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范文

2023-09-21

电子商务范文第1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中,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始于(

D

)P11

A、电报

B、电话C、计算机处理

D、EDI

2、电子政务的源动力是(

B

)P18

A、政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B、经济快速发展及全球化趋势呼唤高效能政府C、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D、政务管理的民主化需求

3、目前最完整、被普遍接受的通信协议,也是Internet采用的通信协议是(

A

)

A、TCP/IP

B、SMTPC、SNMP

D、POP3

4、从客户到经销商,到制造商,再到原材料供应商的商务活动流程是(

B

)P52

A、信息流

B、资金流C、物流

D、商流

5、在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中,电子支付属于的技术层是(

D

)P53

A、网络基础设施层

B、信息发布层C、信息传输层

D、贸易服务层

6、在网络支付体系中,因特网与银行内部专用网之间的安全接口是(

B

)P81

A、认证中心

B、支付网关C、商家开户行

D、客户开户行

7、RFID指的是(

D

)P119

A、条码技术

B、全球定位技术C、自动订货技术

D、射频识别技术

8、网络营销的目的是(

B

)P127

A、扩大知名度

B、扩大销售C、增加产量

D、降低成本

9、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为企业进行宣传的网络广告形式是(

D

)P152

A、按钮式广告

B、插页式广告C、文字链接广告

D、关键字广告

10、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是(

C

)P160

A、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

B、内容管理CMS系统

C、办公自动化0A系统

D、文档处理WS系统

11、法制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和(

D

)P173

A、社会组合

B、社会实践C、社会组织

D、社会秩序

12、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

A

)P178

A、集权机构

B、分权机构C、扁平机构

D、分散机构

13、政府公务处理电子化的起源是政府办公(

A

)P191

A、自动化

B、社会化C、组织化

D、电子化

14、1990年初,推动业务流程重组BPR产生的最重要的人物是(

)

A、詹姆斯·钱皮

B、诺兰C、迈克尔·哈默

D、布朗

15、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首要环节是(

A

)P233

A、理解政府使命目标B、政府完成使命的方式C、技术如何支持政府目标实现

D、电子政务系统架构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我国电子商务相对起步较晚,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ABCDE

)P13-14

A、物流配送B、信用机制C、网上支付

D、法律E、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电子现金支付特点的有(

ABCDE

)P88-89

A、匿名性

B、协议性C、对软件的依赖性

D、灵活性E、安全性

18、从90年代中期开始,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DE

)P191

A、计算机技术

B、通讯技术C、网格技术

D、网络技术E、协同工作技术

19、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的特点包括(

BCE

)P213-214

A、导向性

B、目标性C、逻辑性

D、定制性E、层次性

20、在电子政务安全支持体系中,国家公钥基础设施PKI包括(

AD

)P238

A、信任服务体系(CA认证)

B、可信时间戳服务C、安全保密管理系统

D、密钥管理中心E、信任域基础设施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EDI的特征P38

32、电子钱包P84

33、国际物流P104

34、电子政务技术结构P158

35、政府门户网站P206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6、电子政务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本质可以简单概括为哪两点?P17

37、电子商务交易的网络平台有哪几类?P56-57

38、简述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P100-101

39、简述电子政务与政务管理创新的关系。P178-180

40、简述我国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历程。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电子商务范文第2篇

[摘 要]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adv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erc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activities form an important business . Business English in recent years,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pplications have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analysis of business English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will help improve our business English training and practice standards.

[關键词] 商务英语 国际电子商务

第一,国际电子商务中的电子商务

1. A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erce is mature and developed an Internet-based business.通过电子商务可以进行网上订货、网上支付等销售和服务活动。人们对电子商务理解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过程,随着电子商务活动的不断扩大,已经很难从业务范围、业务形式上对其加以限定。从本质上看电子商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务活动,包括商品或者服务的购买与供应、产品的宣传与介绍、售后信息的反馈等;二是电子商务的手段是电子化工具。电子商务下的商务活动,从广告宣传、咨询洽谈,到订购支付以及售后服务等都主要通过网络,以电子方式来进行。

2. The so-called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generally refers to cross-border or cross-regional e-commerce, it has all the common e-commerce, and has its own character .其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所跨地域为全球范围。虽然国际电子商务消除了国内与国外的区分,跨越了空间距离的影响,但是电子商务这种跨越国界、无需当面交易的商务形式在给各种贸易活动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新问题,这种跨域广泛性使得交流方面的问题突显出来。语言文字是一切信息的载体,任何活动都离不沟通,要沟通就需要语言作为媒介。寻找一种大家普遍接受的规范语言工具成为一种观需要。

3.Business English i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the birth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is an independent, open, integrated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anguage。是对多种外贸英语的借鉴和吸收,又融合了商务活动中所需要的其他内容。随着商务英语理论的不断成熟,以及在实践应用中的经验积累,它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活动的沟通媒介,成为国际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世界语言”。

第二,商务英语在国际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国际电子商务中的商务英语阅读:国际电子商务活动中会形成大量的交易记录、往来信函等。只有通过对这些材料、信息的阅读才能获取有关产品或服务的基本信息,了解对方的信息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只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保证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在面临大量业务时,还必须提出对商务活动资料的处理速度,因此出色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业务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新业务活动的出现,将会出现新的专业术语,因此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国际电子商务中的商务英语写作: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if tha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get information, then it is the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of your information, the most common and most effective way.在介绍和描述产品的特征时采用列表的形式列出有关商品的信息,这样既可以方便对方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又可以节约自己的时间。在国际电子商务交易中,有关产品特征的描述,双方针对交易活动的交流信息往往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E-mail这种方式,其内容一般包括交易前协商、订货与回复,付款与发货以及售后交涉等多方面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不同交易对象、不同产品的写作细则,要保证商务电子邮件的简明,友好,准确完整等原则,文件格式则以齐头式为宜.

3.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business online exchange for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in English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a certain lag, or a kind of stat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在国际电子商务活动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在线交流工具,这些工具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使得静态的商务英语变成动态的交流,从而使商务英电子商务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在线交流工具有微软提供的MSN,AOL(美国在线服务公司)旗下的ICQ以及SKYPE等。这些在线交流185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探索《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平台在国家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在线交流和离线留言功能实现交易洽谈,网上支付,进出口报关,货运查询,确定交易,申请赔付。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目标服务、安全与认证服务等等,极大方便了使用者获取信息,可以说在线交流软件是多种商务英语知识在国际电子商务应用中的综合体,涵盖了商贸、物流、金融、会计等专业英语的知识,是商务英语人员必须掌握的交流工具,将极大提高商务英语工作人员的商务英语知识和实践水平。

总结:

Can be seen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business English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activities. 从业人员商务英语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进一步而言,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商务能力,这不仅仅是正确应用商务英语的需要如果能将商务英语方面的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商务人才,使商务英语真正成为一种服务于商务活动的语言工具而不是一种服务于商务活动的职业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

[2] 王兴孙 陈洁: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计的几点思考.国际商务研究,2005.(5)

[3]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电子商务范文第3篇

第1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概述

例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的时间是在【】A.1996年B.1998年C.2001年D.2003年【分析】电子商务交易的一个特点是跨国性,但至今还没有一部国际通行的实施有效的电子商务法律。虽然,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1996年和2001年分别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字示范法》,但是这两部由联合国颁布的法律只是对电子商务交易作了一些原则上和程序上的规定,没办法解决实际纠纷,仅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一个范本。2005年,我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这只是规范化的条文,对现实的具体行为没能起到太多的约束作用。【答案】A

例2在对电子商务的各种理解中,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指的是【】A.EB;B.EC;C.EDI;D.ERP【分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对“EB”和“EC”的理解,二者都是电子商务的英文缩写,“EB”指的是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EC”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由此可见,“EB”是广义的,“EC”是狭义的,教材中主要研究的是广义的电子商务。【答案】A

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

例l解决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发送方的不可抵赖性问题的是【】A.加密技术B.数字摘要技术C.数字签名技术D.认证技术【分析】加密技术是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内容;数字摘要技术解决了信息的完整性问题;数字签名技术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完整性和信息发送方的不可抵赖性;认证技术为了保证电子商务各交易主体进行身份认证。【答案】C

例2相比C/S结构,B/S结构具有以下特点【】A.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B.成本降低且有更多的选择c.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D.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E.以上叙述都正确【分析】教材介绍了C/S结构和B/S结构,对于电子商务来说B/S结构更重要。“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属于C/S结构特点。【答案】ABC例3因特网、内联网和外联网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从业务范围看,因特网的最广,外联网次之,内联网最小B.从提供信息的内容上看,因特网信息量最大,内联网最少C.从操作权限看,因特网最低,外联网最高D.从服务的对象看,外联网是企业内部员工,内联网是贸易伙伴E.从操作权限看,因特网最低,内部网最高【分析】选项中c和D是错误的,正确的叙述应该是“从操作权限看,因特网最低,内部网最高;从服务的对象看,内联网是企业内部员工,外联网是贸易伙伴”。【答案】ABE

第3章电子商务的框架、功能与模式

例1传统零售企业进军BtoC电子商务核心优势有【】A.丰富的商品品类和有保障的商品品质B.商品销售的定价权C.网点布局面广,供应链管理较成熟D.可以根据顾客需要定制商品E.仓储及配送体系相对完善【分析】传统零售企业进军BtoC电子商务

第5章电子商务与物流

例1物流管理发展的过程是【】A.从分散管理,到整合物料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再到全部整合形成产品配送管理B.从分散管理,到整合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管理,再到全部整合形成供应链管理C.从产品配送管理,到整合物料管理和分散管理,再到全部整合形成供应链管理D.从整合物料管理,分散管理到和产品配送管理,再到全部整合形成供应链管理【分析】物流发展过程是从l960年的分散管理,到l980年的整合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管理,到2000年实现了全部整合形成供应链管理。【答案】B

例2在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应用中,在途库存商品跟踪和管理的应用技术是【】A.条码B.射频识别C.GIS;D.GPS【分析】此题注意条码与射频技术的区别:条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物流等各商品流通领域,数据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可靠性强、所需费用较低。射频识别技术主要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尤其是在要求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更加适用,所需费用比条码高。【答案】A例3ERP的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A.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B.同步工程、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C.实现计划与事后控制的思想D.实现计划与事中控制E.实现计划与事前控制的思想系统体现了实现计划与“事中”控想。ERP系统的计划体系、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计划、销售计划、利润讨划、财人力资源计划等,而这价值控制功能已经完全集成到中,ERP系统通过定义与事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保证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一致性。事中控制就是达到同实时性。显然C和E是错误的。【答

第8章电子政务管理理念

例1为了实现电子政务的“以公众为取向”的原则,应采取的措施为:【】A.推行政府对社会服务的承诺制度B.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行政中去C.巩固“金字塔式”的层级体制D.变等级为参与和协作E.以上都正确【分析】“以公众为取向”的公共行政改革使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僚体制受到了普遍的质疑,民主行政开始成为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实现公共行政的“公众取向”建民主行政的运行机制,一系列强的措施得到了采纳。这些表现为:推行政府对社会服;通过公众选择将竞争机制共行政中去;改革“金字塔式”的层级体制,变等级为参与和协些改革在推动行政机制创共参与、服务社会大众等方面成效。这种竞争性、主动性和神是行政系统和公共管理活动生命争力的重要源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在更大范围的分享,使得“以公众取向”的公共行政理念得到了更彻底的贯彻。【答案】ABD 例2关于电子政务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基于解决政府领导和审批的实际问题B.必须运用先进的政务理念改造现有政务组织、模式和流程c.获取政务管理创新成果D.提高政务绩效和服务品质E.以上叙述都正确【分析】“基于解决政府领导和审批的实际问题”是典型的传统政务理念,电子政务发展必须基于解决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问题,必须运用先进的政务理念改造现有政务组织、模式和流程,从而获取政务管理创新成果,提高政务绩效和服务品质,实现政务重建的战略目标。【答案】BCD

第9章公务处理和公共服务电子化

例1消除目前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孤岛”现象,需要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具备——功能。【】A.具备网络通信功能B.具有强大的文档处理功能c.具备多种共享方式和强大共享功能D.支持协同工作和移动办公【分析】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孤岛”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一些部门单独建设的网络系统水平低,应用服务领域窄,不能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个相互隔绝;此外由于部门之间的权力和利益等因素导致人为的信息隔绝。电子政务最初没有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政府电子化信息资源不足,并且还被分隔在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系统中,使电子政务系统无法发挥综合效益,影响着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实现信息共享。只有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工作。【答案】c

例2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政府机关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大致类型有【】A.公文拟制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B.政府机关内部公文流转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C.政府机关系统之间公文传输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D.政府与企业之间公文传输电子化公文处理系

台”或“商务平台”,由此,我们可以从一道题演变出四道题。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答案】综合平台

第4章电子支付

例1有关电子支票的支付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在内容、外观、支付流程上与传统支票截然不同B.较好地支持了BtoB电子商务市场c.更加安全可靠、更易于流通D.将因特网连入金融支付和银行清算网络E.以上叙述都正确【分析】电子支票就是传统纸质支票的电子版。它包含了和纸质支票一样的信息,如支票号、收款人姓名、签发人账号、支票金额、签发日期、开户行名称等,具有和纸质支票一样的支付结算功能。因此,易于被用户理解和接受。【答案】BCD(尸舯)

例2有关智能卡在网络支付中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使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变得简便易行B.只能存放单一电子货币,网络支付灵活c.减少了现金处理的支出,保密性能更强D.必须安装一套比较昂贵的软硬件设施E.以上叙述都正确【分析】智能卡在网络支付中不但减少了现金处理的支出以及被欺诈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而且还提供优良的保密性能,可存放多种电子货币,网络支付灵活。【答案】ACD

系统。而从企业角度设计渠道是传统企业过去常采用的一种设计思路,这显然不适合网络环境。【答案】BCD

第7章电子政务的结构与模式

例1简述电子政务的技术结构。【答案】电子政务的技术结构主要从技术平台的逻辑关系方面加以划分,主要包括基础平台(网

第10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统E.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文传输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机关的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大致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各有侧重,分别以公文拟制电子化为特色,以机关内部公文流转电子化为特色和以政府机关系统之间公文传输电子化为特色。【答案】ABC

络平台、信息资源平台)和应用平台。此外,

还包括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体系、保证电例1企业业绩有显著的增长、极大的飞跃。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安全体系和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例2简述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答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虽然迎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但面临的挑战也必须正确对待。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1)重复性建设的挑战。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以部门或地域为单位进行建设,没有统一的建设指导思想,也缺乏广泛一致的规划与协作,导致电子政务系统之问异构现象严重。(2)盲目性建设的挑战。自2002年国家出台了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电子政务建设热潮这种热潮导致许多电子政务项目的盲目上马。(3)系统升级的挑战。从2006年电子政务投资热点来看,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原有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建设后的运营维护是最近几年的重点。(4)系统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电子政务系统投入使用后,效果如何,效益如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信息资源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能否被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地利用,这些都是当前电子政务系统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这是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A.“根本性”B.“彻底性”C.“巨大改善”D.“流程”【分析】这四个选项是BPR的核心特征,考生应注意认真区分。“根本性”思考,关注的是企业核心问题;“彻底性”再设计,创造发明全新的完成工作的方法,对企业进行重新构造;“巨大改善”,就是重组要使企业业绩有显著的增长;“流程”,横贯企业各个部门的整体的流程再造和全面优化。【答案】c

例2人们摒弃部门利益、个人利益思想,建立全流程绩效思想,为全流程负责。这是流t程管理模式的哪个特点?【】A.组织结构优化B.注重过程的效率和控制c.突出管理的服务本质D.建立新型的内部关系【分析】流程管理将所有的业务、管理活动都视为一个动态的持续不间断的流程,要求人们以全流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在流程管理模式下,事务流程管理者严密地控制起来,对每节,都规定了时间、质量标准一个参与者都要对后工序负责工序都对前工序有着监督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建立全思想,为全流程负责。【答案】D“头脑风暴法”讨论者正确的做法是【】A.议题限制范围内B.引导大家只提为存在的问题c.一开始就讨论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D.将每个人所提成一个清晰的问题列表E.每一步好文档记录【分析】头脑风暴法是BPR原则时最成功的方法,可以帮助重组团队创立一些新的思想,找到流程分析与优化重组的步骤与方法。在讨论会上,组织者需要注意会议初期引导大家只提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不用讨论其合理性,不用讨论原因和解决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头脑风暴的效果。在没有弄清问题之前,就讨论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是不对的。【答案】ABDE

第11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

例1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做好——的规划。【】A.符合政府基本使命B.具有政府工作方式创新性C.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规划D.符合领导个人喜好E.迎合社会最新潮流【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与建设具有影响面广、互通性强、安全要求独特、投入高、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做好符合政府基本使命、具有政府工作方式创新性、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规划,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答案】ABC

例2电子政务规划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是【】A.重“电子”轻“政务”B.转变政府职能C.以服务为本、信息咨询为主D.管制、权威和高度集中E.权力有限、接受监督【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必须为发展提出阶段性目标、阶段性规划。可以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规划的目标,把以管制、权威和高度集中为特征的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转变为以服务为本、信息咨询为主、调控和监控为辅、权力有限、接受监督的政府。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建设比例规划中,要避免重“电子”而轻“政务”的倾向,规划中技术适应于应用,着重规划政务应用能办的开发,降低技术价值衰竭速度,延长技术适用周期,是基本的规划准则。【答案】BCE例3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成以后,应该具有的特性有【】A.能提供完全协同的应用环境和信息交互B.是一个先进和封闭式的技术平台C.有严密的安全体系和权限设置D.门户网站能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E.供的服务应高度灵活和可定制【分析】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成以后应是一个开放式的技术平台。【答案】ACDE

ABD

是传统企业基于现有业务模式的一个延

伸,是将实体延伸至网络的电子商务模式,第6章电子商务的应用 主要有四大核心优势。丰富的品类和 有保障的商品品质体现出优势;商品销售的定价权体优势;网点布局面广,成熟和仓储及配送体系相对现出渠道网点优势;此外还顾客群体优势。“根据顾客商品”是传统生产企业进军BtoC【答案】ABCE 例2网站后台的工作的是【】AB.客户订单的处理C.客户D.客户查看商品信息E.统计报表【分析】电子商务网站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的主要功能是发布商务信息,接受客户需求。后台行使网站管理的职能,主要功能是处理和满足客户需求。后台系统负责商品管理、客户订单的处理、信息更新、客户信息管理、统计报表的功能。后台系统应该同已有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相连接,便于完成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财务数据更新等任务。“客户查看商品信息”显然属于前台的工作。【答案】ABCE例3从我国BtoB电子商务平台的现状来看,主要分为信息平台、商务平台和——。【分析】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举一反三,这是一道填空题。但是这种题目也可以转换成多项选择题,也可以扩展,这次考的是“综合平台”,下次可能就考“信息平

电子商务范文第4篇

国家商务部自2014年加大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力度,会同19个部委,出台了《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这也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指明了农村电子商务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2015年商务部下拨37亿元扶持资金,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下拨资金将重点用以支持200个示范县建立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建设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提高农村商品化比例和网络销售比例。

一、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即将进入一篇蓝海,面对日益饱和的一二线城市,农村电子商务似乎成为各大电商新的战场,农村正在被电子商务所改变。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5万亿元,增长42.0%,与2012年的66.1%相比,增速有所回落。未来几年,这一增速将进一步下滑,电子商务早已经告别了每年接近翻倍的高速增长,淘宝、京东等一些核心企业的发展依然迅速,但已经越来越感受到成长的压力。

过去10年是电子商务水涨船高式发展的时期,很多企业都有着大把的低价流量,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新增用户,即便是每年用户的单位价值贡献没有提升,也即便是会流失掉不少老用户,只要公司新用户的增长率超越老用户的流失率和行业的平均水平,那么公司的市场份额依然会增加,同样也会有不错的业绩表现,所以拉新是那个年代里一个更为重要的命题。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份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较 2012 年底提升 3.7 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从2007年的53%一路放缓到2013年的9.5%,未来的增速将逐渐接近自然增长,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人口红利”时代的基本结束。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现状

1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截止2013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6.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6.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体人口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但农村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占比却保持上升, 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字,截至 2013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仅为28.6%,规模达1.77 亿,相比2012年增长 2101万人。不过我国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相比城镇居民的62%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这也预示着未来成长空间的巨大。

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增加了农村电商消费市场的潜力,事实上早在几年前,精明的淘宝就已经开始了在农村拓展。不仅农村的消费在逐渐增加,农民网店也开始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淘宝县开始兴起,其中以遂昌模式最为知名。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字,过去三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不过比例依然很低。预计2014年农村网购市场会达到1800亿以上,2016年将突破4600亿,继续缩小与城市网购规模之间的差距。在农村电商消费增加的同时,农村的小生产也逐渐地与更大的市场实现了对接,同样来自于阿里研究院的数字显示,2013年仅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从县域发出的包裹就达约14亿件,阿里巴巴各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500亿元,2014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

鉴于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今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基础。可以说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趋势,电商下乡都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障碍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网络在农村生产交易中的应用势头发展迅猛,但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中推广应用仍存在着一些障碍

1、网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中国有6亿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0%以上,但是上网人数只占全国上网人数的0.5%。我国各个地方使用网络的程度也有差距,目前东部地区的一些城市使用网络的程

2 度相比较高,西部地区使用网络程度相对较低。在上网人数和上网比重方面,东部各地区远远超过了西部。

2、农村信息资源建设推广仍需加强

我国建立了许多与农产品相关的网站,但大部分网站都未能真正直接与乡镇一级的农民接触。大部分农民仍看不到网站上的产品信息,许多农村山村地区仍是被网络遗忘的角落。在信息资源建设中仍没有建成良好的机制,目前我国农业信息主要是以传统的方式传送,以传统的电话、电视以及新兴的电子邮件为传送手段。报送对象是农村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及有关部门,内容主要是有关农村生产进度、灾害情况。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没有得到系统的整合及综合的开发利用。虽然目前农村信息网上可以进行信息查询,但找到的信息也比较杂乱,急需进行信息资源的加工、整合。

3、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知识,消息闭塞从而造成产出的农产品产量、质量难以符合市场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由此来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存在问题。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有了极大改善。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文化水平还很低,各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异,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这与国家进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是矛盾的。

我国农民文化水平低,将直接影响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力。与其它营销模式比较,网络营销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更高,如营销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市场调研与管理决策等活动,都要求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国内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既懂网络技术又懂农产品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是及其缺乏的,这就需要有一个中间培养过程。

4、农村电子商务信用缺失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刚刚起步,还没有建成良好的信用机制。还存在不少交易合同难以兑现的情况。另一方面,农村网站涌现,难免良莠不齐,在加上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才刚起步也会存在一些信用问题,在网上也会不时出现一些骗子这让农民从事网上交易也心存了一些顾虑。

3

5、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农产品生产缺乏品牌效应不仅是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我国农产品生产交易过程中的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现象,从表面看我国生产的农产品己经远超市场需求。不过专家指出,这种农产品过剩其实是结构性过剩,表现为无品牌或没有知名度的农产品的过剩,有良好知名度的农产品则从来没滞销过。如今的农产品俨然已经进入以品质求生存、靠知名度占市场的阶段,必须要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建设。尽管我国的农产品也出现了一些知名品牌,但相对于我国的农产品种类,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许多当地很有特色农产品不注重品牌建设,笼统地以当地地名来命名,没有把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其他农产品区别开来。致使好的产品出现滞销的尴尬局面。由于大多数农产品难以实施品牌战略,难以保证产品质量,致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渐突出,也影响了农村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影响了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也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6、生产过程缺少标准控制

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就是按照既定的方式规则进行的,这么做就是为了统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标准,以达到实现交易的目的。我国有关农业方面的标准由许多级标准构成,其中有普遍适用的国家标准,各个行业、地方以及同行业不同企业都有各自的标准,所有的标准都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监督实行。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经营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产品标准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日益成熟。特别是一些超级大国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标准体系。虽然我国一些农产品一定程度上已经进行标准化生产,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

四、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农村电子商务能不能在农村地区取得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掌握。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首先要制定农村居民教育计划,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然后再用专门的农村电子商务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这样便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教会他们怎样利用网络找到与他们的产品相关的信息提高他们在网上交易的信心。具体可以从当

4 地选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首先进行培训。还可以鼓励当地大学生在家乡就业,服务当地,以达到发展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的目的。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使人们能够认识到通过农村电子商务网站能以较低的价格、更为便捷地购买到更满意的商品。鼓励农民尝试农村电子商务,使农民得到实际的利益,进而接受这种新的商务模式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各个地区存在不平衡现象,而且各地农民素质和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当有差别对待。在经济较发达、农民整体素质较高的地区,应积极发展推广网络通信技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应以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电视、广播作为媒介,充分发挥计算机、电话、电视的集中优势。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网络信息应用能力。

农民使用网络的问题就是网络费用的问题。公共网络可以由有关部门出资建设。但农民在家上网的费用以及一些网络硬件需要自己购买。这部分成本只能尽量减少,通过相关部门与网络供应商,硬件生产商进行合作,生产一些质量高费用少也就是性价比高的设备。还有就是农民使用与农业相关的信息的费用,比如农民使用手机来接收农业信息,一般来说每一条信息都是需要付费的。而上网搜集信息需要开通网络,就需要网费,这对农民来说,这是在获得电子商务带来的收益之前所需支付的一笔不小的成本。对于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来降低或减免。网费的减少,信息费用的减免必然会吸引大量的农民使用网络,以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不管进行哪种方式的电子交易,品质是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农产品品质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保证。

一是加强标准化控制。目前为止农业部已经出台了若干农业生产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的实施并不太乐观,这在前面也说过。在WTO环境下,这种状况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更给某些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抵制提供了借口。因此,无论是为了保证消费者食品的质量安全还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控制。农村电子商务也要求进行标准化控制。由于土地经营分散,各家各户生

5 产的农产品即使种类相同,但是由于使用的生产资料、管理方式的不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相差也将会很大。由于网上交易中买卖双方并不会面,因此,交易的农产品质量好坏成为影响交易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也越来越必要当前,农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品质不符合标准要求,根源就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有一道环节的操作不符合标准就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的着手点有俩个。首先,将一系列标准应用于生产过程,特别针对农产品,有关部门一旦发现农产品不符合标准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姑息,对一些用于农产品的药物以及肥料也要严格控制。其次在农产品加工商对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应按照有关标准严格控制,当国内的一些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样时,应按高标准执行。特别是打算出口的农产品,一定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在用标准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

二是实行品牌化管理。我国农产品缺乏品牌化经营。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对外国的开放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品牌成为农产品竞争的主要手段,也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刚起步,到2004年底,我国新增农产品商标近9000万件,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是把农产品的品牌做大做强,形成品牌体系,加强抵御内在和外来危机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加强,要求“绿色消费”,只有把我们的品牌做大做强,使企业在市场上的正面形象大幅度超过负面影响。根据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际情况,在大量的品牌数量基础上,要实现品牌统一化、产品特色化和渠道多样化。农产品要倡导绿色与健康,针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准确定位。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农产品加工商与市场的互动交流,有助于企业对自身和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农产品企业要有更强烈的品牌意识,拿起知识产权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产品商标,利用商标建立品牌,通过品牌宣传来占领更大的市场。在网上交易中,品牌宣传的效果是传统媒体所不能及的,只要农产品企业在自己的网站或在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宣传、产品信息的发布,通过网络,全球各地的相关行业都能获得企业的相关资料。

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加快实施进程,帮助更多的农民、农产品企业通过品牌优势占领更大的市场。

4、 建立有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6 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落后是阻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政府对农村地区交通状况进行改善的情况下,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起从乡村到城市的集仓储、加工、配送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配送体系。现阶段可以采取如下方式: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可以与现有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在网站上成交的农产品由指定的物流公司进行运输,因为农产品的特殊性,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由承运企业来负责。也可以由农产品加工商自己组建物流部门,专门负责企业的农产品运输,这种方式适合资金实力雄厚的农产品企业,有利于企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运输网络,能够尽可能降低企库存量,但是运输风险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的。农产品的运输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这一环节,整个电商务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要鼓励更多的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面向同行业及其他企业的物流运输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5、鼓励农产品企业以及中介组织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网站

电子商务网站是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网络平台。也就是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交易市场越多,为农民、农产品企业提供的交易机会也就越多。刚开始可以主要以官方农村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用户增多,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这些网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要鼓励更多的农产品企业以及农产品中介组织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并引导这些网站提供不同的交易方式,使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种类变得丰富多彩,以吸引更多的外地商户进行农产品交易。

6、建立安全可靠的支付体制

对于网上交易活动来说,买方按时收到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卖方按时收到货款即表明交易过程的结束。目前电子商务所用的支付方式主要是银行卡转账第三方支付的方式。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所具有的问题就是使用网络进行交易的主要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农民和一些农业企业,而一般银行都不在农村,只有信用社。所以这就给网上支付增加了难度,我的建议就是使用信用合作金融系统发展电子支付。对于农民或农产品销售企业来说,只要到当地的信用社就能进行账户查询,就能知道货款是否收到。这是短期内解决电子支付问题的一种手段。随着农村网上交易量的增大,电子支付市场存在巨大潜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了农村的战略地位。因此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必将成为趋势。因此,

7 为了实现农民的网上支付,可以鼓励一些农民信任的其他金融机构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开展农村市场业务,为农民提供方便。同时对自身也有益。农村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实现还有赖于网络的安全性,因此,在农村地区也需要加强网络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网上支付的安全。

由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才刚刚起步,仍需要政府出面在农民与农业企业之间架构一个沟通的桥梁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农村与电子商务的有效结合需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下,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开展。

8

凹凸凹公司在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中

可配合完成以下方面工作

根据各级领导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工作指示,结合我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就现阶段针对农村电商我公司可完成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技术研发

可完成网站策划、后台代码编写、程序制作、网站测试、服务器配置、网站日常更新、维护等工作。

我公司现有技术团队3-5人,并且采用高薪聘用方式常驻黄骅。自我公司创立3年多以来,在技术团队的通力合作下,自主研发创立了微网站、本地优惠网两大平台,截止至2015年6月,平台在全国已开通分站200多家,并且始终保持良好稳定的运营状态,同时技术团队通过公司项目的开发,在业务方面也达到了非常密切的配合度,能够较好的完成网络平台项目的开发工作。

二、平面设计

通过我公司专业美工人员,可完成标志设计(logo设计,商标设计)、 广告设计、广告创意设计、. 海报设计、 DM 设计(宣传单设计)、贺卡设计、请柬设计、报纸、杂志排版设计、各类印刷品设计等。

三、咨询服务

公司现有的专业客服人员,可完成网站平台及相关业务的咨询解答等服务工作。

公司在2年以来对全国代理商的网络及电话服务过程中,客服人员积累了熟练的业务知识和高超的服务技巧,更是不断的提高了客服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较好的完成相关业务的咨询服务工作。

四、教育培训

1、根据具体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2、根据受训群体制定多媒体课件;

3、组织讲师进行组训授课。

9

公司在全国市场代理商的招商、管理、培训和服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培训让新加盟的代理商可以很快的开展业务,教育方面,经过不断积累也拥有自己的课程主持和专业讲师,能够较好的完成各项教育培训工作。

五、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

我公司自成立以来,在黄骅组织了两次大型的技术交流、研讨会议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一次大型会议,2013年8月24日,以《OTO-互联网新经济论坛》为焦点的会议主题,在黄骅市金都花园酒店召开。这次会议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朋友不远千里来参加会议。同时,更是让黄骅市委领导高度关注,对OTO这种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更是让全国的代理商在工作上信心倍增。让全国各地来考察项目的朋友,全面了解了一家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

第二次大型会议会议,2014年4月12日-13日,主题为《河北互联网电商研讨会》,在黄骅市金都花园圆满成功!本次会议由沧州市商务局、黄骅市人民政府主办,黄骅市商务局、河北凹凸凹信息技术公司承办。会议邀请了河北商务厅、沧州市商务局、沧州市委防范办领导和我市贾兆德常务副市长、王锐副市长及慧聪网运营副总监、河北电商研究院院长、沧州各县市区商务局主管副局长、沧州境内优秀电子商务企业代表、黄骅发改、工信、商务、妇联一把手、河北凹凸凹信息技术公司工作人员、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的100多名本地优惠网代理商、招商人员、客户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六、配合协助上级上报各项材料

我公司自2012年总部设立黄骅至今,多次协助上级上报关于电商方面各项材料。其中在2014年年底,我公司配合整理的《关于黄骅电子商务进农村》课件材料,由王锐副市长亲自到省里汇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为后期开展农村工作奠定了基础,留下了深刻印象。

河北凹凸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0

电子商务进农村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专业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智力支持,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但是当前产教融合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落后、产教融合不充分等,与人才培养初衷相悖,基于此本文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以期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可用之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养举措

本文索引:刘祥凤.<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5):-189.

中圖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和振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且由于该行业对专业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此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商人才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该行业劳动力素质提升的突破口,希冀培养出有技能、有知识、有素质的劳动人才,为实现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使命添砖加瓦。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的深入改革,尤其是《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人才建设的重视,对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 产教融合的概念

产教融合是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就业过程中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具体而言,产教融合是指将学校教育和行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将学校的科学技术研发、学生培养和企业的生产劳动融为一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以便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渗透,产教融合的内涵得到了完善与加深,传达了一些新的理念、价值与导向,对产业全面升级和人才战略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1.2 基于产教融合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需要的是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技能应用能力而成为当代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要之举。

首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学校兴办专业产业带领学生动手实践,或者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创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创造出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次,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当前院校的教师大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水平高,但是知识应用能力欠缺,操作能力也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将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其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最后,有利于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对平台运营、美工制作、宣传美化等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多,产教融合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能够使学校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实现特定岗位人才培养,进而满足用工需求,带动行业结构调整,繁荣当地经济。

2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加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当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诸多瓶颈,难以反哺电商企业的发展。

2.1 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模糊

受制于传统电商人才教学模式,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管理领导层和教师队伍教学观念陈旧,认为学校培养的是单一技能型人才,没有对产教融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实际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单一性,使学校致力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由于教学目标的模糊对学生实行统一教学,忽视了其个性发展方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育策略要注重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发展策略。然而,当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没有真正做到产教融合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存在误区。在教学内容上,部分院校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内容上,注重电子商务知识理论的培养,忽视了企业相关知识培训和实践应用,课程设置较为固化,内容更新存在滞后性。比如对当前电商发展所需的网络安全维护和电子商城售卖等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教学方式上,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讲求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创造力和实际能力,但是当前对人才的培养依然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上,对新媒体、情景教学应用较少,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依然很少。

2.3 产教融合不充分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调整了办学方式方法,仍然存在着教学过程中产教融合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供给与需求较难匹配。一是,当前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没有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中依然处于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缺乏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主动性。加之理论知识的滞后性使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致使两者脱节。二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即电子商务人才的供给难以匹配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这主要是校方与企业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政府相关部门的供需引导也不到位,造成了人才供需难以匹配。

2.4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电子商务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短时间内兴起的领域,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专业学科,实则还是新兴的专业,有待发展提高。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师队伍综合实力不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一是,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许多从业教师非本专业出身,没有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加之缺少相关业务培训,使其缺少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也就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二是,部分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电子商务是对专业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部分教师注重科研而忽视了实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安排合理的实践课程,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3 促进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举措

3.1 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产教融合背景下要求培养出具有创造性、高技能水平和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学校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转变原有的以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其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实践为主,将课堂真正搬出教室,建设实训基地,真正做到产教融合。要明确培养全能型人才的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能力优势,为其选择最合适的实践岗位,使教学情境与工作情景相对接,从而培养出能为企业所用的高素质人才,真正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3.2 创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

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有所更新,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必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行业趋势的变化。在教学内容上,校方应深入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和企业用工标准,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不但要进行基础教学工作,还要关注合作企业的实力问题,注重对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调整教学课程,设立专业基础和公共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和创业能力课程,为行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教学方式上,要对教学方法优化创新,利用新媒体实现多功能教学,实行任务驱动方法与内容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和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其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仔细洞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在需求,以此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兼具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案。

3.3 促进产教有效融合

要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有效融合,要做到实践与理论高度融合,人才供需高度匹配。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将行业的应用任务带进课堂,使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主动调动理论指导实践,明确自身兴趣所在,从而选择最适配的工作岗位,为正式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要促进供需对接,政府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产教供需双边关系进行引导,做好顶层设计。校方要与企业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以网络为依托,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和企业的有效对接建立沟通桥梁,进而深化校企合作。

3.4 建设高素质精专业的师资队伍

为满足人才战略的新需求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一支高素质、精专业,同时又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首先,要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保持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养培训,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激励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校方要与企业建立“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站”等一系列师资培训基地,鼓励教师向企业专家和行业带头人学习,同时要将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以提升教师队伍的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其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最后,高校还要在资金、制度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成长环境,真正培育出德才兼备、技能全面、具备高远职业理想的师资队伍。

4 结语

基于广大消费市场的存在,電子商务未来仍会如火如荼的发展,对高素质精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有着更大的空间,为此各大院校必须顺应产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的趋势,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促进产教有效融合,建设高素质精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当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综合人才,为电商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进步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吕佳麟. 基于产教融合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电子商务,2019(9):63-64.

赵梅芳,路阳.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224-225.

郑丹. 基于“产教融合、平台支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索[J]. 电子商务,2020(2):87-88.

刘晓蔚,叶广仔. 基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J]. 人力资源管理,2016(8):162-163.

陈恩伦,易兰. 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诠释[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2):63-69.

华晓龙. 新时代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工匠精神内涵及特征研究[J]. 江苏商论,2019(12):132-134.

王锐,李医群,杨守双. 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热点及趋势分析[J]. 高教学刊,2020(14):124-128.

Research on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U Xiangfeng

电子商务范文第6篇

【摘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作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利用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进行整合,有效促进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发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混合教学法;中职电子商务

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混合教学法的背景分析

混合教学法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结合,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信息技术不仅能为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还能为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提供更全的内在潜力。

电子商务是一门涉及营销、经济、贸易、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法律等知识的学科。它不仅需要理论、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和创新。因此,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就不能只是传授理论知识,必须要运用混合教学法将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1、感观整体交互,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如何突破,这就需要混合教学法的引入和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是通过图像、声音、实践操作将人的视觉、听觉与触觉三种感知行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綜合的刺激,能够有效地把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再经过加工分析从而获得知识。

2、培养中职学生创新精神

企业电子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关键。因此,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混合教学法应用于课堂,不但能将电子商务课程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还能让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实际上就是在挖掘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得以提升了。

3、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应用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熟练掌握,而且还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如OFFICE系统,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系统和软件,如网页制作软件,平面设计软件、程序开发软件等。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中职电子商务的教师,除了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的整合,还要随时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如两会中提出来的O2O营销模式,C2B营销模式,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等。这样,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拓宽教师的学习途径,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与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1、以电子商务网站促进混合教学与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整合

电子商务是以电子的形式将商品展现出来,大部分知识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展示出来。例如:通过阿里巴巴这个电子商务网站的访问,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魅力,这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在中职电子商务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浏览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体验不同的电子商务情境,让学生对各种电子商务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实践感受,效果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描述。在互联网中学生能够真切地体验到电子商务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不受任何限制进行购物,进而让学生分析电子商务在网络营销中的成功与不足。

2、以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促进混合教学与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整合

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运用到课堂实践中,能让学生扮演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中的各种角色,接触到比较真实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增强学生对创造性知识运用的能力。在中职电子商务课堂中,利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教学,包括互联网应用、校园超市、交易大厅、网上支付、网页制作等,通过场景模拟的实践操作,学生进行邮箱申请、对B2C网上商店的管理、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在线支付、网页编辑等与专业有关的操作。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对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达到教学目标。

3、以多媒体课件促进混合教学与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整合

在中职课堂中一定要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层次分明,尤其是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电子商务课堂中,更加离不开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数字证书的作用时,可以直录制微课“证书应用动画”,通过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数字证书技术的作用。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思考

1、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不是仅仅把教科书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简单地再现出来,事实上,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将视频、音频、图片等直观、立体的综合效应在中职电子商务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

如在讲解电子商务安全的加密解密时,理论知识是枯燥复杂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录制一个动画视频,通过动态演示邮件的收发过程中邮件的加密和解密的步骤,生动形象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称密钥加密方法和非对称密钥加密方法,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2、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将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运用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组织者,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一定目标导向下的多样化的学习教育活动。

五、结语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将其应用于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实用价值,让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法与电子商务充分整合,提高中职电子商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亚芹.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现代化.2015年11期

[2]管香玲.课改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反思与实践研究.教育学研究.2014年33期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的内涵范文下一篇:新员工转正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