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教学初中历史论文范文

2024-05-17

历史地图教学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地图的应用,提出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适时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设计、投放、组织、交流等环节做出积极探索,发挥历史地图的丰富助学作用,让学生在动态化、立体化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地图 创意教学

历史地图涵盖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信息量较大,特别是对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地图能够较好地将事件发生的过程立体呈现出来,让学生自然建立历史认知。在将历史地图与历史文本进行对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和发掘,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自然形成系统性的学习认知。历史地图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要从激发读图兴趣、传授读图方法、组织读图活动、延伸读图训练等角度展开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直观的学习机会。

一、激发读图兴趣

历史地图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广泛,教师借助地图展开导学设计时,能够为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一些启动作用,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提高其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学科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从激趣角度展开教学设计,能够成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启动学科学习思维,提升学习效率和品质。

学生对历史地图有浓厚的观察兴趣,这是因为历史地图与地理地图有很多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地图会发生许多新变化,这会对学生的地理学科认知形成一定的冲击。教师要正视学生学习认知基础的差异性,适时做出对接处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春秋列国形势图进行梳理:“观察地图,说说春秋列国几个主要诸侯国的势力范圍包含哪些地方。”学生开始观察地图,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很快就有了一些信息反馈。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文字材料,然后对照地图进行信息梳理分析,让学生顺利掌握历史知识,这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地图专门对诸侯国势力范围进行直观展示,信息比较单一,学生阅读观察都不存在什么问题,其助学效果较为明显。高中学生有比较丰富的地理知识积累,为历史地图观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教师科学运用地图进行教学,能够形成自然对接,使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

二、传授读图方法

历史地图和地理地图有异同点,教师在具体引导学生读图时,需要针对学生读图基础做出方法介绍,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有地理学科读图的经验积累,教师对此要进行必要的学情调查,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做出正确评估,以便推出更多合适的读图方法。同时,让学生多关注历史学科信息,这是阅读历史地图的关键所在。

学生观察历史地图时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由于历史地图要融入更多历史、政治、经济等内容,而且带有指向性,学生进入观察环节后,其关注信息都比较集中体现在地图上。如在教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开展文本阅读,了解秦朝统一的历程,然后出示了一张地图:“这是秦朝形势图。秦朝统一后,其疆土面积到底有多大呢?观察这张地图,便能够获得一些认识。不妨与现在的中国行政区图进行比较,看看当时秦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展开观察和比较分析,顺利掌握相关信息,对秦朝统一的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现在的中国行政区图比较熟悉,自然能够形成对比学习。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使学生的学习更为轻松自然,其学习认知更为丰富。

三、组织读图活动

组织历史读图活动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做好必要的信息储备,这样才能建立读图活动基础。读图需要对地图的关涉符号有清晰认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读图活动时,要发动学生搜集整合地图信息,让学生自行展开深度观察,对捕获的地图信息进行科学处理,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读图讨论、信息展示、事件分析、次序梳理、案例辩论等,都与读图有直接关联,教师做出匹配设计,让读图自然发生。

学生对历史朝代更迭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梳理,但要清晰记忆还存在一些困难,如果教师能够推出一些历史地图协助记忆,其学习效果会更为丰富。如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出示了三国鼎立形势图,对当时魏、蜀、吴的疆域做出直观展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其疆域大小和位置对其政治、经济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观察这些地图,可以看出哪一方的优势更大一些?”学生观察地图后开始讨论:“魏国占据中原大地,其优势更为突出;蜀国虽然有诸葛亮这样的才人,但地理位置偏远,资源贫乏,自然处于劣势地位;东吴地理位置不错,处于江南一带,经济环境较好,但政治、军事方面存在短板。”教师参与学生的观察讨论学习活动,课堂学习气氛逐渐形成。教师展示地图后,组织学生开展观察讨论活动,将学生带入深度思考环节。历史地图渗透更多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机会。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历史地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推出读图训练

设计历史地图训练时,教师要做好对接设计,让学生对相关文本内容进行梳理阅读,对接地图展开对比分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科认知成长。读图训练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如网络搜集地图信息、自行分析地图内容、规划历史地图方案等,都能够对学生形成锻炼机会,教师要做好优化设计,让更多学生顺利进入地图学习环节,在创造性学习中建立历史学科认知。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训练时渗透历史地图内容,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自然有更高的认同感。如教学《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时,教师先介绍隋朝统一,以及唐朝建立,进入隋唐盛世,要求重点关注李世民这一重要人物。在设计训练时,教师投放了一张历史地图:“这是唐朝前期疆域和边境各族的分布图。可以进行对比观察,看看当时的疆土面积有多大,周边还存在哪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割据的地方都属于唐朝的附庸地,可见,隋唐盛世的局面有多壮观。具体说说隋唐盛世的情况,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展开深度分析。”学生接受训练任务后,开始深入思考,课堂学习研究气氛逐渐形成。经过一番思考,学生大多能够顺利搜集到更多相关信息,并自然展开对应介绍,将文本阅读和地图观察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展开历史解读,对隋唐盛世的盛况进行详细介绍。教师布置地图性训练任务,其训练价值极高。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适时引入地图内容,能够为教师教学引导提供辅助,也能够为学生展开立体化学习创造条件。教师要注意整合历史地图资源,精选地图介入时机,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读图学习,提升历史学科教学效率和品质。学生对历史地图有较丰富的感觉,教师借助历史地图展开教学设计,能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建立系统性学科认知。

【参考文献】

[1]徐俊花.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4).

[2]王彩书.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6).

[3]何光艳.关于高中历史地图教学的几点认识[J].考试与评价,2021(1).

【作者简介】冒永军(1979— ),男,汉族,江苏如皋人,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

(责编 唐玉萍)

历史地图教学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历史影视资料还原某一特定历史事件和人物,借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人物、典故等多种题材生动化地表现出来,对于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 影视资料 历史教学 学习效率 初中生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设备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便捷的网络资源使用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大量优秀历史影视视频作品观赏,利用影视资料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还能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1989年,美国历史学家怀特就在《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一书中提到“影视史学”一词,他表示期望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21世纪以来的多媒体快速发展也为历史影视资料提供了便捷的传播渠道,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认知历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教材为主,历史影视资料为辅的教学方式益处颇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据近代以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知,视听结合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新事物的最有效方式。单用听觉,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60%,三天后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70%,三天后下降为40%。如果视听说并用,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90%,三天后只下降到75%。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认知能力强、吸收能力迅速提高的阶段,思维敏捷、思想跳跃、好奇心强等特点都是这个年龄阶段所具有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直观的事物接受得总是比较快,加之初中生又处在叛逆期,可能会对教科书上枯燥的内容产生厌倦。而恰好影视资料是直观的、立体的、动态的,结合了声音、图像和文字,对于初中生而言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视听說结合能引起大脑皮层兴奋,让学生对所看到、所听到的知识印象深刻。并且在学生眼里,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枯燥的、乏味的,但是这些枯燥的事件和人物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之后就变得趣味生动了许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运用历史影视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时间加强记忆,通过塑造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科书是以平面、单一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所学内容的,但是影视资料展示知识的方式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更直观的,影视资料往往能很好地再现历史事件,将历史人物鲜活化,学生可以在影视资料中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对某一历史阶段发生的事件更全面地了解。传统的教科书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自主认知能力,学生们若只是看过知识点,而不去刻意记忆的话,就只能大概记得一个模糊的历史事件框架。在教学中加入影视资料的观看,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也能让学生充分把握历史细节。通过观看影视资料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将历史事件的脉络理清楚,结合有趣生动的影视作品和教科书内容来形成自己的理解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概括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影视资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历史知识记忆质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并且利用影视资料进行历史教学也是教师拥有现代化教育观念、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史学理论来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艺术,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征之一。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增强教学水平,符合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影视资料把本是“死气沉沉”的知识变得鲜活而生动,在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再现”于学生眼前,历史人物在影视资料中都变得栩栩如生,化抽象为具体,将教学重点直接向学生们展示,在历史课堂上善用影视资料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教材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事半而功倍。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喜爱程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使用影视材料可以达到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更喜欢历史”的效果。

在选取影视资料时,要注意选择和教科书内容紧密相关的资料,还要考虑在课堂的什么时间点插入影视资料这一学习环节比较好。在上课前播放影视资料,是否可以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或在下课时播放,是否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已不足。

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对教科书上的内容起到一个补充和突出重点的作用。在运用多媒体时,对影视资料的选取要注意内容适当、时间适宜的原则,避免滥用多媒体技术,也要防止出现过多占用正课时间的现象。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意将传统教学方式和影视资料相结合,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避免出现走马观花的情况,也不要让观看影视资料占据太多的课堂时间。

总之,整合历史影视资料,对教科书内容做一个补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也可以自己结合影片的特点,分析影视资料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资助分析历史的技能,包括收集证据、诠释证据、综合分析等。影视材料作为一种普及的教学方式,其优势显而易见,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教学方式的丰富程度,也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因此,结合影视资料,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刘冬.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的作用[J].青春岁月,2011(20):341-341.

[2]李海波.浅析史料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5):24-24.

历史地图教学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我是一名长年担任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老师,说到工作的时间和年限,多少也算得上中年颇有点经验的教师了吧,记得上初中的那些日子,总是在善意的“哄骗”着学生去学历史,初中的历史学习是很尴尬的,初一学生喜欢学,初二学生不愿学,初三学生都不学,每每教师走到教室门外,感觉不是去上课,而是要去和学生在纪律上、在学风上要不断的去理论甚至是争吵,一节课下来,辛辛苦苦备好的课,没有机会去讲,也没有人去感受知识的魅力,教师工作没有感到存在的价值,更没有什么心理上的认同感,上了初中的历史,感觉人生都空白了,那么,很多时候我就在问自己,初中历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脱离让我觉得尴尬不已的初中历史教育,但是面对高中历史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觉得是应该借着课题的名义,认认真真的、全面的甚至是深刻的去反思一下,我们初中历史教育的问题,寻找一个初中历史教育的正确方向,找到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最佳解决方法。那么,本文就是通过笔者为首的课题小组走访了很多的初中学校,了解了初中学习历史的现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对初中历史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调查和分析。

一、初中历史存在的问题,最实际的是从高中历史教学中反映出来的;

常年在高中历史一线教学的老师们,尤其在高一年级的时候,会有一个很普遍的感觉,就是时时感到时间严重的不够,因为你要给学生“补课”,“补”什么“课”呢?补初中的历史课,很多简单的历史概念、历史阶段、分期,就连觉得但凡是中国人都该知道的代表性的事件都不知道,也就是高中教学出现的严重问题,说明初高中知识的链接断代是很严重的;走访到四中和三中部分高中历史教师时,他们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进行历史知识问题的摸底,当问及到威尔逊、亚历山大二世、俾斯麦、旧民主主义革命、工业革命等初中历史知识时,回答正确率为5%。就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长城的起止地点回答正确率也仅为35%,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了?我们课题小组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到了织金县的八中、七中、四中和三中四所学校,请班主任帮忙让学生去填写了初中历史学习现状的调查表,根据两天的调查和统计得出以下数据:

75%的学生认为,因为中考不考历史,实行学分制和开卷考试,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历史;

22%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和班主任对历史不重视,包括教师也没有认真教,历史课经常变为语文和数学课,而且即使上了历史课,也是敷衍了事,草草结束;

还有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喜欢学,历史太枯燥,学了历史也没什么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原因有三,也就是没兴趣、不重视、不考试,而不考试则是学生不学历史,是不重视历史学习的最主要的原因。由此可见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中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初中历史教学的根源,在应试教育下,考和学结合亲密异常,但是导致的结果,就历史一科而言就是知识断代、空档的严重,国家底蕴的丢失。

二、追根溯源,找寻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学校、领导、家长的不重视

在初中学段,历史学科过去甚至现在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叫“小三门”,教师不教不行,那是你的饭碗;学生不学不行,因为教育部要求的,但是学了没用,又没有实际的分数,在中考中的地位是可有可无,所以被认为是门“副科”、“小学科”,各级领导相对忽视,在很多学校的课程表上,历史课所占课时往往不足,而且课程大多安排在学生容易疲劳的下午。

家长也会不断的给学生灌输,考试又不考历史,有什么学法?这些副科就当放松学着玩玩,没必要当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语数英上面,给学生请各种各样的补习教师,买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但是其中历史不会有一分一毫的存在。

(二)历史教师的自我催眠和自我“堕落”

对于学生来说,反正历史和自己的升学没有关系,学得好与不好都没什么大碍,因此在上历史课的时候不主动地、甚至是拒绝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把历史课当成自己的消遣课,希望历史老师多讲点历史故事,或者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做别的学科的作业;更有甚者把历史课上成休息课,教师本着直接的职责去维护教学秩序,结果会遭到学生的讽刺、挖苦甚至是辱骂,教师得不到起码的尊重。那么,在这样一种尴尬的教学环境之下,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还是热情高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逐渐心灰意冷。

三、对初中历史教育的建议

历史,是一个国家文明传承中的精髓,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才是做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前提。历史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沒有那个国家会不去重视自己国家的历史,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所在。那么要如何改变当前的现状呢?笔者以为应“对症下药”,采取如下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以人文主义为方向,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和终身发展。有一句话讲得很好,“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一个国家要想消灭它,最好先把他的历史去掉,其实就是我们讲的愚民吧,日本人在打中国的时候,对沦陷区的统治不就是这样?德国二战占领法国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其实历史的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可在功利性很强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大家关注的往往是那些影响学生将来在社会层级流动中地位的高利害学科,历史再“可以使人明智”,也只能被打入“冷宫”。

(二)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和升学考试制度

中国从科举开始,一直都是应试考试的模式,这是中国的传统模式,影响深远,所以既然学业考试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学生就走向哪里,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毕节市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和升学考试制度上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比如讲历史可以以社会化考试科目的形式出现,通过每学年的统一考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检测,三年考试要进行累加,以平均分的方式分比例计入中考成绩,而且考试的方式要以闭卷进行,当然本着人文主义,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考试可以

历史地图教学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情景教学作为初中各个学科教学的常用手法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与此同时初中历史课程由于其较强的叙事性、故事性以及对于学生强烈的亲和力,使得初中历史课程与情景教学的融合研究的课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如何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在课堂实践中如何有效导入情景教学、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是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将从上述几个方面讨论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课堂;教学创新;课堂互动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创设情景,以情景渲染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吸收课堂内容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与课堂的亲和力,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氛围都有着极大的帮助。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已经将一些情景教学示范课作为一些固定学科的标准教学模板加以推广,由此可见情景教学实用性之强。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典型的文史类学科有着极其鲜明的学科特点——文字量大、课程的前后关系密切、感性内容较多、学生个人发挥空间大等等,而这些学科固有的特点恰好十分便于情景教学的开展,同时,情景教学的开展亦可帮助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对于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很多老师经常存在一些问题。

一、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目的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经常用来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不可否认的是情景教学对于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老师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将其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一定应是提升课堂效率。有的课程本身难度不大,或者其内容学生耳熟能详,亦或者知识点本身并非教学重点,对于此类课程如果盲目地采用情景教学,不仅会增强教师的备课难度,同时也容易导致课堂教学重点的不明确,反而让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盲目状态。这不仅是对于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情景教学的有效开展,试问当情景教学法已经渗入到每堂课的教学中,学生难道不会对它产生腻烦心里吗?因此在进行情景教学的应用前,我们首先要注意“度”的把握,备课前不仅要判断这堂课能否应用情景教学,更要判断这堂课是否需要应用情景教学,切勿盲目迷信某一种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其产生“抗药性”。

二、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我们知道,情景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需要让学生们进入到老师们所设定的课程情景或者个人角色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代入感”的强烈与否尤为重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仅仅是为学生“讲故事”而是要让学生进入到故事中。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

(一) 重视课堂内容的情景导入

课堂导入是实施情景教學的第一步,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课程内容对其进行填充,通常针对历史课程的特点我们多采用影视图像、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方法进行导入,核心思想是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并不太熟悉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开元盛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引用李白的诗句,通过品味李白的相关诗句从一个诗人的角度体验盛世的辉煌。例如在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中便有很多辉煌场景的描写,“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等等,从这些描写可以使学生对当时开元盛世略见一斑。

(二) 适当的内容延伸拓展

虽然教材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教材内容毕竟有限,而课堂教学的宽度可以是无限的。由于教材编写的实际需求,很多内容课程大多都是文字叙述、并没有太多详细的图片演示,更不要说相关的背景介绍了。而情景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妨通过一些动图、视频甚至于影视作品的演示让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有一个更为生动的理解。同时加之以老师的讲解,会使教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近现代史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们欣赏一些纪实性较强的影视作品,例如《建国伟业》《建军大业》《东京大审判》等等,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生动地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 优化内容讲解

课堂的进行归根结底是需要老师进行引导的,即使是情景教学也是需要老师通过语言串联课程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景再现,因此作为课程进行的“领航员”老师需要对其讲解内容进行十分广泛的提升。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是十分具备艺术性的,而老师自身对于课堂语言的优化并不亚于一场艺术创作。在优化的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注意措辞的严谨性、趣味性,同时还需要注意结合课堂现场气氛的把控以及对于整堂课程情感色彩的渲染,因此不得不说对于讲解内容的优化也是情景教学的重要难点之一。

三、 情景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

正如上文所说,初中历史有着极强的学科特点,而这些学科特点如果加以利用对于加强情景教学的可行性、提升情景教学的教学效率都是有着很大帮助的。例如:史实性,老师需要注意以史实为中心,切勿为了达到课堂效果而在课堂中加入野史、杂说的引用,虽然历史课堂需要趣味性,但是历史是严肃的,这种学科特性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文献角度,即使历史相同,但是对于相同历史事件,不同的记录者会掺杂着不同的个人感情,这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学科由于其自身具备的特性十分便于开展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由于其自身的优点使得二者的融合广泛而又深远。同时初中生由于其所处年龄段的原因,致使其对于情景教学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更加需要注重对于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杜英光.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3年04期.

[2]赵文君.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2年06期.

作者简介:

詹延足,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现代中学。

历史地图教学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学生实际与学习,搭起学生现实和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特别是历史教学,教师更可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功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理解,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水平。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给课堂带来趣味,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与高效?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媒体作用,创设至真至诚的情感情境

人是感情动物,情感教学也因此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创设至真至诚的情感情境,将学生引入浓烈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感受情感的熏陶,能够极大的催生学生的学习认同感,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视频或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的氛围中,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时,通过给学生播放《我的中国心》和《故乡的云》这些歌曲,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氛围中,加深了学生对祖国成功收回港澳主权的认同。

再比如在教学“九一八”事变的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反映“九一八”事变史实的主题影片《抵抗 抵抗》,影片中震撼人心的场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极大的引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们都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影片的主题曲,学生的浓厚的情感也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通过播放贴近教学主题的视频以及教师恰到好处的语言渲染,将学生置于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融入课堂之中,以此来完成新知的教学,可以吸引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充满期待地步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引导学生表演,模拟生动真实的事件情境

所谓模拟事件情境即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表演、参与,通过对事件的解读,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从而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达到深层的理解,达到增强学生的历史情感和求知欲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课堂上表演“西安事变”的情景。经过学生的精心准备,课堂上扮演张学良,杨虎城的学生对“蒋介石”进行了有效的劝说,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软硬兼施,学生们表演的有模有样,煞有介事,观看者也兴致浓厚,评头论足,极大的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学生犹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实中,不仅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的重要意义,还培养了学生表达和表演的潜能,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再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我同样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展示:设身处地,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将怎样纵论天下?通过表演,再现了历史,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其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有效利用资料,构建耳目一新的图像情境

历史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真实而又珍贵的资料、图片。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教材中的图片及资料,让学生从对这些资料图片的解读中感受历史的沧桑,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时,运用课本上几幅真实的历史照片,如《日军砍杀南京青年》、《日军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等,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想象,从而深刻体会日本侵略者的残忍和惨无人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愤慨,教师此时再结合近年来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的抬头,甚至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教育学生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奋发图强,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不再使我们的祖国受到欺凌。

四、巧用历史故事,创设鲜活的语言情境

历史学科,富含大量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给学生讲述,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同时,还可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愉悦课堂的氛围,激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评价水平。

如在教学有关“戚继光抗倭”的内容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一段戚继光亲自参加战斗的动人故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戚继光亲自跨上战马,手舞双剑,左冲右突,带领他的部队突袭敌人的阵地。他的部下见到自己的主帅亲自冲锋陷阵,顿时军心大振,勇猛异常。经过这场厮杀,歼灭了所有的敌人。在戚继光的带领下,经过四年的奋战,我国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基本被肃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打败倭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学生们听了这个“小故事”,必然升起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无比崇敬,从而对他的英雄事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小故事不仅起到了调节课堂的目的,同时还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还有很多途径。比如:设疑问难式的问题情境;引人入胜的文学情境;置身其中,亲身触摸历史的文物情境等。教师巧妙运用,都可极大的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感知历史,亲历历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必须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精心组织,给学生呈现真实而有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在情境中领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灵性和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历史地图教学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心理暗示法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身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索,通过理解心理暗示法内涵,提出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心理暗示的路径,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心理暗示法;高中心理健康;教学;应用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经常尝试运用多种形式的教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活跃地课堂教学氛围,其中,心理暗示法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方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多次应用,教育教学实践效果较为明显。

一、心理暗示法的内涵理解

通过查询《心理学大辞典》,对于心理暗示这个心理术语的理解,其定义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内涵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师生分别扮演施暗示者和受暗示者角色。施暗示者通过对受暗示者进行非语言和言语进行暗示,达到影响受暗示者心理的目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常常扮演施暗示者的角色,学生扮演受暗示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课堂导入语、个人肢体语言来暗示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学会自我对话,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二是心理暗示有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之分。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到学生,令学生感到情绪低落,情感受挫,思维紊乱,判断失误,甚至出现不良心理倾向,如自卑、孤僻、迷茫等心理现象。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调节学生心理感受,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稳定的情绪。

基于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应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铺就平坦大道,同时应该摒弃消极心理暗示带给学生的不良的心理影响。

二、心理暗示法的积极作用

1.培养学生良好心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主要是教师的情绪状态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行为。所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在课堂表现出来的情绪、感受有关,例如:在心理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主动参与活动,每次一喊学生参加活动,学生都感到紧张,生怕选中自己,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心理暗示法,告诉学生多多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有利于自己保持稳定的心态,从心理暗示法的积极暗示消除学生心理的不良感受。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使用活动体验教学法,通过课前暗示本节课活动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等,让学生充满好奇,然后再暗示参与活动的对个人产生的积极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作为心理教师,要善于结合现有条件,运用心理暗示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这样也能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心理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排除不良心理状态,如恐惧、缺乏安全感、学习疲劳感等。

4.增强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心理暗示法,心育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心理暗示法的應用路径

1.在导入环节运用心理暗示。导入环节是否精彩,事关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在导入环节适当运用心理暗示法,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学习。笔者在教授《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节课时,教学目标主要就是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从而能接纳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在导入环节,笔者就面向同学们解读本课主题,通过解读题目暗示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以及个人特点,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教授《放松身心解压力》导入时,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压力测试,观看两幅有关压力的图片,积极暗示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人人都会有压力,有压力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应该逃避压力,而是如何克服压力。从而 引出话题,最近让你感到有压力的事情是什么?学生大多数回答是:各种各样的考试压力、学习找不到方法以及学校要求参加的各种活动与学习的冲突等,以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学习中。

2.在活动环节运用心理暗示。高中心理课堂教学教师经常开展心理活动体验教学,目的是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学会自我领悟,感受成长。在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运用心理暗示法的积极影响,将有助于学生大胆参与活动,有助于学生通过活动调节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阳光、开朗的心态。笔者在教授《人际交往有规则》组织活动时,通过心理暗示,告诉学生日常生活中,由于年龄、生活背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 导致我们常常会与父母有磨擦是正常的,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日积月累就会影响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因此应该要学会与父母沟通。然后,展示案例:爱的冲突,案例中主要把一个苦恼的女儿的心声表达出来以及一筹莫展的母亲形象刻画出来。之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一位学生扮演女儿一位学生扮演母亲。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从子女的角度看,亲子间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从父母的角度看,亲子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从案例分析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师适当运用心理暗示之后,学生积极讨论如何学会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从而找到许多招式化解亲子之间的矛盾。

3.在师生互动环节运用心理暗示。师生互动环节教师使用心理暗示,能很好的把控整个课堂教学进度以及活动进展情况。笔者教授《善于说话暖人心》课时,从师生互动中,运用心理暗示,积极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善于说话,达到暖人心的目的。例如:播放视频,观看“优秀服务员王淑珍接待顾客”的片断。在该视频片段里,服务员王淑珍接待了三种不同人物特征,有知识分子、有工人同志、有乡下老大娘。王淑珍对知识分子:同志,你要用餐,请这边坐。来个拌鸡丝或溜里脊,清淡利口,好不好?对工人同志:师傅,今儿个上班,想吃粉蒸肉,还是丸子?对乡下老大娘:大娘,你进城来了,趁身子骨还硬朗,隔一段就来转转,改善改善,您想尝点啥?然后引导学生,善于说话,要看对方的文化程度来定,如对知识分子:用语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用语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用语亲切、朴实。这样才能达到暖人心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心理暗示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这对心理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心理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心理暗示法,才能不断提高个人育人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琴.暗示心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2]孙建等.浅议心理暗示在教学中的应用[J].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1(1)

[3]张伟.略论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暗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0.

[4]李则远.心理暗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3).

上一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化美学形成途经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