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

2024-04-30

油田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企业通过预算对油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种种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进行筹措、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油田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系统,这也是国外石油公司企业多年积累的成功的管理经验。实践证明,油田企业构建集团式财务预算体系,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对于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目前预算管理在油田企业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具体操作等问题进行浅析。

一、油田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实行预算管理是油田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

现代企业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求得企业的生存、盈利和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职能管理的界限,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在战略目标及战略计划的指导下,注重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强化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职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子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相趋同,从而使得投资者的战略决策与经营者的管理行为相一致。这种管理格局无疑需要企业管理有一条主线,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和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串起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经验证明,这条主线就是预算管理。在国外,预算管理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应用和发展。在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实施预算管理,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要求100%的企业都做预算。因此,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搞好企业预算管理并在管理中产生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适应财务活动性质变化的有效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油田的企业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油田企业的财务活动也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收付,而是包括了资金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随着油田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的转变,对其财务活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要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还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筹措资金,还要对资金的日常运用进行管理。企业能否有效地预算所需资金的金额,是否能有效地筹集资金,并将其配置在适当的地方等,这些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油田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预算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二、目前预算管理在油田企业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对于油田企业来说,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战略管理、风险控制和绩效考核等三个方面:其一,从战略管理的角度,预算管理能够促进油田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预算管理促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考虑企业整体运行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便于各部门间的协调,避免由于责任不清造成相互推诿事件的发生,能调动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促成企业整体长期目标的最终实现。其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预算管理可以促进油田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因为预算的基础是计划,实行预算管理能促使油田企业的各级领导提前制定计划,避免因盲目发展造成的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制定和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自身的经营环境、自己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其三,从绩效考核的角度,预算管理是对油田企业多方面计划的数量化和货币化的表现,因此,预算为业绩评价提供了标准,便于油田企业的领导对各部门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也方便了对员工的激励与控制。预算管理对企业各部门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进行了规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有制度可依,消除了指令朝令夕改、活动随意变化的现象。

油田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的实践方面,确实有助于完善内部管理系统,但是,由于存在种种原因,在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

1、预算编制周期长。油田企业的基层单位一般需要花费数周的时间准备预算数据,而预算管理者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汇总、调整,并且这个过程往往循环往复。

2、预算编制过程不好控制。油田企业的预算单位众多,管理具有多层级性,导致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不顺畅,不透明,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编制周期;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合作与交流,各自编制自己的预算,没有对预算的假设前提进行沟通和确认。

3、预算数据缺乏准确性。为了编制预算而预算,成为一个数字游戏,而没有考虑具体的业务,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形同虚设。

4、预算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在没有油田企业战略的环境下进行预算管理,会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目标,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

5、缺乏较为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没有包括生产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在内的总预算,无法将组织经营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预算缺乏对全局的预测。

三、油田企业预算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

要解决在目前油田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要加强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具体如下:

1、预算管理体系的目标制定要科学。其一即是油田企业的预算目标应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为应对市场变化,油田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强应变能力;其二是预算目标要符合油田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客观实际,与油田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员工素质相适应,不能过高或过低。从长远角度看,预算目标要与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相协调,使企业各期预算能相互衔接;从当前角度看,预算目标要成体系,中石化集团公司与胜利有限公司、各采油厂的目标要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以便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2、关于预算的可操作性。加强预算的可操作性和硬约束预算的可操作性是指预算的编制要细化明确。为了使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执行,首先要细化预算,将预算的制度、责任、指标、定额和费用等各方面进一步细化,分解到管理的各个角落与个人,使他们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过程监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另外,有了明确的预算还不够,还必须硬化预算约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制度与程序办事,杜绝违规操作。

3、关于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宜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互动性编制方法;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预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单位、部门行政主要领导人责任制。

4、切实抓好“四个结合”

第一,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

第三,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必须围绕实现企业预算,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企业的执行机构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编制季、月滚动预算,按照預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第四,要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预算管理是无数成功企业的宝贵经验,是油田企业资本经营机制运行的必然需要,是加强油田企业财务管理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探讨和建立适合油田企业管理需要的财务预算体系,是油田企业管理创新的需要,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油田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被视为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但由于我国全面预算管理实行时间较短,缺乏实务处理经验,使得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实践操作中存在很多盲点。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内涵、模式以及体系构建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文献,期望为我国企业更有效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模式 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2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麦金西(James O.Mckinsey)出版了《预算控制论》一书,基于控制的理念,重新梳理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相关的方法,并指出预算控制可以像运用于政府组织一样,运用到现代企业,这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一)现代理论对企业全面预算的影响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在现代理论的影响下,开始注意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预算管理方面的行为特征。Argyris(1952)对美国四家制造业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及中层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了调研,经过整理数据分析后发现,人员的部门、身份差异会导致预算的执行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不够和谐统一,影响预算的执行。为了能够使编制的预算更好地被理解与执行,他提出“预算参与”的新理念。Onsi(1973)的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下级工作人员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会做出比自身实际水平低的预算,例如低估收入与利润,高估成本与费用。他基于代理理论进行分析,将预算编制看作上下级博弈的过程,由于实际情况中,下级工作人员通常比上级掌握更多的影响业绩的实际情况,如自身努力程度、实际工作能力等,所以很可能出现企业确定的预算目标低于下级自身能力水平实际可以达到的部分,即出现“预算松弛”现象。Onsi(1973)认为“预算松弛”现象的广泛存在导致企业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无法发掘企业获利的潜力。Weitzman(1976)的研究验证在不确定情况下,基于预算计算的报酬,能减少基层工作人员隐瞒或低报工作业绩的动机。此理论验证后的合理应用,有助于促进基层工作人员真实信息的披露,从而依据合理的信息对企业进行预算的编制。Shields和Young(1993)基于代理理论,假设从下至上参与程度的不同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的潜在好处不同造成的,此假定的论证意味着编制预算的成功关键在于上级工作人员怎样引导下级工作人员披露出真实有用的信息,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Kerry Jacobs(1995)通过对企业管理层进行深入采访、调查后发现,预算与组织结构有一定关系。他认为预算沟通了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变化,起到桥梁的衔接作用。Jerold L.Zimmerman(2000)认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为一项决策制定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活动,它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进行预测以此制定决策,同时也要对决策活动加以控制。Theresa Libby(2001)进行参与实验,实验者被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但并没有参与预算的机会。他通过与其他参照实验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工作目标是否公平。结果表明,预算目标不公平性会导致工作业绩低下。Margaret Ponn、Chard Pike、Dean T Josvold(2001)在对我国香港的一家提供公共基礎设施的公司进行调研后发现,当有着共同预算目标的团队组织中出现不同的意见时,大家更愿意进行公开讨论,互相协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这样的结果使得大家的团队意识很强,并且使预算的理念能够更准确得到贯彻,全员参与的形式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进而优化了预算的编制,使预算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综上所述,国外各时期学者将出现在不同时期的管理理论引入企业传统预算,将预算管理与代理理论、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互渗透,形成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在这些研究过程中,管理模式均是深入到预算编制与实行的具体工作中,并且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财务,而从更宽的角度扩充企业预算,向决策靠拢,具有较强的应用指导价值。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困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明显加快,消费者主权意识也空前强化,从而使得预算或财务控制暴露出弊端(Kaplan,1987)。与此同时,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平衡计分卡、作业管理法、标杆法等富有启发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管理工具日益盛行,严重威胁了传统预算管理工具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学者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发展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态度,一是“改进预算”系统,它将问题的焦点定位在预算的计划制定层面上;二是“超越预算”系统,它将问题的焦点放在预算的业绩评价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Margaret.A.Abernethy、Peter Brownell首次将焦点定位于企业面临战略变化时预算所能起到的作用。他们通过建立理论模型,验证战略目标、预算方式与企业业绩的关系。据研究结果,他们提出“交互式预算”可以弱化战略变化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良后果。Kaplan和Norton(1996)利用平衡计分卡将传统预算与战略、非财务指标联系起来,增强预算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Kaplan预算模式。Peter Pyle(1997)首次提出零基预算的现代管理理念,并在企业预算管理中进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企业预算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发展。零基预算强调预算的“计划性”,偏重于长期和整体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传统企业预算孤立的格局,而将其与决策相结合。企业预算管理与决策相结合,推动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进而提升内部管理能力,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改进预算主要思想是对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批判性接受”,也就是说,既不能全盘否定现行预算管理,也不用另起炉灶,而是将一些新型的管理工具引入到传统预算管理中来,围绕现行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组合出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在“改进预算”的思想影响下,先后出现了零基预算、作业基础预算、项目基础预算等,虽然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实行约束条件过多,对企业环境有很高要求,因此,未能被企业广泛采用。欧洲学者Jeremy Hope、Robin Fraser(2003)研究放弃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并找到合理的新方式来代替原有预算管理。他们的观点是基于对欧洲许多未采用或者以前采用如今放弃使用预算管理的公司进行研究后得到的,他们提出放弃现行预算的“超越预算”系统,其核心思想主要是两个“超越”:一是超越现有的业绩评价系统;二是超越现有组织架构,通过分权增强组织的适应能力。这两位学者的“超越预算”思想的提出,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超越预算是指放弃编制预算来评价组织的业绩,将各个层次的决策以授权的形式进行权利分化。

以上国外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诠释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进程,指出了预算管理由于实践与理论的不匹配所面临的困境。当然,其中一些观点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比如“超越预算”中提出的放弃编制预算,采用后期的非财务性指标进行企业业绩评价。此观点的局限性在于,没有预算的情况下无法系统、有效地监督那些没有直接勾稽关系的非财务性指标,至少目前没有比预算更加合适的指标工具。笔者认为,尽管预算管理在不同企业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但就企业管理而言,预算管理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曾这样肯定预算管理,它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大约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展开,迄今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一)关于全面预算管理内涵的研究。王斌(1999)提出,全面预算管理体现的是“权利共享下的分权”,预算本身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战略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联系工具。汤谷良、李苹莉(2000)从经营机制角度理解预算管理的内涵,指出预算管理决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企业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表现。潘爱香(2003)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在权、责、利相结合基础上的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通过其监督、激励及分配功能,能够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张长胜(2004)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对企业预定期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预计、测算和描述,并对其执行过程与结果进行控制、调整和考评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何瑛(2005)认为,全面预算管理综合了现代管理思想,集适当的分权、明确的授权和合理的评估于一体,整合企業各种资源,进而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高度协调各级工作人员,贯彻企业战略目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焦勇(2008)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以战略为指导,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开展的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过程所需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使企业整个的经营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的管理机制。扶群英、彭小平(2010)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企业战略方针来有效管理企业的机制,从而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等情况进行预期,控制并安排企业营运情况,随时监测公司的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郭颖(2012)指出,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通过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情况,制定一系列量化后的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与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有关的预算,进而监控和协调企业执行预算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

(二)关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研究。王斌(1999)最早提出预算管理模式并进行讨论。他为了便于理论分析,假定预算管理模式中的企业为单一产品生产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预算管理划分成四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初创期,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增长期,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在市场成熟期,以成本控制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在衰退期,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划分比较新颖,但明显忽略了利润预算。利润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利润预算不容忽视(于增彪、袁光华、刘桂英、邢如其,2004)。董伟、张朝宓(2001)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预算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概括出四种预算管理模式,分别为:生产技术财务计划模式、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和电脑网络支持下的预算管理模式。于增彪、袁光华、刘桂英、邢如其(2004)提出“中国式”预算管理系统模式,该模式按照企业所有制形式和产品或服务的供求关系,结合财务会计、战略、平衡计分卡、非财务指标、奖惩制度等,将预算管理分成产能导向、销售导向和利润导向三种模式(于增彪、梁文涛,2002)。梁莱歆(2007)根据对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的调查,认为研发预算管理应树立资源有效性与价值链思想,提出建立契合企业研发特点的动态预算管理模式。梅刚(2013)鉴于国资委自2010年起对中央企业全面推行EVA考核体系,结合胜利油田的实践,提出建立以EVA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三)关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汤谷良、李苹莉(2000)分析了以销售量、目标成本、现金流量和目标利润为中心构建的不同侧重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他们认为,各种模式下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大型企业集团可以以一种模式下的体系为主,其他为辅,形成综合的、系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于增彪(2004)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及我国实践,提出了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体系。他认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应该由编制、执行、计量、分析、报告、奖惩、鉴证(或内部审计)和技术支持等八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有技术、组织、行为和环境四个层面。前五个模块形成预算管理循环,后三个模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条件。何瑛(2005)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应该包括十个模块,分别是:组织体系模块、目标设定模块、编制模块、执行模块、计量模块、分析模块、反馈模块、调整模块、考评模块和管理及技术支持模块。他指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若得以真正落实、运行并发挥作用,可以创造管理效益,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魏春奇(2007)结合新《企业财务通则》和《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他认为,企业始终应关心的问题是预算诱发的行为是否与其战略目标一致。许蔚君(2010)指出传统预算管理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应构建战略预算管理体系,主要方法是利用作业分析法编制基础预算,利用平衡计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年度预算。

三、启示与述评

总体而言,我国理论界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理论和我国企业特点,对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理论界目前的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但是,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研究集中在理论基础方面,相比较而言具有应用指导作用的实证研究是可预期的方向。同时,我国实务界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并不够深入,全面预算管理实务需要对新型预算管理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我国目前对诸如战略预算、作业基础预算、滚动预算和网络预算的关注也不够,需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全面预算的实施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Becker S. Green D..Budgeting and EmPloyee Behavior[J].Journal of Business,1962,(35):392.

2.Onsi.Factor analysis of behavioral variables affecting budgetary slack[J].The Accounting Review,1973,48(3).

3.Jeremy Hope,Robin Fraser.New Ways of Setting Rewards:The Beyond Budgeting Model[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2003,45(4).

4.Theresa Libby.Referent Cognition and Budgetary Fairness:A Research Note[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1,(13).

5.(美)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邱寒等译.决策与控制会计(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汤谷良,李苹莉.系统架构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J].财政研究,2000,(2).

7.何瑛.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框架和主要功能[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8.扶群英,彭小平.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需求[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2).

9.郭颖.我国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10.王斌.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J].会计研究,1999,(11).

11.阎达五,高晨.论预算控制模式的改进[J].会计论坛,2001,(12).

12.于增彪,袁光华,刘桂英,邢如其.关于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4,(8).

13.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杨雄胜,陈丽花,苏文兵,缪艳娟,杨惠敏,韩永斌,李翔,曾颖,刘颖,刘佳,王南).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J].会计研究,2001,(4).

14.潘飞,石美娟,童卫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3).

15.高晨,汤谷良.交互预算:应对战略不确定性、契合管理控制的新机制——基于天津一汽丰田公司的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10,(9).

16.田思民.决策与控制的调和——论预算准确性和博弈难题的改进[J].中国总会计师,2012,(2).

油田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任何企业管理当中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油田企业也是如此。在油田企业财务关系处理方面,财务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基于讨论油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进而分析当前油田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油田企业;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油田企业财务关系属于企业重要的一项经济管理内容,其中财务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当前油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已然离不开财务管理。但是纵观时下的油田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油田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此企业迫切希望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油田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

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成本控制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并且成本控制也是财务管理强化的重要着手点。为此通过财务管理的提高,增强筹资科学水平,有助于决策的准确及时,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投资生产,实现企业地成本控制目标。相反,若企业忽视完善的财务管理,必然会影响成本控制水平,因此加强油田企业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点:其一,加强油田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推动企业发展的稳定可持续性;其二,加强油田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加快企业制度有效改革和落实;其三,加强油田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提升会计监督职能。

二、油田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層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油田企业当前管理层在财务管理意识方面较为淡薄,先进管理理念没有在管理层形成。更多管理者将具体的管理工作放到了生产、销售领域,至于财务工作则往往不够重视。甚至一些管理者仅仅将财务管理工作简单的视为记账,财务管理不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任何作用。同时,关于财务管理知识、财务报表知识等,企业管理层都没有充分的掌握,无法从财务报表当中准确及时的找到关于经营管理上的相关内容与信息。这样一来导致财务管理职能被削弱,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下降,进而危机企业管理。

2.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当前油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规范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从业人员,在职责和权限方面往往存在着模糊性,这严重限制了整个财务管理机构的运行。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得到财务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关注,仅仅停留在记账方面,至于资金投入、资金筹集、财务预测等均没有开展相应的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只是放到了基础性工作上,企业核心决策往往不重视对财务管理的关注,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够真正有效实现,无法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

3.财会从业者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作为油田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往往因为受到传统财务制度的限制和影响,缺乏先进的理财思想、意识和优秀的理财方法和技巧,并且工作者创新意识不足,主动意识不强烈,这些都严重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在信息时代之下,各行各业的竞争开始集中体现在信息竞争方面。作为财务工作者信息技术能力将会影响企业发展,决定着企业成败。如果企业财会从业者素质水平不高,必然会限制企业现代化理财手段的使用,导致财务管理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还会打乱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秩序,使得财务管理当中出现了诸如信息失真、效率下降等问题,最终影响企业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企业管理水平严重下降。

三、应对油田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见,当前油田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于针对性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思路,以为今后油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整体管理提供指导。

1.强化管理层财务管理意识

作为油田企业财务管理者,需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提升财务管理意识。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序顺利落实。基于传统油田企业管理来看,往往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匹配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匹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陆续出现,需要不断的加强对管理层的教育和培训,不断的提高管理层的财务管理意识,使得他们能够看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而给财务管理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当前油田企业长稳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推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所在。油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不是完善将会决定着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为此企业,需要从以下方面推动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其一,推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完善;其二,推动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其三,推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其四,推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精细化发展。只有做好以上四项工作,才有助于企业真正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让油田企业在当前的发展当中位于有利的竞争位置。

3.提高财会从业者整体素质

油田企业往往和国计民生拥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加大对该领域人才培养,配备优秀的财会工作人员,已经成为了当前油田企业势在必行的工作。加强对财会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和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财会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掌握和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准确把握和掌握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观念,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从而给现代油田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供保障和基础。对于企业落实现代化财务管理思想,增强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和技能而言,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工作。

四、结语

油田企业是国内重要的能源企业,其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油田行业整体运行活动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为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要,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油田企业需要采取高效的财务管理。本文基于国内油田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应当从管理层意识、财务管理体系以及财会从业者素质方面出发,切实提高油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萍.浅谈如何做好油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69-69.

[2]刘颖楠.油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1):106-107.

油田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逐步向国际化、深水、边际油田发展,海上油气田开发难度加大,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对项目管理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类型进行分析,将二维象限分析法引入项目管理,探索从不同类型、开发难度、开发风险等维度将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分级分类,并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旨在提高项目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保障各类型项目的高效完成。

[关键词]海上油气田;项目管理;二维象限分析法;分级分类

中国油气田开发项目在规模和特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以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为例,根据不同油气田性质、不同海域、不同水深等有着不同的规模和特点[1]。而且,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走向海外和深水的步伐加快,以及越来越多边际油气田的开发,更多新的项目类型出现,传统的项目管理办法对常规项目的管理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其针对性较差,不能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对症下药”,进而影响到油气田开发的效率和效果+。对于不同类型或者规模的项目采用“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已经明显缺乏管理的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实行对项目的分类管理,对各类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优化,从“一把抓”加“私人订制”的模式向“套餐式”管理模式发展[3]。

一、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主要类型划分

(一)按海域划分

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渤海、东海、南海西部海域和南海东部海域。各个海域的油气田开发前期项目在管理上各有特点和侧重点。比如渤海的油气田多为浅水,近年来以二期调整、稠油和边际油田开发为主,渤海油气田开发多涉及军事区及航道等环保和安全问题。此外,渤海辽东湾的油气田多涉及冬季海冰的问题[4]。这就需要对平台的安全性给予更高的重视,而且冰期内是无法进行海上安装施工的,所以在项目进度计划的安排上也要充分考虑。东海的油气田以气田开发为主,气田的开发开采、处理、运输都有更高的要求,公司在东海海域的项目大部分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的,这在项目管理中就增加了流程的复杂性,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中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进度管理的难度加大。南海的油气田有浅水也有深水,有油田、气田、油气田,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近年来南海油气田开发前期项目有较多小型边际油气田的联合开发项目,小型油气田本身经济效益较差,多个小型油气田联合开发更要综合各个油气田的特点和优势劣势,综合利用各方资源[5],采用依托等手段实现边际油气田的资源的获取。而对于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其对研究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就更高,对前期项目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按水深类型划分

海洋石油的勘探和开发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对浅水油气资源的开发,浅水油气资源日益减少,人们开始了对广阔的深水海域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人们逐渐开始了对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据统计,目前世界深水油气探明储量已占海洋油气探明储量的65%以上,深水海域已逐渐成为世界海洋石油开发的主战场[6]。深水油气相对于浅水油气田开发,技术难度更大,开发风险更高,资源投入也更高。

按海洋石油工业的划分,300米水深以内的油气资源被称为浅水油气,超过300米水深的油气资源被称为深水油气,超过1500米水深的油气资源被称为超深水油气。水深越深,意味着开发难度越大,对科技水平、人员水平的要求也越高。同样,对于深水油气田开发项目的管理来说也需要更强的科研队伍和更高的管理水平[7]。

(三)前期项目按油田数量及油田规模划分

按照油田数量和油田规模进行划分,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项目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单一油田开发和多油田开发[8]。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相对规范的单油气田开发项目越来越少,2~3个油气田联合开发或依托开发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多于三个油气田的联合开发需要考虑的油气处理、外输、供电等问题更加复杂,前期项目的研究复杂程度也就更大[9]。

二、运用二维象限法进行项目分类

二维象限分析法具有直观清晰、注重分类、分析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将资源合理分配进而使组织产生最高绩效,有利于管理者在管理中进行资源配置和优化。所以二维分析法对于优化项目的分类管理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应用二维象限分析法进行分析,需要将事物的两个重要属性作为分析的依据,进行分类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应用二维象限分析法进行项目分类管理的分析,需将项目的不同类型划分为两个属性,并将属性进行定性比较。

(一)海上油气田开发难度的划分和界定

海上油气田根据水深可分为浅水、深水、超深水。随着水深的增加,开发难度也逐渐增大。一个油气田开发前期项目中所涉及的油田数越多,研究难度和复杂度也越大,为了更明确地分析油气田开发前期项目的难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单油田开发(即油田数为1)、2~3個油田开发、4个及以上油田联合开发,见表1。

笔者从水深和油田数两个维度来分析某个海上油气田开发的难度,前期项目管理的难度随着开发难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然油气田的开发难度还与油品性质和组成成分,比如油品的凝点、析蜡点、含硫量等有细致密切的关系,这在文章中不做具体深入的探讨。

(二)海上油气田开发风险的划分和界定

常规海上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种。

海外项目面临的政治风险R1,因为海外油气田开发项目,其资源不在中国海域,如果对资源国的财税条款了解不清楚,或者对资源国和合作伙伴的油气田开发前期管理模式不了解等,都会带来政治风险,给项目的成功带来巨大的风险,影响公司效益和发展。

气田项目面临的下游销售风险R2,气田开发相对于油田开发,其下游销售渠道对前期项目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下游销售渠道和气价不能确定,就无法确定油气田开发的物流走向,最终方案就不能确定,气价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对整个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的评估,进而影响公司的决策。

特殊海况带来的风险R3,比如渤海海域的海冰和南海海域的台风,特殊海况的综合作用会对油气田生产设施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力,影响海上正常作业和生产。比如2006年5月,台风“珍珠”袭击了中国的南海海域,台风经过了流花某油田,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为了应对特殊海况带来的风险就要加强前期的研究和设计。

环保安全等特殊条件带来的风险R4,很多油气田处于生态自然保护区、海生物保护区、航线等特殊领域,海上平台的选址、管线的铺设路线都要进行回避,有时候要与当地政府进行长时间的沟通,确保在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国家军事和生产的前提下保障国家海洋油气资源的顺利开发开采。方案的规避和相应的沟通工作都会给前期项目的研究工作和进度带来影响。

其他风险R5、R6……

假设以上任一项风险指数为Ri,为了度量风险的大小,目前广泛流传的风险指数Ri的计算方法如式(1)。

式中:Ri表示风险事件的风险指数;P表示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C表示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一般采用损失程度表示。大多情况下,风险指数由式(2)计算确定。

对于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项目面临的以上风险,其项目之间相对独立,不会因为某一风险的可能存在导致其他风险存在的概率发生变化,所以将以上风险事件理解为离散型风险事件。

项目面临的风险系数R为各项风险指数之和,风险系数越大,项目面临的风险越大。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系数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风险系数R由式(3)计算确定。

(三)应用二维象限分析法划分项目类型及管理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和计算,得到了二维象限分析法的两个维度,油气田开发前期项目管理难度和风险等级。根据两个维度绘制二维象限,如图1所示,将海上油气开发项目划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的项目为高风险、高难度项目,第二象限的项目为高风险、低难度项目,第三象限的项目为低风险、低难度的项目,第四象限的项目为低风险、高难度的项目。

三、不同类型项目的管理优化策略

第一象限的项目为高风险、高难度项目。对于此类项目要在常规项目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包括人员、经费等资源的支持以及管理流程和政策的支持。此外,在项目过程的监控和成果的审查上也要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于此类项目要更加重视成果的总结和积累,以及在项目运作和管理过程中人才的培养。

第二象限的项目为高风险、低难度项目。此类项目可采用常规的项目资源配置(人力和费用支持)和管理流程,但是对于过程的监控和成果的审查要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第三象限的项目为低风险、低难度的项目。此类项目可根据项目规模适当简化项目资源配置,这对于整个组织而言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管理流程可以适当地简化以提高此类项目的完成效率。

第四象限的项目为低风险、高难度的项目。此类项目要在常规项目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包括人力、费用等资源的支持以及管理流程和政策的支持。在管理流程上可根据项目进度要求给予适当的简化。对于此类项目要更加重视成果的总结和积累,以及在项目运作和管理过程中人才的培养。象限的具体分类见表2。

项目的分类管理除了根据以上的二维象限分析法进行分类管理外,还要参考项目本身对于公司的重要性。比如对于第二象限的项目,如果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也较低,在公司整体人力和费用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承接任务,或者暂时的搁置。

四、结语

二维象限分析法将项目合理分级分類,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配合项目进度、质量、经费管理的合理调配和协调,对于提高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企业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因此值得不断深入探索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 林继光. 海上油气田开发建设阶段的项目管理[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4, 6(02): 8-51.

[2] 张傲. 项目管理现状与发展研究[D]. 湖北武汉:武汉工程大学.

[3] 李力. 海上油气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石化技术,2016, 23(09):281.

[4] 陈玲. BC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5] 吴光武,张媛,张鹏,等. 科研生产项目分级管理探索与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15,35(01):15-17.

[6]项目管理协会.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7]李丽桦. 跨区域教育科研活动的分类研究—基于二维象限分析法的尝试,教育学术月刊[J]. 2014(04):67-71.

[8]尤荻. 工程项目四要素集成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J]. 2014(06): 3-9.

[9] 牟瑞芳. 系统风险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交通运输上程与信息学报[J]. 2012, 10(02): 6-10.

油田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现代油田企业车队的管理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层渐渐的走入制度的盲区,在对于日常车队管理中出现的许多的问题以及一些难点束手无策。为了防止企业的车队不受束缚,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油田的生产效率、车队的运输效率。本文将着重讨论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提高油田企业对于车队的管理能力,为油田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油田企业;管理难点;车队管理

引文: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命脉,我国的经济与工业发展离不开石油产业的支撑。而油田车队,作为油田产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重要的运输工具,十分有必要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然而,我国的油田企业在车队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盲点和弊端,加上正处于\"互联网+\"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现有的管理制度与车队发展状态不匹配,造成了诸多问题。

1.\"互联网+\"的内容与油田企业之间的联系

(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现如今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所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以新型的互联网思维,带动传统社会实体经济行业的发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的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实现两者的高度融合,优势互补。\"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思维,将\"互联网+\"带入油田企业的车队管理,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促进生产。

(2)\"互联网+\"与油田企业之间的联系

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法阻挡,油田产业作为传统实体发展行业,必须找到一条与\"互联网+\"高度自恰,共同发展的道路,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能力。目前,\"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油田企业的服务方式,利用物联网技术,与客户以及产业下游企业达成了更为宏伟的合作计划,优化运输服务,实现“送货到家”。这是传统发展模式下所不具备的竞争力。而车队,作为油田运输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职能范围和重要性被进一步扩大,所以油田企业加强管理水平,改变现有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范围与职能大小,有利于降低职权不明而带来的管理效率低下,提高车队的运输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率良好发展。

2.油田企业在管理车队时遇到的问题

(1)汽车驾驶员综合素质偏低

在行业内有这样一个认识——车队对于油田企业很重要,但也难管。这其中,最难管理的,无疑是汽车驾驶员。现如今这些驾驶员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驾驶能力较差,或者说是车辆驾驶时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驾驶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车辆维修能力不过关,无法解决驾驶途中车辆产生的各种突发状况;驾驶工作辛劳,工资与实际劳动付出不成正比,感受不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生产积极性差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导致现如今油田企业车队管理难的重要因素。

(2)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现如今各油田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企业管理车队的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这也就造成了企业车队的调度工作能以展开。车辆管理维修、后勤统计、财务等方面的问题频出。没有有效的管理,以及明确的职权范围划分,会限制车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

(3)车辆管理制度不健全

比起驾驶员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制度上的难点,车辆管理相对轻松,但即使如此,在油田企业对于车辆的管理中依旧存在着管理制度过于笼统,检查人员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没有细化到具体的措施上等等现象。在车辆管理中,还存在着老旧车辆安全问题;车辆保养情况以及卫生情况恶劣;车辆答案不完善以及运输纪录管理不清;随车工具缺失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无不在拷问着现行车队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3关于油田企业车队管理难点的对策

(1)对于驾驶员的管理

提高驾驶员的招聘标准,对于现有的驾驶人员进行集中复训,传授基本的车辆维修以及保养常识,加强安全行驶意识,提高驾驶水平,改正长期存在的不规范驾驶行为;引入物质奖励机制,细化绩效考核标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提高驾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入到驾驶员身边,聆听他们的诉求,进行更为人性化的管理。

(2)对于车队现有车辆的管理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完善对于车辆资料管理的制度,确定车辆收发时间、路程消费情况,建立信息化车辆管理模式。淘汰老旧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事故车辆,提高对于新车的采购标准,建立健全车辆维修保养制度,完善派车制度。例如,在出车前后,对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制定车辆状况以及维修保养情况表,寻找车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保养维修。纪录现有随车工具的使用情况,查漏补缺,保障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行驶安全。在运输过程中,指定正确的运输线路,监管驾驶员的行车记录,提高效率。

(3)建立健全車队管理制度

明确各管理阶层对于车队的管理范围以及职权大小,增强车队的独立性,降低由于调度权限不明所带来的时间成本以及人员沟通成本。例如,明确车辆管理责任,落实到企业、管理层、车队以及个体员工身上,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以及行为规范手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4总结

\"互联网+\"的时代正是油田企业,作为传统工业代表着与\"互联网+\"实现挂钩的优良时机。想要利用互联网改变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社会效益的发展。正需要\"互联网+\"这一新的经济理念改变现有的油田企业车队管理制度,提高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车辆管理体制、健全和晚上车队的管理制度,三管齐下。不经更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内部的调度能力,运输效益。更能够从吸取从主的经验教训,从而专线对于现行企业管理制度的改变。

参考文献:

[1]丁伟国.互联网+\"时代油田企业车队管理难点及对策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17(12).

[2]吕树学.石油化工企业运输车队标准管理与展望.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03.04.

[3]张颖.打破空白指令挂车车队管理系统能为运输行业带来什么.汽车与配件.2017(27):76-78.

[4]吕勇.论油田企业车队管理难点及其解决对策.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5).

作者简介:王庆宾(1970-),男,籍贯:山东广饶,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车辆管理.

油田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油田测井企业交通运输存在公司点多、面广、路线长、随机性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抓好行车安全对油田测井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深入探讨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策略选择,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预警机制

0 前言

交通运输是油田测井企业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企业HSSE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交通运输安全不仅关乎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而且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稳定发展。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影响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如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硬件因素、突发因素等,这类因素带来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

1 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现状分析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油田测井企业,我国油田测井企业相对年轻,很多未能形成系统性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专业化测井施工作业队伍,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车辆运用上与采油、钻井等施工作业却截然不同,测井技术服务装备为车载固定装置,只有车辆到达作业施工现场才可组织施工,由此交通安全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专业化管理模式现阶段在我国油田测井企业广泛应用,企业大多自备有的中、重型测井专项作业车,小型生产指挥车辆多为租赁,但由于部分油田测井企业对交通运输安全的认识不够,交通安全管理相对混乱的现状较为常见,交通事故时有出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遇到生产进度、效益与安全产生矛盾和冲突,驾驶员招聘、调配、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也会影响交通安全管理有效性。在较为复杂的各方因素影响下,现阶段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较高[1]。

1.2 影响因素

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影响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本节将这类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人为因素。在交通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尤为关键,驾驶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运输安全性,但因测井行业的特点,驾驶员不但在施工作业环节从事大量的工作,还要承担驾驶工作,为追求效率而长时间不休息,疲劳驾驶问题在油田测井较为常见,疲劳状态下驾驶员的视觉较为低效,疲劳压制也会导致神经反应缓慢和肌肉活力降低,突发的环境改变时交通事故很容易因此出现。此外,运输过程中的超速问题、驾驶员的心理问题也会直接威胁交通运输安全,这类问题同样需要得到重视;第二,自然因素。油区井场路段多为简易临时铺设道路,路面窄、路面坑洼,遇雨雪天气路面湿滑,道路差异十分明显,交通事故可能因路况不佳而出现,如路段较窄导致的偏离车道、道路湿滑造成的翻车事故等;第三,硬件因素。测井车辆使用年限大多为30年,但零部件具有一定使用年限、寿命,应及时维护或更新,尤其是行车关键部位,如爆胎,会严重威胁车辆的行车安全;第四,突发因素。天气变化等突发因素对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带来的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驾驶人员必须通过自身的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克服困难,否则交通安全将受到严重负面影响[2]。

2 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策略选择

2.1 建立健全交通风险预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为做好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可从交通风险预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入手,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把自身内部最危险、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找出来,逐一采取可行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和个人。如恶劣天气、道路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夏季多雨、冬季道路结冰,交通运输安全受到的这类特殊外在因素影响必须得到重视,需结合实际建立应对外在因素变化的预防机制。要紧盯较大以上危险因素,实施等级管控,提高检查频次,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要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对安全风险管控不落实的,依规对相应责任人严厉问责、顶格处罚。要建立风险预警长效机制,打好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促进油田测井企业交通运输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2 设法降低运输道路风险

运输道路的急弯、陡坡等路段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必须派出专业人员针对性勘察可能存在危险的路段。存在风险的,需及时联系甲方并上报道路隐患信息,保证道路隐患能够及时处理,车辆能够安全通行。通过针对性控制道路风险,行车安全性将显著提升,这同样能够为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提供保障。还应定期开展路检、路查活动,公车私用、疲劳驾驶、酒后开车、无证驾驶、车辆带病运行等问题需要重点查处,辅以健全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基础资料,即可更好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此外,车辆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的科学制定、三超一疲劳消灭原则的严格遵循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2.3 严格驾驶员监督和管理

驾驶人员直接关系着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因此必须设法强化对其的监督和管理。具体需要从驾驶员角度出发,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培训,以此降低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出现频率,新进入驾驶人员培训情况的监督检查也需要得到重视,同时需保证每一位驾驶人员的道路安全知识水平较高。还需要关注安全检查制度、长途车审批制度、驾驶员动态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带队制度的建立健全,以此开展监管两条线管理,各职能部门和各层级监督管理人员需做好自身工作,严格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違章行为。强化车辆检查、驾驶员分类管理的落实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规避“带病”行车问题,并在长途运输任务及“危、难、险、重”任务执行时,优先选拔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以此保证行车安全。在特殊天气情况下要严格监督车辆调派问题,借助卫星定位监控技术,实现车辆的受控管理,以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规避交通安全风险。如车辆在特殊天气外出,需依托卫星定位监控,实现对车辆动态信息的实时了解,发现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超区域行车等违规行为,应实时通知驾驶人员,及时扼杀这类违章行为。此外,还需要关注带车人管理制度的落实,带车人为本车次义务安全员,负有监督驾驶员安全驾驶、纠正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协助驾驶员处理行车中紧急情况、约束其他乘员配合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责任,以此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

2.4 做好日常宣传和培训工作

日常宣传和培训同样属于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应采用条幅、板报、微信、钉钉、网站等多种宣传方式,定期开展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和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可制作“岗位安全指导卡”、“从业人员学习手册”、“安全驾驶随车行”等学习资料,设法督促员工认真学习。通过对安全行车规律的总结,还应提醒驾驶员关注天气、季节、道路状况变化情况,以此更好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同时要抓好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工作能力提升也能够更好为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提供保障。在开展宣传工作的同时,培训工作也需要设法强化,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驾驶员存在的思想认识方面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素质提高、防范意识形成、安全技能掌握也能够同时实现。交通安全培训可围绕安全例会制度、上岗前的培训与考核以及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新模式等方式展开,如基于安全例会制度研究和剖析典型事故案例,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驾驶员遵章守法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能够大幅提升。可通过网络线上安全教育的方式,解决人员不能集中学习培训的难题,比如依托“安途帮”安全培训软件,可实现从业人员全员参与,让安全培训软件成为日常宣传和培训的好帮手。

3 结论

综上所述,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建立健全交通风险预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严格监督和管理驾驶人员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油田测井企业交通安全管理路径。为更好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运输问题的解决、多元化管理方式的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高云龙.如何做好油田企业交通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20(3):66.

[2]孙雷.油田企业构建交通安全运行机制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9(5):145.

上一篇:信息化视角下内部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女性政治参与高等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