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范文

2023-09-1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范文第1篇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点与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开放性理论体系, 在众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努力下, 对媒体新闻行业的引导能力不断增强。

(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点

1. 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新闻应该反映政党的执政方针与人民的利益诉求, 揭露公权力的腐败现象, 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新闻是革命斗争的重要工具, 也是无产阶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新闻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新闻具有阶级性, 是阶级意识形态的直观体现。不存在剥离政治属性的新闻, 所有的新闻都在其阶级意识形态下对客观事实进行各种立场的解读。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新闻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 而我国的新闻媒体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1]。

3. 新闻具有高效的传播能力

新闻能通过各种介质以最直观的样貌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能在最短时间内展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纲领。是塑造社会文化风气的重要手段。所以新闻不仅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工具, 同时也是思想舆论的宣传武器。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就曾提出:“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国家之福, 反之则为国家之祸。”

(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同志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21世纪的伟大传承者与开拓者, 自2013年以来, 习近平同志在多次重要会议和谈话上强调并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其讲话内容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

1. 意识形态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

习近平同志结合历史经验与当前国家发展形势, 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出党建工作应以经济建设的和思想建设双向同步推进, 而意识形态工作则是现阶段凝聚民族向心力, 培植民族自信心的关键。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着力创建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2]。

2. 宣传工作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面对不同时代发展特点与不同的宣传媒介和对象时, 其思想宣传的根本任务不应改变, 甚至还要针对性的予以强化。在新时期面对网络舆情在引导与监管上的困境, 应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 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

3. 保持党性与人民性的协调一致

坚持党性的本质是为坚持人民性提供政治保障。习近平在谈话中指出:“党性与人民性的本质是统一的”, 不能因时代发展和宣传方式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保持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从而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保障民众的根本利益[3]。

4. 党管媒体是构建舆论文化的重要措施

新媒体时代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形成了多元意见参与的舆论格局, 而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构建的党管媒体体系却局限在传统的新闻媒介中无法发挥有效、及时的引导作用。所以应扩大党管媒体的范围, 坚持从政治层面对各类报刊、网站和网络论坛社区进行规范。

5. 正面宣传是稳定社会团结民众的根本措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辩证的看待新闻事实, 从多反面、多角度全面的解读客观事件。而在宣传领域则应该以主旋律、正能量为主, 只有坚持正面宣传才能在新的历史斗争中团结社会力量, 构筑良性的、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 达到激励、鼓励的宣传目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政治原则, 在舆论宣传过程中要强化主动性。

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行业的传播模式, 借助于网络的便捷性和传播优势, 信息由“点对面”的单向辐射传播逐渐过渡到“点对点”的网络状交互传播, 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4]。而从新闻管理和文化宣传的层面来看, 目前我国网络文化环境尚有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 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意识形态淡化

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生态环境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商业逻辑之上, 资本力量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于资本逐利的特性和商业文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消解, 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特征的交相作用, 导致网络文化成为人性负面的宣泄场, 致使网络文化种充斥着享乐主义、娱乐至上的观念, 是非观念和意识形态都逐渐的淡化模糊。

2. 低俗信息遍布

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容易受利益驱动而盲目追求点击量, 所以各种低端、猎奇的信息充斥于网络, 花边新闻之类的低俗信息更充当了网络新闻的重要内容, 长期侵染下导致网络新闻呈现畸形化的态势。情色、淫秽、暴力等信息在网络环境中充斥遍布, 极容易瓦解人的意志、残害身心。

3. 虚假信息泛滥

新闻类信息的真实性是其所应具有的基本属性, 而在片面追求点击量的网络环境中, 平淡真实的新闻不具有传播性, 中正客观的意见难以发挥影响, 新闻标题大都惊世骇俗, 意见观点通常偏颇极端。谣言纷纷难以止消, 这些虚假与片面的信息和观念裹挟着缺少思辨能力的民众形成力量巨大而方向有失的舆论风暴, 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影响。

(二) 网络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

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法及内外因统一原理, 结合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 可知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党性原则体现的不够鲜明

新闻媒体应旗帜鲜明的体现党性原则, 应坚守阶级立场, 把握舆论宣传工作的主动权。而导致现如今网络文化的消极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少对党性原则的坚持, 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真正重视起来[5]。片面的以经济建设为主导而忽略了网络文化中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价值观念模糊, 造成网络文化的颓化。

2. 党管媒体执行的不够充分

党管媒体体制在传统的新闻传播领域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的舆情调控和舆论引导功能, 在提升民众凝聚力、增强民众自信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新兴媒体所削弱, 而党管媒体的方针却迟迟没有向网络环境推行, 从而导致传统媒体中代表党的宣传被淹没和阻隔在网络新闻环境之外, 引导力和指导性功能都无法确切发挥作用。

3. 境外文化的强势渗透影响

当前的国际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军事、经济等领域, 更体现在文化层面上。网络联通世界各国、各地区, 成为新时期文化战争的前沿阵地。西方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始终致力于倾销资本主义民主文化, 利用网络工具做政治宣传。而普通民众缺少政治经验和思辨能力, 不足以抵御境外势力有意识的“和平演变”, 从而产生对政府和执政党埋怨甚至抵制的情绪。导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秩序造成冲击。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网络文化构建策略

习近平同志强调:“宣传思想要从大局着眼, 要顺势应时的找准切入点。”因此, 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加强网络文化的内容监管

网络文化虽处于虚拟空间, 但其客观真实的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 并以指数级增长速度裹挟民众的价值观形成舆论和思想风暴。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真实性和思考的独立性都很难保持, 所以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来看, 一方面要强化网络新闻行业的监管, 另一方面要创造丰富、有趣而且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内容。从而确保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属性, 能够真实的反映民众的诉求, 同时也能发挥舆论监督的正向职能。因此, 首先要推行新闻发布的追责制, 在自媒体环境下任何人都能充当信息源头, 而为了避免谣言、不实信息和错谬观念的传播, 不给这些负面信息产生更大负面影响的机会, 所以需要强化监管, 追讨相关人员和机构的责任。此外针对网络新闻的发布内容也应有相应的机构进行审核, 对查实为虚假或具有不当引导性质的信息, 应采取行政及技术手段阻遏其继续传播。当前我国相关法律已经逐步完善, 实名制也已经在网络上普及, 这对新闻内容的监管有着很大的助益。其次, 在监管、限制的同时还应该丰富主流文化产品, 加强正能量的新闻宣传, 选择形式有趣、内容有益的新闻事实加以详细报道, 鼓励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传播。

(二) 创新主流文化的宣传形式

党管媒体是我国新闻管理的重要方针, 也是习近平同志在历次讲话中所坚持的新闻管理原则。而当前党管媒体却只局限在传统媒介如报刊、电视、广播之中, 在网络这一开放性新闻信息平台上尚未占据有力的主导性地位, 在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力甚至于公信力都相对较弱。针对这一问题, 应积极探索党管媒体创新形式, 强化互联网环境下党媒的宣传力度。在自媒体时代繁杂的信息、观念影响之下坚守舆论阵地。而当前网络文化的参与者、网络信息的主要受众一方面倾向于娱乐化和猎奇的信息, 同时也开始反感虚假信息、错谬观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党媒则应该趁此趋势, 逐渐深入网络之中, 寻求新的新闻宣传方式, 建构更加符合新时期群众接受特点的宣传话语体系。从而拉近主流媒体与网络新闻受众之间的联系。此外, 也要加大辟谣力度, 针对虚假不实信息要及时的辟谣, 并对谣言的传播机制和深层原理进行剖析, 提高民众对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针对错谬观念也要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内容加以针对性的剖析和批判。最后, 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发布和文化宣传, 可适当改变过去那种生硬的政治话语而代之以事实判断引导价值判断的宣传方式, 避免民众反感。

(三) 注重网络事件的对外宣传

境外文化的渗透影响是导致现如今我国网络文化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境外文化的影响途径大多是通过一些突发事件的网络宣传来实现的。因此, 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是宣传武器的认识, 有必要强化对外宣传, 提升对外来不利信息的反传播能力。新闻媒体应发挥其监督功能, 对一些有争议、容易引发大规模讨论的事件进行针对性的甄别研究, 在事件影响扩大之前掌握事件的有效证据, 从而在后续抵制谣传和国际间的舆论战中占据优势。如2017年著名的“辱母案”, 因网络讨论规模过大、时间过长而招致本国民众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工作的质疑, 同时也为西方国家的人权批判提供了理由。为避免此类事件继续发生, 所以应抢占新闻话语权, 对于争议事件的真实面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的方式, 消除境外他国和本国民众对不实信息的盲从和对政府工作的不理解, 树立本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四) 把握网络文化的建设规律

网络文化与传统媒体所酿生的舆论文化之间有着显著不同, 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握网络宣传的规律, 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宣传效果。首先, 要确保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人民性与党性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所报道的内容既要对人民负责, 同时也要对当负责。其次, 要充分重视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党的宣传话语体系在传统媒体中能够发挥其作用, 但在网络文化下其宣传效果很容易被消解甚至引发反效果。这是由于网络文化娱乐性、商业性的特点所导致的, 因此在强化党管媒体的过程中, 要充分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一条高效的宣传路径。最后, 网络文化环境下民众对政府的监督功能被大大提高, 而过当的监管势必会削弱社会监督效果。所以既要坚持正面宣传, 同时也要在信息真实的前提下, 鼓励舆论斗争。

四、总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事业属于党和人民, 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目的。习近平同志强调:“宣传思想要从大局着眼, 要顺势应时的找准切入点。”所以只有坚持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 创新主流文化的宣传形式, 顺应时代潮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摘要:网络文化具有双重的价值属性, 在发挥正向作用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加之网络作为新时期新闻事件、观念舆论的主要聚集地, 如何抑制其负向影响, 发挥其正向社会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理论并结合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 从新闻传播视角针对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展开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建议。指出现阶段应加强网络文化的内容监管, 创新主流文化的宣传形式, 注重网络事件的对外宣传, 把握网络文化的建设规律, 从而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关键词:网络文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 李霓.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研究——评《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J].新闻与写作, 2017 (2) :116

[2] 南长森, 白霞.融合发展、综合创新: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述评[J].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9 (1) :106-124.

[3] 孙愈中.对“无跟帖不新闻”现象的学理审视——兼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反馈与修正[J].新闻窗, 2017 (1) :77-79.

[4] 徐华东, 冯文华.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延展[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45 (1) :107-11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范文第2篇

———野蛮VS文明 历苏站在云海茫茫的悬崖边,将那只上帝赐予他们的可乐瓶抛出去。当可乐瓶消失在云海时,这群可爱的人又恢复到了以往平静的生活。

让我们重新回到影片开头。影片一直开始,就将我们拉进了非洲的荒无人烟的卡拉哈里大沙漠。那里没有高科技的东西,一切都还处于原始状态。一群可爱善良的布依族生活在那里。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嫉妒,没有争斗,更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淳朴善良。他们相信上帝,感谢上帝赐予她们的一切。打雷时,她们以为上帝在打嗝;飞机飞过时,他们以为是上帝肠胃不舒服。这些,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眼里,或许觉得可笑,但是,他们却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淳朴可爱。以为影片会一直延续这种氛围时,画面瞬间转换到了我们的文明时代。那里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生活也是那么的愉悦。可是,在所谓的文明下,我们的灵魂是那么的疲惫。每天要应对这样那样的事情,仿佛文明把人们压得透不过气来,文明吞噬着我们的笑容。我们值得“骄傲”的文明,充斥着太多的利益与诱惑。渐渐地,我们的内心变得异常的扭曲,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变得虚伪可笑,变得那么的冷血。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的片断:历苏带着瓶子离开了卡拉哈里,在路上感到饥饿,忽然看到一群羊。于是他用浸了麻药的箭射了其中一只;然后走过去抚摸着小羊,对它道歉,解释自己的伤害并不是出于本意,只是生存所迫;看羊的小孩发现了,对他大喊大叫,历苏非常自然的邀请道“你也一起来吃吧!”;小孩跑了,他以为是去叫他的家人,反而更加高兴了;小孩带了警察回来,警察二话不说将羊抢走,历苏觉得这人想独吞,真没有礼貌,但是也并不生气,而是自己去找另一只羊„ 历苏在射杀一只羊时,他会向它道歉,祈求他的原谅。野蛮的土著人,表现出了一种在现代社会少有的真挚和感动。

高科技,快节奏,满眼的灯红酒绿和拜金主义,使我们渐渐失去了理智,迷失了自己。或许有人会怪上帝,在纷纷扰扰的世界,很难让人淡定自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中国的教育,从小就给我们灌输,要有竞争意识,只有不断地努力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种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摆在眼前,要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所以,渐渐地,出现了一句名言“现在的社会是拼爹的社会”。在我看来,李刚李双江这些牛气的拼爹事件,只是一个小小的影射,只是放大化了而已。我们是文明人,应该用文明人的方式解决事情。然而,利益熏心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在撞到人后逃之夭夭;看见老人摔

倒了,能做到视若无睹;撞到别人后,甚至可以给他补上几刀,让他死个痛快!我不禁想要吐槽,这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文明吗?在我们这些文明人的眼里,那些人不及一只羊。至少,羊在死之前,历苏还会祷告道歉。

事物没有绝对性。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文明人。尽管,眼前的事实让我们很难相信,这世上还有多少好人,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保留着他们的纯真善良。他们想要做到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遗憾的是,那些淤泥已经被污染了,是有毒的。恐怕他们想要洁身自好会难上加难。

微博是一个高科技产物,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微博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会,爆出了郭美美炫富;一会又爆出某官员把微博当QQ与小姐热聊;一会又爆出毒胶囊事件。最近的微博热点人物恐怕非央视主持人赵普莫属。他在自己的微博中爆料,果冻酸奶是用皮鞋做的,瞬间引发了社会关注和讨论。可是,人们也发现,赵普因此瞬间从央视主播台上消失了,销声匿迹。试问,难道这就是“Made in china”的“杀人灭口”吗?现在的社会可悲的不是人们在金钱世界里丢失了自己,而是,那些纯洁灵魂在不断被腐蚀和吞噬。赵普发微博爆料有错吗?有人说,他是错的。作为一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他不能这么轻易的爆料还未被央视新闻所播出的事实。可是当良知和职业操守碰撞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良知。他明明知道他这样做,可能会惹来很多麻烦,甚至丢掉他的饭碗。前些日子的“邱启明”事件也摆在他的面前,但是,他还是那么做了。很多人挺他支持他,我们就像是以卵击石,赵普还是被停职。谁出来逞能,就会被这社会OUT。久而久之,谁还会出来主持正义,谁还会拾金不昧,谁还会见义勇为。

我们本来拥有最美丽纯洁的心灵,是我们丢失了它。我们选择了我们的舒适生活,尽可能的攫取我们需要的,所以放弃了纯真的和美好的。我们选择了把自己围困在锁和墙内,守着我们的财产,细数,顺便锁上了我们的心。所以我们放弃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气。我们选择了谈吐优雅,举止大方。但是同时我们给自己带上了沉重的社会枷锁。那些天高地阔,肆意享受阳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们疯狂地丢弃了。

在土著人眼中,现代人是上帝,因为他们的行为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而在现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为他们处于灵魂的本初状态。就像白岩松所说的“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我们,请放慢自己的脚步,停下来歇息一下,让自己的灵魂能喘口气。一味的物质追求的背后,是精神家园的丢失,而且你会发现,良知的缺失,使我们因追求文明而变得更加野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范文第3篇

教育概论 考点 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 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

第一, 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 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第三, 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 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 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 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 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 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 考点:

1、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祖国所体现的是特定人群共同体与他们世代生息的地域之间的关系,是自己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居住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府、主权等若干要素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2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祖国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感情;对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对祖国的领土、主权的责任感;对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等。

3、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祖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4、国家的起源: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人类社会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时候产生的,也就是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段,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5、国家恶的实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6、国家的职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不同,产生过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形式,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第一,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第二,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时,为协调和处理它们之间各种矛盾而具有的功能。

7、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国家是历史的产物。

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剥削出现→阶级出现(直接原因)→国家产生(p4)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它在我国国家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我国的整体和国家机构的形式。

建立单一制的共和国: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是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在当代国家结构中,单一制于联邦制(复合制的一种)是主要形式。

第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能采取单一而不可分割的形式”。列宁也指出:中央集权制的大国是从中世纪的分散状态走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的一个巨大的历史步骤。

第二, 单一制国家的主要特点。一是大国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二是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三是实行中央统一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整个政府实行层级控制,对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四是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实行某种程度的地方自治。五是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机关对外不具有独立性。

第三,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形式。原因:

1、我国政治、经济、民族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决定;

2、是我国历史上单一制国家机构的延续。特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民族问题;2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机构形式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要趋势,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与成功实践: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的单一制结构,成为单一制的新模式。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既符合中国的实践,也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年:第一,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人民遭殃。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第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

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五,“三个离不开“的意思,为国家统

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第六,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p17) 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体体现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p17)

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中表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p19)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p20)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各民族和个人的利益都应服从于国家利益,这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p21)

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p21)

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p21)第一,远古时期,西藏文化于祖国内地的联系。在西藏高原上,自古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证明,西藏出土的大量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一存与内地同时期的远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因素。第二,唐朝时期,吐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第三,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央王朝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第四,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归属关系日渐稳固。第五,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写入宪法。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p25)

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第一,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者直接由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军政事物。第二,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管理地方军政事物的机构。第三,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第四,中央政府依例管理藏传佛教,规定其主要教派首领地位的确定须经中央册封、任命才能有效。第五,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地方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并保证西藏与中央之间的驿路畅通。第六,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西藏地方的防务,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尽安土守疆之责。第七,西藏地方一切涉外事宜处置权均归中央政府。(p25~26)

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第一,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p29~30)

民主改革的主要: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第二,废除剥削阶级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政权,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31~32)

民主改革的重大意义: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

民主改革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第六,生活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第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考点:

1、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

2、民族观: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

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39)

4、民族的基本特征:第一,共同语言。第二,共同地域。第三,共同经济生活。第四,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40~41)

5、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民族自治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47~50)

6、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和主要内容: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主要内容:一是任何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必须服从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三是设立自治机关。四是自治机关有自治权利。(p52)

7、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优越性: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第三,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p53~54)

8、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依据:政治基础: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现实基础:大杂居、小聚居;历史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p63)

9、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p63~66)

10、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思想做新西藏的建设者;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执行者;认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离不开。

**集团是打着“民族利益“、“人权“等旗号,妄图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各民族人民利益的犯罪团伙。(p70~7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考点:

1、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p73)

2、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p73)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74)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第一,宗教的产生。第二,宗教的发展。第三,宗教的消亡。

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幻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p74~79)

5、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的消极作用:第一,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第二,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第三,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

宗教的阶级作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群众利用宗教形式和某些教义、口号,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宗教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79~80)

6、马克思主义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上对立;不能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禁止宗教;宗教对国家来讲是私事,但对工人阶级政党不是私事;实行国家同教会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要慎重周密,要服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要实行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坚持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p81~82)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特点:宗教的长期性;宗教的群众性;宗教的复杂性。(p83~84)

7、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理论基础: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基本内容:第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三,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p85~86)

8、“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

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 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

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p99~100)

9、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 是正确认识宗教和宗教现象的需要 是确立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需要

是反对分裂和维护社会主义稳定的需要

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崇尚科学文明(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不信仰宗教,积极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规范遵守政治纪律。做到不信仰宗教,不佩戴宗教标准物,不悬挂宗教宣传品,更不准悬挂**像。)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考点:

1、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04)

2、文化观: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文化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源泉和基础;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存在的重要形式;在阶级社会,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服务,又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文化具有开放和交流的特征,文化会被不断地继承和发展等。

5、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文化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

第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发展。

6、文化的特征: 第一,民族性。 第二,阶级性。 第三,继承性。 第四,开放性。

7、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

第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8、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

第一,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凝聚力是文化的精华,是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第二,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开发民族的创造力。(p 11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

9、

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坚持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要求p(110~111)

10、

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最基本的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为统领,来审视、指导和规划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p(112)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三个面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在的、基本的属性。

第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p(113~114)

12、中国文化的特性: 一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性 二是中国文化的科学性

三是中国文化的大众性p(114)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p115)

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p117~118)

15、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 第一,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 第二,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 有效保护文物、典籍:

第一,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积极利用。 第二,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 第四,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 尊重和保护风俗习惯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p122~126)

16、新西藏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现代文学艺术事业得到巨大发展 藏学研究全面展开

科教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范文第4篇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内涵综述

(一) 实践的本质

从本质上来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这项活动将人视为主体, 同时将客观事物作为客体。简单来说, 就是通过人对客观世界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来对客观世界进行创造和改变。因此实践的本质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客观物质性, 客观物质性主要是指实践的构成要素, 即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 这三方面的要素都是客观的, 因此可以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第二, 实践还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实践的主体是人, 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 实践也是人对客观世界有意识的创造和改造活动, 因此可以说, 实践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最后,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主体的人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实践活动也必须要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进行, 同时实践的规模、内容、方式、水平等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定是在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所说实践活动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

(二) 主客观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原则

除了认识世界之外, 改造世界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的生存需求不断获得满足, 物质生活不断丰富, 因而精神上的实现更高阶段发展的期望变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追求, 这也是作为有意识的生物的人类所独有的。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说, 仅仅是认识世界是不够的, 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人类社会得以发展, 除了生生不息的繁衍, 还需要依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提升, 这种客观实在需要借助物质, 也就是客观世界本身。客观世界的运行并不是随意的, 是需要依据一定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长期发展, 主要就是依靠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友好相处。人类能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 并合理运用, 通过对客观世界有意识、有计划的改变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 人类不能够为了满足自身而对客观世界进行随意的破坏。人类的主观认识是基于客观世界的,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着客观世界的规律, 确保最终的改造能够符合人类自身的需求。

人类对于社会的认识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是出于一个无限循环上升的过程, 在认识世界的同时, 人类也在对实际进行改造, 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实际上就是一个认知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在进行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 人类不断的改变对于世界的看法, 使之更全面, 更准确, 然后通过科学的认识对客观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提高人类的社会发展层次。同时在不断的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人类也在不断转变对世界的认知, 确保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能够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人类在客观世界当中, 和客观世界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又相互促进, 在这一过程中, 实践成为了二者的桥梁, 确保这二者能够以一个螺旋式递进的过程不断发展和进步, 这也就是所谓的主客观统一的规律。

(三) 实践与人类社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马克思指出人类进行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能够生活, 能够创造历史。实践的客体是客观世界, 这也是人们进行实践的改造对象, 在进行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 人们首先要对物质生产资料进行创造, 然后才能够创造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从本质上来讲, 物质生产资料也是一种实践活动, 使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所需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所以说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 也是人们进行其他方面的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实践也就不存在人类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综述

(一) 在实践中认识和检验真理

为了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不断满足人的需求, 就必须要先对认识和理论进行检验, 促使其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在对认识和理论进行检验的过程中, 必须要制定出一个客观、科学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时间。人的认识是不能够直接判断一种认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 只有通过实践证实其能否转化为事实, 才能够确定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经过实践的检验, 错误的认识要被改正过来, 转变为正确的认识, 而被证实的正确的认识则会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为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认识的检验, 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 此外还需要将客观事物的本质以及其发展的规律同认识主体本身的需求相结合, 确保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最后还需要对认识和理论进行大众化的普及, 提高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 促使正确的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以我国多年来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情况来说, 在实践中, 我们深化了对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社会主义的认识, 然后这种认识又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发展进行了指导, 经过了多年的时间, 证实了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 在改革开发的大潮中, 我们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特色的国情, 是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检验, 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好建设, 从实际情况来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全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是我国发展道路的不二之选。

(二) 从实践出发, 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重要的追求目标之一,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就必须要有实践的支持,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 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生活过程的一种实践, 在实践中, 人们创造了他们的美好生活, 人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也在他们自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最为重要的, 要将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进行有机统一。

(三) 在实践中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 人们进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 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也促进人们的实践活动带上了信息化、科技化和全球化的因素, 这也标志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不断的实践活动, 全球性的发展带来的危机也显现出来, 因此人类的发展受到了威胁。这也给我们带来了警示, 如果不能够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 最终也不会获得任何益处。作为已经被证实的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修正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错误认识, 使人与自然能够达到更好的相处状态。

三、结束语

作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先进性, 是一个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的重要思想, 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其对于客观实践的指导作用, 就必须要促使人们对于当今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不断探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为人们的发展提供思想方面的指导。

摘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最为基本和首要的观点, 因此为了更为正确的进行实践活动,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正确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展开了研究, 具体阐述了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并论述了当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伟.马克思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 33 (06) :76-83

[2] 甄宏宇.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J].法制博览, 2018 (27) :234+233.

[3] 雷龙乾.批判的批判: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超限”内蕴[J].思想战线, 2018, 44 (05) :162-172.

[4] 张太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当代意蕴——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视角[J].南方论刊, 2018 (09) :7-9.

[5] 符俊.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 (16) :17-18+33.

[6] 辛雷乾, 杨周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及其现实意义[J].长治学院学报, 2018, 35 (03) :4-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范文第5篇

一、马克思主义法与自由观的理论基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道中, 国家长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关于国家的起源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矛盾。要协调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且保持国家的稳定发展, 缓解私有制带来的残酷剥削是必要前提。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必须以统治阶级为主导整理出一系列有效的规则来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这些调整国家内部社会关系的规则即为法律。既然是为了协调冲突, 缓解矛盾, 那么法律便不是统治阶级只根据其自身利益而肆意制定的。良法还必须兼顾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超出被统治阶级容忍底线的法律只会是恶法。

与法律如影随形的便是自由。因为, 到目前为止, 要保证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 首先必须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行靠的不是高压专制, 而是令人信服的法律。而得到社会共同体普遍认可的法律必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其自由意志的法律。因为法律属于上层建筑, 是人们根据客观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 因此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被赋予自由意志权力的人们才能更好地阐释法律的本质含义,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法律的作用。人们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思考、行为, 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法律保障人们自主思考、行为, 也就是捍卫了人们的自由。另一方面, 自由并非无限制地扩张, 而是始终处于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的。

二、马克思主义法与自由观的内涵

法与自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对立统一, 却又相辅相成。法是自由的忠实捍卫者, 为自由在适度的范围内开辟生存空间。与此同时, 自由的存在与发展也为法律的完善起到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自由只能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以及遵循这种认识对客观世界进行的改造。” (2) 而法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必然的存在, 因此, 自由要符合法的规律。不容否认的是, 法与自由正处于天枰的两端, 并且在不断变化。因此, 二者之间的支点也不会是永恒不变的。一旦支点没有根据实际变化的情况调整好位置, 法与自由的天枰就会失衡。随之而来的恶果也是令人难以承受的, 法变为不法, 自由也成为不自由。社会在发展, 法律也在不断完善进步, 而自由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例如同态复仇在古罗马时期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有明确的规定。虽然只限于同等级的人之间适用, 但不容辩驳的是, 同态复仇在当时是处于法律所保护的自由范围内。而在近现代, 同态复仇则越过了法律所规定的界限, 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自由, 也就无法展现自由的真谛。

自由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人, 除了自然属性, 更应该考虑其社会属性。“只有把人看成社会存在物时, 才可能把握人的社会本性。” (3)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则, 只有遵循法律,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由。“自由受着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制约。” (4) 而法律则是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的现实表现。因此, 自由必然受到法律的制约。法律是相对静态的规则, 伴随一整套严密的程序, 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 法律为了协调各阶级的利益冲突,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妥协性。因此, 即便是被冠以“良法”名号的法律也不可能尽善尽美。符合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预期的法律更是不可能存在的。“自由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讲都是相对自由, 不是绝对自由。” (5) 个体的绝对自由就意味着他人、集体、社会的不自由。正如每位公民都有言论自由, 但并不代表每个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捏造事实, 随意诽谤他人, 或者恶意揭露他人隐私。因为这些行为是对他人自由的侵害。若可以随意损害他人的自由, 那么自由受到侵害的人便有权反击加害者, 如此循环往复, 每个人都会成为不自由的奴隶, 陷入不自由的囹圄中。至于个体发表对于社会、集体、国家有危害的言论更是对自由最大的蔑视。这样的行为看似实现了其自由权利, 实质上却扰乱了整个社会的秩序。社会整体不稳定, 那么作为社会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体又如何得以保全, 更勿论其自由权利的行使。因此, 从表面上看, 法律似乎是禁锢自由的工具, 是自由无形中的枷锁, 但实质上却在最大限度上保卫了人们的自由。

维护、保证人们的自由是法律的义务。法律的本质就是调整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而自由的空间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也更有利于法律的完善与进步。2003年, 闹得沸沸扬扬的“孙志刚案件”从反面充分论证了法律对自由的重要意义。《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 没有经受住实践的考验。其不合理地限制了公民孙志刚个人的人身自由, 又在其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使得孙志刚不可挽回地走向死亡之路。孙志刚以自由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是收容制度的废止, 并迎来一部新的法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实际生活中, 自由受到的侵害会适时给法的现状敲响警钟。法律因此得到完善进步, 也能更好地维护人们的自由。

三、马克思主义法与自由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法与自由观是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情况抽象出来的, 最终也必将回到实际中去, 以理论指导实践。19世纪40年代, 普鲁士政府颁布书报检查令, 使得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自由人士深受其害。也正因为如此, 马克思在随后不久提笔撰写论文抨击普鲁士政府的这一举措。针对书报检查制度, 马克思着重强调了出版法的重要性, 并为自由摇旗呐喊。马克思主义法与自由观也由此开始形成, 并有力地揭示了书报检查制度恶的一面, 对于促进当时社会思想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法律与自由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生活。2004年, 人权入宪正是法与自由双重作用的效果。人权的内涵非常丰富, 人的自由是其首要标志。得到法律承认与保护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将人权明确载入宪法, 表明法律尊重并认可人的自由。人权入宪绝非偶然事件, 而是法与自由思想日臻完善的结果。随着社会实际生活的发展, 自由领域的扩大势在必行。法律根据实际情况对自由的范围进行调整, 在适宜的程度上进行扩张, 使其符合现实情况。

最近曝出的多年前的冤案, 正好从反面见证了法与自由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以前, 法与自由的思想体系还不完善, 并没有深入人心, 这才间接形成了一些冤假错案, 甚至有些案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如今, 法与自由观在不断完善, 促使法的体制的不断进步, 进而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摘要:法与自由是社会规则的双生子, 二者血脉相连, 密不可分。马克思主要是以法与自由的关系为基点来揭示出版自由的重要意义, 以此深刻批判当时的书报检查制度。而作为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法与自由的探索不仅仅局限于出版自由的狭小范围, 而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来深刻分析法与自由的内涵。进而为法与自由的理论基础深化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以此为法与自由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自由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 黄楠森.问题中的哲学[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5.

[3] 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4] 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下册) [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范文第6篇

一、马克思主义观的提出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在1919年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该文章以理论比较为开端, 指出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劳动、劳动者为本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以时间为线索, 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分为三大部分, 即研究过去的历史论、研究现在的经济论以及研究未来的政策论。此文虽具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但极大推动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08年12月18日,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习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放在人类文明长河中来把握, 树立了符合“大历史”“大逻辑”“大趋势”的马克思主义观,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指导下生成,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书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是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什么是马克思丰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所要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观关注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以后得到广泛传播, 他离不开自然科学, 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就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工具,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结合中国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在同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 凸显其真理性, 得以锻炼、发展和扩大自己。

结合中国实际和对国际共运的思考, 文革后小平同志在党内郑重提出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和精髓, 这一论断不仅从本质论的角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问题, 同时也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对待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最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 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马克思主义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时代的关系, 不仅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更重视实践中不断创新理论, 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中凸显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观需要纠正的错误观念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面对的问题, 便是要纠正最容易出现的各种错误观念。

第一,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在表述上,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没有继续使用“主义”一词, 其初衷是强调我们的指导思想从根源上只有一个, 即马克思主义, 绝无其他的什么主义与之并存, 正如毛泽东所说, 我们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家分店”。

第二, 不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这一问题始终备受关注、颇具争议, 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 提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论调和现象时隐时现, 从未停歇。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简单的可以立刻付之于实际谋生的工具, 它是解决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的信仰。毛泽东曾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 没有什么神秘, 因为它合用, 别的工具不合用。”, 这里的“工具”区别于工具理性, 它指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工具,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运用它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目标, 同时它还是一种价值选择, 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反观与价值理性相对应的工具理性, 只强调目的的重要性而放弃对价值的选择和立场的坚定。在工具理性角度下评价诞生在两百年前的马克思主义, 一旦其无法解释某些具体的微观问题时, 自然会得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结论。

第三, 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作家的个别言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 混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作家的个别言论, 是认识中出错误、实践中走弯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 今天错把经典作家个别言论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事仍屡屡出现。可见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对于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

恩格斯曾讲到“杰维尔在许多地方把马克思的个别论点绝对化了, 而马克思提出这些论点时, 只是把它们看作相对的,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今天, 直接拿近两个世纪前经典作家所说的话, 用来指导实践, 或去经典著作中为现实问题寻找现成答案, 都是没有理解恩格斯上面所指出的“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才是正确的”深刻内涵的表现。唯有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突破经典作家个别言论的局限, 不能简单套用个别言论, 这是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重要前提。

摘要:马克思主义观关注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需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不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需要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作家的个别言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观,创新

参考文献

[1] 曹富雄著.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年6月第一版.

[2] 程美东.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J], 理论探讨, 2013 (5) .

上一篇:煤矿标兵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下一篇:马克思第二章课后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