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发展论文范文

2024-02-04

电子政务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核心,在大数据工业环境下,我国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为机械生产管理运行效率和质量提升带来了积极的意义。论文立足于多年工作实践调查,通过对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概述提出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范畴,最后提出促进我国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

1 引言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标志。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日益凸显,工业大数据的发展更加突出了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性与完善性。基于我国工业智能化制造战略的实施,尤其是4.0工业时代的发展,大力发展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成为我国机械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调查,详细阐述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对策。

2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概述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是融合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于一体的学科。电子控制技术主要涵盖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主要供相关人员进行操作,软件系统则是使电子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随着我国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控制技术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智能化。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尤其是工业大数据架构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智能化控制水平提升,实现了远程智能化控制。例如,在现代机械加工过程中,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对加工机床进行自动化控制,有效地降低了人工参与的概率,提升了机械加工的精度。第二,具有较大的信息收集与研判优势。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具有很强的信息收集功能,其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有规律的信息,从而向控制系统进行反馈,便于控制系统作出最佳的决策指令,从而提升电子控制技术的性能。第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工费用的支出,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操作性能,大大提高设备生产的经济价值。

3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工業大数据架构的发展推动了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结合实践调查,电子控制技术在我国工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3.1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电子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日益完善,尤其是在高端制造领域,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机电一体化主要包括电子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以及机械装置三个部分。在机械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下,我国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加工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其主要是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完成对数控机床的精确度加工。总体来看,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对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控制。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在线控制系统对机器人进行控制,而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则是实现对工业机器人重复动作控制的关键技术,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有效地提升了机电一体化运行的稳定性。第二是在汽车行驶领域中的应用。随着汽车人机互动功能的不断完善,汽车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对电子控制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汽车行驶过程的安全监测,有效地提升了汽车的安全系数。例如,在汽车电子监视仪表中采用的就是电子控制技术,其通过对各终端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反馈,从而作出最佳的自动化控制指令。

3.2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在机电装置中的应用

机电装置是提供动力的重要设备,随着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其在机电装置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凸显。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主要来源于电子控制技术,因此,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机电装置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汽车电子产品可以分为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装置两大类,其中,电子控制系统性能直接决定着汽车整车的性能。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ECU控制单元被应用在汽车中,网络总线系统作为汽车控制网络平台,所有的ECU控制单元和车载电器都将逐步搭载到汽车网络平台上,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全车智能化控制。在汽车朝着综合集成控制发展的趋势下,车载网络总线系统作为汽车全车控制网络及通信平台,对汽车全车通信、智能化控制及提升整车性能、安全性、操控性至关重要。

4 促进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的对策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电子控制技术容易受一些信号的干扰,导致电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实践工作岗位,为了推动我国工业大数据发展,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发展。

4.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性能

虽然我国电子控制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但总体而言我国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因此,我国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电子控制技术的性能:一是要加大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电子控制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掌握核心科技是占据市场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计算机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我国要进一步加大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创新力度,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准确定位差距,以此制定出科学的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二是要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对照世界一流技术努力消除制约我国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的因素,提高我国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应用的稳定性。例如,基于5G技术的发展,我国要加强5G技术与电子控制技术的融合,以此提升电子控制技术的性价比,提高市场占有率。

4.2 提升质量检测水平

提高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关键就是要对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通过质量检验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例,汽车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必须应用到具体的产品中,因此,相关质量检验部门必须加强对相关产品的质量检验,将质量检验报告及时反馈给技术研发部门,以此帮助其及时解决电子控制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弊端。为了提高对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检验水平,质量检验部门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大数据检测平台,第一时间对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预判,以此提高我国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

4.3 重视核心技术保护,加大相关人才培训力度

当前,尤其是在国内外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加大对核心科技的保护力度不仅是促进我国整体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我国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性能的有力保障。结合调查,对于核心技术的保护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法律的保护维护科研机构的合法权益,避免计算机电子控制核心技术被窃取、被盗用。我国还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促进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我国高校要加强对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海外留學人才回国,投身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

总之,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大数据架构的应用和完善,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是实现工业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技术,因此,我国要加大对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创新支持力度,以此推动我国电子控制技术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彦波.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2):54.

【2】孟海辛.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0):165-166.

【3】多辽.浅析汽车电器的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内燃机与配件,2020(02):248-249.

【4】黄仟卿荷.基于电子控制技术的工业设计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世界,2020(05):80-81.

电子政务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2017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开展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计划在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部级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验证系统建设以及江苏、浙江、湖北、山东、广东、贵州等试点省市的系统建设;到2018年,基本实现全国部、省级系统的联网组网及顺畅运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和维修评价服务[1]。

《通知》下发后,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试点省份的江苏,第一时间指导系统建设方设计开发了系统网站和APP,陆续推出了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微信客户端、车主APP、车主网站、维修企业APP、维修企业平台、省市县三级管理平台等系统项目,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截止2019年年底,我国已经有31个省实现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全覆盖,先后为数千万辆汽车建立了以车辆识别码(VIN码)作为“一车一档”唯一身份标识的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但新事物的成长往往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一、建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的意义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从销售盈利模式走向售后服务模式,新的组织和治理形态不断催生新的档案记录形式和管理方式,档案工作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从传统载体管理向数字管理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3]。从我国汽车维修业现状来看,建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是推动汽车维修市场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汽车生产大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汽车消费大国。纵观全球,汽车显然已经成为了当前全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汽车的日渐普及,为顺势而生的汽车后市场主导产业的汽车维修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汽车维修行业在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和好处的同时,其市场频频爆出各种问题也引人深思,如车行维修设施不完善、维修服务质量不高、维修安全意识淡薄、汽车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等。出于对汽车维修市场和谐稳定发展的需求,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应运而生。建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汽车维修数据的采集。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可以通过系统注册认证,查询维修明细,破除维修信息不对称,有利于保障汽车维修市场可持续发展、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建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是践行民本思想的必然要求

汽车的保养与维修已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汽车维修保养”是大多数开车人要定期接触,但又疑虑重重的事情。推进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升级,建成“覆盖全国、服务社会、评价客观、查询方便”的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提升汽车维修行业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是着力改善人民群众汽车生活品质,践行民本思想的必然要求。建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可以透明维修服务,改善服务品质,增强全国汽车维修消费者和维修经营者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信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权威、高效、专业的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在发挥国家及有关行业基础数据资源平台作用的同时,可以提升人民群众对汽车维修服务的满意度,解决车主“过度维修”、“被动消费”等相关问题,为消费者科学评估车辆技术状况、合理制定保养计划提供依据。这既加强了人民群众对修车行业以及自己爱车的深入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我国当前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

3.建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檔案是对五大发展理念的有效回应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五大发展理念”。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在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结合时代特点,创新系统设计,不断促进系统与行业生产、服务、监管的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解决了汽车维修行业可持续发展动力问题,提升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的覆盖度和生命力。同时,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符合绿色环保的需求。因此,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公平有序、开放共享的数据应用体系,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公益性,很好地解决汽车维修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五大发展理念的有效回应。

二、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是汽车经济的代表,是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它的出现,有利于推动汽车维修市场和谐稳定的发展。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在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爆出了不少问题。就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车主、企业、政府三方面,具体如下:

1.车主配合度不高

由于前期宣传推广工作的不到位,再加上出于对新生事物的不信任,车主配合度不高。虽然各地一如既往的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手机APP等媒体资源多渠道地进行推广,但由于没有紧紧围绕车主服务需求这个关键点,宣传始终无法真正抵达车主内心深处。此外,一部分车主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考虑,对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要求其提供系统需要的相关个人信息有抵触情绪,配合度不高,自愿参与的动力不足。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差不多在1.97亿辆左右,而建立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的汽车占比只有四分之一,大概5000万辆左右,这还是依托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大力推进的结果。2019年,宁夏已有机动车维修、检测企业 5497 家,但全区仍有将近 160 万台机动车尚未进入“一车一档”系统中,可见在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的推广及系统项目的进一步推进过程中司机的配合度并不高。

2.企业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企业方面的问题既包括汽修厂,也包括零配件制造商。本来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可以避免劣质汽车产品的不正当竞争,通过主动提供质量可靠的零配件来培养忠实客户。如何培养忠实客户?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加大设施投入,是一条有效的路径。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设施投入的规模与客户的忠实程度未必成正比,管理服务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走访与调研,我们发现很多企业还是粗放型管理,还没有意识到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能为企业自身带来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3.政府整合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级都应出台相应的利好政策,但由于涉及到交通、公安、工商、质监、环保等多个部门,地方政府对各相关部门的整合力度还有待加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突出政府行为是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地方启动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后,部分地方政府没有相关专家对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提供技术支持,也无法派出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工作进行统一指导。于是很“被动地”形成了“九龙治水”、“各管各块”的情况,使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十分被动,各相关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往往也容易出现割裂或重叠现象。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工作需要管理者积极主动的进行综合考虑与适度弥合,否则易于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困境,出现碎片化管理,无法推动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工作有序健康的发展[4]。

三、解决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问题的相关建议

1.保障车主合法权益,满足车主多元需求

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工具,可以推动汽车维修市场和谐稳定发展,提高行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在用车辆的运行安全和环保,最大限度的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但对于车主来说,他最关心的是他可以得到什么?如何使个人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质量取决于车辆档案的完整度、上传数据是否健全,这些都离不开车主的配合。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要想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就必须从车主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保障车主合法权益和隐私信息的同时,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和车主生命安全保证,提供车主所需的多元化信息服务[5]。为此,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必须从质量和维修服务的角度提升车辆健康管理的效率,依托系统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模式,为车主高品质的汽车生活需求信息化提供保障和支撑。从服务车主利益需求的视角出发,在尊重行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解决好车主所考虑的各类问题。如提供车辆选购建议、车辆维修档案查询、车辆保险理赔办理、车辆违章情况查询及在线缴费、停车地点及加油站位置查询、零配件信息、二手车交易等等个性服务功能。只有这样车主才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是来为他们提供便捷服务的,而不是来调查隐私信息的。从车主需求的角度出发的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不仅解决了车主“过度维修”、“被动消费”的痛点,而且为车主高品质的汽车生活需要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是真正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6]。

2.加强企业自我修炼,促进企业发展升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解决企业最关心的安全、忠实度、利益等问题,企业的自我修炼必不可少。首先,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宣传培训工作,让更多的员工了解熟悉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尤其是作为落实全国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数据基础提供者汽车修理厂更应该主动加强培训,以便及时解答车主各类疑惑,提升车主满意度,培养车主的忠实度。其次,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虽然培训可以让企业员工认识到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对企业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让员工真心实意的为车主提供优质服务[7]。同时,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还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企业应抓住机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传统的汽车维修市场槽点多,效率低。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维修企业信息化的全面覆盖,引导企业放弃粗放型管理,使企业管理更规范,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在破解维修行业的技术和信息垄断后,企业只能靠不断提升维修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使车主满意,避免被市场淘汰。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无限可能,企业应抓住机遇乘风破浪。

3.注重政策引导,强化部门整合

针对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在推进实施过程中车主配合度和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各地相关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会、研讨会和专题培训会的形式,收集车主与企业遇到的难点与痛点,了解车主和企业需求,针对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保密性及便利性等车主和企业关心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与统一部署,加强个人数据保护制度建构,搭建开放数据平台, 尽快完善开放获取顶层设计,实现资源共享[8]。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可以派工作人员或专家主动到一线去,为车主和企业提供线下咨询服务,及时解答车主和企业的各类问题,真正把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建设这项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要想进一步的完善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工作机制,就应该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要强化部门整合,打破信息不对称,提升行业治理能力,避免“九龙治水”情况的出现。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相关问题的产生,是当代社会公共治理问题复杂化、不确定性化的缩影。各相关部门只有积极正视存在问题,以讲政治、顾大局、合作共赢、服务民生的理念来开展工作,注重政策引导,强化部门整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7-05-12.http://xxgk.mot.gov.cn/jigou/ysfws/201705/t20170512_2978776.html.

[2]田永生.江苏省开展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试点的几点启示[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09):34-36.

[3]陆国强.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20-06-24(010).

[4]王厅.农村地区应急管理建设思考——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34(04):27-32.

[5]赵光辉.交通运输行业超限超载与黑车治理困境及突围——来自赏金猎人制度的借鉴[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1):112-121.

[6]滕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研究[J].北方交通,2019(01):91-94.

[7]袁旭娜.汽车维修的电子档案系统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6):58-59.

[8]罗敏,姜鑫.开放科学数据背景下档案馆个人数据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0(06):34-37+84.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电子政务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时空视域下重庆市取得的成效体现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等各个方面,其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即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展望未来,重庆的发展大有可为。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两年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成为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惟一的直辖市。1999年12月,重庆市成立西部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的重庆发展历史证明,一个城市的发展,要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西部大開发二十年重庆市取得的发展成效

(一)经济发展成效

第一,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基础设施必然涵盖立体交通、网信、能源以及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等的相关设施。依据交通运输理论,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能用“可达性”来解释。为此,重庆在努力。200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要加速以交通、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快车道”。在国家的支持下,重庆轻轨项目、渝怀铁路入选国家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重点工程。2000年,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较场口-新山村段)正式开工,重庆成为西部首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2018年,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名列中西部之首。2019年7月,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成立,助推重庆构建“米”字型高铁网。1999年,重庆江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仅为245万人次,2004年,江北机场扩建工程竣工启用……2018年,江北机场以全年旅客吞吐量4159.6万人次排全国第9位;2019年8月,巫山机场正式通航;如今重庆正在统筹规划建设第二枢纽机场和货运机场。2019年9月,重庆获批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同月,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

第二,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体的健康、稳定、高效、长远发展,一般需具备两个条件:数量之壮大、质量之提升。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使西部大开发持续迈上新台阶。2000年3月,重庆市政府决定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发展具有优势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2000年6月,重庆市成为首批全国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03年9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重庆设立其在中国的首个专业常设机构。十八大以来,重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工业强市建设,着力在转型升级中建构起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双驱动”、其他支柱产业“多点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重庆实现“两高”目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2018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专门指出,“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比如重庆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重庆大力推进创新发展,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2018年智能产业增长19.2%,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1.4%;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1%、13.7%,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之贡献率超过70%;全市生产笔记本电脑4250万台,占全球总量之25%。全市GDP总量2001年为1976.86亿元,2006年为3907.23亿元,2018年达到20363.19亿元。

第三,城市招商引资活跃。招商引资已然成为地方政府不可或缺的一项经济职能。西部大开发需要坚持以开放的心态招商引资。2001年4月,重庆市政府印发《重庆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政策规定》;美国福特汽车等世界著名企业当年落户重庆。2002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外商投资企业采取七项措施改善投资软环境。2003年12月,世界银行发表《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报告,重庆投资环境在中国西部城市中居于首位。2005年,广东工业园落户重庆江津,200多家企业成立重庆市广东商会。2005年9月,惠普全球软件开发中心重庆分中心落户重庆。2012年9月,霍尼韦尔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建航空产业高地。2012年9月,新加坡在华最大投资项目——重庆朝天门来福士项目开工。2018年,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西南地区总部落户重庆。截至2018年底,累计有287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重庆实际利用外资已连续八年达到百亿美元,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重庆的外商直接投资连续四年保持中西部第一。2019年9月,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发布会举行。如今,重庆主城已成为千万人口的开放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

(二)文化发展成效

第一,文化事业进步。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促进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文化事业建设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证明了西部大开发社会效益明显。1999年12月,大足石刻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0月,首届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开幕,以后每年一届。2001年7月,重庆市新增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文化部授予酉阳县“中国摆手舞之乡”称号。2003年3月,重庆市首部通史著作——《重庆通史》出版。2005年6月,新建成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馆。2006年1月,重庆市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全国首批推荐名录。2018年10月,《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开机仪式在“中华诗城”奉节举行。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昌正在打造长江经济带“非遗之城”。截至2018年底,重庆市级、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设施网络逐渐完备,图书馆、文化馆一级馆率分别达到81.39%、75.6%,居西部首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微博2018读城最具人气博物馆”大奖。2019年9月,全国美展油画和雕塑展区在渝开幕。

第二,文旅融合发展。从纵向维度看,西部大开发视野下的重庆文旅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1月,重庆市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7年,大足石刻和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获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吸引力是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重庆致力于以“诗”和“远方”结合的大文旅增强城市发展能级,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连续两次被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评为全球旅游增长最快城市。2018年,重庆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强调“行千里·致广大”的价值定位;举办了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全球旅行商大会。2018年9月,在首次“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香山奖”颁奖仪式上,重庆获“发展潜力奖”。2018年出台的《重庆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强调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19年3月以来,重庆在全市开展了区县“晒文化·晒风景”的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以全媒体的形式展示了文旅资源精华,促进了重庆文旅融合走深走实。2019年9月下旬,市城市照明中心如期完成“一把闸刀”集中控制终端安装任务,上演的主城区“两江四岸”灯光秀提升了城市文旅知名度美誉度;10月1日,“魅力重庆”彩车展示了立体城市文旅特色;10月1日-7日,全市旅游接待喜人,文旅融合成为新亮点,重庆被网友称为“最欢迎游客的城市”。

第三,会展繁荣。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会议、展览、节事等各种方式日益丰富并融合,带动了相关业态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繁荣。国际性会议会展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同时进行引智引资,促进经贸人文交流发展。2000年6月,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举办的重庆·中国西部开发国际研讨会交流广泛。2002年4月,由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主办的重庆直辖与西部大开发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2018年8月,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在渝举行,习近平總书记专门发来贺信;由此“智博会”成为重庆一个新的城市节日。近年来,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等会展实现升格或扩容,在助推重庆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上有了新作为。从实践看来,会展行业会产生较强的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周围区域的发展。2019年3月印发的《重庆市会展业创新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将重庆建设成为内陆国际会展名城,围绕文化、旅游、体育等分批创建和提升一批会展项目。

(三)社会发展成效

一方面,民生建设推进。一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历史。2001年,重庆将“实施民心工程,改善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纳入本年度西部大开发十件大事之中。2002年,重庆将“实施八大民心工程”纳入本年度西部大开发十件大事之中。200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实施八大民心工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04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各级政府一号“民心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2018年8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强调,“促进西部地区民生不断改善”。2018年以来,重庆着力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左右用于改善民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卫生机构数量2012年17961个,2018年20524个。2018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覆盖率达到95%;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和普惠率分别达到87%、80.2%。重庆聚焦群众办事堵点热点问题,推出“渝快办——重庆政务掌上办”,体现了“渝-快办”“愉快-办”“愈办愈快”。

另一方面,社会大局和谐。2002年,重庆人均GDP800美元左右,解决了温饱,迈进了基本小康的门槛。2003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出台。2006年l1月,重庆市委二届十次全会批准《关于构建和谐重庆的决定》。2018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8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1元。2019年2月,央视发布信息,重庆入选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成为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数最高城市之一。市民群众在发展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总书记要求重庆用好“四大优势”、发挥“三个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是新时代重庆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重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重庆发展的殷切期望、对重庆人民的关怀厚爱。

(四)生态发展成效

一方面,集中精力办大事。西部大开发之初,重庆面临“四件大事”,即按期完成三峡库区移民任务(三峡工程百万移民,重庆占了85%)、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四件大事”都事关生态发展,均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庆成功打好“库区牌”,破解了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2001年,重庆启动三峡库区环湖百万亩绿色屏障工程。2001年11月,《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获得通过。2002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2006年12月,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宣布2007年启动重钢环保搬迁工程。2007年6月,武隆喀斯特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近年来,重庆进一步健全了由国家公园、郊野公园(区域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等组成的公园体系。2019年,重庆三峡地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地区,试点建设工作被列入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年度任务。

另一方面,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改善。西部大开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200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2005年4月,《重庆市主城“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05-2010)》发布。2007年1月,全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强调重庆将大力推进“宁静行动”。2012年10月,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将全球首个“世界温泉之都”称号授予重庆;同年,重庆甩掉“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帽子。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由直辖之初的20.98%提高到48.3%;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00年的187天增加到316天。2018年12月,重庆武隆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2019年起,重庆实施横向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重庆市彰显的发展经验

(一)崇尚创新

第一,实施创新工程行动。创新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动力。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必须在创新上有新作为。2000年4月,重庆市启动“2345”创新工程,加速建设长江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4年6月,重庆市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2018年以来,重庆着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呈两位数增长,人脸识别、镁合金研发等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5月,中国首枚自主研发的民营商业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号发射成功。

第二,拓展创新发展平台。西部大开发越深入,越要注意创新发展平台打造,拓展新空间,增强新动能。2001年,重庆北部新区挂牌;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重庆经开区形成一区两园格局。2002年,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2018年,两江新区获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庆自贸试验区形成11项全国首创制度成果。2019年6月,重庆市召开高新区干部大会,强调高新区要围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努力成为重庆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在2019年“智博会”上,重庆提出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

第三,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这体现了西部大开发砥砺奋进中历史、现实和未来辩证统一的长远眼光。200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努力开发人才资源。2001年6月,重庆市委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科教兴渝战略。200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实施好“人才强市”战略。2018年以来,重庆着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依托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出台“双一流”建设专项支持政策,新加坡国立大学、中科院大学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高校院所来渝设立分院分所(研究院)。依靠智库、学术、科普的“三轮驱动”,2018年重庆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名全国第8位。2019年,实施了“重庆英才计划”。

(二)注重协调

一方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重庆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基本市情,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健全城乡协调发展体制机制。2003年6月,重庆市政府常务会酝酿电力体制改革,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市城乡居民用电同质同价。2005年1月,重庆在西部率先全免农业税;5月,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城乡统筹的意见》;6月,重庆获批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8年以来,重庆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着力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城市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试点稳步推进。

另一方面,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实践地,要坚持协调协同,促进有序开发。200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外引内联力度,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推进川渝合作,共同谱写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篇章。2000年4月,《北京市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合作座谈会纪要》签署。2000年9月,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在渝召开。2002年5月,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在渝举行。重庆市大学城于2003年经市政府批准建设,成为西部新城的中心区。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努力建设渝东南特色经济走廊和武陵山区经济高地;2018年,主城区都市圈、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经济总量均比直辖初增长15倍多,协同发展格局日益形成。2004年2月,川渝双方签订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2007年4月,双方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2018年6月,双方签订《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2019年7月,双方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关于合作共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框架协议》等“2+16”合作协议。这有利于在协调协同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三)倡导绿色

一方面,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摆在重要位置。西部大开发要坚持绿色永续,建设美丽西部;重庆要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2000年5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2004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重庆市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实施《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规划》《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10月,亞太城市市长峰会在渝召开,通过了峰会举办以来的首个宣言——《重庆宣言》,诠释了峰会主题——“城市·人·自然”和谐共生。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了“两点”定位、“两地”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总书记还主持召开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明确指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另一方面,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关乎西部大开发长远发展。2004年3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强调,“统筹实现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2005年4月,重庆入选国家首批绿色GDP试点城市;10月,重庆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06年,《重庆市产业环境准入标准》出台。2012年6月,重庆市创建“世界温泉之都”温泉旅游重点项目授牌仪式举行。2018年6月,《重庆市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与《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出台。重庆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着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2018年10月,中国气象局授予重庆“国家气候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如今,重庆奉节脐橙、巫山脆李、潼南柠檬、石柱莼菜等一系列生态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2018年巫山脆李品牌估值13.34亿元,居于全国李品类首位。

(四)厚植开放

一方面,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内陆开放,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赋予西部大开发新的理解视角以及新的叙事语境。200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重庆出口加工区奠基。2002年,重庆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成立。2004年10月,全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创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新局面。2018年重庆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总量排全国首位,成为惟一一个短视频播放量超100亿的城市。“2018中国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发布,在全国338个城市中,重庆海外网络传播力位居全国第七、西部首位。如今,重庆已拥有19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其中西永、江津、涪陵3个综保区以及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的作用日益突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示范作用日益增强;重庆和21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截至2019年7月底,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2.9万户,其中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515户,占全市比重23.8%。

另一方面,加快物流通道发展。200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2005年7月,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12月,西南出海快速大通道——重庆至湛江的快速通道1314公里全线开通,可容纳70万标箱的西部第一大集装箱站——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奠基(填补了西部无现代化铁路物流枢纽的空白)。2012年4月,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指出,“近年来,重庆、广西等西部省(区、市)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国家经贸合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持续推进,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推进共享

一方面,不断健全政策举措。西部大开发二十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始终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西部大开发实践的旨趣。2001年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涉及50条具体政策,体现了民生为本。近年来,重庆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进一步健全政策,统筹解决好同市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养老、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问题,着力做好民生建设。《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2018-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018年,国务院通报重庆为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4省市之一。重庆市推行的“马路办公”,建立了“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处置问题”的运转机制,使城市管理工作更接地气、更近民心、更增效率。“2018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将“马路办公”评为“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佳管理创新范例”。截至2019年9月,全市已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3116万平方米、25万户,直接惠及群众约88万人。

另一方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在中央的亲切关怀下,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珠海、厦门与重庆部分贫困区县开展扶贫协作。重庆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了《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2001-2010年)》与《重庆市2002-2006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重庆在武隆仙女山、云阳四十八槽和黔江蒲花河流域实施片区扶贫综合开发试点,探索出了“综合开发,成片治理,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开发路子。2018年底,18个贫困区县已有14个摘帽,累计实现171.2万人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7%。武隆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2018》中国12个旅游减贫典型案例。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60.56亿元,落实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2.63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94.66万户,受益贫困群众340余万人。2019年4月,奉节、石柱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重庆市可期的未来展望

(一)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

第一,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努力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重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贯彻《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重庆果园港铁水联运网络等已覆盖滇黔川陕甘新等地,将更好发挥“世界中转站”作用。到2020年,一批重大铁路、物流枢纽等项目开工建设,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初步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對西部大开发的支撑作用将开始显现。到2025年,重庆内陆口岸高地基本建成,通关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将更好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二,深入推进城市提升。重庆将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思路提升城市品质。重庆将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高新区将以西部槽谷地带为核心载体,形成“一区多园”格局,为高标准打造重庆科学城夯实基础。重庆将按照《科学技术部、重庆市人民政府部市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2019-2023年)》,着力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推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支撑西部地区共享智能成果。重庆将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芯屏器核网”产业集群。这将有利于重庆在西部地区构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中发挥支撑作用。

第三,合力推进成渝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重庆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互联互通协同,发挥成渝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之优势,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川渝两地将携手融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落实一系列合作协议,面向“十四五”加强规划对接,着力在设施联通、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这将有利于重庆携手四川在西部地区积极探索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新途径中发挥支撑作用。

(二)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第一,“西部陆海新通道”发挥重要作用。可运输性、中介机会、互补性是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三个重要条件。“西部陆海新通道”就具备这些条件,在深化“一带一路”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必将产生重要带动作用。重庆将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带动东盟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协商共建发展通道,共享通道资源,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等通路。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深入打造,重庆将在互联互通方面作出新贡献,加强陆海新通道与中欧重庆班列、长江航运等对接,充分发挥通道衔接东盟和中亚及欧洲的桥梁纽带作用,这有利于推动形成“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新格局。

第二,打造枢纽。枢纽意味着重要节点,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重庆将统筹东西南北四向、铁公水空及信息通信等多种方式,高标准建设出市出海出境大通道,用好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重庆将充分发挥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庆将推进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鱼嘴铁路货运站等运输场站升级改造,加快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重庆将着力建设物流枢纽自动化场站、智能型仓储等智慧物流设施,培育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重庆还将着力强化临空经济示范区牵引带动作用。依托枢纽功用,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贸易合作将持续深化,带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第三,八方商客宾朋来渝“行千里·致广大”。重庆将更加注重抓好大开放,建设“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城市,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融合的开放体系,构建面向全球的、聚集现代要素的开放产业体系。重庆将着力实施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做强做靓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民心相通。显而易见,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人文交流互动将不断提升。

(三)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第一,规划建设管理好广阳岛片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重庆将科学制定实施广阳岛片区规划,构建“一岛两湾四城”总体空间结构,使其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重庆在加强广阳岛片区规划管理时,将注意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生态人居环境,促进广阳岛片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庆将着力把广阳岛建设成为“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第二,规划建设管理好主城区“百公里两江四岸”。主城区“百公里两江四岸”是重庆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地,也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依据《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的安排,重庆将着力把主城区“百公里两江四岸”建设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城市品牌的典范,形成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

第三,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将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抓好大保护,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担当“上游责任”。重庆将统筹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着力实现见山见水見乡愁,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建设更高水平的城乡生态文明。重庆将发挥支撑绿色发展的资源禀赋较高之优势,努力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机制、培育绿色文化,促进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作者简介

王资博 重庆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

电子政务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通信产业报讯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与电信运营商关系密切的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工程、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程被纳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引导工程。

《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并取得明顯成效。同时,规划还从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完善支撑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目标。

《规划》首次明确了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络等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而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交易或流通方式。

有专家指出,运营商应该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应用的渗透性,重点发展移动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在是信息发展的高速的阶段,每时每刻信息都在不断的发展和飞跃,这就给电子系统的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点是现在机械电子系统,最近的几年已经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但是同相比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求向智能化、数字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机械电子系统;现状

我们都知道,以后的社会将会是电子信息的社会,而电子制造业也将会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促进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电子制造业现阶段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就更加的注意了机电的控制和机电手工控制的结合,这样就促进了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和趋势。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我国的目前的技术在应用水平方面仍处于落后的阶段,制约电子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注重分析机械电子系统的现状并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使其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1 机械电子系统基本概述

或许现在很多的人都知道机械电子系统,但是还不不明白什么是机械电子系统,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一下。机械电子系统,是最近几年慢慢发展起来的,尽管发展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它已经逐渐成为集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学、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其最早由日本提出,被定义为利用电子技术完成控制学与动力学相关内容的操作,以此促进机械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后期在广泛应用中,美国机械工程师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机电一体化概念,具体指为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同时发挥网络信息协调作用,使机械运动下的机械与机电部件等保持相互作用的系统。从我国当前机械电子系统建设情况分析,其主要集中在机械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发展两方面,通过技术理论指导促进产品生产中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以此使产品使用效果得以发挥。

2 机械电子系统发展现状

尽管电子机械系统看似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在现在的世界经济整体处理不活跃的状态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有很多的机械电子方面的公司、企业都逐渐显露出缓慢发展的趋势,同时,在国际上,很多的电子产品与我们国家的电子产业相比,都是很有优势的,国际的电子产品的生产效能和科技的含量都是优势之一,很容易对于我们国家电子产业的发展产生冲击,机械电子系统的发展进入瓶颈期。主要表现在:(1)传统机械电子设备应用较为广泛。为节约成本,大多企业仍青睐于传统机械电子设备的应用,不具备较高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2)关于新技术研发,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技术研究水平较低,大多产品设备不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无法实现科技成果转换为经济效益的目标,加上大多企业关于产品与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少,产品设备的生产仍处于模仿阶段。(3)许多集成化与网络化等技术未得到广泛应用,制约行业的整体发展。

3 机械电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从长远的情况来看,机械电子系统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前途的,尽管现在不是很景气,总会迎来辉煌的那一天。自从产生机械电子技术这一行业的时候,它经历了很多的阶段,应用和发展的情况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应用与发展的情况可以三个阶段进行概括,其中在20世纪60年代前处于电子技术应用的初期阶段,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对电子技术的应用了解较少,但也在电子产品制造中有所涉及。而第二阶段主要为20世纪80年代,机械电子技术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则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械电子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向于自动化与智能化,在理论与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为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其在未来发展整体趋势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3.1 集成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现在更多的领域的内容都要求要有一定的集成化,要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和前进,机械电子系统也不例外,可以说这个系统更加迫切的要实现这个方面的内容。现在的集成技术是强调要结合现在的一些生产的技术,要求在机械电子系统中引入集成概念,确保产品生产包含创新理念的同时,使生产各环节得到有效监督与跟踪,促进产品生产过程保持良性状态。在网络化的方面,现在的互联网上的很多资源都是可以共同分享的,这样为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地条件,可利用其进行企业之间的交流或直接学习国外先进机械电子技术。

3.2 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发展统一也是一个未来发展的趋势,当在机械电子系统智能化提出来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实现很多我们想要实现的功能,比如从工作环境的改善或保证机械电子系统操作的稳定性。就是从现在的社会电子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分析,企业的发展也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生产管理全过程中的智能化,通过其与计算机科学与模糊数学等结合,带动机械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3 模块化方向发展。机械电子产品在许多行业领域中都有涉及,所以产品种类繁多,如何只是依靠一个模式来进行一体化的制造,这昂就会有很多的难题,而且这样做也是十分的费时。通过模块化的使用,可以很容易的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也有利于数控系统实现标准化、集成化。许多如PLC、CPU或接口等模块都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并利用增减模块数量或以积木形式裁剪相应的功能,使数控系统具有不同的档次。

3.4 科学计算可视化方向。在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它主要应用的范围是关于各种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这样可以完全的改变以前的交流中使用文字的现状,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可以看见的信息如图形或动画等。同时,我们早这个可视化的条件下,都可以通过这个可视化进行徐如仿真的实验演示比如在数字控制中的道具管理或参数设定等,为产品的加工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结合虚拟环境技术的应用,机械子产品的设计周期也得以缩短,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使产品成本得以降低。

3.5 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是每个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想要获得发展必须要做的工作,对于机械电子系统来讲,技术创新更不不可缺少的,这个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现在的企业必须将这个方面的内容就到企业发展的计划当中,因为这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计划中,在技术创新上要不断地对技术创新进行的科研活动加大经费的投入,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以及市场分析,把握好未来市场的发展方面。同时还要在研发的时候注重质量。

4 结语

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现状的机械电子系统还不是很完善,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处于一个探索和实验的阶段,而且在机械电子系统的范围内我们还是会应用以前的智能化水平比较低的传统的模式。这就要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注重使其向智能化、模块化、集成化、网络化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方向发展,以此带动行业的整体发展,也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向勇.机械电子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民营科技,2014, 11(03).

[2] 张国平.论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1(07).

作者简介:冯宏涛,身份证号码:120225198801265431。

上一篇:安全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监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