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2024-05-23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的一部分,过去“以车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把人、车、周围环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创一种和谐的交通环境。基于我国城市道路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道路人性化建设标准是跃进的,不符合实际要求的;因此本文根据当前各种道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通过实际调查,剖析当前道路设计中存在的条件限制和问题,简单阐述了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满足不同使用群体的需求冲突、体现公平原则、注重细节建设、保护弱势群体、保证功能合理化发挥。 当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城市道路的要求除了便利性外,更追求整个道路设计的美观性。传统的道路设计已经满足不了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如何设计出一条既符合人们的生活要求,又推动城市美观性的道路成为人们热议的重点。因此,对于城市道路建设,理想的道路设计成为工程师考虑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今城市道路设计的体会。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征

1.1复杂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城市道路的数量和交错性也在不断衍生。而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所涉及到的专业类别多,包括:交通、道路、排水、照明、管线、测量估探、桥隧、绿化以及信号等, 同时各专业之间又具有相互联系的关系[1]。在道路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设计步骤所要求的重点不同,如:交通专业重点要突出道路交通的信号控制以及表达标志线等,而道路专业则主要侧重对路线的表达。

1.2 系统性

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涉及到施工单位、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等多个部门,从项目成立至道路建设的竣工需要设计到上述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2]。例如,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规划初期,需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单位、业主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参与,而从施工开始到竣工,又要从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因此,城市道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促进城市道路设计的顺利进行。

1.3设计主观性

城市道路建设从项目成立到正式投入施工的过程中,道路的设计工作占主导地位,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要配合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案展开,同时提出相应的意见,而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的是设计人员。因此,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3]。设计人员主要通过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城市规划和环境的熟悉程度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城市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总体设计

对城市道路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车速的设计、平面设计指标以及交通组织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主要依据车速和道路的等级对各项道路指标进行规定。通常情况下, 设计车速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是一个固定值,但是当道路需要经过桥梁、隧道的情况下,由于行车条件、坡度以及半径的差别,需要对设计车速进行适当的修改[4]。而对于平面设计指标,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大于规范要求的指标,尤其是对于圆形曲线半径过小的路段,应当将圆曲线内侧半径值扩大一点。此外,交通组织设计在道路总体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体交通设计主要包括公交车站间距、人行过街间距、调头间距以及道路开口间距等,合理的交通组织可以满足道路功能的设计。由于城市道路两侧机动车较集中,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合理的开口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通常情况下,城市道路主干道的开口间距应该大于300m。

2.2纵断面设计

道路设计对道路纵断面的合理设计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整個工程质量、行车舒适行、美观性以及道路安全性。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其要符合坡度、组合关系、坡长、曲线半径等关系,同时还要将地形要求、道路现状以及隧道等充分考虑进行。段纵面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交叉口纵坡、纵坡限值的理解以及关于上、 下线错台。由于当前城市道路错综复杂,其相交的路线较多,道路规范要求在道路交叉口纵坡坡度应当小于2%,在坡度调整较困难的情况下,要保证坡度低于3%。通常情况下,对纵坡限值的设计应当较道路规定的推荐值更小。而对于上下线错台的设计主要运用于利于路侧道口横向连接或减少山体开挖的情况。

2.3横断面设计

道路设计中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路幅的分析以及人性化设计。其中,城市横断面的设计应当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情况下,新建的道路主要以两幅路为主而旧路则主要以一幅路和三幅路常见。对于新建的城市道路,道路设计的美观性受到较大的重视,宽度较大的中央绿化带和彩色沥青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被广泛运用,选择两幅路的形式,对横断面的布置要充分考虑机动车和行人的道路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用彩色的沥青铺装自行车道,以有效保证行人的安全,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非机动车的需求。人性化设计是当今道路交通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对于横断面的设计,除了要满足机动车的通行需求,更应该重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需求。其中,人行道的最小宽度应该设置为3m。

2.4路面结构的设计

路面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沥青路面的设计以及永久路面与临时路面的设计。其中,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被广泛运用,主要是因为沥青路面的颜色和交通标志更搭配,有利于醒目、准确地突出交通语言,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交通管理的有效进行。对于路基可能有预期沉降发生的情况,在沉降期间可以建设临时路面,而永久路面主要是在临时路面的基础上加铺上面层,以节省投资。

3.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设计人员的主观性等特点,提出了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协调沟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对设计阶段认识的能力和工程总结能力的综合素质,最后总结了城市道路设计在总体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及路面结构设计中的体会。

总之,一个理想的城市道路设计,可以极大程度上方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对城市美观性的装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代的城市道路设计不仅仅需要保证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趣味性,具有一定的美观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使城市道路和环境交相辉映,充分融入到城市美观建设中,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城市空间,从而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国,贺光福,黄立文. 编制潍坊市公路网和国、省道公路建设用地规划的几点体会[J]. 山东交通科技,2010,23(04):99-100.

[2] 马丽霞.山西省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体会[J]. 山西交通科技,2010,34(01):5-7.

[3] 黄祥清.荆潜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和体会[J]. 中南公路工程,2011,12(01):103-105.

[4] 高雯雯,袁波.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1,67(03):89-91.

[5] 朱世峰. 城市道路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09(18).

[6] 黄顺泉. 新时期下城市道路设计因素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21).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各方面都有了更大的需求。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使得工程项目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因此工程工序的质量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全的生活,而且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以往我国交通不发达,第一是受到交通工具的限制,还有一方面就是我国当时的道路状况也不尽人意。由于没有先进的施工技术,当时无法建造出更加坚固平坦的公路,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能够建造出高质量的公路。要想保障公路的质量,单单有高质量的施工过程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先进的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作为前提才行。

关键词:道路设计;发展;意义;技术

城市道路设计是本着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景观绿化设计等综合性设计,它蕴含了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是较为复杂并且极富有规律性的一项工程。但是,从我国城市道路的设计来看,仅考虑到机动车交通需求,对于人主体需求的并不完善。因此,该文着重针对城市道路建设的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思路

交通的本质目的在于实现人或者是物的整体交换,道路是载体,车辆是工具。所以说,城市道路服务对象的根本应该是人,要依据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所以说,在针对道路规划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完善以人为本的观念,设计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此,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符合用地要求。从城市的用地和功能出发,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

第二,符合空间要求。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道路空间,为道路使用人员提供综合性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除了要求符合传统的交通功能,还应该符合景观功能、生活功能、管线功能,从整体上考虑整个空间范围内道路所需要承载的功能,合理布置相关的设施,有效的改变了传统道路设计内涵的缺陷。同时,根据空间功能,将道路空间划分成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机动车道这四部分空间,从整体上实现空间与系统的相结合。

第三,路权分配要求。城市道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从机动车交通中心考虑,从公共交通、行人、机动车等交通方式着手,根据道路等级和优先权的不同,合理分配交通设施的鹿泉资源。从整体上保障交通参与主体的安全,体现出路权资源的合理分配。

第四,从交通设计要求角度进行分析。在进行交通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交通功能,将其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予以重視。在传统道路设计中,应该着重对各个设施功能进行细致分析,突出重点。与此同时,交通设计应该通过量化分析策略针对交通系统的设施的供应能力,提出合理的组织设计方案,保障后续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第五,风貌控制要求。在针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强化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的衔接,充分结合城市的情况,根据规划提出远期目标和近期实施指导性要求,从而针对空间组合、景观风貌、建筑特色等进行综合性的设施。并且,要求强化城市的绿化设计,从整体上使道路和建筑物形成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

第六,完善精细化和人性化的要求。在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从对人的关怀,障碍设施等。要求必须将城市功能和环境景观融合为一体,从而提升人在整个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从总体上让人获得舒服、方便、和谐的感受。并且要重视细节化处理,针对台阶、树木、土墙等进行精心设置,从而体现出城市道路精细化设计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设计的技术要点

概念设计技术,在国外工程建设中概念设计非常常见,是沟通规划和土木工程设计的桥梁。它不同简单的工程方案设计,它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系统原理,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将土木工程设计和规划联系在一起,从整体上实现了规划意图。因此,在进行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道路的发展并且融入概念设计思想,提出了城市道路设计的理念。交通设计,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交通设计。这一设计理念是指导整个道路系统设计的核心。从路网规划条件的设计内容来看,必须要保障道路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并且要求交通设计从交通功能出发,通过交通需求分析和明确系统中各个组成元素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功能衔接。依据交通设计的要求逐步落实交通系统的元素,合理进行空间资源的配置,做好相关专业的配合,从总体上实施可行性的方案。

道路设计,技术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道路设计作为概念设计内容的一部分,应该针对道路交通系统包含的具体设施进行设计,通过微观层次的内容,从总体上针对道路空间综合布局以及道路附属设施设计的两大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并且要求,要充分的将地面、地下、高架空间等作为考虑对象,从立体角度将其作为道路设计的根本,从整体上完善道路设计。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之间的沟通关系日益密切,城市道路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城市道路是供人们出行的,其设计规划的合理与否关系着城市居民出行是否便利,因此,做好城市道路的总体设计就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整体民生。

参考文献

[1] 王艳彩.人性化理念运用于城市道路设计的方式[J].低碳世界,2016(01).

[2] 郭彩香.浅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4).

[3] 王喆,杨爽,胡继超.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科学中国人,2016(06).

[4] 杨勇.试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

作者简介:徐晓兵,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工程的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道路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发展面貌,对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特点;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

1.1 较多的交叉作业

作为一项复杂庞大的施工项目,市政道路项目工程建设,有十分广泛的施工范围以及变化多样的地形特点,所以一个完整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包含着许多子工程项目。这就要求这些子工程项目开展交叉式施工推进,各种工种之前要做好相互配合,所以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工程,在施工的组织和技术工艺的管理上面有着较高的行业要求,进而提高了整体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的难度系数。

1.2 较多的干扰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种类较多,其规模可大可小,其施工工期可长可短,其复杂程度可简单可繁杂,这些不同类型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这就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较小的市政道路工程,工期很短就能结束,而对于那些大型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则可能需要几年的施工期限。在这较长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并且是以不确定时间与地点的形式发生,因此增大了工程整体的变数。

1.3 较大的场地流动性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另一大特点,是有着较为复杂的现场地质条件以及较高的施工场地流动性。随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不断展开,随着工程项目的工序与进度的不断推进,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相关施工设备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施工作业区域与相关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发生移动。对于同一道工序的施工现场,随着其施工进度的推进也会发生变化。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就会因为这种负责的环境而被掩盖,从而给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造成极大的挑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还会涉及到许多空中、地面与地下的施工作业。这样,地下管线、地下通道、路面以及过街人行天桥就是施工现场变得立体化分布,不同的交通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以及道路施工同步进行建设,进而又加大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难度。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2.1 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质量控制要点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而这是工程开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在工程后期当中,会出现诸多问题以及麻烦。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了解。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与房屋建设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城市区域内某个位置,建设道路交通,如果前期准备了解工作不够充分,则会导致决策出现失误,进而影响到其他道路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做好前期准备了解工作,然后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计划的编制工作。其次,市政道路工程任务的分解。市政道路工程中有不同的工程内容,其难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施工之前,按照工程的难度、内容、专业对整体工程进行分解,细化工程任务,将职责落实到相关执行部门,从细节中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再次,施工计划方案的编制要足够的详细,按照市政道路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计划方案,为工程提供参照基础。所以,正式开始施工之前,要編制组织机构、质量控制、质量目标、工程概况、管理协调等方面的内容,还要对检验试验程序、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对策、服务等内容进行编制,分析工程具体情况,如果工程特殊专业方面的要求,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技术指导。进而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最后,在施工图纸方面,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当市政道理工程开始实施之前,施工图纸的检查,需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对该工程的施工人员讲解图纸内容。

2.2 完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完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保障市政工程施工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控制工作。第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得各部门对从立项到工程竣工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控制工作都可以有章可循,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施工流程带入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之中。第二,做好招投标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招投标的地方垄断现象,使得工程建设市场进一步的开放,加强招投标评标办法的管理工作,以更好的选择施工质量好以及创精品的工程,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恶意价格竞争现象,使得竞标过程更加理性,公平。第三,做好施工程序的控制,使得每一道工序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每个关键部位,每个工程环节以及每个结构层次都应该做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每一次检测,每一组数据。第四,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控制,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技术和业务的培训,挑选出真正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各种方式的考核与教育,确定每个施工人员都具有质量组织、控制和监察能力,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各方面水平。

2.3 挑选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

甲方建设单位要严格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对竞标的施工企业是否具有相应资质进行严格筛选。找到一个较好的中标施工企业,是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更是施工进度能按时达成的关键基础。一个资质完备的施工企业能够精细的对施工组织结构进行分工,从而是施工责任更为明确。此外,这类施工企业有在开工前期就合理完成施工准备工作的意识与能力,比如按照我国的市场规律进行市场调查。在需要的时候,如有分包的企业参与其中,相关建设部门和监理部门要对其施工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禁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参与施工。

2.4 审批施工组织设计

作为对工程施工作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具有施工战术配置和施工战略统筹的双重意义。其充分体现了落实工程总体设计理念与设计规划的要求,为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准备工作的参考,有助于参与施工的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各个工种的相互沟通,各项资源与设备的优化配置。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纲领性文件,其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有巨大的意义。

2.5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良好的监督体制是加强质量控制的必要条件,第一,加强对材料的监督控制工作。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离不开对材料的控制工作,对于材料的控制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材料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下转第261页)一定要满足工程中材料符合相关行业及国家相应标准要求,要对进场的材料设备要加强监督与检查,对于材料的型号、质量、规格以及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质量保证书等,杜绝一切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場地。第二,加强对设备的监督。机械设备是保证工序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设备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更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以说,在施工建设中必须保证设备的安全、完整、无损,还要保证施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正常高效的工作。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设备进场之前就要加强对设备检查,并且做好针对于设备强度以及严密性的试验,确保施工设备的质量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6 妥善保管质量保证资料

每个工程施工项目从开工到验收都需要有一整套完备的资料管理体系,相关的施工企业要有齐全的原始施工记录资料,比如施工材料的实验数据、子项工程的自我检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要对这些资料合理科学地进行整理分类,并向甲方提交真实、齐全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纸,以便竣工后对分项、分部以及单位的工程进行鉴定。一个完整的施工工序,需要齐全的施工现场抽样记录,进而可以为相关部门日后的工程施工质量鉴定提供有用的关键数据。相关施工业要对施工资料进行分类存档,可以为以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2.7 做好市政道路工程验收

市政道路最后的环节就是工程验收环节,评价工程项目水平以及质量状况、质量检验报告、相关技术性文件建档、编目、竣工资料整理都是验收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建设市政道路时,要严格验收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组织一支专业化的技术队伍,检验项目工程各个方面的细节。除了检验建设单位之外,还要检查施工单位完成工程项目后的工程质量,以合同中的质量约定为依据。关于检验队伍的组建,应当选择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工程验收人员较高的素质,确保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验收的合格。

3 结语

总而言之,质量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核心要求,我们要高度关注并不断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文章依据市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普遍特点,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质量相关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与措施,希望能对该领域同行起到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家师.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43):203-203.

[2] 杨锦.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房地产导刊,2015 (32).

[3] 韩杰.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道路工程建设规模发展迅速,大部分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道路施工实践以及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研究,道路施工技术日益完善,道路施工质量越来越高,但施工过程中依旧会出现不规范、不达标的问题,都会引起路面的早期破坏现象。因此,有必要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信息化,对道路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管控,实时采集路面施工质量数据,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过程进行调整,保证道路工程质量。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策略

1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

1.1生活性道路设计

进行生活性道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人们上下班的车流因素,还需考虑人们购物娱乐出行的需要。基于这些需求,应通过主干道搭配两条支路的设计形式来开展生活性道路设计。在生活性道路的具体设计中,考虑到大多数人的通勤选择,应将公共交通作为道路服务的重要形式,进行专用公交车道的系统规划。部分群体在上下班中采用步行方式,这要求在生活性道路设计中还应考虑其安全性问题,对此可通过加宽人行道、主干道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支路上,由于车流量较少,宽度较窄,一般不设置非机动车道,但支路上的人行横道必须加宽,以此保证人们过马路时的安全。

1.2交通性道路设计

新时期,我国道路工程发展迅速,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类型也在逐渐增多,出于城市合理规划和人们出行的安全管理需要,应结合小型车、大型车、公交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特点,系统化地开展道路设计。一方面,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大车道、小车道并缩短路缘带宽度的系统规划,还需考虑交通高峰期的公交行驶安全;另一方面,在考虑主线路规划的基础上,应对支路进行规范设计,确保支路的可达性。

1.3商业服务道路设计

在商业服务道路的具体设计中应考虑以下要素:(1)设置车道时,无须设计过多的机动车道,而应通过双向四车道来保证基本的行车需要,这样既能节约空间,又能满足人们的交通出行需要。(2)商业服务道路设计需要考虑购物者的乘车问题,应注重港湾式公交站的合理设计,避免对过路行人产生影响。(3)商业型道路以购物人群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因而较多的人流、车辆容易引起安全问题,对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还需重视人行横道的设计,即人行横道既要给机动车留够缓冲时间,又要保证行人的安全。

1.4园林景观道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休闲娱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的日常休閑娱乐的场景应符合一定的线性排列规律。在人们到达休闲娱乐区域的过程中,道路沿线优美的绿化景观能使城市环境、城市风貌更加优质,能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基于此,在园林景观道路设计中,应重点突出道路两边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园林景观道路两边应具有较高的绿化率,且景观优美、自然;另一方面,在道路沿线应设有一定的人文构筑物,方便人们休憩等。此外,在一些园林景观区,应选择开放式绿地广场形式设计,并配置港湾式车站与地铁口,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的完善策略

2.1完善主干道设计技术

何为主干道,其实就是主要交通要道,城市主要交通压力都在主干道上,因此,对于交通主干道设计应给予强烈重视。在实际城市交通主干道建设中,其核心目标应是为主干道车辆提供高质量服务,使车辆可以尽量避免高峰期,同时可以在高峰期顺利通行,减少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在完善主干道设计时,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如:在进行道路两侧围栏设计时,侧重点应该放在优质防护效果,设计简单、美观且坚固,防护性强;又或在进行路灯的设计时,一定要完善路灯亮度要求,其亮度必须符合道路交通要求,通过给行驶车辆及路人提供开阔视野,极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又或在进行行人天桥的完善设计时,需要提前进行设计规划,根据区段人流量,完善天桥宽度设计,既要缓解交通压力,确保城市主干道交通顺畅,同时也要为行人提供安全保障,防止信号灯出现干扰;又或在进行公交站台与专用公交车道设计完善时,应注意直观简单,有相应标志,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等车环境,提升其实用性,为等车人提供短暂休息的地方。

2.2完善特色景观设计技术

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完善特色景观设计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亦是点睛之笔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城市的主干道联系着城市最为繁华的地带,也是城市人们与外来人们经常留恋的地带,因此,特色景观设计相当重要对于城市主干道而言,既可以美化城市道路,展现城市风貌,又可加深人们对该城市的印象。在给城市完善特色景观设计时,首先要对该城市人文历史进行基本了解,针对其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综合分析特色景观色彩、形式及类型。譬如:关于公园入口与周边景观,应遥相呼应,给人生动立体、鲜活的印象;又或交通路口的景观完善设计,在保证行驶车辆顺利通过的条件下,加强其美观性或者特色化,如果因为景观设计而造成道路狭窄,那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不仅没有做到锦上添花,而且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关于主干道景观完善设计,应结合周边环境、建筑进行景观设计,同时可以转换一些净化空气的绿色植被,给人一种良好感官,缓解人们疲劳驾驶。

2.3完善生活道路设计技术

关于完善生活道路设计,应提前进行规划,将其有目的性的顺利开展,将其道路价值最大化发挥,为周边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帮助人们得到优质生活服务。在进行规划时,应了解其交通、路面情况,然后再完善生活道路设计规划,保证其效能。譬如:在进行停车场的完善设计时,需要进行合理规划,进行车辆位置划分,设置相应标识,落实停车安全、有序等工作规划,针对部分超过停车标准的车辆进行限停,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保障行驶人员出行安全,同时想要有效控制车辆速度与流量,可进行道路限速提示或者路障,使行驶人员放慢速度。

2.4完善排水系统设计技术

在城市发展运行过程中,排水系统也是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一项主要因素。就最近几年而言,排水系统的完善设计工作成为现今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将排水系统设计完善,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防洪救灾,同时还可以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的顺利完善,使城市交通稳定安全。譬如:在设计完善位于人行道的排水系统时,应进行一定斜度设计,使道路产生一定高度差,斜面面对机动车道,保证水可以顺利排走。同时,其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可以保障两者之间不产生影响。在进行排水系统完善设计时,应注意技术性问题,进行排水盲沟的设计在车道外围,采用疏水性强的材料,顺利完成排水工作,保证道路车辆顺利通行,以及行车安全。现阶段,城市发展逐渐壮大,科技也在进步,因此,在进行行车道排水设计时,应完善设计,采用双坡度排水,设计排水口在道路两侧,同时设计雨水井来收集雨水,将其引入周边河流。

结束语:

道路设计对于城市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设计人员只有充分了解道路设计的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设计内容和当前设计缺陷进行道路设计要素的系统性分析,才能有效提高道路设计质量,确保道路通行的效率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徐迪明,傅鹤林,王锋,等.大坪山隧道工程地质、工程设计及施工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4):28-30+46.

[2]刘建波.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4):228-229.

[3]谢庚玉.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思路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91+193.

[4]贾金龙.交通工程设计原理在初步设计评审中的运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9(02):135-136.

[5]韦宝伴.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J].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11):56-57.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水平发展, 关于市政道路的建设越来越复杂, 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当前这种社会背景下, 建设人员更需要高新技术融入市政道路建设, BIM是当前最热门的建设方面的技术, 并逐渐成为道路建设的潮流和趋势。综合其高效、便捷、精准、直观等特点, 有利于市政道路建设设计初期的完成, 改变原有的传统的设计方案, 努力发挥BIM技术的优势。

2. BIM技术的概述及现状

2.1 BIM技术的概况

BIM是应用于建设规模上比较复杂的一项技术, 它的简称是建筑信息模型。利用三维数字技术收集与建设工程建设相关的数据信息, 并从功能特性和设施实体两方面对某一工程项目进行数字化描述。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综合得出结果, 并可随时进行调整, 能够进行数字化的转达, 能够完成丰富智能化的数据信息模型。BIM建构模型可以进行市政道路建设和管线规划建设, 应用较多的数据库, 对数据有强大的管理和调控功能。但是BIM技术比较复杂, 相关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 所以BIM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等领域中。

2.2 BIM技术的现状

BIM技术综合应用于设计、管理等领域, 他的便捷、直观、高效、准确的优点能够完成现场的模拟, 并不断进行更新和改良。BIM技术可以向多个邻域拓展, 例如机械制造、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 涉及面越来越广, 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和理念, 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 重点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上。综合各类道路建设、管线信息等, 将原来传统的二维数据转化为三维数据设计, 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BIM技术在市政道路的应用并不多, 随着市政规划的规模愈来愈大, 设计难度也逐渐增大, 推广BIM技术非常重要, 充分发挥他的优势, 增强数据分析和模拟功能, 对数据进行调整和检查, 有助于提高设计图之间的协调性, 提高建设设计的安全性。他的模拟仿真技术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节省了很多设计时间, 把主要精力放在后期的核查和施工中。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可以达到更精准的数据分析结果。

3.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现在是建设工程项目方面的潮流和趋势, 在项目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其高效、便捷、精准、直观等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BIM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3.1 地形图搭建

在项目初期, 需要项目团队进行细致的勘测, 在市政道路建设方面, 勘测的地形图主要分为两种:二维地形图和三维地形图。二维地形图存在很多不足, 无法将现实道路的复杂简单化, 影响因素众多。而三维地形图能将综合数据更直观的表示出来。BIM技术主要应用于三维地形图。突出设计的主题, 保留原始的数据, 并将显示数据简单化, 构建三维数据化的数字模型, 对收集的复杂信息进行整合和加工, 并做出综合分析。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创建的三维曲面, 从该曲面上能够辨别路况的难度, 复杂情况等。

3.2 道路主线设计

道路设计初最先选取道路主线, 即道路中心线。主线的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被多个现实因素控制, 设计者要严格按照市政道路设计的规定, 设计方案的各项内容应符合要求, 并调整和改良错误的地方。通过BIM技术可将设计好的道路中心线放入三维地形图中, 并进行转化成多段线, 从多段线中创造城市道路路线。初步完成后, 检查核对该路线是否可行, 按照市政道路设计, 进行模拟演练, 对方案进行合理的改正, 并设计各段路线的道路样式, 兼顾各方面因素。

3.3 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的设计第一步是再根据原有地面的数据和实际路况进行编制, 利用其他技术先生成二维图纸, 在原有图纸的基础上, 然后进行绘制, 在绘制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拉坡线, 以满足方案最初的设计要求, 根据市政道路设计的要求进行调整, 对图纸以文件的形式进行数据保存。原来的技术存在时间较久, 且存留的文件不易更改, 没有更直观的体现。BIM技术能够从三维角度对道路纵断面进行设计, 根据基础数据资料, 可以直接生成地面线, 与此同时, 多段线可以根据道路中心线的修改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和修改, 节省了大量的精力, 根据市政道路设计要求可自动生成道路纵断面, 工作人员需注意查看坡面坡度, 检查这些因素是否符合标准, 是否规范, 对不合格的路面路线进行更改和调整, 重新编辑相关数据, 重置布局参数, 保证各部分数据符合规范和要求。

3.4 道路横断面设计

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 合理选择相关部件, 对数据重新进行组合和装配。应用BIM技术从三维的层次先对数据进行创建和组装, 插入设计好的道路中心线, 根据道路中心线以及各段路线, 自动完成相关部件的设计, 在装配的过程中, 着重分析市政道路的实际路况, 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内容的添加。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传统的二维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城市建设要求, 本文综合讨论了BIM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具体分析了BIM技术融入市政道路建设的应用。努力将新的BIM技术理念加入市政道路设计中, 在设计过程中, 对数据进行调整和改良, 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仿真化等优点, 极大的避免了可能的设计和建设风险问题, 虽然BIM技术没有广泛应用, 但是它逐渐会成为市政道路建设的主流工具。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健全, 市政道路建设逐渐成为一个大项目, 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工程成为一个重点项目, 越来越多的项目在启动建设, 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何把BIM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难点。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研究如何将两者更好的结合。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道路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萌,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设计, 四川建材, 2016, 42 (2) :149-151

[2] 高书克,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 2016

[3] 马艳兵,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新科技新产品, 2017 (3) :102

[4] 詹健, BIM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江西建设, 2015 (24) :219-219

[5] 杜邵玲, BIM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00232-00232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展;地下水位下降;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 垃圾包围城市。目前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 局部在改善, 城市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而对城市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就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 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就是自然环境的保护, 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两者关系得到平衡, 最大限度的保护城市绿色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化配置土地资源, 优化绿色生态系统, 从而更加有效的治理城市中各种环境问题, 另外还要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实现人与自然平衡发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培养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从而引导人们正确的生产生活方式, 潜移默化的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贯彻到人们心中。

3.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要点

3.1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点

首先我们要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基础充分发掘利用。第一, 要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 进行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设计;第二, 要在自然条件基础上, 运用生态学知识和生态城市设计原理进行合理改造, 使其在保留原有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布局中。

近而随着各类污染的不断加剧,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势在必行。第一项就是节约和优化水资源配置, 推广节水技术, 加强治理排污的力度, 从而改善水污染问题;施行低碳环保方案, 减少大气污染。要想加强城市综合治理, 重污染项目必须关停或迁移, 大力施行节能技术。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让每一位居民都有自主、强烈的环保意识, 推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3.2 针对城市生态标准的评价与分析

城市生态标准评价就是根据城市体系评价标准, 利用生态学发展的思路, 对生态环境、质量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评价和监测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 同时对城市的发展进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准确理解掌握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的优势、劣势及存在的主要障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才能正确制定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要充分利用城市规划的发展思路, 对城市的环境进行详细分析, 加快生态规划的发展速度。

3.3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是焦点

要想对城市进行生态环保的转型, 就要根据城市经济的增长分析, 来确定能效的减排、经济的增长。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依靠科学发展观, 充分贯彻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对城市的污染程度、经济效益、资源量等产业进行客观分析, 加强城市生态监督, 确保城市产业的优化布局, 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危害, 充分加强适用性经济, 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

3.4 针对生态城市景观设计是亮点

城市景观设计包含两个方面: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规划生态城市时, 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将当地的建筑景观、园林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将生态城市设计充分的与当地民俗、文化、景观结合在一起, 发挥当地特色, 提升景观和城市的价值。

4. 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4.1 经济性原则

城市只有经济基础达到一定的高度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前往进行消费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效益。从长远眼光看, 一个城市的存亡条件, 就是人和经济。经济必须由人一手打造, 经济不断的增长, 人就会越来越多, 城市就会越来越大, 这个城市将会经久不衰。所以在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经济性, 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4.2 地域性原则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 需要把握相关的地域性原则。生态城市离不开生态植物, 在进行生态植物的选择上, 一定要遵循地域性的原则, 依据城市的地理条件选取植被生存条件, 植被的选择符合当地城市土壤, 遵循自然规律, 注意植被的分布规律, 以免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造成植被无法生长或者存活。这样还会导致重新施工以及植被重新选取, 进而造成经济的损失, 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

4.3 完整性原则

所谓的完整性, 就是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 需要注意该城市原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不能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 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 导致新生态破坏, 这也不符合生态城市设计理念。因此, 在实际生态城市设计时, 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 根据该城市生态系统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城市设计, 促进城市良好发展。

5. 结束语

城市中生态规划建设需要从多项自然污染问题着手, 降低污染问题的发展, 坚持人本思想, 对生态城市发展理念进行经济设计规划。另外在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必须要尊重自然, 保持生态的平衡, 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利用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要:由于人们长期对城市经济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城市污染破坏严重, 所以有关部门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城市生态建设是城市的核心, 良好的生态是一座城市重要的优势资源, 生态城市的建设关系到城市建设是否科學合理和未来的发展导向, 只有全面做好生态规划, 才能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建设。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上一篇:和谐师生关系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