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论文范文

2024-03-11

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风气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为了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全身心健康的成长,学校、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及深入研究相关教育内容,让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顺利展开。本文结合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优化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一直都较为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地方教育机关也都先后出台过多个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纲要或教学大纲等,但是截至目前,仍然存在些许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和问题,这些问题迫切有待于解决,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1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差、学习积极性低且很容易产生不同性质的心理问题。例如,一些学生自信心低,而自卑感很强,就容易导致在这个期间出现失落、无目标感的心理。同时因为其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都较弱,这类学生往往无法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有效调节自身的情绪,从而很容易产生具有破坏性的情绪和叛逆行为。这类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十分明显,一般存在着青春期的感情问题,还会有自我封闭、自我压抑等现象,也会经常性出现寻求刺激、探索好奇事物的现象,这些都是让学校和家庭非常担忧的事情。因此,在现今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影响到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校园风气。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

2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对策

2.1逐步建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我国教育部曾多次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是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切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其針对性和实效性。应该在学校中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让全体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都参与其中,各司其职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在某中等职业学校中,可以由主管学生生活的副校长作为总负责人,在各个职能科室中分块、分内容进行实施,以班主任和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为骨干力量,其余所有教师和成立学生心理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可以利用学校论坛、网站以及校园板报等多种媒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可以定期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教学,还可以开展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质的兴趣活动小组等,于此同时学校和学生家长也要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进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和效率。

2.2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制度

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逐步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规章制度,就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保障。其能够有效监督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教师的工作效率。例如,在制度中可以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师在每学期中,不能低于11课时,以及每月不能少于一次心理健康活动课。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制度,还能够根据工作制度的要求,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情况作出不定期的检查,可以根据制度要求内容让教师做到教前有计划,教中有方法,教后有总结,从而能够有效规范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范,提高心理健康教学效果和作用。

2.3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要顺利开展,教师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参加校外或其他渠道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专业素养,也可以高薪聘请相关专家为学校教师不定期进行培训,让心理健康主要负责人员和教师全员整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学校也要积极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和科研内容,并将其研究或科研成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或考核的内容中,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稳步发展并落实到实处。同时能够组建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科研队伍,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2.4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增设心理辅导特色服务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就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要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能够有效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或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于此同时,其他任课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激励策略教学或鼓励教学,让学生能够快乐的进行学习。另外,学校也可以利用特定的日期,组织一些大型的文艺、体育活动,从而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中交往中提升学生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问题。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具有特色服务的心理辅导空间或课程,例如,在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门诊”,让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解难答疑,解决学生容易出现的如女生生理、心理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学习思维问题等,如此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摆脱心理困惑,提高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打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中所提及的各种方法和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能够自身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方法,从而在生活中能够自然而然的运用,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该敏感阶段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能够健康全方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文娟.在活动中内化体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03):36-38.

[2]谷立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掌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特点、了解学生管理动态、探索学生管理方法,是中等职业学校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学生管理;对策

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中等专业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而加强学生管理则是确保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

1.学生管理的内涵、特点

1.1学生管理的内涵 学生管理是指学校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各方面,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条例、行为规范等,以约束、教育、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项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木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并对各种不良倾向自觉地予以抵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2学生管理的特点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活动的中心。因此,它与一般的管理活动有所不同。首先,它所要实现的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和全面的提高,因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其次,不同学生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又表现出个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再次,学生管理只有通过具体的管理活动与学生直接接触、交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认清其发展水平,从而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有效的指导,才能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2.现阶段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现阶段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厌学情绪浓,文化基础差。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整天无所事事。上课等敲钟,下课一窝蜂,课间打呼噜,自习乱哄哄,文化知识基础极差。道德素质滑坡。尊师重教是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的美德,古人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但是,现在的学生,不但没有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教育,反而把老师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个性强烈。现在有些学生把追求个性看成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我行我素,犹如天马行空。为了追求所谓的美而穿金戴银、染怪发;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而无所顾忌、目空一切;为了填补所谓的情感空虚而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2.2存在问题的原因

社会原因。社会上各种不良习气的影响。如社会道德的蜕变、贪污受贿的不断出现、黄赌毒的流行,无不对那些思想活跃但又尚欠成熟和稳定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各种宣传媒体的误导,对那些心理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奇心和可塑性强、筛选信息能力弱的青少年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影视作品的粗制滥造,一部好的作品,可以教育和激励一代人,同样地,一部坏的作品,也可以影响甚至会毁了一代人。现在的影视作品,可以说得上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真正具有艺术和欣赏价值的并不多见,不少作品都是反映爱恨情仇、黑帮暴力,这对于正处在花季的学生来说,其负面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家庭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传统思想和美好愿望。因此,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严加管理,对孩子进行“家长制”管理,使他们在家都是“孝子”,到了学校却成“叛逆”。另有一部分家长,对子女是逆来顺受、关爱有加,视为掌上明珠,称他们为“小祖宗”、“小皇帝”,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坏习性,这无疑就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学校原因。现在的中专学校,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影响,片面地、盲目地追求增加专业技术、技能的教育,不但没有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连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课也搁置一边,还美其名曰:这叫“弃车保帅”。管理制度不健全。现有的规章制度与学生的状况就显得很不协调,传统的学生管理,较多地强调管理者对学生的“管”,重视的是如何采取一些强制的、约束性的措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只看表面现象,忽视客观实际,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使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

3.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3.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思想教育要先行。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通过专题学习、专题讨论、写心得、出专栏,搞竞赛、搞演讲,使学习既轻松活泼,又深入扎实,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爱国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八、一”、“十、一”、“香港、澳门回归”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树立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人生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干扰。开展专题教育。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与之相适应的专题教育。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瞎攀比、铺张浪等问题,开展“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专题教育活动;在植树节时开展“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劳动竟赛;在文明礼貌月里开展“树立新形象、争做文明人”的演讲比赛;在国庆节举办“歌唱祖国”的歌咏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能、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又可以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专题的丰富内涵及教育意义,使学生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得到提高。

3.2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应该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序进行。因此,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在纪律方面,都应当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3.3加强班主任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班级所有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教育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影响的桥梁。班主任的工作态度、管理方法和教育艺术,对学生的管理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是能否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要加强班主任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组织经验交流会,通过学习交流,以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制定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工作作风。

3.4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以及其他学生社团的作用

学生会、团委是学生的群众组织,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同学当中,与同学朝夕相处,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把同学们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反映给学校,便于学校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他们,及时地将学校的有关要求和决定传达到同学当中,便于学生了解情况,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其他的学生社团(如文学社、记者站、书法学会、电脑学会等),由于其具有导向性、协调性、凝聚力等功能,在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示范效应的作用。同时,各种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

3.5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企业减员增效,政府分流,大中专院校扩招,给中专毕业生带来巨大的挑战。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应看到,我国的顺利入世、经济的复苏,又将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教育学生坚定信念,立志成才。学校应主动出击,到有关的行业、部门了解就业需求情况,为学生牵线搭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近年来,我校每年都派人到经济发达的深圳、珠海等地去了解就业需求信息,解决了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实践证明,学生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 问题提出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有文化、有实践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对中职学校而言, 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评价目标多限于认知领域;评价手段以书面测试为主;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结果;且教师是唯一主体。学生的非智力能力、情感态度无法得到体现, 学生的成长进步难以得到肯定。既不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 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不能体现职教特色, 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1.2 研究意义

1.2.1 国家层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十二部分第42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职业教育改革育人模式指明了方向。现代职业教育不光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还要注重对学生现代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培养, 因此, 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企业顶岗实习, 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 建立学校、企业、家庭相结合的学生多元评价模式至关重要。

1.2.2 学校层面

传统的学生评价基本上是班主任老师说了算, 有时班主任为了体现公平公正, 采取投票的方式, 结果表面上民主, 选出了先进, 但实质上并没有达到激励全体同学上进的效果。往往导致评先的时候大家关注, 评先完成后大家状态依旧。所以很有必要结合中职生生源的特点, 结合专业的特色, 研究出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的多元量化评价模式。使评价的结果更具有借鉴性、更具有激励性、更具有可操作性。

1.2.3 学生个人

推行多元量化评价, 让学生在平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 感到有章可循。从进校开始, 学生就能从多方面寻找适合自己努力的方向, 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学习, 可从多方面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学生可以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学生干部工作中去锻练自己、发现自身的价值, 从各方面都以量化的分值给以确认, 让学生感到只要他付出, 他所得到的量化分值就在增加, 学生就能感觉到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如果学生违纪或学习工作方面懈怡, 量化分值就会减少, 从而激励学生从多方面去努力增加他的量化分值。书本知识比不过, 就比技能, 技能比不过就比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比不过就比守纪律, 守纪律比不过就比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比不过就比组织管理能力。真正达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让中职学生有成就感。

2 理论基础与依据

2.1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 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 (主要是读和写) 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 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 (空间智能) 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 (肢体运作智能) 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 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 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 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而应看到学生在其它方面的闪光点。

2.2 布鲁纳的教育理论

布鲁纳 (J.S.Bruner) 认为,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 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 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 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 而每一片断 (或一个事件) 总是涉及到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由此认为, 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3 核心概念界定

3.1 评价

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评定某一事物的价值, 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 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

3.2 量化

量化评价将评价指标中的每个条目按重要性配以一定的分值, 评价时根据每个条目的完成情况或表现情况给一个评分, 评价的结果只需将每个条目的得分或扣分汇总即可。

3.3 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就是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以利于评价结果尽可能客观、公正、合理, 使评价的结果更具有实用性。

学生多元评价是指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单纯采用传统的考试答题方式, 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分等级, 而是采用多种途径, 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系列评价方法, 通过评价, 促使学生时时反省自己, 促进学生在情感、体质、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4 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4.1 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描述

4.1.1 国外

通过查阅对学生评价的相关资料, 了解到国外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正在向多元化方向推进。

4.1.1. 1 德国

德国在评价方面引入了社会化, 通过确定兼顾情境性和整体性的评判依据和保证多个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来遵循客观性原则, 克服能力本位评价缺点;通过明确和细化课程的能力目标和利用情境性的任务来整合种种评价方式, 及时反馈能力开发信息;推进对能力发展趋势的顺应, 发挥评价的过程性激励促进功能;并注重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评价结论, 树立教学评价对能力开发目标的服务及反思促进的观念。

4.1.1. 2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学生评价》, 除了对知识、技能评价以外, 明确地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列为评价内容, 有评价就有导向。

4.1.1. 3 日本

日本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到达度的评价, 还包括对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的评价。

4.1.1. 4 英国

英国就“问题解决技能”制定了四级标准。其中是按四级水平、三个指标来制定的。它的每一级水平是按三部分来做的, 第一部分是说你需要知道什么;第二部分是你必须做什么;第三部分是指导语。按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递增上去, 要求越来越高。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感觉用这种评价标准去评价我们的学生, 对培养他们的能力会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4.1.2 国内

4.1.2. 1 浙江

浙江省湖州交通学校做了《中职学生学业成绩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成绩, 而且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构建了“多元·全程·发展”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仅是对中职学生学业成绩作评价。

4.1.2. 2 广东

广东佛山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焦玉君做了《构建四维多元学生评价体系, 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她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 结合当前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 提出了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即“四维多元评价体系”及具体的实施措施, 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四维”就是“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企业”四个维度。

4.1.2. 3 黑龙江

黑龙江经济贸易学校张万友、刘辉、王英伟做了《构建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 “一卷定优劣”, 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职业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要求中职生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外, 还应该具有更好的综合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等, 所以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来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中职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1.2. 4 福建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蔡宗松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对学生学业成就多元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进行多元化评价, 更加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 使评价更富有激励性, 评价的多元化功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水平, 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2 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在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多元化评价模式尽管全世界及全国各地都在做相应的研究与探索, 但由于多元评价的要素太多, 使评价过程显得繁琐, 日常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教师不太愿意采纳此评价方法, 导致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推广。目前开展的多元评价研究对结果没有客观地综合量化, 对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都还值得探讨。

综上所述, 很有必要研究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合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多元量化评价系统。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 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布鲁纳的教育理论为支撑, 结合国内国外的评价方式, 提出了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多元量化评价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元,量化,评价方式,中职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万友, 刘辉, 王英伟.构建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J].华章, 2011.

[2] 湖州交通学校课题组.多元全程发展[EB/OL].百度文库.

[3]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宋文理, 黄小鹏, 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 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如何能把这些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正常教学的学生中间, 找到一条最适合中国基础阶段外语教师的实用的训练方法成为外语教学研究者的一个新课题。

2 元认知学习策略

2.1 策略研究的术语分析

O’Malley和Chamot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元认知策略进行训练。元认知策略:根据Rubin的观点, 元认知策略用于检查、控制或者指导自己的语言学习, 也就是如何了解自己的学习。

2.2 元认知策略训练的研究实例

(1) Carrell的研究。

作为20世纪80年代策略训练的研究者之一, Carrell P L的研究也呈现了这一时期策略训练具体化的特点。他将策略训练放置在阅读教学的框架中进行, 专门研究通过元认知策略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元认知策略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性作用。根据这一理论, Carrel l, Pharis和Liberto就两项元认知策略进行了一次训练实验, 通过“语义图表法”和“经验-课文联系法”进行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训练。

(2) J·O’Malley等人的研究。

J·O’Malley是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之一。他首次把学习策略放到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框架中进行研究, 在一般课堂教学环境下, 策略训练是否能对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具有促进作用。

(3) 中国教师纪康丽的研究。

纪康丽, 一位中国的英语教师, 2001年在中国清华大学开展了一项训练项目, 旨在训练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以适应大学外语学习。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所教班级的大学一年级学生。

3 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对象—中职学生的特点

(1) 中职学生处于策略训练的最佳时期,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发展学生策略性的学习能力亦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紧迫任务; (2) 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外语学习的效果还是不理想。虽然可能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 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3) 通过元认知策略训练培养中职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性。学生除了具有前面所探讨的特点之外, 最重要的是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不会主动学习和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去学习。

3.2 实验研究的设计

(1) 元认知策略训练的主要内容: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监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几项。 (2) 实验研究假设:本研究旨在研究对象中通过元认知策略训练培养他们的外语学习自主性。 (3) 实验研究方法:在教学中, 选取本院中专部2009级物流班为实验班, 2009级机电班为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都依据各自的计划和要求保持正常的外语教学, 实验班的学生除此以外还接受元认知策略训练。策略训练活动不是单独的训练课程, 而是融入到常规外语教学活动中进行。训练的元认知策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显性讲解后进行训练的。根据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内容, 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实验性研究。所采用的收集数据的工具主要是问卷调查。

(1) 问卷调查。

学习风格分析调查表调查阶段的第一周,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所有学生接受有关学习风格的问卷调查。问卷采自Oxford (1993) 的学习风格分析调查表。

(2) 访谈。

本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工具就是访谈。我准备了访谈提纲, 但大多数问题属于开放式问题。

4 实验研究的实施

尽管实验前研究者仔细分析了实验可能遇到的积极因素与制约条件, 但项目执行阶段不仅是一个理论构思具体化的过程, 更是研究者不断反思, 调整研究思路的重要阶段。

元认知策略训练能促进中职外语成绩的提高。

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起始成绩基本相似, 但实验班第一次后测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出0.8分, 二次高出2.7分;实验班第一次后测及格率高出对照班1.5%, 第二次高出2.1%;实验班第一次后测优分率高出对照班1.2%, 第二次高出4.3%。以上结果表明, 该实验对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 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时间, 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 有效运用和改进学习策略,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有一定成效, 经过训练的学生好于未经训练的学生。

这项训练活动具体施行于中职学生, 不仅仅是训练的过程, 策略训练工作结束后的继续保持更加重要。教师在策略训练结束之后还能在教学中继续系统性地介绍和强化策略的使用, 学生因此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 最终应该能够改善中职生外语学习的现状。

摘要:随着职业技术的发展, 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生的学习状况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策略训练特别是元认知策略的训练, 来论证其对中职学生特别是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中等职业学生

参考文献

[1]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4.

[2] 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287~289.

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对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加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和数量逐渐扩大,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门槛放宽和高职生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教育质量也面临极大的挑战。本文旨在针对高职生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学习现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教学感受,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状况;思考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为了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进行的教育模式,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入学人数迅速提高。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五年一贯制、三校生、高职生等,然而随着高职生人数增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员构成也比较复杂,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参加高考过来的学生,有参加三校生考试考进来的,也有初中毕业后上五年一贯制大专进来的。从总体上来说,大多人还是认为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有一个好的前途,有努力学习的愿望;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信心,对自己的今后没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很好的规划,这些都是当下很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才刚刚开始,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很多不足和问题,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克服,高等职业教育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1 高职生学习现状

我国学者做的相关调查显示,高职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学习状况:

(1)学习倦怠。相对于初中生和大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常出现旷课、上课不专心听讲等现象,对专业或学习不感兴趣,没有明确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在学习上失去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热情也是不稳定,只对部分课程感兴趣,对大多数课程比较厌倦、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学生只是为了拿到一张文凭而已,不是真正为了学习一门技术和手艺而好好学习。

(2)学习自主性不足。高职生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是未能进入高等院校,也不像高中那样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大多数对高等职业教育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也比较迷茫。很多学生仅仅是在上课听听老师讲授的知识,很少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也很少有人去图书馆借书,图书馆借书率相对于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比较低。很多人认为进入职业技术院校就比别人低人一等,因而对自己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明显不足,出现破罐子破摔现象,不好好学习;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并没有意愿就读职业院校,迫于父母的期望和压力来学校学习的。

(3)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数高职生学习目标并不明确,我国学者刘季冬等人对江西三所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只对专业的就业形势感兴趣,而对专业本身不感兴趣,仅仅单纯从就业角度进行学习,并未真正爱好本专业知识。从未长远考虑,学习本专业是为了谁,最终学习本专业的目的是什么?部分学生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想法,相当有一部分学生最终目的混一个毕业证,从没有想过学习对于将来有什么作用,学好一门技术有什么用。

(4)智能手机、网络干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它本身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这些媒介也带了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看电影、微信聊天等,在高职院校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比较多,干扰了学生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影响到学生的某些生活习惯,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作息生活和习惯。

(5)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高职生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感兴趣,只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或者迫于父母的其他原因而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学生的旷课、迟到、厌学现象也比较严重,自主学习的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学生退学、弃学现象也时有发生。

(6)学生的自信心不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生源有高考落榜生,三校生和五年一贯制大专的学生构成。很多学生都是曾经在学习遇到挫折而来到了高职院校,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没有考上大学或者高中而来到职业院校,自己本身文化课成绩就不好,认为自己基础相对低,对于学好理论知识缺乏信心,很多学生都认为专业理论课很难,自己很难理解和掌握。

2 出现这种学习现状的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不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

2.1 从学生自身来讲。

随着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同时,学生的生源质量,学生自身素质却在下降。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学生的整体素质却没有以前好。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考不上高中、大学才来上职业院校,有些是通过三校生考试或者进行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这些学生本身入学目标也不明确,来到学校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来到学校,很多学生认为自身由于没考上大学,才来高等职业院校就读,并非自愿报考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比较低。同时很多学生对自己能否学好专业知识缺乏自信心,缺乏自我效能感,自我实现的需要较弱。

2.2 学校方面

随着国家加大扶持高等职业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虽然近几年学校在校人数迅速增多,发展较快,然而现在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由中专院校发展而来,很多办学思路和办学宗旨还未完全转变,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还需不断摸索和进行教学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级、办学质量、办学规模、办学理念的提升。此外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主要是理论讲授为主,缺乏相应的实训场地、实训操作较少,在实用技术的实践上有待提高;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也存在诸多不足,课程设置中讲授知识偏理论,学生理解力有限,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部分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一定的认识误区。

2.3 社会环境

社会普遍追求高学历的背景下,人们对高等学府的膜拜。“万般皆下苦,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考不上大学才进入高职院校是件不光彩的事;部分人认为当工人是件丢脸的事,国家相关教育政策也没有落到实处,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职业院校有一定误读,大环境的影响,使很多学生有种自卑倾向,从而出现厌学,读高职是无奈之举,从而产生自身无用论的想法等。

3 解决对策

为了很好解决学生出现厌学、学习兴趣不足等现象,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引导,明确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的教育,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尽其才,人尽其能,不同岗位塑造了不同的人生,不管什么人,什么岗位,都将有所作为。社会不仅需要金领、白领,还需要蓝领。只要不断努力,也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自己人生价值也会得到体现。

3.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教学,使知识真正得到迁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提供一些实训机会、实践性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多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不空谈理论,使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唯有注重学生兴趣教育,才能使学生爱学、乐学,才能真正进入课堂,学习实用的专业技术,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才能主动学习,从而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平凡的岗位也会有不平凡的贡献。

3.3 提高教师教学艺术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自身素质。让学生更好接受教师。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使学生们通俗易懂的理解专业知识。第三,教学过程要讲求艺术,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此外,教师应要有自信,有信心教好学生,并将这种自信心转移的学生身上,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信心通过自己的高等职业教育转变自己的人生。

3.4 社会环境的净化和改善

国家应继续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重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相对稳定良性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就业环境和晋升空间,使学生感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也大有可为。学校方面,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技精、崇德、尚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出社会认可,反应良好的技术人才,才能得到更多人对职业院校的认可,职业院校才能越办越好。

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才刚刚开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也是导致学生出现种种弊端的原因之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有短暂的历史,但它会有辉煌的明天。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生源质量,是市场经济发展所需,是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好坏与学生具备技能高低息息相关,只有提高高职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于社会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现状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2] 胡廉.利用情感因素培养高职生英语学习兴趣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 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言出版社,1992.

[4]黄文利.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4).

作者简介:

张凌云(1985.11-),男,汉,甘肃兰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刘艳 (1983.3-),女,汉,新疆伊犁,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技校学生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1当前的中职学生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然而, 当前的中职学生评价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片面。学校过于侧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测试, 忽视职业教育中应该培养的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二是评价指标单一。学校或主管部门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结果, 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忽视学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三是评价方法单调。评价者过于注重书面测验、考试等量化评价, 缺乏突出职教特色的针对性评价。四是评价主体单一。当前教师几乎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忽视评价主体多元化, 尤其是忽视自我评价及社会行业评价的价值。在这种以普教教育评价模式来评价职业教育的影响下, 教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学习的结果, 即考试成绩, 而不关心学习的过程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轻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五是偏重于结果评价、统一评价, 基本引用普通教育的评价方式。如个别省市还在组织期末统考, 严重忽视个性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职业性评价等。

面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素质较差,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厌学情绪严重等情况, 继续使用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 不仅不利于中职生的学业进取, 而且可能进一步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加剧他们的厌学程度, 甚至退学。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迫在眉睫。

2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的主要内容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三个版块构成。基本素质又包括道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方面。文化素质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和公共拓展课程学习两方面。专业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 即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和顶岗实习;二是专业拓展, 即专业拓展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专业讲座;三是专业表现, 即技能活动和技能表现作品设计。

2.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的操作流程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教师和相关部门。评价标准、办法、依据及所占权重不同内容各有变化。

1) 道德与公民素养的评价。

(1) 评价标准。

1道德意识: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2道德行为: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对同伴、教师、企业人员等各类社会成员有意义的行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 能自我约束, 自我激励。3公民意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活动需要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主体意识、法治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等。4公民行为:使用权利与承担义务, 体现主人翁地位, 维护法治, 保护环境, 运用科学技术等。

(2) 评分办法:1“道德素养”按照三级标准计分, 优秀记3分、良好记2分、合格记1分, 有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记0分。2“公民素养”按照三级标准计分, 优秀记3分、良好记2分、合格记1分, 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行为记0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表现情况, 参照《班务日志》《学生操行评定表》《违纪学生情况表》《学生处分登记表》《学生获奖情况登记表》等记载。

(4) 评价权重:自评占20%, 互评占20%, 师评占60%。

2) 学习与创新能力。

(1) 评价标准。

1主动学习:主动设计学习活动、监控与调节学习过程的能力。2独立探究:提出研究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提高技能的能力。3信息的搜集与加工:使用互联网络、行业软件等信息技术, 完成特定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任务而搜集、组织、管理与处理信息。4解决问题: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综合考虑多元的目标和多元的问题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决策, 提出基本解决方案。5服务社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行业情况和发展趋势。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有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主动参与家庭、社区、企业等社会实践, 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咨询和服务。6创业实践: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 积极参与创业培训和实践, 能初步制定创业规划或方案, 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创新意识:在各类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具有创新动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热情。8创新技法:熟悉创新活动的原理、技巧和方法。有创新发明思路, 选题实用、理念新颖, 方案可行, 并能独立或协作完成创新作品。

(2) 评分办法:1“学习能力”按照学生学习能力表现情况计分, 优秀记3分、良好记2分、合格记1分;2“实践能力”按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和效果计分, 优秀记3分、良好记2分、合格记1分, 不合格记0分;3“创新能力”按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计分, 优秀记2分、良好记1.5分、合格记1分, 不合格记0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表现情况, 参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学生创业实践情况登记表》《学生创新发明情况登记表》等记载。

(4) 评价权重:自评占20%, 互评占20%, 师评占60%。

3) 合作与交流。

(1) 评价标准。

1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班级、社团工作以及校内外其它活动 (如辩论、演讲、书画、晚会、运动会等) 。2分工协作:在理论学习、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 为实现团队共同目标而进行任务分工, 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多方位协调。3主动交流:主动适应新环境, 能与同伴、教师、企业人员等社会成员交往。4观点表达:能用适当的语言和适合的方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5理解沟通:能在特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聆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准确把握要点主旨并能选择性采纳。

(2) 评分办法:1“合作能力”按照学生参与活动和团结协作的情况计分, 优秀记4分、良好记3分、合格记2分;2“交流能力”按照学生交流能力表现情况计分, 优秀记3分、良好记2分、合格记1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表现情况, 参照《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学生班级、社团职务登记表》《学生获奖情况登记表》等记载。

(4) 评价权重:自评占20%, 互评占20%, 师评占60%。

4) 运动与健康。

(1) 评价标准。

1基本体质: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的要求。2运动习惯:在长期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稳定性和规律性的锻炼方式。3卫生习惯:长期保持个人卫生, 保持学习、生活与工作等场所环境卫生, 并能主动进行卫生防疫。4自我认识:能够保持身心发展的一致性, 及其自己的行为方式与对自己认识的一致性。5自我调节:对客观事物表现出积极情绪, 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环境中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6职场健康与安全知识:熟悉学习和工作环境中有关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常识。7职场健康与安全行为:遵守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健康与安全规范。

(2) 评分办法:1“身体健康”按照学生基本体质、运动技能、运动和卫生习惯的表现情况计分, 优秀记2分、良好记1.5分、合格记1分;2“心理健康”按照学生自我认识和情绪表现情况计分, 优秀记2分、良好记1.5分、合格记1分;3“职场健康”按照学生的职场健康和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计分, 优秀记2分、良好记1.5分、合格记1分, 在学习和工作场所中出现安全责任事故记0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表现情况, 参照《班务日志》《班会记录》《新生入学健康体检表》《学生体质健康录入表》《中小学健康体检表》《学生心理咨询记录表》《安全稳定工作记录表》《家校联系卡》等记载。

(4) 评价权重:自评占20%, 互评占20%, 师评占60%。

5) 审美与表现。

(1) 评价标准。

1感受美:感受文学、音乐、舞蹈、影视等作品和劳动中的美。2欣赏美:欣赏文学、音乐、舞蹈、影视等作品和劳动中的美。3行为美:仪表、情感、品格劳动等方面表现美感。4创造美:能在各类艺术活动和作品设计中创造美的事物或作品。

(2) 评分办法:1“审美”按照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计分, 优秀记1.5分、良好记1分、合格记0.5分;2“表现美”按照学生行为和艺术表现情况计分, 优秀记1.5分、良好记1分、合格记0.5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表现情况, 参照《班务日志》《班会记录》《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记录表》等记载。

(4) 评价权重:自评占20%, 互评占20%, 师评占60%。

6) 公共基础和公共拓展课程学习。

(1) 评价标准。

1出勤情况: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及请假制度,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2遵章守纪: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3主动学习:学习目的明确, 专心听讲, 认真笔记, 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 主动提问,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4完成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内、外作业, 不抄袭, 书写规范、版面整洁。5阶段测试:参加随堂、单元、期中等阶段性测试, 真实反映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情况。6期末考试/考查:参加期末考试/考查, 综合反映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情况。

(2) 评分办法:1按照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计算课程学期总评成绩, 其中学习态度占20%, 学习过程占30%, 学习结果占50%;2在计算某一学期每门课程的权重分时按照当期课程数的平均值计算, 设当期课程门数为N、课程类别权重为M、某门课程总评成绩为X、某门课程的积分为Y, 计算公式如下:Y= (M/N) ·X/100, 学期总评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 Y计零分, 补考合格, X=60, 课程的积分Y按上述公式计算。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 参照《班务日志》《学生作业完成及处理情况登记表》《学科计分册表》《学生成绩汇总表》等记载。

(4) 评价权重:学习态度20%, 学习过程30%, 学习结果50%。

7) 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课程学习。

在评价标准上与公共基础和公共拓展课程学习相比, 增加了实训、实验内容。其余评分办法、评分依据和评价权重均一致。

8) 顶岗实习。

(1) 评价标准。

1实习出勤:严格遵守顶岗实习单位作息时间及请假制度,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2遵章守纪:遵守顶岗实习单位规章制度, 服从实习单位安排;遵守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服从实习指导老师管理。3主动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 能不断发现问题, 及时总结与反思。4实习活动:主动积极参加顶岗实习单位各种正常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5实习总结:完成实习总结, 真实反映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6实习鉴定:顶岗实习单位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对顶岗实习学生综合表现的评价。

(2) 评分办法:1按照实习态度、实习过程、实习结果计算顶岗实习总评成绩, 其中实习态度占20%, 实习过程占30%, 实习效果占50%;2顶岗实习的综合素质积分Y=70%·X, 其中X为顶岗实习总评成绩。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企业实习表现情况, 参照《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等记载。

(4) 评价权重:自评占20%, 师评占40%, 其他 (企业) 占40%。

9) 教学实践。

(1) 评价标准。

1出勤情况:严格遵守教学实践单位作息时间及请假制度,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2遵章守纪:遵守教学实践单位规章制度, 服从实践单位安排;遵守学校学生实践管理办法, 服从实践指导老师管理。3主动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主动, 能不断发现问题, 及时总结与反思。4教学实践活动:主动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单位各种正常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5教学实践总结:完成实践总结, 真实反映在教学实践期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6成绩鉴定:教学实践单位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对教学实践学生综合表现的评价。

(2) 评分办法:按照学生的实践态度、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计分, 优秀记2分、良好记1.5分、合格记1分, 未参与活动者计0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教学实践单位的表现情况, 参照《学生教学实践考核表》记载。

(4) 评价权重:自评占20%, 互评占20%, 师评占60%。

10) 专业讲座。

(1) 评价标准:严格遵守现场纪律,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不随意走动, 专心听讲, 认真笔记, 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 积极参与互动;撰写心得体会或总结报告, 真实反映讲座内容和学习收获。

(2) 评分办法:按照学生参与专业讲座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计分, 优秀记2分、良好记1.5分、合格记1分, 未参与活动者计0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专业讲座中的表现情况, 参照《班务日志》记载。

(4) 评价权重:自评占20%, 互评占20%, 师评占60%。

11) 技能活动。

(1) 评价标准:参与校内外专业技能活动 (职业资格鉴定、技能大赛、技能展示、技术服务等) ;参与校内外专业技能活动获证、获奖情况。

(2) 评分办法:按照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和活动效果计分, 优秀记2分、良好记1.5分、合格记1分, 未参与活动者计0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技能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参照《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获奖情况登记表》记载。

12) 作品设计。

(1) 评价标准。

1设计思路:选题实用、理念新颖, 方案可行。2设计活动:遵守毕业作品设计规程, 运用专业知识技能, 独立或协作完成。3作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2) 评分办法:按照学生毕业作品设计情况和效果计分, 优秀记2分、良好记1.5分、合格记1分, 未参与活动者计0分。

(3) 评分依据:依据学生在毕业作品设计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参照《毕业作品成绩统计表》等记载。

3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 校领导与中层干部的观念转变和重视程度。观念转变是最重要的环节, 牢固的树立学校管理的归结点就是学生的质量的观点;牢固树立对学生评价的全面质量关、多元发展观;牢固树立动态管理、过程管理的学生评价观。观念不正确很难改革下去。

2) 多元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还在于老师的执行力, 因工作量较大, 一些老师安于现状, 怕麻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愿意改革。虽然做了也是马虎了事, 不认真, 效果不佳, 影响评价质量。

总之,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 更不应该只是一个等级, 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要学会恰当有效地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去促进教学, 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使中职办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分为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三个大的板块。从道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公共拓展课程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学习、顶岗实习、专业拓展课程学习、教学实践、专业讲座、技能活动、技能表现作品设计等15个方面, 按评价标准、评分办法和评级依据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关键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 钱可铭.刍议中职校学生评价[J].福建建材, 2009 (05) .

[2] 张玲玲, 梅忠义.对学生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6, 20 (2) .

上一篇:足背动脉测量血压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合理人事档案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