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初中物理论文范文

2024-05-09

摩擦力初中物理论文范文第1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确定、学法指导、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

摩擦力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的第三种常见的力,通过让学生经历感知、描述、测量、分析等认识力的过程来达成学习目标。本节知识也为力的概念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必做实验。物理课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以本课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亲身体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通过科学探究过程,来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分组汇报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发现总结的能力。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及教法学法的确定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摩擦现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本节再通过一些小实验感知摩擦力的概念存在方向和影响因素。

知识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会用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了解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因素的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交流合作精神。

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数据表格设计,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法和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采用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验交流为主的教学学法。通过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学习达成本节教学目标。

三、教学流程:通过体验摩擦力存在、归纳摩擦力定义、探究摩擦力大小、应用拓展摩擦力解决实际问题四个环节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动手操作、激趣引导,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每组利用自带的卡纸折叠出一大一小双层三角形,教师示范后让学生操作,观察“纸老虎上山”的游戏过程,体验并思考是什么力使小三角在大三角爬上来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用游戏设疑,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引出摩擦现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知探究:合作探究 建构新知

(1)活动体验、自主探究,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物体或举例说明摩擦力的存在,并分组进行活动探究,通过指导学生把手放在桌上做实验体验摩擦力,学生会感觉到摩擦力的存在及其阻碍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为下一步摩擦力的定义及其方向做好铺垫。

(2)交流合作、分组汇报,归纳摩擦力的定义:

经历了自主探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分组汇报:试着给摩擦力下定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物理语言得出滑动摩擦力定义、产生条件及方向。从而达成教学目标2。

(3)设计实验、分组合作,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

课程目标要求“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第一步: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根据摩擦力的定义思考摩擦力的三要素: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按照科学探究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引导学生猜想,选出几个因素进行探究。小组讨论实验方法、设计方案、实验原理和记录表格。

第二步是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每组从所给的长木板、大木块、小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中选择要用的器材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已运用过控制变量法,所以本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通过交流讨论自行设计实验、选择器材。

第三步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并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交流与评估。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组内交流评估,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实验过程出现的操作问题,实验汇报结束后,师生进行评价和点评。全班共同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继续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过程、结论进行交流与评估。使学生明确要注意匀速拉动木块,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等。

通过以上探究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3。

(4)联系实际、扩展应用,了解摩擦力的应用

我准备指导学生自读课本26页科学世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方法。对总结和举例充分的组提出表扬并加分。

学生们已经通过实验获得了滑动摩擦的有关知识。接下来通过ppt图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摩擦力增大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热爱科学的意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4。

(三)拓展延伸:认识静摩擦力的存在,播放视屏“筷子提米” 教师利用如下题目通过抢答环节调动各组参与兴趣。

(A)、用5牛顿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摩擦力是多少? (B)、用10牛顿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摩擦力是多少? (C)、用15牛顿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是多少?运动起来以后用20牛顿的水平推力推桌子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是多少? 本环节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训练:如果我们周围没有摩擦力,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本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

五、课堂小结并质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要继续思考探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测量摩擦力。

预习较好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用匀速拉动木板的方法测量摩擦力,优于先前的实验。通过学生小结和质疑,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敢于创新、乐于思考精神。

板书如下: 第3节 滑动摩擦力

1、发生条件:接触,发生相对运动

2、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3、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六、课下作业

书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1、

2、

3、4 (通过

1、

2、3题检测目标

摩擦力初中物理论文范文第2篇

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

4、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

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

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

愿意服务社会的意识。

3、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

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设计理念】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这一认知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和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现学科核心向学生核心的转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实现STS教育。

【教学准备】

摩擦力教学自制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毛巾、木板、砂纸、儿童自行车。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活情境: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

问题情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还能前进?最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引出摩擦现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呢?)

二、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课件出示: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理解摩擦力概念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只有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作用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产生。)

三、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1)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猜想(通过课件和课本插图以及游戏:让一名同学分别拉一个坐在油布上,和坐在地毯上的同学比较拉力的大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在黑板上展示)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引导总结:控制变量法)设计方案和表格

猜想因素不变因素变化因素摩擦力实验结论

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运动速度

接触面积的大小

3)实验探究、搜集证据

首先师生共同讨论后由教师演示压力大小对摩擦的影响,由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全班讨论写出结论,然后由不同学生小组(每组4人)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演示其他因素对摩擦的影响(其中一人专门作讲解,一人记录)小

组讨论后由一人将结论写进黑板上的表格。

4)分析与论证交流、评估

组织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对同学前面的猜想正确的用红笔打√错误的打×以加深印象)

四、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

1)问题的提出:通过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人为什么容易摔倒?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人在冰面上行走而不摔跤?等问题和将粉笔横放与竖放在斜在手中的物理课本上观察现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世界”。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方法。

3)全班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巩固和提高

1)如下图中汽车正在水平向右运动,当车上的箱子从车厢前部向中部滑动时箱子和地面____(有或无)摩擦力,箱子和车厢____(有或无)若有则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下面那条措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3)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握杠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师生共同研究自行车(教师把儿童自行车放在讲桌上,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构造,自主提问,解释加深知识理解)

六、交流、评估与小结

小组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1)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与分类。

2)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摩擦力的研究方法。

七、作业布置

1)工人在用油桶运油时总是将油桶放倒向前滚动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自行车气不足的时候为什么骑起来费力?

3)写一篇科学小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

【教学反思】

摩擦力初中物理论文范文第3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确定、学法指导、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

摩擦力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的第三种常见的力,通过让学生经历感知、描述、测量、分析等认识力的过程来达成学习目标。本节知识也为力的概念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必做实验。物理课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以本课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亲身体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通过科学探究过程,来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分组汇报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发现总结的能力。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及教法学法的确定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摩擦现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本节再通过一些小实验感知摩擦力的概念存在方向和影响因素。

知识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会用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了解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因素的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交流合作精神。

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数据表格设计,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法和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采用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验交流为主的教学学法。通过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学习达成本节教学目标。

三、教学流程:通过体验摩擦力存在、归纳摩擦力定义、探究摩擦力大小、应用拓展摩擦力解决实际问题四个环节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动手操作、激趣引导,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每组利用自带的卡纸折叠出一大一小双层三角形,教师示范后让学生操作,观察“纸老虎上山”的游戏过程,体验并思考是什么力使小三角在大三角爬上来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用游戏设疑,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引出摩擦现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知探究:合作探究 建构新知

(1)活动体验、自主探究,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物体或举例说明摩擦力的存在,并分组进行活动探究,通过指导学生把手放在桌上做实验体验摩擦力,学生会感觉到摩擦力的存在及其阻碍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为下一步摩擦力的定义及其方向做好铺垫。

(2)交流合作、分组汇报,归纳摩擦力的定义:

经历了自主探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分组汇报:试着给摩擦力下定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物理语言得出滑动摩擦力定义、产生条件及方向。从而达成教学目标2。

(3)设计实验、分组合作,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

课程目标要求“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第一步: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根据摩擦力的定义思考摩擦力的三要素: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按照科学探究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引导学生猜想,选出几个因素进行探究。小组讨论实验方法、设计方案、实验原理和记录表格。

第二步是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每组从所给的长木板、大木块、小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中选择要用的器材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已运用过控制变量法,所以本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通过交流讨论自行设计实验、选择器材。

第三步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并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交流与评估。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组内交流评估,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实验过程出现的操作问题,实验汇报结束后,师生进行评价和点评。全班共同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继续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过程、结论进行交流与评估。使学生明确要注意匀速拉动木块,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等。

通过以上探究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3。

(4)联系实际、扩展应用,了解摩擦力的应用

我准备指导学生自读课本26页科学世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方法。对总结和举例充分的组提出表扬并加分。

学生们已经通过实验获得了滑动摩擦的有关知识。接下来通过ppt图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摩擦力增大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热爱科学的意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4。

(三)拓展延伸:认识静摩擦力的存在,播放视屏“筷子提米” 教师利用如下题目通过抢答环节调动各组参与兴趣。

(A)、用5牛顿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摩擦力是多少? (B)、用10牛顿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摩擦力是多少? (C)、用15牛顿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是多少?运动起来以后用20牛顿的水平推力推桌子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是多少? 本环节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训练:如果我们周围没有摩擦力,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本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

五、课堂小结并质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要继续思考探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测量摩擦力。

预习较好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用匀速拉动木板的方法测量摩擦力,优于先前的实验。通过学生小结和质疑,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敢于创新、乐于思考精神。

板书如下: 第3节 滑动摩擦力

1、发生条件:接触,发生相对运动

2、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3、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六、课下作业

书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1、

2、

3、4 (通过

1、

2、3题检测目标

摩擦力初中物理论文范文第4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中摩擦事件屡见不鲜。为保障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我国及时构建了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并在出口活动中发挥出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口贸易摩擦也逐渐暴露出若干新特点,如何进一步健全预警机制已经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现状

我国政府对入世后可能出现的出口贸易摩擦问题早有预判,自2003年5月开始,商务部便开始不断扩大产业损害监测的范围,将对出口产品的监测同样纳入监测体系之中,对部分重点敏感商品予以积极的预警监测分析,另外,还先后在以汽车、钢铁以及电子信息产品为代表的相关行业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各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了建立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关行动。整体来看,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得以初步建立,并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二、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初步构建了一个针对出口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该机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预警机制的理论支撑体系尚不完善

现阶段,国内外针对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而开展的理论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甚至无法为实践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为什么诸如美国之流的世界一流贸易强国却很少针对出口贸易摩擦预警问题进行研究?笔者观点是,贸易摩擦虽然是贸易大国经常性遇到的一个问题,然而,只有赶超型国家对这一类摩擦比较敏感,自然而然地尤其重视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构建和应用问题。该部分国家在使经济跻身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对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较高的依存度,即出口贸易能够很好地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进出口总额虽然相对偏大,然而,对外贸易依存度却普遍表现出相对适中的特点,因而支持国内劣势产业的发展以及做好国内就业工作才是这一类国家更为关心的工作,所以,其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方面,大多将工作重心放在监测进口这一方面,很少对出口贸易摩擦进行研究。如美国的“扣动扳机机制”便是为了应对进口贸易而构建的。由于此类国家在贸易摩擦中普遍具有主动权,因此,贸易摩擦几乎不会给其带来严重危害,自然鲜有人针对“预警”问题进行研究了。

由上面提到的各种原因可知,我国有必要依托国内相关力量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二)预警主体间的分工尚不十分明确、职责尚未完全厘清

我国现阶段初步构建了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这三大主体在内的预警体系,然而,和日本等国的有关机制相比,其在预警主体间的分工以及职责厘清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 存在政府缺位或者越位问题,未能充分做好理论指导、警报发布、政策或人才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政府“插手”了一些本应由行业协会负责的事宜。就政府职能角度来看,商务部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除去以上海为代表的少数地区外,大部分省级地方政府未能在预警机制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基于行业协会视角来看,我国大部分行业协会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代表性不足,工作质量不高,同时普遍存在难以独立对外交流的问题。最后,企业对出口贸易摩擦所具有的危害性以及长期性缺乏系统认识,且实践经验严重不足;一些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搭便车”行为比较常见。

(三)预警的时效性还不够强

现阶段,我国虽然逐步加强了贸易摩擦预警发布的时效性,然而,仍旧需要继续提高。只有尽可能早地发布相关警告,才能给涉事企业留置充足的反应时间。通常而言,预警的时效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两点,一个是信息收集效率,另一个是对信息的整理能力。假若信息收集效率不高,再加上未能进行有效整理,那么预警的时效性势必会大受影响。

(四)预警机制的受益人覆盖面还不够宽

预警机制若想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则需要尽可能宽地拓展受益人的覆盖面。由前文提到的日本经验可知,当出现贸易摩擦的苗头之后,应政府以及行业协会联合发出警告,由行业协会负责会员商的召集工作,并群策群力商讨对策。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对预警机制缺乏深入认识,对相关活动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再加上行业协会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贸易摩擦预警信息传输缓慢、不及时,即便为企业获悉,也可能因为企业自身素质问题而缺乏有效应对,使得预警机制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对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理论的研究

对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其相当部分问题是因为缺少健全的理论支撑所造成的。 相关理论研究不仅要具有原创性,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填补空白的性质,由于可供参考以及借鉴的文献成果不多,开展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基于我国现阶段和未来出口贸易摩擦所具有的危害性以及长期性考虑,进一步健全预警理论体系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应深化合作,政府不断加大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探讨和实施“治本”良策,如此才能使我国更快更好地由被动应对这种负面状态下解脱出来。还应加深企业对该项研究的认识,从而使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参与该项研究工作,并深化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一起建立健全满足我国现实需要的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理论体系。

(二)细化预警主体间的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由日本的经验可知,其贸易摩擦预警主体在分工上较为具体,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三者之间有机互补,构成了一个彼此配合以及各司其职的高效运转整体。其大企业等设置在国外的分支机构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并及时传递给总部,同时和本国政府的驻外机构之间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待相关信息传递到行业协会之后,由行业协会负责会员商的召集工作,并共同商讨对策,绝大部分情况下,先由行业协会尝试着解决摩擦,假若需要政府帮助,则向政府及时反馈相关要求。政府采用立法形式赋予了行业协会一定权力,同时成员企业则以其为中心开展统一对外工作。整体而言,日本所采用的这套组合拳在解决出口贸易摩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我国应从中借鉴相关经验。

我国现阶段的短板之处集中表现在行业协会以及企业这两大方面, 首先,应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尝试将那些原本应由行业协会负责的职能慢慢地还给条件相对成熟的行业协会;其次,应积极落实行业自律建设工作,行业协会在该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建立健全联络以及协商机制,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行约、行规以及承诺制度,并予以严格落实。有效发挥市场规则的积极作用,同时推动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与健全,从而更好地满足世界市场的实际要求。最后,应进一步降低小企业“搭便车”的可能,基于预警机制可能带来的收益规模,由成员企业分摊其运行成本, 如此一来,能够有效消除部分企业的侥幸以及观望心理,使其积极投入到這一机制的建设工作中来。

(三)提高预警机制的时效性

提高预警机制时效性,其核心目的在于为后续的应对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将出口贸易摩擦消灭在初始阶段甚至萌芽状态。首先,应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之间的协调机制,作为政府相关主管机构应定期听取行业协会等机构提交的信心以及建议,并组织人力深入研究应对措施。其次,行业协会应不断加强和进口国的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及时且准确地收集有关出口贸易摩擦苗头的各类信息。再次,在健全预警机制的工作中,应积极动员和利用有关企业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利用相关研究机构的力量,从而获得集思广益的效果。最后,考虑到我国企业在海外经营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在现在和未来的一定时间之内我国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应积极肩负起预警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发布工作。应积极利用商务部驻外机构所具有的窗口作用,为国内及时提供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应深化和海关等部门的合作。(作者单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摩擦力初中物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在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也愈加严峻。文章分析了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提出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摩擦;原因;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关系愈益加深,特别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与世界各国贸易关系日益加深,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现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86起,同比增长37%,案件数量为历年之最,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多达91亿美元。近11年来,中国因贸易摩擦而减少出口400亿至500亿美元,每年丧失3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努力探索化解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平衡性、贸易利益分配的两极化趋势、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政治制度的对撞等因素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导致贸易摩擦的数量、领域和范围日渐扩大。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总是依据一定的贸易保护理论,不断地变换方式,采取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保护手段来保护本国国内产业。这些行为看似合理,实际上则是贸易保护,必会引发相应的国际贸易摩擦,这是构成我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首要原因。同时,由于近年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发展迟缓,而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全球原有的市场和利益格局,加上我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欧美等国家不一致的因素,各国为了避免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便纷纷出台,有的国家内部利益集团甚至利用“中国威胁论”向本国政府施压,要求对中国产品进口进行限制,导致中国出口遭遇频繁的贸易摩擦。

2、世界贸易组织例外条款的模糊性及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首先,我国加入WTO后,当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发生贸易纠纷时,虽然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但是由于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了“非市场经济”、“特别保障条款”等不利款项,使得我国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贸易摩擦发生时,我国仍处于较弱的防护状态。其次,由于WTO个别条款在例外规定上存在模糊和漏洞,使其常常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并成为他们实行进口限制的借口,导致贸易摩擦更加频繁。再次,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吸收了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优点与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创新,但WTO争端解决机制还是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使得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不能完全按照当初的设想来约束和规范成员的一切行为。而WTO争端解决机制本身存在的其他诸如制裁的有效性不足、执行期限过长等缺陷,实际上也促成了贸易摩擦的发生和加剧。

(二)内部原因

1、对外贸易结构相对落后,外贸经营管理体制还不完善。首先,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量多值少。这些低附加值产品的大规模出口造成了对发达国家夕阳工业的冲击,为了缓解本国国内的就业压力,这些国家便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其次,中国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外贸出口严重依赖美国、日本、欧盟、香港、东盟,其中美国、日本、欧盟三大市场所占的比重几乎占中国出口的一半,并且持续多年的外贸顺差主要来自美国、欧盟等国(地区)。再次,由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地区价格差异较大,价格体系尚不完善,外贸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往往造成国内企业相互压价无序竞争,从而引起被进口国的反倾销而诱发了贸易摩擦。此外,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国内企业经常遭受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进口限制措施的打击。

2、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不完善。国外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表明,一个完善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是有效应对贸易摩擦的重要保障。中国加入WTO后就开始着手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至今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也仅仅是具有一定的雏形,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第一,是企业的自我防范意识差,预警机制不完善。我国出口企业普遍欠缺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未能做到根据国外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竞争手段及营销谋略。更严重的是,由于对国外市场的动态了解不及时,在国外企业或行业协会已经决定或表现出对中国某种出口产品关注并可能付诸调查,决定立案时,未能及时改变原有的出口战略,出口产品仍大量低价涌入该出口市场,招致贸易摩擦的实际发生。第二,行业协会功能发挥不到位。目前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中,大部分行业协会仅仅负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企业的一些培训上,很多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第三,政府管理过细,对自己在预警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二、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7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9809.3亿美元,贸易顺差1125.3亿美元,与2006年同期614.5亿美元顺差规模相比,大幅度增长83.1%。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屡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过大招致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不满,加剧了贸易摩擦的发生。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贸易秩序,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出口长期大于进口,也会导致最终失去国际市场。因此我国应把握好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贸易平衡。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出口至上”的不合时宜的观念,淡化出口作用,适当重视进口作用。

此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缓解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治本之策。首先,我国要进行国内相关政策调整,实现出口企业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正确处理好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从而以质取胜,以高技术取胜。在实践中,要建立科学的外贸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引导地方和企业将发展外贸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其次,要转变我国制造业大国的角色,通过企业自主创造和培育新品牌,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结构层次和技术能力,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地位,从而使我国逐步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再次,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投入。一是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为服务贸易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旅游、商业和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领域发挥发展潜力。三是充分利用全球服务外包趋势给我国提供的良好机遇,以服务外包带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并带动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二)构建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体系

首先,政府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对企业某些产品出口规模的调控和企业经营秩序的规范指导,加快出口增长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设。面对贸易摩擦频发的现实以及贸易摩擦强化趋势,我国政府应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高度进行客观认识,冷静分析、积极应对。一方面制定长期的战略性对策,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加强政企配合,以顺利渡过贸易摩擦高发期,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宽松的国际环境。

其次,企业要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创自己的品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出口市场格局以增强抵制贸易摩擦的抗击能力。同时,企业还要积极主动地采用国际标准,大幅度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进出口预警机制。企业作为贸易摩擦的主角必须密切关注存在贸易壁垒潜在风险的产品,利用国内外数据库建立进出口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进出口商品的变化,建立定期信息交换机制,提高预警机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最后,还要加强和完善行业协会的建设,强化行业协会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具有协调同行、避免过度竞争以及自主对外沟通的功能,它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可以为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面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严峻形势,我国的行业协会要尽快实现体制上的转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运用市场规律运作的行业中介组织,加快贸易摩擦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做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大要案应对工作,加大与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歧视的斗争力度,建立损害调查机构联系制度,加强对主要出口对象如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两反两保”法律制度的研究,帮助企业主动采取措施防止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规范出口行为。

(三)扩大内需,拉动国内消费,缓解出口压力

目前中国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与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有关,在内需不旺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寻求占有国际市场,甚至以低价销售的方式向国外市场抛售产品,必然导致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因此,统筹国外市场占有与国内市场扩大的关系,把重心放到扩大内需上来是缓解贸易争端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可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实现:

一是要摒弃歧视内销的出口鼓励政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它需要积极扩大内需,这是一个长期战略。我国加入WTO以后成为世界上一个开放型经济大国,我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确实要面对如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问题,所以在处理内外需关系的问题上,需采取均衡的战略,以促进外需与内需的协调发展。

二是要切实落实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消费偏低一直是困扰消费市场的大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通过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其次,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购买力。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是消费倾向最为强烈的人群之一,要树立其消费信心,关键是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各级政府应重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通过解决就业问题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刺激这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需求。

三是拉动内需还需要从深化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近年来居民最不满意的民生问题方面进行改革,减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强他们的购买能力,使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崛起的世界贸易大国,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遭遇频繁的贸易摩擦是在世界贸易摩擦高发多发的背景下发生的,要解决贸易争端、规避贸易摩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应该齐心协力,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不断完善产业和贸易政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才能使中国从贸易摩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健,唐琳等.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

2、郑志宇.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应对机制分析[J].社科纵横,2006(9).

3、宋秀峰.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探讨[J].国际经贸,2007(1).

4、李莉.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及对策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5、全毅.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趋势与对策[J].探讨与争鸣,2007(1).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作者为该单位副教授)

摩擦力初中物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2017年8月18日美国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中美贸易摩擦由此爆发并引发全球持续关注。经过双方反复征税、多轮谈判、持续协商,美国于2019年7月17日宣布豁免110种中国进口商品高关税,双方暂时达成共识,中美贸易摩擦暂告一段落。但这一贸易摩擦事件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贸易摩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失衡;贸易摩擦

0 引言

2017年8月14日,美国签署行政备忘录,决定对中国发起贸易挑战,中美贸易摩擦自此开始并引发全球持续关注。随后,美国于2017年8月18日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引发各界对中美经贸关系的担忧。中国商务部立即回应发表谈话,表示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次年3月23日,美方宣布对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增关税。同日,中国商务部以对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击。次日,美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第一次向中方提出磋商要求,双方在北京均表示希望通过对话磋商来解决贸易纠纷。但2018年5月30日,美国推翻磋商共识,重提对500亿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贸易摩擦重启。2018年7月6日,中国正式实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美国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予以反击。经过双方多次出台征税清单,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20国集团阿根廷峰会期间,就双方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同意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四天后,中美第十一轮磋商对话举行,后谈判暂停,中美经贸关系再次僵化。随后双方又进行了多次高级别磋商,美方称将再推迟提高对华关税,中美达成多项共识。但2019年5月15日,美国将华为列入管制清单,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2019年6月1日中国随即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019年6月29日,中美元首同意重启两国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随后美国商务部解禁对华为供货。2019年7月11日商务部表示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重启经贸磋商。7月17日,美方宣布豁免110种中国进口商品高关税。

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内容和进程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美国发动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以及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中美贸易失衡一直是学者的研究对象。王香雯(2018)认为总体上中美贸易双方互利共赢。中国是一个全球产业的集聚中心,从别的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加工后向美国出口,中国对美国出口实际上是将别的国家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虽然中国实际获得的利益只是加工組装获得的增加值,但当前贸易统计方法却是将出口商品全额计入,这一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的漏洞直接导致了美中贸易逆差被夸大。中国商务部(2017)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从全球价值链看,双方的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其实在美国。周晓波、宋立义、倪坤(2018)等学者则认为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既有美国自身的内在经济制度、国民长期消费储蓄习惯结构性因素带来的宏观经济失衡影响,也有中国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产业链布局、中美经济发展阶段和禀赋结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佟家栋(2018)在文章中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并非一时兴起的结果,背后主要原因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利用其创造的经济全球化环境飞速发展,这让一向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感到了巨大威胁,从而试图采取抑制甚至打压的政策来遏制中国崛起。

还有学者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对两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摩擦会减少中国“三驾马车”中的净出口,给中国经济增速带来下行压力,同时中国的反制措施如减少对一些美国农产品的进口,极大程度上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陈天雁(2018)则认为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如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大幅减少,出口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下跌,通胀压力上升等,但同时可能促进中国主动实现产业升级。赖佩琦(2018)主要分析了贸易摩擦可能对中国某些产业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列出的十大重点领域。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意图收购美国机器人企业或与其有技术合作的中方企业,而新材料出口、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产品、高铁装备等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小甚至可以完全忽略。该学者认为中国可利用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行业在本次贸易摩擦中占据主导地位。曹源(2019)在文章中分析得出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主动挑起摩擦的美国来讲,美国将面临本国财政负担加重,企业发展滞缓,积极性不高,国民消费能力下降,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等重重问题。从中方来看,本国企业竞争力下降,外贸行业发展艰难,经济增长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遭受严重冲击等都是中国在本次贸易摩擦中面临的挑战。

2 贸易摩擦发生原因分析

2.1 美国认为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美国利益受损

从中美2013至2018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远远超过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总额。2013年至2015年,随着双方贸易往来愈发密切,中美进出口总额不断扩大,但在2016年出现小幅下降,达到5,196.1亿美元的低谷。中国向美国出口总额与中美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保持高度一致,2016年至2018年,两者均呈直线上升趋势。从这一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国确实存在一定的贸易顺差,而美国在一定意义上是受损的一方。

但中美贸易失衡的很大原因在于统计方式差异。由2009年10月由中国商务部与美国商业部、美国贸易谈判办公室联合签署的《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报告》可得出结论,一方面,中国出口的货物经第三地转运后按美方原产地的规则记作自中国的进口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双方报价的不同也导致直接贸易当中的差异日益显著。还有学者发现:虽然中美贸易规模及统计差异在不断扩大,但差异率(统计差异绝对值占相应进口额的比率)却在不断下降。由此得出结论,如果剔除贸易规模扩大的影响,双边的贸易统计差异实际上在逐步缩减。

2.2 美方内部面临选举压力

美元首首次提出中美贸易摩擦时正值美国中期选举前期,这一选举结果不仅会影响其任职的后半任期,还将牵动2020年总统大选。美元首面临着的不仅是各国媒体的舆论,还有国内共和党、民主党两派的激烈竞争,其希望推行强硬的国际外交战略获得国内民众支持。为了转移国内政治注意力,选择对华发生贸易摩擦来缓解执政压力。同时,意图通过打“贸易保护牌”向选民拉票,为共和党在议会上保留多数席位而争取连任的机会。

2.3 美国霸权主义面临挑战

中国正以迅猛之势飞速发展,若继续保持此增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和倡议更是对现有世界秩序的颠覆,严重威胁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国试图重演十九世纪美日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复兴。

3 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3.1 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利润下降,阻碍外贸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很明显导致了关税税率的直线上升。关税上升,意味着成本上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这一背景下,中国外贸订单大幅缩减,人工及管理成本不断上升,传统外贸行业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不少企业甚至面临破产和倒闭的风险,中国外贸行业发展严重受阻。2019年一季度,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158.64亿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6224.30亿元,同比减少3.7%,进口额为1934.34亿元,同比减少28.3%。中国传统出口行业同样呈现不容乐观的态势,以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为例,至2019年6月,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43.37亿美元,同比下降3.1%。

3.2 工业体系脆弱,倒逼中国企业产品升级,提高技术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创造了一种名叫“中国速度”的奇迹。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第二,但是却始终没有创造出“中国质量”和“中国价值”,国内的工业体系呈现出什么都能生产且产能巨大的局面,部分领域的生产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但实际上大部分产业和关键零部件都是依靠从他国进口发展的,没有原创性技术,缺少技术创新,一旦被釜底抽薪,后果将不堪设想。

贸易摩擦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企业的短板所在,依靠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实现企业利润变得更加难以为继。中国企业实现产品升级,提高技术含量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贸易摩擦,对中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否化挑战为机遇,是中企能否成功度过贸易摩擦危机的关键。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贸易摩擦非美方一时兴起,而是长期以来美国对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不满,试图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同时美国遏制中国崛起之意图也非常明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利润下降,关键零部件进口受阻,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贸易不仅攸关两国经济,更会影响世界贸易格局。美方的发动是对全球公平贸易规则的破坏,中国应积极维护本国利益,在逆境中把握变革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4.2 政策建议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主要面临产品转型升级,进一步开拓全球化市场的挑战,为了减轻贸易摩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国家应立即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企业自身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水平,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2.1 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需从“制造”向“智造”迈进。积极加大设计研发力度,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用好的质量好的设计来提升自身產品的国内不可替代力和国际竞争力,以确保更为均衡、稳健的长远发展计划。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走好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4.2.2 从“中国制造”转向“全球制造”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数据的大时代。互联网带来了众多可能,使得全球合作也创造出新的可能。当今,信息和通信技术变革使得远距离沟通成本下降,生产过程可以被切割为若干环节,并在不同国家完成。中国企业要将目光着眼于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引进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产品升级。

4.2.3 出口企业可以扩大对其他国家的出口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对外出口实现的,中美贸易摩擦势必会影响中国对美出口。但欧洲、东盟、日韩同样依赖于中国的出口商品,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来恢复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损失的元气。

4.2.4 树立忧患意识,明确自身不足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充分认识到自身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高端制造等发展短板所在。企业应清楚的明白未来发展的艰难性,切不可盲目自信,要在懂得韬光养晦的基础上,踏实走好每一步路,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佟家栋.中美战略性贸易战及其对策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3.

[2]赖佩琦.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J].现代业,2018,(13):48-49.

[3]王香雯.中美贸易战的起因与发展[J].全国流通经济,2018,(16):19-21.

[4]周晓波,宋立义,倪坤,等.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经济影响和我国的应对策略[J].宏观经济,2018,(4):31-35.

[5]曹源.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综合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7):112-114.

上一篇:四化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收购者法律界定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摩擦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