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护士论文范文

2023-05-20

泌尿外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篇

1 美容整形科护士的心理素质整形美容科护士在工作中除了应具备的奉献精神和高度责任心外,还应更多地了解、掌握美容整形病人的心理特点和他们的需要。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说美容整形手术的成功也反映了护理的质量。对于有缺陷的患者尤其应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心理障碍和心理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充分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1]。避免言语和态度上的无意间的不恭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作为整形科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任意向病人或家属评价医生所做的美容手术,避免引起病人心理上的不安或医生、医护、医患之间的误解。

2 精通专业,全面了解医学基础理论美容整形科护士,应有3~5年相关的护理经历。为了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加强国际交流,要懂得英语;能阅读医学参考书和美容整形外科方面的国内外期刊,以了解国内外美容整形外科的新技术。整形美容外科的病人,往往都伴有精神上的痛苦,有的甚至精神失常,且对医疗效果存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美容整形外科的护士要能阅读和分析有关法律文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法制观念。整形外科病人体表组织缺损和畸形,甚至功能障碍,身体和心理都有"伤疤",或因体表缺陷和美感不足而产生自卑苦闷,情绪低落等,这要求我们整形科护士必须在精通自己专业的同时,还应对心身医学、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社会医学等新近涌现的许多边缘科学有所了解。能正确而不夸张地对手术效果进行解释,使病人达到心理平衡。由于美容这门学科是借助手术等方法使人的形体、容貌增加外在美感的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科学,所以美容整形外科护士自身必须有一定的美学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力[2],很难想象,对美缺乏认识的人能做一个合格的美容整形外科护士。美容整形外科护理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护理[3]。医学美容整形不同于传统的临床医学,求美者多有特殊的心态和迥异的心理创伤,他们希望通过手术去除痛苦,使缺损的组织得到修复或重建功能,但又存在对手术的恐惧、疑虑,做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恰当的解释、安慰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正确认识手术过程争取病人配合,这对手术成功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病人的心理特点、手术目的,并自觉、细致、准确的认识和洞察病人的生活情况、家庭和社会影响,若为某些心理不正常的人盲目施行手术,则或往往造成医患之间不愉快,甚至酿成法律纠纷,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3 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随着美容整形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和重建功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取得满意的效果,做好护理配合工作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在美容整形护理工作中,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美容整形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过程中每一项操作,能否尽快熟练地实施,决定着美容整形的效果。例如:美容整形科护士治疗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消毒不严格或在取皮部位穿刺。求治者轻则引起手术伤口延迟愈合或愈合不良,重则是使美容手术完全失败,不仅达不到美容整形的目的,而且还可引起新的医源性疾病和新的心理创伤。因此,美容整形外科护士应切实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娴熟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护理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对现代医学的推动促进,使得医学向微细、快速、精确、高效发展,新技术和新仪器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如各种电子监护仪和治疗仪等。这也要求护理学科相应提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整形美容科护士,不仅要求护士扩大知识面,迅速掌握医学新理论,而且要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并应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总之,美容整形外科的迅速发展和现代护理学的进步,对美容整形外科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和推动美容整形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全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美容整形科护士的素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克蕊.做一个合格的急诊科护士.护士进修杂志.1991;6(2):28

2 刘 桐.医学美容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247

3 张福奎.实用浅表外科与美容手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8

收稿日期 1999-03-09

编辑/张惠娟

泌尿外科护士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研究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对于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的培训的15名心胸外科护士,将其作为对照組;另选取同期采用分层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的另15名心胸外科护士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种培训方式对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笔试、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研究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可推广。

关键词: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是新兴护理理念,此种护理理念结合了整体护理和责任制护理,但由于心胸外科的专业性极强,加之,患者病情较重、病情变化极快,术后的并发症较多,致使护理工作的难度较大,并对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而为进一步提升心胸外科护士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院强化了对心胸外科护士的培训。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常规培训方式与分层培训方式对促进心胸外科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院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的培训的15名心胸外科护士,将其作为对照组;本组年龄在21-47岁之间,均值(34.69±2.51)岁。另选取同期采用分层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的另15名心胸外科护士作为研究组,本组年龄在22-48岁之间,均值(34.71±1.34)岁。对比两组护士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培训方法

1.2.1对照组

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对本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但在培训前,带教老师应详细谅解学院基本情况,并制定完整、细致的教学计划。

1.2.2研究组

首先,将本组护士根据“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划分为四个层级,即N1 工作0-3年取得职业资格的定职护士,共2名;N2工作3-6年护士考试综合评定≧80分,共6名;N3工作6年以上的护师或者主管护师,共5名;N4工作10年以上副主任护师,共2名;其次,根据每个层级护士的特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和目标,包括:①N1-N2层级护士培训内容包括:心胸外科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心胸外科专科操作技能、护士职业道德的培训等;②N3层级护士培训内容包括:专科能力培训、职业道德素质培训;③高级责任护士培训内容:教学、教研方面的培训。第三,培训的方法是“导师负责制”,N3级以上护士作为培训导师,负责1-2名N2级及以下护士;护理单元共为三个护理组,且指导老师与负责的下级护士比较固定;并由每位导师负责对本组内成员进行每月考核。

1.3效果评定

(1)两组培训结束后均进行统一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笔试、操作考试两部分,每部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培训成绩越好;

(2)对两组培训前后护士护理工作的胜任力进行评价,包括:书写能力、呼唤沟通能力、护理操作技能、综合分析力、观察判断力、应急能力等,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护士护理工作胜任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形式表示,数据间差别用“P”表示,统计学显著检验标准表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各科考核成绩

研究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笔试、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

培训前,研究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75.46±2.54)分、对照组(75.98±3.21)分,组间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89.38±2.54)分、对照组(84.52±2.19)分;较培训前,两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均明显提升(P<0.05),且培训后研究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胸外科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变化速度极快,护士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能力,方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1]。分层培训是临床护理带教的一种培训方式,此种培训方式运用到心胸外科护士的培训中,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在增强低年资护士学习动机、提升其积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年资护士的责任感和专科技能[3]。加之,心胸外科开展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是在以“患者”为护理中心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整体性、个性化、责任制护理服务,而在给予了护士分层培训的情况下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心胸外科护理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笔试、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较培训前均明显提升(P<0.05),且培训后研究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季秀娟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不仅能够强化护士综合护理技能以及专科能力,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磊,杨良枫.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02):155-158.

[2]马云兰,涂惠琼,张红.心胸外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8):187-188.

[3]李梦圆,李素云,喻姣花,等.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初期职业认同及留职意愿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33(17):68-70.

[4]庞华琼,徐卫平,杨梦,等.个案追踪法在心胸外科护士临床培训中的应用[J]. 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3):48-50.

[5]季秀娟.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对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2):266-267.

泌尿外科护士论文范文第3篇

普外科工作繁重,疾病种类多,复合伤的病人涉及专科面广。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大,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是缓解压力的一个方面,同时 “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服务理念,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护理团队。而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年龄趋向年轻化,如何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使之适应医院的发展,满足患者需求是摆在管理者面前较困难的问题。我科在2012年采用护士长每日10min晨会提问,对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护理人员13名,均为女性,年龄21-38岁,平均26岁。学历中专1人,大专11人,本科1人;职称:初级11人,中级2人。

2晨会提问的内容及方法

2.1晨会提问的内容结合护理部制定的年度护士培训计划以及本科室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环节、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等,按月排序制定详细的晨会提问计划,并建立《晨会提问计划表》,内容包括:护理“三基”理论知识、护理50项技术操作、护理规章制度、各班岗位职责、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护理服务规范、人性化服务新举措、健康宣教、服务流程的管理、护士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等。

2.2实施方法(1)晨会提问的时间定在周一至周六7:20-7:30,护理人员须每天,着装整齐,7:20必须到护士站精神饱满地站立排列,护士长必须在7:15以前到达科室。晨会提问由护士长主持,护士长不在时由质控护士主持。(2)护士长在每月护士例会上强调晨会提问的意义及重要性,使每位护士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在洗手池边挂置“每月晨会提问内容表”,方便大家在下班或工作空余时间自行学习,使每位护士对晨会提问的内容心中有数。(3)护士长根据每月晨会提问内容表进行针对性提问,并随机将前一日工作中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个人回答不出来,其他人员补充,大家集思广益,得出比较科学、全面的结果,最后护士长作总结性解答,并作好记录。(4)晨会提问时间不宜过长,总时间控制在10min以内,以不影响诊疗时间为宜。在提问的过程中,护士长应以鼓励、欣赏、表扬等正面激励的方式肯定回答者,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营造轻松而热烈的学习氛围。

3体会

3.1促进了护理人员自觉学习我科护理人员年龄偏小,主动学习意识淡薄,通过晨会提问增强了主动学习意识。因为提问时全科护理人员都在一起,被提问的人员这次答不出来,那么面子上就觉得过不去,觉得没有自尊,下次就会认真准备[1]。护士长有计划安排晨会提问内容,提前将学习计划公布,便于大家提前预习,这样既养成了自学的良好风气,又可让护士们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学习[2]随时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改进,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3.2改变了工作作风,增加了责任感晨会提问每天进行,人人参与,提前到岗,无特殊原因迟到者,初次提出批评,重者与当月奖金挂勾,使大家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纪律性强。通过提问,使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工作的热情和态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从“病人要我服务”逐渐转变为“我为病人服务”,从而以热情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得到病人的好评。

3.3互动性强,易于巩固和掌握知识提问的内容涉及面广,随机性强,可以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某一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突发情况,这些问题与日常护理工作息息相关,紧密结合。通过情景模拟再现,互问互答,互教互学,十分便于记忆,既掌握了知识,又融洽了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3.4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护士长将一日五次巡查中发现的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病人的意见和建议、科室推行的人性化服务新举措等以晨会提问的形式向全科护理人员反馈,强化大家的服务意识,从根本上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倡导人性化服务”的服务宗旨。

3.5实现了知识的共享通过晨会提问可增加护理人员的知识,具在短时间内将新知识、没掌握的知识获取,以达到资源共享。

3.6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护理人员每天接触许多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病种患者,患者对护士的语言十分敏感,良好的沟通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通过提问,护士经常性的回答问题,一方面锻炼了护士的胆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护士组织词汇、语言表达的能力,使护士与患者交流时更加自然、亲切,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认同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年轻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沟通技巧差,工作之余玩心重,放在学习上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坚持护士长每日10min晨会提问,融学习于工作中,使护士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得越深越广,知识的储备越雄厚,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对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耿艳莉.晨会提问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8,6(3)∶64

[2]卢彩霞.试论晨会提问在新护士培训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91-92

泌尿外科护士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全面提升护士的素质探索新的方法和途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前后1年的17名护士,对其综合素质、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后,护士的临床技能、理论知识明显提高,工作协助性、护患沟通和护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均增强,各项护理质量指标上升,不良事件下降,患者住院日减少、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快速提升护士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素质; 护理质量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医疗形势下,优质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题。市场的竞争促使护理人员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1]。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其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笔者所在医院外科积极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激发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临床思维构建能力,护士在护理服务中落实整体护理责任制,把患者护理、治疗、康复、心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融为一体,使护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现将自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实施优质护理以来的工作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外科是笔者所在医院第一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有床位40张,护士17人,床护比1:0.43;护士工作年限1~20年,平均5.89年;年龄20~41岁,平均31.5岁;学历结构:本科3人,占18%,大专l0人,占59%,中专4人,占23%;职称结构:主管护师2人,占12%,护师8人,占47%,护士7人,占41%。

1.2 方法

1.2.1 护士管理患者责任制结合层级管理

1.2.1.1 责任分组结合层级搭配 对连续性排班的每个班种重新制定新的班种职责要求。分组:本科实行两班制,每天的班种固定,把患者分为A、B两大组,每组有固定的班种6个(白天组长班1个,小组班2个,休班1人,放假1人,夜班1个),每个小组护士分管患者8人,组长分管患者4人。每组的护士搭班相对固定,每组患者设1名护理组长,属本组护理质量负责人,负责解决、检查、指导、制定、完善、协助、协调本组工作,每组有各自相对固定的小组护士。夜班设夜间护理组长1名(职责与A班护理组长相同)及各组当值的小组护士。

1.2.1.2 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分级护理制度及科室细化的分级护理要求,做到人人掌握分级护理标准,严格按照护理级别巡视患者。根据患者需求落实基础护理和巡视,尽量做到护士常态下在患者身边,改变患者需要时被动去看的情况为主动发现患者需求,并及时给予满足[2],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2.1.3 层级质控管理方案 设质量沟通本记录护士工作完成状态,每月专人统计,上班后下班前翻阅,实行缺陷分享。落实三级质控,形成人人参与层级管理运作,使护理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3]。一级质控:当班护士对自己的护理行为进行自我检查更正,每天看质量沟通本;二级质控:责任组长每天对本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并记入质量沟通本,每天下班前组织分析,每周汇总,落实二级业务查房;三级质控:科室护士长每天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并记入质量沟通本,每月以工作坊形式进行案例分享讨论持续改进,落实三级业务查房。

1.2.1.4 层级绩效量化 竞争需要比较,比较就必然需要量化[4]。针对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分别制定不同层级的质量考评表,将统计的工作情况计入表内,每季度考评1次,按照百分制评分,80分为合格,考评不合格者给予降一个层级岗位,3次考评不达标者在年度质量考评中定为不合格等级。

1.2.2 通过学习构建护士临床思维

1.2.2.1 图片管理 每月以幻灯形式进行护士会议1~2次,总结护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案,重点以临床图片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存在问题及规范要求。科室的工作要求设立图片册,方便护士掌握。

1.2.2.2 全员融入管理意识 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的护士组成科室护理管理责任小组,每月召开小组会议,每季度每人负责制作或更新护理流程或指引1项,提供护理新建议或新方法1项,参与科室管理决定;不良事件由当事人以幻灯、流程形式进行分析,并重新制定流程指引;每月制定1个服务主题,由组长主持进行分次的讨论,人人参与,月底总结,并以指引形式制定改进措施供临床使用;每月召开组长会议,每季度召开设立离岗责任交班本。

1.2.2.3 全员学习文化 每日学:设立每日专业知识问答本,组长每日有针对性的对护士进行专科问答并记录,护士长不定时的进行抽查性问答。每周学:每周五交班后学习10 min,每周三参加医生的专科学习。每月学:每月有计划的安排两次临床小讲课,每课10 min;每月进行临床技能实践,一人实践多人监考,共同分析形式。每年学:根据护士个人能力及工作经历,制订适合其发展的专科护理方向,派到院内其他专科短期学习及外出学习。患者学:每月由一名高级责任护士和一名初级责任护士共同对患者或陪护进行集体授课;1年内护士每月写学习心得,2~3年护士每季度写护理心得,5年以上护士每年写护理论文。

1.2.3 程序化管理

1.2.3.1 科室工作流程指引化 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分为一般护理工作流程指引(指平时职责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要求制成流程形式)43项、专科仪器流程指引10项、专科急救处理流程指引8项、专科技术流程指引4项,科室护士长管理流程指引9项。每制定一项都先放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进行解读签名后再集中定位放置,并制定科室所有护理的资料索引本,方便需要时随时享用查找。

1.2.3.2 制定专科护理标准指引 以表格形式编写普外科疾病的护理观察项目、目标、质量要求、护理过程。

1.3 评价方法 总结护理部每个季度的检查和科室每月的自查各项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并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1年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科室每月、大科、护理部每季度对护士的技能考核成绩(无提高:80分以下,有提高:80~95分,明显提高95分以上),科室每季度对护士的协调、分析、沟通能力等通过层级岗位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采用SAS软件包进行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情况见表1。

2.2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前后,患者满意度、有效投诉情况比较见表2。

2.3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前后,住院患者数、平均住院天数、护理质量情况见表3。

3 讨论

3.1 改变服务观念是关键 让护士意识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使患者身心愉悦,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抵抗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人际交往能力,更高效地完成护理工作。科室实行了各种程序化管理,让护士各种工作有章可循,有规范、有标准,有指引、有流程,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接受到规范专业的护理服务。护士的工作点从护理站前移到病房,拉近了护患距离,护士能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需求,并给予满足。

3.2 充分发挥护士潜力,提升护士专业能力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健康问题贯穿于始终,一切护理措施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国内报道护士分层级使用,更能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5-6]。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让固定的护士护理固定的患者,针对不同的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实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每天每班落实层级指导和层级监控,即使护士长不在班的情况下护士也能在护理组长监督中工作,有利于加强护士的责任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使护士的专业能力、自我价值感,成就感明了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后,护士综合能力与护理质量呈上升趋势。

3.3 培养护士临床思维是重点 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科室把继续教育作为重点来抓,既满足个体需求(受教育者通过工作经历意识到某项内容的重要性及客观缺乏的应满足的需求,如患者的需求),又满足整体需求(专业发展的需求)[7-8],通过图片管理、临床小讲课、成立管理小组、临床指导、工作坊探讨等临床实践等,让护士走近管理,走近临床,走近患者,了解患者需求和护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升华自己。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 桂慧华,骆秋芳.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文化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7):6263.

[2] 崔群仙.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研究,2011,25(1):158.

[3]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5.

[4] 李杰,郑磊贞,陈强.医院临床科室简捷式量化管理的实施及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11):33-34.

[5] 向美焕,陈乃招,黎艳芳.护士分层级使用与APN排班的探索[J].临床护理杂志,2009,8(3):67-69.

[6] 李赛梅,岑小浴.护士分组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1):105-106.

[7] 王彤华.开展护理继续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0(2):113-114.

[8] 丰荣,马玉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革护理管理理念[J].中华护理杂志,2011,17(1):89-90.

(收稿日期:2012-04-09) (本文编辑:王宇)

泌尿外科护士论文范文第5篇

忙碌的外科实习轮转结束后,就去了儿科。儿科分为儿内,儿外,一共4周时间。首先去的是儿内。第一次进入病房,觉得很干净,病床突然小了一号,看到的都是些小朋友。整个病区分为2个部分,前面的是常见疾病,比如支气管肺炎,腹泻,内分泌疾病等,还有个抢救室,里面则收治了早产儿。曾经有个2个床位房间,但收治了1个孩子居然患阿米巴痢疾(经口传播,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出果酱样粪便,有腥臭味,主要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上海少见)。而后面的则是急淋,再障等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也尽量避免出现病区后部分。因为这些孩子都是化疗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人员流通过度的话,容易引起这些孩子的感染。在大量的化疗药物作用下,他们都是光头,面色苍白。并且由于长期化疗药物的刺激,使的他们的静脉脆性增加。一天的补液,常会打上好几次头皮针。我看到最大的孩子,也就12岁,最小出生才几个月。后来听其她同学说,那个12岁的女孩,最终还是死于并发症感染,不过那是后来的我出科的事情了。内科的早上是最热闹的,闹到耳朵也要聋了。整个病区集体大合哭,哭的撕心裂肺的。

比起内科,外科就要清净多了。儿外主要收治的是开包皮的孩子。我就看见1个孩子是车祸住院的。在儿外的时候,碰到这么两个孩子,都是开包皮的。当我一走进病房,就看见这两个孩子光溜溜的躺在床上,医生开出医嘱照光,早上的时候,靠窗的孩子晒着太阳,而旁边的小朋友晒不到,他的爸爸变把窗往一边挪了一下,看见就一个小鸡鸡晒在太阳底下。到了下午,靠窗的孩子拿着枕头遮掩着继续晒太阳,我对他说:让你爸爸给你撑把伞,伞上面挖个洞,这样其他地方都晒不到,就晒个小鸡鸡就可以了。而另外个孩子是晒不到了,他爸爸边跑到护士台说:护士小姐,什么时候来烤小鸡鸡啊。给我印象深的是一个仅3岁还裹着尿片的小男孩。男孩很可爱,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露出两颗老虎牙。后来我一翻他的病例,患有未分化肾母细胞瘤(腹部恶性肿瘤,常见于小儿,该类型预后差)。有次我去他的床位,叫他小宝贝,他甜甜的笑了。我问他,喜欢我这么叫吗?他笑着点头说,喜欢。有次看到他爸爸,抱着他去儿内做肾穿刺,回来的时候,眼泪汪汪的。现在,也不知道他的情况怎么样立刻。整个外科床位周转率并不高,就算我出科的时候,这里面人员也没怎么改变。

其实我并不喜欢孩子,但当看到这些孩子,还是会从心底的可怜他们。现在想想,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再也没有比生命的存在更具有意义的事情了。好好的活着吧!

上一篇:普外科护士论文下一篇:骨科脊柱护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