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肿瘤范文

2023-09-22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1篇

作者:吴一龙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从2010年开始,一项被称为“明智选择”的医学建议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得到越来越多医学专业学会的反应,甚至有人认为,这是21世纪临床思维的一场变革,势必广泛影响临床实践直至医疗保健体系的重构。

1、什么是“明智选择"?

在本世纪刚翻开它新的一页的2002年,美国内科专家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Intemal Medicine.ABIM)发表了它的“医生专业操守新世纪宣言”,强调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每一位医生有责任去维护医疗的公正性。在此基础上,2010年美国德州大学医学人文研究所所长、家庭医学系Brody教授提出,每个医学专业应该仔细审查自己的领域,找出那些缺乏证据却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医疗措施,将排名最前的5项(Top 5 Lists)告知该领域的专科医生和患者,共同讨论做出明智的医疗选择。

首次公布的“Top 5 Lists”,来自于三个专业学会——内科学会、家庭医生学会和儿科学会。随后成立于2005年的美国医生联盟(National Physicians Alliance,NPA),在2011年开展了一项测试上述首个“Top 5 Lists”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明智选择减少了超过50亿美元的医疗浪费。于是,ABIM在其基金会的支持下,建立了“Choosing Wisely”项目,旨在更大范围内公布各专业的“5项医患都要问的问题”,更大范围影响执业医生和患者。从而保证医疗的公正性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明智选择”开宗明义宣布,一项用于患者的医疗措施,必须符合四大原则,即:

(1)得到循证医学证据支持(supported by evidence);

(2)不重复已做过的类似检查或操作(not duplicative of other tests or procedures already received);

(3)不受伤害(free from harm);

(4)真正必须(truly necessary)。

不符合上述原则的任何医疗措施,都可以列人“明智选择”的讨论范畴。当然,鉴于医疗行为的复杂性。即使是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医疗措施,也不能完全满足上述的四大原则,因此,“明智选择”只要求列出最不符合上述四大原则的头5项。同时,“明智选择”也强调,由于每一个患病个体的独特性,因此他们所建议的“Top 5 Lists”,不应该作为医疗保险的准

人和排除标准,只作为一项建议以供医患之间有效的讨论,确实保证患者得到最适当的医疗处理。

由于“明智选择”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短短的2年多时间,得到代表全美50多万医生的60多个医学学会的支持,总共发布了200多项的“明智选择”建议,而且在不断的更新中。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和加拿大,也在考虑提出相应的“明智选择”,相信这一项活动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医生及患者的支持。

2、与肿瘤相关的“明智选择"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是最早参与“明智选择”项目的专业学会之一。其公布的“明智选择”共有10项:

(1)不要给具有下述特点的实体瘤患者直接抗肿瘤治疗:行为状态评分为3~4分.未能从之前基于证据的治疗中获益,没有适合的临床试验。没有明显的证据能从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中获益;

(2)对转移风险低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不需使用PET、CT或放射核素骨扫描进行分期;

(3)对转移风险低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不需使用PET、CT或放射核素骨扫描进行分期;

(4)对已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无症状乳腺癌患者。随访时无需检测生物标志物和PET、CT或放射核素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

(5)对低于20%发生率的发热性白细胞减少症,无需使用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预防这一化疗并发症;

(6)对仅为轻或中度致呕作用的化疗方案,不需要预防性使用针对高催吐方案的抗恶心药物(止吐药);

(7)对无需迅速缓解症状的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不要使用联合化疗(多药)来替代单药化疗;

(8)对已完成初步治疗消除了肿瘤的无症状癌症患者,在没有高级别证据证明PET、CT和放射核素骨扫描能改善总预后的情况下.应避免将这些影像学技术作为常规随访的一部分;

(9)对预期寿命少于lO年又没有相应症状的男性,不必进行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

(10)对肿瘤组织没有特异基因变异的癌症患者,不要使用针对这些靶点的靶向药物。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ACS)及其附属的肿瘤专家委员会认为,许多与肿瘤手术相关、但未被循证医学支持的临床操作不应该再继续常规使用。他们发布了以下7项建议:

(1)对临床判断无淋巴结转移的临床I期或Ⅱ期的乳腺癌患者,在没有尝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情况下,不要进行腋窝淋巴结切除;

(2)对生存预期小于lO年,无结直肠肿瘤家族史和病史且无症状的患者.避免进行结直肠肿瘤筛查;

(3)对于可疑的乳房肿物,除非无法进行穿刺活检,否则不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物;

(4)肿瘤治疗后,在为患者提供生存治疗计划之前,不要进行定期监测;

(5)在考虑全身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或放疗能否更加有效地控制局部肿瘤、提高生活质量或生存时间之前,不要把手术作为初始治疗;

(6)在没有制定出术后疼痛控制及预防肺炎的标准方案或路径之前,不要进行大的腹部或胸部手术;

(7)在通过临床分期确定肿瘤范围和与患者讨论治疗计划之前,不要进行抗肿瘤治疗。 美国放射治疗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ASTRO)的5项“明智选择”为:

(1)对于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在与患者讨论短程放射治疗之前,不要将全乳放疗作为保乳治疗的一部分;

(2)对于低风险的前列腺癌,在与患者讨论积极监测之前,不要启动对前列腺癌的治疗;

(3)姑息性骨转移的放射治疗,不要常规使用10次以上的分割方案;

(4)不要常规推荐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质子治疗;

(5)不要将调强全乳放射治疗作为保乳治疗的一部分。

3、中国现状与思考

美国在启动明智选择项目时进行了一项调查,他们发现,临床上有30%的诊断和治疗项目,是属于缺乏明确证据的过度应用。而“明智选择”项目有助于减少美国医疗系统中存在的浪费和过度医疗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这一项目提出来不到2年,几乎已成燎原之势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癌症诊治,属于该“明智选择”的,恐怕更不在少数。以近10年被誉为肺癌治疗革命性突破的靶向治疗为例,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确认。只有肿瘤细胞携带突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才可能对靶向药物起反应。没有突变的肺癌细胞。靶向药物几乎不起作用。但临床上,中国晚期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检测率不足30%。而靶向药物的年销售量却接近15亿。一些医生在没有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情况下给患者使用靶向药物,而不少的患者在初治时不管是否有基因突变更主动要求使用此类昂贵的药物。

医患双方,自觉与不自觉地都陷入了不明智的选择。与不愿检测相反的是,一些缺乏有效证据的检测却大行其道。如预测化疗敏感性的基因检测,临床证据互相矛盾。几乎没有

一个专业学会建议使用.但有不少人却乐此不疲。更为司空见惯的是关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譬如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检测,是一项连筛查的证据都不足的检查,却被许多人作为改变癌症治疗策略的依据,由此产生了多少的不“明智选择”!类似的例子还有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化疗止呕药的滥用、PET/CT的过度使用等等,身边的例子,俯拾皆是。

产生不“明智选择”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种:其一,作为一项供医患之间讨论的医疗建议,需要双方的互动。但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往往导致讨论的单向性。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的“明智选择”;其二,目前不少属于需“明智选择”的项目,不知道什么原因却已进入了医疗保险支付系统。这样在正大光明的幌子下并不需要“明智选择”。最明显的就是所谓的“细胞免疫生物治疗”;其三,“明智选择”目前仍属于依靠医生行业自律的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而没有有效监督的行为,是最容易走火人魔的。

ASCO肿瘤医疗价值特别小组主席Schnipper教授在制定ASCO的“明智选择”建议时指出:“作为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价值的医疗服务,我们是责无旁贷的。这意味着需淘汰那些弊大于利的影像学和其它检测项目,确保所选择的每个治疗方案来自于可获得的最佳证据,提供循证医疗。我们不仅需要帮助患者更好地带瘤生存,我们还必须使他们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产生最大可能的成本效益”。如果每一位肿瘤医生都能做到这一点,这个世界会更美好。

(来源:循证医学.2014.14(1):1-3)

相关阅读: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2篇

肾癌

《诊断》

一、 临床表现

(一) 血尿: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二) 腰痛;

(三) 腰部包块;

(四) 肾外症状:低热、血沉快、贫血、红细胞增多、高血钙、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等;

(五) 肿瘤转移症状;

(六) 偶然发现:体检做B超或CT检查发现肾脏点位性病变。

二、体征

(一)腰腹部实性肿块;

(二)精索静脉曲张:平卧不能消失,多为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所致。

三、辅助检查

(一) 腹部X线片:肾影增大、轮廓改变、偶见肿瘤散在钙化斑或肿瘤周边环状钙化。

(二)静脉肾盂造影:肾盂、肾盏受压变形。

(三)B超:肾内实质性占位,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活检;彩超可了解肿瘤血供及静脉内癌栓情况;还可以了解是否有肝脏转移。

(四)CT或MRI:显示肿瘤大小、位置、范围有无侵犯邻近组织、淋巴结有无转移、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有无癌栓等。

(五)肾动脉造影及数字减影:显示肿瘤病理性血管、动静脉瘘、血管池、包膜血管增多等改变。

(六)腔静脉造影:了解癌栓大小、浸润范围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

(七)胸片:了解是否有肺转移。

(八)全身骨扫描:了解是否有骨转移。

四、肾癌临床分期(Robson分期)

(一)I期: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

(二)II期:肿瘤穿破肾包膜、侵犯肾周脂肪,但在Gerota`s筋膜内。

(三)III期:肾静脉癌栓形成或区域淋巴结转移。

(四)IV期:肿瘤突破Gerota`s筋膜,侵犯邻近器官或发生远处转移。

五、诊断标准

(一)较典型的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发现异常。

(三)活检或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

肾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两者都不太敏感,免疫治疗有一定疗效。

一、 根治性肾癌切除 切除患侧肾脏、肾周筋膜、同侧肾上腺及区域淋巴结。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可以一起切除。

二、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孤肾、双侧肾肿瘤及对侧肾功能不良者,或作为肾癌直径小于3cm者。

三、 免疫治疗 可作为肾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晚期肾癌的综合治疗部分。可选用的有 LAK细胞、IL-2、干扰素、TIL细胞等。

四、 肾动脉栓塞化疗 适用于晚期肾癌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者,亦可在较大肾癌的术前进行,以减少术中出血。 《疗效标准》

一、治愈 已行手术治疗,切口愈合,无肿瘤及转移灶残留。

二、好转 术后有转移灶残留或经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改善。

三、未愈 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时机,虽经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肿瘤未见缩小、症状无明显改善。

肾盂癌

一、 临床表现

(一) 血尿: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

(二) 腰痛:顿痛或隐痛,血块阻塞输尿管可引起肾绞痛;

(三)肿瘤转移症状。

二、体征

(一)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

(二)可有腰部叩击痛,腰腹部肿物(积水所致);

(三)有转移者有时可扪及锁骨上肿大淋巴结。

三、辅助检查

(一)尿常规:血尿;

(二)尿脱落细胞检查:连续三次,可找到肿瘤细胞;

(三)静脉肾盂造影:可显示肾盂或肾盏内充盈缺损;

(四)B超:可以显示肾盂、肾盏内占位性病变,并与阴性结石相鉴别。

(五)CT:可以显示肾盂、肾盏内占位性病变;

(六)膀胱镜检:了解膀胱内是否有肿瘤。

(七)输尿管肾镜检:尤其是输尿管软镜可以直视肿瘤,并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需良好的设备条件。

四、肾盂癌临床分期(Robson分期)

(一)O期:肿瘤局限于粘膜层。

(二)A期:肿瘤侵犯固有层。

(三)B期:肿瘤侵犯肌层。

(四)C期:肿瘤穿透肌层侵及肾盂旁脂肪或肾实质。

(五)D期: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

五、诊断标准

(一)较典型的临床特征。

(二)辅助检查发现异常。

(三)活检或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

肾盂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以及其它治疗的疗效不理想。

手术方式:行根治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患侧肾脏、肾周脂肪、筋膜、肾门淋巴结、输尿管全段以及输尿管开口周围的部分膀胱壁。 《疗效标准》

一、 治愈 已行根治性切除术,切口愈合。

二、 好转 手术切除了患侧肾及输尿管,但有转移灶残留或经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改善。

三、 未愈 晚期肿瘤无法切除,虽经放疗、化疗,肿瘤不缩小、症状无改善。

输尿管肿瘤

一、 临床表现

(一) 血尿: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二) 腰痛;

(三)肿瘤转移症状。

二、体征

腰部可有压痛或叩击痛。

三、辅助检查

(一)尿常规:血尿;

(二)尿脱落细胞检查:可能找到肿瘤细胞;

(三)静脉肾盂造影:肾盂不显影或肾盂积水、输尿管有充盈缺损;

(四)B超:输尿管内占位性病变以及病变以上输尿管扩张、肾积水。

(五)CT或MRI:显示输尿管内占位性病变;

(六)膀胱镜检:了解膀胱内是否有肿瘤。

(七)输尿管肾镜检:能直视发现肿瘤,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

四、输尿管癌临床分期

(一)O期:肿瘤局限于粘膜层。

(二)A期:肿瘤侵犯固有层。

(三)B期:肿瘤侵犯肌层。

(四)C期:肿瘤穿透肌层侵及邻近器官。

(五)D期: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

五、诊断标准

(一)较典型的临床特征。

(二)辅助检查发现异常。

(三)活检或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

输尿管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以及其它治疗疗效不佳。 手术方式:

(一) 根治性切除:切除患侧肾、全段输尿管及输尿管膀胱开口周围的部分膀胱壁。

(二) 输尿管部分切除、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适用于孤肾或对侧肾功能不良,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肿瘤者。

(三) 输尿管镜下肿瘤电灼或电切术:适用于肿瘤小且表浅或良性肿瘤,该项治疗操作技术及设备条件要求较高。

《疗效标准》

一、 治愈 肿瘤已行手术切除,未发现转移病灶。

二、 好转 原发肿瘤已切除,但残留转移病灶,或原发肿瘤未能切除,仅行尿流改道术。

三、 未愈 晚期肿瘤无法切除,虽经放疗、化疗,疗效不明显。

膀胱肿瘤

一、 临床表现

(一) 血尿: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二) 膀胱刺激症:部分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

(三)排尿困难:膀胱颈部肿瘤或血块堵塞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四)肿瘤转移症状。

二、体征

肿瘤较大时,行双合诊检查可能触及肿物。

三、辅助检查

(一)尿脱落细胞检查:连续三次,可找到肿瘤细胞;

(二)膀胱镜检及活检:膀胱镜可发现肿瘤大小、数量、位置、形态以及基底部情况,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及分化程度;

(三)B超检查:了解肿瘤大小、位置及侵犯深度。:输尿管内占位性病变以及病变以上输尿管扩张、肾积水。

(四)CT或MRI:了解肿瘤大小、位置、浸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五)静脉肾盂造影:了解上尿路情况,可显示膀胱充盈缺损。

(六)胸片:了解肺部是否有肿瘤转移。

(七)瘤标检查:有条件可行TAA、TPA、CEA、HCG、β2-MG。

(八)有条件还可行流式细胞仪、细胞图象分析、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检测,用以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判断肿瘤的预后。

四、膀胱癌临床分期 Jewett-strong-Marshall临床分期

O O A B1 B2 C D1

UICC临床分期 Tis TA T1 T2 T3a T3b T4 T4

原位癌

非浸润性乳头状瘤 浸润粘膜下固有层 浸润浅肌层 浸润深肌层 滑润膀胱周围

浸润邻近器官及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

D2

五、诊断标准

(一)较典型的临床特征。

(二)辅助检查发现异常。

(三)活检或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

膀胱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对表浅性膀胱癌多行保留膀胱手术,术后采用膀胱灌注治疗;浸润性膀胱癌采用全膀胱切除手术,晚期膀胱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一) 膀胱灌注治疗:用于原位癌、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可选用的药物:BCG、丝裂霉素、噻替呱、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白介素II、胞必佳等。

(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用于表浅性膀胱癌。

(三) 膀胱部分切除术:用于单发、不愿行全膀胱切除或不能耐受全膀胱切除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需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四) 全膀胱切除、肠道膀胱术:适用于浸润性膀胱癌或反复复发、多发的T1G3膀胱癌及部分原位癌。膀胱切除后需行可控或非控性肠道膀胱术。

(五) 激光、光动力学治疗:可用于表浅性膀胱癌。

(六) 化疗:晚期膀胱癌。

(七) 放疗:晚期膀胱癌。 《疗效标准》

一、 治愈 术后无肿瘤及转移灶残留。

二、 好转 术后有转移灶残留,或仅行尿流改道术,或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三、 未愈 晚期肿瘤无法行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疗效不佳,症状改善不明显。

前列腺癌

《诊断》

一、 临床表现

(一) 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无临床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或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标本中发现;

(二) 可以有排尿困难、血尿、尿潴留或尿失禁;

(三) 晚期发生骨转移可引起疼痛或病理性骨折;

二、体征

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结节,结节坚硬如石,可以单发也可以呈团块状。

三、辅助检查

(一) 血清PSA测定:正常PSA<4ng/ml,一般PSA>10ng/ml时建议穿刺活检。

(二)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改变,经直肠B超优于经腹B超。

(三)CT或MRI:显示前列腺内肿瘤,并了解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

(四)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或经会阴进行穿刺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五)全身骨扫描:PSA>20ng/ml时可行ECT检查,了解是否有骨转移。

(六)椎骨及骨盆区平片:了解有无骨转移。

四、临床分期

(一)A期:临床诊断为BPH,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癌。

(二)B期: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

(三)C期:肿瘤穿透前列腺包膜、侵犯精囊、膀胱颈或膜部尿道。

(四)D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

五、诊断标准

(一)较典型的临床特征。

(二)辅助检查发现异常。

(三)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

A期可观察随诊;B期以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C期及D期肿瘤采用以内分泌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一) 等待观察:适用于部分A期病人,需定期随访复查。

(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B期以内,70岁以下且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手术切除前列腺、精囊及盆腔淋巴结。

(三) 内分泌治疗:对于C期以上前列腺癌、已失去根治手术机会,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

1、 去势治疗:双侧睾丸切除术或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LHRH-A,如诺雷德、抑那通等。

2、 抗雄激素治疗:乙烯雌酚。

(四) 放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放疗与根治性手术切除疗效相近,对转移病灶亦可进行放疗。

(五) 化疗:可选用阿霉素、5-Fu、环磷酰胺、顺铂等。雌二醇氮芥具有内分泌治疗及化疗双重作用。化疗对晚期肿瘤可以采用,但总的疗效尚不够满意。

《疗效标准》

一、 治愈 A、B期前列腺癌已行根治性切除或有效放疗。PSA降为正常。

二、 好转 C期以上肿瘤,行内分泌等治疗后,肿瘤及转移灶缩小或稳定, PSA下降。

三、 未愈 虽经治疗,肿瘤或转移灶继续发展,症状加重,PSA不降或上升。

阴茎癌

《诊断》

一、 临床表现

(一) 有包皮过长或包茎;

(二) 阴茎出现无痛性结节、或菜花样肿物、或经久不愈的溃疡,有恶臭;

(三) 部分病人腹股沟可能触及肿大淋巴结。

二、辅助检查

阴茎肿物或溃疡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

三、阴茎癌临床分期

(一)I期:肿瘤局限于龟头、包皮或两者皆有。

(二)II期:肿瘤侵犯阴茎体。

(三)III期:肿瘤伴有腹股沟域淋巴结转移且可切除。

(四)IV期: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不能切除,或有远处转移。

四、诊断标准

(一)有较典型的临床发现。

(二)活检或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

阴茎癌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或冷冻、激光治疗。

(一) 手术治疗:根据阴茎肿瘤的大小、位置,采用不同手术方式。 1、阴茎部分切除术:肿瘤位于龟头,切除断面应距原肿瘤缘2cm以上。 2、阴茎全切除、尿道会阴部造口术:肿瘤较大或浸及阴茎根部。 3、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用于III期病人。

(二) 冷冻或激光治疗:对于青年患者,肿瘤小且表浅者可采用。

(三) 放疗:可用于青年,肿瘤<2cm,局限性表浅肿瘤,而且不愿行手术者。

(四) 化疗:单纯化疗效果不理想,可作为其它治疗的辅助治疗。 《疗效标准》

一、治愈 I期、II期肿瘤已行手术切除,III期者已行腹股沟淋巴清扫,无转移灶残留。

二、好转 III期已行腹股沟淋巴清扫,但仍残留病灶。IV期病人行放、化疗后,转移灶缩小。

三、未愈 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疗效不佳。

睾丸肿瘤

《诊断》

一、 临床表现

(一) 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

(二) 睾丸肿大、有沉重或下坠感;

(三) 乳房胀痛、男乳增大(女性化):少数分泌HCG的睾丸肿瘤可出现;

(四) 肿瘤转移症状。

二、体征

睾丸增大,可触及实性肿物,肿物较硬、无压痛,与睾丸分界不清,透光试验阴性。

三、辅助检查

(一)B超:区分肿物来自睾丸内或睾丸外以及腹部是否有转移灶。

(二)胸片:了解肺及纵隔是否有转移。

(三)CT或MRI:了解胸、腹部转移情况。

(四)瘤标:AFP及β-HCG,肿瘤含非精原细胞成份时往往会增高。

四、临床分期

(一)I期:肿瘤局限于睾丸,未见转移。

(二)II期:有横隔以下淋巴结转移。

(三)III期:有横隔以上淋巴结转移,或肺转移,或肺外器官转移。

五、诊断标准

(一)较典型的临床特征。

(二)辅助检查发现异常。

(三)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

睾丸肿瘤需先行病睾的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根据病理性质及临床分期采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或放疗、或化疗、或综合治疗。化疗药物以长春花碱(VLB)、博莱霉素(BLM)及顺铂(CDDP)为主。

(一) 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在内环水平将精索连同睾丸切除。

(二)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用于II期睾丸肿瘤(绒癌除外)。

(三) 放疗:精原细胞瘤对放疗较敏感,可作为I、II期精原细胞瘤的辅助治疗。

(四) 化疗:对精原细胞疗效较好,对非精原细胞有一定疗效。主要用于III期睾丸肿瘤的治疗以及II期非精原细胞瘤的辅助治疗。 《疗效标准》

一、治愈 肿瘤术后未发现转移灶残留。

二、好转 术后残留转移灶,或放、化疗后转移灶缩小,或瘤标下降但未正常。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3篇

2.呈扁漏斗状,出肾门后渐变细而移行为输尿管的是B A .肾窦 B .肾盂 C .肾小盏 D .肾大盏 E .肾乳头

3.肾皮质伸入肾髓质内的部分是C A .肾门 B .肾窦 C .肾柱 D .肾锥体 E .肾乳头

4.关于输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为细长的肌性管道 B .沿腰大肌前面下行 C .在小骨盆入口处跨过髂总动脉分叉处 D .下端开口于膀胱体

E .在子宫颈外侧约 2cm 处有子宫动脉从其前方通过 5.膀胱最下部称C A .膀胱底 B .膀胱尖 C .膀胱颈 D .膀胱体 E .膀胱顶

6.关于膀胱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是一储尿器官 B .膀胱底处有尿道内口 C .充盈时全部位于盆腔内 D .成人膀胱容积为l00~300ml E .男性膀胱低于女性膀胱 ◇B1型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肾髓质 B .肾柱 C .肾蒂 D .肾小盏 E .肾门 1.肾皮质深入到肾锥体间的部分是B 2.肾锥体位于A 3.和肾锥体直接有管道连通的结构是D 4.肾窦和外界相通的结构是E (5~8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膀胱底 B .膀胱体 C .膀胱颈 D .膀胱尖 E .膀胱三角 5.尿道内口开口于E 6.膀胱前上方的结构称D 7.输尿管穿过A 8.前列腺贴近C ◇X 型题

1.女性膀胱后面邻接的结构有AE A .子宫颈 B .子宫底 C .子宫体 D .直肠 E .阴道

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CD A .膀胱的顶部被有腹膜 B .膀胱的底部有盆膈

C .膀胱极度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缘行膀胱穿刺可不经腹膜腔 D .膀胱的前面贴近耻骨联合 E .膀胱的后面贴骶尾骨

3.男性膀胱后面毗邻的结构有ABD A .直肠 B .精囊腺 C .尿道 D .输精管末端 E .骶尾骨

◇名词解释 1.肾区 2.膀胱三角 3.肾门 4. 肾窦

1.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下缘所形成的夹角部位,是肾门在腰背部的体表投影区。此区称为肾区。

2.膀胱三角:在膀胱底部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黏膜区;此区粘膜和肌层连接紧密,黏膜光滑无皱襞是膀胱疾病的好发部位,称膀胱三角。

3.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部位,是血管神经出入肾的部位,称肾门。

4.肾窦: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形成的腔隙,称为肾窦;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并含有血管神经、淋巴管、肾大盏、肾小盏和肾盂结构。

5. 肾蒂 6. 肾盂

5.肾蒂:出入肾门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肾盂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称肾蒂。 6.肾盂:连接在肾大盏和输尿管之间的膜性结构,称肾盂;是导尿管道的组成部分。 ◇简答题 1.肾冠状切面上肉眼可见到哪些结构? 2.输尿管的狭窄位于何处? 有何临床意义? 3.简述肾的被膜和特点。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4篇

外科护理学

一、A1

1、①老年男性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

A、前列腺增生

B、尿道结石

C、尿道狭窄

D、膀胱结石

E、膀胱颈纤维增生

基础知识-第四十章 泌尿系梗阻病人的护理

2、①尿动力学检查是判断前列腺增生发生梗阻程度的重要方法,在评估最大尿流率时,为保证检查的诊断意义,排尿量必须超过

A、150ml B、200ml C、250ml D、300ml E、350ml

3、①进行残余尿测定时,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时的残余尿量为

A、10~20ml B、20~30ml C、30~50ml D、50~60ml E、60~80ml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常见病,而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最重要的症状。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四十章 泌尿系梗阻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5073】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尿流率测定是判断前列腺增生梗阻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若最大尿流率小于15ml/s,说明排尿不畅;若小于10ml/s则梗阻严重必须治疗。而在评估最大尿流率时,排尿量必须超过150ml才具有诊断意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四十章 泌尿系梗阻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4872】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常人排尿后膀胱内没有或仅有极少残余尿(5ml以下),如残余尿超过50ml,则提示膀胱逼尿肌已处于失代偿状态。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四十章 泌尿系梗阻病人的护理,残余尿测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56134】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5篇

【肾的生理功能】

肾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激素和非血管活性激素。前者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族、激肽类系统等。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一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疾病的评估】

一、蛋白尿 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

1.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1g/d。

2.肾小球性蛋白尿 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 当肾小管间质病变或各种重金属中毒时,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缺陷,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包括β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

4.溢出性蛋白尿 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尿蛋白电泳将显示分离的蛋白峰。

第二章 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常因β一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 【病理】 病变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l0天左右)起病,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

一、尿异常 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的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20%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二、水肿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三、高血压 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四、肾功能异常 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五、免疫学检查异常 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一、治疗感染灶以往主张病初注射青霉素l0~14天(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

三、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3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①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②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③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此型中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呈阳性。

【病理】 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以广泛(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占据肾小球囊腔50%以上)为主要特征,病变早期为细胞新月体,后期为纤维新月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我国以Ⅱ型多见,Ⅰ型好发于青、中年,Ⅱ型及Ⅲ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

患者可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多较急,病情急骤进展。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蛋白尿、尿少、浮肿、高血压),多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成尿毒症,为其临床特征。

【治疗】

一、强化疗法

(一)强化血浆置换疗法 主要适用于I型。

(二)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 为强化治疗之一。该疗法主要适用于Ⅱ、Ⅲ型,I型疗效较差。

二、透析治疗。

第三章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引起原发性NS的肾小球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NS的80%~90%。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光镜下较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好发于青壮年。

四、膜性肾病 基底膜逐渐增厚进而有钉突形成(嗜银染色),好发于中老年。本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肾静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40%~50%。

【并发症】

一、感染 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常见感染部位的顺序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是NS的常见并发症。

二、血栓、栓塞并发症 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此外,肺血管血栓、栓塞,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冠状血管血栓和脑血管血栓也不少见。

三、急性肾衰竭。

四、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治疗】

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一)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 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①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kg·d),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至l2周;②缓慢减药。

(二)细胞毒药物这类药物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协同激素治疗。若无激素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

1.环磷酰胺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损害。并可出现出血性膀胱炎。

2.氮芥为最早用于治疗NS的药物,治疗效果较佳。 3.苯丁酸氮芥。

(三)环孢素。

(四)麦考酚吗乙酯。

第四章 尿路感染

【病因】尿感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70%以上,致病菌常为一种,极少数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罕见。

【发病机制】

通常尿感是上行感染引起的,细菌从体内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引起肾盂肾炎,称为血行感染,很少见,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所致。

【临床表现】

一、急性膀胱炎 占尿路感染中的60%。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弓上不适等,但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常有白细胞尿,约30%有血尿,偶可有肉眼血尿。其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约占75%以上。

二、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起病,可有或无尿频、尿急、尿痛,常有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和)叩痛和全身感染性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白细胞数升高等。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或微量,尿沉渣内白细胞多数显著增加,如发现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54

5(二)尿细菌定量培养其临床意义为尿含菌量≥l0/ml,为有意义的细菌尿,常为尿感;10~10/

4ml者为可疑阳性,需复查;如为<10/ml,则可能是污染。

【治疗】

一、急性膀胱炎可用3天疗法。

二、急性肾盂肾炎口服有效抗菌药物l4天疗程。

第五章 慢性肾衰竭

【病因】 国外常见的病因依顺序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然而在我国则为: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

【临床表现】

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钠、水平衡失调 水肿时常有低钠血症。

(二)钾的平衡失调 高钾血症。

(三)代谢性酸中毒

(四)磷和钙的平衡 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五)高镁血症。

二、各系统症状

(一)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是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二)血液系统表现

1.贫血肾衰常有不同程度贫血,它是正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肾衰贫血的原因有:①主要是肾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②铁的摄入减少;③血液透析过程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④肾衰时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⑤叶酸缺乏;⑥体内缺乏蛋白质;⑦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等。

2.出血倾向 出血倾向是由于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第3因子的活力下降,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能力异常。

3.白细胞异常部分病例可减少。白细胞趋化、吞噬和杀菌的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透析后可改善。

(三)胃肠道症状肾衰患者常有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是常见的早期表现。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6篇

【题库】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感染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附睾炎多见的感染途径

A、直接感染

B、血行感染

C、淋巴感染

D、下行感染

E、精道逆行感染

2、阴囊疼痛,畏寒,发热

A、慢性前列腺炎

B、急性附睾炎

C、膀胱炎

D、淋病性尿道炎

E、肾积脓

3、下列急性附睾炎的治疗,不可采用的方法为

A、卧床休息

B、托起阴囊

C、热敷

D、0.5%的利多卡因作精索封闭

E、大量饮水

4、急性附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A、大肠埃希菌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B、淋病奈瑟菌

C、衣原体

D、病毒

E、粪链球菌

5、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首选

A、氨基糖苷类

B、头孢曲松

C、红霉素

D、美满霉素

E、喹诺酮类

6、前列腺炎的分型中不包括

A、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B、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慢性前列腺炎

D、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E、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

7、下列前列腺炎的分型中,错误的是

A、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B、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慢性前列腺炎

D、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E、病毒性前列腺炎

8、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A、前列腺无白细胞浸润

B、治疗通常迁延难愈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C、大多数出现急性前列腺脓肿

D、无血行感染

E、大多由尿道上行感染所致

9、以下不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的是

A、直肠指检饱满、增大、质软、轻度压痛

B、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C、B超显示前列腺结构不清

D、有全身中毒症状

E、有尿频、尿急、尿痛

10、以下关于前列腺炎错误的是

A、可由细菌感染导致

B、可由非感染因素刺激所致

C、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适

D、有排尿异常

E、有性功能障碍

11、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A、有反复尿路感染发作

B、不可用热水坐浴治疗

C、盆腔、会阴部疼痛不明显

D、临床上具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E、极少数前列腺炎属于此类

二、A2

1、男,26岁。2天前突然出现会阴部疼痛,伴有畏寒、高热,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并沿精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首先考虑

A、急性膀胱炎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B、急性附睾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前列腺炎

E、慢性附睾炎

2、男,27岁,近日来出现午后低热。阴囊疼痛,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并沿精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 检查阴囊部可触及寒性脓肿,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

A、脓肿切开引流

B、热敷

C、热水坐浴

D、理疗

E、附睾切除

3、男,32岁,曾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总感觉阴囊轻度不适,休息后好转。检查发现附睾局限性增厚及肿大。下列治疗错误的

A、托起阴囊

B、热敷

C、热水坐浴

D、理疗

E、附睾切除

4、男,24岁。2天前突感左侧阴囊部疼痛,伴高热。检查发现左侧阴囊明显肿大,患者考虑为

A、慢性附睾炎

B、急性膀胱炎

C、慢性肾盂肾炎

D、睾丸扭转

E、急性附睾炎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5、男,14岁。上课时突然出现阴囊部明显疼痛,既往体健。钼靶X线睾丸射片,表现为睾丸缺血。患者首先考虑为

A、睾丸扭转

B、急性膀胱炎

C、慢性肾盂肾炎

D、慢性前列腺炎

E、急性附睾炎

6、男,40岁,2天前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痛,尿线中断,耻骨上疼痛,诊断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培养为衣原体感染,可选用

A、红霉素

B、环丙沙星

C、头孢菌素

D、妥布霉素

E、氨苄西林

7、男,25岁。突患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下列不应采取的治疗是

A、卧床休息

B、输液

C、应用抗菌药物

D、大量饮水

E、前列腺按摩

8、男,36岁。近3个月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时有头昏、头胀、乏力等感觉。直肠指检前列腺成饱满、增大,质软。前列腺炎液白细胞30个/高倍镜视野,患者应诊断为

A、急性附睾炎

B、急性膀胱炎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C、慢性肾盂肾炎

D、慢性前列腺炎

E、慢性附睾炎

9、男,40岁,近半年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灼热。并伴有性功能减退,出现头昏、乏力、疲惫、失眠、情绪低落。直肠指检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软、轻度压痛。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20个/HP,患者首先考虑

A、急性膀胱炎

B、急性附睾炎

C、慢性肾盂肾炎

D、慢性前列腺炎

E、慢性附睾炎

10、男,35岁。2月前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及排尿痛,排尿时出现尿线间断,并伴有寒战和高热。直肠直检前列腺肿胀、压痛、局部温度升高。尿沉渣可见白细胞。患者首先考虑

A、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B、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D、急性膀胱炎

E、急性肾盂肾炎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附睾炎多见于中青年,常由泌尿系感染和前列腺炎、精囊炎扩散所致。感染多从输精管逆行传播,血行感染少见。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附睾炎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高热。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并沿精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附睾炎的治疗,卧床休息,并将阴囊托起,采用止痛、热敷。可用0.5%利多卡因作精索封闭,减少疼痛。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附睾炎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也有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病毒等。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首选红霉素、多西环素等具有较强穿透力的抗菌药物。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前列腺炎分为四型: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型又分为ⅢA(炎症性)和ⅢB(非炎症性),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7、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前列腺炎分为四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一是经尿道直接蔓延,如泌尿系感染尿液返流至前列腺,及前尿道感染上行性感染至前列腺;为主要感染途径;

二是血行感染,继发于皮肤、扁桃体、牙齿、肠道或呼吸道急性感染,通过急性传染性菌血症引起前列腺感染;

三是淋巴感染,由邻近器官的炎症如直肠结肠下尿路病变,通过淋巴管引起前列腺炎。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有:肛门指诊。慢性前列腺炎最简便的方法是经肛门指诊检查前列腺,可以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外形、有无压痛,从而对前列腺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筛检。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B超显示前列腺结构不清。有尿频、尿急、尿痛。 全身中毒症状不属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故选D。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排尿改变及尿道分泌物;疼痛;性功能减退;精神神经症状;并发症,可表现为变态反应如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肌炎、不育等。

11、

【正确答案】 D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答案解析】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共同特点:一般没有急性过程,起病即为慢性;没有复发作 尿路感染。临床上具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二、A2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附睾炎的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高热,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并沿精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附睾炎,附睾结核形成寒性脓肿,首先应切开引流。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附睾炎患者如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可考虑附睾切除。患者症状轻微。考虑保守治疗。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附睾炎的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高热,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并沿精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

5、

【正确答案】 A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答案解析】

睾丸扭转多发于青少年,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起病急,阴囊部疼痛明显。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衣原体感染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感染蔓延可引起精囊炎、附睾炎、菌血症,故禁忌作前列腺按摩或穿刺。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排尿改变、疼痛、性功能减退、精神神经症状、并可出现并发症如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肌炎、不育。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排尿改变、疼痛、性功能减退、精神神经症状、并可出现并发症如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肌炎、不育。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上一篇:关于肇事逃逸的法律法规范文下一篇:市场营销沙盘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