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范文

2023-12-01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范文第1篇

总 则 ……………………………………………………………1 第一部分

工程组织管理……………………………………………4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附 表 第三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概 述……………………………………………………4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5 项目经理…………………………………………………6 项目经理部………………………………………………8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10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 各阶段工程管理重点工作………………………………14 项目考核评价……………………………………………16 中国铁建优秀项目经理评选试行办法…………………17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办法…………………………26 中国铁建工程项目考核评价指导意见…………………28 工程调度管理……………………………………………31 概 述……………………………………………………31 基本任务…………………………………………………31 组织领导…………………………………………………32 工作制度…………………………………………………33 工作关系…………………………………………………36 基本要求…………………………………………………36 调度报表…………………………………………………38 施工技术管理……………………………………………42 概 述……………………………………………………42 设计文件审核……………………………………………43 方案优化…………………………………………………44 技术交底、培训…………………………………………47 变更设计…………………………………………………50

1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测量管理…………………………………………………58 试验管理…………………………………………………60 竣工文件管理……………………………………………64 技术总结和科技成果申报………………………………68 技术方案评审……………………………………………71 第四部分

施工布局与现场管理……………………………………73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五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六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概 述……………………………………………………73 临时房屋…………………………………………………73 临时交通工程……………………………………………75 拌合站设置、材料码放…………………………………77 隧道内风、水、电、设置与管线敷设…………………78 施工标牌…………………………………………………79 施工现场管理要点………………………………………80 工程进度管理……………………………………………91 概 述……………………………………………………91 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审批…………………………………91 进度计划的实施…………………………………………93 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94 质量管理…………………………………………………96 概 述……………………………………………………96 工作方针与目标…………………………………………96 管理体系…………………………………………………97 质量职责…………………………………………………98 质量控制…………………………………………………105 质量检查…………………………………………………110 创优措施…………………………………………………114 分包工程质量管理………………………………………117 质量总结和报告…………………………………………118 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119 奖 罚……………………………………………………124

2 第七部分

安全管理…………………………………………………127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附 表 第八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附 表 第九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概 述……………………………………………………128 安全生产目标……………………………………………129 安全管理体系……………………………………………101 安全管理制度……………………………………………14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45 教育和培训………………………………………………151 安全检查…………………………………………………153 分包工程安全管理………………………………………154 安全生产投入……………………………………………157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求援………………………………158 事故报告和处理…………………………………………159 奖 罚……………………………………………………161 安全检查表………………………………………………164 施工设备管理……………………………………………201 概 述……………………………………………………201 前期管理…………………………………………………202 基础管理…………………………………………………204 使用管理…………………………………………………207 保养维修与安全管理……………………………………211 检查评比与奖罚…………………………………………213 设备管理表格……………………………………………216 工程物资管理……………………………………………220 概 述……………………………………………………220 机构、岗位与职责………………………………………221 前期管理…………………………………………………222 计划与采购供应…………………………………………222 现场管理与物资仓储……………………………………224 内业资料管理……………………………………………228 核算与统计………………………………………………229

3

第八章 第九章 工作纪律…………………………………………………230 奖 罚……………………………………………………231 第十部分 营业线施工管理…………………………………………23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十一部分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二部分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十三部分第一章 第二章

概 述……………………………………………………232 施工计划…………………………………………………233 施工等级与组织领导……………………………………236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239 安全作业基本要求………………………………………240 安全作业方法……………………………………………241 施工过渡方案……………………………………………253 营业线工程的验收交接…………………………………255 合同管理…………………………………………………257 概 述……………………………………………………257 谈判与签订………………………………………………258 合同履行…………………………………………………259 变更和索赔管理…………………………………………261 风险管理…………………………………………………263 项目管理经济责任目标…………………………………264 分包管理…………………………………………………265 计量支付…………………………………………………266 计划统计…………………………………………………268 项目结算与收尾销号……………………………………269 工程成本管理……………………………………………271 概 述……………………………………………………271 成本计划…………………………………………………271 成本控制…………………………………………………273 分析与考核………………………………………………278 财务管理…………………………………………………280 概 述……………………………………………………280 管理体制…………………………………………………280

4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制度建设…………………………………………………282 资金管理…………………………………………………283 成本费用管理……………………………………………285 预算管理…………………………………………………288 其他管理…………………………………………………289 第十四部分

劳动工资管理……………………………………………29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十五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附件1

附件2 概 述……………………………………………………292 劳动用工和劳务分包管理………………………………293 工资管理…………………………………………………295 劳动保护与职业病防治…………………………………297 员工培训…………………………………………………299 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的上缴和管理……300 环境保护…………………………………………………303 概 述……………………………………………………303 工作职责…………………………………………………303 管理内容及控制要求……………………………………305 污染防治及处理…………………………………………307 施工区域植物、植被保护………………………………310 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311 有关项目环境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311 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和管理现状清单……………314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范文第2篇

【摘 要】面对新时期社会信息工作和维护稳定的新形势,处于高危行业的国有石油石化企业,应当通过持续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格遵循项目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掌握事件处理的主动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关键词】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一、新时期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所呈现的新特点

1.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从粗广式向精细式转变。一直以来,我们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将实现项目高质量完成作为管理的单一目标,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片面最求速度等观念的制约,使得我们的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着粗、疏、漏等问题。而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对建立节约型社会观念的确立,使得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从传统的粗广式的模式向节约、高效、高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特别是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深,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已经成为了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与质量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对项目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能够了解工程项目干的如何,更要知道其消耗的多少,是否合理。这一重大的变化,成为了当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一个突出的特点。

2.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从硬件管理向软硬件结合管理转变。在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在行业内取得一席之地,不得不将项目建设质量作为标准,特别是在建筑领域,为了赶工期、赶进度,项目管理忽视其在安全监理以及对环境影响等因素,造成项目建设与环境发展不同步,与企业文化相背离。而在新的历史阶段,构建和谐文明的企业文化则成为了企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企业越来越关注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互结合,使得工程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硬件管理向软硬件结合管理的转变。

3.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从阶段管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变。传统的认识中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按照不同阶段实施管理,重点突出项目建设现场的管理工作。但在当前工程项目管理已经从事中管理向事前、事后管理延伸。从项目建设提出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后的跟踪问效,项目管理工作已经延伸到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全要素。项目管理也从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向综合性管理模式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仅体现了制度的制定了,更是要求在工作的实际落实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切实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二、当前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第三方管理,对项目建设的进度、完成质量都具有监管职能,同时其与日常的项目行政管理工作有着本质的差别。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施工方,甚至是招标方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着误解,对其在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能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能保证建设技术质量就无需再聘请项目管理公司来进行项目管理。这就使得项目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阻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能发挥难以让人满意。

2.工程项目管理在法律保障上还有缺陷。虽然我们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已经实施了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障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整体而言,我们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距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建筑市场项目管理工作极不规范,缺乏一整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做一保障。

3.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不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对象没有全面准确地认识,加之自身在专业技能、责任心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其无法有效履行管理职能。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数量缺口极大,一些公司为了承接业务、提高资质,采取“挂靠”等形式吸引人员,而这些人仅仅存在于书面上,难以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进行指导,给项目建设质量带来了隐患。而有的管理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而随着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其难以适应这一新的变化,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4.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还有待改进。一方面,管理内容不全面。目前,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人部分都是由监理企业发展而来的,他们通常不能提供项目全过程所需的所有服务,大多也只局限于项目某些阶段的管理工作。在更多的企业中,也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项目启动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使用还不普及。随着我国对建筑行业监管标准的日益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益。但在现实中往往是懂网络技术的人员不懂项目管理,而熟悉项目管理的人员则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造成在一些大型项目中,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着漏洞,给项目建设工作带来不便。

三、提高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意见建议

1.转变观念,端正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大力宣传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误解。无论是施工方还是投资方都应当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项目建设的积极作用,能够主动配合项目管理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发挥项目管理对项目整体的监督职能,从投资设计、风险预测、高效管理能方面发挥其有益的作用。施工方要能够主动配合项目管理单位或人员开展工作,加强两者的沟通,从提高公司形象的角度出发,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项目管理人员更要增强责任心和主动性,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实现项目建设高质高效。另一方面,要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督促项目管理人员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实现责任倒查,“强迫”项目管理人员、施工方重新审视项目管理工作,端正自身的思想工作。

2.完善法律,构建工程项目管理科学体系。尽快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这样不仅可以给项目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还能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风险以及风险转移问题。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于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管理自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管理到竣工验收等全部活动都能被纳入到法制轨道中来。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信誉评价体系,来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确保企业能够切实履行职能,防止出现与施工方沆瀣一气的事件发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把握关键,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整体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涉及项目建设的多个内容,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准确把握其中的关键才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带动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一是加强进度管理。切实明确合同要求,特别是对于可能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诱因进行梳理和确认,如施工环境变化、设计图纸变更等因素要加以明确,从何严格把握工程建设进度。

同时要严格违约责任查处。从而在制度上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如期完成。二是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对此,要进一步明确质量目标,将工程质量指标进一步细化,建立单项工程质量目标、各部门质量部门、各岗位人员质量目标等体系,从而便于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全体人员参与工程质量管理,有效衔接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落实管理职责。三是加强成本管理。完善成本核算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统一调配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人员,客观准确计算工程建设成本,从而确保工程建设效益的提升。同时要加強成本预测控制。及时了解、掌握、对比、校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数据,通过与施工方的沟通来控制和避免超成本、超预算施工的问题发生。

4.提升素质,满足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要求。一是要将人才培养工作应放到首位,对于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在发达国家里是非常重视的,并形成行业规模。今后还要对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进一步规范。二是通过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机构的组织培训,并组织专家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工作,人力支持专业人士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管理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三是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要学会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等设备统计、梳理、分析相关数据,提高工作质量。

结束语

石油石化工程的整个项目管理是项目建设生命线\"项目管理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通过有效地控制,才能为项目带来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亚宁,余晓钟,谢洪顺,张焕杰.中石油工程管理现状浅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论文],2011,(8)

[2]汪志忠.钻探石油石化工程管理战略思考.中国石油企业.[期刊论文],2012,(7)

[3]宋辉辉.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才智,2014(20):163.

[4]许敏强.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门窗,2014(08):311.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范文第3篇

1 石化工程项目造价的现状与问题

1.1 市场供大于求, 存在恶性竞争行为

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 固定资产的幅度在不断增加, 石化施工企业数目不断增多, 具有明显的产能过程倾向, 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能够中标, 不断压低价格, 压缩工期。工程招标的不合理直接的导致工程投资严重失衡, 对工程造价的正常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1.2 没有密切的结合施工设计与控制工程投资

要想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工程投资, 应该在技术、经济、合同等各方各面不断努力。当前国内石化工程建设行业普遍存在轻视经济重视技术, 经济和设计脱节的情况, 一直以来也存在没有完整的控制系统的问题。在设计以及可行性研究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中, 一般仅仅重视技术层面论证, 对经济因素很少考虑, 没有完善的分析多个方案的经济、技术, 这直接的致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在确定方案阶段, 要对经济进行科学的分析, 有机的结合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经济的可行性, 很好的处理二者的关系, 以便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1.3 造价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如今, 就国内石化工程项目的造价而言, 其管理工作比较滞后, 有待健全, 没有把管理职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出。一直以来造价工作管理的重点为定额管理, 要想顺利的完成石化建设项目, 促进在造价行业的发展, 该问题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当前造价管理比较推崇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但是石化工程造价管理和该理念相差甚远。

2 加强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措施

2.1 施工阶段的措施

其一, 变更控制。明晰变更的原因, 责任主体要分清, 对变更采取分类管理的措施。如可以划分为设计类、业主类、施工类等, 数量较大、原因相同的变更项目不能分批次上报;分级审批制度要很好的建立、健全并落实, 变更引起的造价数额要有足够的依据, 明确审批权限, 加快变更工作的进度。在技术、经济上对变更进行科学的论证, 以便于确定能否进行变更。

其二, 索赔控制。对索赔事件要很好的控制和预防, 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查, 促使对方不可违约, 同时对自身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很好地改正, 提升服务意识, 创新服务理念, 让对方履约的条件更加完善。进行招标的时候, 业主要求对项目进行履约担保, 要是对方不履约, 需要及时的利用多种手段采取措施, 规范对方的行为, 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了抵御风险, 要主动的购买相关保险, 同时督促承包人也购买保险, 购买人身意外险、财产保险等险种, 有效的转移潜在的危害;处理索赔事件的时候, 首先要明确对方的证据是否充足、确凿, 责任是否明晰, 有效的对其进行控制。

2.2 竣工结算阶段的措施

中标价要对造价、结算价进行一定的约束。各类问题要以合同为依准进行科学的处理, 施工中的索赔和变更明晰后对结算工作进行处理。通畅情况下, 竣工结算款项由两部分组成:合同价、变更索赔价。除此之外, 审查结算的时候, 有一些问题需要格外重视: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精确、准确, 极力避免重复计算的情况;合同条款进一步核对, 全部内容是否已经完成, 优惠条款是否落实;变更签证手续是否齐全;单价是否合理, 取费、结算是否按照规定进行。

2.3 强化建设造价工程师队伍

进入新世纪后, 行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从事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应该进一步提升。因此这就要求石化企业有制度的对其进行培训, 按照科学的计划方案, 定期的对其开展再教育。不仅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 更要全方位的提升其综合能力。传授其先进的理念, 以便于与世界接轨。不断提升其外语知识、电脑技能。同时, 对从业人员开展人文修养培养, 保障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提升法律意识, 争做合格的石化工程造价人员。

3 结语

根据上文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出石化工程造价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慎重对待。对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清醒、正确的认识, 提高法制观念, 转变工作思想, 管理和控制造价的过程中要重视全程化、动态化, 培养一支业务素质高、能力强的工程造价团队, 有效的提升石化行业的造价质量。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石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因此控制和管理其造价问题就显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石化工程项目在造价上存在的问题, 然后探讨了强化造价控制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以期进一步提升石化工程项目的造价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石化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 何立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4 (35) .

[2] 竹隰生, 彭金平.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制度保障体系[J].工程管理学报.2015 (02) .

[3] 陈月瑛, 谢萍.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新疆钢铁.2000 (02)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范文第4篇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新建化工、石化类建设项目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 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并制订应急工作预案。

1 环境风险的界定

环境风险与安全事故各有异同, 通常把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称为安全事故, 突发性事故对环境 (或健康) 的危害则称之为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与安全事故的相同之处为二者均属于事故范畴, 具有突发性, 不同之处为安全事故强调事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损失, 而环境风险强调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应急处理措施不当的情况下, 安全事故极有可能演变为环境污染事故, 产生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 (场) 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2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风险评价应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五部分内容。

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危险性、生产设施, 工艺过程等危险性识别以及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通过风险识别确定重大危险源, 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 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分析潜在发生事故的单元, 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和影响方式, 列出一系列事故设定。同时对事故引发的伴生/次生危险进行识别, 对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事故消防水、事故物料等造成的二次污染进行风险识别、筛选。

2.2 源项分析

源项分析的目的是得出项目最大可信事故, 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 危险品泄漏时间、泄漏速率、泄漏量和转移途径, 以便对风险事故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源项分析的重点和难点是识别最大可信事故和事故概率的估算。“最大”是指对环境的影响最大, 分别对不同环境要素;“可信”应为合理的假定, 一般不包括极端情况。

事故概率统计通常采用事故树和事件树、归纳统计法等方法, 由于事故源的组成系统较为复杂, 基本成因事件的发生概率难以估计, 前两种存在费时、费力、缺少可靠性问题, 所以在实际评价中, 通常采用归纳统计法来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

2.3 风险事故后果计算与风险评价

按照导则中推荐的预测模型对事故后果进行预测, 计算中只考虑风险事故的急性危害。

风险评价需从各功能单元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Rj中, 选出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Rm a x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L比较。Rmax≤RL风险水平可以接受, Rmax>RL要进一步采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以达到可接受水平, 否则不可接受。

对于大气扩散, 应结合有毒有害物质的地面浓度分布范围,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伤害阈、半致死浓度, 在该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等情况确定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

实际应用中, 环境风险评价最关心的是事故情况下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在计算事故风险时, 不仅要考虑事故的发生概率, 也应考虑不利天气条件出现的概率及下风向人口分布, 具体按照下式计算:

风险值 (死亡/年) =半致死百分率区人口数×50%×事故发生概率×出现不利天气概率

对于水体中的扩散, 应分析事故水 (泄漏物料、消防水) 在水体中的溶解、吸附、挥发特性和迁移、转化规律, 计算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的浓度分布和影响时段;对ρ>1的有毒有害物质还应分析其在底泥层的吸附、溶解特性和在底泥、鱼类、水生生物中的含量;对于开敞水域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在该水域的输移路径。

3 实例分析

某公司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大化肥项目位于某市东南面7km处的石化工业园区内, 项目评价范围5.0km周边无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特殊保护区, 距离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某中学, 距离项目风险源2.5km。

3.1 风险识别

评价的大化肥项目主要生产装置包括合成氨和尿素装置各一套, 项目装置设备较多, 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事故案例资料, 分析事故成因及危害性, 筛选确定项目重大风险事故源为氨相关的装置氨合成塔和尿素合成塔。

除重大风险装置外, 项目液氨储罐和甲醛贮罐储存的液氨和甲醛都为可燃、易爆、有毒的化学品, 且储罐中危险物料储存量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综合考虑确定项目主要风险评价的装置为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和液氨储罐, 主要风险评价因子为氨。

3.2 事故源项分析

根据国内化工行业统计资料, 有关石化行业泄漏、爆炸等风险事故概率为1.0×10-5次/a。本项目关键设备和相关控制系统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 事故泄漏应急反应时间按10min考虑。事故泄漏量按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推荐的泄漏量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3.3 事故后果计算及风险评价

利用多烟团模式分别预测液氨贮罐、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发生氨泄漏时, 主导风向和静风情况时, 氨气地面浓度分布范围和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距离。

预测事故状态时的污染物最大浓度和半致死浓度阈值都在1km范围内, 且液氨储罐泄漏和爆炸对周围环境影响最为明显。在最不利情况下, 液氨泄漏扩散影响范围主要集中罐区附近100m内, 液氨泄漏和液氨罐发生爆炸时, 最大落地浓度均出现在距罐区50m, 可见泄漏污染物对厂界附近影响明显。厂界外一次限值30mg/m3的达标浓度距离事故源不超过1.5km。

考虑到项目发生事故时, 最大浓度和半致死浓度阈值都在1km范围内, 按各方向风频和人口密度的计算结果可知S W风向 (NE方位) 人口数和不利气象条件频率的乘积最大, 事故发生时受到的影响最大, 以事故发生时S W风向下影响预测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通过对项目风险预测结果分析, 计算项目最大风险值Rmax为1.15×10-6/a, 低于石化行业可接受风险值8.33×10-5/a, 从风险角度来讲, 本项目环境风险是可接受的。

项目生产废水经过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通过排水总管排到某市东南43km处的氧化塘。考虑到项目事故消防中产生的废水氨氮含量很高, 需设计事故废水池, 避免事故废水对污水处理厂产生冲击。

3.4 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风险管理措施应从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限制事故的影响范围及降低事故长期和短期影响着手。

人为误操作常常是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和唯一因素。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严格操作规程, 培训操作人员。

项目在设计、建设和运营期间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 划定卫生防护距离, 搬迁防护带内的居民点, 针对事故发生后毒物泄漏和事故水影响环境, 采取在装置区、厂区、基地区设置三级防范体系, 修建事故围堰、事故池, 在事故多发装置区加强安全控制等防范措施。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在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按照导则规定的要求进行。按事故大小建立不同响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预案的侧重点是控制事故污染物向环境转移。

3.5 几点认识

凡涉及到重大环境风险的化工、石化类建设项目应特别注意选址合理性的分析。从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等因素综合分析其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选址方案, 应优选环境风险最小的厂址, 对环境风险不能接受的项目应重新选址乃至否定项目的建设。

环境风险评价应注重对项目区环境现状特别是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的调查。对风险后果应全方位考虑, 对事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废水、固废等的影响综合考虑, 全面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新领域逐渐从最初的定性分析向定量评价转变。但用定量数据来表达事件影响的风险后果仍有一定难度, 需要建立一套更为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评价标准体系。各行业相关事故最大的可接受风险值和事故概率相关资料缺少, 有待进一步统计。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看, 环保急救和控制污染, 与消防救人、救灾同等重要, 环评编制单位在建设项目风险评价中应对事故应急措施作损失评估, 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始终遵循针对性、合理性、可行性三原则, 编制合理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价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事故的潜在性、源项的不确定性, 环境危害研究滞后性, 此外, 关于生态风险的影响机理和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并结合某公司大化肥项目, 对化工、石化类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等评价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石化行业,环境风险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004.

[2] 林莉, 孔庆波.浅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33 (4) :189.

[3] 郭颖杰, 张树深.风险预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 2002 (10) :12~13.

[4] 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范文第5篇

1 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状

1.1 国外管理模式

相较国内, 西方发达国家的石化行业, 公司组织结构简单明了。参与工作的人员并不多, 主要是通过高科技实现全机械化和智能化。它们主要是通过和别的公司合作, 达到更加精兵简政的效果。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庞大繁冗的机制结构, 也少了不少麻烦。现阶段国外关于石化工程管理模式只要有三种; (1) EPC+PMC的管理模式。它是将需要执行的工程中的项目拆分将管理层的工作全部承包给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PMC将执行层的工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则委托给相关的承包商。EPC分别对石化工程进行承包和管理。这种模式下的PMC公司对项目的权利很大。EPC的执行层工作一般涉及的部分仅仅是采购与工程设计。这样的模式是在总承包商的领导下, 将各个环节分解承包出去。相互配合完成工作, 所以总的工作有总承包商分配和安排。然后再由具体专业的公司负责完成他们擅长和专业的部分, 这样不仅避免了环节脱节, 还避免了混乱情况。

1.2 EPCM模式

将施工阶段分配给相关的技术公司, 在个施工现场设置监理来负责监督和检测工作。

1.3 PMT+EPC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相较上两种, 是一种较小的模式。主要是企业不将项目外包, 而是自主成立项目管理团队, 自己承担所有层面的工作。

2 国内管理模式

就现阶段而言, 国内石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还远远不如国外发达国家, 只能望其项背。但是, 在新建项目和新建炼厂, 尤其是中外合资的项目上却学习和借鉴了外国较先进的管理, 使得国内石化工程项目管理融入了新的血液。 (1) 传统的模式。传统的模式还是倒金字塔模式, 处在塔尖的是指挥部, 它在项目建设中统领全局, 由投资单位分派成立, 隶属于投资单位, 只对投资单位负责。是一个单独成立的部门, 具有暂时性, 是针对项目而设计的部门, 项目一完成, 它就被解散了。指挥部的成员大部分是由上级领导指派来负责项目的, 工程结束后, 有的回归本单位, 有的又被指派到另一个项目上去。它相当于领导的眼睛, 为领导监视着项目。

随着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学习和进步, 外来管理制度的冲击, 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已经慢慢的被淘汰掉了。

2.1 PMC+EPC为主的管理模式

其实,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其发展的模式是一样的, 经过改革开放, 外来先进的管理制度冲击, 国内开始向国外学习和借鉴, 所以, 我国石化项目管理模式里也有了PMC+EPC的模式了。不用的是, 决策权还是牢牢掌握在石化项目的企业手里。就像古代清政府向外国学习, 洋务运动, 高度大权还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只是把事情分包了出去。PMC公司主要负责, 前期的基础工程设计、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文案等。它负责的都是基础的工作。一切核心工作全权由EPC来操办。在项目施工阶段直接参与到管理来, 协助和监督工作。

2.2 IPMT+EPC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的管理工作时由石化企业负责项目工程的前提下, 由工程管理公司承担技术顾问、指导和协助, 干预执行层面的管理。上级直接参与, 类似于指挥部能够把石化项目的整个过程了然于胸, 它和指挥部不同的是, 它是什么都说了算, 指挥部是还要向投资方报告, 而他就属于投资方, 就等于它把指挥部撤了, 自己直接来干预。由于他的权利和决策都是最高权利和最高决策, 就犹如古代皇帝御驾亲征, 对石化项目的管理和施工就要求特别高。同时也要求它自身的管理很高。古代皇帝御驾亲征, 然后, 祸起萧墙的事情多不胜数。

2.3 多种类型的执行层管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 国内借鉴了国外的成熟管理模式的同时, 根据我国国情, 自主创新,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管理模式。

3 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同时, 根据我国国情, “因地制宜”自主创新, 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 虽然, 目前都不完善和成熟, 但只要到实践中去锻炼和总结, 结合项目自身的条件, 选择有利于项目本身建设的管理体系, 也可以各取所长。项目的管理制度是死的, 人的思维是活的, 在项目的不同环节和进行的不同阶段, 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灵活多变, 取百家之长, 扬长避短, 使得项目以最合理的资金投入、最高的施工质量和最短的时间等竣工。

4 结语

我国的经济从改革开放以后, 就以最快的素的迅猛发展, 最近几年, 得到了质的飞跃。国内石化项目要想继续以高昂的势头发展, 离不开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现在模式的优点是基于借鉴国外成熟先进的管理系统之上, 有自发研制了许多有利于自身的管理系统, 在实践中结合国内国情和市场需求, 完善和成熟自身。为了以最大的效益完成项目而不懈努力。

摘要:石化工程能否实现项目增殖目标的关键在于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石化工程是类似于股票投资, 具有高投入、高产出同时又高风险的生产项目。它流程复杂, 管理和施工过程都要求特别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做了详细的阐述, 同时谈及和分析了发展的趋势, 对于项目管理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做了总结和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石化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居法圭.浅谈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3014 (8)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范文第6篇

在长距离管道设计中, 首先需要明确管道输送方式, 然后再进行输送线路的规划。输送方式分为直埋敷设和架空敷设, 应根据水文、地质和地形等条件按技术可能、经济合理、保证安全的原则来确定。

(1) 地下敷设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地下敷设。主要敷设要求如下 (此处不全部列出) :

(1) 线路弯头采用R=6D的煨制弯管, 冷弯管采用R=40D的弯管, 弯管壁厚减薄量应满足设计压力下所要求的最小管壁厚的要求。

(2) 管道采用沟埋敷设, 石方段管道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0.8m, 土方段管道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1.0m。此外, 管道的埋深还应满足管道稳定性要求。

(3) 管道平面的弹性敷设应采用不小于1000D曲率半径。竖面的弹性敷设曲率半径应满足自重条件下弹性敷设的要求, 同时满足管道强度的要求。

(4) 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对平坦地段, 在竖面上应优先采用弹性敷设, 但对于山区及石方段, 不采用弹性敷设, 优先采用现场冷弯管。

(5) 线路中严禁使用虾米弯头和折皱弯头, 热煨弯头两端各带至少0.5米长直管段。管道敷设过程中, 禁止管道平面和竖面同时发生转角。

(6) 河流大型穿跨越的两端及管道沿线适当位置应根据规范的要求设置事故截断阀、并设阀室。

(7) 在线路沿线要求设置里程桩、标志桩、测试桩、警示牌等, 测试桩与里程桩合并。

(8) 对于大坡度的山坡, 应设截水墙、截水沟等确保管道的稳定, 保持回填土稳定的措施。

(2) 架空敷设当受条件限制时或根据具体情况, 有时也选择地上架空方式。比如在两个厂距离装置区之间输送的管道数量较多时, 管道应采用地上架空敷设。架空敷设注意以下要求:

(1) 厂外长距离输送的架空管架柱结构不宜采用钢结构。可采用混凝土柱子和主梁其余钢结构的管架形式。

(2) 管道跨越人行通道、公路、铁路和电气化铁路时, 其净空高度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3) 管道架空敷设采取补偿管道纵向变形的措施;热力管道可按常规设计设置热补偿, 常温管道在输送的直线距离较长时也需要适当设置热补偿。

(4) 地上管道沿山坡敷设时, 应采取防止管道下滑的措施。

(5) 对于需要保温的管道应考虑保温措施。

2 线路选择和线路优化

在确定输送方式后, 接下来是进行选线工作。选线工作是长距离管道输送设计中的一项技术性很强工作, 线路的走向、长短和经过的难易程度, 直接影响管道工程的投资、运营成本、输送的安全及维护等。选线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结合当地政府, 建设部门等相关单位的政策和具体要求。

(1) 线路选择的基本原则首先, 线路选择过程中对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带等对管道安全影响较大的不良地质应进行避让, 对于受地形、规划等原因无法避让或与管道距离较近的地段, 应在详细勘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以保证管道的安全。

(1) 选线应尽量选择平原和缓和地带敷设, 避开陡坡、陡坎和陡崖段;

(2) 管道走向应尽量顺直, 减小坡度, 缩短管道长度;

(3) 应尽量减少线路同天然和人工障碍物的交叉;

(4) 在走向基本合理的条件下, 线路应可能沿着已有公路和其他交通方便的地段敷设。

(2) 线路优化在确定大的线路方案后, 需对线路沿线附近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等一切设施进行详细排查及可行性分析, 尽可能多搜集周边资料, 对于受地形、规划等原因无法避让或与管道距离较近的地段, 应在详细勘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以保证管道的安全和施工作业带沿线设施安全, 同时注意避免后期可能会出现不符合规范或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情况。

下面将结合作者在石化工程中的架空输送的设计经验对设计重点进行细化分析。

(1) 符合征地红线范围在管架布置方案确定后, 业主须和项目建设的相关单位进行核实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在项目中经常遇到所设计的某段管架占地超出本项目或周边其他规划项目征地红线范围的情况, 若设计确实存在难点和特殊要求, 可以让业主和相关单位尽量去沟通协商, 若最终仍无法解决, 只能通过调整管架位置, 或者通过减少宽度增加层数来解决这类情况。

(2) 管架与已建成或已规划的公路 (道路) 、铁路安全距离要求a.管道平行于公路时敷设时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35-2003) 中, 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 (构) 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原油、液化石油气、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 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l0m, 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 (敷设在地面上的输油管道同建 (构) 筑物的最小距离, 应按本规范所规定的距离增加1倍) 。

b.管道平行于铁路时敷设时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 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 管道中心线与国家铁路干线、支线 (单线) 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应小于25m、l0m。

c.管道跨越道路、铁路时管道跨越道路时, 管架的柱中心位置距道路边缘不宜小于1.5米。管道架空敷设高度应符合表1规定:

管道跨越道路时, 在管道上用红色醒目大字标注限高数字。

如表1所示, 管道及桁架跨越主要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5米, 跨越铁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5m;在设计中还需要注意, 道路所属的规划部门对管道跨路净空是否有特殊要求, 此问题需业主出面沟通并发正式函后, 设计时应以要求更高的来执行。

另外注意, 在跨越铁路或道路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及易发生泄漏的管道附件。

(3) 管道与工厂、企业等建 (构) 筑物安全距离要求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同军工厂、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小距离, 应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但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上述设施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

(4) 管道与已建高压线及拟建高压线的安全距离要求首先管架柱定位需避开高压线线杆位置, 其次注意管道与高压线之间有一定的安全间距要求。不同类别的管道与不同电压等级的高压线之间要求不同, 管道与高压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又分为平行敷设和交叉敷设两种。架空管道与高压线之间的具体距离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 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 及国家现行标准《110~500k 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092) 的规定。埋地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 其距离不应小于上述标准中的规定外, 且不应小于l0m。

例如, 管道与3~10KV高压线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为:

最小垂直距离:特殊管道——3m;一般管道——2m

最小水平距离:特殊管道——最高杆塔高;一般管道——2m

特殊管道是指架设在地面上输送易燃、易爆物的管道,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的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液氨等管道。

(5) 管道与河流、桥梁、围墙、挡土墙等安全距离要求像管道跨越河流、桥梁, 管道布置在围墙、挡土墙附近等这类实际可能存在但在规范中并没有做出明确要求的, 可结合业主或当地相关部门的意见来进行合理设计, 另外在设计前询问结构专业人员的意见。

(6) 管道与地下管道, 地下电缆等安全距离要求a.架空管道需要注意管架柱基础与地下管道和地下电缆等物体的安全距离问题, 若存在空间紧张的部分段可考虑将柱基础深埋至水管等物体以下。b.埋地管道与其他埋地管道或金属构筑物交叉时, 其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3m;c.埋地管道与其他线缆交叉时, 其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d.管道与光缆同沟敷设时, 其最小净距 (指两断面垂直投影的净距) 不应小于0.3m。

管道穿越地下隐蔽工程, 应采用人工开挖, 由结构专业和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施工方案, 并对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不得损坏被穿越的这些设施。

3 结语

文章借鉴国内有关工程的经验, 结合作者自身所做工程项目在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长距离管道输送的设计原则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汇总。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日后进行相关工程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摘要:近年来, 国内陆续建成越来越多的长距离管道输送系统, 长距离管道输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运输方式, 本文结合作者在石化工程项目中的长距离管道输送设计, 对长距离管道输送中的管道敷设方式、选线原则、线路优化、设计要求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长距离管道输送,输送方式,选线原则,线路优化,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35-2003) .

[2]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TB10063-2007) .

[3] 110~500k 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092-1999) .

上一篇:中国新经济常态的特征范文下一篇:中国现在经济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