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抽油机范文

2023-09-20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1篇

抽油机柔性运行技术是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对曲柄轴位置传感器和电机轴速度传感器反馈到智能控制器的信号进行分析识别, 动态调整电机的输入频率与电压, 从而调整电机转速和输出功率, 自动调控电机在曲柄不同位置的速度, 改变光杆运行速度, 曲柄在12点和6点 (上下死点) 位置附近加速运行, 在9点和3点位置附近减速运行。将原来“衡转速, 变功率”运行转变为“变转速, 衡功率”运行 (见图1、2) , 使抽油机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达到改善系统工况, 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的目的。

(1) 功率调整基本原理

电机的输出功率与电机的输出转矩及角速度成正比关系, 即:

P=T×ω

电机的输出转矩取决于被驱动负荷的大小, 而负荷的大小取决于抽油机井下工况, 在井下工况确定时, 电机在不同曲柄位置的输出功率正比于电机转速。由于抽油机负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因此在运行控制上, 可将上一周期内电机输出功率的实际分布作为下一周期的预期性参考值。将抽油机运行方式由主动变速取代等速刚性的基本原则是:降低高功率区的转速以降低输出功率、提高低功率区的转速以提高输出功率, 实现对电机输出功率和输出扭矩的重新分布。

(2) 电机输出转矩调控基本原理

在变速运行条件下, 考虑到曲柄与曲柄平衡块的惯性作用, 曲柄轴的平衡方程为:

式中:Tm——电机施加在曲柄轴上的驱动扭矩

Tl——悬点载荷传递给曲柄轴的负荷力矩

Tcb——曲柄及曲柄平衡块对曲柄轴平衡重力矩

J——曲柄平衡组合转动惯量

ω——曲柄轴角速度变化率 (角加速度)

针对一定的曲柄平衡和井下工况条件, 一周内的负荷力矩与重力平衡力矩是确定的, 变速运行导致的电机扭矩负荷的变化量正比于曲柄角加速度。变速运行方式下, 在已知上一周期的电机扭矩分布形态的基础上, 按高扭矩区减速运行、低扭矩区加速运行这一原则, 调整下一周期加速度分布, 利用曲柄平衡的惯性作用, 通过电机调速装置实现主动变速运行, 使驱动电机输出扭矩逐向于更加合理的再分配。

惯性力矩的作用与曲柄转速的变化率成正比, 抽油机在启动过程中以及低冲次运行时, 曲柄角速度的变化范围和变化率都相对有限, 曲柄平衡体系的惯性难以发挥明显作用。因此启动过程中以及低冲次运行状态下, 变速柔性运行的主要作用在于克服启动冲击和避免突发冲击性负荷的破坏作用, 通过变速方式所达到的电机轴和曲柄轴驱动扭矩优化分布的程度相对有限。

2 现场应用情况

抽油机柔性运转控制技术现场实施5口井, 单井最大载荷和交变载荷均有所下降, 输入功率显著降低2.88k W, 地面系统效率平均提高15.52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认识

(1) 该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是通过主动变速运动, 实现了功率再分配, 且具有“削峰填谷”的作用;

(2) 该技术通过主动调整抽油机上、下死点及运行过程中的线速度, 可实现降低惯性负荷、提高抽油泵充满程度;

(3) 该技术现场在不同沉没度条件下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即该技术的应用不受沉没度的限制;

(4) 在矿场应用过程中, 对于平衡状况要求是平衡状态越好, 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越好, 效果也越好。

摘要:由于游梁抽油机运转过程中悬点速度类似正弦曲线变化, 悬点载荷呈同期性变化, 减速箱扭矩变化幅度较大, 特别是在启动过程中, 所需扭矩会更大, 因此电机功率配备较大, 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存在。在当前低油价的国际形势下, 试验应用抽油机柔性运转控制技术来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 达到节能降耗、降低采油成本的目的, 是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技术手段之一。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2篇

摘  要:油田电网的电压水平和电能质量是保障油田正常生产的重要前提,无功优化和谐波治理是油田企业节能增效的一种重要措施,而油田采用的电压无功调控方案适用性差,无法满足油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针对油田电网现状,本文提出一种考虑抽油机负荷动态的无功就地补偿技术,并对其原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油田电网;无功补偿;电容器

引言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是支撑系统电压稳定的基本要求,是影响电能质量和电网损耗的关键技术。无功补偿应以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为原则,并应随负荷或电压变化进行调整,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传送。油田目前配网负荷结构以抽油机与注水电机为主,占负荷总量的85%。目前,电机所装设的变频器存在“倒发电”和谐波问题,而采用电容器组集中补偿方式无法适应负荷的动态波动要求,影响油田电网的电压水平和和电能质量。

一、国内外抽油机无功补偿现状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油田的抽油机功率因数在0.30-0.50之间,对低压电动机不进行就地补偿。部分油田采用变频器以提高功率因数,虽然能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0以上,但存在设备成本高昂,谐波污染严重的问题。部分油田采用按功率因数投切的电容器组进行就地补偿,但存在控制复杂,设备易损坏,成本较高的问题。

二、油田抽油机无功就地补偿技术分析

通过分析抽油机负荷特性和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理论,调研并统计异步电动机带抽油机的无功功率变化,发现抽油机异步电动机的无功电流即定子绕组提供给转子绕组的励磁电流基本不变,即电动机的无功电流在运行中基本恒定,无功功率基本恒定。因此,针对一变一井及一变多井两种形式,分别提出了以下无功补偿技术:

1、近地抽油机群电动机固定电容器组就地局部无功补偿技术

如图1所示,一变一井情况考虑临近区域内抽油机负荷无功流动距离最小和补偿成本最低原则确定就地固定补偿容量和一组固定式无功补偿装置,实现局部区域内的抽油机就地无功补偿最优。

2、一变一井抽油机电动机分组电容器控制无功补偿技术

针对一变多井的情况,采取了补偿电容器分组控制方式,电容器容量考虑到电动机的数量和组合,电容器合用一台控制柜。抽油机交流集控无功补偿装置原理见图2。

相较于国内外同等技术,本文提出的低压电动机无功补偿技术的补偿效果基本等同于国内外同等技术,成本最低,安全性、可靠性高。

三、在油田电网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陆上油气生产部分属于油田管辖的6(10)kV配电线路609条,总长6158km,,由于功率因数低造成的线路损耗达3.06×108kWh。其中9家采油厂功率因数未达到0.9的线路458条,占75.2%,平均功率因数0.812。

在胜利油田电网系统实施应用本技术后,电压质量明显改善,潮流分布更加合理,电网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电网损耗效益显著。截止2019年底,单井无功就地补偿技术推广9个采油厂,3756台套。抽油机交流集控无功补偿技术推广9个采油厂,376套。该技术实施后:0.4kV抽油机功率因数由原来的为0.20-0.60提高到了0.80以上,6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得到明显提升,达到了0.867。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所提出基于无功流动距离最优的抽油机无功就地补偿技术,考虑到油田电网负荷实际特性和电网特点,对适合于油田电网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所提出的技术先进、适用性强、简单可靠、成本低,创新了传统的油田低压无功补偿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下一步,将在后续研究中考虑风-光-热-储等多种形式的能源接入后油田电网的油田能源互联网的电压无功影响和协调优化控制开展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蔡永翔;唐巍;张博;李天锐;王照琪;高博. 含高比例户用光伏低压配电网集中-就地两阶段电压-无功控制[J]. 电网技术, 2019.

[2] Yongxiang Cai, Wei Tang , Li Li, Bo Zhang, Lu Zhang, Yue Wang. A Multi-mode adaptive local reactive power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PV inverters i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J]. IET Generation, 2020.

[3] 刘玉林,肖阳,关俊岭,杨涛,康忠健. 考虑负荷动态特性的油田配电网高压无功优化技术研究[J]. 电气应用, 2014.

[4] 仉志华,薛永端,冯兴田,康忠健. 考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網保护与控制实验平台的开发[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7.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3篇

实际上, 抽油机的电动机多数是大马拉小车的情况, 以轻载为主。目前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电动机负荷率更低, 费用更高。对于抽油机的电动机, 节能的关键是提高其负荷率[2]。

20世纪70年代, 美国研制出无游梁抽油机, 他的优点是不用四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变为往复直线运动, 其运动规律上大部分时间是匀速运动, 惯性载荷下降, 因此这种抽油机的稳定性和节能型是较好的, 抽油机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1 游梁式抽油机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维修方便、适应现场工况等优点, 在采油机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油田的首选采油设备。游梁式抽油机以电能转换为旋转运动, 再利用机械方法转变为往复直线运动, 还特别能适应野外、全天候、长时间连续运转的需要。但是由于常规机本身的结构特征, 决定了它平衡效果差, 曲柄净扭矩脉动大, 存在负扭矩、载荷率低、工作效率低和能耗大等缺点[3]。

1.1 存在问题

1.1.1 传动效率低

1皮带传动的功率损失;2减速箱传动功率损失;3减速箱扭矩换向时齿轮的“背击”现象严重;4曲柄匀转速运行, 导致柱塞的运行速度分布不均、存在较大的速度峰值;5常规运行状态下所固有的悬点为准正弦运行速度轨迹, 杆柱承受的振动和惯性负荷不均衡, 造成对杆柱的冲击。

1.1.2 惯性载荷过大

由于驴头的体积和重量较大, 惯性载荷较大, 最大最小速度比匀速差别较大, 因此加速度较大, 从而使抽油机容易损坏, 缩短了抽油机的寿命。

2 无游梁抽油机

此类抽油机包括链条式、皮带式及直线电机式等, 都是讲电能转换为直线往返运动, 效率与有游梁的基本一致。

2.1 无游梁抽油机的优点

(1) 冲程长度是匀速运动, 因而动载较小; (2) 总机器的重量是比较小的, 知识常规抽油机的三分之一左右; (3)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 第四, 冲程可调整, 适合长冲程。

2.2 皮带抽油机存在的问题

(1) 通过钢丝绳链接, 寿命较短; (2) 维护和保养机箱内的部件比较困难; (3) 往返部件由于润滑不到位容易损坏。

3 抽油机发展需求

3.1 长冲程抽油机

近年来随着高含水油井、稠油井及低压井数量增多, 迫切要采用长冲程、低冲次抽油机。因此我们更需要一些稳定性更高的长冲程的抽油机, 但是, 由于无游梁式抽油机是有着比较复杂的结构, 因此零部件的精度存在较大的问题, 也造成了故障多, 维修困难的情况。因此应该加强完善设计, 研发先进的材料。使抽油机拥有更长的寿命。

3.2 低矮型抽油机

这种抽油机的特点是比较矮小, 占地面积小, 对于土地节约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且这种抽油机节能, 稳定性好, 开发的成本更低。符合低油价时代的应用。也更方便进行安装维护操作。

3.3 斜井抽油机

目前我厂有很多处于低渗透、低压力油层、低产出的油藏, 这些井利用直井很难有效开发, 为了更好的开发低渗透油藏, 使用了打斜井和水平井及压裂的办法, 但是如果再拥有适合的斜井抽油机, 对于该类油藏的开发奖具有重大的意义[4]。

摘要: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的油井主要以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和无游梁式的皮带及链条抽油机为主, 在生产过程中, 抽油机的电费成本较高, 因此抽油机未来发展应以节能型的为主。本文介绍了抽油机各类型的优缺点, 并结合生产需要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游梁式抽油机,大港油田,皮带抽油机

参考文献

[1] 苏德胜, 刘先刚, 吕卫祥.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机理综述[J].石油机械, 2001, 29 (5) :49-53.

[2] 冯慰先, 林顺昌.关于研制抽油机的讨论[J].石油机械, 1994, 22 (8) :46-50.

[3] 陈万薇, 孙建华.游梁式抽油机与直线电机抽油机陈宪侃[J].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1:67-70+86.

[4] 张淳.浅谈促进我国石油机械发展的要素[J].石油矿场机械, 2006, 35 (3) :48-50.

[5] 邹振春.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技术及最新进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7 (1) :16-19.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4篇

1 抽油机概述

抽油机是石油开采的主要机械设备, 通过加压的方式来抽取石油, 就抽油机内部结构和性能来看, 可以将其分为两种, 即游梁式和非游梁式抽油机;按照控制系统差异性可以概括为机械式和电力控制式, 不同的操作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由于抽油机自身结构特性, 所以工作原理较为复杂, 主要是通过电力来带动电动机旋转, 带动井下抽油泵, 从油井中抽取石油。

由于我国地域较广, 油井分布密集, 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多达6万口之多, 但是其中多数石油是通过传统抽油机进行开采, 开采效率受到抽油机设备自身性能好坏以及操作技术等因素限制, 有相当一部分机械能量损失在机械作业过程中, 以至于设备利用效率较低, 成本较高。此外, 抽油机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 甚至会造成石油开采成本的增加, 从而降低经济效益。尤其是对老旧抽油机械设备的管理, 对于节约石油开采成本有着突出作用, 对于石油开采企业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2 抽油机设备故障常见问题

抽油机由于自身结构特性, 需要长时间的高强度作业, 所以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 抽油机一旦出现故障问题, 将直接影响到石油开采进度和效率, 加剧施工成本,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抽油机未遵循安装流程, 主要是指在石油开采时未能对相关数据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计算, 致使抽油机横向和纵向之间作用力过大, 造成设备内部结构和驴头等部位出现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设备高负荷运转, 同样会出现裂缝现象。其二, 设备游梁安装倾斜,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造成机械设备整体结构受力不均衡, 长时间高强度运转, 会造成机械设备磨损加剧, 出现损坏, 加之对设备保养部位缺少合理的保养, 很容易造成曲柄销子损坏。其三, 减速箱出现故障, 主要表现在抽油机作业过程中出现噪音, 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串动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由于齿轮错位, 造成减速箱故障。

3 抽油机设备维护和保养措施

3.1 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

抽油机设备日常维护, 主要是基于设备运行原理以及相关运行资料进行分析, 将分析整理后的资料下发给相关部门, 促使各个部门能够对机械设备有所了解, 提高认知水平。结合设备保养工作的相关资料记录, 能够发现设备在冬季和夏季保养工作开展最为困难, 主要是由于夏季抽油机内部工作温度较高, 冬季设备内部温度同外界温度差异较大, 容易造成设备故障问题出现。所以, 在冬季和夏季维护工作开展中, 可以先用工具对设备内部零件敲打, 检查各个零件之间连接是否紧密, 如果螺栓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更换。此外, 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防潮处理, 做好绝缘保养工作。

3.2 安装故障问题维护和保养

优化设备安装程序, 确保各个零件之间的安装能够严格遵循流程, 防止零件出现漏装的现象出现, 一旦设备安装之后, 需要对比相关参数, 确保各项参数能够符合实际设备安装要求。对驴头双顶丝进行检查, 保证双顶丝稳定性;游梁保养工作不到位, 可能会造成曲柄出现损坏。对曲柄的维护, 需要定期进行润滑保养, 将润滑油尽可能的渗透进曲柄销中,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抽油机设备添加润滑脂, 间隔周期在20d左右, 如果不能及时对设备做润滑保养, 可能造成零件磨损。

3.3 减速箱串动维护和保养

减速箱的齿轮之间需要遵循对称原则, 如果设备生产和安装符合标准,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 齿轮之间的作用力相互抵消, 减速箱中应用浮动式平衡原理, 对轴承校准, 如果轴承之间存在的偏差不明显, 设备能够自动校准。对于多数石油开采企业而言, 会面临着抽油机设备老化的问题, 加剧成本, 降低经济效益。由此, 需要对设备定期进行保养, 应用润滑油进行检查, 如果润滑油变质需要及时更换, 防止雨水渗透到油料中, 保证润滑油质量。

4 结语

在石油开采中, 需要借助抽油机进行作业, 由于自身特性, 在长时间高强度负荷下, 会加剧设备磨损、老化, 从而增加石油开采成本。所以, 加强抽油机设备维护与保养是必然选择,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摘要:石油开采需要借助抽油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行作业, 抽油机设备应用成效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石油开采总量, 所以确保抽油机设计能够正常使用, 对于石油开采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抽油机长时间作业会造成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出现故障问题, 所以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能够减缓机械设备老化, 延长使用寿命。由此, 本文主要就抽油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进行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 客观阐述抽油机工作原理, 提出合理的维护与保养措施。

关键词:抽油机,设备,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 李雪莹.论石油抽油机设备的规范化管理[J].科技与企业, 2014 (07) .

[2] 崔晓华, 崔雅桂, 薛庆平, 李绍华, 吴文举.复合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5篇

目前, 游梁抽油机在国内众多油田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该种装备是国内采油事业所依赖的主要设备。据相关统计, 国内的油田中有97%的油田采用的是机械采油, 而在这些机械采油的油田中, 有95%的油田采用的游梁抽油机进行石油的开采工作, 所以, 解决该种电机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 应当引起重视, 否则无法降低石油开采的成本。

2游梁抽油机系统的运行特点

游梁抽油机是机、杆、泵组成的复杂系统, 其运行特点如下:

2.1游梁抽油机是一种带有冲击性的周期交变负载, 起动转矩大, 在一个周期 (一个冲次) 内负载波动很大。这种负载要求驱动电机在选择容量时留有足够的余量, 这样才能保证电机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启动时的转矩, 使电机正常启动。在运行过程中有足够的过载能力, 用以克服交变载荷产生的最大扭矩, 所以要留有较大的裕度。游梁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电机的负载较轻, 所以其运行的效率和功率因数较低。

2.2曲柄的角度在游梁抽油机运行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 产生的效果跟随角度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与此同时, 内电机在一个冲次内其电流大小及方向也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一个冲次内存在两个瞬间发电的状态, 这时发电的情况与平衡有关, 平衡的效果越差, 其发电越大, 平衡较好时, 电机发电的状态只有一次, 所以电机从电动到发电, 然后再反过来, 这一过程决定了电机的功率因数较低。

2.3游梁抽油机是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抽油杆在该系统中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 由于抽油杆都很长, 所以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弹性形变, 尤其在速度增大时, 产生的形变量更大。抽油杆产生的这种形变将对电机中光杆和泵中活塞的运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电机的工作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抽油杆形状的变化。实际中, 抽油杆的弹性形变能够减少活塞的行程, 从而影响游梁抽油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所以能够看出, 抽油杆的形变能够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 应当予以重视。

3常用的节能电机及其特点

3.1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其转子是由稀土永磁材料和起动鼠笼组成。所以这决定了该种电机比一般的电机能耗较小, 其电机本身比一般电机高出6个百分点, 其功率因数能够达到0.9以上, 这是这种电机的优势。该种电机启动时电流比一般电机高, 启动过程中电机的转矩有所震荡, 所以在购买时, 该种电机的价格比一般电机的价格要高出一倍, 但是电机会出现退磁的现象, 这是其不足之处。

3.2电磁滑差电机。这种电机与普通电机主要在结构上有所差别, 就是在普通电机上的电机轴与负载轴之间安装一个电磁离合器, 所以其传递扭矩能够随着离合器的励磁作用影响电流的变化, 对励磁电流的控制是通过电机的反馈系统实现的。在电机冲击载荷较大时, 离合器的滑差较大, 所以能够使得电机与自身的系统拥有较好的配合, 从而实现平滑的调速。在系统的节能中除去滑差以及励磁损耗, 能量的消耗所剩无几, 基于这种状况, 电磁离合器和励磁控制系统对于成本的控制较高, 目前, 此种电机主要用于解决低冲次的问题。

3.3双功率电机。这种电机与普通电机的根本区别在于定子的绕组, 该种电机的定子绕组是一个串联的、有抽头的绕组。该种电机中其定子工作功率不尽相同, 如37kw的电机, 一个定子的功率是37kw, 而另一个的功率是22kw。控制柜中有一个电流检测电路, 该电路能够实现绕组的自动切换, 所以在启动时可以投入大功率, 运行时可以保持较小的功率。该种电机的价格和普通电机的价格相差无几, 但其经过相关的改造后有节能的作用。

3.4超高转差电机。其转子是一种高阻转子。该种高阻转子能够实现软特性, 当电机的冲击载荷发生变化时, 其转速跟着产生相应的变化, 减速机和电机之间的扭矩趋于平缓, 其扭矩的大小明显降低, 同时能够改善了机、杆、泵三者之间的配合, 提高泵的充满系数, 增加产液量, 这种相互配合互相反馈的系统, 使整个电机系统节约了能源。另外, 此种电机也有不足之处, 例如损耗较大, 功率较小。

4节能电机的选择方法

游梁抽油机的机构较为复杂, 它是由机、杆、泵三部分组成, 该系统的组成较为复杂, 电机的节能不能只注重电机的本身, 更重要的是油井的工况。我国的油田的开采处于开采的中后期, 同时油田的工况情况也越来越复杂。除高含水外, 还应当那个考虑低渗透以及稠油的状况, 下面就针对工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4.1对于高含水, 泵放置的位置较浅, 其冲次次数不高。并且其抽油杆形变量也不大, 主要是解决“大马拉小车”的问, 这时电机功率不能合理的利用, 所以在实际中电机选择8级的双功率电机, 这样电机的能量就能够合理的利用, 如果选择12级的电机, 那么对于电机的节能作用就很难实现了。

4.2对于高含水, 泵放置的位置较深的情况, 其冲次的次数也不多。由于泵放置的较深, 尽管其冲次的次数不多, 一般情况下选择8级电动机, 主要是考虑电动机工作效率的问题, 与一般的电机相比, 该种电机硬度适中, 但是起启动时的转矩较大, 电流较小, 其过载能力较大, 所以能够降低其功率等级, 一般节能效果不考虑12级以上的电机。

4.3针对高含水, 高冲次, 泵放置的位置应当在更深的地方。因其冲次高以及泵的放置位置较深, 所以在抽油杆弹性形变发生过大的形变时, 工作人员不能够按照需要解决问题。筛选软特性电机, 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系统的配合, 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电机的转矩峰值, 从而降低抽油杆脱断的可能性。

4.4针对稠油, 低冲次的情况。稠油、低冲次抽油杆弹性形变程度并没有明显变化, 这能够实现点击的低转速。这时主要是能够实现电机的低转速,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 一定要考虑电机的制造成本, 所以要考虑电机的体积, 同时还应当保证电机的功率因数以及电机的工作效率, 通常选择设计8级的电机, 因为这种类型的电机成本较低, 同时还能够保证相应的功率, 对于10至12级的电机设计较少, 在市场上的应用也较少。目前, 市场上出现的都是一些等级较低的电机, 这种电机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更重要是的能够起到节能的作用, 这种电机才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4.5针对冲次低, 供液不充分的情形时, 首先由于冲刺较低的抽油杆所产生的弹性形变程度低, 所以在这里主要考虑电机的低转速, 电机的选择以电磁滑差电机或者变频调速电机都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特别是针对那些供液不平稳, 上下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形时, 例如有时需要4-5次, 甚至更高, 在这个时候选择以上两种电机就显得非常的合适。

4.6针对冲程长, 冲次低的情形, 其突出问题就是“大材小用”。在冲次低时, 由于换向加速度较小, 对抽油杆形变的影响较低。所以可以考虑运用8极的双功率节能电机或者其他较为理想的电机, 除此之外, 也可以选择8极的高转差电机, 该种电机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大材小用”的问题, 从而实现电机的节能作用。

5结语

依据油井作业的实际情况, 恰当的选择电机, 再辅助以适当的无功补偿, 完全可以实现整个油井采油系统的能耗节约, 一般来说, 整体节约达到20%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总的来说, 能够影响整个油井作业时的能耗因素有很多, 在制定节能举措时也要依照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油井的不同、电机的不同等都会造成实际节能效果的不同, 不可能一种好的电机就绝对适合任何一口油井。要进行游梁抽油机电机的节能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内容较多, 例如最基本的电机机械效率、研发投入、安全性、系统增效和作业现场管理工作等。本次论文以现实油井工况为出发点, 针对节能电机的选用及相关的现实意义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 想必论文中的错误与不妥之处也在所难免, 希望业内人士能够给予指正, 以期不断提高我国油田行业的节能目标。

摘要:大庆油田的开发已经进入一定的阶段, 其采油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游梁抽油机电机节能是重中之重, 它是节省成本的关键。目前, 各式各样的节能性电机已经被广泛应用, 但是并不意味者节能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所以必须采用一种新型的节能性电机,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节省成本, 所以这时合适地选择节能电机是采油过程中的关键。本文就是根据油田实际的采油状况, 选择合适的节能电机, 并对节能电机进行详细的论述, 以便选择合适的电机。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6篇

1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的设计理念,该抽油机将双驴头抽油机与弯游梁抽油机相结合,既保留了变径圆弧游梁后臂设计的优点,又通过增加游梁配重,变单纯的曲柄平衡为复合平衡方式提高了整机的动平衡性能,减小甚至消除减速器曲柄轴输出净扭矩产生负值,减小驱动绳的受力状况,提高整机使用寿命,降低工作能耗。

主要技术方案是:该种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包括前驴头、游梁体、驱动绳、连杆横梁、曲柄、减速器、底座、刹车装置、支架和曲柄配重块,与常规的双驴头型抽油机相比,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后驴头中部和下部制作成箱体结构,可向其中装入比重较大的填充物作为游梁固定配重,小配重块安装在特制后驴头的方格内,并通过安全销固定,小配重块的数量根据不同井况的不同需要可随意增减,结构如图1所示。

这样设计的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对于双驴头抽油机其他部分设计保持不变,将双驴头抽油机与弯游梁抽油机相结合,既保留了变径圆弧游梁后臂设计的优点,而增加的部分方案简单、加工工艺方便易行。既可降低常规双驴头游梁抽油机因采用纯曲柄平衡而对驱动绳及减速器齿轮受力载荷不均和力矩不平衡产生循环冲击载荷的危害,又可以减少整机运行时游梁体、机架及底座产生的振动,降低电机负载,提升双驴头抽油机整机性能,而且游梁平衡与曲柄平衡的复合平衡方式大大改善了整机动平衡性能,减小了电机在上下冲程过程中的负载不均,减少了悬点载荷对驱动绳、减速器齿轮等部件的冲击,有效的降低了工作能耗。

1、前驴头;2、游梁体;3、特制后驴头;4、小配重块;5、安全销;6、驱动绳;7、连杆横梁;8、曲柄;9、减速器;10、底座;11、刹车装置;12、支架;13、曲柄平衡块。

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包括前驴头、游梁体、驱动绳、连杆横梁、曲柄、减速器、底座、刹车装置、支架和曲柄配重块,减速器输出端连接有曲柄,曲柄铰接连杆横梁,曲柄配重块通过锁紧螺栓和曲柄紧固连接,游梁体前端安装有前驴头,游梁体后端安装特制后驴头,特制后驴头上部装有驱动绳,驱动绳下部与连杆横梁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还包括一个装有小配重块的特制后驴头。

所述特制后驴头中部和下部制作成箱体结构,可向其中装入比重较大的填充物作为游梁固定配重,小配重块安装在特制后驴头的方格内,并通过安全销固定,所述小配重块的数量在特制后驴头中可调。可根据抽油机悬点载荷的变化适当增减小平衡块的数量,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3 结语

(1)该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不受井位、井况限制,具有和一般游梁抽油机一样的环境适应性,适用于各种野外常规油气开采,但较之常规游梁抽油机整机性能好、各部件受力均匀,整机寿命长、节能等优点。

(2)该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将双驴头抽油机与弯游梁抽油机相结合,既保留了变径圆弧游梁后臂设计的优点,又通过增加游梁配重,变单纯的曲柄平衡为复合平衡方式提高了整机的动平衡性能,减小甚至消除减速器曲柄轴输出净扭矩产生负值,减小驱动绳的受力状况,提高整机使用寿命,降低工作能耗。

摘要:双驴头抽油机现场使用时常出现以下问题:曲柄配重配置较大,减速器曲柄轴输出净扭矩出现负值,容易出现减速器打齿问题。关键受力部件驱动绳受力受力过大,使用时易出现驱动绳断开、驱动绳锁块断裂等多种故障和问题,严重影响采油施工安全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因此,改进设计,改善其平衡方式,增加产品适应性和可靠性,改变整机受力状态,提高使用寿命,降低能耗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继忠,郭宝灵.双驴头抽油机结构与性能浅析[J].科技研究,2014,13:257,259.

上一篇:安保理论知识培训范文下一篇:党的群众路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