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

2023-09-23

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为世界不同级别经济体的融资和互通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加大了各经济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了各经济体之间摩擦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经济全球化具有很大的危机传导风险。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区域或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对世界经济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危机的快速传导和扩散引起的,危机传导使各国金融监管体系备受考验,为各国敲响了金融监管的警钟。金融监管是预防经济危机爆发并有效降低其破坏程度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在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有效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同时,也受到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冲击,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有适应国情的一面,也有需要改进的一面。本文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 模式分析 完善

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模式概述

1.1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合称,是指金融监管机构为了实现金融行业运行的规范性、高效性和稳定性等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干预、规范、调控和指导等行为的总称。金融监管理论及其实践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关键,制定合理的监管目标和实施方案决定了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方向,对具体监管制度和监管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概括起来,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维系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二是保护存款人与投资人等参与方的合法权益;三是维护金融市场的合法公正,促进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

1.2 金融监管模式探析

金融监管模式,又称金融监管机制,是维系一个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金融监管制度,包括金融监管主体的机构组成、运行模式和金融监管的制度体系等,金融监管模式分为金融监管主体的机构组成模式、金融监管主体的日常运行模式及用以确立以上这两种组成和运行模式的制度体系模式。在金融监管中,监管主体的机构组成模式和日常运行模式是金融监管模式的核心内容,而制度体系模式是其外在形式。

世界各国的主要监管模式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单一监管型。该模式的定义是,一个机构完全承担整个行业的监管职能,不仅包括审慎监管,还包括商业监管。(2)分头监管型。这种监管模式和机构监管虽然不同,但划分标准却相同,具体是以分业经营为基础,监管机构根据不同的监管相对人,而监管不同的金融机构,分别对应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三大主要金融业务领域,并且成立了保险监管机构、证券监管机构和银行监管机构三大监管机构。(3)牵头监管模式。牵头监管模式是在分头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对分头监管模式进行升级和延伸。(4) “双山华”监管型。“双山华”监管模式主要由两种类型的监管机构构成,一类监管机构主要负责整个金融系统的系统性和全局性风险防控,并依法對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实行有效的审慎监管,此类机构的监管类型属于宏观层面;另一类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分别监管不同种类的金融业务,此类机构属于微观层面的监管,侧重于管控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局部风险。

2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现状分析

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状进行分析。

2.1 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模式

在我国,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对整个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法定专门政府机构,其职能是依据法律授权,承担对银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并有效实施行政监管权,其机构性质为事业单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目的为:净化市场,保护广大消费者和存款人的切身利益;规范市场运行机制,增进金融市场和消费市场信心;增进公众对经济运行情况、现代金融和市场环境的了解;通过有效的引导、规范和教育,减少金融犯罪。银监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在国务院的授权下,统一监管各类银行、信用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存款类金融机构。

2.2 证券业监管模式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对银行业依法实施监管的法定专门政府机构,其职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监管全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维护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秩序,履行行政监管职责,以保障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合法运行,其机构性质为正部级事业单位,由国务院直属。证监会依据法律规定的基本职能,在其基本职能范围内展开工作,其职能主要是对各类证券期货监管机构进行纵向领导,建立统一、高效和合理的证券期货监管制度;强化风险防范工作和风险化解工作;负责组织制定与证券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草案,研究制定能够使证券市场稳定高效运行的管理方针、规章和政策;负责对证券业进行系统和统一监管。

2.3 保险业监管模式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保险业监管机构,其职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国务院授权下,履行保险业行政管理职能,依法监管全国保险业市场,规范和维护保险业的依法、稳定和健康运行,其机构性质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保监会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主要对保险业进行业务、机构、偿付能力、财务和资金运用等方面的监管。在调查有关违法案件、处置保险业金融风险等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过程中,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要求地方政府协调资源,并给予必要的配合与协作。

3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监管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的方式总体上有三种类型,即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督、金融主管部门的外部监管以及媒体和社会的外部监督;金融监管采取的主要手段分别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事实上,中国当前金融监管的手段极为有限,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所以监管方式主要是外部监管;金融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导致内部监管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等社会组织对银行业的监管形同虚设,存在着严重的体制缺陷。从监管手段上来说,依靠法律和规章进行法制化监管是监管的应有之义,也是监管的主要形式,而现实情况却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法规缺乏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导致在具体的监管实践中,出现无法可依、约束不强、执法困难等现象,使金融监管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严肃性大大降低。此外,还缺乏有效的经济手段来实施监管。

3.2 尚未形成高效率的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的当务之急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及时化解金融风险,但是,监管是保证全局向好,并不意味着不能发生个别或一小部分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通过必要且合理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仅可以实现优胜劣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增加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在惯性思维和维稳思想的影响下,仍然只是一味地强调防范金融风险,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缺少创新,机制僵化,效率低下,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浪费大量社会资源服务于低效落后的金融机构,降低了金融机构新陈代谢的能力,制约了社会生产率的提高。3.3 分业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1)我国混业经营模式的加强使原有的以类型学识别监管对象和监管领域的监管模式难以为继。随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综合性的金融集团也应运而生,这些都使得原有的以类型学识别监管对象和领域的监管模式困难重重,极易出现监管空白。(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外交流和中外合作的步伐日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金融机构为了在我国境内从事混业经营,往往会绕过监管,规避我国为保护本国金融机构而制定的限制性保护条款,因此,外资金融机构不仅对我国金融机构形成了冲击和挑战,而且对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这些外资企业全球经营战略灵活多变,经营手段新颖丰富,在逐渐熟悉我国监管政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采取规避监管的措施,这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监管成本。

4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发展的策略分析

4.1 健全现有的规章制度

要健全金融监管的规章制度,首先要立足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完整可靠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要根据公开、透明、统一的原则,逐步废止、清理和修订与国际惯例相悖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同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参考金融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经验,制订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体现中国国情,和而不同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金融监管的核心主体是“一行三会”,除此之外,还需将相关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金融自律机构等作为社会监督主体,以進行横向和纵向的联合监管。

4.2 建立统一协调的金融监管制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继出现,而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分类也十分困难,给监管部门的决策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国际上通用的是统一的监管模式。在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创新充斥金融市场的今天,金融国际化又使我们必须采取混业经营模式,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对监管效率的提升微乎其微。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创新管理方式,改变管理现状,提高监督水平,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发掘和防范潜在风险的能力,预防和化解金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

4.3 推进市场化的监管思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和提升金融市场环境,但是受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不成熟,将监管职责完全委托给市场,并不能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也不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依靠市场机制进行监管还有诸多缺陷,如信息不对称和内幕交易等。市场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就要求政府发挥积极作用,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逐步完善市场监管理论。

5 结语

金融监管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石,金融监管体系的高效运行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从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金融监管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具体的监管体制建设等方面为金融监管提出了几条建议,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水平,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加之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存在不同程度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因此我国要建成适应全球化和全球金融治理的金融监管模式,需要在现实和理论两个维度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Bank of England.Financial Regulation:Why,How and by Whom[J].Banking of England Quarterly Bulletin.1997,2(10).

[2] 徐联云.我国金融体统与金融监管浅析[J].现代商业,2008(21).

[3] 巴曙松.金融监管框架的演变趋势与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01).

[4] 田代臣.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34).

[5] 聂碧芳.探讨我国现代金融监管体制[J].经营与管理,2009(12).

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通过考察金融危机下不同公司之间盈利下降程度的差异,从动态角度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盈利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认识环境急剧恶化下,股权结构影响公司风险缓冲能力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证证据。

【关键词】金融危机;股权结构;盈利变动;风险缓冲能力

一、前言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机构持股比例等因素对公司盈利下降程度没有显著影响。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是近年来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的大多数相关文献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现有研究往往基于常态环境下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忽视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公司经营策略以及股权结构作用机制的差异;二是大多数文献都是基于静态视角考察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水平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解决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内生性问题。

二、公司股权结构与盈利变动

(1)控制性股东。Shleifer和Vishny(1997)提出了集中所有权的成本与收益问题,认为一方面,控制性股东有动力监督管理者,缓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另一方面,他们有动力侵占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采取攫取行为,从而加剧了控制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委托代理问题,损害公司价值。La Porta等(2002)通过建立模型和实证检验证明,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所有权)代表其与公司利益的一致程度,是控制性股东的财务激励的主要来源。因此,公司的绩效与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呈正向关系,这种效应称为“激励效应”。而当控股股东通过交叉持股、金字塔持股以及发行双重股票等方式来增加控制权,造成控制权大于现金流权时(La Porta,1999;Clasessen et al,2000),较大的控制权使终极控制股东有动力从被控制公司转移资源、侵占其它股东的利益,来获取私有收益,而较小的现金流权则降低了其攫取行为所带来的成本。以上都是基于常态环境下的研究。在金融危机时期,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仍然代表其与公司利益的一致程度,是控制性股东的财务激励的主要来源。因此,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比例越大,控制性股东越有动力监督、管理公司,改善公司经营,降低公司的风险。(2)股权制衡。Shleifer(1986)认为,除了第一大股东之外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限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攫取行为,减少控制权溢价,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有积极作用。另外,在面临环境“突变”时,公司决策科学性及其效率会是帮助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3)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有两种假说:一种是积极监督假说,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相对个人投资者,大投资者更有能力获取监督的回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因而更有动力和能力管理、监督公司管理层,改善公司治理。Smith(1996)等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积极监督假说。另一种是被动投票假说,即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是有成本的。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时,会在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衡量,如果監督成本较大,则机构投资者只会被动地参与公司治理。Grinstein(2005)等证实了该假说。在常态经济下,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改善公司绩效的,这种改善作用是长期的。而在金融危机时期,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存”问题,并且对风险的缓冲是靠公司的短期决策效率决定的,机构投资者的“长期”积极作用对公司解脱临时困境可能不明显。(4)管理层股权激励。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基于客观绩效的激励合约是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方式(Jensen,1976;郑红亮,1998),尤其是股权激励可以使管理者与所有者目标一致,从而降低委托代理问题。自1999年中国上市公司开始引入股权激励制度,国内学者也开始探索股权激励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周建波、孙菊生(2003)对2000~2002年的混合数据分析认为,对于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的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

研究发现,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大,控制权越大,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风险缓冲险能力越强。股权越分散,公司风险缓冲能力越小。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机构持股对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现有基于常态环境下的文献有所差异,这为我们认识环境急剧恶化下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内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利于拓展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2):81~91

[2]陈仕华,郑全文.公司治理的最新进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10(2):156~166

[3]高雷.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9):64~72

[4]李涛.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论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J].经济研究.2002(8):19~27

[5]王海玲.关于优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研究[J].企业导报.2009(8):70

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尽管受价格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投资实际增速有所下降,但投资需求持续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投资增长的长期动力没有因为短期调整而明显衰减,因此不会出现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

关键词:经济发展 扩大内需

Key words: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当前经济形势的概述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扩大与蔓延,已经对我国的当前经济形成了明显的影响与冲击,特别是对外进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是最为突出的,外销产品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大幅度的减少,受成本激增、外部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部分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一些中小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的困境,原油、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还是被各国所看好。首先,虽然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还是一直保持向上的。其次,我国政府积极地进行宏观调控,积极稳妥的推进中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开拓国内市场、及时的调整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以此来拉动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再次,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尽快改变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第三,积极采取相关优惠措施,以资金来支持,加大大学生就业,确保就业率稳步上升。就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的增长只不过速度缓慢了而已,但对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

国际环境现状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的外汇储备盘踞世界首位,多数用于对美国的投资(包括持有美国的国债),国际经济形式的下滑,人民币被迫不断升值,使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近四成;全球市场萎靡及各国的保护政策以及国际市场的疲软,使我国的产品出口大幅度的下降。

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经济社会生活的现象层面上看,现在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基本的自然资源短缺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最近几年一些可贸易资源因为中国需求量的急剧增长,把全世界的价格都抬上去了;至于一些不可贸易的资源,比如石油,则出现了供应短缺甚至造成了社会生活的困难。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社会环境的恶化。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一个是腐败的蔓延,另一个是贫富差距扩大。这些,都渗透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

2、从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看,问题的发生可以归结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的主要表现是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

3、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在宏观经济上的集中表现,是货币的过量供应或流动性泛滥,而货币的过量供应又必然导致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泡沫的形成或通货膨胀,即消费物价指数(CPI)的上升,或二者兼而有之。

从中长期的观点看,这一问题的危险还在于,它会使我们的金融体系变得非常脆弱,当遇到外部或者内部冲击的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经历过高成长的时期,成就了所谓“东亚奇迹”。但是,它们大多数都因为内外失衡的处理不当,而没有逃脱金融系统的危机,以致损失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尽力地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防止我们大好的经济成长形势出现逆转。

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我国市场潜力依旧很大 经济持续增长可期望。

尽管受价格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投资实际增速有所下降,但投资需求持续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投资增长的长期动力没有因为短期调整而明显衰减,因此不会出现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新农村建设、中西部大开发建设正在积极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很大,为保证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较快发展,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长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与政策的扶持。

节能减排、扶持农业、灾后重建等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我国将筹集约1万亿元资金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同时,近期国务院又出台了十项政策措施,目标直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再到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等等这些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扩大内需,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3、我国现存劳动力资源丰富,高科技人才不断的涌现使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开拓占领世界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态势看,中国经济的内生机制与内在发展潜力明显。目前受影响的,多是一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及相关行业。随着相关行业因应世界经济形势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因应国家出台的这些措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所受的不利影响或将加速消除。增速保持平稳,符合调控预期,最新数字显示,2008年1至8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84920亿元,同2007年相比增长27.4%。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速加快了0.7个百分点。 综观今年以来各月增长情况,投资月度增速基本保持在25%左右,投资增速呈加快趋势。随着十项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实施,中国经济的活力、发展的动力将在投资与消费的推动中进一步显现。

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是一个历史过程,缓慢而曲折,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涵。文章在深度对照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的历史内涵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了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深刻实践,强调了其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品格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实践,并分析了其深远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实践 意义

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与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经济社会条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指导推进了中国经济实践的发展和进步。此定义的内涵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它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实践,同其他一切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环境、并被新的环境所接受、认同以至发扬光大是一样的,都需要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不同的历史实践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形式和内涵。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论断不能简单地定性为“是什么”,而应对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进行梳理后,探讨“怎么样”和“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实践的历史体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经历有几个鲜明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选择这几个阶段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一是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来的这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具有开拓意义;二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肇始于此,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实践在每个历史时期的内涵、深度和形式各有不同。

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或者说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旋律。而马克思主义最广为人知的理论就是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而且马克思曾依据唯物史观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俄国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正在为中国前途命运上下求索的志士仁人一下看到了希望,所以此时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引导中国革命事业、甚至引领中国未来的指南针。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他还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这个“民族形式”在当时很大程度上就是革命斗争或阶级斗争形式。“具体特点”就是中国革命的实践,而不是其他的形式或实践,这是由当时中国那个风雨如晦、战乱纷飞的社会背景决定的。因此,此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很大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而中国经济实践只能在革命实践的笼罩下散乱地、碎片式地存在,即使如延安大生产运动等经济活动,也不能等同于马克思所说的计划经济,更谈不上市场经济了。可以说,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仍然是混合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哲学及社会学的中国化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并以“计划经济”为手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成绩得益于我国有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从整个时期来看,由于对社会主义缺乏正确的理解,忽视了其发展规律,且对当时中国的国情认识不足,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管得太死,统得太严,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羁绊和限制,对中国经济的深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从某种意义来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曲折。与其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真正开始,倒不如说只是简单地套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没有立足中国国情、集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来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赶英超美等一系列不合时宜的经济发展的冲动行为。1956年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以苏联为鉴戒”,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张,并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定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但正如李铁映同志所言:“长期以来,不从具体实际出发,用一个标准来要求社会主义的实践,采取了一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超越历史条件的政策措施,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还使已有初步基础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①

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不断走向深入和成熟的时期。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世界社会主义遭受巨大挫折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却取得长足发展,这同时也是中国探索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胜利。首先,我国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长期任务;其次,我国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再次,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并积极探索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指明了中国要建立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坚持了唯物史观,发展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此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深刻地、生动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在曲折发展中创造着新的辉煌。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真正价值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和特殊阶段的结合,对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深刻探索和实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的成功与否,在于它是否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能与时俱进,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需要,始终对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以后,我们不仅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更重要的是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丰富其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深刻、最全面、最生动的中国化。

秉承了与时俱进品格。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马克思曾经指出,他所提出的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据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对中国计划经济发展的17年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要进行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新的探索。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相继解决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第一,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新发展。实践证明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依据这一论断和中国国情,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使全国上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任务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一重要论断的确立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具体特征,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在中国的具体化,堪称是一次巨大的理论创新。

第二,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任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正确论述,及时纠正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党的工作重心确定为经济建设。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绑在一起,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市场经济,严重排斥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其实这是人们固有思维的误区。邓小平突破了这些固有思维,他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③这些论述如闪电划破夜空,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改革开放初期在经受了“文革”浩劫后,我国本就薄弱的国民经济体系遭受重创,生产力亟待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历史决策。党的十三大又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并将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基本路线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反思,阶级斗争已经违背了历史潮流,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诉求;另一方面,我们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再一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断,资本主义社会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把两项重要工作提上日程,一是改革开放,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竭动力。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谈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绝对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深度发展。这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潮流,试观当今世界各国,哪个不是在努力改革自身陈旧落后的体制,积极融入世界潮流当中。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我们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经济制度;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们实现了从指令性计划到实施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等等,都在改革的大旗下向着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前进。我们还大胆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努力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甚至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扩大市场资源;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潮流,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的巨大成功,不仅带来了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还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经验。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的高度。20世纪30年代后,计划与市场的相互渗透出现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并且这种互渗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得日益广泛化、深刻化,以至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从西方“凯恩斯革命”以及苏联引进和扩大市场调节作用的改革中,可以看出这种趋势。邓小平也曾不无感慨地指出:“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④并最终认识到:“计划”和“市场”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作为一种经济手段为社会体制的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并不排斥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之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并进入高速增长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颠覆,而是按照其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次飞跃,推动我国社会制度的发展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的深远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坚定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邓小平曾经强调,社会主义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好在哪里?好在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描绘的能够把人类引向平等、自由和富裕的道路;好在我们围绕着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系统性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好在它的顶层设计是为了消灭贫穷、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制度自信的根本,只有建立制度自信,才能保证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建立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促使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抒写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我们还在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改革开放朝着多元化、深刻化方向发展,这些经济实践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来开展,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成功贯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创造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矛盾的错误认识,找准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最佳结合点。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道出了二者的共同点,即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我们最终实现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我们既遵循了市场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市场来配置资源,进行了一系列市场经济改革、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在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时,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出口转内销,扩大内需,保持人民币不贬值,成功应对了东南亚经济危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提出了十大经济政策,使中国沉着应对了这次金融危机。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不仅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也创造一种国家管理方式、危机处理方式、社会运行方式等等。

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引领了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而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学中能够为我所用的学术思想也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共同培育了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体系,填补了我国经济学研究的许多空白。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探索,面对这一创举,在建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经济学方面,我们依然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化。

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意义远不止于此,中国社会主义探索不止,则影响不止,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决定的。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的中国化实践还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为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李铁映:“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邓小平经济思想体会”,《求是》,1996年第23期,第3~9页。

②裴小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第64~76页。

③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第148页。

责编/石晶

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国近些年来房价持续性上涨,远远超出了政府的预期,更是引发了一场房地产热的浪潮。想起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那次金融危机造成了近万亿美元财富的蒸发,关联金融机构要么倒闭要么造成重大损失,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现在房地产热出现在了中国。本文仅针对我国房地产热形成的原因,对我国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的影响,以及对我国应对的政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金融行业;影响;政策探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决,城市居民的住宅问题日益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也成为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高房价成为制约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从2011年4月底出台“国十条”起,我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一系列政策调控。频频出台的房地产政策使前两年成为当之无愧的调控年,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冬天,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金融业,特别是在此扮演重要角色的银行会有什么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对银行业的影响,探究银行合理的策略。

1. 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1)中国近年来最红的经济话题莫过于房地产问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安家立命”、“安居乐业”的说法,因此,“房子”在国人眼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开始于1996年左右。在1998年之后,中国开始了“房改”,由于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受到亚洲金融局势影响增速减缓,为了刺激经济,我国放宽了货币政策,并为个人房贷提供了政策支持,目的旨在于拉动内需,希望以此拉动经济。此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崛起已经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使人们在计划经济时期被压抑已久的对房产的需求被迅速释放出来,在强大的需求带动下,房地产价格进入了上升通道,只是那时候的上升速度相对于物价来说并没有引起多数人的注意。到了2006年,房价开始出现异动,稳步上升的态势突然加速。到了2012年,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普通老百姓发现,哪怕自己不吃不喝,凭工资几十年都难有一套能容身的房子。世界银行认为,较合理的房价是人均年收入的4~6倍。显然中国的房价比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合理价格区间。不仅如此,在房价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有效需求的不足,另一方面房地产的空置率却又节节攀升,这种房地产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加之当时经适房、廉租房建设的不完善使房产品出现了严重的结构失衡。另外在这一期间,国内货币政策的相对宽松,国外热钱的不断涌入也间接导致了这种失衡的凸显。

2. 房地产热原因探究

2.1 房地产市场的供与求。

(1)房地产热是怎么形成的呢?当然,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国家的调控政策、国际经济环境、经济周期的轮回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房价的涨跌,但是从根本上看,最后决定着中国房价涨跌的关键,造成房地产热的仍将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2)需求方面:首先在这里列出一系列数据:2002年全国参加高考报名人数仅为527万人,到2004年升至723万人,2006年则高达950万人,2008年达到1050万人,2009年则有所缓解下降到1010万人,2012年下降为915万,除去重复计算的历届生,近年来报考人数仍是一年一个台阶。近1000万中国高考考生,基本是19岁左右的青少年,不管这些学生能不能全部考上大学,但他们都将在未来的1~4年进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而6~10年后,这些人都将进入婚嫁年龄,慢慢表现出对住房的需求,而且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今后都将集中在中国的城市中,从而支撑着中国房市的需求。而到现在,那些青少年仅仅才刚刚起步而已。对住房的要求远远不如未来几年的需求压力大。从人口结构上来分析,对个人住房的需求是逐渐增加的,而目前是偏小的。

(3)供给方面: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1.9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8%;房屋新开工面积11.54亿平方米,增长12.5%;房屋竣工面积7.02亿平方米,增长5.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77亿平方米,增长6.2%。2012年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4.2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5.5%;房屋新开工面积3.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0.8%;房屋竣工面积11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914万平方米,增长9.8%。从这些数据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面积无论是从总面积还是新开工面积上来说,都是持续上涨的。但是与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2.2 房地产的投资价值。

(1)住房的需求往往不是由于人们真正需要它而去购买,而是已经升级为一种投资的手段。当住房成为实物资产与股票基金等虚拟资产分庭抗礼时,就注定了房价的悲剧。而往往出现的房地产热中绝大部分因素都是因为人为的投资于房地产行业,造成房价的虚高。而导致这样结果的最为根本原因就是人们的预期。正因为预期到未来房价的增长,从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就像不停的跟房地产行业这个气球打气一样。

(2)为什么在最近几年,国内投资者对于房地产投资如此热衷呢?本文归纳了四点:第一,相比于其他投资来说,房地产在供求方面略胜一筹。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等原因,使目前一线城市人口密度增加,而可供开发土地数量的却已显疲态。第二抵御通胀,从历史数据来看,房价的升值一般较普通物价通胀高4到5个百分点。从长期通胀的角度看,投资者可用不断贬值的货币来支付按揭贷款。这就是说,由于工资上涨,现在很可能是以更少价值的货币偿还当初的贷款。第三个优点是目前的贷款政策使通过借贷就能获取大部分的购房资金,使投资的门槛变低。不断灵活的融资方式,在这种住宅房地产的内在需求下,发挥到了极致,不断推高房价,使房产升值速度快于通胀。第四,投资楼市就是在不断积累资本净值。事实上,所购房产的净值积累来自两方面,第一个随着房地产市场价值的增长而上升,第二个是随着按揭贷款的按期偿还,资本净值也在不断增加。

3. 房地产形势与金融业(银行)的思考

3.1 房地产形势对金融业(银行)的影响。

(1)综合其原因,对房价增长的预期引发的过度的房地产投机导致了房地产热的形成。抛弃其他的影响因素不说,金融业(银行)在这里面有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避免这次房地产热造成的危机呢?

(2)首先房地产热会导致人们热力的去追求更多的银行住房贷款,甚至在国家采取紧缩性的房贷政策,提高房贷利率下还积极的去寻求贷款。这样银行主要的利润存贷利差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增加银行利润。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产业,而且关系到其他各个产业,形成了一条条产业链。比如水泥,钢铁,等等,甚至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房地产热同样也会带动关联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关联产业的发展大部分也需要向银行贷款或者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同样会给银行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润。

(3)房地产热虽然对金融行业有好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带来的巨大负面作用。

(4)人们投机于房地产行业绝大多数利用了银行资金,通过向银行贷款起到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而同时银行通过贷款赚取存贷利差获得利润。对于房价持续上涨的行情下,双方都获得了收益。然而,当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那个时刻,便是危机来临的时刻。房价迅速下跌,贷款方要么违约停止月供,要么出现亏损无力偿还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出现坏账形成不良贷款,当这个漏洞越来越大导致银行流动资金无法弥补时,不得不出售或者低价变卖其长期资产导致亏损更进一步增加,而因为巨额亏损失去股东信任或者银行存款客户抢取存款时,伴随的更是股价暴跌和资金流的更加紧张以致破产。虽然如今在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有绝对的发行权,且有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样的情况或许很难发生,但是历史证明,在日益向国际资本市场开放的国内金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已经成为可能,谁能知道明天房地产市场会走向哪里呢?

3.2 求索银行如何应对当前当地产形势的变化。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银行应该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房地产热不好的一面。

(1)首先,银行应该严格控制风险,将预测亏损保持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加强对房贷资金的监控,并成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房贷规模占总贷款规模的比例,对房地产是否过热等要进行系统研究。在2011年已经发布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中,其房贷规模超过5万亿元,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4%。其过高的比重以及房地产行业越积越多的泡沫,正威胁者银行信贷系统的安全。在房产过热时适当的控制房贷比重,加强监管。

(2)有一种现象,往往那些已经有了一套甚至多套住房还积极向银行寻求住房贷款的客户是房地产的投机者。他们利用贷款的杠杆效应认为炒高房价,谋取暴利。而这些客户往往是属于相对有钱人的行列,这批人也正是银行所积极寻找的高端客户,往往是银行所不愿意得罪和失去的客户群体。从而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些住房的投机者往往通过买一定的银行理财产品比如保险和基金来成为银行所默认的贵宾客户从而享受最为优惠的房贷利率。短时间,两方都是互利的。银行从这个方面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的过热。而对那些真正需要购买住房,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客户来说,因为他们一般拥有较低的月工资收入,或较低的首付以及无法达到贵宾客户的标准,很难对银行产生其他效益。再由于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导致他们的住房贷款很难获批。这也是银行里经常出现的一种嫌贫爱富的现象。不过随着银行越来越重视潜在客户的培养和对个人客户的重视,这种现象得到了很大的好转。

(3)从这样一种现象,靠银行信贷搞投资表面上会引发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但是在现代信用经济社会,银行借贷作为一种融资的手段,其本身并不是泡沫,能否诱发泡沫取决于资金的投向和使用效率,如果将资金投向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中、低档普通住宅,投资的结果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增进社会的财富。反之,盲目地炒地、炒高档楼宇、高档娱乐设施,表面上热得不得了,实际上供求关系严重失调,泡沫就不可避免了。因此,分析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银行信贷的规模、增长速度只是一个变量,关键是看资金的投向和资产的质量。所以银行应充分的监控其贷款资金的流动方向,在做好贷款前的充分调查后更应该注重贷款后的跟踪检查。

(4)从控制房地产热的政策上,国家无疑是总设计师。比如最近出台的一系列为控制房价持续上涨,稳定房价的政策。那些政策无疑聚集了中国最为顶级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等等大家的智慧。而往往政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和贴现率这三大法宝就几乎可以调控这个宏观市场。

(5)然而对金融行业来说,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的响应那些政策,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去减少房地产热带来的影响。毕竟有时政府政策有着一定的时滞性。同时因为银监会的要求,加上银行同业竞争的压力,即使某家银行正确的预期到了未来将出现房地产热,出现泡沫或者未来央行会采取紧缩性的房贷政策,但是我想没有哪家银行会提前采取紧缩房贷,提高贷款利率的行为。这样就相当于把客户推给其他银行。银行应该正确的筛选和分辨出优质的房地产开发商客户和房贷客户,采取抓优放劣的措施,不求贷多,但求贷精。与其他银行广撒网分散精力的模式相比,正确的利用预警机制更加集中主动的去寻求优质客户,做专做精做强。

(6)其次,应该转变银行的盈利模式。以往存贷利差作为银行的最主要利润来源,但是受政策影响大,不管是从经济的循环周期来说,还是从产业的结构改变来说,都必须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才能降低风险,如果单纯的依赖一种收入来源的话是非常脆弱的。2012年一年期存贷差与2011年持平为3.06,而且从1991年至2012年银行存贷差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存贷差几乎没有变化,甚至预测未来将有缩小的趋势。与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半壁江山相比,中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利润的比列远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而对中国银行来说,中间业务收入是一块真正的蛋糕,晚重视则分食更少。中间业务的主要增长点包括:支付结算、银行卡、承销、咨询顾问和理财产品等。这充分说明了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增长的重要性,应该提升到战略地位上来。但是中国金融业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不太完善,这也导致了中国金融业目前最主要利润还是存贷利差。同时银行应该加大加强金融和科技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更好的平台再加上金融创新中的好的产品,一定能够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

(7)只有这样银行才能在房地产热中保持一个安全的稳健的高速的发展。房地产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一个错误的环境下实施错误的措施。

4. 结论

不可否认,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息息相关,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起伏与我国金融及相关政策变动密不可分,同时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问题和房地产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融资渠道不合理、房地产金融法制建设滞后、金融创新缓慢。所以,我国应加强对于货币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还需建立个人及企业信用制度,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威廉姆·B·布鲁格曼.房地产金融与投资[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肖善璋.房地产金融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 叶檀.中国房地产市场战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4] 张志前.楼市迷局[M].杭州: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 金圣荣.中国楼市趋势[M].济南: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

[6] 张农科.楼市旁白[M].济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7] 潘家华.中国房地产项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 刘学应.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9] 何继志.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评估要点[N].中国国际咨询,2003,21(1):25~27.

[10] 荣炳方.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1] 杨家才.信贷管理新论[M].大连: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杨峻(1957-),工作单位:杭州外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长特别助理。

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6篇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货币政策的调整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治标之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能治本

美联储为了解决美国储蓄量不足(从未超过10%)的问题,为了维持美国经济运转,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大量发行美元。美国用这种方法来投资,维持很高的生活水平,但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美元发行过度导致美元贬值,贬值的损失由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来承担。然后再来做强美元,损失就实现了转嫁。美国的有识之士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世界。

吴敬琏认为,目前还很难脱离美元体系,短期很难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看,其两大特点是靠要素投入来支撑增长,靠出口需求弥补国内需求。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就是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不断下降,而且投资的效率不断下降。这会使得金融系统很脆弱,因为投资是缺乏回报的,金融系统内潜在的不良资产会大量增加。

为了解决投资率下降、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亚洲各国一直执行出口导向政策。执行这种出口导向政策十年、二十年之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无一例外出现外汇存储大量积累等问题。本币升值的压力增大、贸易摩擦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而改革汇率机制引发更大量的外汇储备、本币升值压力等,导致国内流动性泛滥,从而使资产价格上升,泡沫形成。

吴敬琏认为,近期货币政策的调整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治标”之策,其目的在于稳住局势,让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能生存下去。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必须通过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扫清体制上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

危机已经存在,吴敬琏指出,中国应该发挥经济大国的作用,与各国协商,构建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加强国际监管。“在国内政策来看,政府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运用,努力保持宏观经济不至于崩盘要尽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吴敬琏强调,要根本解决问题,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部失衡的深刻根源,就是经济发展方式。”吴敬琏说,“现在很多人都说,要救亡了,来不及转变发展方式。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要标本兼治,在救火的同时,提升产业、改变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机遇

2008年12月2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北京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脚步放缓加大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但对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说是重要机遇。

刘鹤表示,之前中国着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但在外部经济需求扩张、国内企业赢利较好的宏观背景下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部市场收缩,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这些都会成为结构调整的动力。

刘鹤说,“去年我曾说过,中国经济今年面临的外部震荡大于内部震荡,外部影响大于内部影响。目前,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出口、投资等方面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中国政府会做好自己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1631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刘鹤也表示,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在研究、总结危机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发生变化,全球化趋势将继续向前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不会改变,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的问题是要切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贸局局长张松涛:金融危机倒逼中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张松涛在2008年12月3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说:“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迎战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将倒逼中国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纺织服装,鞋、钟表、自行车,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国,手机、彩电、DVD、电冰箱、摩托车、显示器、空调、集装箱等产品出口也升至世界首位,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销售规模仅次于美国。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内地的竞争力排名已经由2003年的第44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30位。

但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影响,中国出口加工业竞争力明显减弱,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更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出口交货值、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均明显回落。

商务部部长助理鲁建华表示,应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外需减弱,中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推动高附加值、节约能源、环境友好的现代工业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特别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中国应利用全球新一轮经济调整期加快产业提升,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理顺资源能源要素价格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上一篇: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离岸金融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