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素养范文

2023-09-23

劳动教育素养范文第1篇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应强调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學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水平和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素养;教育;改革;创新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应强调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动手能力。其培养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1.注重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教学;2.让学生接触实际物理问题;3.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水平和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我担任我校普高班和机电专业的物理课,在讲到物理课中的力矩一节时,我把学生领到我校的机械零件室,从机车传动原理讲起到机车力矩的传递。但当我指着机车的传动轴和万向节问到这些是什么零件时,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答不上来。这不得不迫使我再次考虑如何讲解力矩这一节。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考虑主要是职业学校的课程框架上安排不合理。

2.教育理念陈旧。重知识结论直接传授,轻学生自主探究。新课程理念强调,科学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使之在探究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发现,进而建构知识体系。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总是摆脱不了直接传授客观规律、原理和结论的教学套路,无法让学生亲历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重视知识结论的直接传授,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其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和生成性知识的获得。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僵硬地理解客观真理的准确性。

3.书本知识的传授与科学素养教育脱节。重知识的传授轻学习方法的培养,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死抠教材、死记硬背”,而没有把学科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科学、全面、主动发展上来,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如何科学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如何主动的适应客观世界、如何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上来。这是造成教育所培养的人缺乏全面的科学素养的直接原因,也是导致学生缺科学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

二、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教育的实施

1.课外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科学素养的基础是科学知识和技能,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注意传授课外的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讲“匀速圆周运动”一节时,给学生讲解自行车的有关力学知识:为什么自行车的刹车主要放在后轮上。先讲刹车原理,后讲前轮刹车的问题和危害,再讲后轮刹车的合理性。(如果刹车在后轮,在猛刹车时,后轮不能转动而在地上滑动,人体的动量虽然也有造成转动的趋势,由于前轮可以向前滚动,因此不会发生翻车事故。)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实践和体会一下,但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讲热学知识时,跟学生讲解姆潘巴效应,让学生亲自实验,看到现象,讨论并解释这一现象。这个问题很有趣,学生很愿意做。

2.物理教学和专业课相互渗透。机电与机制类专业的基础课中的工程力学知识和高中物理密切相关的。也可以说物理是工程力学的基础,在物理课上讲解工程力学的相关知识实际上就是物理知识的延伸和具体专业运用。例如:讲力矩时 讲解工程力学中的力线平移定理和机动车的转向控制及刹车控制;讲热学时,讨论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和刹车起热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讲电磁学时,讲解机动车的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问题;讲能量守恒时,讨论机动车的能量转换问题和机械能守恒问题;讲光学时,讨论机动车的倒车镜的原理和应用等等。

3.对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在1995年5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对创新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地位的高度概括。创新教育重在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所谓天才,不过是一种非习惯性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已。”在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结合各个知识点讲解我国的科技新成就,如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新成果。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讨论物理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开拓新思维,立志创新的能力。其实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也改变不了命运,只有把知识融会贯通,经过自己的创造性应用,才会变成巨大力量,从而改变人的命运。

对于学生的创业教育,主要强调创业意识,而不强调创业过程。创业意识是建立在文化知识、创新能力、态度和意志品质上。在物理实验方面,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器材及仪器的选择、组装、调试及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就是让学生体验实验的严谨性和求知中的求实、进取、乐观、公正、合作、献身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4.利用物理知识反对伪科学。物理学科的知识离我们的生活最近,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的现象也最多。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地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活动。如都市报道中的自来水和纯净水分离器、自发电电动车、论文抄袭现象、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等等。提高学生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真伪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物理学之美是科学美的一部分,科学实践证明,科学越进步,理论越真,科学美的光辉也就越灿烂,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大力宣扬物理学家的美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书本知识,给学生讲解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的美学思想,从物理理论和实验中感受物理学理论的简洁美、和谐美和形式的辉耀之美,对于理解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发挥物理学科在德育,智育,美育中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但要想成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要求教师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有渊博的知识,有科学的远见,具有先进的教育技术,具备操作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仪器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正华.教育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6第一版.

[2]叶奕乾.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4第一版.

[3]邢红军.物理·技术·社会[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第一版.

[4]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6第一版.

[5]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第一版.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4.第一版.

劳动教育素养范文第2篇

探讨媒介融合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媒介自出现之日起,就不断交融、聚合,相互激励、竞争,共同发展、进步。媒介从上古时期的非语言媒介发展到语言媒介,从实物媒介发展到符号媒介,从纸质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后者超越前者,但又包容前者;前者孕育出后者,但又独立于后者。两者一直构成发展又并存的关系。媒介教育也在其中担任和谐共荣的角色。

“融合”一词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媒体间的整合”正是这一时期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整合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传统媒体在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时的竞争压力。

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信息平台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传统媒体介入、整合新兴媒体是其必然的选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媒体特质开始得以不断彰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敏锐的大众传媒的弄潮者就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媒介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多的传媒公司开始进人互联网行业,实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许多报纸都开始开设网络版,或者干脆直接建立自己的网站,电视台也开始把部分视频节目上网,广播的在线节目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激发了与媒介相关的企业强烈的赢利欲望。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媒体整合浪潮的形成。“媒介融合”这一全新的词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被大众传媒的从业者频频提及。

作为媒介融合的早期形态,不同媒体的整合已经发生并正在进行,即便如此,我们同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媒体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的压力所引致的融合并非媒介融合的本质,归根结底,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技术的力量。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媒介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浪潮。

要对“数字技术”作出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很困难的,但是数字技术的本质特征却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兼容、共享、开放”,具体而言,不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以“0”和“1”的数字形式进行处理,并通过不同的传输平台传播,而受众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终端来接收。终端可以是收音机、电视机,也可以是计算机、手机、PDA等。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媒介内容的存储和共享提供了可能,并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上泾渭分明的媒体之间的界限。在数字技术时代,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样一种数字格式来存储,从而最终都成为数字传媒。它表现为,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以往只有单一服务的网络(如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可以不同程度地承担其他网络的职责;一直局限于特定业务的媒介组织也开始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尝试着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以广播为例,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广播开始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由单向传输转为交互传播,由区域业务转为全国乃至全球业务。

数字技术的出现,所打破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从大的平台来看,把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编码成“1”、“0”符号进行传输,成为电信、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的共同语言。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而无任何区别,允许语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这实际上打破了以往泾渭分明的电信、广电、信息三大领域,也就使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成为可能。

社会的媒介化肇始自19世纪30年代大众媒介的出现,但媒介化的突飞猛进则自电视普及之后开始。电视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并大大增强了媒介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即便如此,在新的媒介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出现之前,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依然是有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出现,媒介融合才实现了相较于数字技术时代的全新跨越。

相比于Web1.0而言,Web2.0以个人应用为核心线索,互联网的使用者可以自己提供网络内容并进行复杂的交互沟通,构造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其应用以博客最为典型。博客的兴起,使得媒介受众的“碎片化”开始发端,传统的权威的电视节目或者报纸专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新闻来源。在美国,以博客为平台的个人电视台已经初具雏形,在未来,更多的博客将与媒介紧密结合在一起。

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但仅仅通过媒介营造的虚拟空间来构造媒介化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媒介化社会从其本质上讲,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媒介深刻影响下的“媒介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媒介化社会构建对现代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无论教育者、教育对象,还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都面临巨大的改变。媒介消解教育者的权威,媒介决定知识的存在状态,媒介解放教育对象的被动性,媒介进一步决定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英语与计算机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这正是媒介社会的必然选择。但这只是媒介的基础内容。如何进一步了解媒介特征、如何有效使用媒介、如何使用媒介促进高效率的学习,正在成为教育的主导课程。

中国社科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建议,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媒体教育来提高青少年认识和利用媒体的能力。具体来讲。媒体教

育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 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体;2 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 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 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

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理事、媒体教育学家约翰·庞甘特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这十大目标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以下是这十大目标的具体内容:1 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有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读者和观众;2 向学生介绍各种媒介的历史发展情况;3 讨论并辨析媒体的主要用途;4 辨析各种不同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5 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组织等因素;6 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操纵能力;7 使学生能够对媒体讯息进行评述、解疑、分析和评估;8 使学生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9 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对媒体讯息加以选择;10 如有可能,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媒体产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用LenMas-terman的一句话概括,便是“批判性的自主”——学生一遇到信息,便有能力自主地质疑和分析。

我国的媒介教育,首先是科学媒介传播观念的教育,包括媒介信息观、媒介组织观和媒介生态观的培养。其次是正确的受众观的培养,包括理解受众概念、了解分析受众行为、思考不同媒介接触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及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最后是培养负有责任的传播行为,包括传播行为的树立、媒介信息制作方法的获得、学习媒介信息传播途径及方法、学习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传播行为。

从教育学角度思考媒介教育课程,包括媒介教育学科内涵、课程实质、学习目标、课程及相关课程大纲、媒介教育的教学、教学模式和保障措施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大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丰富和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中国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可以了解媒体语言、媒体信息技术,懂得媒体再现现实的特性,反思媒体信息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传播影响及效果,同时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当受众在心智上能够穿透媒介所建构的迷障,才能不被媒介所左右,才能拥有个人自主能力去分析选择媒介传播信息内容,进而通过理性思维与对话去影响、督促媒体改善其传播内容,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编校 郑艳

劳动教育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职业素养

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技能水平或者是职业能力,同时对于人才的人文素养即文化素质与内在品质;以及对于职业素养即个人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方面也有极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主要为技能加素养的综合表现。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当与社会需求同步,积极的探索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而为其融入社会、胜任岗位能力提供有效的保障,并再次展现学校一流的人才培养效果。

1.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必要性

为了能够对高职院校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效的探究,文章首先对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必要性进行简单介绍,以为整个探究提供相关的参考,并证实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1人文素养与其必要性

人文素养的定义尚未约定熟成,但是按照社会以及教育界的主流观念来说,人文素养主要可以归纳为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文化基础知识、价值判断以及人内在精神品质方面形成的基本素质。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交流以及道德价值判断观念的教育,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进而培育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人处事的优秀品德,进而使得学生形成较高的人格魅力,获得社会的认可。

1.2职业素养与其必要性

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在职业过程中员工所表现出的对于职业的专业性、积极的态度以及坚定的信念。职业素养是社会职业人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专业技能方面的达标、对职业的忠诚度以及职业道德的养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如果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进入岗位发挥技能水平的适应期就会被大大的延长,进而其与职业的融入性以及被社会的认可程度也很难表现出来。

1.3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成为学院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产业专业性的加强,学生如果只是凭借自己单一的操作技能而不能以较高的综合素质走入社会,其获得社会认可的可能性将会被大大的降低。而如果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能获得文化水平的提升、个人价值观念的改变、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完善,则在毕业时,学生可以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极高的职业素养以及优秀的人文素养来获得专业型公司的认可,进而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得到优化,发展的机会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

2.高职院校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浅析

在明确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必要性后,本文主要结合实际的高校教育经验,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探究,以增强这两方面教育的可行性,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方面的发展。

2.1加强人文基础课与道德教育课程的比重

由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学生进校后教育课程的安排往往主要围绕着专业课开展,因此其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课程以及道德教育的工作较为忽视。而进入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文化基础往往比较薄弱,价值观念还未成熟,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技能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将无法提高。因此在高职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在新生对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有一定的基本认识以后,高职院校应当适当的安排入比例较高的文化基础课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大力推行企业文化课程,将行业、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植入课程,对学生不断地加以强化。

2.2校企合作,以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高校的专业实训课程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如果只是通过校内的实训课程,学生获得的只是单方面的技能提升,其对于实际工作的认识、职业素养的养成并不能有效的提升,这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教育效果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机会,与社会企业合作,一方面接受企业需求的指导,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HR和能工巧匠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抓住企业提供的机会,以顶岗实习的机会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获得职业素养的提升,进而使得学生与社会的磨合时间大大的被缩短。

2.3规范校园学生管理工作,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学生管理工作是校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保障。虽然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可或缺,更应加强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很多时候学生活动、班级班会、辅导员教育课程都会受到专业课程的影响而停止。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地改变这一现象,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活跃、思维开放、学习积极、工作规范的校园环境,进而为职业技能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以及职业素养教育三者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技能的过度重视以及学生文化基础的薄弱,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只能具备单一的职业技能而缺少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的跟随社会的步伐,对教育工作进行探索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应当开设有效的文化基础与道德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校企合作與顶岗实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了保障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应当得到加强,进而在学院内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促使三方面教育合理有效的展开,不断的提升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并将学院人才教育的效果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谭苏,石艳芝,李杭亲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2):103-104.

[2] 李烜.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90-93.

劳动教育素养范文第4篇

摘 要: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着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迫切。

关键词:科学素养;现状;态度;调查

小学科学以前的学名叫自然,这个新名字如果说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的人也会把它忽略,认为它并不重要,在他们的心目中,语文、数学、外语才是正规的课程。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很薄弱。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来说,小学科学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对于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来说,它可能还要薄弱些,科学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学生的兴趣就不大,我们教会学生的可能就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比

如,锅里的米饭烧开的时候冒白烟,在他们的记忆里那就是水蒸气,通过上科学课让学生知道,它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而不是我们说的水蒸气,虽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改变,但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恢复原有的记忆。认为冒的白气就是水蒸气,可见我们的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各国对科学素养的态度

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启动国家级的科学教育推进计划,把科学课程设置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定期进行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美国认为:“美国的未来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向全体美国儿童提供有质量并具有本国特色的科学教育。”并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韩国把培养儿童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基本措施来抓,制定了有关科技教育法规;英国在教育改革中采取了鲜明的科技取向策略,要求通过学校课程来强化小学科学教育;日本小学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使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得以有效地衔接和延续,建议“发展教育体系,在提倡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过程中确保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促使有才能的年轻人从事工程技术职业……”可见,科学教育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小学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反观我们国家,虽然提倡了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主流,在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分数还是最主要的,毕竟现在的教育语文,数学,外语占了主流,素质教育只是浮于表面,如果让你随机地抽取学生,就能发现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多差,有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都不清楚,让人实在无话可说。

三、教师与学生的科学素养调查

1.教师的科学素养

我们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城乡教师科学素养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市区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中科学教师基本上是专职的,科学素养状况良好,科学课的资源投入力度较大,同时课堂教学形式也活泼多样。乡村学校相对不太重视,学校往往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轻视或忽视科学等“副科”,导致乡村学校教师兼职者明显偏多,专职教师稀少,从而导致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过关,再加上课程资源短缺和授课时间不足,其学生科学素养势必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

2.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科学活动则是带有实践性质的科学行为。调查发现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是非常浓厚的;虽然他们的科学活动频率大大超过了大人。但是,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活动频率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对学生目前所能参与的科学实践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小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巨大潜力,他们拥有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把科学兴趣转化为科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科学所能赋予他们的力量以及科学所能带给他们的欢乐。要不断强化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行动。农村学校在一些硬件设施方面比不上城市学校,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田野里进行种植,这个对于城市里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很多学生连西瓜长哪都不知道,这是件令人多么悲哀的事情!

学校教育要提高科学教育的地位,让科学教育成为学校主流的教学学科,提高学校里科学教师的地位,让教师对科学教育产生兴趣,愿意去教授科学教育,这样学校里就会有更多的专职科学教师,专业的科学教师团队,这样我们的科学教师队伍就能长足地发展。有了专业素养比较高的科学教师团队,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就能更加专业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有了强有力的

保证。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劳动教育素养范文第5篇

摘  要:该文主要针对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与实施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然后从文化素养、综合素质、文学修养3个层面分析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现状,最后针对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提出了几点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合理引导,提升文化素养;合理布局,提高文学修养;全员育人,提高内在思想素质;统筹兼顾,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等。将艺术专业人才的资源和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不断提高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水平,满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艺术  素养教育  现状  实施路径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内部的重中之重,备受高职师生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通过加强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视野范围拓展开来,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创新意识,将学生的人格进行健全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为学生艺术修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确保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良好的实施效果。

1  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借助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品格、气质以及修养等。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就是美育,可以与学生的审美需求相一致,将学生的精神能力提升上来,确保学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高度一致和平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比如欣赏一幅画,可以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现阶段,在大学生基础素质中,文化艺术素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要对中华历史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出来,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提升上来,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学生的人格健全化,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

如果人才能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益,彰显个人魅力,一旦文化艺术素养严重缺失,很难保障一流的人才质量。所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文化艺术素养是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借助文化艺术素养,可以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兴趣充分调动出来,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出来,灵活应对各种危机情况和丑恶事件,树立对客观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

2  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2.1 文化素养层面分析

现阶段,高职的招生现状决定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能力普遍偏低,而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文化底子更为薄弱,尤其是英语等基础科目。由于在专业术科考试期间普遍被“重专业、轻文化”的氛围所影响,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们仍旧没有转变思维,甚至认为文化课程的学习可有可无,殊不知文化素养决定了艺术修养的广度与艺术内涵的维度。因此,高职艺术生很难满足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需求。

2.2 综合素质层面分析

从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普遍之学情来看,学生对专业课程较为重视,能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忽视了自身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自身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能力。以高职舞蹈专业学生为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仅仅以掌握技术动作为目的,往往没有对舞蹈艺术本身的理论体系进行充分了解,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辩证思维,综合素质薄弱,直接造成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重复单一,是目前高职在培养艺术人才综合素养层面一个显著的问题。

2.3 文学修养层面分析

一般来说,艺术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文学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这直接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1]。基于此,如果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难以保证,将会导致自身专业课程学习难度的增加,很难将艺术背后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也无法将文化内涵纳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进而很难将艺术内涵充分传达出来。

3  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

3.1 合理引导,提升文化素养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对专业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安排。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文学、美学等[2],需指出的是,高职教育和学课教育是有区别的,教师团队必须依据学生的学情,尊重客观事实,合理引导,如定期邀请艺术家进行人文类文化讲座,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形成全面的价值观念。通过加强学生基础文化修养的培养,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开来,告诉他们,一个成功的“学艺人”,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决定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

3.2 合理布局,提高文学修养

通过对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客观分析,要确保文学修养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这一特点,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设沟通、交流、表达的课程,这也意味着要同步提升他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因为事实证明,在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的前提下,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3 全员育人,提高内在思想素质

在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将学生的心灵唤醒起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高职院校要定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将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素质提升上来[3]。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引导作用比较强化,对价值观念的形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求学生要树立高度的自律意识,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3.4 统筹兼顾,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对于艺术教育管理者来说,要注重将学生的艺术趣味性提升上来,并加强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断提高艺术专业课程的艺术趣味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如果涉及到简单的技术性艺术训练课程,要注重对相关艺术方面的文化课程进行增设。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要基于横向视角,对多个学科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将学生的艺术学习创造性激发出来,更好地挖掘出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4]。同时,艺术专业教育管理者,还要注重艺术与文化课堂讲座的开设,加强与其他艺术院校之间的交流,将学生的交流热情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艺术和文化的高效统一和一致。

此外,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还要将自身的艺术情趣提升上来,将现代化艺术观念渗透到位,并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专业学生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精神,并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势在必行,可以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促进高职艺术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实施文化艺术素养教育过程中,要将提高文化成绩、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内在思想素质、将艺术专业人才的资源和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等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翁娜.浅谈如何深化艺术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14.

[3] 王奎强.浅析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与对策——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艺术科技,2015,28(10):55.

[4] 胡莉.人文艺术素质培养与艺术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8(10):172-173.

劳动教育素养范文第6篇

摘 要: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具有政府大力支持、构建本土化的课程资源、注重教师的培训等特点。对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的启示,一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重视教育政策的推动;二是要开掘本土化的教育资源;三是要完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机制。

关键词: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启示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实践。英国是当今世界上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迄今已有80年的发展历史。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长期得到政府和团体组织以及社会人士的支持与响应,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文在借鉴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试图为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与深化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

自1988年颁布国定课程后,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英国教育体制中的必备项目,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终身教育过程,媒介素养教育都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内涵之一。

1.政府大力支持

在推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英国是最早拥有政府及政策支持的国家。1983年,英国教育科学部(Department ofEducation and Science,DES)发表了一篇报告极力呼吁高校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之后,英国分别确立不同的行政机关负责学校与社会两块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交给课程和评价局(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QCA)进行推动,而在社会教育方面,则成立通讯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OFcom)向社会大众倡导媒介素养的观念。与此同时,政府通过经费赞助的方式,在利用民间机构、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和具体实践等方面都制定了详尽的实施细则。2003年英国建立了国家电讯局,这对媒介素养教育来说是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2006年3月英国电影研究院发出“媒介素养倡议书”,认为媒介素养是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的技能、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必须拥有的智慧。由此可见英国政府通过政策推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决心和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

2.构建本土化的课程资源

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自成体系。它重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历史发展的关注,将这些内容都列入必修课程,如伦敦大学的硕士课程与英国电影协会的媒介素养教育基础实践入门课程等;跨专业领域,如英国电影协会发挥在流动影像方面的专长,结合各个大学在教育、媒介与文化领域的专业,使其所提供的课程在内容上可以同时跨越这些领域,并且将这些理论与知识运用到教学现场;知识与技能并重,除了对媒介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外,每门课中还搭配了操作技巧的训练或者教学演练与实践。对于内容体系,研究者将其归纳为了解和批判两个方面,“了解”主要是为了接近与使用媒介、熟知媒介信息的涵义与特性;“批判”则是整合对媒介的了解,全面活化与运用认知,学会质疑、学会用不同观点盾待事物、发掘与探讨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能超越既定的批判,最后迈向实践与反思。对于教学策略,则主要包括文本分析、脉络分析、个案研究、转换、模拟、实践与创作等六个方面,前三项侧重媒介分析,后三项侧重媒介利用与实践。与此同时,英国还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当地文化、社会和教育所重视的意义及价值进行联接,发展本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在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除与各个学科的课程结合外,还与当地的风俗民情、生活文化以及与当前所风靡的在线游戏、Facebook、Bl09等新兴媒介相结合,这也是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之所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

3.注重教师的培训

为了满足教师课程学习和教师培训的需要,英国政府与民间机构和学术单位共同合作,借助彼此的优势和专长,建立了相互合作与支持的网络,并在已有的资源与建构下,加以深入发展,开辟了具备不同广度与深度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与课程。目前,官方与民间所共同开发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主要包含两方面,即教学课程的相关资源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培训。在教学课程资源方面,以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师手册、多元化的教案设计和教材开发为主。在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与进修方面,教师可以选择的进修渠道与机会非常多,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课程,并可继续修读更为专业与深入的课程。在众多的进修课程中,课程主要是采取面授与远程教学的形式;在进修机会与时间的运用上,具有相当的弹性,进修的模式以在职训练为主,职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并非主流,而在职训练多是政府与民间机构和学术单位共同策划和举办的。在与官方合作的民间单位中,又以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BFI)和伦敦英语与媒介中心(English and Media Center,EMC)最为主要。充足教学资源的提供使得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与实践更加完善。

二、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是在不断加入与改良西方教育思想与哲学精髓、建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引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在我国,对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探讨仍不多见。致力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学者们,主要是将精力放在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简单译著上,却很少结合各种中西方的理论基础来探讨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我国高校的课程内容与能力指标,并提出相应的改良方法。其实,教育目的实现需要哲学来指引,课程的内涵与教材的价值需要哲学来批判,当我们着重在找寻实用的课程设计与内容的同时,应该停下脚步来,利用与整合中西方的教育思想与哲学理念,发展、充实我国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并以此来引导与批判我们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1.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重视教育政策的推动

在英国,对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议题以及该如何在学校进行实践,都不是教师一个群体的责任,也不是基层教师有意愿进行就能够成功的,还得有政府的配合与推动,并加上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传播界专业人士的意见与看法,才能使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政策的规划得以完备。

在我国,2004年7月,国家教育部公布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素养理论和实践”,复旦大学中标;10月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全国首届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12月,国家七部委在上海联合召开了“2004媒体与青少年论坛”;2007年12月,主题为“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的首届“传播与中国”论坛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就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制订专门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导致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缺乏政策导向和保障。

借鉴英国的经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确认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成立常设性质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与发展机构,尽快出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政策与规划,逐步落实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政策的推动与规划发展进程,整合与运用已有资源,研发与充实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相关配套措施,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科教育体系,并且组织专家进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计,制定明确的实施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要开掘本土化的教育资源

在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源于对不良媒介生态和环境的控诉。虽然我们有了进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觉醒,但我们应该认真审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深入了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关键概念的整体含义与精神,在符合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和精神的前提下开展教学设计活动和媒介资源的开发,否则就容易出现偏离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诉求的教学内容与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要考虑到政治、媒介、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注意联系和结合本土媒介、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情况和需求,以此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规划的指引,开发出适合本土情境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在分析媒介技术发展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多元的观点与批判的意义;在实践活动的计划与实践过程中,要应用、反省与提升原有的认知框架。此外,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媒介经验,主动了解媒介带给学生的实际感受,并肯定学生对于媒介的主体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开放与权力共享的对话,避免将教师个人的偏好与价值观强加给学生。教师之间也可以组成教学团队,建立协同教学的机制,彼此相互观摩、学习,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气氛,提升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教学的效能,强化教师个人专业知识的积累。

3.完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机制

任何课程的改革,如果缺少了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身体力行,注定不会成功。在我国高校,许多教师都有意愿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但相关知识的缺乏使他们望而却步或者无所适从。因此,如何建构与完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机制,是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推广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首先,需要通过制定政策进行强制性的规范与宣传,或者通过举办各种媒介素养教育推广活动,使教师感受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使教师了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思想与前景,激励与提升教师开展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意愿,并且可以采取授予培训证书、作为考核评估参考依据等方式,让教师积极并勇于尝试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当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意愿后,对于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必须提供完善的训练和培养机制。积极开展多层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座谈会和教学研习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和研究机构间的教学合作与经验交流;召集具有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相关领域专长的学术机构与专家,开设系统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师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应该多元化并且具有连贯性,培训时间不能只是短短的几个小时或者几天,适当的时候可以延长至几个月。通过媒介专业知识、相关媒介实践技术等一系列培训课程的开发,可以培养教师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使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而不至于流于形式或在实践过程中有偏离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精神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1]Leavis,Thompson.Cole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CriticalAwareness,1933.

[2]廖峰.成就与困境——中国媒体素养教育十年回顾[J].跨文化传播,2008,4(3).

[3]党芳莉.20世纪英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

[4]杨春梅.英国大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2).

[5]叶春莲.英国媒体教育研究——兼论对我国的启示[D].台湾彰化: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2010.

〔责任编辑:曲阜文〕

上一篇:餐饮服务员培训内容范文下一篇:高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