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船体设计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5-21

船舶船体设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船舶船体设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1 船体分段划分原则

一般在船长方向按结构形式划分为五个区域:

艏部区域: (艏尖舱壁到艏端)

艉部区域: (艉端到艉尖舱壁)

机舱区域: (艉尖舱壁到机舱前围壁) 货仓区域: (机舱前围壁到艏尖舱壁) 上层建筑:上建及机舱棚, 烟囱

除货仓区域外, 各类船舶各区域分段划分大致按结划分, 形式类似。货仓划分较为复杂。

1.1 结构特点与强度

1.1.1 结构应力集中的区域.

1.1.2 分段接缝应尽可能选择在结构原有板缝或节点零件 (如肘板) 的连接部位。尽量采用优化设计使分段的长度与结构强度要求的分布区域相匹配, 达到减少钢板拼缝的目的。

1.2 工艺和施工条件

1.2.1 分段应尽可能根据钢板的尺度划分 (长度和宽度, 但主要是长度。

1.2.2 分段的划分应考虑装配和焊接的方便性。尽量在大接缝处创造比较良好的操作空间, 同时考虑舾装、涂装的方便性。分段尽量形成开敞式, 以便出砂、搭脚手架, 检查和涂装作业等

1.3 起重运输能力

起重运输能力是决定分段尺寸和重量的主要因素。比较理想的分段重量, 应接近制造部和船坞区域的最大起重量;分段尺寸则应在起重运输条件允许范围之内。在决定分段的重量时, 还应考虑到分段的临时加强材料和预舾装的重量。

1.4 生产计划和劳动量

分段划分的分段数量应考虑工厂的劳动组织及场地面积。尽量使装配工序作业量的变动要少。若平直中心生产能力较大, 而曲面中心、船坞较紧张时, 则可划分较多的平面分段, 减少密闭区域内和高空脚手架上作业, 将平面分段合成立体、半立体分段或总段, 然后吊上船坞安装, 以利劳动力的展开和船坞周期的缩短。

2 实例说明

2.1 阿芙拉油轮货舱区分段划分探讨

韩国某船厂10.5万吨油轮总段划分如下图:

图一所示:

缺点:舭部制造要三次翻身, 工艺欠佳。

优点:1、舷侧到主甲板, 减少高空作业, 及装焊工作量;2、一个环形4吊

图二所示:

10.5万吨油轮总段划分, 图中由脚手布置可以看到, 10.5万吨油轮货舱区万吨油轮货舱区一个环型为四吊, 底部一吊, 舷侧两吊

2.2 7000 TEU集装箱船艏部分段总段划分探讨

由于集装箱船艏部线型瘦, 为了使总段大型化及总段在总组时有一定稳性, 艏部与货舱前段合为上、下两个总段, 共有15个分段组成。如图 (三) 所示:

侧推在分段阶段安装, 如图 (四) 所示:

韩国某集装箱船, 艏端船体总段与货舱区合成一体, 并且侧推已安装完毕。如图 (五) 所示:

总之, 分段划分涉及面较广, 各厂由于设施及工艺习惯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但分段划分必须考虑壳舾涂一体化, 并且有利缩短坞内建造周期。

摘要:本文以阿芙拉油轮、集装箱船实际工程为例, 重点阐述分段划分原则, 为国内船舶海洋工程船体分段的划分提供实例, 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海洋工程,船体,分段划分

参考文献

[1] 谢永和, 吴建国, 李俊来.船舶结构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船舶船体设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敏捷造船是造船模式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敏捷造船计划管理方面,提出了以PDCA为指导思想的面向服务架构的敏捷造船计划管理模式,论述了敏捷造船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控制等各环节。面向服务架构的松散耦合结构为敏捷造船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敏捷造船;面向服务架构;计划管理

0、引言

船舶工业是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海防建设的重要支撑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造船水平分整船建造、分段建造、分道建造、集成建造、敏捷建造五级。在现今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展阶段,敏捷造船成为船舶制造企业实现现代化造船的全新解决方案。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敏捷造船模式,就要以灵活的方式进行船舶生产计划管理。本文提出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敏捷造船计划管理模式,能动态协调造船联盟的盟员间的关系,为实现敏捷造船奠定基础。

1、敏捷造船概述

敏捷造船即按动态联盟的思想来分析船舶建造过程,也就是将船舶设计和生产计划及船舶总装等管理功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或盟主,各个分段和管系等制造部门(加工中心)及大量的配套厂、原材料供应商和外协厂作为盟员,它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联盟。此动态联盟既有内部盟员(主体船厂内部各加工中心),又有外部盟员(外协企业和供应商)。敏捷造船企业的形成是以提高造船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制造资源的快速重组为目的,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造船模式。

制造系统理论和现代造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都认同敏捷制造是船舶未来先进的建造模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外的船舶制造正在从集成制造向敏捷制造过程转化。但离真正全面实现敏捷造船还有一定的距离。现有关于造船计划管理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生产系统而言,而敏捷造船计划管理少有研究。

2、面向服务架构概述

SOA是一种粗粒度、松耦合的服务架构,是一个分布式组件模型,其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单元封装成服务,服务是SOA中最基本的单元,通过服务问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协议联系起来。这种架构具有松散耦合、粗粒度服务和标准化的接口等特征。图1所示为SOA模型,图中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之间能够进行动态绑定和直接交互,实现企业应用的逻辑。

3、面向服务架构的敏捷造船计划管理模式

3,1 管理体系及支撑平台

面向服务架构的敏捷造船计划管理体系及支撑平台如图2所示,按照PDCA(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思想构建敏捷造船计划管理体系。

一方面,盟主在生产订单的基础上制定线表计划。而后依据线表计划,在现代船舶工作分解结构(Modem Ship Work BreakdownStructure,MSWBS)的基础上进行大日程计划和中日程计划的编制。大日程计划是企业级战略计划,包括里程碑计划、综合日程计划和分段吊装计划。中日程计划将大日程计划生成的工作包(WorkPackage,WP)按照WP的执行组织和执行时间划分到各资源组织(盟员)。另一方面,盟员向服务中心注册自己能提供的服务。所谓服务,即盟员以统一的物量标准等表示的盟员具备的生产能力。盟员的生产产品类型及生产能力可能都不一样,盟员之間对服务内容的表示方式按照产品类型要有统一的规定。生产设计部门(一般为盟主)需要提供经过详细设计和汇总的各项工程控制所需的物量,如工时、分段重、切削长度、焊接长度、部件重量、管子根数与重量、焊接量、涂装面积等,并在联盟内统一该物量标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船舶建造过程中的部件加工、单元组装、分段、总段装配等各阶段的完成物量。当然,前提是要对制造标准数据如产品结构、制造资源、作业程序等信息资源不断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而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支撑平台用于解决联盟问数据的互访问题。采用SOA把异构系统基础设施、异构数据源以及分布的数据信息包装成符合Web规范的独立服务,通过构建统一的请求服务平台来实现不同信息区域、不同应用系统问的互联互通。该平台把原本复杂的交叉调用关系变为简单的一对多关系,参与整合的各盟员需要注册到统一的请求服务平台,通过与支撑平台的交互,各盟员之间的互访问题可以很好地解决,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信息和资源共享的需求。

3,2 敏捷造船计划制定与下达

敏捷造船联盟是个动态联盟,每个造船项目都可能会选择不同的供应商或合作商。所有盟员向服务注册中心注册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盟主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因此,敏捷造船计划制定的过程实质上是盟主把造船任务进行分解,并分配给各盟员的过程,而计划下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动态联盟盟员确定的过程。

首先要将造船任务进行分解。文献中提出了基于现代船舶工作分解结构的造船计划管理体系,即建立以船舶建造过程为主、以任务包分解为辅的船舶工程分解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造船大、中、小日程计划之间的联系。该体系对敏捷造船模式依然具有借鉴作用。但是在敏捷造船环境下,由于由多个企业组成了动态联盟,不确定的因素就会大大增加。如果把船舶工作分解结构分解到粒度很小的工作指令,则可操作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对船舶进行工作结构分解的时候要考虑船舶工作结构分解的粒度问题。当前很多船厂把管系制作等小粒度的工作进行外协加工,但在船舶结构标准化的前提下甚至可以把分段制作委外加工。粒度大小的确定需要考虑联盟的稳定性、环境的稳定性等因素。本文提出的面向服务架构的敏捷造船计划管理模式中,盟主负责制定大日程计划和中日程计划,而小日程计划要结合盟员的实际生产情况,在满足盟主交货期要求下由盟员自行制定。

其次,盟主根据中日程计划以及盟员的生产能力数据,在服务注册中心中查找符合当前项目需求的盟员,并发出请求,最终确定项目的盟员。再根据中日程计划及各盟员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符合盟员实际情况的小日程计划。小日程计划将中日程计划分解为盟员内部作业计划,该计划以准时完成任务为目标,协调按工种划分的盟员内部各班组所承担的各类生产任务工作量。

3,3 敏捷造船计划执行

各相关盟员执行计划,根据计划的反馈结果、生产物流的状态跟踪等信息进行生产实时分析,作为计划调整和生产调度的依据。计划调整的结果可以是盟员依据新的计划执行生产过程,或在服务注册中心查找新的服务提供者,并确定新的动态联盟,继续船舶敏捷建造过程。敏捷造船计划管理采用推进式与反馈式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MSWBS划分的粒度可能较大,因此盟员在执行计划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从敏捷造船动态联盟盟主的角度来看,他所关心的是盟员能否按照盟主的要求完成中日程计划,以保证交船日期。至于小日程计划的完成过程,不是盟主关心的。当然,一方面,盟主的大日程、中日程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盟员的生产能力,即要考虑小日程计划制定及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也是盟员的职责。

3,4 敏捷造船计划控制

船舶敏捷制造从船舶设计、分段制造,以及到最后的船舶试航这一系列生产中,以船舶总装厂作为盟主,把船舶设计、管系制作、钢板切割和标准分段生产等交给具有更好生产优势的加盟厂、协作厂和钢材集配中心等来生产的过程。船舶制造生产运作流程简图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下道工序生产进度也会受到上道工序的影响,这一点同单一生产系统类似,只是上道工序可能是在盟员内生产。基于约束理论,船舶敏捷制造企业中也必然存在影响整个生产运作的瓶颈环节,可能是某一分段制造、管系制作、船台总装等占用关键资源或能力有限的生产环节或盟员。船舶敏捷制造企业生產运作必然会受到系统中瓶颈环节的制约。为此,船舶敏捷制造盟主和盟员通过信息共享,根据瓶颈盟员的运作情况对其上游盟员实行拉式控制,而对其下游盟员实行推式控制,从而使动态联盟系统都按照瓶颈盟员确定的节拍运作。

对于盟员内部的关键工序和动态联盟系统中的瓶颈盟员的进度进行监控可从生产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和计划反馈、生产物流反馈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生产准备主要包括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的计划以及定额管理部门制定的作业指令;物资准备主要包括各瓶颈监控点关注的物料的到位状态;技术准备主要包括各瓶颈监控点涉及的各种技术资料;计划反馈主要包括生产中小日程计划反馈、作业指令反馈;生产物流反馈主要对分段以及托盘的生产物流状态进行反馈。

4、总结

敏捷造船是船舶建造模式的最高水平。结合敏捷造船的特点和s0A的思想,本文提出面向服务架构的敏捷造船计划管理体系。论述了按照PDcA的思想,敏捷造船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控制的原理和过程。但本文只提出了敏捷造船计划管理体系的框架,在敏捷造船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造船工程数据复杂性在这里被忽视了,业务处理过程及处理方法的复杂性也被忽视了等等。

船舶船体设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船体装配的整个过程主要是由部件装配、组建装配、分段装配和船台装配四个过程组成。船体分段相当于船体装配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品, 在船体零部件制作完成之后, 将板材和各种型材装配在一起, 形成分段, 这也是船体装配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利用先进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 可以使得船体分段装配更加合理高效, 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 减少装配时间, 降低生产成本, 对整个传播的建造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分段建造一般使用胎架, 采用正造或反造法。对于一些结构较强、钢板较厚的平直分段, 也可不使用胎架, 在平台上进行建造。分段的一般装配程序是先铺板, 然后划线, 再安装构架。根据安装构架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装配方法网。

放射法:先装纵骨, 再装中间肋板和间断析材, 并交叉进行, 最后吊装中桁材。一般适用于大型船分段、双层底比较高的混合骨架结构分段。

插入法:先安装间断析材, 再插装肋板。一般适用于中型船横向骨架结构分段。

分离法:先装纵骨, 最后插入肋板。一般适用于平直的纵骨架结构分段。

框架法:分段铺板焊接和划线在分段制造场地上进行, 而构架在专用组装平台上制造, 经过纵材和横构架的中组装, 将框架装焊成一个整体后吊上分段进行安装和焊接。此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减少了分段制造工序上的工作量, 使分段和部装工作负荷相对均衡, 有效地缩短了分段制造周期。其缺点就是要求有一个水平度较高的框架制作平台, 以提高框架的组装精度。

采用不同的建造方法, 其建造效率和建造成本也不相同, 因此将以上几种装配方法进行提炼, 可以得出一系列装配方法选择规则, 用以确定不同类型分段的建造方法, 来提高分段建造的效率和质量。如果分段类型为大型船分段, 双层底比较高的混合骨架结构分段, 那么采用放射法进行建造。如果分段类型为中型船的横向骨架结构分段, 那么采用插入法进行建造。如果分段类型为平直的纵骨架结构分段, 那么采用分离法进行建造。如果分段类型为大型船舶的平直底部分段, 那么采用框架式建造法进行建造。

2 双层底分段的主要建造方法

分段是由零部件组装而成的船体局部结构, 类型很多, 按照外形特征, 可以分为平面分段、曲面分段、半立体分段、立体分段。按照分段所处的位置, 一般可以分为底部分段、舷侧分段、甲板分段、舱壁分段、首位立体分段等。由于本文主要对双层底平面分段的装配序列进行研究, 以下只对底部分段进行简要阐述:底部分段位于船体的最下部, 它分为单底和双层底两大类, 都包括船底板和船底骨架两部分, 双层底还多了一层内底板。这里主要分析双层底分段的建造方法, 其主要建造方法有正造法, 反造法和框架式建造法。

2.1 双层底分段的正造法

双层底分段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种组件组成:内底板、内底纵骨、中桁材、旁底桁、肋板、外底板、外底纵骨。采用正造法建造时, 一般在专用胎架上进行, 这种建造方法容易控制分段在建造过程中的变形, 能保证分段的正确线型, 只是胎架的制造将耗费较多辅助材料及人力资源, 使得建造成本增加, 其主要的装配顺序为:铺外底板→焊接外底板→划纵横构架线→装焊纵横构架→修齐纵横构架→安装内底板→焊接局部内底板→装焊吊环、加强→划分段水平线、分段中心线和肋骨检验线→分段吊离胎架→翻身、外板接缝封底焊接同时进行内底板与内底纵横构架接缝的焊接→火工矫正→密性试验及完工测量。

2.2 双层底分段的反造法

双层底分段采用反造法建造时, 一般是以内底板为基准面, 在平台上制造。其装配顺序如下:内底板定位→焊接内底板→划纵横构架线→装焊纵横构架→修齐纵横构架→装焊外底板→安装吊环、加强→划分段水平线、分段中心线和肋骨检验线→吊离胎架→翻身、外板接缝封底焊接同时进行内底板与内底纵横构架接缝的焊接→火工矫正→密性试验及完工测量。

2.3 双层底分段的框架式建造法

框架式建造为近年来国内外所采用的一种新的分段建造方法, 适用于大型船舶平直部分的底部分段, 它有利于扩大机械化焊接方法的使用范围, 便于构架焊后变形矫正, 减少分段总的焊接变形, 提高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其装配顺序如下:在平台或胎架上拼接内底板, 经焊接后, 划出构架安装位置线;将框架吊上内底板, 对准相应安装位置线, 焊接定位, 再将几个区域的框架在内底板上装配成一个整体结构, 然后进行焊接、矫正;吊装外板的方法与双层分段反造法相同;划分段中心线和肋骨检验线, 即将分段中心线和肋骨检验线移划到外板上, 并进行吊环装焊和加强。接着可将分段吊离胎架、翻身, 进行外底板与构架的焊接, 并对内底板对接缝进行封底焊, 完工测量, 提交验收。

3 装配序列规划系统的总体框架

我国造船业飞速发展并在世界造船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我国的造船技术相对日本韩国来说还很落后。在造船过程中, 船体分段是中间产品, 船体分段装配在整个造船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装配序列规划在船体分段的建造过程中也具有核心地位。因此, 建立一个自动的装配序列规划系统对于提高分段装配的效率, 改善造船的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船体分段装配序列规划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装配建模及信息提取模块、装配序列生成模块、虚拟装配仿真模块、装配序列评价模块。船体分段的模型来自三维CAD系统, 通过对三维CAD系统中分段模型的信息进行提取和整理, 建立分段的装配信息模型;将专家系统能识别的模型信息导入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 也就是将信息输入到装配序列生成模块中, 进行规则匹配, 得到可行的分段装配序列;在虚拟仿真模块中对可行的装配序列进行装配过程仿真, 并进行静态和动态干涉分析, 仿真结果可用于装配序列评价的依据;在装配序列评价模块中, 以装配仿真所得到的数据以及专家经验为依据, 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可行装配序列进行评价, 得出最优的分段装配序列。系统一般采用模块化的设计, 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 易于开发, 有利于系统的整体实现;整个过程均采用SQL2000进行数据库存储与管理。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船体分段的主要建造方法, 阐述了分段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的装配顺序, 特别分析了双层底分段的主要建造方式和装配程序, 从而为分段装配序列规划自动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造船,船体工艺,分段装配

参考文献

[1] 孔凡凯, 张家泰, 钟宇光.船体分段模块装配工艺决策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05, 5.

[2] 王友乐, 刘玉君, 邓燕萍.基于量化分析的船体分段装配工艺优化研究[J].造船技术, 2008, 5.

船舶船体设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室内空间设计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3、太仓嘉礼酒店都市生态后花园

4、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风格设计

5、冬宫博物馆酒店与艺术同居

6、室内设计的空间与风格研究

7、浅谈欧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

8、浅析办公空间设计中简约风格的表达研究

9、专业卫浴成就品质华宅

10、数字媒体插画艺术设计风格

11、售价8.58万起,长城C50升级版超值上市

12、浅析室内家居玄关设计

13、浅析住宅设计中的多样化风格

14、论室内设计风格演变发展与创新

15、探讨新中式风格家居空间设计

16、轻奢风格设计方法理论内涵与应用尝试

17、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研究

18、室内设计发展历程中中式风格的坚守与发展研究

19、主题空间中的设计特点研究

20、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21、一家有景有情的酒店 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

22、休闲旅游产业为望天鹅新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23、浅谈地域文化在酒店设计中的运用

24、室内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工业风格研究

25、艺术设计视角的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创新研究

26、Art-Deco美的不止是表面

27、探讨黔南州现代化乡村居所设计趋势

28、论“中国风”宴会厅装饰设计

29、国外体育建筑对预制件的创新应用

30、新中式家居风格的发展及特点思考

31、论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风格设计

32、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教学研究

33、论布艺材料在家居空间中的艺术表现

34、软装饰与室内设计风格的营造

35、浅谈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

36、基于传统文化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37、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38、探讨住宅建筑设计中风格的多样化

39、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风格设计策略探究

40、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策略研究

41、浅谈现代风格在办公空间设计的应用

42、马勒别墅“十年一梦”

43、Rodolfo Dordoni和他的现代装饰精神

44、家居装饰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

45、居室风格中的玄关空间设计

46、浅谈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中国风

47、浅谈现代轻奢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48、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49、颜色与现代简约风格的碰撞

船舶船体设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提高作业教学质量

3、“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及作业评价的思考

4、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5、浅析双减政策指导下小学五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6、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7、“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究

8、“双减”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9、“双减”背景下高效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10、“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究

11、以“减负增效”理念为基础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12、优化数学作业设计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13、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思考与探索

14、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措施探讨

15、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16、依托数学作业设计,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17、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8、“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19、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反思

20、浅谈“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1、“双减”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22、“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23、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初探

24、“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究

25、“双减”政策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实践探析

26、论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7、构建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框架,提高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品质

28、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29、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30、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31、“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32、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33、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举措

34、让“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落地生根”

35、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36、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实效性

37、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38、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39、优化数学作业设计 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40、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41、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的三种方式

42、“双减”政策下小学阶段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43、“减负提质”理念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合理化分析

44、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生活化策略研究

45、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46、“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47、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探析

48、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实践

49、如何优化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上一篇:体育学博士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香气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