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论文范文

2024-02-04

泌尿外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泌尿外科手术;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又称求证护理或实证护理,是指在计划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以可信的科学结果为依据,结合患者需求和临床经验,提出问题,找寻实证,科学的对患者实施护理决策[1]。我院自实施循证护理以来,将循证护理运用于泌尿外科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14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男57例,女2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8.78±11.60)岁;对照组男51例,女17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1.01.78±10.78)岁,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循证护理方法

1.2.1问题的提出:临床护理过程中,某些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感和腹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腹胀和疼痛感产生的原因,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

1.2.2循证、查阅资料:(1)术后疼痛。当患者入院,面对陌生的环境产生的恐惧心理和孤独感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由于缺乏相关病症知识,盲目担心,因疼痛而焦虑,出现睡眠障碍,身体状况下降,形成恶性循环[2]。(2)腹胀。泌尿外科术前,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可以有效避免腹胀和便秘的;术后6h,当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对患者进行适度腹部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术后应指导患者用鼻深呼吸,避免过多空气进入肠道引起患者腹胀。

1.2.3 护理方法:(1)疼痛护理:除常规护理外,还应当做到:消除患者陌生感,加强沟通,使患者信赖;分散患者注意力,增强舒适感;让患者充分了解相关病症以及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2)腹胀护理:术前安排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术后对患者进行适当腹部按摩;术后指导患者闭口用鼻进行深呼吸,尽量减少吞咽动作。

2 结果

2.1术后疼痛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无痛或微痛51例(65.38%),对照组23例(33.82%),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或重度疼痛27例(34.61%);对照组45例(6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循证护理的患者疼痛感普遍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

2.2腹胀情况

观察组腹胀10例(12.82%),对照组腹胀17例(25.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当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对临床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有新型护理观念。以客观依据为主、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科学证据为指导的循证护理正是临床工作中需要探讨的问题。循证护理通过将护理实践和护理研究有机的结合,避免了护理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体现了护理的科学性。

循证护理着重体现在遵循科学、可靠的依据。循证护理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效益” [3],尽可能的将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与医护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相结合,保证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法。在医学界,循证护理的思想倍受医护人员的推崇,这是广大患者与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受益。

本次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146例泌尿外科术患者,通过78例观察组和68例对照组的对比,观察组术后疼痛和腹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循证护理的运用能减轻患者痛苦和不良反应。另一方面,由于结合了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也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临床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学会从实际出发,用科学的依据对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安力彬.张秀英.李文涛.中国循证护理的发展研究检索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593.594.

[2] 何喜春.曾佩.陈良珠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及技能的调查明.现代护理,2005.1(15):1192—1193.

[3] 卢玉文.冯彬.卢玉燕.循证护理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7):1807.1808.

泌尿外科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与本科室的患者良好的护患关系,并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总结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泌尿系统患者经过合理的健康教育与精致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健康教育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又可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可有效的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个性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泌尿外科;护理;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12

健康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渐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成份之一[1]。在治疗的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均应采用相应的健康教育,通过与患者沟通,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护士须向患者及家属、社会的个体与人群供给健康指导,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全方位的对患者进行护理[2]。笔者对本科室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2年6月泌尿系统患者102例,男性98例,女性28例,年龄8-86岁,平均年龄56.2±6.5岁。其中肾结石手术25例,输尿管结石手术14例,膀胱结石手术3例,膀胱癌手术2例,前列腺增生手术18例,肾囊肿4例,泌尿系统感染36例。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15例,部分了解24例,不了解63例。

1.2 方法

1.2.1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健康教育的基本 从患者入院开始,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进行自我介绍等,使患者产生亲近感,对患者的心理、文化水平,生理及家庭经济情况、是否对疾病了解进行调查记录,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等各种因素给予适合的诊断、治疗与护理。向患者采用技巧性的言语详细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医院制度、主治医生、护士、病区护士长、作息时间等入院宣传,并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疾病发生原因与治疗方案等,使患者熟知自身疾病,耐心的沟通与讲解,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1.2.2 术前健康教育 每天晨间护理对患者的睡眠、早餐及自我感觉等情况进行询问。若有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修正健康教育措施与内容。术前1-2d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手术目的与意义等,同时介绍手术过程、结果及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麻醉效果、环境等可能造成患者紧张与压力,此时应细心的照顾患者,提供适合的信息,采取语言教育为主,同时配合文字教育与师范教育等。告知患者戒烟的目的与意义及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指导训练床上排便,术前早、晚进行灌肠,术前饮食、备皮及用药须知、如何预防病情加重等。由于泌尿外科术后引流管较多,护理也较复杂,应告知患者对引流管是否通畅、切口渗血、积液状况密切观察,若引流管滑落,可能并发出血、尿漏及尿道狭窄等,从而导致手术的失败,使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通过术前指导教育,大部分患者消除了术前恐惧心理。

1.2.3 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6h后取半卧位,有助于腰腹部各种引流,使切口张力与疼痛减轻。嘱患者及家属术后应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避免扭曲、受压及脱落等,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观察,如有异常及时想医护报告。指导患者何时可进行床下活动,咳嗽时协助患者正确按压切口,可减轻切口疼痛。指导患者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后应少食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手术状况给予特定的食谱进食,确保营养的平衡。鼓励患者食易消化、清淡、高蛋白、多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多饮水及多食水果,增强机体免疫,从而促进机体恢复。特别是前列腺切除患者,须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力排便。必要时,可给予四磨汤、番泻叶等缓泻剂,可有效预防便秘。注重患者的主诉,伤口、体温等,告知患者应预防感冒的发生,做好生活及会阴护理,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解,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剂,告诉患者及家属良好的睡眠可促进机体修复与伤口的愈合。在病区针对共性普遍性问题,采取健康教育画廊及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进行教育。

1.2.4 建立督查制度 护士长不定期的护理查房,检查健康教育的操作情况,护理方法实际效果及护理工作是否符合规定。患者及家属能否叙述自身疾病的相关预防保健的护理知识,护理健康不当而导致护理缺陷等是否存在,听取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反馈意见,及时与护士交换意见,增强事业心、責任心,全面推广好的护理方法。每月进行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并召开患者及家属座谈会,明白健康教育的现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不断改进与完善,并提出启发性建议,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1.2.5 出院指导 告诉患者出院后应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养成多饮水、禁止大量引用咖啡、浓茶、戒烟酒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遵照医生规定时间、方法及剂量给药,若发生异常现象,及时复诊。

2 讨论

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所以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护士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系统化的护理,有效的促进了护患的关系,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并对相关疾病与护理知识进一步认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3]。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可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职业形象,奠定良好的健康教育知识基础[4]。健康教育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希望可早日康复,又可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可有效的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个性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俊琪.健康教育在高龄泌尿外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20):125-126.

[2] 王明恕.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05):143.

[3] 都艳敏,王雪萍.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8):219-220.

[4] 刘军.性化服务在泌尿外科的实施和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8):84.

泌尿外科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14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8例);术后,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感和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无痛或微痛51例(65.38%),对照组23例(3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或重度疼痛27例(34.61%);对照组45例(6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10例(12.82%),对照组腹胀17例(25.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程度和腹胀,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泌尿外科手术;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又称求证护理或实证护理,是指在计划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以可信的科学结果为依据,结合患者需求和临床经验,提出问题,找寻实证,科学的对患者实施护理决策[1]。我院自实施循证护理以来,将循证护理运用于泌尿外科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14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男57例,女2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8.78±11.60)岁;对照组男51例,女17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1.01.78±10.78)岁,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循证护理方法

1.2.1问题的提出:临床护理过程中,某些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感和腹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腹胀和疼痛感产生的原因,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

1.2.2循证、查阅资料:(1)术后疼痛。当患者入院,面对陌生的环境产生的恐惧心理和孤独感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由于缺乏相关病症知识,盲目担心,因疼痛而焦虑,出现睡眠障碍,身体状况下降,形成恶性循环[2]。(2)腹胀。泌尿外科术前,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可以有效避免腹胀和便秘的;术后6h,当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对患者进行适度腹部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术后应指导患者用鼻深呼吸,避免过多空气进入肠道引起患者腹胀。

1.2.3 护理方法:(1)疼痛护理:除常规护理外,还应当做到:消除患者陌生感,加强沟通,使患者信赖;分散患者注意力,增强舒适感;让患者充分了解相关病症以及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2)腹胀护理:术前安排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术后对患者进行适当腹部按摩;术后指导患者闭口用鼻进行深呼吸,尽量减少吞咽动作。

2 结果

2.1术后疼痛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无痛或微痛51例(65.38%),对照组23例(33.82%),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或重度疼痛27例(34.61%);对照组45例(6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循证护理的患者疼痛感普遍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

2.2腹胀情况

观察组腹胀10例(12.82%),对照组腹胀17例(25.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当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对临床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有新型护理观念。以客观依据为主、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科学证据为指导的循证护理正是临床工作中需要探讨的问题。循证护理通过将护理实践和护理研究有机的结合,避免了护理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体现了护理的科学性。

循证护理着重体现在遵循科学、可靠的依据。循证护理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效益” [3],尽可能的将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与医护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相结合,保证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法。在医学界,循证护理的思想倍受医护人员的推崇,这是广大患者与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受益。

本次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146例泌尿外科术患者,通过78例观察组和68例对照组的对比,观察组术后疼痛和腹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循证护理的运用能减轻患者痛苦和不良反应。另一方面,由于结合了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也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临床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学会从实际出发,用科学的依据对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安力彬.张秀英.李文涛.中国循证护理的发展研究检索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593.594.

[2] 何喜春.曾佩.陈良珠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及技能的调查明.现代护理,2005.1(15):1192—1193.

[3] 卢玉文.冯彬.卢玉燕.循证护理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7):1807.1808.

泌尿外科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评价并探究人性化护理对泌尿外科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基本对象,患者的入院确诊及治疗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并以护理方法为标准,将其分为每组各50例的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方法,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疗效以及各自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全部都明显的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具有实践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1]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泌尿外科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泌尿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疗技术以及护理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强化,对护理水平和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泌尿疾病的护理,更是提出了希望能够得到人性化的护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化护理随之出现,不仅有效的满足和迎合了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同时还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法和手段。这种护理方法的出现,对泌尿外科患者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通过开展人性化的护理,能够为泌尿外科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对其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次研究特围绕人性化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的应用效果开展分析[2],现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基本对象,患者的入院确诊及治疗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并以护理方法为标准,将其分为每组各50例的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全部被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已经知情,并签署了接受研究的同意书。其中,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为32:18,患者的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64岁、29岁,平均(50.18±11.85)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5.4±1.1)个月;人性化护理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为27:23,患者的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69岁、30岁,平均(50.48±12.31)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5.9±1.3)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泌尿外科患者在临床上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的病情、常规检查等等。

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在临床上应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患者的文化以及认知水平,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和掌握生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相关知识以及疾病的了解,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一些基础性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不断的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心理护理,泌尿外科患者由于病情带来的不适以及对其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再加上发病部位比较隐私,会在心理上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焦虑不安等,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和疏通,从而克服心理问题,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讲解一些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更好的接受治疗;(3)手术护理,对所需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讲解手术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并根据患者所需行手术的类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护理人员要适当的鼓励和安抚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护理人员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以及出血情况,并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4)饮食护理,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1-2天内,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清淡饮食为主,禁止喝浓茶,应多食用蔬菜、水果等食物。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和总结,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全部都明显的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详情见表1、表2。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对其临床治疗以及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由于发病部位比较私密等因素,很多患者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治疗的效果,而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对其治疗有明显的帮助。本次研究显示,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

总之,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3]

参考文献

[1]陈娟,何向阳,常新.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8期):151-152.

[2]沙莎,刘思文,马继红,郭云萍.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5,11(3):202-203.

[3]倪琳,赫丽杰,丛辉,卢德祥.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18):138-139.

泌尿外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对策

医护人员处在医疗工作的首要战线,对病人的健康安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保障人民的重任,随着日益复杂的医疗护理制度及群众公共健康安全知识的增多,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护者开始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外科病种繁多,医疗方式也有所大不同,若一时疏忽,患者的病情也有很大的变化,潜在的护理风险也开始增多,这也要求国家政府和医护人员制定出更加完好的政策和解决方式,来防止隐患的滋生,从根本上保障病人的医护安全。

一、 护理安全的概念和医疗患者的安全现状

护理安全是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程序操作,避免来自于药物、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护理人员应在操作过程中做好护理记录,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用法律保障各自的安全。护理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错药物、窒息、跌倒、烫伤等以及其他与患者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和患者的非安全因素也在不断地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患者在500万人次,约19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据13%,为了维护患者的安全和维护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国家也在法律上制定了相关条例,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医疗事业的安全。此后医疗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医疗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也得到了巩固,有效地保障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病人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 外科护理存在的原因、风险和具体对策

护理工作人员与病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人员的治疗方式能直接影响病人的身体状况,如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给错药物的发生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的安危。

1、外科护理存在的原因

随着医疗机构的工作量不断加大,检查身体的群众增多,目前年轻的实习医护人员开始成为了主要的工作者,由此存在着缺乏经验、技术较不熟练,责任心不够大的问题,导致潜在的外科护理隐患开始增多,滋生了安全隐患的增多。日前,看病的人数增多,导致医疗机构的工作量加大,工作时间在安排上不算特别合理,导致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全面医疗检查和及时护理,带来了外科护理隐患。部分医疗机构本着不正直不为患者着想,只顾自己利益的目的,不顾病人的安危,给病人诊断为错误病情或滥开非正确药方,或服务不周,缺乏专业的医疗管理,缺乏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未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或记录不符,导致病人身体恶化,也易导致外科护理隐患的增加。医疗设施的落后或不完善也易给病人带来安危。医疗环境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心安全。

2、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

用药错误、操作失误、发生压疮、管路拖出、病人跌倒、服务态度不周等。这些源自医护人员的细微疏忽或是病人自身没意识到隐患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导致。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既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也由于病人自身的疏忽,部分由于医疗设备的老化或不完善。如今年轻的医护人员缺乏足够护理经验,没及时意料隐患的存在,病人没有提高保护自身的安全意识,医疗设备的质量等都有可能产生风险,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3、外科护理的具体对策

首先,加强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及思想了解,针对患者不同的性格、生活习惯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在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及时诊断,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做好预知,及时发现患者的意外反应,恰当并准确地做出及时记录、 处理,赢得患者的信任、理解、尊重,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也对自身的护理安全带来有效保障,避免护理隐患的发生。

其次,完善医疗管理制度。患者的安全与高质量的医疗管理制度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医护人员按时查房、对患者的病人作下详细记录,加强细节的管理,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对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出适当防范,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做出合理安排,加强预防工作,严格进行交班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三、 外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当代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医学事业带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这些极大地推动了外科科学的不断发展,当前医学界对临床外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外科具体科目方面划分得愈发专业、细致,这也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学习先进的技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更专业、更高、更完善的标准来避免当下的护理隐患的再次发生。多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技术,探索出适合医疗机构及病人的科学方法,提高护理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隐患的发生率。国家政府也适当鼓励医疗机构发展新的方向,鼓励新的医疗制度和管理方法,保障医疗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总而言之,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今天,外科护理学有了更加全面的变革,外科护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依照合理的护理方案、计划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护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不断引进和陆续突破,也使外耳护理不断朝着更专业、更高质量、更细致的方向发展,外科护理工作在新时期出现了更多新的矛盾和需求,医护人员的工作则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做出完好保障,关爱患者的安全,是医疗事业义不容辞的艰巨重任。

参考文献:

[1]蒋建中.外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模式和实践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6)

[2]华丽.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1(05)

[3]永利容.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践研究[J].沪州医学院学报,2010(03)

上一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建构主义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