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原则论文范文

2023-09-16

历史成本原则论文范文第1篇

  对于“成本”而言,单纯的成本(amere cost)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本必须是“……的成本”(William Morse Cole,1936)。从成本理论的发展和成本概念的跨学科研究中发现,在成本概念的使用中,使用者通常会依据自身知识和专业:背景做出无意识的概念假设。因此,在成本概念的研究中,无论是以产品成本(生产成本)或是以企业成本等来取代成本概念的自我假定,都会造成理解和沟通上的障碍。本文依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成本”的原则,对成本概念进行多角度分析,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理解和使用成本概念的解释性框架,以期在此框架之内实现对会计学中不同成本概念的归纳和区分,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实现对不同成本概念的界定及其本质的分析。

 一、成本概念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中西方关于成本理论的研究中,有关成本概念的探讨一直不曾中断。西方(主要指美国)对成本概念的研究集中在20-70年代,以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概念委员会以及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名词委员会的报告成果为代表;我国对成本相关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自50年代至今有关成本概念的讨论也一直存在。本文拟将与成本概念研究现状相关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成本”的定义一是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概念委员会关于成本的定义。1951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在《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的报告》第二部分“成本概念”(Cost Concepts)中,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该定义强调对“多年来成本会计人员在其工作中所使用的多种成本概念进行总结”,从而使成本概念具有广泛的包容性。笔者认为,报告中对成本定义所作的解释和限定,对理解和使用成本概念更为重要。报告在定义之后进一步解释:“成本”是一个一般性(generic)的概念,在具体使用成本时,必须将其与成本对象(costobject)相联系。同时,成本概念在使用中也蕴涵着这样的事实,成本总是特定成本主体所发生的成本。从该报告对成本概念的解释中可以看到,成本概念进行研究必须要限定成本的主体和成本的对象,否则成本研究将没有意义。1955年,成本概念委员会又发布了《基于管理目的的基本成本概念暂行报告》,该报告中提出了服务于管理的计划和控制目的的基本成本概念,在第三部分“企业成本的本质”中,将成本定义为:“成本通常是指为了取得或创造有形或无形资源而有意放弃或将予放弃的一定量的价值”。其后的“基本框架”(Basic Framework)的报告中指出,理解成本的本质需要理解以下三个问题:成本概念的目的性;企业风险与成本的关系;计量所放弃价值的方法。对于成本概念的目的性,报告中进一步说明:作为一项成本,为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取得或创造的经济资源的成本应该只包括那些为了实现这一特定的管理目标所必须放弃的价值。但由于管理目标的多层次性以及管理行为的多样性,成本报告中所列示的放弃价值(成本)会因企业和特定管理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事物的成本都取决于决定成本的目的。  二是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等关于成本的定义。1957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的《第4号会计名词公报》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物、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成本可以分为未耗和已耗,未耗成本可由未来的收入负担;已耗成本不能由未来的收入负担,应列为当期收入的减项,或借记保留盈余。70年代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会计原则委员会将成本定义为经济活动中所蒙受的牺牲、放弃或抛弃。80年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F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成本的定义为:“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价值牺牲,即为了消费、储蓄、交换、生产等所作的放弃”。三是我国关于成本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将成本定义为“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除引用西方关于成本的定义之外,从我国学者对成本概念的研究成果来考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企业)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耗费的本钱。……成者,完成、实现之意;本者,资本之本,本钱之本”(中国会计学会核工业专业委员会,1996);成本是“特定的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葛家澍等,1999);“成本是为实现特定经济目的(不包括偿还债务、退还投资)而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合理、必要的支出。其中,支出是一个主体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流出的时间既可能是现在,也可能在过去,还可能在未来;流出的形式既可能是支付现金,也可能是消耗或转让除现金以外的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承担债务,甚至是发行股票等,其结果既可能导致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也可导致负债的增加”(张敦力,2004)。四是对中、西方成本定义的评述。中西方对成本定义的不同表述,体现出中西方在基本概念规范化上的差异。西方对成本的定义,在不同的时期,基于不同的定义和使用目的,其概念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西方关于成本概念定义的落脚点多为价值的牺牲或放弃,作为货币计量结果和表现的“价值”在成本定义中居于核心地位,“价值牺牲”作为成本本质内涵的表述也是相当抽象的;而我国对成本的理解长期以来受马克思《资本论》中有关成本价格论述的影响,对成本本质内涵的理解倾向于具体化。尽管如此,中西方在成本概念的认识上,还是共识居多的,如对成本目的性的认识、对成本主体的认识、对货币计量的认识等。

(二)成本的本质对成本所下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隐含着对成本本质的理解。中西方在关于成本本质的研究中,也体现出“放弃”和“耗费”的不同倾向。一是西方关于成本本质的价值放弃论。Norton M.Bedford在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1955年的暂行报告之后对企业成本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研究文献中出现的多种成本概念(如沉没成本、付现成本、真实成本、机会成本、可控成本、可变成本等)统归至企业成本的概念之下,并试图寻找各个概念背后所共有的相同因素,即企业成本的本质。Noaon M.Bedford对企业成本本质的分析思路为:现金支出_÷现金牺牲一现金放弃一价值放弃。将企业成本的本质最终归结为价值放弃,是因为这一概念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的广义性,使得成本计量的多种方法成为可能,从而保证了不同计量方法下成本概念的准确性。以价值放弃作为企业成本的核心本质,允许以多种货币金额来计量不同的成本,企业成本的全部本质就更清晰地体现在对成本计量方法的考察中。企业成本概念的多样性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企业成本因企业所履行功能的不同而不同;企业成本因其被使用的特定目的不同而

不同;企业成本因其预期被计量的范围的不同而不同;企业成本因为取得或创造经济资源而有目的放弃的价值所包含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西方关于成本本质的研究方法是抽象式的,类似于数学中的交集,使成本本质包含于所有可能出现的企业成本内容之中,与此同时,又不限制不同企业成本各自的计量需要。而我国理论界对成本本质的理解则在对西方吸收借鉴的同时,也赋予了自己的解释。

二是我国关于成本本质的耗费论。成本本质的“价值放弃”论在西方是较有代表性的,它高度抽象出了不同领域、多种成本概念中所包含的共同因素,我国理论界也对此观点多数持赞成意见,所不同的是,我国学者认为,价值计量的事物(对象)才是成本的本质,从而将成本本质具体化为资源的耗费(戴新民,2003),或资本、本金的耗费(中国会计学会核工业委员会,1996)。还有观点认为成本本质上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效率(阳昌云,2000)。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成本本质的“资源”观逐渐建立起来,如米切尔,马赫在《成本会计一为管理创造价值》一书中提出:“成本是资源的一种损失”;霍恩格伦在《成本会计学一以管理为重心》中指出:“成本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目标所失去或放弃的一项资源”。

三是对中、西方成本本质的评述。无论是西方的放弃论还是我国的耗费论,在成本所放弃或耗费的内容即价值的表现对象上,即资源,中、西方的认识是共同的。所不同的是,西方认为成本是资源的放弃,而我国认为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放弃和耗费有何不同,该点在明确了下一个问题“关于成本与费用”之后会变得较为明晰。放弃(melease)中包含牺牲(forgone)和支出(outlay)两种含义,也就是说放弃既表明资源的转化,又表明资源的使用,而耗费则表示资源的使用和消退。在西方的概念中,定义费用时使用耗用,而定义成本时多使用牺牲。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成本和费用的不同。本文认为,对于成本的本质,西方的放弃论较我国的耗费论更为科学、全面、合理。

 (三)成本与费用费用概念以及成本与费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成本概念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免的话题。事实证明,理论界对成本与费用概念的规范和使用并未达成共识。西方关于费用的研究资料中,对费用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例如,费用有时被作为成本的同义词使用,认为如果没有其他词语的限定,费用就是一个没有技术含义的一般概念;而多数情况下,费用指服务成本(与有形的产品成本概念相对立)或者专指与销售、管理、财务等活动有关的服务成本;Paton,Littleton,Greer,Porter及多数权益派学者将费用作为是总收入的减项,利润的决定因素,总体看来,西方围绕费用概念而产生的争议并不少见。在我国,对成本与费用概念及其关系的讨论,其观点也不尽相同:有观点认为,成本与费用是两个并行的概念,尽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实际上其间有本质的区别。成本与企业特定资产或劳务相关,而费用则与特定期间相关;成本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劳务所付出代价的量度,而费用则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金额;成本不能抵减收入,只能以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费用则必须冲减当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类似的观点还有,“成本”和“费用”概念是两个相互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的概念。从概念体系的科学性上讲,需要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用来说明企业资产形态变化过程中的计量标准;一个用来说明经济资源的消退;有学者将成本和费用的关系图示为:成本性费用→资产成本→损益性费用;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成本与费用本质上是相同的,均是指某主体为一定目的而发生的耗费。成本适用于“主体目的已达成”的场合,费用适用于“主体目的执行中”的场合。  笔者认为,成本与费用关系的研究适宜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即财务会计层面的成本与费用以及管理会计层面的成本与费用。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财务会计领域的财务成本与费用的关系研究,因而得出将成本与费用概念严格区分使用的结论,这是合理的与必要的。在财务会计层面上可以使用小成本、小费用的观念,严格区分成本和费用,从而规范概念的定义和使用。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对费用的定义中,可以看到费用概念的狭义化趋势。与此相对应,本文认为对成本的定义适宜采用1957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定义,即:“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财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物、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狭义的成本(小成本)表示资源的转化,狭义的费用(小费用)表示资源的耗用。如此界定、规范之后,财务会计层面成本与费用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管理会计层面,可以使用大成本、大费用观念,即将成本和费用均视作主体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放弃或耗费的资源,将成本和费用作为本质上相同的两个概念而不加以严格的区分,这将有利于在大成本观下不断和完善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二、成本概念研究的不同视角

有观点认为,会计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方面,而成本概念在会计学及经济学中均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会计学应在多大程度上并以何种方式与经济学家的理论相关联,佩顿(W.A.Paton)认为:“在某一领域中完全有效的概念或术语无法移植到另一领域”。他指出,“至少,在没有严格限定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必须意识到,会计则和概念从计量的角度上来与经济理论中的概念明显不同。只有对基本原理的深入训练才是对会计人员真正有益的,而对经济学的一知半解或者只是对经济学家所陈列概念的表面理解可能会使会计人员陷入迷惑,而不是有助于其在合理的理论基础之上展开会计程序”。经济学中的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边际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概念本身的含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清经济学与会计学对成本概念研究的不同视角,并由此对经济学和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进行正确认识。为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中成本概念研究的不同视角进行阐述。

(一)研究基本范式不同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S.Kuhn)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并阐释了“范式”(Paradigm)的概念。所谓范式,就是指科学家之间围绕假设、方法论原则、技术、事例等形成的一致看法,以及最终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概念体系。范式是作为一种学科探讨基础的思想、技术和方法论的“模子”,其实质是一种语言方式。经济学与会计学的基本研究范式是不同的。经济学的范式一般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以分工、交易和合作为内容,以供求均衡分析、边际替代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为方法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会计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则是会计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在经济学中,从亚当·斯密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建立到新古典经济学对范式的发展,再到新制度经济学对范式的革命,成本收益分析都是经济学的看家本领,它是经济学范式区别于其他科学范式的重

要方面,根据对成本收益工具的运用程度以及成本理论的发展,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可分为传统成本理论和现代成本理论。其中,传统成本理论中的代表概念为:短期成本、长期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现代成本理论中的典型概念为:交易成本、代理成本、信息成本。这些不同的成本都是经济学用以进行效率分析的工具。从研究范式的意义上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一种重要属性(基础),它决定着会计报告的结果。虽然成本在经济学和会计学各自的领域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作为“成本效率”分析工具的成本,与作为“计量属性”的成本,其内在含义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对成本定义的方式和内容存在差异。

(二)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经济学家将成本称为经济成本(economic costs),根据C.E.Cox的定义,“经济成本是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因努力和节约所遭受的痛苦”(C.E.Cox,1930),这种痛苦成本是主观的。经济学家对成本问题的研究采纳的是社会的观点,其出发点是整个社会而不是单个的生产者,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全社会的生产结构而不是单个生产者的具体问题。与经济成本不同,会计人员关注企业成本(business costs),即企业将其产品投入市场所必须作出的支付。会计学对成本研究的出发点是单个的企业或个体,关注个体所有者的回报(盈利)能力。因此,概括来看,会计学中的成本是微观的、具体的、方法层面的;而经济学研究的成本则是社会的、抽象的、本质的。经济学家将生产者看作一类人,而会计工作者必须从个体(业主或企业)的角度计量现实成本的发生。

(三)研究目的不同经济学有时被定义为一门基于价格研究现象的科学。因此,经济学家对成本的关注源于价格,其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成本如何影响价格、以何种方式决定价格、以及成本对价格的决定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对经济学成本的理解如图2所示。会计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在复杂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成本进行追溯(反映职能)。在会计学的分析中,基于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尤其是“会计分期”假设而将全部支出区分为“成本”与“费用”的分析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地确定每期的收益及资产价值。由此看来,经济学与会计学对成本研究的目的以及由此决定的研究方法均存在差异,经济学家的研究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因此,他们在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与此相比,会计学家的工作是研究如何记录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货币。他们衡量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但忽略了部分机会成本(曼昆,1999)。因此,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是无法直接应用于会计学领域的,研究视角的不同,使经济学和会计学对同一客体进行研究时所限定的范围,所使用的方法,所关心的结论均有所不同。在成本研究方面,经济学成本理论为会计学成本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而会计学的成本理论则是经济学成本理论的具体运用。

三、成本概念的解释性框架构建

 作为一般性概念的“成本”,在其核心本质的约束下,其内涵和外延日益呈现出广义化的趋势。对于成本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要想在特定的条件下正确理解和使用不同的成本概念,从而提供或获取确当的成本信息,双方都需要对与一般性成本概念相关的必要因素进行明确和限定。本文提供了一种理解和使用成本概念的方法,即构建成本概念的解释性框架。将这一框架的构建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首先进行关系构建,即构建成本概念中所体现的成本主体、成本客体以及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其次针对各种关系要素的具体化,进行特定条件下理解和使用成本概念的内容和程序构建,称之为解释性构建。

 

(一)关系构建将“成本”一词行为化,进行恰当的字义拆分,同时引入成本概念界定中必须考察的成本目的、成本主体、成本客体、成本对象等因素,可以将成本概念中体现的相关关系如图3:在成本概念的各组成关系中,成本主体通常指成本耗费与补偿的物质承担者(林万祥,2001)。它可以是个人、经济实体,也可以是社会。成本客体是与成本主体相对应的范畴,在成本概念中,指成本主体为实现特定目的而放弃或耗费的内容,通称为资源。成本主体和成本客体所共同指向的目的物称为成本对象,也就是需要对其成本进行单独计量的任何活动,可以是产品、劳务,也可以是一项设计、一个客户、一项作业、一个部门或一个工作计划。这样,在某一特定的成本概念中,其体现的关系结构即为:成本主体为实现特定目的而放弃的凝结于成本对象中的成本客体,即成本主体在实施行为于成本对象之上时所放弃或耗费的资源。

(二)解释性构建成本概念的理论研究是归纳式的,通过对不同领域、不同分类的成本概念的考察,抽象出一般性、本质性的成本定义,本文前部分正是从多个角度对成本概念所作的基础性、归纳性研究。而当基础概念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使用时,即对成本概念进行应用研究时,则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演绎的方式进行。图4是对特定条件下理解成本含义所构建的一个解释性框架,该框架将有助于区分在不同条件下使用的不同成本概念,以减少成本概念使用中的复杂性和歧义性。会计人员可以此框架为引导提供不同的成本信息报告,报告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该框架的引导提高成本信息使用的效率。它涉及在特定条件下理解和使用成本概念所必须明晰的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即成本计量的目的、成本对象、成本序列、以成本计量的放弃的种类、放弃的量化。“成本计量的目的”是理解和使用成本概念的起点,成本计量的目的这一问题,并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企业可以依实际进行不同的划分。根据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委员会的观点,成本计量的不同目的可归纳为以下三类:计划、控制、期间外部报告。成本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但使用中的成本必须是“……的成本”,即必须有明确的成本对象,当成本对象被清晰界定时,成本的计量才有意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连续发生的行为(事件)所组成的序列,在对某一既定金额的成本进行考察时,必须明确该成本金额所处的序列阶段,如成本对象的完工程度。而这些行为(事件)即为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一方面要明确特定事件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要确定该事件的发生程度,或者说该事件在生产序列中的次序。企业放弃想要的或有价值的东西意味着一种资源的牺牲或使用,而在具体的成本概念使用中,对某种放弃的评价或表达是存在不同方式的。因此,明确放弃的主体、放弃的合法性以及必须对谁做出这种放弃才是有价值等问题,是使用成本概念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放弃的主体是以实体成本概念的形式存在的,如公司、企业、其他经济实体,包括集团或分部等;一般的放弃中都包含有形成本概念;而对于放弃表现为初始成本还是重置成本、完全成本还是增量成本的问题,则要视放弃主体的具体情况来定;可控性是针对企业经理人员的决策来说的,当关注成本责任时,成本放弃的可控性问题非常重要;针对企业计量成本的不同目的,某一成本概念中所体现的现值程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上几个方面是衡量某一成本概念中所包含的资源放弃的主要考察因素,但关于放弃的种类问题还应当加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放弃类型的问题越明确,成本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就越高。明确了成本对象、成本序列以及适合于某一个定目的的放弃类型,最后需要解决的是将以上已经确认的概念性事物转化为恰当的计量,即成本的量化问题。成本在量化过程中需要确定成本计量的单位,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计量所要求的客观性、可验证性,计量结果的相关性、准确性等。

历史成本原则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以原真性评价体系模型的评价标准为基础,探讨历史文化村镇分权化监管体系机制的建立问题。从考评模型的层次、特征指标、真实性评价3点进行契合村镇原真性的筛选,从而在管理层面以监管主体—利益相关—协调组织为脉络,梳理村镇文化传承的监管机制,提出适合于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传承管理体系机制。

关键词 原真性;村镇文化;传承

快速城镇化中历史文化村镇急需有效的监管

历史文化村镇蕴藏着宝贵的遗产,因地域、习俗和建筑风格迥异,村镇文化也大相径庭。当今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村镇居民的需求与时俱进,其部分本真的村镇文化功能与意义在减弱及消失,存在更新的压力,而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的保护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没有有效发挥作用[1]。近期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城镇化进程的跃进,使得具有以上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村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功能使用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相应的特有文化也受到冲击。所以,基于原真性评价的监管方法急需在村镇文化传承更新中得以确立。

1.1 以原真性作为管理方法的切入点 村镇文化中原真性的构成要素明确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所在,这些要素也就是未来村镇文化传承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原真性”危机等一系列修旧如旧的大拆大建体现了没有将原真性原则应用于保护中对村镇文化的重大危害。原真性原则在村镇文化保护中的应用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以原真性为切入点首先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保护思想和观念,认识科学的历史保护的措施和方法。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历史保护的本质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就是保护原真性,切实地保护有价值的信息源要素,避免人们在对历史遗产进行保护时迷失方向或把握不住重点,有利于真实历史信息的保护和传递。其次,有效截断产生“原真性”危机的根源。无源即断流,对一些不恰当的修缮、盲目的翻新等破坏现象的发生以思想层面予以遏制。再次,有利于探索适合各村镇本地特色的科学保护方法。通过对融入场所精神的“中国特色原真性”的深入理解,并应用于历史文化村镇之中,将有利于历史城镇由内而外地实现健康发展,充满活力,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得到综合提升。

建立适用有效的评价体系。历史文化村镇的村镇文化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客观评价方法基础上的。在村镇文化的评价因素中,部分因素可直接用数值来衡量其等级,将这些因素及指标独立出来,构成适用于本地的客观评价分体系是建立分权化监管的前提。

评价体系一般以行业内的技术和质量规范为标准,这些标准大部分已经条文化、定量化,而且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力。客观评价体系主要是定量评价,分为建立模型,收集信息,进行等级评价几个步骤,利用统计图表来描述评价结果,使结果更直观,更易于理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于规范化和推广,有较强的可比性,同时可针对本地村镇文化特点制订指标特征化的评价因子。

1.2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权化管理方法 村镇文化的管理保护工作是一种有意义的文明行为,是属于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理智的公益活动,因此只能是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行为。保护工作实际上是政府依据法规进行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管理活动。但对于文化的传承保护仅仅依靠技术性保护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管理制度,正确地处理政府、公民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相互关系。

根据公共管理学中的“关注权利与责任的一致性”,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建立真正的责任管理机制,负责全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历史文化村镇不但涉及保护文化遗产,还涉及村镇的建设与发展,故应以建设规划部门作为历史文化村镇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作为历史文化村镇主要协助管理部门。地方各级也应明确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理顺管理主体、利益相关人等管理体系。村镇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城建和文物部门协调合作,还要有国土部门、旅游部门、环保部门、财政主管部门、房管部门等的配合,要出台地方保护政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减少职能交叉的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2 关于现行村镇文化评价体系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中国现行的村镇文化评价体系技术文件主要包括评选办法和评价体系两部分。其中,评价体系基于研究分析村镇文化价值标准,尝试建立科学完善的文化评价体系,对村镇文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评价体系涉及三方面内容,即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保护措施,强调整体保护思想;运用量化评价指标,是评选历史文化村镇的重要依据。关于以上办法的评价方法、目标、内容,笔者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评价结果从优,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评价体系更多侧重于“评优”,即评价分析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价值、文化特色以及有关保护措施,然后从申报村镇中挑选出符合标准的历史文化村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村镇起源变迁的自然环境不同,文化发展的人工环境复杂,单一的从优评价容易出现“沧海遗珠”的现象。

2.2 评价体系的静态封闭,缺少灵活性 除了评价目标单一外,评价体系也不够灵活,比较封闭。现阶段,我国村镇的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价值特色,所占比例为70%,二是保护措施,所占比例为30%,各项评价指标都有相应的分值。这种评价体系虽然比较规范统一,但也存在以下问题:①会排除有很高文化价值但保护措施不完善的申报历史文化村镇,还有个别村镇为了申报成功,在申报流通环节做浮于表面的保护工作,以应付上级检查。评价体系不仅关注文化价值特色,也关注保护措施,这和强调保护管理的世界遗产评选原则比较相似,但两者有明显区别。世界遗产评选中的保护措施标准是根据《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来制订的,即保护责任由缔约国自己来承担。而我国历史文化村镇评选是基于国家政府角度的保护要求,所以国家政府可以为历史文化村镇提供保护,逐步完善相应机制,而并非一定要把保护措施作为评价标准[2]。②忽视了地区差异和不同类型特点。由于自然环境、地区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我国历史文化村镇在规模、建筑年代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分布范围广。诸如山东胶济铁路沿线的很多近代村镇都没有被评为历史文化村镇;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形所限,其村镇规模较小,很难达到《条例》中规定的“历史建筑”数量、规模标准,但这些村镇的整体景观十分和谐且富有文化特色。现行评价体系采用的统一规范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准确[3]。

2.3 评价指标的非特征化 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共分为14个大类,其中包括23项具体指标,从整体上看是比较简单方便的。但在指标细化、分值确定、指标权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偏重于文物珍稀程度和历史久远度,其所占分值达到10分;而对于自然环境评价不够重视,分值只有2分。而事实上,山水田园景观也是历史文化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文化价值特色的集中体现。②忽视原生态文化建设。像核心文化保护区生活延续性所占分值只有5分(假如村镇每公顷土地常住人口少于50人,就属于空心化,要扣除一半分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3分,而物质文化遗产各项指标总分为57分。③用同一个体系来整合特征评价指标和真实完整性评价指标,但两者没有形成相互对应。这样一来,特征要素不能得到相应的真实完整性评价,文化价值真实性无法体现;而真实完整性评价指标缺乏相应特征要素载体,使得评价活动缺乏有效依据[4]。

2.4 评价方法的便利性 因为申报评选的村镇数量很多,考虑到可行性和便利性要求,第一批到第五批文化村镇评选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方式,即地方村镇填写有关评价表格,之后由评选部门按照表格数据信息以及评价体系标准对村镇进行考核打分。评选部门通常只会修正填报人不理解的内容部分,调整历史人物、事件等评价项目,而在价值特征评价、真实完整性评价方面缺乏规范考核机制。

从目前来看,我国历史文化村镇评价还是采取一种单向的评价体系,尽管操作简单方便,但不够科学合理,尤以“自下而上”的基层评价缺失更甚[5]。传承发展村镇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伴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村镇文化保护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文化价值体系结构更加复杂,如果只是为了“评优”,而不考虑居民等自身使用的感受,这样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在很多历史文化村镇在成功申报以后就忽视了保护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一的“评优”目的造成[6]。

3 基于原真性评价标准建立村镇文化评价体系

村镇作为自组织特点强烈的聚落,对管理制度的认识没有城市深刻。尤其以村镇原住民的视野观察诸如习俗、节庆、手工品等耳濡目染的历史文化村镇,无法激发强烈的保护意识。在此需要以现存历史文化村镇为基础,梳理文化空间的权重等级,确认责任明确的监管机制。

原真性是考核历史文化村镇是否稳定及保护措施是否贴切有力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村镇跨度大,民族众多,且村镇特点在指标层和因子层的垂直关系中因地方特色不同,单一以现行评价体系进行传统历史文化村镇等级评价会出现偏差。所以建立一个以原真性为基础的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是对未来村镇自身传承的制度奠下稳固的踏脚石。

目前评价方法的建立有广义原真性评价体系(图1),考虑到需要调查的内容繁复浩大,从便利程度和可行性上,主要通过以下几点确立该评价体系的建立。

(1)以该村镇价值评判标准与保护为核心建立原真性评价体系。这里的价值标准包括对该历史文化村镇要素的指定、登录等进行评价(双轨制度),而保护的原则是根据原真性的还原程度是否达标。由于文化标准没有定量计算或直接获取数据,所以在评价时不可仅以“有没有”、“多不多”来衡量,对申报的文物、行为文化需要原住民介入,并与专家团队及相应主管人员同步评价。该部分内容应成为日后设立监管机制的核心评价依据。

(2)参评选项的分类应有利于分配地方的有限资源分级保护,而分类遵循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对三者之间交叉、边缘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因此,充分把握该地域资源的多样性及现有文化差异性是对该评价体系服务于未来监管的前提条件。

(3)建立贯穿文化传承全过程的评价体系,提供丰富信息资源,明确价值评判标准,从而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防范风险[7]。在运用评价结果过程中,除了关注监管保护工作是否根据评价结果要求进行、有关投入支持是否足够外,更重要的是以上措施是否针对本村镇的特色进行合理安排。因为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文物古迹包括民风民俗随政策或年岁的颁布或推移会有不可干预的外力影响,因此对测评结果的监测,尤其是一定周期内文物多次评价结果的差异有何变化,需要对其发展趋势、变化原因及相应对策及时作出调整,并在多次调整后设立预警机制。

(4)在考核体系的指标选择上,应该合乎村镇本土属性。关于“乡村文化景观遗产”问题,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乡村聚落形态和城市相比是有明显区别的,乡村文化景观遗产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是乡村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乡村社会历史变迁[8]。这些文化景观遗产具有重要的观赏、研究价值,也是留给现代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在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时,指标选择有两点考虑:①对村镇生存环境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做出协调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还要考虑一些附加属性,包括农业发展、公共交通、景观特色等;②关注当地社会生活延续性,继承保护文化遗产[9]。既有城镇化挤压的村镇空间贴合本地风貌、民俗的人地关系是本地村镇的瑰宝,如何将其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及传统结合物质空间载体,在混凝土时代继续传承,是该村镇价值构成的重要成分(图2)。

考评体系在采用上述评价方法时,要从特征指标、真实完整性指标两个角度来评价。特征指标的构成选取综合了地域性、模糊性、复杂性等特点,如因文化要素占重要部分,对聚落的优美程度等都有定性的考量。而真实性则需定量考究(街道的原材料所占比重、原住民所占比重、原住民数量、街道面积、两侧街道的原始建筑风貌数量等),进而综合二者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

借鉴日本文化保护策略的双轨制度进行申报、评价,另该体系在检测中需要除了原住民、村镇主管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即专家评定团队,进而达到最专业、客观的结果。这里的评价和检测过程弥补了“顶层设计”的缺陷,即由上而下的保护方法。由于原方法不具备民间特色,过于依赖成功的既成评价体系,忽视了地方村镇等规模较小的细节。所以加入第三方评委,不仅可以根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打分,同样可以以专员的身份现场勘查,核实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可保证结果的合理性。由于第三方专员的专业知识体系,该评估报告结果是决策层的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笔者从历史文化村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归纳整理了历史文化村镇基本特征,提出村镇文化考评体系模型,如表1所示。

分值需由当地协调委员会相互协商后合理设置。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每项分值范围为0~4分,各项合计100分。

4 适应原真性评价体系的分权化监管机制

村镇文化原真性评价体系的考评结果是对历史文化村镇的管理涉及许多民间利益相关主体,如果仅以政府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去管理,不但会增加许多成本,而且管理效果未必突出。政府单方面进行规划决策的方式造成了与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增加了居民对政府意图的不了解和抵触情绪。当决策部门没有在居民中进行必要的宣传解释和征求意见时,价值判断便会出现失准的现象,更加激化了矛盾。当居民缺乏可靠的组织形式和申诉渠道来表达观点,与政府或开发者进行平等博弈时,矛盾会难以得到化解,甚至发展到不可调解的地步。民间由于与政府的“信息不对称”,也会造成无法及时沟通而产生的延误。因此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管理可借鉴本地原真性评价结果,以此为管理基础,建立一种分权化的管理环境,使得管理人员更接近管理点,便于及时与当地居民沟通,及时发现自身管理权属中的问题并及时处理,避免由于行政延误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4.1 组建职能清晰的管理主体 保护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不仅是国家政府的责任,更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它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问题,所以政府活动必须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事实上,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其中日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政主管机构的分权确立上有着明确的监管机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单体建筑到城市景观,都有明确的监管机制(图3)。根据管理学中“关注权利与责任的一致性”,国务院的住建部和文物局对责任下放及责任分配的机制完善有必要深化改革,负责对全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监管工作。以目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相关度,不仅牵扯到本村镇主管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还与市级协管部门相关。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管理是一项牵扯众多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环评、城建、文物保护、房管局、国土局等部门由上而下及平行配合,以《文物保护法》为基,交叉配合,各司其职,减少重叠区域,提高办公效率。对于文化遗产仅仅依靠技术性保护措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政府、公民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相互关系。公众在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时需要得到更多的决策力分享,对保护机制的设立,不应把公众放在链条的下游,在与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交涉中,须有对制度监督的权力,尤其以村镇的原住民为重。

4.2 利益相关人分权化的管理逻辑 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管理涉及多处利益团体,政府在其中充当枢纽作用。如果只是一味提高政府决策权及影响力去主动导向管理办法,只会使枢纽变成“肢端肥大”的畸形节点,不仅不会缩减成本,反而会在流通环节占用过多时间精力,降低各利益团体的积极性和办事效率。另外,由于保护规划的审批向来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做最终审核,所以与其他团体的信息源不属于同个级别(信息不对称),仅在决策达成效力后的公证阶段才放由公众参与,这本身就是滞后的表现,十分容易激发民众反感。当居民缺乏可靠的组织形式和申诉渠道来表达观点和与政府或开发者进行平等博弈时,矛盾会难以得到化解,甚至发展到不可调解的地步。因此,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管理可借鉴新公共管理学提出的关注权力与责任一致性观点:以一种分权化的管理机制来取代集权主义的等级结构,在这种管理环境下,资源分配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接近于信息源点,而且此源点既可以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又可以为利益团体提供话语权。所以,建立一种使得管理与被管理更接近的管理点,方便双方沟通协商并及时处理,省掉期间各种距离、时间、机会成本是避免产生误解的有效方法。

4.3 组建监管协调组织 由于政府在保护规划工作中的专业素质多为规划部门、文物保护部门得取信息,管理者的专业素养有统一高度,有效协调。但专业过于集中的缺点使得延展层不能面面俱到,对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略有偏颇。所以可由政府做“融资平台”,组建一个由政府职能协调,资源部门管理,相关利益团体出资,文物保护专家及其他相关专家为智库的协调组织,其作用如同协调委员会,组织定期协商、监督和服务体系,周期可与历史文化村镇原真性评价体系模型的检测结果同步(图4)。由于各团体的利益点不同,专业层次不同,在文化传习可行性和技术考量以及资金周转等问题各有己述,综合结果与预期的顶端结果容易不一致,此时协调组织的作用就是克服其中诸多困难,在文化传承度最强的前提下,使各组织利益尽可能达到均等化,在交流中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使讨论结果有可信度,透过社会舆论对未来社会力量的参与及成果展示有正能量的推进。该委员会的职能应包括:①基于村镇独特属性,拟定相关村镇保护的政策法规;②借鉴欧洲、日本的文物保护双轨制度,设立指定、登录等程序,做好备案;③审定历史文化村镇的复建、保护项目,对拆建比严格控制;④对历史文化村做到相关者全程参与,不可越俎代庖;⑤统筹协调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问题;⑥对保护工作定期监督检查;⑦建立基础信息资料库,多方备份。

总之,成立协调委员会有利于加强各部门交流与合作,协调处理各部门矛盾和利益关系,促使各部门依法行政,统筹区域发展,提高决策水平,进一步加强项目审批申报规范,保证司法解释、裁定结果客观公正[10]。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英国的上院特别委员会就对环境政策提出倡导:在欧洲多国建立有威信的调控组织,并制订可行性最高的基础标准,各国政府均需参与调解,行动同步。随着英国漫长的立法过程,该行为获得了不分国界的支持,并有力地保护了欧洲各国的文化体系不受破坏。

4.4 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建立新的评价制度 我国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在其指导下,村镇一级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应与党的最新指示同步,将历史文化村镇可持续纳入考核标准,树立文化GDP认识。以本章第一节的原真性评价标准为主要参考的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结果是未来政府评价指标的重要参考。于文化保护中,不仅可以在大众传媒中得到发扬,同时还可以培养原住民回复历史文化村镇认同感,抵抗城市文化的置换作用。

5 结语

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影响不仅体现在审美方面,还体现在帮助人们对传统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理解、对传统中国哲学观的理解方面。既舒缓都市人在城镇化中疲态渐长的节奏,还帮助现代人创造可持续的“诗意”栖居地。因此,原真性评价和分权化监管的文化传承方法不仅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遗产保护任重道远[J].中国文化遗产,2004(2):6.

[2] 邵甬,付娟娟.以价值为基础的历史文化村镇综合评价研究[J]. 城市规划,2012(2):82-88.

[3] 李金龙.疏导与发展[D].重庆:重庆大学,2004.

[4] 戴晓晖.全球化背景下大都市郊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以上海崇明陈家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6(1):80-85.

[5] 黄光宇,张继刚.我国城市管治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0(9):13-18.

[6] 蔡晓丰.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D].上海:同济大学,2005.

[7] 阮仪三.遗产保护任重道远[J].中国文化遗产,2004(2):6.

[8] 单霁翔.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名城,2010(4):4-11.

[9] 叶秋华,孔德超.论法国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10-19.

[10]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历史成本原则论文范文第3篇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施的必然性

(一) 政府高等教育财政压力不断增加, 促使高等教育成本需要分担。

一般而言, 高校经费大部分都是由政府财政拨发的, 近年来, 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主要是因为 (1) 基础和中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不断增加, 高校在原有基础上, 接受大量的中等教育学生入学, 教育经费不足, 教育成本增加过多; (2) 高等教育的经费需要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需求进行竞争, 才能获得充足的经费; (3) 高等教育代表了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式各样的人才, 教学设备和仪器都需要不断更新, 为了吸引优秀生源和教师人才, 要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样高校的教育成本基本呈现递增趋势。

(二) 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 促使高等教育成本需要分担。

企业和社会团体为了培养专业的人才, 他们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 其实也是一种人才投资, 更是对教育控制权的一种掌控。当他们获得一定的教育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时候, 他们就能够根据自身需要, 培养自己需要的专业人才, 来为自己的团队和利益服务。企业、社会团体分担教育成本, 是经济社会多元化、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产物, 有利于减轻高等教育成本的负担, 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基本现状

随着教育成本分担结构的不断调整, 与其他经费拨款相比, 政府对公立高校的经费拨款呈现下降趋势, 而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对教育成本的分担比重在不断上升。

(一) 政府分担教育成本的情况。

从理论上来说, 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是为了让这一公共产品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教育需求, 可以保障个人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让社会以及个人受益。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资正不断减少, 而且按照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高校的隶属关系, 同一地区的高校得到的经费不同, 不同高校得到的经费更是差距巨大, 这就造成了部分高校有巨额债务, 他们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来维持高校的正常运转。同时过重的教育成本最终由学生个人承担, 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甚至学生因无法负担教育费用, 错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相当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生贷款来完成高等教育的学业, 但是高校这种高成本、低收费的运营方式, 不利于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的目标发展, 更不能保证个人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二) 个人承担高等教育成本情况。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高等教育的学费也在不断增加。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支付的学费不同, 但是整体上个人需要承担的教育成本是在不断上升的。

一方面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精力, 才能完成4—5年, 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学业;另一方面, 个人在高校里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也就是默认承担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 即在受教育期间会错失其他的发展机会。

随着高校学费标准的不断上升, 这些个人需要承担的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 也在不断增多, 不利于个人接受高等教育, 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 社会团体和企业负担教育成本情况。

企业和社会团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会通过委托、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来分担教育成本, 也会以研究合同、委托培训的形式来培养专门的人才, 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企业和社会团体有时候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知名度, 也会主动负担高等教育的成本, 对高等学校进行巨额捐助。在整个高等教育成本负担中, 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是在整个成本负担格局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 上升的空间还有很多。

三、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措施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 应当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的, 而且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收益, 所以本着投资受益的心理, 人们对高等教育有着越来越强烈的教育需求。但是因为政府财力的限制, 个人要承受较多的教育成本, 很难保证教育的公平, 让每一个人都能公平地、不因资金问题享受高等教育, 就必须要不断地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减轻个人的经济压力, 激发高校的运作活力, 让高等教育真正地走向大众化。

(一) 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 降低教育成本。

一直以来, 高等教育的成本主要是由政府一个主体来承担, 高校缺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刺激, 高校处于“不争不发、得过且过”的状态。因此引入市场机制, 让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并存, 形成相互竞争的关系, 刺激高校主动降低教育成本, 也让高校的教育资源在市场的运作下, 能够物尽其用、降低损耗, 避免教育资源的过度损耗和浪费的情况。比如高校根据市场的价格行情, 到人才市场去招聘教师职员, 去购买教学用品, 来调整学费标准, 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来决定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

(二)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高校微观自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是教育成本唯一的负担者, 对教育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但是把高校的教育成本分担放置在市场经济中时, 政府和高校以前的附属关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中, 政府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虽然政府向高校拨发教育经费, 但是高校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

同时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 需要市场的资源配置, 更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只有通过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式来引导高等教育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 才能避免市场失灵, 保证高等教育资源达到最大化利用, 教育成本和损耗尽可能的降低。

(三) 制定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高校原来的成本核算, 注重教育经费的支出, 往往忽略教育收益的情况。因此高校陷入了“经费支出靠政府, 教育经费成本无人核算, 教育收益无人问津”的境地, 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加重了政府和个人的教育成本负担。因此引入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 遵循“核定收支、超支不补、余留自用”的原则, 来督促高校重视对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从而来有效控制高校教育成本。

(四) 明确教育产权关系, 激发企业、社会团体分担教育成本的积极性

谁投资谁受益, 基于受益原则, 可以通过引入企业和社会团体, 来改变高校教育的低效率局面。这就需要高校自主运作, 明确教育产权关系, 吸引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资金捐赠、技术支持、人才培养, 同时明确投资人和学校的边界关系, 要保证投资者投资的教育资产能够保值增值, 让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

(五) 完善教育成本分担属地化制度

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情况与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 企业、地方政府、个人对教育的投入也就越多, 分担的教育成本越多;反观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 政府承担的教育成本也就越重。这样一来, 越是发达的地区, 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也就越高, 这样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分化也就越来越严重。

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对教育成本分担属地化制度进行一定的政策调控, 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政策倾斜, 来促进教育的平衡发展。

(六) 完善教育公平制度

根据研究表明, 对于高等教育资源, 受益最多的是具有良好基础教育的中上层阶级的学生, 底层阶级的学生因为高等教育的学费、低质量的基础教育, 而错失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高校要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 考虑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 家境贫穷的孩子, 他们在中小学时期接受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是比不上富人家的孩子的, 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获取高等教育资格的时候, 与富人家的孩子相比处于劣势, 因此要想保证他们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就要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尽可能的缩短他们与富人家孩子的起跑距离, 为他们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增加筹码。

只有控制高等教育的收费, 减轻个人的教育成本负担, 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让个人的教育发展权得到保障。

四、总结

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成为面向大众的教育,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高等教育面对的资金问题却是始终绕不开的障碍, 这就需要本着公平原则、受益原则, 来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借助各方力量, 采取有效措施, 来降低个人的高等教育成本,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让更多人享受到高等教育。

摘要:本文浅析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施的必然性, 并在其基本现状的基础上, 基于公平原则和受益原则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旨在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富华.教育资本的规范和运作[J].高等教育研究, 2017 (6) .

[2] 沈百福.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2016 (5) .

历史成本原则论文范文第4篇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采购成本的管理原则主要有七个方面。

1.1 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 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 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

1.2 全面控制原则

就是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要求全员参与, 对项目成本发生的整个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包括全员、全过程、全项目的控制, 也叫“三全”控制。

首先, 全员参加控制。公路施工项目成本, 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 是整个项目各个生产环节、各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因此, 只有上至项目经理下至工人, 全员都参加项目成本管理, 共同努力, 才能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预期目标。其次, 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确定以后, 应自施工准备阶段开始, 经过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 这期间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 项目成本要进行动态控制, 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中。第三, 全项目控制。每个项目中的管理, 都可分上层、中层和基层管理层次, 全项目控制是要求各管理层次都参加项目成本控制, 尽管各管理层次在项目中的职责和作用不同、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也不一样, 但为了有效地进行项目成本控制, 就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 齐心协力把项目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

1.3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 通过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加强合同管理, 及时办理合同外的结算, 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1.4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成本控制也遵循这个原则, 即目标设定、分解, 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 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 评价和修正目标, 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PDCA循环, 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 只有目标设定切实可行, 事后评价公正合理, 把成本控制置于这个良性循环之中我们的成本目标才可以实现。

1.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项目经理及个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 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 同时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权利, 做到奖罚分明。

1.6 有效化原则

所谓成本控制有效化,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促使施工项目经理部以最少的投入, 获得最大的产出;二是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 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1.7 科学化原则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学中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管理要实行科学化, 必须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方法运用于成本控制。

2 高速公路项目采购成本的管理方法

项目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任何项目的实施都要投入包括人力、原材料、设备等大量的资源, 一般来说, 项目的采购支出约占项目投资总额的50%以上。如果采购这一工作环节出现失误, 不但会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 甚至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项目采购计划确定了如何从项目组织的外部获取资源才能最好的满足项目需求, 项目采购计划是整个采购过程中的第一步, 它包括项目的采购方式、采购的预测成本、时间的安排、各种采购的相互衔接、采购如何与项目的其他方面 (如进度计划) 相协调等。

项目采购计划主要回答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采购什么;何时采购;如何采购;采购多少;从何处采购;以何种价格采购等, 项目团队要在资源质量和交货期限的限制条件下, 寻找最低的合同价格。

2.1 采购成本控制的要点

(1) 事前规划。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合格的供应商评选制度;二是查询以往的采购记录或当前市场行情;三是了解买卖双方的优劣势;四是掌握影响成本涨跌的特定事物、历史事件;五是制定适当的规格, 避免发生围标或指定供应商采购。 (2) 事中执行。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寻求两家以上合格供应商来报价;二是编定预算;三是要求供应商提供报价单或成本分析表;四是过去实行报价分析或成本分析;五是运用议价技巧;六是协助供应商推行价值工程;七是提供价格变动报告表。 (3) 事后考核。包括七个方面:一是选择价格适当的供应商签订合约;二是约定价格调整的特定因素;三是长期合约约定有计价公式;四是利用数量折扣或现金折扣;五是查核发票价格与订购价格是否符合;六是制作价格差异分析;七是建立价格资料档案。

2.2 采购成本控制方法

采购成本控制的方法其实就是使用系统的方法, 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物品相同的、必要的功能, 即提高了物品的价值。具体方法如下。

(1) 检核表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问卷形式, 了解被分析的对象有无改善的余地-变更、解除、宽容、整合、替代的机会。由于供应商的专业能力, 对其成本控制能给予有效的技术支援, 因此可就其供应的产品, 征询其意见。 (2) 头脑风暴法这种方法利用集体思考力量、相互刺激, 发生连锁反应, 以引出更多的控制采购成本创意。此种集体脑力创造开发是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武器。简单的说, 这种会议通常由10个以下的人员组成, 对某项问题任意发表自己的想法, 在自由开放的气氛下, 把各人的创意共同讨论, 借以解决问题。头脑风暴的会议方法严格禁止互相批评, 以免阻挠成本控制创意的开发。邀请供应商参加, 大大活用其专业知识, 可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3) 比较分析法这是把相类似物品的成本相互比较而得到成本的控制。其方法是根据各种物品绘成图表或相关曲线, 就其差异情形加以分析, 寻求以标准规格代替特殊规格, 或以价廉者代替价昂者, 如此可节省成本甚多。 (4) 成本分析法物品多半购自市场, 因此, 为保留有价值的东西, 必须付出适当成本。成本分析即是将成本过高的细项列出, 然后实施改善方案, 计算出可能降低成本的数字。

2.3 成本控制的策略

(1) 化零为整策略规模效益的企业, 其内部各厂、各部门共同的物品应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 各行各业之间亦应推行“联合采购”, 以集体替代个体的谈判力量, 避免被供应商各个击破, 达到“以量制价”的目的。 (2) 内外兼顾策略掌握货币升值的机会, 突破“内购”比较便宜的观念, 加强“外购活动能力。 (3) 自助人助策略积极开发替代品及提高自制设计能力, 在原用物品短缺时, 能“自力救济”。并且平时应加强与同业或关系企业的联系, 一旦急需时可以得到支援。 (4) 权变采购策略推行“统购”, 选定合格厂商签订长期供应合约, 避免重复请购, 制定采购作业流程, 精简人力, 提高效率;实施内部及外部采购授权, 加速零星紧急、因地制宜采购, 处理时效。 (5) 用人惟才策略慎重选用能力强的采购人员, 以求达到成本降低的目标, 建立良好的采购稽查制度, 杜绝舞弊、浪费现象。也就是先有“防弊”措施, 再追求采购的绩效。

摘要:本文针对高速公路项目详细阐述了其采购成本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项目采购,采购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历史成本原则论文范文第5篇

1 适时

适时, 是指补充史料要抓住时机, 找准切入点, 该补则补, 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 随心所欲, 想到哪说到哪。

(1) 在学生易产生“错觉”之处及时补充。如:当学到“虎门销烟”时, 有些学生误认为销烟就是烧烟。对此, 笔者通过借助“虎门销烟”的录像片段, 配合简要的解说, 使学生明白了销烟是用“盐卤加石灰”的方法将鸦片销毁, 并非用火烧掉的。因为烧过的鸦片埋入地下, 如果将泥土挖起来熬煎, 仍可获十分之二、三的残膏余沥。而“盐卤加石灰”的销烟方法, 能将鸦片彻底销毁。

(2) 在探究重大史实、创设或再现历史场景时补充。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史料展现, 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提高能力。如:学习“二战”时, 搜集希特勒的有关史料, 引导学生讨论希特勒在“二战”中的作用。一些学生认为:希特勒是“战争狂人”, 没有他, 德国就不会建立纳粹党和法西斯专政, 就不会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 也就不会爆发“二战”;一部分学生马上反驳:“二战”能否爆发, 要从当时历史背景中去考虑——凡尔赛条约引起德国民族复仇心理,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英法的纵容政策等都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 “二战”迟早要爆发。通过史料再现情景和课堂辩论, 使学生统一了认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没有希特勒“二战”也会爆发。

(3) 在重大史实的疑难之处联系现实适时补充。如, 在学习“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时, 课本只有一幅签订投降书的图片和几行说明文字, 对日本的法西斯侵略教训只字未提。于是, 笔者让学生搜集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有关资料。对此, 学生急于了解“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这些日本政要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讳, 多次到那里去行“神道教之大礼”?我们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史料, 使学生明白: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 入祀“靖国神社”的亡灵, 几乎全是在侵略战争中战死的军人。尤其是“二战”中那些在亚洲各国奸淫、掠夺、嗜杀成性的刽子手们的幽灵, 也被供奉在这里。那么, 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对此应采取什么态度?可激励学生主动寻找史料, 并通过展示和讨论, 得出认识:“靖国神社”是日本政府以宗教祭祀为形式, 对国民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参拜“靖国神社”实际上是想美化侵略历史复活军国主义, 是对亚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公然挑衅, 我们对此应表示坚决反对, 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 决不能容忍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重蹈历史覆辙。

现实事件就是很好的史料, 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不胜枚举, 其中许多问题是新课改所要求关注的, 也是广大学生所关心的。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选取,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认识现实的启迪, 感受学习历史的意义, 提高求知欲望,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2 适量

适量, 是指依据“论从史出”的认知规律, 围绕教学重点精选史料, 控制好引用史料的数量。教师选择和补充的史料宜典型, 但不宜多。过多, 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 另一方面有可能喧宾夺主, 出现下课铃一响只好“草草收兵”, 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状况。

(1) 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筛选有效而适量的史料。如, 笔者讲《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一课, 当讲到周总理逝世后亿万人民无限悲痛时, 从《天安门史抄》中仅选用了两首诗来加以补充说明。其一, “天惊一声雷, 地倾绝其维。顿时九州寂, 无语皆泪水。相告不成声, 欲言泪复垂, 听时不敢信, 信时心已碎!”此诗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失去周总理的悲痛之情。其二, “花圈层叠, 扫墓人拥人。纵观5000年, 未有此盛景!”此诗反映了4月5日清明节, 亿万人民冲破“四人帮”的重重禁令, 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周总理的情景。通过对照教材中的插图, 默读这两首诗, 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当年亿万人民对失去一位好总理的悲痛心情。

(2) 最好选用短但感染力深的史料。如:笔者在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 指导学生欣赏圆明园图片中的《曲院风荷》, 结合对圆明园被毁前的历史讲解, 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到其“宏伟华美”。然后将之与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的插图进行比较, 再请学生阅读英国《泰晤士报》对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报道:“据估计, 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超过600万英镑,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到皇宫后, 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 而把银子丢了, 为了拿镶有珠宝的时钟和宝石, 又把金子丢了, 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 因为太大不能搬走, 竟被打碎。”此短小却富有感染力的史料, 激发起了学生对英法侵略者的痛恨及想要了解这段历史过程的兴趣。在补充史料时, 教师把握重点, 循序渐进。借助于这些史料, “史短”但“事半功倍”,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适度

适度, 是指在选择史料时, 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难易适中, 通俗易懂。如果对初一学生补充的都是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史料, 对他们来说, 将是“食而不知其味”。同时, 联系史料不要牵强附会。只有那些比较重大并且和教材内容存在有机联系的问题或事件, 才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联系, 不必要求每节课都要补充史料。如果为追求形式主义的“联系史料”, 而在课堂上拉扯一些与教材内容并无密切关系的问题或事件, 会造成画蛇添足。这样做, 反而把历史教学庸俗化了, 也难以收到加强思想教育和巩固基础知识的效果。

4 适宜

适宜, 是指选取并运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健康、积极的教育因素, 能产生正面教育作用, 而不能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选用史料的出发点是教育, 而非教唆,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决定的。

几年来, 笔者依据上述四个原则, 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阅读史料, 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通过自主互助探究史料, 处理历史问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生归纳、分析和判断能力, 以及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的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一定的史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 补充史料不能随心所欲。史料运用应遵循四个原则:适时、适量、适度、适宜。

上一篇:脱硫除尘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