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2023-09-20

当代文学思潮范文第1篇

中国民族舞按照功能划分, 大体上可分为这几种:一是礼仪性舞蹈、二是祭祀性舞蹈、三是生产劳作衍生的舞蹈、四是自娱性舞蹈等种类。每个少数民族民族因地区环境、生活习惯、生产模式及宗教信仰的差异, 从而产生了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表达情感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虽说各民族舞蹈都独一无二, 但用肢体语言来抒发内心情感, 传达生产技能与信息的行为是不分地域、国界和种族的, 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希望达到心灵感悟的境界。

民族舞蹈的原生态时代是从原始社会时每个地域的族民使用的器具、生活习性以及大自然万物为模仿范本而产生的一种肢体语言, 世界万物的一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都是新奇而又神秘的, 他们在探索的同时去学习和整理, 并且把他们所收获的一切财富记录在大自然中。例如“花山壁画”、民族服饰、祭祀活动、神话传说以及各民族特有的节日庆典等。鉴于原生态社会的生活并没有现代科学发达, 神话传说的产生树立了民族其独有的民族信仰, 他们通过祭牛羊、用最尊贵的形式来敬仰他们心中的信仰崇拜。根据当时的原生态社会的生活情况, 人们的审美以大自然万物作为参照物, 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美的出其不意, 所以原生态的民族服饰朴实却独具风格, 服饰上的装饰也与其信仰亦或者地域环境造就的自然界产物有密切的关系。

二、民族舞蹈的礼仪性时代

民族舞蹈由原生态社会向礼仪性时代转变, 皆因中国当时正进入到由皇帝一统江山的局面。民族舞蹈由模仿天地万物到具欣赏价值的迎宾礼仪性质, 历代皇帝喜爱宴请朝臣使臣, 所谓来者是客, 便要行待客之道, 则设宴款待来自四海八方的使臣或者游者, 用舞蹈的形式为宴会助兴。当时, 先秦时期大国一统, 自少不了各国的进贡、献舞, 变成了各国互通礼节上助兴的工具。舞蹈肢体语言虽单一, 却整齐划一、端庄大气, 民族服饰精致而华丽, 展现出一个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宗教的信仰、生活的习性以及图腾的崇拜等。例如:蒙古人民——安代舞、傣族人民——孔雀、藏族人民——酥油飘香等等均体现出少数民族民族舞由来的历史过程, 而民族舞蹈恰恰是最能代表本民族特色的一个舞蹈种类。

当时的礼仪性舞蹈又称“乐舞”, 是配合着乐器舞动的传统舞蹈。凡是万物皆能为人所使用且敲打能发出声响的都能成为演奏的道具, 在经过雕琢处理和制作, 从而形成新的表演乐器, 则舞蹈从无声的模仿进入到有声的舞动境界。民族舞蹈因朝代的更替, 人们的见识逐渐广阔、审美逐渐的提高, 使得制作的工具更加精致, 舞蹈的姿态愈加优美有线条感, 不再是照搬大自然原生态的肢体动作、而是有所思考与创新下新的产物。

三、民族舞蹈与现代化社会相结合时代

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 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封闭式, 不去学习和思考创新, 思想上一味的停滞不前导致民族舞发展的缓慢前进。改革开放以后的新中国, 不再是闭关锁国, 而是让国民出洋留学, 与国外互通友谊, 相互帮助和发展, 在这个历史进程内的民族舞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 中国进入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时期, 国民用上了电视、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 民族舞也不再单调的只是一味的模仿和崇拜大自然万物, 虽说这是民族的根本传统, 但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已然不是枯燥乏味的肢体动作。民族舞开始突破传统却又立足于传统开始对舞蹈中技巧的超越与追求, 从简单的舞姿舞步向复杂多变、高难度跳转翻技巧的转变, 民族舞与现代化社会的戏剧、音乐交叉相融之后, 逐渐在舞蹈中建立完整的故事情节、连续动人的音乐, 是用肢体语言去诉说一段故事的心理情感而不是用肢体语言去摆造型。

四、中国当代美学思潮影响下民族舞蹈的发展

当前中国当代美学思潮波澜不惊, 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认知美学、生态美学、生命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和网络美学等正在努力的崛起, 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当代树立的开放意识, 为民族舞蹈的发展奠定了上升进步的空间, 正因为如此, 我们与国外艺术相互切磋交流、相互帮助学习, 不断的引进国外的训练方式、编排方法以及一些国外舞蹈历史文化下产生的另类舞蹈种类, 然后与我国的舞蹈种类相融合, 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创新别样风味的舞蹈视觉效果。

民族舞蹈的发展正是在各家流派的研究中提取与之相对应的美学概念, 从而运用到民族舞蹈编创的环节。比如:生命美学可以应用考古学方法、文化学方法去收集历史遗留下的舞蹈痕迹, 知识面认识的更宽广, 民族舞蹈的编创才更加有说服力;而身体美学可以应用符号学方法、行为学方法去整理生活日常中的细小事件都可以作为舞蹈的元素加入到民族舞蹈的肢体语言中;生活美学则可以应用劳作之美将日常生活审美化, 舞蹈的肢体动作、动律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动作被编创者采用并将原本朴实无华的动作赋予情感美以及形象美, 让朴素的日常生活动作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又满足了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加上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探讨, 对于民族悠久历史的把握足以将舞蹈想要表达的故事历史情节具有说服性且引人深思, 一个好的剧本才能创造出好的舞蹈背景。

在保留传统的民族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舞元素, 使之创新有新颖, 在原本只是单单姿态美中提高了对舞蹈技巧的把控, 不仅舞姿美深入人心, 技巧美愈加打动人心, 到最后情感美的爆发则愈加激励人心。舞姿美、技巧美、情感美、灯光美、服饰美、道具美等融汇在一起所呈现出的舞台效果斑斓夺目, 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直击观众们内心的琴弦, 使其具有欣赏价值和传承价值。

摘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国形成了历史悠久文明的古国, 造就了生活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土地上的56个少数民族。歌舞本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用肢体语言来抒发情感、抒写故事。56个少数民族独一无二, 而56种民族舞蹈便更是各具其风格特色。民族舞蹈在中国当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有着极大的飞跃, 今后, 无论是人文方面还是对外推广方面, 民族舞蹈这个传播文化的载体将逐渐渗入国民的生活中并且走出国门, 为世人所知晓。

关键词:民族舞蹈,中国当代美学思潮,传播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弓《实践分析: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理论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2] 李鸣曦《中国民族舞蹈的美学价值及欣赏》[J].《大舞台》, 2013

[3] 王丽华《传统礼仪中的文化印记》[J].《中华活页文选 (初三) 》, 2014

[4] 张晓丽《民族舞蹈的当代美学价值》[J].北方文学杂志

[5] 李坚《区域性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J].学术搜索, 2010

当代文学思潮范文第2篇

1901年1月29日,尚在西安“狩猎”的清政府发布新政诏书,要求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痛定思痛。清政府在经历了义和团战争大折腾之后,终于再次启动政治改革。

对清政府的政治改革,知识界在经历了1898年政治逆转后久已麻木,没有人注意到这个诏书的意义,只有尚在海外流亡的梁启超不计前嫌,敏锐发现这或许是改变中国的契机。6月7日,梁启超化名“爱国者”在《清议报》上发表《立宪法议》,明白提出“预备立宪”的政治主张。

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将世界现行政治体制分为三种,即君主立宪、君主专制和民主立宪。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均为立宪政体,立宪政体权力有限,专制政体权力无限。表面上看,无限权力对君主有利,君主可以动用一切资源去达到目的,高效神速。其实从实际情形看,不受任何制约的君主,恰恰将自己推上权力要冲,没有可供缓和的中间地带。成功了固然是君主伟大;失败了,则由君主承担全部责任。各级官吏都是君主的仆人,只领皇上发给的俸禄,无所用心无所事事。这是一种很不经济很不合算的政治体制。

梁启超指出,就三种政治体制比较而言,人类目前最理想的政治形态无疑是君主立宪。因为民主立宪施政方略变化太快,选举总统耗费巨大,竞争激烈,虽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竞选经济,但由于这种经济形态只消耗不创造,至少在那个时代还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形态。至于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相比较,不言而喻,君主立宪优于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将人民与君主截然分为两个对立且不易调和的阶级,在这种体制下,君主视民众如草芥,人民视君主如寇仇。人民的日子不好过,君主的地位也时刻处在危险中。这是君主专制体制最大的问题。

君主立宪则不然。在君主立宪体制下,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君主虽地位崇高,享有至上尊严,但君主权力受宪法、议院约束,君主发号施令和大臣任免,皆须经议院同意,这既最大限度保证了决策的失误,也有效遏制了政治野心家对大位的觊觎和争夺。更重要的是,君主立宪体制打通了君民间的隔膜,人民比较容易地向议院表达意见,议员在本质上说也必须代表选民利益,为选民说话。

据梁启超分析,从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过渡是历史必然,也是中国不能自外的唯一出路。中国当然不会也不能立即过渡到君主立宪形态,但中国必须要为君主立宪准备条件,制定路线图,争取十年或稍长时间实现君主立宪,为中国创建一个牢固的政治体制。这就是后来“预备立宪”政治构想的最初形态。

梁启超不仅为中国政治发展开出一剂药方,而且天才般地设计出预备立宪的大致步骤:第一,皇上颁诏,定中国为君主立宪帝国;第二,派遣大臣三人赴东西洋考察各国宪政、法律;第三,考察完毕,在宫中创设法制局,起草宪法;第四,翻译出版各国宪法及相关著作;第五,公布宪法草案,征求全国各阶层意见;第六,自下诏定政体始,以二十年为期,达成宪法之治。后来的预备立宪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梁启超的这个方案。

就思想渊源说,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方案固然受西方政治思想影响,但仔细分析,也与义和团战争后国内外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互为因果。经过1898年政治波折,1900年政治动荡,孙中山一系革命党人更不愿相信清政府有能力带领中国重新出发,步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他们在国内外利用一切机会扩大革命宣传。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政治环境中,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策略就是用革命危险劝说清政府放弃君主专制,走上君主立宪;反过来,则以君主立宪防止革命。

马勇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1911年中国大革命》。

当代文学思潮范文第3篇

《我读<论语>》

在普遍提高国民悟读精粹的前提下,一册《我读〈论语〉》写满了仁智与新意。作者不因名人效应而误解学术的权威性与争鸣性,审慎地鉴别康有为的《论语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既学习地借鉴了大家的精当思考,又理智地批评了名人的独特翻译。

《彩色欧洲史》

该书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史蒂文森博士撰写。它贯穿欧洲将近5000年的历史,不仅对欧洲政治风云变幻和朝代更替进行了全面描述,也充分注意到欧洲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成就对世界的影响,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欧洲,认识欧洲。

《古玩随笔》

20世纪90年代初,长沙市清水塘宝南街古文物市场自发形成。从散文家到收藏家,作者被湘省文物的丰厚及其背后悠长的历史所吸引,陆续出版了古玩系列的散文著作,在文化赏鉴的层面,闪现历史文明之光。

《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影响遍及整个西方世界。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作者选取了后现代思潮的11种表现形式,对其思潮的根源和动因、与现代或传统的关系和前景着力分析,是作者在美八年学习和思考的结果。

《喀布尔书商》

这本书是挪威记者奥斯娜·塞厄斯塔和阿富汗的一位书商一家人同住四个月的短篇生活故事集。通过作者的笔,阿富汗人的生活绕过面纱和CNN、BBC呈现在我们面前,用放大镜拉近了去看每个阿富汗人的生活。作者她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记录下听到的故事,内容冷静而丰富,阿富汗人的穷困、善良和热情及遭遇是那么值得同情。

《看罢西游不成精》

对于文学经典重新解读,本书是有新意之作。作者以这部神魔小说演绎和诠释了中国古今社会型态,政治、公共关系以及人性等复杂问题。漫步西游路,别样悟人生。这本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通俗实用。读这本书能读出平凡文人的智慧与达观,品出现代出版看世界时独特的视角,越读越快乐。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李国文说三教九流》、《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这三部书为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近年来的散文随笔精华。说人情世态,纵横天地,借古道今,以心抒性;说三教九流,通古博今,思维独特,妙趣横生;说帝王将相,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近年来李国文先生文章的鲜明特色。

《了凡四训》

该书为明代了凡先生谈养生之道的书籍。这里所说的“养生”是指“养护我们每一日的生命生活”。古人云:“命由我作,反躬自省,福自己求,求之有道”。如何“养生”:改过、积善与谦德。

《我们的爱丛书》

本书是奥地利、瑞士、英国等享有盛誉的12位童书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集。他们不但善于创作具有森林气息、原野气息的童话,而且还会描绘出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动物形象。这六本图画书足以让每一个读者难以忘怀,能够让很多年轻的家长实现和孩子一起通过阅读来分享亲情、培养爱心的梦想。

《像教练一样带团队》

该书作者一位是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另一位是中国足坛顶尖级别的教练人员,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尽职也是最辛苦的管理者。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正如一个球队的教练一般,他们本身都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糅合在一起的高难度工作,从足球教练中汲取管理的智慧其实正是一种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做法。

《战争》

本书解剖了战争深刻的矛盾性,战争逻辑的独特性。战争既神圣又荒谬,真正从军的人,他就活在了另一个价值系统中,与“自由意志”的评判标准无缘。只要选择“为战友而死,为自己的形象而死”(戴尔语),也足以证明他们是不一样的人。

《阿佛洛狄特:感官回忆录》

作者对曾祖母流传下来的春膳做法,几近失传的神秘食谱,各类香料和草药的催情效果,助兴增欲的材具秘方,香艳离奇的香水命案……让人不觉已在中西文化之源的惊人巧合里获益非浅。

当代文学思潮范文第4篇

摘要: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传播,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文化思潮中积极的、有益的内容的吸纳,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亲和力和辐射力,繁荣和壮大社会主义文化。本文对为什么要吸纳,吸纳什么,怎么吸纳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吸纳;引领:文化思潮

文献标识码:A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涉及到如何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关系,无疑引领与被引领、主导与被主导是对二者根本关系的界定和解决的目标选择。但二者在各自的内容、结构及其关系方面又有着复杂的情况,这些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从而才能更好地总结出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和途径,更好地实现引领的目的。社会思潮有积极的、有益的,也有虽不算积极有益但属无害的,还有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笔者就如何对待积极的、有益的、无害的文化思潮这个视角,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要在吸纳中引领文化思潮。同时,这里必须指出,对落后、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潮是坚决批判、抵制和消除的对象,是与“吸纳”无关的。

一、“引领”不排斥“吸纳”

社会思潮是一定社会时期内,与国家主导或核心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中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或社会心态、大众心理。社会思潮的主体即大众,所以社会思潮与民众意识、思想观念有着直接关系。社会思潮的内容是庞杂的,种类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比如可以分为政治思潮、文化思潮、经济思潮等。本文拟从文化思潮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在“引领”的同时“吸纳”文化思潮当中那些积极的(以及积极性的萌芽)、有益的、无害的成分,同时摒弃那些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成分。文化思潮的内容是广泛的,就其内涵而言,笔者认为文化思潮就是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中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欣赏趣味、心理需求等等。它既表现在某些文化工作者的价值观念、创作思想态度等方面,也表现在大众的文化观念、消费需求、欣赏趣味等方面。本文主要结合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取向,特别是大众的文化观念、消费需求、欣赏趣味等来探讨。

应该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在文化消费领域,消极的、不健康的、以丑为美的东西仍是屡禁不绝的,封建迷信的丑陋低俗的东西仍有市场,受到某些人的追逐。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思潮的过程中,必须要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作品抵制和消除大众文化思潮中某些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倡导、推广和壮大大众文化思潮中积极的、有益的、无害的成分,将庞杂多样的文化思潮引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轨道上来。而“吸纳”就是吸收借鉴,即在总结、提炼、加工的基础上,吸纳民众文化思潮中积极的、有益的或无害的内容和成分,使之融合、融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内化(到人心)的过程中,参与到构建人们群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厦。这就是说,对待当前在社会大众中流行的各种文化思潮,我们要坚持“引领”与“吸纳”的辩证思维,在对积极、合理、无害内容的吸纳中达致引领,实现引领与吸纳的统一。

二、为什么要吸纳

首先,吸纳是唯物史观思想原则的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党也历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进的思想、价值观不是脱离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而是对其实践经验、智慧、理念的科学总结和升华。当然,这种总结和升华离不开政治领袖、先进的思想家和知识分子的贡献。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之核心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上的,是对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吸纳,是科学性与价值性,阶级性、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对工人阶级、人民大众实践的概括,以及对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基础上而产生的,同时它又是为工人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而服务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紧密相关的,既是对中国人民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又指导着当前和将来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及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础上的,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对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和升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当代中国人民时代风貌的真实写照。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以及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民道德实践经验、思想、理念的结晶,是对人类道德文明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对中国人民当下实践的总结,又是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总结,是从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的双重关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既定的价值目标,是价值观建设的旗帜和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这一价值目的,就需要价值行为主体通过一些中介环节来达致。这些中介环节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而价值行为主体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而就更直接、重要的意义上来说,文学家、艺术家、文化创造工作者则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需要他们在文化产品的创造中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吸纳人们群众的价值期待和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包括其基本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包括如何使其深入人心。“深入人心”是重要的工作,只有深入人心才能实现引领思潮的目的。当它实现深入人心时,也就是引领思潮的实现之时,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

其次,吸纳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同时,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也是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条件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要求。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观念的多样化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必然结果。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而并进共生的,也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表现,是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的体现。当然,在文化多样化的同时,也会出现某些与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相背离的杂音、噪音,这是需要高度警惕和防止的。此外,在繁多的思想文化中也有不少是需要主导价值观尊重和包容的。尊重和包容就是在承认差异的同时,承认它的存在、它的价值,这表现为一种文化的共存状态。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尽平衡,人们文化趣味、需求多样的大国,寻求文化观念、思想觉悟的完全同一是不太可能的,而关键的一点就

是要在异中求同,求大同存小异,在寻求一致时包容多样。要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尊重和包容除了体现为“共存状态”,也还表现为使那些具有“存在”之合理性的因素为我所用,即吸纳“差异”和“多样”中某些合理的、积极的因素,使其作为文化观念因素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中来,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创造内容、形式,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吸纳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亲和力、凝聚力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亲和力、凝聚力是指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民众价值观吸引、聚拢的作用能力。这种亲和力、凝聚力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过程中对于民众价值观中合理的内容、因素的吸纳和接受。吸纳和接受便缩小了核心价值体系与民众的“文化心理距离”,便具有了可亲可近的条件。比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各地群众就创造出了多种多样、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也适合我们在社会大众中推广、普及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毋庸置疑,大众文化思潮和趣味中,有些内容和成分可能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但其中也有一些是积极的、有益的、无害的,它们往往包含着大众智慧、经验和合理的愿望,如果我们能够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融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去,则会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而亲和力、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对民众价值观、文化态度辐射、导向作用的重要前提。具有了亲和力、凝聚力,那么就增加了民众心理、趣味、意识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接近的驱动力,被它吸引,自愿接受其感染和熏陶,从而认同这种价值观的规导,并随着民众主体的价值情感、价值认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渐把这种“规导”转换为自身自觉的理性追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心。

三、吸纳什么

总的来说,吸纳的是民众文化创造、欣赏、消费中积极性的、有益的、无害的观念。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吸纳民众的文化利益要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或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那它就什么也不能做。”他还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无论对于个体来讲还是对于群体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众文化思潮,混杂着不同个体、群体、阶层的文化利益需求。在这些需求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需求我们当然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疏通、引导、调控;而那些合理的需求,则属于某些社会成员合理的文化权利,满足这部分社会成员的文化利益要求,有利于社会和谐。比如娱乐、休闲文艺节目,虽然其社会教化的属性不高,但确是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娱乐的客观要求。总之,对于反映社会大众合理利益要求的文化思潮,我们应该采取客观、公正与积极的态度来认真对待,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之中。这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

在这里也应该指出,在尊重大众文化利益、权利的同时。大众自身也应该知晓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努力把自身的文化权利和责任统一起来。不能只看见文化权利、利益,而看不见责任。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大众日益成为文化创造者的组成部分,而不只是文化创造的旁观者、文化的静态消费者。网络拓展了人们表达自己意见、主张、爱好、趣味、聪明才智等等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博客、网页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畅谈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趣味和才智,而网络作品一旦离开了作者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进入到“网络社会”,那么作者自身就具有了社会责任。此时的特殊大众——具体来说即网络文化作者,就不只是要考虑到自身的权利,更要考虑自身的责任,因为你已经成为文化创造者之一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网络文化作者都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衡量自己的网络言行,自觉地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共同创造一个优美宜人、促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其次,吸纳民众的文化创造智慧和经验。“智慧”属于“真”的范畴,它与善、美一样都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经验是实践的“记录”,体现着人们的追求,是价值理性和实践的融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其实践活动不是被动的,而是受着理想和利益需要的引导。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往往蕴涵着客观的、代表着时代、社会发展方向的东西。我们强调这点,并不是否定科学理论对于人民群众的指导意义,而是从实践主体性的意义上而言的。真知来自于实践。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有时即是新的观念萌芽之先导。民众的智慧和经验融汇着他们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就会促生什么样的实践活动。

在用文化产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吸收民众的智慧和经验,把这些智慧和经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过程,融入到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创造之中,从而丰富和壮大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看到。人们群众的创造智慧和经验既有当下的,也有历史的。就历史性的而言,涉及到对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是对民族文化创造智慧和经验的发扬。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我们日益感受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魅力。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文化创造资源,也是打造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可忽视的民族传统之力、之魂。

四、怎么吸纳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践的标准。这是“吸纳”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去粗取精、辨别真伪,搞清哪些是积极有益的,提炼积极、有益的思想观念素材,使其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东西而融入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教育之中。对真伪、有益无益的甄别需要有一副“火眼金睛”,留住积极的、进步的,剔除消极的、落后的,这个“火眼金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要再回到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凡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有利于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那就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吸纳的。

其次,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我们国家主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社会阶层关系、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在文化思潮上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待吸纳问题,应采取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也就是说,要以主导性来引领多样性,使多样性不偏离、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多样化的文化思潮所包含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内容和成分中,有的是先进的、积极的、有益的,而有的则仅仅是无害的,而这些不同层次的成分实际上反映着不同文化水平、趣味爱好、思想觉悟的社会群体的需求和愿望。对于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和趣味,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要根据先进性与广泛性、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合理的区分、引导和吸纳,从而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文化思潮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广泛的程度上体现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进而达到满足和凝聚人们心灵的作用。

在将大众文化思潮中积极的、有益的、无害的成分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教育的过程中,应切忌仅仅停留在抽象的说教之中,而是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中的闪亮的东西,善于发现思想观念存在的某些问题,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文化艺术作品催生、壮大其闪光的东西,纠正和消除那些消极的东西,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人的素质更好更快地不断发展和提高。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是为了文化产品自身的量的增加,而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方向的、满足人们精神世界需要的、符合当代中国人民的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产品。低级的、庸俗的、不健康的文化产品被驱逐出人们的文化消费领域,成为人们自觉抛弃的对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积极的、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百花争艳,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根本目的。

当代文学思潮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针对哲学解释学提出一些探讨内容,哲学解释学是当代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重要流派,体现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未来阶段思想建设和人类思维模式的研究也造成巨大影响,本文根据哲学解释学的探究内容进行精神科学理论基础的探究,找到哲学解释学可以进行探究的依据,并且推动哲学解释学的研究。

关键词:解释学;哲学解释学;探析

引言

哲学解释学属于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流派,要寻找具体的判断原因,要明白后现代主义的实际内涵和评判标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属于否定和批判的状态,现代主义的理想框架是理性和主体,根本特点是要从思维角度进行同一性质的挑战,要体现与众不同的理想信念,要向人类的解放提出反对意见。

一、哲学解释学属于后现代主义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与客观实际对立统一的否定想法,完全否定形而上学思想,也向所有人类哲学理念中的根本含义和主题思想提出抗议,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改进和挑战,扬起碎片化和零碎化化的思维旗帜向同一性宣传。要明确后现代主义思想与现代主义的根本区别,找寻其中的思想特质,推翻客观的思想理念,体现形而上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最基础的加达默尔的新解释学,将语言演变过程解释得过于独立,很难再简单的言语中集中体现深入内涵,并容易出现语言方面的损失,需要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进行更深刻的认知与辩解,即使并不关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也要根据思维模式选择合适的判断方式。

哲学解释学如何体现与理性观念相反的思想,要明确的是哲学解释学并不承认理解的明确性,认为解释学中的客观现象是很难得到确认的,也拆解了传统解释学中的命题意义。探寻哲学解释学的内在含义非常明确,清楚认识到新解释学中的理解意义。在旧解释学中认为理解贴近西方近代主义思想的理性观念,而新解释学更加认可理解自身的存在方式,并不存在解释与理解,认为解释与理解共同创造了主体。在传统观念中,理解主体似乎并不存在,是在理解的进展过程中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也随着人类认知的出现而生成,理解永远不会有终结之日,会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向前发展[1]。从主体对象的角度来说,也永远难以定义理性主体的含义更加难以探究主体的实际含义。哲学解释学是新解释学如何将真理与原有的实际含义衔接,要正确理解要从不同的角度探析。在旧解释学中,理解本无原有的意义,要真正理解并要做到比原有主体更加理解真实含义。但在新解释学中认为,这种重新构建的方式没有具体价值,实际上要根据历史发展特点,针对解释主体和解释对象的关系开展探究。解释在不断循环,也就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新的含义。

二、哲学解释学是精神科学理论基础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学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对文本定义和科学定义有了更广泛的认知,解释学要作为一般人文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探究形式,承担起具体的解释功能,也要承担其哲学方面的思想意义[2]。学问可以分为两大种类,第一种是自然科学,第二种是精神科学。如果进行更深刻的探究,怎样进行深入的反思?解释理解又或者产生其他思想认知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文本产生一定的认识,就出现了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将文本的探究范畴继续扩大,根据传统模式下解释学的理解要素,了解到文本是作者表达写作意图的方式,也是表达自我思想的模式。文本中的范畴非常广泛,涉及到多种学科记忆和自然科学有关,也和精神科学有关,比如历史文献,科学理论,文学书画,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音乐艺术…这些广泛的内容都会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观精神,需要读者进行理解,也需要读者了解主观精神所要体会的含义。文本涉及到一切内容,似乎能够涉及到宇宙间的广泛天地,理解并非简单理解表面的现象,也渗透到人们所知所想,又或者不所知不所想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独特的科学意义。要正确认识解释学在精神科学中的有效作用,并且真正探究在历史跟进过程中产生的反应,从另一角度来说,历史的进展也需要解释学的参与。

三、哲学解释学的语言本体论的理解本质

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象征着哲学解释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派出现在大众眼,在传统解释学的基础上促进发展,进行本体性质的讨论和哲学解释学的相关内容分析[3]。要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就要根据语言分析以语言为核心,认清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语言和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理論,被称为语言存在论或语言本体论。语言象征着事物的表象联系,也体现语言与客观世界本身的联系,又可以将语言比作摹本,在临摹事件原型的基础上,语言能够体现解释的作用,也能将世界的合理作用延续到与人类的交流中。解释学的存在意义与人的语言有关,语言能体现人的存在感,也能体现人的真实想法。真理能够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再通过实践检测,但语言并非只是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而是体验本体论的基本功能。要实现理解,要体现人的存在感,语言的最根本功能就是被理解,并且能够将解释学的意义阐述出来。

传播载体是语言的应用作用,若过于夸大语言的功能。一直认为语言具有本体论的应用功能,会显得有些过于浮夸。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也就是思想和语言并不能独立自行一派,是客观世界和现实状态的演示是表面现象并不能直达本质语言。在客观世界内,也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以现实的依据作为参考标准,才能成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方法。不能单单从语言来进行世界的概括与衡量,而要利用语言来表示世界的一部分,并且用语言实现表达与理解,能够更加理解世界,也能更加深入感受世界。后现代主义哲学解释学对语言的认识过于虚无,认为语言能够表现世界的本质,认为世界的本质本就不存在,是在语言的循环过程中导致要表达的含义不够明确。从真理变化的角度来说,真理不会改变,但现实世界会随着时间的进度而改变。时间是变化的,分为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不同角度来说也是能够被辩论反驳的,避免陷入形而上学过于极端的思考与判断过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探究哲学解释学时,要理解哲学解释学各方面的理论权限也要明确哲学解释学的常见观念和其他方面的区别。从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并且思考历史世界的本质联系。哲学解释学将语言看作一种体现事物本质的方式,但实际上又与形而上学主义有所分别。哲学解释学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念与唯物主义有根本区别,要明确分别相关问题才能找到解释学中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华.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哲学解释学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语文建设,2021(19):19-24.

[2]王俊琳.人文化成与实践求索: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21(09):223-233.

[3]赵文平.论解释取向的教学论研究——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域[J].当代教育科学,2021(06):58-64.

当代文学思潮范文第6篇

摘要:全球化思潮是当今极具现实影响的社会思潮。对中国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推崇全球化,反对封闭、僵化、落后;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与活动空间,培养了大学生的国际化视角;增强了大学生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冲击。为此,必须加强全球化思潮理论的系统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和把握全球化思潮的基本含义、主要观点,认清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加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和谐发展意识教育,引导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大力借鉴和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加强国情世情教育,坚定发展理念和信心,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渗透和侵蚀。

关键词:全球化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全球化的含义、兴起背景及全球化思潮的基本观点

(一)全球化的含义及兴起背景

全球化是指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客观进程与趋势。

全球化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首先,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信息通信、互联网以及公共交通)的飞速发展促进全球通讯网络的出现。通信网络的出现不但使人们体验到世界整体性,而且促进了全球化意识的形成。其次,一些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地球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全球意识。再次,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局面。随着西方国家对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否定,形成了一股“新自由主义”势力,它主张放松管制,给市场以充分自由,依靠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佳分配。市场支配一切的结果是企业开始大批跨国投资,寻找便宜的劳动力。与此同时,西方各国相继放弃对金融的管制,国际资本更加自由流动,到处寻找最佳投资场所,有力地推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进而促进了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全球化思潮的基本观点

全球化思潮是伴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并经西方一系列赞成并探讨全球化现象的思想家所倡导,而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支持与剖析全球化现象的较系统、较集中的思想运动。

西方全球化思潮主要有以下几种较成型理论。

其一,哈维的“时间—空间压缩”论。哈维指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实际上已经把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品质“革命化”了:一方面是花费在跨越空间上的时间急剧缩短,以至于人们感到现存就是全部的存在;另一方面是空间收缩成了一个“地球村”(Global Village),使人们在经济上和生态上相互依赖。这两方面“压缩”的结果是:人们在感受和表达时空方面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焦虑,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社会、文化和政治上的回应。前一个方面的“压缩”可以叫做“使时间空间化”,后一个方面的“压缩”可以叫做“通过时间消灭空间”。

其二,詹姆斯·罗斯诺的“全球化动力说”。罗斯诺认为,全球化的最显动态体现为一种强劲的动力,全球化是对地域化的超越。地域化是国界的限制,全球化则是国界的扩展;地域化意指分权、分散和分解,而全球化意指集权、一致性和一体化。罗斯诺最终得出结论:要使全球化及其动力永久下去,关键在于逐步形成全球化运作的规范,给予其制度和法律上的保证,从而使之和平有序地推进下去。

其三,赛义姆·布朗的“全球化结构说”。布朗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以民族国家为单元和中心的政治结构正在向全球规模的政治空间拓展,国家开始与非国家主体、超国家主体结成紧密的多向关系,形成多层面、立体型的多元共生、共存格局,由此向世界中心的政治结构转变。

其四,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全球化体系说”。弗里德曼认为,当今世界己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并非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现象、一个潮流,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取代冷战体系的一种新的国际体系整合。在弗里德曼眼里,全球化就是自由化、市场化、资本主义化,甚至是美国化的过程。弗里德曼也承认,全球化体系必须建立在三个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的平衡的基础之上,即民族国家间的传统性平衡;民族国家与全球市场间的关键性平衡;个人与民族国家间的协调平衡。各个平衡的综合实现才意味着全球化体系的合理化。

其五,迈克尔·哈特和安尼奥·内格特的“全球化秩序说”或“新帝国论”。他们认为,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不可抗拒的全球化,“一种新的统治结构与逻辑逐步显现,一个新的全球秩序也正在形成。”这是一个全新的帝国,新帝国内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是金字塔型,大体分三个阶层:上层塔尖顶端是美国,其下是以西方主要工业国为主的民族国家。上层的底面由操纵全球军事和金融权的各级各类国际组织所组成;中间层由跨国财团和臣服于跨国财团的民族国家所组成;最低层由普通民众构成。从一定程度上讲,“全球化秩序说”或“新帝国论”在为审视全球化提供新视角的同时,也为“全球化即美国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其六,肯尼思·沃尔兹的全球化治理说。其基本观点是:全球化渊源于美国,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现实;全球化是由市场而不是政府造成的,“自由市场、透明度和创新性成了主要口号”;全球化意指同质化,即价格、产品、工资、财富、利润趋于接近或一致;也意指跨发展条件的相近或一致;全球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主要是指地球南北关系中的北方,全球尚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全球化;过去的时代里,是“强者消灭弱者”,弱肉强食,现在的经济全球化时代里,“快者为王,慢者失败”,败者遭殃;在全球化条件下进行治理,相互依存再次与和平联系在一起,而和平又日益与民主联系在一起。

其七,詹姆斯·米特尔曼全球化综合说。其核心观点是全球化不是一个孤立现象,相反,它是多种过程和活动并存的“综合征”,“全球化不是单一方向的一种综合现象,而是诸多向度的过程、活动、观念和改革框架的综合化”,由此成就为“在全球政治经济框架内人类活动环境特征的最高模式”。

二、全球化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全球化思潮在国内高校的迅速传播,全球化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推崇全球化浪潮,反对封闭、僵化、落后

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推动力,以各国科技、文化、政治全面广泛交往为基本内容,它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逐步全面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与世界各国经贸上的往来更加密切,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按年均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同时,国家的教育、科技、文化、政治、法制、民主等社会事业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因相互借鉴、学习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近现代史上少有的几个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发展环境,并通过和平手段迅速发展强盛的国家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大学生普遍亲身感受到因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巨变,因而积极主张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反对封闭僵化,反对传统保守,使中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加全面地融入全球化浪潮之中,与世界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与活动空间,培养大学生的国际化视角

在全球化时代,网络通信技术迅速传播各种信息,并拉近了各民族和国家间的距离,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件,短短几分钟就可以传遍全球,从而使学生能迅速了解身边和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积极现象,也包括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如贫困饥饿、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权、战争、艾滋病、恐怖主义等。网络在迅速传播各种信息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功能,使学生能借助网络学习、交流、购物、交友等,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空前扩展。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受到千百里之外事情的塑造,因此,中国自身的发展必然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应借助全球化时代科技、文化等迅速发展的时机,积极推进中国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从而使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大家庭,中国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世界;而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由于其国际地位、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影响,也使世界的发展更加需要中国的广泛参与。而且在处理人类面临的共同矛盾和问题时,因相互团结、合作、协助和共同努力,使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球化不仅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扩展了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也使大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全球化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不仅关注国内各种社会事业的发展变化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也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国内产生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普遍能以更加开阔和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更加合作和开放务实的态度处理问题。不少大学生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的行列中。

(三)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全球化是肇始于欧美的现代化进程在当代的深化与扩展,在这个过程中,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法则成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的普遍真理,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文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个人都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中受到外界的冲击,快者为王、慢者为败、败者遭殃,各种科技和先进文化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主动积极,勇于面对矛盾和问题,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敏锐的视角洞察世界,广泛参与,虚心学习借鉴,大胆创新,不断增强自身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竞争能力。同时,不少学生深刻意识到,对“地球村”这个人类生存的共有家园,每个国家、民族及个体,都有责任细心照顾,关心呵护,树立“人类尺度”,强化生态意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方有人类的发展繁荣与进步。

(四)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冲击,不少学生理想、信念趋于淡薄

由于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并且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从而使得部分学生简单地注重全球化的经济效应,注重全球化所带来的现实和眼前的经济利益,以经济利益衡量一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以往通过媒体直接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策略,凭借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和先在地位,利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各种接触机会,通过影视、网络、快餐店、摇滚音乐等,大力渗透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引诱他们对西方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认同。而且,由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从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凸显出社会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之间尚存一定的差距,在全球化进程中,绝大多数曾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转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而仅存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不高,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钳制,在全球化中缺少话语权,并处于不利地位。这就导致不少学生对社会主义未来发展前景表现出悲观的情绪。

三、全球化思潮影响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全球化思潮理论的系统教育,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把握全球化思潮的基本含义、主要观点,认清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

全球化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首先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方面,在当今社会,它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及个人在经济、科技、资讯、生产、贸易、政治、思想、文化、生态等方面相互协作、彼此依存而形成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进程。因此,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全球化不只是经济全球化,而是社会发展全方位的全球化,既有东方,又有西方;既有经济,又有政治;既有社会发展,又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全球化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深刻变革,促使各个国家和人民不断调整战略和发展思维,深入探究如何协调处理自身与全球共同发展的问题、全球利益一致化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共同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等等,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还必须使学生明白,全球化进程并不处处都是鲜花绿草,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比如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定制全球化规则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被大国所控制,为传统大国谋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发展更加不平衡;跨国公司的趋利性、垄断性和掠夺性对东道国产业带来破坏;国际游资扰乱一国或地区经济金融的稳定性;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问题。甚至连美国这样的全球化首倡者在全球化进程中都相继爆发了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其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所以,与全球化伴生而来的出现了反全球化浪潮,20个世纪末的“西雅图风暴”,本世纪初巴西的世界论坛都充分说明,全球化并不能反映人类的共同愿望。因此,在全球化冲击面前,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趋利避害,确保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和谐发展意识教育,引导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进程是现代化进程,它涉及信息通讯、经济、危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问题、国家体制、国家制度、民族文化和文明等多方面,是一个多维度过程,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是一个冲突的过程,是一个观念更新和范式转变的过程,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直面的客观现实。同时,现实发展证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也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与繁荣进步提供了一个大好的平台和机会。因此,必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开放意识、全球意识,根本性地改变以往狭隘、僵化、保守与落后的观念和偏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为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主导权,必须深入学习、了解和全面掌握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共同的准则和规律,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制观念,严格按规则行事,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要树立和谐发展意识,面对全球化进程带来的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地区发展差异严重等问题,必须立足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增强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全球共同发展意识,确保人类健康、持续、可协调的发展。

(三)加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大力借鉴和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积极推崇高雅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正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经受住了各种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保持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特质;也正是在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们能够凝聚共识,坚持继承与借鉴相结合,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充分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优秀的文化,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时机,坚持改革创新,才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朝气与激情,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今天的中国,民族团结和谐,社会事业发展兴旺,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表现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自信和决心。

(四)加强国情世情教育,坚定发展理念和信心,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渗透和侵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以及充分利用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有利发展机遇,通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跃升,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西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显得软弱无力,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但是,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所享有的优先话语权以及几百年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先机,再加上全球化在某种情况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从而使它们在面对中国这样一种“异质”文化冲击时,不仅不愿接受现实,还以一种嫉妒的眼光看待“中国模式”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甚至采取一些卑劣的手段污蔑中国的发展方式,千方百计地利用中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制造麻烦和事端,借以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阻碍中国的发展,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中国的文化和价值渗透。而当代大学生是在和平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出生和成长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接受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缺乏“安全意识”,对西方一些具有极强欺骗性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缺乏辨析力,容易受骗上当。因此,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国情世情教育,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及发展现状,了解中国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所经历的艰辛与探索,了解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与曲折,了解经过30多年来国家的每一步发展变化所付出的辛劳和代价,了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几代国人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从而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道路、发展成果。要通过教育,让青年大学生充分了解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和平、合作、发展的同时,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必须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继续充分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确保改革发展大业顺利推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前景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 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洪晓楠.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刘书林.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宁先圣,石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 邓卓明. 社会思潮专题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 余文烈.全球化、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未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04):

[7] 丁银河. 全球化思潮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2):06-11.

[8] 郑一鸣,李智.世纪之交的反全球化思潮及其对全球化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112-116.

[9] 龚振黔,孙树文.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契机[J].思想教育研究,2006(11):79-83.

[10] 张耀灿,梁建新.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西方思潮引导的方法论思考[J].思想 理论 教育,2006(23):112-115

[11] 戚务念,何齐宗.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26-30.

[12]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路径探究[J]探索,2012(2):13-17

[13]赵建伟高校网络德育场的构建和运机机制研究[J]探索,2012(3):146-150

上一篇: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范文下一篇:老师谢谢你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