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6

3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区域规划即对区域范围内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1,2], 对于解决要素空间布局、不同层次规划衔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 3S技术为区域规划中空间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2 重要名词解释

2.1 遥感技术

所谓遥感技术, 简称RS, 是指在远离目标状态下判断、测量并分析目标属性的一种特色技术。作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 遥感技术具备动态化、便捷性、信息量大的特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 信息迭代迅猛, 利用传统数据采集方式以获得信息的方式无法有效满足规划编制及管理审批需求, 而遥感技术提供的高精度信息可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

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简称GIS, 是指以计算机PC为平台, 对具备空间属性信息的地理数据通过输录、储存、查询、空间计算、多样化表达的技术集成平台。该技术平台还能动态描述复杂地理信息, 通过构建时间、空间关系, 研究地理系统变化、发展、演变规律。地理信息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科学管控、系统分析空间数据, 来反映地理空间特征及其不同元素间拓扑空间关系, 以辅助科学决策。

2.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又称GPS, 是指自美国通过20年的开发研究, 在1994年成功部署完成的卫星导航技术系统。它针对地球全天候、迅速、精准的定位技术, 在工程、规划、测绘等不同领域得到广泛运用。GP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因快速、精准的空间定位, 从而提供便捷的的测量、定位、导航。

2.4 3S数据集成平台

3S集成平台, 可为数字城乡规划打造方便、动态及整体性强的对地观测体系、空间目标分析体系、智能化辅助决策体系、可视化交互实时体系、空间规划仿真与动态评估体系。3s数据应用平台目前的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3]: (1) 利用GIS数据库构成的电子地图与GPS接收机相互补充的车载、机载等导航体系, 给城市交通管理者、交通设施建设者贡献信息保障与方便使用; (2) 利用GPS接收机来进行数字化航空摄影, 遥感技术提供的数字化影像图获取信息, 并通过和地理信息系统充分衔接, 获得在数字城市的数据, 搭建地理信息系统的每级子系统 (地产、规划、市政等) ; (3) 通过GPS与GIS的集成平台, 合理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中。

3 基于3S技术的区域规划系统的功能实现

3.1 三维立体显示及模拟飞行观察

三维立体是由提供高程信息的数字高程模型以及提供平面坐标的表面纹理影像来构建的。在Arc Map、Arc Scene下对grid或tin都可以全方位的观察。如关于景观的生成, 可采用在Erdas Imagine的Virtual GIS功能模块完成[4]。若矢量数据与与数字高程模型相同的坐标系统, 也可以向生成的以影像作为表面纹理的三维立体上加载矢量层。

3.2 规划数据的时空数据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信息背景复杂, 不仅需要定性和静态、定量、定位和动态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而且需要高效、迅速和准确的处理。GIS系统的出现, 为复杂的城市元素的各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3.3 规划方案的辅助设计

GIS技术在前期资料收集阶段, 可建立规划区域的GIS现状基础数据库, 为方案设计提供空间信息的检索、动态更新服务;GPS技术能在项目空间定位、选址中。在规划分析决策阶段, 可基于GIS基础数据库, 为各类型规划编制的因子分析、方案确定提供空间决策辅助。在规划成果制作阶段, 提供基于GIS标准的数字产品, 方便规划管理部门管理。

3.4 规划方案的空间效应分析

对于城市中涉及重大基础设施诸如“多规合一”、道路系统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等各专项规划, 涉及空间区位的部分可以通过叠加分析、拓扑分析来发现各专项规划中重叠的部分并辅以局部修正。另外, 可通过3S技术中的可视化功能, 确定待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项目是否对周边的环境、产业功能的发挥、未来城市发展选择等产生过多的外部负效应。

空间效应分析还能够为规划管理与决策者及时发现规划成果与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专题规划、省 (州) 或大区层面的专题规划相矛盾的地方, 及时纠正规划成果, 与上位规划充分衔接, 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未来规划成果的审批、规划方案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与比选

区域规划涉及范围广、系统性强, “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5]的论证说明区域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同于传统的规划手段, 3S技术可就规划设计方案, 进行土石方填挖平衡、房屋拆迁量影响计算等经济学研究, 利用专业化模型来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内部用地功能结构分析、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分析, 预估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利用G1S的专题图对规划设计成果予以丰富, 遥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可用来建立规划蓝图空间模型, 加强城市规划的视觉表现力。基于3S的区域规划系统较易实现将各种规划方案发布于网上, 实现公众参与。

4 结语

应用3S技术对区域规划统筹不同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城市间发展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 但目前我国3S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尚不成熟, 如管理体制落后、技术及人才不完善、缺乏与其他技术的综合、空间数据获取及共享存在不足等问题, 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努力克服, 将为3S技术在区域规划中的深化应用和建设数字城市起到重要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区域规划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本文在介绍3S技术基础上, 探讨了3S技术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以期为区域规划决策更好服务。

关键词:区域规划,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规划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王黎名, 文辉, 王英.重庆市区域规划电子沙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理研究, 2005, 24 (2) :304-309.

[3] 范文兵“3s”技术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6 (I) :16一17.

[4] 李丹与付宗堂, 浅谈三维立体的生成, in第六届Arc 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2004:北京.

3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测绘技术分类

当前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应用的测绘技术, 也被称为3S技术, 即RS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

1.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系统组建起的全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通过多种地面信息采集设备, 将相关信息传入或录入电子计算机系统之中, 通过系统的分析检测后进行归档和整理, 形成规范的地理信息数据, 对地面做到有效的监控。

2.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是用来使海拔较高的测绘仪器能够接收到地面的信号。传统的信息传递设备往往在海拔较高地区或者外太空去的信号接收能力较弱, 导致信号受阻, 不能很好地完成土地测绘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则能够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捕捉、辨别地面信息, 从而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信息数据管理。

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快速对地面位置进行定位, 精确性和时效性很高, 定位和导航是其重要功能, 对获取地面信息十分重要。

二、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1.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更新的重要手段, 在调查过程中一般会利用遥感技术对调查地区的遥感图像作为底图进行参考, 并找到土地情况、变更资料等相关文件, 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实地的调查。对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土地权属进行信息的更新录入, 建立或更新地理信息数据库。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为了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了解, 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宏观调控, 从而保障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计划和应用, 确保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能够为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 以及对土地的用途进行管理, 除了规划和管理之外, 还能够保护农田区, 对建设用地的审批提供数据支持, 为土地调查提供相应的图件和数据资料等等。

2. 土地规划设计应用

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土地规划和设计管理提供有力且准确的数据依据, 提高了土地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土地规划设计需要对土地信息有深入且全面的了解, 对相关数据信息的测量十分重要。利用测绘技术能够对我国的任何地区的土地规划设计目标进行信息的采集, 获得它得到位置、大致图形和对地质环境的简单判断。然后再通过与实地勘查数据的结合, 构建起土地模型, 为土地的规划和设计利用提供强大的资料保障, 提高规划管理的科学性。此外, 随着当前科学的发展, 通过测绘技术还能够对土地进行全面的分析, 构建庞大精准的数据库, 方便土地规划和管理人员对相关信息的利用和查找。

3. 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

利用测绘技术能够对土地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辨别和分析, 确保土地资源利用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传统的测绘手段往往是现场调查和检测之后, 通过土地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上报, 并且由相关部门进行统计和录入, 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土地资源的利用信息更新不及时且容易出现误差。而采用3S技术的测绘方式能够利用高新科技, 对土地利用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 发挥遥感卫星和GPS的精确监测和管理功能, 使得土地利用和测绘变得更加方便和及时, 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提高了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程度。除此之外, 利用3S技术的动态监测还能够通过土地信息的利用变更进行处理和数据的存储功能, 对每次土地利用信息的变更都进行保存, 从而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变更趋势做更有效地预测和规划管理。

4. 土地勘测界定的应用

土地的勘测界定是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 利用测绘技术能够对土地的开发、转让和复垦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对土地范围和面积的勘测节点, 能够为国有土地审批和地籍判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在勘测界定过程中, 利用GPS对土地边界进行定位, 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出土地面积及边界情况, 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 从而建立起该土地地区的数据库。另外, 利用GIS技术可以将土地勘测界定和土地数据进行处理, 使内业、外业数据保持一致, 使土地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实现全面化, 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保障。

5. 在土地执法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使得土地执法部门能够利用新技术对土地资源使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快速打击, 利用遥感技术和定位技术对相关土地进行监控, 防止出现违法违规用地的现象。发现之后, 知法队伍可以利用新技术进行取证, 对地图中存在的土地违规违法现象进行定位, 快速达到土地利用现场, 及时治理违规土地利用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基础资源之一, 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是提高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当前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测绘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当然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应用问题, 在实际情况中需要不断摸索总结, 提升测绘技术应用水平。相较于传统测绘方式, 测绘中的3S技术结合了当前先进的科技水平, 能够有效的提升当前测绘工作的效率, 为土地规划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促进了我国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 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地位逐步上升, 变得愈加重要。要想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规划和管理, 使用测绘技术对土地进行测量、检验和规划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本文将针对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测绘技术,土地规划管理,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 叶蔚, 叶立.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7 (04) :121-122.

[2] 李铁.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6 (25) :63-64.

3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2009年国家测绘局下发文件要求大力提升测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测绘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这充分说明测绘技术以及装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测绘学是研究地球内部、表面及外层空间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测绘学有不同的学科分类,主要分为大地测绘学、摄影测绘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其中工程测绘测量学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是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一、测绘技术应属于信息技术

传统的测绘技术领域包括大地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地图制图与制印技术、海洋测绘技术以及测绘仪器制造技术等。当代测绘高科技主要是空间定位技术、航空和卫星遥感技术、地面一体化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通信技术和系统技术而带来的上述技术的集成。它是以研究地理信息为主要目的,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地理信息的几何物理性质的探讨,研究地理信息的度量方法,研究地理信息如何产生、提取、变换、检测、传递、存贮、识别和处理,以及研究如何表达和应用地理信息等这些均属于当代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凡是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信息打交道的技术均应称为信息技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测绘技术应该属于信息技术范畴。

二、测绘技术的现代化要以信息技术为发展方向

测绘工作重点向开辟信息市场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测绘生产管理方式从生产事业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测绘生产单位承担指令性任务的比重逐步缩小,而计划外的开发性任务将大量增加,城乡建设与规划国土的全面规划与整治、资源的调查与开发、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对测绘技术和测绘产品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这些因素必将导致测绘市场的活跃。测绘市场包括测绘信息市场和测绘技术市场两个方面。测绘信息市场侧重于测绘信息产品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内的交换和流通,测绘技术市场侧重于直接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有偿服务。可以预见,今后用户需要测绘市场提供的不仅是线划图产品,还要有影像产品;不仅是模拟产品,还要有数字产品、专题产品、硬件产品、软科学服务、动态信息等,这些都需要测绘行业去开拓。

三、测绘行业的主要技术政策

测绘高科技的发展,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导致测绘行业摆脱经典的测绘产业的组织和结构模式,但今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测绘新技术体系不可能完全替代测绘生产中的常规技术体系,常规测绘技术仍将在测绘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测绘单位和测绘科技工作者必须把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和常规测绘技术的改造放在主要地位,要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之间,建立起一种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过渡体系。实现测绘生产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不仅仅是将模拟图转换为数字图,而是实现基础地理信息从采集、存贮、管理到产品输出整个流程作业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系统的、整体的。所以,测绘单位必须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加以实现。当前,测绘单位要全面完成常规测绘技术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过渡的技术改造。

四、测绘行业要组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1∶500—1∶10000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地籍测量、地下管线测量等需要的机助成图系统,应有数据库、图形库编辑功能,能够和野外观测电子手簿实现接口。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一轮的更新基本图中,全面实现航测数字化成图(局部地区不排除全野外数字成图),并建立全站仪、电子手簿在野外直接对数字地图进行修测(大面积集中修测亦可采用航测数字修测),使数字化成图一体化。各类工程图施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放样,市政工程的定线以及各种工程的竣工测量等均应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系统,其数据格式应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接轨。

五、GPS定位技术在测绘行业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批准建立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的用途十分广泛,诸如海空导航、车辆引行、导弹制导、工程测量、动态观测、设备安装、时间传递、速度测量等许多方面,能为城市及各重点工程项目建立各等级的控制网和精密工程控制网,重点掌握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布网原则、精度要求和作业技术方法。学会网型的设计、仪器检验方法、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坐标转换、平差计算等问题的处理。在城市规划管理、市政管理、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气象学、土地管理等城市管理方面,GPS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机遇。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和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召唤,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测绘技术体系正在向以“3 S”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转变,测绘行业也正逐步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过渡和转化。

(作者单位:郑州市中牟县天宇规划测绘队)

3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为止,岩石的勘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必须加紧对勘察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大量培养勘察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积极引用新设备,不断推动岩土工程中岩土勘察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现状,随之对岩土勘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现状;措施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高层建筑也不断兴建,传统的工程勘察方法和手段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需要,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工程勘察技术缺陷问题。

一、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现状

1.岩土勘察规范的混乱与技术人员素质不齐。我国的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种规范规则, 很多都是从照搬国外同类标准, 再加上国情调整演变而来,不同的工程施工管理部门所采用的都是部门标准。在岩土勘察中也是如此, 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标准与地质工程的勘察标准就有很大的差异, 而同样是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 也会因为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 因此岩土勘察规范管理是非常混乱的, 没有一个可以统一执行的标准规则。这就使得岩土勘察中的工作量与数据失去准确性与可靠性, 各部门之间的勘察结果不能共享, 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施工的困难。同时,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来源复杂, 很多是非科班出生, 没有接受系统的勘察教育与培训, 这也使得先进的勘察技术与勘察机械设备得不到准确迅速的推广使用, 进而影响我国岩土勘察的发展。

2.岩土勘察过程中监理力度不够。岩土勘察是为岩土工程的施工做准备的阶段,为了确保岩土勘察的质量,必须对岩土的勘察过程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理工作。但是在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很多的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成本,对监理工作往往不加重视,使得岩土的勘察缺乏监理而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勘察人员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对勘测数据进行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还忽视了对岩土工程中的某些部位的勘察等。这些不当的行为会使得施工设计发生偏漏,使得实际施工设计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还会出现负责人贪污等情况,加大了勘察的经济成本。

3.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采用不够合适。勘察测试手段、方法使用不当的主要原因是对勘探装备、取土器规格、勘探手段以及取样方法等的适用性、合理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出现诸如对静力触探装备未定期标定、贯入速率未严格控制,甚至仅仅使用静力触探来替代全部的勘察工作; 还有在碎石土层中做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未连续进行; 在未清除孔底废土的情况下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等情况不时地出现。

二、 岩土工程技术中岩土勘察改进措施

1.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10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相对传统的钻探方法,工程物探技术使用时受场地、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少,具有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物性条件的适用性越强,解决问题的可靠的性越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强化岩土勘察机制建设,健全监理机制。因为岩土勘察监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施工计划不当,对整个工程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必须要健全相关的岩土工程勘察的监察机制,制定好勘测监察目标和指导方案,提高勘察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勘察现场和整个过程的监理,以规范勘察作业,实现安全可靠勘察。加强对勘测工作量和勘探质量的审查工作,严格监控工序流程,及时对不良的现象进行控制和处理。对工程测绘、界面划分等基础性工作的开展要重点把关,加强监控的力度。对勘测报告的数据参数要加强审核,将质量控制落到实处,对统计资料的审查要注意分析它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尽量减小误差。比如对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审查时要特别注意地质层各层的水渗透系数,可以参考渗透系数,下表为渗透系数表:

  1. 加強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三、发展趋势

在岩土工程取样技术方面,其地质钻探技术、岩土取样技术等朝着标准化发展,混凝土的灌注桩取心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确定岩土参数上朝着原位测试技术发展,并且非破损探物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上,原有的技术也在不断的翻新,并不断地有新方法被应用,现在常用的方法有砂石桩、CFG桩、劈裂注浆、夯坑基础等,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都是勘查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而且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数据库技术、测绘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CAD技术等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岩土勘察中来,并且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它能够更有效地对岩土工程的地质及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和预测,而且其勘察信息资料更为准确和可靠,数字化工程勘察技术还将会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与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相结合,对工程的勘察将会带来更便利有效地勘察成果,为设计人员的工程设计提供更为全面、准确、详细的勘查信息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对后续的方案选择和具体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准确全面的勘察报告是工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我国当前的岩土勘察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我们只有注重勘察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勘察技术, 在勘察过程中及时采用先进的精密的勘察仪器设备,制定岩土勘察的同一行业规范, 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因此,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 制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事业也有重要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袁联中.浅议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9(26).

[2]潘洪远,覃绪坚.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管理[J].科技风,2010(20).

[3]唐敏.在建筑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探讨[J].科技传播,2010(16).

3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森林资源监测任务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森林的资源消耗, 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进行森林资源的监测工作, 就是预测与监督森林资源的减少或者增加变化情况, 其目标是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掌握森林资源现今的情况和变化情况, 预测发展趋势, 可以将其使用在林业方针的制定方面, 也可以使用在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方面。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在功能方面具有多样性、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动态性, 因此, 人们对其进行研究工作需要借助一些模拟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地图是人们最早使用在森林认识的模拟工具, 使用GIS作为支持的电子地图, 是人们进行森林研究的模拟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使用3S集成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地观测系统, 使人们对环境功能、森林资源的认识可以建立在地球外, 有效达到森林资源监测的自动化、数字化、动态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

2 森林资源监测技术要求

2.1 集成化

伴随森林资源的监测功能变得越来越丰富, 检测技术集成化也有了新的要求。以往的监测属于分离式或者离散式的测算、绘图与用图的过程, 每一个环节都相互独立, 没有一定的联系。例如野外监测可分为水准、量距、测角三大要素的监测工作。现代的监测属于集成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具有集成化的特点, 现代的电子监测仪器在森林资源的监测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GPS接收机、全站仪等, 属于能够对空间三维坐标进行直接监测的集成化的仪器[1]。但全站仪、GPS在监测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为了有效解决所有环境下的空间监测, 21世纪还会出现超站仪, 有效解决各种空间的森林资源监测的问题。

2.2 动态化

由于灾害频繁发生, 森林资源变化呈现动态的趋势。以往的森林资源监测工作, 基于观测目标固定的条件上, 数据处理和技术要求比较简单, 到现今的森林资源监测, 已经超出了土木范围, 服务对象进入到监测的大系统中, 能够对一切的运动物及数学特性、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生物学特性的指标进行相关的监测。

2.3 数字化

以往的森林资源监测把终点设立在模拟地形图基础上, 在森林资源监测的过程中, 将会出现大量的数据, 使用这些数据有利于分析资源变化情况, 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以往监测内容没有实现时, 通常把原因归结为监测人员野外的观测精度存在误差。使用数字化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在测量环节、采集环节以及传送环节的效率, 确保森林资源变化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4 自动化

以往的森林资源监测,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野外探测工作,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不仅花费了许多的精力, 并且难以满足多变的森林状况的要求, 因此, 需要使用具有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功能的技术, 才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监测效率, 并起到节约成本支出的作用[2]。

2.5 智能化

伴随森林资源的系统和监测技术不断发展, 如何帮助使用人员更加方便地使用到这些技术, 是现今监测发展的新要求。而智能化的技术就能够满足这项要求。通过在森林资源的监测系统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能够有效提高监测工具的使用和操作。在监测的过程中具有便利性和协作性, 给监测系统的推广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 GPS、全站仪也已经朝着开放式、智能化的方面不断发展, 给森林资源监测的智能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 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监测

3.1 遥感技术

使用遥感技术来调查森林资源和监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 可以使森林资源信息变得综合化, 是现今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遥感技术有着观测面积广、多波段成像、周期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中。航天遥感图像的信息数据是陆地卫星的TM数据, 联系地面调查数据的辅助图像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 建立起数学模型, 使用计算机进行遥感应用模型的研究分析, 有效监测森林资源动态。

3.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集成多项技术, 使用地理要素作为数据源的属性、图形以及空间调查的一种软件系统。现今已经广泛使用在森林系统中, 总得来讲,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一个由计算机支持的系统, 是外部设备、计算机、应用软件、地理数据等的集合[3]。其中, 空间分析功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学知识和地理数据库的集合体, 其数据建立于地理坐标的条件下, 可以对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通过使用地学模型, 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 有效预测动态变化情况, 从而实现规划服务和生产管理。

3.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给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动态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的使用, 已经从以往的测绘行业朝着动态控制、精细管理以及森林保护的监测方面转变。使用GNSS参考站接收机以及各种移动应用的终端, 能够有效构建森林监测工作高精度的位置服务系统和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 可以将其使用在多层次、大尺度、全方位的森林资源监测与控制体系中。通过有效整合各项信息数据, 从而提高空间信息数据的共享能力, 使用SOA面向服务的体系, 有效提高林业调查信息化的效率, 并且以此作为基础, 给各类的业务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技术方面的支撑, 加强林业业务的共享水平, 提高林业信息化的服务水平。

4 结语

本文分析研究了基于3S的森林资源监测, 了解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任务和对监测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并且分析了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监测, 希望能够加强森林资源的监测工作, 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

摘要:森林资源监测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实现森林资源监测的高效智能、功能集成化、动态实时性等, 提出了有关森林资源监测的目标和技术要求, 研究基于3S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从而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实时化和准确性, 给森林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3S,森林资源,监测,森林保护

参考文献

[1] 李东升, 王伟.森林动态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森林工程, 2012 (6) :69-71.

[2] 胡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评价的3S技术体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 (2) :24-25.

3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3S技术在不动产外业测量工作的方法

1.1测绘体系分析

在作业小组的整体测量过程中, 需要根据RTK的整体变化情况对其图根的结构进行良好的把握。同时, 利用数据性的变化使得其相应的测量标准得到良好的基线控制。这样, 在选择进行控制点的采集时, 图根点可以结合其标石和钉测作为标志性建筑物, 使得GPS-RTK方法施测距离得到良好的改变。在进行基准站和流动距离的变化监督时, 其相应的基点距离应该不应该超过2KM。

在独立施测的层次上, 也需要根据标准差的范围进行数据性的控制分析。这样, 在细部点的测量中, 两次观测坐标互差不大于3CM, 取中数作为最终成果。在外业数据的采集方面, 需要结合数字的解析及采集的变化情况, 使得其相应的数据采集范围更加明确。在针对地形、地貌和地物的层次绘测中, 可以使用统一的编码对复杂的地形进行技术的统一定制。这样, 在不同的要素结构中, 其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要素。因此, 在控制测量时, 还要对其几何位置及数据表现及测绘的信息结构进行全面性的调整, 从而使得3S技术得到较为集中性的应用。

1.2不动产绘测的要素分析

在进行各类建筑物的绘测分析中, 需要对其外围的轮廓变化情况及建筑物的变化进行测绘信息的反馈。一般情况下, 可以注记层数, 1:500DLG, 对于临时性房屋可以采用不同的取舍性进行房屋变化趋势的测绘调整。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 可舍去。

可以按照相应的图配结构进行测绘结构性的调整。这样, 在城楼、城门、豁口均应测定;围墙、栅栏、栏杆等标准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 需要考虑其相应的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并对偏离的方向进行重点的测量。对于悬空部分的建筑物, 可以结合其支柱实测的情况, 并配置符号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 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 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二、3S技术在不动产绘测中地形要素测量的应用

2.1地形要素的配合

在整体的测量过程中, 如果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 在整体性测量中, 常常难以准确地进行表现。因此, 在进行体系测量中, 需要结合其水系及地物位移的情况进行0.3mm或缩小1/3表示。

在独立性地物及其他重物相互重合的过程中, 需要在间隔0.3mm的情况下, 使得其相应的独立物能够得到完整性的测绘。并使得房屋建筑物的整体变化情况及边线的距离能够得到脚线的重合。这样, 在利用图测将整体的沿线体系绘测完成以后, 其相应的建筑物结构也能得到良好的替代。在进行建筑物沿线的结构分析中, 可以将双线道路与房屋的边线绘测进行重合。同时, 在主道航线的控制中, 需要对其中心位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清晰测绘。

在具体的测绘中, 可以每隔3~5cm交错绘出3~4节符号。在管线架空的过程中, 需要将地界位移的变化进行双线道路的测绘控制。这样, 当图式及符号难以满足区域内侧的需求时, 可以自行设计新的绘测符号让图形的编辑更加清晰。同时, 在进行数据的处理中, 需要结合计算机的信息数据进行野外补测或重测

2.2内业采集方法

在采用区域影像进行基础图件的测量过程中, 可以结合立体影像对界址点坐标及地籍对内业采集的方法进行全面性的优化。在测标轮廓线上, 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完善。在内业建筑采集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构筑的整体情况使得其空间拓扑关系更加明确。在进行内业采集时, 还能采用独立标记的方式将3S技术与绘测体系相互融合。这样, 在补测中也可先进行立体补充采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补测。在界址点的信息采集过程中, 可以根据影像的分配变化进行精确度的控制。并在3个像素以内进行不动产绘测的结构体系的优化。在建筑物的精度分析中, 可以结合内业采集的信息变化进行不动产测绘的全面控制。最终使得3S技术体系得到良好的应用。

三、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数据库的建设

在地籍数据的整体分析中, 需要对地籍编码的变化进行全面性的编排及融合。按照不动产绘测的规律, 需要对3S技术体系进行数据性的完善。同时, 在数据的整体建设中, 还要按照相关信息数据的规定对其录入的信息数据进行主要内容的分类, 并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对属性数据进行不动产的基础绘测。在进行基础信息的定位过程中, 需要对测绘的信息数据进行信息比对。并采用多个界址线进行数据库格式的统一。这样, 在进行数据的统计中, 可以采用Arc GIS Geodabase数据库格式要求。对数据库绘测结构进行相应的分层, 其整体的结构绘测如下所示:

从上表中, 我们能够十分清晰的看到, 在不动产的绘测中, 首先需要定位基础, 然后对行政区域及地貌进行全面性的侦测。并做好地貌的等高线及土地权属的规划。在土地不动产的测绘及控制中, 对约束条件及属性表名进行体系层的结构化分析。最终使得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在高程注记点及不动产测绘信息的分析中, 要结合3S技术的体系变化对整体的绘测及勘测的效果进行提高。根据野外数据采集作业的变化, 在整体的测绘中, 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性的采集, 并对内业数字系统的硬件进行全面性的配置, 绘制的地籍图精度符合《设计书》要求, 各种地形要素表示基本齐全, 图上各种注记正确, 注记位置恰当, 地理精度及数学精度良好。地籍要素齐全, 表示正确, 输出的各种表格规范, 全面满足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应用的要求。

四、结语:

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其能够使得3S技术的应用效率得到全面性格的提高。在进行不动产测绘的过程中, 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3S技术体系得到全面性的优化。在内业采集及地形要素的配合中, 需要对地籍数据进行全面性的计算。最终使得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更为良好。

摘要:在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 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整体的测绘效率, 在进行测绘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不同的测绘环境使得3S技术得到全方位的应用。但在实际性的应用中, 其依旧会面临测量及数据测绘的计算难题。本文主要针对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3S技术,不动产测绘,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伟.3 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4 (25) :24-25.

[2] 赵阳, 傅晓海.3S技术在现代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安全 (学术版) , 2016 (04) :126-130.

[3] 杨邦礼.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6, 31 (04) :112-113.

[4] 刘金欣, 潘敏, 李耿, 马春虎, 侯静怡, 孟繁蕴, 赵春颖.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J].中草药, 2016, 47 (04) :695-700.

上一篇:施工人员现场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品牌频道形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