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

2023-04-07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1篇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内涵综述

(一) 实践的本质

从本质上来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这项活动将人视为主体, 同时将客观事物作为客体。简单来说, 就是通过人对客观世界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来对客观世界进行创造和改变。因此实践的本质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客观物质性, 客观物质性主要是指实践的构成要素, 即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 这三方面的要素都是客观的, 因此可以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第二, 实践还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实践的主体是人, 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 实践也是人对客观世界有意识的创造和改造活动, 因此可以说, 实践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最后,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主体的人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实践活动也必须要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进行, 同时实践的规模、内容、方式、水平等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定是在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所说实践活动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

(二) 主客观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原则

除了认识世界之外, 改造世界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的生存需求不断获得满足, 物质生活不断丰富, 因而精神上的实现更高阶段发展的期望变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追求, 这也是作为有意识的生物的人类所独有的。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说, 仅仅是认识世界是不够的, 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人类社会得以发展, 除了生生不息的繁衍, 还需要依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提升, 这种客观实在需要借助物质, 也就是客观世界本身。客观世界的运行并不是随意的, 是需要依据一定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长期发展, 主要就是依靠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友好相处。人类能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 并合理运用, 通过对客观世界有意识、有计划的改变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 人类不能够为了满足自身而对客观世界进行随意的破坏。人类的主观认识是基于客观世界的,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着客观世界的规律, 确保最终的改造能够符合人类自身的需求。

人类对于社会的认识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是出于一个无限循环上升的过程, 在认识世界的同时, 人类也在对实际进行改造, 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实际上就是一个认知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在进行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 人类不断的改变对于世界的看法, 使之更全面, 更准确, 然后通过科学的认识对客观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提高人类的社会发展层次。同时在不断的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人类也在不断转变对世界的认知, 确保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能够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人类在客观世界当中, 和客观世界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又相互促进, 在这一过程中, 实践成为了二者的桥梁, 确保这二者能够以一个螺旋式递进的过程不断发展和进步, 这也就是所谓的主客观统一的规律。

(三) 实践与人类社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马克思指出人类进行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能够生活, 能够创造历史。实践的客体是客观世界, 这也是人们进行实践的改造对象, 在进行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 人们首先要对物质生产资料进行创造, 然后才能够创造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从本质上来讲, 物质生产资料也是一种实践活动, 使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所需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所以说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 也是人们进行其他方面的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实践也就不存在人类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综述

(一) 在实践中认识和检验真理

为了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不断满足人的需求, 就必须要先对认识和理论进行检验, 促使其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在对认识和理论进行检验的过程中, 必须要制定出一个客观、科学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时间。人的认识是不能够直接判断一种认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 只有通过实践证实其能否转化为事实, 才能够确定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经过实践的检验, 错误的认识要被改正过来, 转变为正确的认识, 而被证实的正确的认识则会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为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认识的检验, 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 此外还需要将客观事物的本质以及其发展的规律同认识主体本身的需求相结合, 确保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最后还需要对认识和理论进行大众化的普及, 提高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 促使正确的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以我国多年来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情况来说, 在实践中, 我们深化了对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社会主义的认识, 然后这种认识又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发展进行了指导, 经过了多年的时间, 证实了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 在改革开发的大潮中, 我们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特色的国情, 是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检验, 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好建设, 从实际情况来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全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是我国发展道路的不二之选。

(二) 从实践出发, 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重要的追求目标之一,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就必须要有实践的支持,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 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生活过程的一种实践, 在实践中, 人们创造了他们的美好生活, 人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也在他们自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最为重要的, 要将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进行有机统一。

(三) 在实践中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 人们进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 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也促进人们的实践活动带上了信息化、科技化和全球化的因素, 这也标志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不断的实践活动, 全球性的发展带来的危机也显现出来, 因此人类的发展受到了威胁。这也给我们带来了警示, 如果不能够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 最终也不会获得任何益处。作为已经被证实的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修正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错误认识, 使人与自然能够达到更好的相处状态。

三、结束语

作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先进性, 是一个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的重要思想, 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其对于客观实践的指导作用, 就必须要促使人们对于当今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不断探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为人们的发展提供思想方面的指导。

摘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最为基本和首要的观点, 因此为了更为正确的进行实践活动,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正确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展开了研究, 具体阐述了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并论述了当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伟.马克思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 33 (06) :76-83

[2] 甄宏宇.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J].法制博览, 2018 (27) :234+233.

[3] 雷龙乾.批判的批判: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超限”内蕴[J].思想战线, 2018, 44 (05) :162-172.

[4] 张太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当代意蕴——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视角[J].南方论刊, 2018 (09) :7-9.

[5] 符俊.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 (16) :17-18+33.

[6] 辛雷乾, 杨周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及其现实意义[J].长治学院学报, 2018, 35 (03) :4-8.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奠基意义。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所作的四个规定,被学者们认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精髓与核心,对解读当代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正确看待异化劳动并对其进行合理地扬弃,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

关键词:异化劳动;唯物史观;贡献;扬弃

哲学术语“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自身的素质、力量转化成与其对立,而又能支配自身的素质、力量,表达本质的存在和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黑格尔认为的“异化”是纯粹概念向外转化为同本身相异的反对方面,是到了一定时期后必然的转化。

学者们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精髓与核心部分是异化劳动理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中有关劳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看到了人的本质是劳动这样一种现实的能动的活动,人通过劳动才能走向自然的对象化,即异化。马克思汲取了之前学者们的思想精华,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性的分析,探寻人类劳动的本质与作用。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虽然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发生异化。马克思通过分析异化劳动给出了以下四个观点: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成为自己产品的奴仆而不是自己的产品的主人。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劳动从私有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的活动异化为被迫且非自愿的强制性劳动。劳动者同类本质相异化,意味着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人和人的异化,此异化产生了对立的关系,即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关系。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们靠自己劳动生产出的产品不是属于劳动者本人,而是属于资本家,劳动者不得不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为资本家劳动才能维持生存。无论是工人还是工人生产的产品都属于资本家,工人并不能自由支配生产出来的产品,产品生产的越多,工人能占有的越少,工人的富有程度与生产产品的数量成反比,而资本家因生产产品的扩大却变得更加富有。劳动者在这样的劳动中感受不到任何自由更无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些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发生异化。工人之间为了维持生存获得更多的机会而竞争,另一方面是劳动者与资本家成为了两个对立的阶级,这是最凸显的异化表现,与此同时大的资本家为了谋取更多利润而并购小的资本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只有异化劳动消失了,人类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存在。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本质,人和社会的辩证发展也由此显现出来。

二、異化劳动理论同唯物史观的关系及其贡献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劳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范畴,同时也是马克思两大新发现: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异化劳动理论促进马克思由“异化史观”继而转向唯物史观。异化劳动理论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关键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崛起,从异化劳动理论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法是唯物史观深入的发展,是一次辩证的飞跃。

(一)从分工和交换的角度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林宏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学思想探究——马克思向唯物史观的转变》一文中认为劳动异化的第四个阶段,异化已经超出自我异化的逻辑,已经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马克思的关注点开始转变为人之间交往的异化。马克思的逻辑观点走向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从社会交往角度去观察,人与人的关系在交往的过程中转变为买卖关系即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并且产生了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并没有真正确立唯物史观,但从分工和交换问题上的思想,蕴含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关键点。

(二)从市民社会角度切入唯物史观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产生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考,认为是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国家即上层建筑,此观点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也正是基于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正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切入点。

(三)从对象化劳动角度切入唯物史观的思想

劳动观点是唯物史观理论的开端。人最初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求而劳动,劳动使人具有社会属性。例如,猎人为了生存专注于打猎,但当他的房屋漏雨的时候自己却不擅长修理,他找来了会修理房屋的人帮他修好房屋,作为报答把打猎来的动物回报给他人。这使修理房屋的人发现他可以用自己的擅长的手工活去换取维持温饱的食物,同时猎人也发现可以用自己猎取的物品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产生了劳动交换,用自己的劳动去交换所需的他物。劳动使人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人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媒介是劳动,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含了唯物史观的萌芽。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而实践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异化劳动理论也包含着实践观的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启示我们人类通过使用劳动去创造历史,并且一步步的认识历史,劳动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四)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切入唯物史观的思想

马克思研究异化劳动理论,表明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起到了支配的作用。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原理奠定了基础,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重大飞跃。

异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抽象的劳动就是生产力,劳动的形式则为生产关系。人的异化因生产关系与人的自主活动不适应造成的,扬弃人的异化要变革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当人的异化被扬弃,人才能实现自由自觉的发展。通过人同他人的劳动关系来表现人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异化劳动在发展中不断否定并且超越异化本身,是异化劳动的扬弃。异化劳动蕴含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概念,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唯物史观的的重要概念,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唯物主义的思想范畴在异化劳动理论中已经萌发。

三、现代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

马克思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而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尤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现如今社会发展迅猛,异化劳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而是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全面的发展必然经历异化并超越异化,实现异化的扬弃才能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一)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对私有制的异化扬弃

马克思以研究异化劳动为基础,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私有制条件的存在是异化的原因。班珍曾分析认为:劳动异化是异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劳动作为控制人的力量存在,将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变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活动,外在强制劳动的结果只能是自我牺牲的体现,最终导致工人的自我丧失。劳动者同自我生产的产品产生异化,高“水平”的房价和建筑工人的工资相比,建筑工人的劳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不可否认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劳动的分工也越发细致,而分工对生产力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促进作用,但分工却导致了劳动异化,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因分工被固定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再按照自己的需要而发展,人们从事着强迫性的劳动,导致了人们与这种自己的需要相异化,即与劳动本身相异化。分工的细致化积累了更多的资本,从而使资本与劳动也发生异化。

劳动是表现人有意识的自主选择的活动。劳动者应当既是劳动的管理者、监督者同时也是决策者,是自由活跃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通过全面自由地发展要克服异化劳动,劳动应当是自愿的自由的,是应当回归到人的价值体现上,而不是局限于私有制上。这种扬弃异化是同共产主义理念相一致的,是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走一条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道路。共产主义需要的是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体理念,共同的价值诉求,不再局限于私有制的占有,这是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二)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对劳动服务资本的异化扬弃

如今金融自由化程度已经使人们异化了,大学生更多的是想学金融专业,因为这样来钱快,但是这样钱生钱的模式必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资本和金融业如此发达的局面下,应当联合劳动支配资本,而不是使资本支配劳动。金融资本为生产劳动而服务是一条亘古不变、无法反驳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如果继续着劳动服务资本的模式,使经济完全脱离生产和实体经济,必然走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都陷入的那样的困境之中,这也是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一样,使资本为劳动所服务,这样经济才能回归于生产和实体经济。用劳动去交换雇主的工资,代表着资本统治着劳动。假如雇主不再存在,劳动者彼此就能够直接的交换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这是自由的劳动,是共产主义社会。

(三)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与生态关系的异化扬弃

当人们对资本的无限追求的欲望扩大化时,对自然的利用也往往达到掠夺的程度,过度的开发与消耗对自然的破坏性也是无法想象的,这样的发展更是不计任何后果的。任何阻碍资本获得的因素都将要被摧毁,即使这个因素是来自自然界的,而这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生态的关系是长久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基础。

中国是一个讲究长远设计的国家,讲究利害关系,是一个会做长远打算的民族。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资源却相对匮乏,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中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生态资源问题已然成为中国发展的挑战之一。

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看作是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与生态关系之间的异化的扬弃。人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应当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不与生态环境相对立,改变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人与生态关系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绿色的消费观念。调动可以调动的一切力量去克服人与自然的负面效应,发挥积极效应,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配合。这条绿色的发展道路是对片面追求资本利益的扬弃。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也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正确的道路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护生态环境是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同等重要的。

(四)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对消费异化的扬弃

人们物质需求程度的极大丰富,带来了极大的消费需求。购物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实体消费。电商平台推出的“6.18购物节”,“ 双十一”,“ 双十二”等购物节日,通过广告的宣传,使人们产生对该产品的需求欲望,大多数消费者囤货后会发现,买来的东西可能并非自己现階段的必需品。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极其必要的,用这样的异化消费去刺激经济发展从长远看也是不可行的。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为异化消费提供了“理由”,摒弃这种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观念水平,认识到快乐并不是通过无节制、非必需的消费来满足的。扬弃这种消费异化要从自身出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不能受外界输入性的理念所扰乱。盲目消费行为并不能使自身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正确的消费观,有节制的消费理念。

(五)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对技术发展的异化扬弃

技术领域的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人工智能对人的异化也愈发的显现。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运用,资本对人工智能大量的投入,导致人工被排挤甚至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操作。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扩大化,大幅消减了人工的投入。虽然人工智能在一定时期内并不能在所有领域替代人工,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已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生产工人只需要简单且机械化的操作机器就可以轻松地完成工作,甚至在高端的企业,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全部智能化,也就意味着只需要后台设定好就可以几十台机器同时自动地操作。

先进技术造就的人工智能,也给人们造成了担忧。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冠军,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造成的死亡事件,都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人工智能与人的异化,使人愈发脱离了实际,而被技术所控制。智能手机,智能学习机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学生们有学习的疑问可能会更多依赖电子设备带来的答案,减少了与老师的沟通和独立思考,学生们的近视年龄也在不断的低龄化。

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是应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技术运用需求的。技术的不完善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都将导致人工智能的异化。加强对技术的认知与控制,使先进技术带给人类的是利大于弊而非弊大于利。加强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缩小人同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大的发挥正面效应。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促进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劳动才是关键。

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强大但非万能,它仍旧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一种外化。人类需要理性对待技术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利用好技术以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技术的改革和发展应以实现人们自由自觉的劳动为目标,使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对劳动异化问题的研究和提出的社会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要扬弃社会中的异化问题,应当消灭私有制,异化了的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都应当改变。进一步研究探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将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为了改变这种异化,实现人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目标。无论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或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应当通过现实的变革来实现。古人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人们应该基于当下现实,只要能使百姓获益,就不必效法古制;只要符合当今现实情况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遵循旧俗。变革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拒绝变革、拒绝创新,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被历史所淘汰。应当在变革中揭露社会中存在的有碍于人全面发展的现象,并在变革中扬弃异化,在人类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巨大影响力。

对于当代异化中的扬弃,目的是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人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必将挣脱一切异化的束缚,正确处理异化中的扬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参考文献:

[1]程晓.异化劳动走向唯物史观——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279-280+294.

[2]林宏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学思想探究——马克思向唯物史观的转变[J].经济论坛,2016(06):144-146.

[3]吴小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唯物史观思想探析[J].文学教育(上),2017(04):136-137.

[4]孙月才.劳动异化论与唯物史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唯物史观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1983(05):68-71.

[5]姜喜咏.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唯物史觀意蕴——兼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方法问题[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31-35.

[6]班珍.马克思异化理论表现形式、批判角度和扬弃路径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110-112.

[7]韩毓海.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8]贺善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及其扬弃——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一个解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9(02):18-24.

[9]张卫良,何秋娟.人工智能时代异化劳动的技术形态机器扬弃路径[J].理论探索,2019(03):28-35.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揭示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为导向,加强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笔者在《基础》课教学中尝试了“主题探究”式教学,以师生交往互动、协同探研为特征,构建交互式新型师生关系,在共同探研学习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思想、知识的相互渗透,促进双方共同成长。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交往互动;协同探研

一、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突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转型的关键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所在。确立现代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转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生命力和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一直“在路上”,但由于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多样化并且含糊不清,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陈旧、单一,局限性大,导致教学实效性不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转型,需要围绕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进行整体改革,以解决最根本问题为切入点。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是支撑整个教育活动过程的基石,教育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展开,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关系张力的显现,因而,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如何认识教育本质的问题。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教育理念,视师生关系为一种主客体关系,学生仅仅被当作教学活动指向的对象,即客体,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个体具有自主能动性这一事实,存在着将学生“客体化”、“矮化”的明显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向性的教化。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上世纪80、90年代,主体性教育研究和探索在我国逐渐展开和深入,在诸多争论中,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越来越占据主导,学者提出了师生两者是“互为主体、互为客体的关系”的师生交互主体说,主体间性教育理念逐渐形成。主体间性教育理念认为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教育应倡导师生平等对话、交往学习,教育理念的突破使思想政治课改革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构建多维交互型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转型的基础。在这里,还需要明确表述一下“主体间性”这一重要概念。“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即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理念不是把人看作单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主体间性理念所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是师生之间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的过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师生二者的主体定位,师生都是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亦是教育中相互影响、共同受益的个体,二者的交往关系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并且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活动本质的呈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关键在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即师生间多维度多层次的交互关系。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主题探究教学范式的尝试

主题探究教学范式的内涵及创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进,就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在特定的教学方式方法下展开。近年来,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逐渐形成了“主题探究”教学范式,以交往互动、协同探研为特征,促进师生相互学习、和谐交融、共同进步。其基本内涵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以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阅读、调查、讨论、多媒体制作(小课件)、艺术创作(小品、书画、音乐、诗歌)、课堂展示和讲演等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深刻领会内容精华,接触和了解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现实,发现自我思想道德状况,在自主探究、协同学习中促进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良好发展,培养探索与创新的能力和品质。具体教学环节包括:①科学设计探究主题。根据《基础》课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大一新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主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为阅读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儒家经典、近现代西方哲学名篇研读等;二為观察调研类:如“观察校园环境,熟悉大学生活——自拍大学生活小视频”、“追寻校史、探访杰出校友”,小型调研包括开展大学生消费状况、诚信状况、勤工俭学、志愿者活动、网络失德现象以及大学生恋爱观、择业创业观调查等;三为座谈交流类:开展“与师兄师姐对话”、“中国梦.我的梦”、“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探讨爱情婚姻中的道德与法”、“大学生法律意识一席谈”等小班讨论或主题辩论赛等;四为社会服务类:以学生专业为基础,开展对口的各种社会服务,如给留守儿童义务上课、广泛宣传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知识等。②选择合适的主题探究方法。学习方法主要根据主题内容的特点而定,包括阅读、调查、辩论、社会服务、课堂讲演等,往往是融多种方法于一体,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自主探究的创新性。③创设丰富的活动环节。包括:主题设计、阅读、调查、小班讨论、艺术创作、课堂展示和讲演、总结交流等,使课前课后、课堂上下紧密衔接,研究学习活动丰富多彩。④搭建网络主题探究学习平台。利用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站,开展网络化主题探究式学习。利用网上资源,丰富各种学习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群,开展主题讨论,加强教师对探究学习的全程指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⑤把主题探究学习纳入学生考核。学生的表现及其研究成果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以规范学习,提高实效。主题探究教学范式最核心的元素,是置师生于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积极交流互动,共同展开对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习探讨。通过阅读、讨论、调查、艺术创作、课堂讲演等方式方法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在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完成由教材知识到个人内涵素质的转换,体味研习过程的乐趣和付出,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学的动态生成: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层次递进

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个关键节点是教学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不同层次的递进。

1.师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重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之间交互关系的建立为前提条件。首先是在课堂上确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存在,教师应当把民主平等的理念带进课堂,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角色的重塑。教师的身份不变,但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者,而是身兼多重角色:一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以及高尚道德与人格的导师;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引导与调控者,把握教学大方向,协调师生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三是与学生一起探研、交流学习的学习者与合作者。教师是与学生共建课堂生态的一员,当然也是“首席”成员,与学生共同营造多彩的课堂生活,和他们一起共同成长。再次,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协调。大学生是正处于蓬勃生长阶段的生命主体,不断发展和趋向成熟是其本质特征和要求,探究性学习模式尊重学生作为具有生命力、成长力、创新力的学习主体和活动主体,通过贴近大学生活实际的主题设计诱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身上潜藏的能量。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是教师主体地位的体现,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对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他们获取信息快捷,思想活跃,与世界交流广泛,有着独有的优势,作为教师对此应有足够认识,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基础》课堂上,主体探究式教学平台赋予了学生自主活动、自觉思想、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强化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品格影响及知识传播的作用,达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深度合一。

2.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生成。主体间性教育的生成,有赖于师生主体间关系即师生交互关系的形成。为此,要致力于师生交互关系的建构:①要去个人中心化。个人中心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需要和感受作為价值尺度衡量一切,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个人中心化倾向是师生交往关系生成的极大障碍。首先是要去除教师个人中心化。由于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教师的个人立场、观点、道德情感甚至个人喜好都会带进课堂,因此容易陷入教师唱独角戏,而真正主角——学生被严重忽略的状态,出现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状况。其次是要纠正学生个人中心化。据调查,大学生“自我中心”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一切,自我意识膨胀,对他人冷漠,对公共生活缺乏关怀意识,课堂上旁若无人地讲话、玩手机、吃零食。课堂上教师要突出掌控作用,引导学生共同开展探研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对话、融合。②构建“多维互动”的师生交互关系。我们依托主题探究学习这一平台,在研读、探究、调查、社会服务、艺术创作等协同学习过程中,构建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学习内容之间,课堂前后、网络上下的多层次交互关系。首先,根据主题学习计划要求,由同学们自由组合而成若干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既单独展开探索,又相互探讨交流。其次,教师通过课前调查摸底、课堂讲授、课后坐谈、微信沟通等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学习,加强全程指导。再次,师生共同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活动等,在实践磨炼中体验各种苦与乐。通过以上几个途径,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叉互动,产生教学共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思考

1.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教学切合实际,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的基本要义是促进教学对象自我完善和发展,真正的教育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深度确认之上,远离学生实际要求的教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无视。大一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适应大学新环境、开始新生活、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人生等新课题,但是,他们在个性心理及思想上又还不成熟,因此需要给予多方面的指导帮助。我们坚持教学走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结合运用现代互联网科技,通过课堂、QQ群、微信、个别交流等方式,在理论上给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并一起探讨让他们常感到困惑的各种问题,诸如理想追求、恋爱交友、人际关系、公德诚信、生活法律常识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学接地气、课堂长人气,通过搭建主题探究式教学平台,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宽阔空间,使学生愉快地汲取知识,自由地探求真理,在亲身体验和历练中成长。

2.使师生两个主体成为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一种客观的共生关系,这一共生关系的内涵是:其一,师生交往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师生人际关系具有平等、现实、复杂等特点,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还要顺应学生的个体特性、内心追求,促进健康成长、自由发展;其二,二者通过教学活动联结而成为“学习共同体”,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学习场。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以知识、信息为纽带,引导课堂上师生互动融合,“学习共同体”的和谐与互动程度越高,共同体的能量就越大。叶澜教授指出:“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即教育过程应当是师生共同创设课堂生活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积极引领,把学生凝聚在一起,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共享与和谐的“共在”学习生态。构建这样一种学习生态,首先是师生之间要有高度尊重与信任,形成民主对话沟通的课堂基础;其次要相互鼓励与共勉,激发每个生命的能量和探索精神,使每个成员都成为课堂的自由创造主体;再次要加强对话与沟通,促进师生思想情感交流,丰富共同体验,从而产生“共建共享共进”的课堂效应。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双方都非常受益,和谐互动、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献:

[1]王占伟.微语录(叶澜教育名言)[N].中国教师报,2016-01-20.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subj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Subject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Paradigm

CHEN Xue,HE Xiao-chun,ZHOU Han-ji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Maoming,Guangdong  525000,China)

Key words: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interaction;cooperative study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庸俗社会主义观,精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观。两种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的规律决定了各种异化的社会主义思潮不会自动退出舞台,批判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由先富到共富的跃迁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不动摇,又不搞单一按劳分配或不讲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多元分配;既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度,又要允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适度发展;既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又要批判民主社会主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企图。

[关键词]哥达纲领批判;科学社会主义观;异化的分配改革观;雇佣劳动;民主社会主义

[文献标识码]A

《哥达纲领批判》充分汲取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的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及巴黎公社实践经验,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精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理,完成了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判。2011年是《哥达纲领批判》发表120周年,也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们对马克思当年的论说解读不一,认识上的分歧容易引起实践中的混乱。这种混乱和错误重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元分配方式应由市场竞争决定各自的地位,毫无约束地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资本主义框架内争取劳动人民的民主等。所以,亟待正确厘清经典作家的预见与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直面各种异化的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语境下,着力探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与当代中国实际的契合。

一、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与两种异化的分配观

在《哥达纲领批判》第一章中,马克思批驳了“不折不扣劳动所得”、“按照平等的权利”把消费品“公平的分配”给“社会一切成员”的唯心史观。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应采取“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原则,列宁解释为:“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经济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相当长时间内基本分配原则既不能推行单一按劳分配,也不能搞忽视按劳分配主体的多元化分配。

1、马克思按劳分配原则的旨趣。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社会分配的设想,与拉萨尔主义的“平等的权利”、“公平的”分配观点不同。马克思认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这里,私有制、阶级剥削不复存在,个人劳动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者实现了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劳动的起点相当——生产资料公有制中消除了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对等,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共同所有;劳动的过程平等——“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生产者的权利;劳动的结果相对公平——“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尽管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情况有别,但与以往私有制社会劳动者剩余劳动被无偿占有的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划时代变革,颠覆了几千年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人剥削人的分配制度,第一次摆脱了人剥削人的关系,第一次把收入与劳动联姻。邓小平指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分配“只能按劳,不能按政,也不能按资格。”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剥削,否定一切形式的不劳而获,彰显了劳动者的分配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者既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富的分享者,劳动贡献得到了有效激励。

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按劳分配之别。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境遇下,马克思预见未来社会实行按劳分配要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前提,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社会保障体制已经非常完善,全体社会成员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时间是劳动者生活资料的唯一决定尺度。我国还达不到马克思所构想的未来社会发展水平,所以不可能实行理论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它也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按资分配”,只能采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国的按劳分配具有以下特点:(1)按劳分配的范围不是全社会,而是公有制企业内部;(2)按劳分配的尺度不是劳动时间,而是劳动效果;(3)按劳分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部分;按劳分配不是直接分配,而是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实现;(4)按劳分配的结果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按劳分配是社会总产品分配下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将理论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分配实践相结合,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成为财富分配的主要部分,非劳动所得终究只是分配的次要部分。理论研究和体制改革重点应放在劳动所得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关注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此基础上探索和谐社会的利益共享分配模式。

3、抵制和反对两种错误的分配观。在所有制改革中,有人提出搞单一公有制,有人主张搞私有制。相应地,在分配体制改革中,由于理论认识与实践的严重错位,也引起人们对按劳分配认识上的偏差。第一个错误的分配观是主张推行单一按劳分配。这是脱离实际的乌托邦式的空想。依据马克思的逻辑推演,我国只不过处于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过渡时期,即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还不能一下子就消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这个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初级阶段里,只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主张推行单一按劳分配原则思想的错误主张源于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原义,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按照超前的制度设计来搞社会主义建设。第二个错误的分配观是主张各种分配方式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自发形成。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竞争,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各种分配方式的地位不是由有所制决定的,而应由自由竞争获得。这实际就是借市场经济多元资本参与投资并影响分配之名,大力宣扬产品的分配权由资本

持有人和实际控制人掌握。这与当年拉萨尔离开所有制性质空谈分配一样是唯心史观的论调。

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我国所有制中的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的地位。要想确保按劳分配在我国的主体地位,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要增强国有资本与劳动的结合能力。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保障,对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要予以抵制和批判,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对全体人民利益的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对公有资本的控制力,树立以劳动者为本的观念。二要构建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润共享机制。根据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原理,企业利润在私有制下全部归资产者,在单一公有制下全部归劳动者,而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条件下,则归劳资双方共享,当然要以劳动权益为主导。如果过分强调按劳分配的单一性,必然遏制各种生产要素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如果无视占主导地位的按劳分配的一元性,必然导致多元和谐幌子下的按资分配的主导地位。上述两种分配观都是肢解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分配原义,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废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雇佣劳动的两重性

《哥达纲领批判》第二章集中批判了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再次阐释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指明工人普遍贫困的根源不在于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而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革命是工人阶级改变命运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既要看到雇佣劳动存在、发展的必要性,也要看到抑制、消灭雇佣劳动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造成工人贫苦的根源。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把工人的工资看作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高低与工人人口多少、生活资料丰欠的自然原因有关,而与社会因素无关,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消除自然本身造成的贫困,而只能使它普遍化,使它同时分布在社会的整个表面上”!企图把工人斗争引向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以获得全部劳动所得的改良主义道路,除此之外工人的一切斗争都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指出:“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即使把雇佣劳动废除一百次,也还废除不了这个规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规律不仅支配着雇佣劳动制度,而且支配着一切社会制度。”拉萨尔把事物的外表和本质头足倒置,就把工人贫困的真实根源掩盖起来,而事实上,“雇佣工人只有为资本家(因而也为同资本家一起分享剩余价值的人)白白地劳动一定的时间,才被允许为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劳动,就是说,才被允许生存。”“雇佣劳动制度是奴隶制度,而且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越发展,这种奴隶制度就越残酷,不管工人得到的报酬较好或是较坏。”恩格斯对拉萨尔根据马尔萨斯人口论和歪曲李嘉图的工资理论而杜撰出来的经济学谬论也给予了有力回击:“调节工资的各种规律是非常复杂的,随情况的不同,时而这个规律占优势,时而那个规律占优势,所以它们绝对不是铁的,反而是很有弹性的,这个问题不可能象拉萨尔所想象的那样用三言两语来了结。”在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雇佣劳动制度有其积极作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经论述过,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分工的细化和经济全球化,雇佣劳动制度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的矛盾逐步加深,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2、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并未改变雇佣劳动制度的实质。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运行、所有制形式、收入分配、劳资关系、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采取利润分享制、职工持股制、特殊退休金制度;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和政策调节,运用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缩小市场经济初次分配中收入差距悬殊的状况,实现了部分的社会公平;职工分享企业利润或参与企业管理,劳资关系有逐步缓和的迹象;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采取了包括金融稳定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向金融机构注资实施暂时国有化,大规模减税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政府投资以拉动市场需求,增加财政补贴以扩大内需。这些变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生产力的新发展、吸收社会主义文明、缓和阶级矛盾而对其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和变革,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各种具体矛盾。企业工人持股不过是作为“生产劳动阶级”取得自己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方式,“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它不会使工人成为资本家,至于推行国家资本主义,也只是权宜之计。正如有些学者所言,西方国家为应对危机采取的举措并不意味着政府将“无限期地直接管理经济”,更不意味着西方国家将改变私有制,一旦渡过危机,它们又会重新将更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并放松某些应急的政府干预措施。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雇佣劳动制度具有两重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消灭了私有制,自然也就消灭了剥削现象,但现实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都是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国家,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需要发展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尽管这两种经济形式都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允许剥削,但这是我国必经的长期的阵痛。邓小平曾告诉人们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公有制经济还是主体,“同外国人合资经营,也有一半是社会主义的。合资经营的实际收益,大半是我们拿过来。不要怕,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同时主张非公经济中的雇佣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用不着急于解决”,为了让非公经济在实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允许雇佣劳动制度再飞一会,当然为避免两极分化的产生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公共权力有能力遏制和消除资本为追逐价值增殖而违背劳动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倾向。“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政府要着力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引导、规范非公经济,增强社会责任感。一要扭转过去对资本持有人雇佣劳动约束不够的偏向,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维护。二要扭转过去靠低人工成本获得巨大利润的状况,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资本积累的条件下,政府要明确资本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制定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资本效率的制度;政府利用公共权力有计

划调节社会生产以遏制和消除资本的剥削,通过信贷、税收杠杆引导非公企业关心员工、回报社会,使资本流淌着更多道德的血液;要逐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和技术成本、提高人工成本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三要扭转过去资强劳弱下只侧重宣传保护非劳动所得的偏向,更加注重对劳动者弱势一方的保护。政府要尽快补上劳动者主体地位缺位的短板,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扎实构建资本所有者、劳动者、工会和政府“四位一体”的劳动报酬集体协商机制;改革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通过劳动股份合作制使工人以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获得收益,增强劳动者在工资分配中的话语权。

三、批判庸俗民主主义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拉萨尔认为,国家具有“真正的道德本质”,“合乎道德的国家思想早已是国家的动力”,只要普鲁士国王改变一下政策和统治形式,国家就变成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了。这是宣扬历史唯心主义的国家观和普鲁土皇家的社会主义,这种幽灵至今未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又继承了其衣钵。

1、国家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拉萨尔脱离国家和道德的现实的经济基础,用抽象的道德观念来说明国家的本质和作用,妄图以此掩盖国家的阶级本质,为所谓“自由国家”提供理论依据。《哥达纲领批判》第四章就批判了离开对国家的阶级分析而空谈“自由国家”的机会主义国家观。自由是有阶级性的,在德国等国,只有地主、资产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自由,而没有劳动人民反抗他们的自由。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国家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现实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保护现存社会制度的工具,哥达纲领草案却“把国家当作一种具有自己的‘精神的、道德的、自由的基础’的独立存在物”,完全抹杀了国家对社会和阶级基础的依赖,德英美等“现代国家”、“现代社会”不论发展程度高低、政体如何,它们共同的国体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未来的国家制度则完全不同。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论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马克思认为,国家制度的变化只能根据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作出回答,“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吸收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学说研究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破旧立新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反对拉萨尔派庸俗民主主义的有力武器。“普选权、直接立法、人民权利、国家军队”等政治要求是从资产阶级那里抄袭来的庸俗民主主义的陈词滥调,何况英美等国都已经实现了,现在还提就是一些废话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对社会进行阶级分析,明确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无产阶级专政路线,而纲领草案却相反,“庸俗民主派把民主共和国看作千年王国,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个最后的国家形式里阶级斗争要进行最后的决战,——就连这样的庸俗民主派也比这种局限于为警察所容许而为逻辑所不容许的范围内的民主主义高明得多。”

3、抵制民主社会主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的规律决定了庸俗民主主义不会消失,在不同时期遇到合适的土壤和气候,这种错误论调又会以不同面貌示人,批判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现阶段有人借口政治体制的弊端、分配的不公,打着改革的旗号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极力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强调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和雇佣劳动制度——取消消灭私有制的要求和阶级斗争,总之,把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局限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实质上是要取消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元素,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是经常变化的改革的社会,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反对和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结束几千年来人剥削人的阶级对立和贫富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和制度保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加大改革力度并加快其进程,对当前突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有策略地逐步解决,离不开继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要坚持。在我国虽然完整的敌对阶级不存在了,但现阶段仍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事实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在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经济领域长期存在,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思潮和普世价值观的甚嚣尘上,比哥达纲领中的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继续无视、淡化阶级斗争,可能会掩盖和纵容某些既得利益者毫无顾忌地推行借改革之名行民主社会主义之实的图谋,并使得代表劳动阶级的共产党在这种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面前陷于被动无力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在新形势下认真学习《哥达纲领批判》,正确理解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诉求,绝不能无条件无限制支持剥削行为,贫富差距的拉大、两极分化趋势的形成客观上要求国家行使人民民主专政职能,也为了防止邓小平所担心事件的发生:“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这些非对抗性的矛盾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加以解决。

四、结语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的预见旨在揭示社会自身运动的规律,而不在于预知其全部的细节。诚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为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导,不同国家、民族走向社会主义要做出合乎实际的历史推断,奢求用一把万能钥匙来解决一切复杂的历史现象是不切实际的空想。马克思也坦言:“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存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当代化和大众化,继续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目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待,在传承的基础上努力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时代元素,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不动摇,又不搞单一按劳分配或不讲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多元分配;既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度,又要允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适度发展;既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又要批判民主社会主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企图。

注释: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第62页。

(2)(3)(8)(9)(10)(11)(18)(1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3版第10至26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401页。

(5)参见李明桂《从(哥达纲领批判)看我国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载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5至39页。

(6)(15)(16)(20)(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91、374、138、111页。

(7)参见李明桂《对当前巩固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思考》,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52至5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拉萨尔和拉萨尔主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至206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714页。

(14)参见王伟光、程恩富、胡乐明《西方国家进入和阶级危机与中国对策研究(上)》,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7期第13页。

(17)参见巫文强《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载于《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6期第1至9页。

(21)参见刘国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载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2010年第11期第6至13页。

(23)(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42至743、676页。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当代发展彰显了其三个方面的内在理论逻辑:树立科学时代观,坚持“大时代化”与“小时代化”结合:树立理论与实践结合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时代化的统一;树立与时俱进观,坚持时代精神和时代语境的统一。正是这三重逻辑的内在统一,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逻辑;与时俱进

文献标志码:A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这不仅是作为时代精神产物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内在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马列主义时代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是有机的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统一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又有着自身的特质和内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使党的理论与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适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在于深刻认清时代性质、基本特征和主题。其逻辑归宿集中体现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结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要求的时代性、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现实性。

一、树立科学时代观。坚持“大时代化”与“小时代化”的结合

列宁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这启示我们既不能拘泥于某一经典作家的定义,把时代看成为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即从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出发,把时代看作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变化的、分阶段的,同时,也切不可把整个大时代中的不同时期(阶段)误认为是不同的大时代,从而把小时代的转换认为是人类历史上发展大时代和大方向的改变。历史表明。关于世界形势和时代的矛盾、问题、特征的认识,是关系到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战略、策略和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

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首先必须认清当今时代的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大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正确认识所处时代的性质。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才能把握世界的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虽然现在世界形势和格局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途径和方法产生影响,并形成一些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但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所揭示的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向并未改变,十月革命开始的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并未结束。这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理论前提。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向,但道路是曲折的。虽然目前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但这只是整个历史长河的暂时现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西方国家有人曾经扬言马列主义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将在地球上消失。我们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要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围绕“我们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问题的学术争论多么激烈。我们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不仅回答解决好当今时代面临的实际问题,还要保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和理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不能无视当今时代国际体系出现的“资强社弱”、“资攻社守”的现状和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也不能因此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民主社会主义或民族社会主义的理论形式。苏东剧变不仅与戈尔巴乔夫把改革变成改向有关,也与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前苏联党和国家没有正确理解和判断时代性质和所处发展阶段等历史因素有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越走越宽广,与中国共产党能与时俱进地把握时代性质,认清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密切相关。

其次必须把握当今时代主题和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小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时代有大小之分,在大时代中,由于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小阶段,即小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一这是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中最难解决的一个,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例如,随着每一个新托拉斯的出现,情况都要有所改变,每隔十年,进攻的目标也会全然不同。”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指出:“我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界点”,“这里谈的历史上的大时代”,划分为三个“小时代”。划分小时代的标准主要由时代主题决定。时代主题就是时代问题的集中体现,每个时代都有许多需要人们解决的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它是表现自己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作为贯穿在一切时代问题之中。反映这些问题的总特征、总趋势的时代主题,也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普遍愿望和理想指向。自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发达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趋向缓和。社会趋向稳定,东西关系也从对抗走向了对话。邓小平经过长期的思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基础上,对当今国际形势、时代主题进行了深刻观察,做出了人类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的小时代进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小时代的科学论断。这一划时代意义的新判断,为我党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战略思想,在坚持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基础上,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体现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前进的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看法。主要包括新特征观、新安全观、共同发展观、和谐世界观等。胡锦涛指出:“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自20世纪90年代

末开始,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越来越得到世人的关注。这与我们党善于总结和观察时代的基本特征并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新道路紧密关联。在经济上,认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兴产业、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同时指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使南北经济发展失衡更加严重,发展中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党适时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互利共赢和合作双赢论、推进国际经济关系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的发展论、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观。特别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改变着世界的基本格局,把人类推进到了信息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论应时而生,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技术理论基础。在政治上。认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是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对话交流、和睦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当代世界矛盾、全面审视和平力量和战争因素消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尤其在大国关系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主要角色的背景下,“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妥善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和威胁。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发展中国家要“承担应尽责任”。为此,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和各国一道推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赞同。在文化上。认为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锋深刻复杂,西方国家加紧向全世界推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策动形形色色的“颜色革命”,同时注意到不同文明互相认同感得到增强,国际文化合作日益拓展。为此,一方面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加强同不同民族国家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沟通。增进各种文明之间相互理解,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和谐世界观、价值观走向世界。减少了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摩擦和障碍。

二、树立理论与实践结合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时代化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人类历史发展中每一个时代的界定,都是在具体、深入地研究了该历史阶段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从来不把主观愿望当作现实。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实冲突中去解释。”恩格斯也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既是一个理论概念。更是一个实践概念,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由实践来验证,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是19世纪时代条件、时代精神和要求的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史就是随着社会条件和实践的变化不断修正、补充和发展的历史。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认识的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正是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代发展密切联系的理论品质,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开放性、世界性、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在一个半世纪的与敌视者的诋毁诽谤、误解者的质疑责难和教条主义者的歪曲搬用的斗争中,它并没有停滞不前、结束真理,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是现成的教条工具。必须根据时代主题、特征、要求的变化,结合各国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容、形式和民族特色。列宁曾精辟地回答了我们共产主义者应当如何适应时代、赶上时代的步伐,他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列宁还强调,“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而且还对此做出了科学的回答,他认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寓于其实践性之中,即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必须在策略、方法、形式上适应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无论什么时代,科学的理论最少要,经过两次具体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人们改造社会生活的强大武器。第一层次的过渡是理论一路线一纲领一目标一政策,完成理论到实践基本操作层面的具体化。第二层次的过渡是政策或策略更贴近实际社会生活的具体化,实现方法、形式上的具体化。尤其是第二层次的具体化的过程,关系着人们最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判断和认同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学

习型基层党组织摆在重要位置的原因。列宁说:“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理论。”他在十月革命前夕所写的《论策略书》中明确地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这个事实和真理就是民众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对政策作用大小的反应。江泽民也指出:“推进改革也好,促进发展也好。维护稳定也好。都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发展新的思想理论观念,找到新的方式方法,掌握新的领导本领。”从“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到今天“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的变化过程,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到构建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都体现了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方针政策的落实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是否对头,是否符合人民在新时代的新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时代化的逻辑产物,也是新的逻辑起点。它所包含的三大理论不仅有实践上的历史联系,而且有思想上的逻辑联系,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要牢固树立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其也必然随着时代条件的变换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树立与时俱进观,坚持时代精神和时代语境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核心是与时俱进,而时代精神和时代语境是“时”的题中应有之意,其决定着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判断和选择。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时代精神反映在世界文化思潮、人们普遍的心理特征和价值指向以及对当代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上。全球化时期形成了以类意识和生态意识为主的普遍共识。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成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己看作类存在物。类意识是类本质的自我意识,即面对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必须打破民族、群体、个体的视域局限。按照“类”的尺度去组织协调。这是引导人类走出当前困境、避免在“种”之间因利益的争斗而同归于尽的惟一出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类意识在恐怖主义问题、毒品问题、人口问题、核不扩散等等问题上突出表现出来。“全球性的问题的逐步解决,不仅要靠各国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际上的相互配合和密切合作。”胡锦涛主张,各国应该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用相互联系的眼光看待和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和威胁,树立共同责任意识,多方人手,统筹兼顾,“携手应对”。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共担责任、和而不同是我国对待类问题的基本立场。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的结果,即人把视野从人自身扩展到生物界、自然界,把人的命运与生物圈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避免人类对自然的无限索取和开发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会议为标志,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处理好经济、自然、人口的关系问题成为关乎地球未来、人类的前途的重大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此方面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及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等等。党的十七大还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

而时代语境是指共同的话题和解决、回答这些问题的普遍性的思维方式。全球化进程中的话语不仅表现在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而展开的关于人权、民主、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国际对话与合作上,而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新的与全球化相适应的现代辩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革命转型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逻辑结果。从当代时代语境看,人类对以往思维方式反思和创新的内容出现了很大转折。一是超越“自我中心论”,形成开放性思维。“自我中心论”是一种以自我价值为最高价值,忽视、否定和排斥其他主体价值的封闭性思维。其典型理论表现是“民族优越论”、“西方中心论”及“人类中心论”,实践表现为“新干涉主义”和无节制开发自然,这既是一种垄断性和排他性很强的人类中心论,也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必然逻辑。从世界发展的高度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角度看,现时代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全方位开放的。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生态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地区武装冲突凸显了这种谬论的局限性和危害性,它必然让位于各民族与和国家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思维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一个开放姿态日益融入了国际社会,以民主、和睦、协作的思维方式认识和观察当今时代。邓小平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时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二是超越“两极对立论”,形成共存互补思维。长期以来,现实主义是国际政治经济斗争的理论依据和思维定势。其典型表现为片面极端化的阶级对立论、意识形态对立论。这种思维无视具体时代和情势的特殊性和变动性,一味强调对立、对抗,造成国家和国内阶层之间关系的紧张。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是谁吃掉谁。而是长期并存,这是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共存既包括相互斗争但不绝对对立,相互协作但不完全趋同和融合,甚至有可能相互学习、借鉴和吸收。在世界范围内,“一球两制三种类型的国家”,甚至“一国两制”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中国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允许国内私有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致力于共同富裕,正是现时代互补共存思维的典型体现。三是超越“线性发展”论,形成多元发展思维。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机械观照历史的线性发展观把历史发展的形式、进程绝对化,舍弃历史运动中主体精神和意志的选择性,无视历史发展的跳跃性和曲折性。在现时代的主要表现就是要么把全球化看作同质化,认为苏东剧变后,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者;要么把经济增长视为惟一的发展内容,忽视民主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要么固执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断。企图制造革命或输出革命加速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中国一再主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当头”,尊重民族和个体的多样性,在扩大文化价值共识和政治经济合作领域同时提倡发展形式的特殊性。“中国奇迹”正是这种多元发展观在中国实践的结果。

[责任编辑:黎 峰]

上一篇:马克思毕业论文下一篇:马克思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