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

2023-09-19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第1篇

蘸着(zhàn).驳船(bï).

虔信(qián).黝黑(yǒu).

深邃(suì) .笔砚(yàn) .檎(qín).隐匿(nì).

汹涌(xiōng yǒng) 怅惘(chàng wǎng) ....荇藻(xìng zǎo)蓬蒿(pãnghüo) 蝼蚁(lïuyǐ)......

蹂躏(rïu lìn)干瘪(biþ) ...

簇新(cù)胚芽(pýi)..

慰藉(jiâ).

颤抖(chàn).

羼水(chàn).擀(gǎn).

锦幛(jǐn zhàng) ..

掠过(lûâ) .

淤滩(yū) .笑涡(wō) .

晨曦(xÿ)瞰望(kàn) ..

镶嵌(xiüng qiàn)覆盖(fù) ...

阔绰(kuî chuî)颓唐(tuí) ...嘬(zuō)剜(wün) ..捯气(dáo qì)..断壁残垣(yuán).惦记(diàn).

吹毛求疵(cÿ) .

骄奢(shý) .

怡悦(yí).

唿哨(hū shào) ..

如坐针毡(zhün) .窒息(zhì) .

奄奄一息(yǎn) .

荫庇(yìnbì) ..云翳(yì) .倒坍(tün) . 沉湎(miǎn) .

腌臜(ü zü)..

一气呵成(hý) .

醋栗(cù).

骸骨(hái) .

咀嚼(juã) .芳馨(xÿn) .

荣膺(yÿng).

巉岩(chán).

狼嚎(láng háo)..海市蜃楼(shân).枭鸟(xiüo).虬须(qiú).

一泻千里(xiâ).

同道如砥(dǐ).

休憩(qì).

引颈受戮(lù) .

铸就(zhù)焦躁(zào) ..

瞻望(zhün) 攫取(juã)..馈赠(kuì)陷阱(xiàn) ..豁免(huî).糍粑(cí bü)..

打鼾(hün).遍稽群籍(jÿ) .

瘠薄(jí bï)浩瀚无垠(hàn yín) ....

臆测(yì)百鸟啾啾(jiū) ..

鲑鱼(guÿ) .

庖代(páo) .

恻隐(câ) .

告禀(bǐng) .

万籁俱寂(lài).

阴霾(mái)万恶不赦(shâ)..

打牙祭(jì).

蓦然(mî).

囫囵(hú lún)..

涟漪(lián yÿ)..

鹭鸶(lù sÿ) ..

睡眼惺忪(xÿng sōng) 峥嵘(zhýng rïng) ....

蹑手蹑脚(niâ) .

伫立(zhù)猝不及防(cù)..

炊烟袅袅(niǎo)山麓(lù)..

鳞次栉比(lín zhì) 津津有味(jÿn)...公输盘(bün)敝舆(yú)..畎亩(quǎn)胶鬲(gã)..

嬷嬷(mï mo)弥撒(mí sa) ....

顶礼膜拜(mï)守圉(yù)禽滑厘(gǔ) ...

拂士(bì)蹴(cù) 一箪食(dün) ...

一豆羹(gýng) 相梁(xiàng)鵷泉(lǐ)鸱(chÿ)...(yuün chú)醴..濠梁(háo)长勺(sháo)玉帛(bï)未孚(fú)旗靡(mǐ) .....曹刿(guì) .期年(jÿ).

辙乱(zhã) .

万仞(rân).

昳丽(yì).

迂(yū).

间进(jiàn) .

塞(sâ)芼(mào) ..

箕畚(jÿ bþn)孀妻(shuüng)始龀(chân)智叟(sǒu)穷匮(kuì) ......

雎鸠(jū jiū)窈窕(yǎo tiǎo)荇菜(xìng cài)寤寐(wù mâi) ........蒹葭(jiün jiü)参差(cýn cÿ)溯洄(sù huí)未晞(xÿ)湄(mãi) ........

跻(jÿ)坻(chí)..

涘(sì) .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第2篇

蘸着(zhàn).驳船(bï).

虔信(qián).黝黑(yǒu).

深邃(suì) .笔砚(yàn) .檎(qín).隐匿(nì).

汹涌(xiōng yǒng) 怅惘(chàng wǎng) ....荇藻(xìng zǎo)蓬蒿(pãnghüo) 蝼蚁(lïuyǐ)......

蹂躏(rïu lìn)干瘪(biþ) ...

簇新(cù)胚芽(pýi)..

慰藉(jiâ).

颤抖(chàn).

羼水(chàn).擀(gǎn).

锦幛(jǐn zhàng) ..

掠过(lûâ) .

淤滩(yū) .笑涡(wō) .

晨曦(xÿ)瞰望(kàn) ..

镶嵌(xiüng qiàn)覆盖(fù) ...

阔绰(kuî chuî)颓唐(tuí) ...嘬(zuō)剜(wün) ..捯气(dáo qì)..断壁残垣(yuán).惦记(diàn).

吹毛求疵(cÿ) .

骄奢(shý) .

怡悦(yí).

唿哨(hū shào) ..

如坐针毡(zhün) .窒息(zhì) .

奄奄一息(yǎn) .

荫庇(yìnbì) ..云翳(yì) .倒坍(tün) . 沉湎(miǎn) .

腌臜(ü zü)..

一气呵成(hý) .

醋栗(cù).

骸骨(hái) .

咀嚼(juã) .芳馨(xÿn) .

荣膺(yÿng).

巉岩(chán).

狼嚎(láng háo)..海市蜃楼(shân).枭鸟(xiüo).虬须(qiú).

一泻千里(xiâ).

同道如砥(dǐ).

休憩(qì).

引颈受戮(lù) .

铸就(zhù)焦躁(zào) ..

瞻望(zhün) 攫取(juã)..馈赠(kuì)陷阱(xiàn) ..豁免(huî).糍粑(cí bü)..

打鼾(hün).遍稽群籍(jÿ) .

瘠薄(jí bï)浩瀚无垠(hàn yín) ....

臆测(yì)百鸟啾啾(jiū) ..

鲑鱼(guÿ) .

庖代(páo) .

恻隐(câ) .

告禀(bǐng) .

万籁俱寂(lài).

阴霾(mái)万恶不赦(shâ)..

打牙祭(jì).

蓦然(mî).

囫囵(hú lún)..

涟漪(lián yÿ)..

鹭鸶(lù sÿ) ..

睡眼惺忪(xÿng sōng) 峥嵘(zhýng rïng) ....

蹑手蹑脚(niâ) .

伫立(zhù)猝不及防(cù)..

炊烟袅袅(niǎo)山麓(lù)..

鳞次栉比(lín zhì) 津津有味(jÿn)...公输盘(bün)敝舆(yú)..畎亩(quǎn)胶鬲(gã)..

嬷嬷(mï mo)弥撒(mí sa) ....

顶礼膜拜(mï)守圉(yù)禽滑厘(gǔ) ...

拂士(bì)蹴(cù) 一箪食(dün) ...

一豆羹(gýng) 相梁(xiàng)鵷泉(lǐ)鸱(chÿ)...(yuün chú)醴..濠梁(háo)长勺(sháo)玉帛(bï)未孚(fú)旗靡(mǐ) .....曹刿(guì) .期年(jÿ).

辙乱(zhã) .

万仞(rân).

昳丽(yì).

迂(yū).

间进(jiàn) .

塞(sâ)芼(mào) ..

箕畚(jÿ bþn)孀妻(shuüng)始龀(chân)智叟(sǒu)穷匮(kuì) ......

雎鸠(jū jiū)窈窕(yǎo tiǎo)荇菜(xìng cài)寤寐(wù mâi) ........蒹葭(jiün jiü)参差(cýn cÿ)溯洄(sù huí)未晞(xÿ)湄(mãi) ........

跻(jÿ)坻(chí)..

涘(sì) .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第3篇

1、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 )月( )日定为世界健康日,以提醒人们时刻重视自己的健康。

2、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生活每一天。播种行为,(

)。播种(

),(

)。

3、(

)年我国颁布了《

》:严惩走私(

)(

)(

)毒品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活动。

4、众所周知,吸烟有害人们的(

)。喝酒能(

),但喝酒过度就变成(

),对身体有害。(

)是(

)。

5、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吸烟,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

)定为世界无烟日。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无烟日当天公共场所停止售烟。

6、我们小学生要学会拿起(

)保护自己,主持(

),争做一个(

)的好公民。 第三单元:

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迎来了经济建设的(

)。

8、现代化的(

),在改革之前,是一个只有几千人的小渔村,她的飞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9、1959年(

)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取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

10、(

)年,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上,(

)一人获得( )项冠军,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记录。

11、奥运会

12、京剧的前身为(

),通称(

),(

)(

)两朝最为盛行。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在(

)20年以后。京剧第一代演员(

)(

)(

)被称为老生(

),(

)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是中国京剧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

13、唐代画家(

),善于创作有生命的(

),他用(

)的线条描绘出形神兼备的人物,他不仅画艺高超,还培养了不少画家弟子。

14、颜真卿的书法突破前人瘦劲的书风,将(

)融于(

)中,他的楷书用笔(

)字形(

),横竖粗细(

),创造出了新书体,被尊为(

)。

15、柳公权的书法源于(

),又博采众长,既(

)又(

),形成了(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特色被誉为(

),在后世广为流传。

16、(

)年(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规定(

)是新中国最高权力机关。

17、我国是一个(

)与(

)的国家,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经过(

)的讨论与批准。

18、(

)年(

)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

》的报告。报告中指出:高举(

)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重要思想,既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9、我们生活的(

)是祖国的一个缩影,(

)的变化是祖国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 第二单元

20、鸦片俗称(

),是用(

)熬制成的,具有(

)和(

)的作用。但长时间吸食就会(

)浑身无力,甚至成为(

)。当时中国有识之志和老百姓纷纷开展抵制鸦片的斗争,(

)就是典型的代表。

21、(

)年,清政府与英国代表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22、圆明园曾经是世界上最辉煌壮观的大型(

)园林位于(

)西郊,占地5000亩,周长20华里。被世人誉为(

)。

23、(

)年(

)月,德国以武力占领胶州湾后,又强租胶州湾,(

)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俄国则强占了(

)和(

),把势力扩大到东北全境,其他列强也以各种借口强占租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4、(

)年( )月(

)日发生了一个著名的事件(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从(

)年到(

)年,历时6年,人员死伤5000多万,600万犹太人惨遭集体杀害。

26、(

)年(

)月( )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力。

27、(

)年(

)月( )日,中国驻军在卢沟桥英勇抵抗日军,抗日战争面爆发。

28、(

)年(

)月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后,屠杀中国人(

)人以上,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29、(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有(

)万以上的同胞在战火中丧生。 30、(

)指挥百团大战。

31、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共产党领导人民抵抗敌寇,创造了(

)(

)等独特的战斗方法。

32、(

)年(

)月( )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33、今天,(

)已成为世界的主题,但局部战争不断,战争有(

)之分,我们坚决发对(

)的战争。(

),(

),已经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的共同心声。

34、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

)的丰功伟绩。

35、(

)年(

)月( )日,(

)、(

)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36、2004年8月20—24日,国际青少年和平节在山东(

)举行,(

)由此赢得了(

)的美称。

37、(

)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兵种。中国海军是(

)年(

)月( )日成立的。中国空军于(

)年(

)月( )日成立。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支由(

)(

)(

)等多种兵种合成的军种。承担着祖国领空的(

)(

)(

) ,进行空运和侦查等任务。

38、我们的军队是捍卫(

)的军队,是威武雄壮之师,我们反对(

)的战争,但会用(

)捍卫祖国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39、诺贝尔是(

)化学家,他发明了(

),他设立了(

),用以奖励对人类的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第一单元

1、中医起源于(

)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各有专长的名医,他们用(

)和(

)为病人治病,扁鹊就是当时民间最有名的医生,他采用(

)四诊法为人治病。他使用的(

)一直成为我国中医学的传统诊病方法。

2、华佗是(

)末年的一位神医,尤其做(

)很出色。他用(

)对病人实行麻醉,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比西方要早(

)年。

3、与华佗齐名的还有(

),他的《

》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一直被后世奉为经典之作。

4,人们常说:良药(

)。

5、青铜器在(

)被制造起来,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河南安阳出土的(

),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出土文物。

6、《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

7、(

)是珠算发明前最为有效的计算工具。

8、(

)是( )代杰出的的天文学家,他与王恂、许恒等编制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

》,它以365.2425日为一年,与现行公历周期相同,它的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9、祖冲之是(

)杰出的科学家,他不仅推算出圆周率的值的第7位,而且在(

)和(

)制造方面也有很多的成就,为了永久纪念他的伟大贡献,人们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

10、(

)时期的科学家(

)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

11、人类的工业文明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

),二是(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12、(

)发明了火车。(

)发明了轮船。(

)发明了电灯。(

)发明了(

),(

)发明三轮车。

1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年诞生在(

)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14、(

)年克隆羊(

)诞生,它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的哺乳动物,意味着(

)。

15、(

)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人类对自然世界建立的科学正确的认识,是无数科学家和探险家为了追求真理,(

)(

)(

)结果。

16、(

)科学家(

)提出了(

)。意大利天文学家(

)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后来被判监禁后又活活烧死。意大利科学家(

)制作了望远镜,观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现象。

17、(

)是葡萄牙的航海家,他绕地球一周,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

)的。

18、(

)出生在(

)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一生中有(

)多项发明。他却说:天才是(

)。

第四单元:

1、你准备怎样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2、六年级学生王晓燕放学回家路上经常遭到一个社会青年的骚扰,你告诉她该怎么办?

3、杨明的妈妈要他帮自己卖菜,不要上学了,你为他出出主意。

4、你是怎样排解心理压力的?

5、小红的父亲爱吸烟喝酒,如果你是小红怎么劝说父亲?

6、吸毒对个人、家庭、社会有什么危害?

7、吸毒有害,为什么还有人染上毒瘾?一旦发现周围有人吸毒,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6、吸毒的人有什么征兆?

7、你有哪些增强体质的好办法? 第三单元:

8、列举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及后来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由北向南说)

9、说说外国人举办中国季节的意义有哪些?

10、《清明上河图》是谁的作品?有什么价值?

11、人大代表是怎样选举出来的?

1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13、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14、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能做些什么? 第一单元:

1、华佗模仿各种动物创编了一套健身体操-----五禽武功图,模仿动物的各种形态,能起到怎样的健身作用?

2、从照明工具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 10页)

3、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更加快捷的服务?你构想一下,未来的互联网还能帮我们做什么?

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6、说说汽车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

7、你对克隆人持什么观点?你知道中国卫生部对克隆人的问题是怎样表态的?

8、怎样看待这些事情?(15页的封建迷信活动)

9、爱迪生发明了什么?从他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10、列举19世纪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创造。

11、列举20世纪中国重大的发明创造。

12、反思自己,在学习科学知识、动手创造是上有那些不足 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单元:

13、湖广总督林则徐曾上书朝廷:“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值银”说说他这些肺腑之言的含义。

14、 说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为什么它是不平等的?

15、站在圆明园废墟前你会想到什么?

16、这是《时局图》旁题的一首诗,讲讲诗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新式武器、毒气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18、每年的9月18日,沈阳市上空就会响起长长的警笛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9、 为了不再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再重演,请你给日本小朋友写一封信,说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0、人们常说“奥运会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1、说说联合国徽章图案所表示的含义。

22、这两个雕塑安放在联合国门前,有什么含义?/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它是谁在什么时间提出来的?

24、有两样东西象征和平,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25、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幸的儿童,我们能采取什么行动,用爱心去关注他们,用双手去帮助他们?

26、北京奥运会提出来什么口号?表达了中国人民怎样的愿望?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第4篇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背影》

差使[chāi shǐ]:指官职或职务。 ..交卸[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情况。这里指失业。

.奔丧[sāng]:料理长辈或亲属的丧事。 .狼藉[jí]:为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diǎn zhì]:(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赋闲[fù xián]: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失业在家。

..游逛[guàng]:指游览;为消遣而闲走。 .妥帖[tuǒ tiē]:恰当,十分合适。 ..踌躇[chóu chú]: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迂腐[yū fǔ]:指言谈和行为拘泥于陈旧的,不知变通,不合时宜。 ..马褂[guà]:服饰名,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拭干[shì]:擦干净,抹干净。

.搀扶[chān]:指用手轻轻架着对方的胳膊或手

.颓唐[tuí]:指衰颓败落 .琐屑[suǒ xiè]:指细小、琐碎的事情。 ..惦记[diàn]: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举箸[zhù]:拿起筷子。

.祸不单行[huò]: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景象心里感到悲伤。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情郁于中[yù]: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

第十四课《白杨礼赞》

开垦[kěn]:荒地开辟

.锤炼[chuí liàn]: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 ..主宰[zǎi]:对事情的变化有决定权力。

.倦怠[juàn dài]:疲乏,懈怠

..傲然[ào]:形容坚强不屈的样子。 .倔强[jué jiàng]:刚强不屈,不轻易屈服 ..婆娑[pó suō]: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的样子。

..虬枝[qiú]:盘曲的树枝。

.伟岸:高大挺拔

宛然[wǎn]:仿佛;很象。 .秀颀[qí]:美而高。

.鄙视[bǐ]:表示轻蔑、看不起的意思;

.妙手偶得[ǒu]: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 .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 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潜滋暗长[qián zī àn zhǎng]: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恹恹欲睡[yān]:形容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旁逸斜出[yì]: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不折不挠[náo]: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纵横决荡[zòng héng jué dàng]: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第十五课《散文二篇》

兴味:指趣味;兴趣;兴致。

洗涤[dí]:冲荡;清洗。

.卑微[bēi wēi]:地位低下,没有权势。 ..牛犊[dú]:小牛。

.炫耀[xuàn yào]:指夸耀。 ..茸毛[róng]:柔软纤细的毛。 .疲倦[pí juàn]:指十分劳累,困倦。 ..消逝[shì]: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消失。 .繁殖[fán zhí]:指生物的滋生增殖。

..

凋谢[diāo xiè]: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指老年人去世。

..遏制[è zhì]:指阻止,禁绝;制止。

..肆意[sì]:纵情任意,不受拘束。 .濒临[bīn lín]:紧靠,临近 ..俯瞰[fǔ k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深渊[yuān]:很深的水潭。比喻危险或困苦的境地 .星辰[chén]:宇宙中星星的总称。 .

第十六课《昆明的雨》

辟邪[bì xié]:指驱除邪恶; ..鲜腴[xiān yú]:新鲜肥美。 .

篱笆[lí bɑ]: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可作为障隔的栅栏。

..格调[gé diào]:指风度;仪态, ..乍[zhà]:刚,起初

.吆喝[yāo he]:大声喊叫或叫卖。

..暮年[mù]:晚年;老年。

.情味:情趣、情谊的意思。

苔痕[tái hén]:苔藓滋生之迹。 ..密匝匝[zā]:非常浓密的样子 .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釉[yòu]: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第5篇

本章的教学是我对选题有了进一步认识,要体现教学目标,要有实际意义。要体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分析。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二次函数的概念,从学生非常熟悉的正方形的面积的研究出发,通过建立函数解析式,归纳解析式特点,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建立了二次函数概念后,再通过三个例题的分析和解决,促进学生理解和建构二次函数的概念,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从问题出发到列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体验用函数思想去描述、研究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意义.教学主要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循序渐进,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并帮助学生总结性的去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判断抛物线对称轴、借图象分析函数增减性等的训练。这部分内容就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容易混淆,还需掌握方法,加强记忆,强调必须利用图形去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建模思想、图形结合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学会了分析问题的初步方法。

本章中二次函数上下左右的平移是我觉得上的比较成功的一部分,主要是借助多媒体,动态的展示了二次函数的平移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很形象,便于记忆。

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知识后,我们尝试运用于解决三个实际问题.问题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解析式并学习如何确定函数的定义域;问题二是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并通过画函数图像检验作出的分析和判断是否;问题三是综合应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知识确定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并尝试解决销售问题中最大利润的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初步体会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再次感悟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中,我自认为热情不够,没有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语言,感染力不足。今后备课时要重视创设丰富而风趣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第6篇

考点分析

考点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及国家的根本任务

1、我国现阶段的最基本国情是什么?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是什么?(基本特征?)(我国为什么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总体上看,我国(1)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上);(2)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文化上);(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政治上)。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根据国情和矛盾)现在我国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取得成绩的其他原因:

(1)我国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2)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如是少数民族地区,则应写上)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等。

7、改革开放以来我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1)党在社会主久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8、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有哪些?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考点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核心内容的含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或出发点:

依据: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出发点: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领导力量和建设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核心内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方针方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奋斗目标,也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其同理想)。

4、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2)四项基本原则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地位: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基石。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的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②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动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动摇。

6、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久的伟大实践;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4)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哪皯? (1)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成功;(3)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香港、澳门回归;(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6)青藏铁路建成能车等。

考点

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及其做法

1、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1)现代科技,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2)在开放的世界中,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3)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怎样实行对外开放?

(1)要全方位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开放;(2)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3)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既要坚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考点4: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1、在我国的经济舞台上,活跃着哪些所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如何?它包括哪些经济成分内容?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角、基础、主体;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是什么?

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占支配地位,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是什么?

(1)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2)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分合作制企业等。 (4)作用: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蘖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5、非公有制的形式、地位、作用如何?

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及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成分。 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1)有利缓解就业压力;(2)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有利于繁荣城乡市场。

6、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什么?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8、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国家的政策)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1、我们在分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

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12、现阶段我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分配制度要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考点

5、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什么?(或: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1)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2)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人民政府)、审判(人民法院)、检察(人民检察院)等机关(简称:一府二院),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拥有哪些职权?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立法权:包括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其它法律(刑法、民法等)。如:全国人大把保障人权、私有财产写入宪法。

(2)决定权:包括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批准国家的预算和招行、批准省、自治区的建制、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决定战争和平等。如:全国人大通过《物权法》、《反分裂国家法》。

(3)任免权:国家和中央政府主要领导人的任免(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如:全国人大选举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4)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监督国家机关工作。如: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2)其他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向它报告工作;(3)全国人大还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并要求答复,还可以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远转和维护国家统一。

6、国务院总理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报告?

(1)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并被授权其行使行政权,因此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其监督; (2)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对国务院的工作进行监督的职权。

考点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及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重要内容。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体现这种民族关系的例子:在人大中各民族代表占有一定的比例(平等);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青藏铁路(共同繁荣)等。

4、青少年的我们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维护民族团结(1)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2)就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民族政策,不做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事;(3)就要积极宣传民族团结,并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5、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民族团结是国家统

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稳定,经济就会发展;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整个民族的共同愿望。

6、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繁荣的重要意义?

维护国家统一各全国各民族繁荣(1)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需要;(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3)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4)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7、新疆乌鲁木齐打砸抢烧等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犯罪事件的危害有哪皯? (1)严重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破坏社会稳定,边区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3)引发民族矛盾、暴力冲突、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4)是国家敌对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对国家安全构成危害。

考点

7、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和“一国两制”的内涵

1、实现祖国的统一意义: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儿女的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与原则:

我们遵循“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3、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1)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3)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4)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4、我们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考点

8、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或根本原则)是什么?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什么? 社会主义在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策略

3、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取消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2)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3)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4)推行科技、文化、卫生、家电下乡活动;(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4、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资本、技术和管理

(1)社会和国家: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个人,我们中学生要:①努力学习,增长才干;②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实践;③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考点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正确认识小康社会:

(1)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总体小康(2000年已经实现):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2020年实现)的奋斗目标(特点或未来是小康是前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最关键的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明显增强。

2.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要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3)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考点1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2)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3)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

考点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考点

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肯有什么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

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哪些最根本的问题?

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补充:根本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劳动,受教育。

3、宪法是由哪几章构成的?

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4、我们要如何维护宪法的尊严?(怎样树立宪法意识?) (1)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5、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1)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和普通法律通常被称为“母法”和“子法”的关系)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如何?

(1)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7、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考点

13、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2、依法治国的地位: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依法治国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1)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4)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全国法制宣传日:每年的12月4日

5、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6、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性?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1)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2)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顺利实施;(3)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4)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7、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怎样推进依法治国?或:建设法治国家有哪些要求?)

(1)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2)一切国家机关(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3)公民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补充: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考点

14、公民积极行使公民的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运用)

1、公民的政治权利指的是什么?(含义)

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2、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等权利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1)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2)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3)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3、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途径)和意义是什么? 渠道:(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意义:我们自觉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有利于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尽到对国家的责任。

4、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应注意哪些问题?(公民怎样依法行使监督权?) (1)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合法有序正确行使;(2)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不妨碍公务,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考点

1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1、先进文化的含义: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一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3、思想道德建设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地位: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考点

16、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活动?作用是什么?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活动内容: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希望工程”、“万村书库”、“创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作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1)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2)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考点

17、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地位、作用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1)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3)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3.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考点

18、当今时代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化民族精神的内涵(含义)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体现民族精神的诗句及典故

团结统一:定于

一、尚统

一、一天下;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等等

爱好和平:和为贵、与人为善、敬业乐群、礼之用、和为贵;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鉴

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勤劳勇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

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男儿当自强;卧薪尝胆;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适忍辱著《史记》;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

2、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从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3)伟大中华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表现):

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

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动力。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我们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国家:(1)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青少年:(1)我们要努力学习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推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2)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3)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考点

1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考点2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重要性是什么?)

(1)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当今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是什么?

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列举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 (1)袁隆平研制的超级杂交稻;(2)成功发射探月的“嫦娥二号”卫星;(3)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4)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百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

4、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2)当今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3)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6、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什么重要性?

(1)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3)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2)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3)有利于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资源优势;(4)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占据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

8、我们庆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3)作为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作贡献。

考点

21、人口现状的特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

1、 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总体上看(特点),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3、怎样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1)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2)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3)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4)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4、我国的资源形势如何(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损失、浪费严重。

5、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建言献策) (1)国家(政府):①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②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③合理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④应该依法管理环境,严格控制污染,依法追究违反环境保护法者的责任。

(2)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要使用环保设施和节能设备,节约原材

料,治理废水废气,节约能源和资源。

(3)个人: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②努力提高环保意识,深刻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③要增强法制观念,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环境;④要人人动手,落实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

6、当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体现在哪里?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7、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浪费资源、环境不友好的现象? 浪费资源的现象:使用一次性筷子、“长明灯”现象、乱占耕地、乱扔饭菜等。 环境不友好的现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排污水、塑料袋购物等等。

8、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有哪些?

(1)节约资源: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节约使用纸张,节约每一粒粮食,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等。(2)保护环境:少吃或不吃口香糖,不乱扔垃圾,自备环保购物袋,尽量不使用塑料袋,不乱扔废旧电池等。

9、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C、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D、小草与我共同成长;E、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F、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G、“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H、携手共建美好和谐的环境。

考点

2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及其现实意义。

1、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1)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3)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顺利实现。

(4)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主我初级阶段国情出发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中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2、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计划生育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2)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考点

23、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1、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4、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什么要求?如何做)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5、请你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建议。

(政府):(1)加强资源知识、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开发利用资源,用法律制裁浪费资源的行为;(2)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开发新能源;(3)开展节约资源的评比活动,推广节约经验。 (中学生):(1)努力学习有关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人口、资源、环境意识;(2)积极向公众宣传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使之深入人心;(3)向有关部门举报违反计划生育、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不法行为;(4)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关水;垃圾分类投放;义务植树;爱护花草树木等。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4)有利于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5)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

24、立报效祖国之志

1、 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国家兴旺,个人才能自由充分发展;国家衰败,个人的发展和自由无从谈起。(2)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3)当一个人能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他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

2、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3、当代中学生如何做坚定的爱国者?

(1)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从小就要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选择自己最喜欢、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人生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2)当代中国的每一位中学生,立志报国,就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3)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彤一切分裂祖国和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争。(4)中学生立志报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考点

25、我们的共同理想

1、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理想的途径是什么?) (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2)具体理想是发展变化,要进行适当调整;(3)通向理想的道路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它将是怎样一种社会?

我们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3、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实现共同理想和实现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怎样?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5、当代青少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

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考点26:艰苦奋斗精神

1、我们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2)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3)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4)个人理想的实现也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3、我们如何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要努力学习,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培养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安逸;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考点

27、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了解)

1.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1)产生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期待我们进步,家长希望我们取得好成绩,同学们你追我赶,因此,学习压力总会产生。

(2)学习压力的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歌潜能。没有学习压力,可能会使我们失去动力,停滞不前;而过度的学习压力又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3)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如果没有学习压力,我们就要自觉适度加“压”,即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学习压力过大,我们就要学会缓解,如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2.正确对待考试焦虑:

(1)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面临的考试很重要,考试难度较大;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等等。

(2)考试焦虑的影响:影响我们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还可能导致考试失败。 (3)克服考试焦虑

途径: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

具体方法:如回忆自己某次成功考试的情景;想想自己曾被老师表扬过的作文;在考场上深呼吸等。

考点

28、学会选择人生,在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

1、 如何学会正确选择职业?

(1)了解我们目前的就业形势(2)在就业选择上考虑几个因素: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需要(3)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4)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5)要克服几种错误思想: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等。

2、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2)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本质的特征。

上一篇:妊娠糖尿病范文下一篇:党员纪律处分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