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表F2-1我国部分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值一览表中郑州市的数据)。之后,依据道路路网、各类绿地分布情况和绿地总量,结合新老城区的现状条件,并综合考虑集水区(汇水域)面积对水文效应的影响,把孟州市分成个32低影响开发单元,各单元用地规模在1.50~3k㎡。各单元的控制等级不同,对应的下凹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也不同。对规划的结果进行模拟时,当设置下凹式绿地深度为100mm时,孟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14mm;当设置下凹式绿地深度为200 mm时,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7.8mm。

由此可知,在源头控制阶段,对附属绿地、街旁绿地、小区游园等小型绿地进行有效的规划,控制其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比例,可以有效地吸收地块内的雨水径流,降低各类绿地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雨水径流量。

在受纳传导阶段,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老城区的内涝问题,在老城区低洼地块规划了8个雨水花园,可在夏季暴雨时承接部分周边区域的雨水,缓解老城区内涝问题。在净化利用阶段,根据城市现状,在市区南部划定了4个湿地公园,净化市区排出的过量雨水,并要求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质标准。同时,规划结合现有污水处理厂周边状况,划定了城市的生产绿地,城市中排出的涝水经净化处理可用作灌溉。

3.2 城市绿地专项规划

在对防护绿地进行规划时,沿环城水系外围布置了30~ 50m宽的防护绿带,特别是城市北部新开辟的水系,在雨季会承接城外北部村庄的雨水,因此在其两侧规划了一系列带状公园,公园内布置了滞留池、湿塘、雨水湿地等设施,对拦截的雨水进行初步的净化后再流入“环城水系”中,降低对水体的污染。在其他绿地的规划中,针对城市新区北部岭区内丰富的水资源,划定了以顺涧湖为中心涵盖周边区域作为水源保护区,作为城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保证城区用水安全。

防洪方面,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南部黄河的和北部水库的潜在威胁。规划中强调了南部的黄河湿地区,作为孟州市和黄河之间防洪缓冲区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将区内防洪区,泄洪区等防洪设施与生态保护结合的一些措施。同时,规划对一千渠及其周边区域的建设进行了限制,是城市泄洪的主要通道,规划中对保证城市北部水库排洪、泄洪通道的畅通。

3.3 公园建设规划

在进行主要公园节点的规划时,结合若干城市公园周边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雨水调蓄指标,使其和周边区域的附属绿地相结合,共同控制雨水径流量和峰值流量。具体是,在降水量为3年一遇72.6mm的情况下,滨河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7.9h㎡).规划其自身雨水不外排,并调蓄周边区域径流量12 000m3,同时规定了公园内湿地污染物总量的削减率:生物需氧量(BOD)30%、化学需氧量(COD) 30%、氨氮30%、总磷30%。宋村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8.9h㎡)自身雨水不外排并调蓄水量5000m3:污染物削减率:BOD20%、COD20%、氨氮20%、总磷20%。滨河公园在后期的改造中,应增加调蓄雨水的功能,自身雨水不外排并调蓄的水量为5500m3。

4 结论与讨论

城市绿地系统与海绵城市体系相辅相成,将雨洪管理的理念融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统筹考虑城市绿地与雨洪调蓄设施在布局、结构上的结合,前瞻性地将城市中雨洪管理的关键位置与城市绿地相结合,并制定相关指标,从而更好地引导城市绿地的发展方向,发挥城市绿地在调蓄城市雨洪问题方面的作用。对于类似孟州这样的华北地区城市,城市面临严重缺水,降雨不均匀的问题,应重点考虑系统地调节、储蓄和利用雨水,保护城市水源,补充地下水。在城市建成区,可以根据现状条件,将雨水管理措施融入到绿地中去,在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可对绿地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形成全系统的雨水管理体系。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都有一些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的成功让我们坚信了生态城市的发展前景。笔者结合杭州市的建设实践,探讨了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生态城市;循环经济

前言:城市发展的未来并不仅仅关系到城市所在区域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建立高效、清洁、文明的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术界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生态城市概念和理论综述

1.1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和实质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以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这种全新的模式来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从而创建城市的生态文明,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尽而推进城市的跨越式的发展。

1.2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一个城市所在地域上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的大系统。这就是说,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这三个子系统及组成子系统的各要素又由更细分类的要素组成,各子系统和各要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大系统。

2、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2.1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杭州市于1999年在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报告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消耗一次性资源的动脉产业与以回收再利用为主的静脉产业并重的构想,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多个层面齐头并进实践循环经济。

1.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决定着发展循环经济的水平。近年来杭州市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其中多数企业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为追求效益,中小型企业往往忽视环境保护,严重超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构成破坏。杭州市从发展企业的小循环做起,通过技术上的突破、资金投入的增加和鼓励政策措施的出台,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区域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杭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国家级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目前按照规划,杭州开发区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四大工业群落,产品代谢链条逐步完善,同年引进了电子线路板及电子废物回收加工企业、汽车拆解和废钢回收再生利用企、业、回收和处理铅废料和废错酸电池企业以及利用与丰田汽车配套的废料铸钢企业,形成了企业间的互利共生、区域层面的物质循环的多条产业链。

3.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中水回用工程。

为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和中水利用,使污水回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节约用水,2001年市政局根据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起草了《杭州市中水管理办法》。通过将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水质和国家有关农业灌溉、景观水体、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杭州市确定了再生水利用方向为农业、园林绿化、河道景观、市政、冲洗、工业冷却、生活杂用等方面。

(2)危险废物处理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经济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些当时不能被资源化、不能被利用的危险废物,为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健康,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2003年9月,杭州市建成国内首座集焚烧、安全填埋、资源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目前,杭州市己建设三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系统采用日本焚烧技术。该项目己被列入2003年建设部科技示范项目。

(3)环保法规。杭州市地方环境立法工作起步较早,80年代初步出台了有关噪声管制和防止海河污染方面的地方法规。以后,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法规3项、政府规章14项,己基本形成了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框架,成为全国地方性环保法规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之一。

2.2杭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看,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城市绿地覆盖率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少等问题。而在大气保护,城市噪音控制等方面,能够基本符合国家的标准。

从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看,杭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污水处理率较低,日常能源如:水、电短缺等问题。但对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率较高,港口的吞吐量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通讯业近期发展较为迅速,第三产业产值比率不断上升。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度看,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急需解决就业、福利保障、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尽管杭州市生态建设的基础比较好,但在环保投入、社会保障、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还与全国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2009年全城市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比京市低3.2个百分点;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人才、科技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和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等指标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污水处理率仅达3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比全国先进水平的上海市低了近20个百分点。

此外,无公害食品发展还有待加强,水上流失问题还比较严重,规模化养殖畜禽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工作刚起步不久,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这些都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狠下功夫,急需解决的问题。

3、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其与国内主要区域的差距和不足,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参考建议:

3.1完善政策体系

3.1.1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

用完善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居民,必须履行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义务,提高我市人居环境水平,改善我市的生态状况,使生态城市反作用人类自身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l)约束居民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保护绿地、森林面积。

(2)约束企业使其工业“三废”排放量必须达标。这是显著提高我市环境状况指标的重要举措。

3.1.2完善经济和产业政策

(l)规划审批政策。在规划、项目审批等各种经济活动中,要坚持先节约、后开源的原则。对资源投入能耗大的产业要加大限制力度;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型环保产业,可以放宽审批限制。

(2)政府奖励政策。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时,采用政府奖励政策。如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英国设立Jerwood一Salters环境奖;日本许多城市则较为通行“资源回收奖励制度”。杭州市政府也应完善这一政策,提高企业和市民提高资源循环回收再利用的意识,并付诸实践,为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税收优惠政策。美国亚利桑纳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以减税10%。(我国也有相关政策的)。尤其杭州市的发展有可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杭州市可以充分行使这一特权,对在投资建厂的优秀企业和公司,如果能按照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办厂,则给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其按照我市的规划思路发展。

2.2加强体制改革

通过加强体制改革,建立激活企业、组织、公众等转变经营、管理、生产、行为模式,树立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观念,推动我市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l)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杭州市需要转变发展的哲学思维与方式,推进产业发展的质量,转变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和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升级产业结构。加强高新技术工业和循环环保类型企业的比重,提高科技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以新的循环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来刺激我市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提高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完善产权制度。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2.3深化主体教育

杭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它所依托的主体,即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主体的参与意识,杭州市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主题教育。

(1)开展决策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工作、生活的相关决策中有循环经济思想理念,为我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重视基础教育。将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理念灌输到中小学和大学各层次的学生中培养其生态意识和知识

(3)加强媒体宣传。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可以在地方政府网站上开设生态工业园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等专题网;积极建设固废资源信息网等,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4强化技术支撑

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一大瓶颈。目前我市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因此开发共性和实用技术,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是我市的一大努力方向。

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这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引导和保证者,必须充分发挥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龙.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贾广和,梁俊卿,汤杰,孟民.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3]冯维波.基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的生态城市建设,[J].电力环境保护,2004,9(4):44-47.

[4]张胜.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浅谈.太原理工,2005,8-9.

[5]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辛嘉楠,欧阳志云.浅谈“生态城市”,[J].中国城市经济,2005,7:35-37.

[8]贾广和,王立英,梁俊卿.吉林省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理论与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周慧燕.发展循环经济,经营生态城市,[J].价值工程2006年第3期:3-5.

[10]张颢瀚,张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评价.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5.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压力。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在一定程度是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该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城市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 问题 解决策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加强城市化建设从而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逐渐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而目前在我国城市建设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大大影响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1 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滞后

目前,我国城市存在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的现象。(1)道路设计不完善。由于一些施工车辆的通行造成市政路面的出现裂缝以及下沉的现象,这不仅加大了管理成本,而且也为人们的正常出行埋下安全隐患[1]。(2)一些地下管网规划不合理,还存在很多重复建设的现象。(3)对于一些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交站点等设施的建设也缺少长远的规划,存在重复建设以及建设成本过高的现象。

1.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规范

一些城市道路基层还存在碾压不密实的问题,这样会造成后期道路出现坍塌。而且一些路面的平整度较差,路面高的地方就会受到更大的压力,易于出现裂缝与破损等现象,而路面低的地方还会由于下雨出现积水现象。此外,在配合比上也不能达到相关要求,这样就会造成后期出现严重损坏,增加了维修养护成本。

1.3 城市基础设施损坏与丢失现象严重

在城市基础设施后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丢失或者损坏的现象。特别是井盖的丢失与损坏现象更为严重,这为人们的正常出行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井盖毁坏或丢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井盖被盗窃。这是造成井盖丢失的最主要原因。其次,重型车碾压。由于一些大型车辆的碾压,造成井盖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第三,一些人偷采井内的积水之后并没有及时地将井盖复位,这样也造成了井盖的损坏。

1.4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在我国环境建设中还存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为了提高城市化进程,施工单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但是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一些单位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任意的扩展以及挤占地盘,侵占公共用地。而且一些企业的污水以及污染物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排放。还有一些建筑方忽视了节能标准,没有进行节能部分的建设或者是节能部分的质量不符合标准等等。

2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对策

2.1 制定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

首先,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建设与长远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不仅要进行短期的规划,同时还要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好长远的规划。城市规划要和社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2]。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布局、综合的开发以及科学的配套建设。

2.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范化建设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于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监督。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一旦出现违反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操作,就要及时纠正,并加大处罚的力度。对于改建工程要进行综合管理。要科学、规范化地管理相关的资料与图纸。除此以外,还要建立健全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社会监督体系以及信息化管理体系等,从而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坚实的体系保障。

2.3 科学界定城市建设管理中的责任主体

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协调与组织领导作用,加强监督与检查。相关的产权单位也要积极地处理与本单位相关的事件,不能推卸责任。要使得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管理。要根据法定的职责,加强内部责任管理,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与个人。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履行责任工作与不达标的部门或者个人要追究其相关责任。

2.4 防范城市基础设施损坏与丢失现象

对于城市基础设施丢失以及损坏的现象,要给予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对于井盖丢失现象,可以安装防盗井盖,这样可以降低井盖被盗的概率。也可以在检查井内安装防护网,从而防止井盖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路面损坏现象,要加强对大型运输车辆司机的培训与教育,防止其满负荷和超载运转,从而有效降低大型运输车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坏。

2.5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

针对目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我国地区要根据国情,加强生态城市建设。要充分贯彻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指导思想。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在城市农业方面要转变经营方式,要努力从传统的城市农业经济模式逐渐向高效、先进的生态农业经济模式转变[3]。在城市工业方面,要以生态产业为龙头,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高效利用生态资源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不只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是一个社会综合体。城市的发展不单是以GDP增长为指标,而且还要综合考虑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因素。因此,要综合地分析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市建设管理。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创建生态城市;要实现各部门的联动,尽可能地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丢失与损坏;要明确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要严格规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等,从而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江生,邱丁,许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J].观察,2013,6(5):77-78.

[2] 赵新宇.论经济体制转型下的城市建设管理经济[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9):47-49.

[3] 杨国庆.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4,3(5):33-35.

城市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建设城市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五个方面的综合;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也从经济、社会、环境、人居和文化等多方面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概念内涵,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探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路径,对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路径

[文献标识码]A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基本方向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综合。这与包容性增长理念不谋而合,包容性增长的思想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

包容性增长体现了生态价值观,在包容性增长思想下,将实现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价值取向。可以说,包容性增长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包容性增长思想也应该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发展又强调社会公平,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既要求城市经济建设,又要求城市社会发展;既要求经济增长,又要求民生改善;既要求经济环境建设,又要求自然生态保护。可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对包容性增长思想的现实延伸和拓展,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同时彰显包容性增长的伦理内涵。

二、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非包容性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第一,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工业比重居高不下,近年来再次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尽管工业总产值大幅增加,工业劳动力却增加不多。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就业面临困境。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只有40%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二,中小企业发展困难。据统计,我国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规模过小和所有制身份的歧视,加上自身经营管理的缺陷,不少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第三,一些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过于依赖土地和房地产业,其他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促使各行业企业纷纷投入房地产业。社会资本迅速转移到房地产行业上来,制约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造成社会其他行业发展缓慢。与此同时,高地价和高房价抬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挤压了普通居民的未来购买能力,给未来扩大内需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差距拉大——城市生态社会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尽管近年来政府采取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以缩小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但效果并不理想。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比一直在扩大,从1978年前的1:2.36扩大到了2010年的1:3.55,若是将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也算在其中,这个比例将扩大到1:4以上。从制度层面来看,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之间不公平发展,城市凭借政策优越性和优先权,将本来基础就差的农村远远抛在了后面,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城乡差距不断加大。

城市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工资、奖金和补贴在内的劳动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来源。现阶段,劳动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于行业间收入的差距,而垄断行业收入畸高是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下岗职工、残疾人、失地农民和失业大学生等城市弱势群体的人数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稳定。

(三)环境恶化与资源消耗加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尽管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城市地区尚未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空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同时,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了2010年的18.26亿亩,14年间减少了1.25亿亩。在城市开发和拆旧造新过程中,消耗了大量钢材、水泥、玻璃、化工材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影响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此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供给、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面临巨大压力,对城市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四)盲目规划建设——城市生态人居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一段时间来,社会上功利主义泛滥,城市开发建设追逐高回报、高利润,强调物质环境建设而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城市发展政策、规划设计、小区建设、家庭装修乃至产品设计等方面,往往割裂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与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相违背,威胁和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地方存在蜂拥而上、盲目建设问题,出现了一些过分注重表面美化现象,致使广大城市居民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五)社会价值观混乱——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对物欲的追求不断膨胀导致人们逐渐失去了平衡的心态,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的价值体系并未确立。如果一味注重功利和实用,排除了道德和伦理价值,将助长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对文化的轻视、对物欲的过度追求,必然造成城市文化水平不高。城市文明发展遭受打击。

三、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

以生态承载力为发展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首先应确定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进而根据生态承载力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总量,只有将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承载的范围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城市。

做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城市规划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的整体规划。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时,要把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理念渗透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利用等各方面都能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对规划的区域,应打破行政区界限,从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制订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另外,进行规划编制时应充分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性,对规划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避免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保证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实施。

以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确立生态文明观,这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世界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用生态文化理念丰富现有文化产业的内涵,在现有文化产业中提供生态文化的平台,让生态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大碰撞、大交流和大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用生态文化的理念提升其他文化。

构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生态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转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应在借鉴生态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仍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工业进行淘汰、技术改造和优化技术结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把经济发展逐步转到集约型的循环经济发展轨道上来。发展生态产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是解决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抓紧调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性倾斜,建立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指导,及时协调和解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重大问题。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一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民主法制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传播机制,使生态环保建设的信息能够及时与公众沟通,保护公众参与的合法权利与积极性,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二是通过媒体、社区、志愿者等宣传引导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张公众参与社会政策决策讨论和制定,多渠道拓展公众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途径,让广大群众真正行使参与权。三是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鼓励公众自觉参与环保监督,大力支持非官方的环境保护组织监督,完善公众的舆论监督机制,保证公众的监督权。

(责任编辑:廖令鹏)

上一篇:节能建筑论文下一篇:网络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