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

2023-09-2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第1篇

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有限公司在现代企业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第

一、有利于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第

二、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第

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

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

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 1-3 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即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搞好。

(二)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转机条例》和即将颁布的《监管条例》,把企业各项权利和责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目前重要的是企业要转变观念,克服对政府的依赖思想,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建立起约束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包括质量、劳动、技术、销售、信息、财务、成本等管理。

(三)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要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但并不是把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改组为公司。要防止把不需要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硬性改为公司,或简单更换名称,搞翻牌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分类推进的主要思路可考虑:1一部分企业仍要保持国有国营的形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国防、

尖端技术、某些特定行业、特定产品的企业。其中有适合公司制经营的,按国家独资公司改组。2条件具备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按一般的公司制改组。其中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实行国家控股。3积极稳妥地发展一批以公有制经济成份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其内部形成多层次的大公司体制。4国有小型企业也按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规范,有的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有的搞股份合作制企业,有的还可采取其他形式,如承包、租赁、拍卖等。5城乡集体企业在产权界定清楚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更加灵活的形式。

(四)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通过试点,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落到实处,使试点企业按规范进入公司制的运行轨道,起到示范作用,以此促进国有企业彻底转换经营机制,真正走向市场。

(五)加快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公司法》已经出台,但是面对全国现已存在的众多不规范的公司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相当一部分要改组为公司制的实际,必须抓紧制订与《公司法》相配套的法规。如《现有公司清理、变更和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施办法》、《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条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与部门行为规则》、《国有独资公司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控股公司条例》、《国家购买与转让股份管理办法》等。还包括有关市场主体法律法规的制订,如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等。有关涉及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商事行为法、反垄断法,还有《破产法》实施细则等,都急需制订或修订。

(六)加快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步伐。如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各类中介组织的建立等。当前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解除国有企业不合理负担等问题,需要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加以解决。可考虑:第一,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对企业因外部原因造成的不合理负担和债务,区别情况,经核实批准,分别采取冲销银行呆账准备金、转增国有资本金或挂帐停息等措施解决。第二,加快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等办法。第三,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企业自办的学校、医院等后勤部门,创造条件,分别采取由社会承接、独立经营、出售等办法,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去。第四,培育产权交易市场。企业产权经评估、竞价后,可依法转让,所得收入用于再投入。第五,发展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发挥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产业导向、信息交流、监督协调等作用。第六,其他配套措施。建立国家订货制度,减少对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审批内容,实行公开化、规范化管理,按统一税制纳税,对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在融资、进出口等方面采取放宽措施。支持和扶持重点产业、幼稚产业的振兴等。 1-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握的要点

第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为了寻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使国有企业有更强的活力,更高的效益,绝不是搞私有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要保持公有制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为国家所控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提出的产权明晰,主要是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正确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这种关系的确立,绝不意味着削弱和动摇国家作为出资者的地位和作用,法人财产权也绝不是把国家财产划给个人。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企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义务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企业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法人代表在向出资者负责、保证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对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些并不改变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第二,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

我国企业按财产构成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规范的公司,能够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开,有利于政企职责分开、转换经营机制,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除公司制企业外,还有非公司制企业,如个体业主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国家独资的国有企业等,形成我国的企业制度体系。其中,就企业总的户数而言,大多数可能为非公司制企业;就大型骨干企业而言,公司制可能是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每个企业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好,不强求一律,要因企业实际情况而异,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标准。现代企业制度讲的是企业制度,是指“现代的企业制度”,所有企业都应朝这个方向努力,逐步改变原有的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现在有一种误解,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将所有企业都“公司化”,“公司化”就是股票上市。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我国国有企业要依据行业和企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是公司制,也可以是非公司制。就改制为公司的企业而言,可以是股份公司,也可以是国有独资公司,也就是说,除了搞多个股东的公司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国有企业还可以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建成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等于都能股票上市。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不是改称为公司就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而是要以《公司法》为规范的依据,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

第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全面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句话,当前要特别注意实现政企职责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改变国有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国家实际上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状况。国家作为出资者,享有资产受

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要搞好监督,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企业独立经营,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成为拥有法人财产权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法人要依法正确运用企业法人财产权,对所有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政企分开,主要是政府与企业职能的分开,各司其职。通过试点,也要把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具体化。

第四,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它的建立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之间多方面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同步配套改革尤为重要。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进而实行机构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五,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不论是公司制企业还是非公司制企业,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实质,建立健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领导体制和经营管理制度,要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千方百计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第六,现代企业制度是依法规范的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组织制度有多种形式,包括股份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个体业主企业、合伙企业和我国群众创造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等,都要通过法律确定其独立地位和债务责任。这样才能保持这一制度的公平和有效。这次国务院确定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是根据李鹏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国家将组织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精神进行的。这次试点工作就是要按照《公司法》来进行。企业改革还会遇到大量的法律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制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2-1浙江临海市英泉工艺厂

该厂地处风景秀丽的中国蜜桔之乡---浙江省临海市,交通便捷,通讯设施完善。

该厂自成立之日起一直秉承“管理至上、以人为本、科技兴厂”的宗旨,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优质、时尚的产品。主要生产全棉、化纤门垫和坐垫等工艺品,有手工绳编系列、工艺造型系列、机缝系列等。产品全部销往欧洲、美洲等国家,深受客户好评。

坐落于白水洋镇环溪口村的这家工厂我们去实践调查的目的地。

该公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依法规范,企业管理规范,员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度,周末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员工休息,加班加薪,享受三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第2篇

化工企业是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世界化工产业角度来说, 中国化工企业想要谋求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不断地推动自身的工艺技术进步、产业机构优化、组织结构合理, 这也就意味着化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从现实角度出发, 化工产业的建设、生产和管理需要大量资金注入, 管理难度大、市场风险高、收益周期长, 要维持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制度化是不可或缺的。

化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基于当前我国化工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提出的, 化工产业本身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化工企业是集中了高科技、多资源的经济体, 项目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经济效果、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

“十二五”以来, 我国化工工业发展迅速, 各类化工建设项目增多, 客观上增大了整个行业的开放性, 从企业结构体系到员工素质方面, 都存在很多的弊端, 由此也造成了一些化工工程项目的安全隐患。例如, 化工企业生产中都具有联动性特点, 各种设备分布较为密集、系统结合较为紧凑、施工作业面积较小等, 凸显出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但是仅仅依靠员工的自觉性和技术的指导性是无法实现的, 对我国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存在不利影响。积极展开化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 是社会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2化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影响因素

(1) 投资管理一般来说, 化工企业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因素多、投资总量大, 缺乏有效的管理工作, 整个企业的运转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结合我国化工企业的一般现状来说, 投资管理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 例如在规划设计和招标阶段, 如果缺乏对选择模式的科学定性分析, 就会导致项目管理进行中各工作的衔接困难, 发生抬升造假、工期延误等现象, 这一问题在DBB投资模式中很常见。再例如, 借助EPC模式进行项目的设计招标, 由于主动权在承包方手中, 相应地就要求业主具有较高的技术总监督、市场分析能力, 在这一情况下, 缺乏制度化的管理机制是行不通的。

投资是化工企业项目开展的第一步, 化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确立, 正是实现监督工作的基础, 促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2) 权责不清化工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市场风险, 具有不可控的特点。其二是内部风险, 即在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类瓶颈问题, 如资金、技术、组织结构等各层面的不协调、不科学。企业内部风险的出现源于权责不清, 领导层、管理层、生产层以及各部门对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缺乏认识, 没有形成一个主动执行的氛围。

例如, 在化工项目具体建设过程中, 施工单位、承建单位、业主等各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约束, 就不会有动力;在出现问题的时候, 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推诿, 导致化工项目受到极大的阻碍。

(3) 质量监督质量监督体系是化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化工产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中, 绝大多数是由于在执行中的疏忽大意, 不能够严格履行相关流程, 即人为原因在质量管理方面影响较大。从制度确立入手, 明确每一部分质量负责的主体, 以及相关的惩罚制度, 促使整个监督过程更加规范、合理。

3建立化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措施

(1) 促进预算控制制度健全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资金预算的重要性, 认清自身在项目管理中的缺陷,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才能很好地展开预算控制制度的实施。预算控制是关系到化工企业项目成败的关键, 可以通过建设专业的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评价相关制度是否科学合理。

(2) 提高化工项目管理水平首先, 促进对应规章制度的完善, 以企业内部需求为基础进行扩展, 促使制度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和补充;其次, 做好相关方面的完善工作, 并结合化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保持动态性优化的特征;最后, 基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展开各项工作, 如提高管理人员的约束机制, 完善后勤保障能力。

(3) 优化化工项目组织结构基于化工项目管理的复杂性特点, 人的因素在其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 同时也是项目质量的主要负责主体。化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 正是围绕着人员管理展开的, 积极展开化工项目组织结构的优化, 除了在项目经理、项目班子等方面展开建设之外, 还包括各协调部门的责任划分, 构建一个紧凑、有力、执行性强的团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保障化工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针对化工企业项目引入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它能够实现资源节约、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等多重功能。结合当前我国现状来说, 在化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是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基于此本文展开相应的研究, 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策略。

关键词:化工项目,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玲, 张文生.能源化工企业科技项目后评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16:114-119.

[2] 郑晓玮, 刘保军.化工企业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 09:35-36.

[3] 钱丽娜.化工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应用分析[J].辽宁化工, 2010, 02:191-194.

[4] 张峰, 殷秀清, 董会忠, 田力军, 宋晓娜.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 2015, 01:99-10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第3篇

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发展, 职业经理人这一行业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尤其是在股份制企业中,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状况普遍存在, 企业的所有者需要聘用更为专业的人员管理公司, 这就促进了职业经理人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家萨伊最早提出了“职业经理”这一概念, 他认为职业经理是能够最大效率的使用经济资源的人, 能够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带来最多的产量。 (1) 因此, 可以说职业经理人是企业员工中最核心的力量。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由多种制度配合而组成的多种制度的集合, 它包含了公司管理经营的多个方面, 并从正反两方面对职业经理人的行为提供了准则依据。从人才市场配置, 到行为评价标准再到针对经理人所采取的各项激励与约束措施, 职业经理人制度涵盖了经理人这一职业群体的各方各面, 不仅为经理人职业提供了参考性标准, 也为有需求的企业管理者们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性保障。

二、国有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制度设置上的缺陷

( 一) 选任机制过于单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传承者官商一体的政经模式, 政府与商人的关系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 很难严格的区分开来。到了计划经济时期, 这一特性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国有企业中的经营者也大多是由政府委派, 企业的目标与经济效益没有太多联系, 倒是与所属政府部门的政绩有很大关系。以河南省为例, 截止到2011 年, 省内约90% 的国企负责人是由行政部门任命的, 职工选举的不到10% , 董事会聘任的更是不到1% 。 (2) (3) 由此不难看出, 我国现有的国企经营者选拔机制过于单一, 一味地遵循行政选拔标准, 对政治条件的要求标准往往要比经营管理能力的要求高, 这种错位直接导致国企负责人的非专业化。

( 二) 绩效激励制度不全面

经济学家Jensen和Meckling认为当企业所有者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去管理的时候, 管理者享有一定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但毕竟不是企业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 管理者的努力程度有限, 委托人为了监督代理人的行为必须付出一定的“代理成本”。为了减少这部分费用, 企业内部必须建立有效的代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管理者作出更大成效。在企业经营中, 经理人作为经营者负责企业的各项事务, 事无巨细, 但企业的利益最终会归于所有者一方。经理人得到的回报主要是所有者分发的薪酬等物质奖励。对于国有企业, 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中, 双方当事人之间很容易由于沟通不畅、地位不平等、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导致经理人缺乏工作动力, 国有企业对于经理人的奖励机制还未跳出传统模式, 高额年薪等激励措施还没有被完全采纳。

( 三) 法律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 企业所有者对经理人实行监督或追责举措更多的是依据双方之间的契约或是公司章程上的规定, 法律层面上的监督约束规定比较少且非常笼统。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说过: “这种 ( 股份) 公司的董事们, 所经理的是他人的钱而不是自己的钱, 不能期望他们像私人合伙的合伙人对自己的钱那样, 兢兢业业地去管理。因此一定会多多少少的出现疏忽现象。” (4) 由于监督约束机制的法律缺失, 很容易造成企业管理者在权力与职责上的失衡, 并表现为两个极端: 一种是“一手遮天”型的经理人, 手握重权, 对企业的运营拥有绝对的支配权, 但国家对于他们却缺乏监督与约束。一种是“空有虚位”型, 部分国有企业虽引入了职业经理人, 但由于传统政经模式的妨碍, 经理人的权力被架空, 许多决策权被行政部门实际剥夺, 从而无法真正参与企业管理。

三、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

( 一)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选拔制度

在市场化的选拔机制下, 我们首先要明确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 任何选任工作环节都要遵循择优原则, 根据职位的具体需求来寻找合适的人才。经理人需要运用专业的管理知识、投资知识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资本运作经验, 这些能力综合在一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其次, 在人才选拔方面, 应该全面引入现代的公平竞争机制。实行科学的市场化选拔制度就要设置相应的聘任方式, 要拓展视野, 接纳任何符合条件的人才参与竞争, 禁止由行政部门插手无理地限制准入门槛。可以采用民主推荐、考试录用、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人才, 坚持“能为上”的原则。

此外, 选拔国企经理人的过程要足够透明, 选拔的各个环节都要接受国有资产所有者与企业员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一旦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 就要对选拔工作的负责人严肃处理, 以示惩戒。同时, 参加国企选拔活动的候选人也应该在正式出任经理人工作前签署诚信保证书, 保证自己提供的材料为真, 如有虚假愿负法律责任。

( 二) 改革薪酬制度, 完善激励模式

激励机制是为了鼓励企业员工而实施的有关工作制度、行为规范等激励措施的总和。企业设置激励措施主要是为了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从而促使他们更有效率、长期持续地为企业效力。由于国企管理者正在逐渐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着, 建立成熟的激励机制已经是必然要求。

在央企之中, 绝大多数企业都对经理人采用年薪制度, 管理者的薪酬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就是基本工资, 另一部分是绩效工资。自央企实行年薪制度以来, 企业管理者的收入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 从本质上说, 年薪制还是属于一种短期的激励措施。这就有可能导致国企管理者过分注重短期利益, 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因而, 国企不能单纯依靠年薪制, 而应该结合多种措施建立完整有效的激励制度。

除了年薪制, 股权激励模式也值得借鉴。2006 年, 我国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办法》, 国企也开始正式迈向了股权激励的模式。但是, 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我国目前没有涉及到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规定, 缺乏有关股票期权制度基本构架和实施细则的具体依据。另外在管理层持股与出售方面也有政策性限制。国有企业应针对这些问题, 完善激励制度。产权期权转让时, 如果该国企属于上市公司, 则应该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如果是非上市公司, 持有者在职时, 所持股份不得转让, 不在职时, 允许转让。

( 三) 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监管机制

要健全职业经理人的监督约束机制, 立法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我国应设立专门的法律对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职责、工作权力、工作责任进行规范, 在法律层面上快速建立市场, 并进行整合。立法的重点主要在两方面, 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

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方面, 要明确的是职业经理人虽然不承担企业经营的财产风险, 但要承担经营上的责任。这里指的责任指的是经理人完全由于主观臆断、滥用权力而造成的经营损害, 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监督体系方面, 上级监督固然重要, 民主监督也同等有效。上级监督指的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国家, 对经理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加强年度考核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提升, 通过官方的有力督促, 防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民主监督指的是经理人要接受企业员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这有利于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通过评议国企管理人、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等民主措施来增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对于管理不善, 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经理人, 应予以免职。如果因为失误造成企业破产的经理人,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摘要:现代经济活动具有极大的市场性特点, 企业作为经济体的一种, 其行动应符合市场规律。但是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影响严重, 遗留问题较为严重。而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 很难对所有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 因此这时就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阶层。目前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还较为形式化, 并且没有配套机制予以辅助,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 将极大的妨碍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本文主要在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模式和监督约束机制三方面进行讨论, 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这三种制度都需要符合市场规律, 相辅相成, 组合在一起为国有企业的转型打入一剂强心针。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监督制度

注释

1刘佳.中国经理人职业化问题研究[D].首都经贸大学, 2006.

2高忠波.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队伍胜任力建设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 1, 9 (1) .

3刘温.基于委托代理的我国职业经理人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第4篇

一、企业财务决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的财务决策制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财务管理;二是审计管理。

首先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合理分配资金, 这需要以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为前提, 进而编制出工作方案, 以简洁的数据展示企业的发展状况, 有助于企业经营者言简意赅的为后续经营决策做出判断。财务决策制度的建立, 需要优秀的财务人员为支持, 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了解政府的政策法规, 才能合理运用资金, 将企业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以此来实现企业资金的合理调配。

其次是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的建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内部要建立起专门的审计部门, 不但要独立, 而且还要具有权威性, 这样能够更加专业地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 防止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作为审计管理部门的组成, 董事会以及审计委员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 但是不能加以干预, 否则会干扰审计工作的执行, 避免因管理层的介入对审计工作产生约束效果。拥有审计部门以后, 企业的经营管理将会变得井然有序, 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竞争优势。二是审计部门自身应具备一定的权限, 这些权限是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 因为在进行财务审计过程中, 审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经营计划或者调取财务报表, 这样才能将重大决策上报给企业管理者, 第一时间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及时解决经营问题。三是要保证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 他们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 还应该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拥有更多专业性人才, 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提升, 内部审计的管理监督作用才能最大化的在企业中展现出来。

二、异地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首先在财务审批的流程方面, 子公司往来账款需要得到母公司的监督与管理, 一旦发现有未经收回的账款, 应该要求子公司及时收回, 防止因资金流转不到位造成的问题。对于一些呆账、坏账, 要及时向母公司报损, 确实能够证明无法收回的, 那么就需要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 一经审批后才能平账, 切不能越级申报坏账,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 母公司也要对子公司的出口外汇情况加以严格监管, 防止利用外汇名义进行财产非法转移的情况, 建立起结汇制度, 其中不但要进行稽核, 还要加以监督, 确保出口外汇的公开透明。

对于异地子公司来说, 建立专门的财务部门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 财务部门可以对今后一年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加以分析, 并且制定出科学的经营计划, 上报给母公司进行审批, 这样子母公司的财务情况才能变得更加清晰透明。另一方面, 对子公司的运营情况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了解, 将预算落实到位, 并且及时加以调整。严格执行政府的政策法规, 集中落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将子公司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确保企业获利。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还承担着保管公司重要票据、合同、股权的作用, 对公司的日常财务情况进行记录, 有助于年终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更加准确的总结。实施业务考核机制, 并且进行评估, 对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企业财务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企业长远经营的核心是人才, 人才是一个社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 吸纳更多优秀的财务人才, 可以带动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对此, 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人才培训机制,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性与职业操守, 将财务人员的自我价值充分激发出来, 以实现企业内部更加完善的管理。企业中各个岗位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所在, 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专业资质, 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作为企业来讲, 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给员工的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密切与职工之间的联系, 倾听员工内心的声音, 用这种方式了解职工的需求, 解决职工身边问题, 从而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除此之外, 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内容随着社会进步会发生一定变化, 职工要想在工作中更加顺利, 就要不断学习, 让企业看到一个优秀员工应该具备的能力。而企业为了激励员工, 也应该在薪资待遇方面进行调整, 根据员工能力制定出合理的薪酬方案, 以此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机制, 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合理的制度体系能够促进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这样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旨在可以和相关人士互相交流学习, 供以借鉴。

摘要:现代企业要想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就要保证企业内部资产的安全性, 了解每一笔资金去向,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才能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展开论述, 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借鉴。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建立

参考文献

[1] 张僡哲, 王彤, 李玮冉.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及其完善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8 (15) .

[2] 王剑, 董文豪, 钮慧苹, 张真珍.浅议企业财务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措施[J].中国商论, 2018 (22) .

[3] 许德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 (5)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第5篇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架构设置及管理职权存在缺陷

企业没有完善的组织架构,职责不清,出现职能重叠或空白,引起有些事情没人做,有的事情很多人做,沟通不畅,执行力差,增加沟通成本、效率降低。企业虽然已建立企业组织架构,但是,当日常工作职责发生变化时,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引起管理制度存在与实际不符,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二)内控体系不健全,缺乏内部控制监督

制造企业都普遍存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流程缺陷、管理制度缺失、且缺乏内部控制审计。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人员能力薄弱,责任心不强,由于没有完善的内控体系,授权管理、流程图设计,有制度但没有和企业内部日常管理相结合,又或者存在两套不同制度、流程运行的问题,种种内部控制缺陷导致没有及时发现企业风险;企业内控制度与流程是对实际业务操作的指导与约束,由于实际业务发生变动而未能及时修改、完善的内控制度流程未能发挥其该有的控制作用,易造成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损失。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没能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内部评价工作,或是对一般缺陷和重大缺陷没能及时整改、修正流程与制度,导致企业风险无法及时规避和对风险做出应对措施。这些问题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企业风险意识低,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三)企业业务层面管理缺陷

企业业务层面管理不规范,例如:企业采购业务环节单据之间钩稽关系不足,原辅材料申购计划性不强;企业销售管理制度及流程,存在缺失客户开发、报价管理、客户资信管理、订单合同管理、应收款管理、回单管理等方面管理办法或制度;企业评定相关指标缺少必要的证据,出现评估相关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管理状况、关联交易和风险表露等指标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没有相关的证据支撑。企业无法真实的了解情况,同时也无法对指标提出建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流程,缺失财务会计核算及日常财务管理涉及方面管理制度。如:空白票据管理保管存不相容职务:支票等空白票据由出纳保管并使用,使用人与保管人未分离;仓库物资管理:存在领料单、外购入库单,保管员、领料人、审批人签字为同一人字迹。外购入库单制单人与审核人为同一人等等。可能导致单据审核失效,无法及时发现错弊;工程项目流程梳理,企业在招标、过程管控、验收、付款等方面管理办法或制度缺陷,招标文件中对施工单位资质约束不足招标文件中对投标单位资质的要求不够明确,可能造成无资质或资质不合格的单位中标,影响工程质量;施工材料检验不够严谨,施工材料的品牌、规格等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的结算价格、质量,有效的材料检验程序能防范施工单位欺诈风险。

(四)信息化管理薄弱

企业资源管理通过传统的手工管理或是对信息化系统不重视,导致业务关键控制点缺失控制,缺乏信息化系统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存在缺陷。如:系统账号权限问题:离职账号未及时禁用;长期无登陆记录的账号未清理;异动员工原岗位权限未及时收回;权限分配存在将不相容职责未分离或者分配冗余权限的情况;系统管理员既具有系统管理又有应用操作的权限;密码设置方面系统中未设置密码策略,无密码复杂度控制,系统中用户密码设置大多较为简单,部分用户直接使用初始密码;数据管理方面:系统中存在数据录入不准确、不及时或遗漏录入的情况,差异数据调整流程不规范;系统中的明显异常数据长时间无人处理,如投入产出异常等。

二、制造企业成本内控管理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组织治理机构及授权体系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高层管理员、中层管理员、基层员工等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执行的,围绕经营发展中各项经营业绩指标开展工作并执行落实进行过程管控。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计,优化组织架构设置及完善职权划分,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建立授权审批体系,杜绝不相容岗位由一人担当情形。企业应当制定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内控流程、制度学习,使得每位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

(二)建立控制体系及审计机制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及审计机制,规范企业制度体系编制、修订及后续管理,使企业制度规范化、体系化。企业高层管理员高度重视内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将内控体系文件与管理制度流程进行融合,实行一套制度进行管理,将内控融合到日常管理实际中,指导和规范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率及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控制设计,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如:绩效审计实施办法,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研发费用审计实施办法、关于建设工程类招标文件及相关合同拟定注意事项的指导意见、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委托管理办法、基建工程审计操作指引、工程审核管理办法、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考核管理办法、内部审计专家库管理制度、生产循环审计共性问题的指导意见等。企业重视实施独立监督的有效性,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有效性。企业审计监察部根据制度要求及内部管理的需要,确定内部控制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企业审计监察部应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前一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经过批准又或者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三)完善内部控制业务层面流程设计、内控制度

企业针对业务流程进行内控现状的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整理并汇总内控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建议,将缺陷整改落实各责任主体,确保内控缺陷能得到落实环节。企业完善业务层面的流程、建立制度流程定期修改、完善机制,特别是对于业务职能发生改变而导致企业实际的业务操作与审批流程发生变动的,企业应及时对内控流程进行修改、完善,以提高内控流程对业务的适用性与指导性。企业加强风险点识别与管理,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周期管理与控制,企业对于财务风险应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与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制造企业损失。如:支票等空白票据应由会计员保管,出纳领取并办理相关业务;会计每月应检查系统账务情况,对存在的差异或需调整事项的会计科目,对其进行调查,取得确凿依据后报财务负责人审核,并按公司审批权限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梳理业务环节中的不相容职务,梳理系统中各级人员权限,确保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审核、审批实质有效。资产管理流程梳理工程项目确需要施工资质的,在招标文件中需明确投标单位资质类型、资质等级等,并利用政府平台或专业网站认证核实资质信息,无资质或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参与招标。根据施工单位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物资的管控,建立有效的查验、检测程序,并将过程记录以存档备查。

(四)完善信息系统管控,提升信息系统使用效果

信息化管理应涵盖企业所有资源管理,从资源管理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化管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运用,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企业制定或完善信息系统账号权限(包括一般用户及管理员用户)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账号创建、冻结、清理,权限分配及调整相关的内容;企业加强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宣贯,妥善设置、保管系统密码,尽量通过系统配置密码策略。企业加强系统中源数据录入的管理,确保及时、准确录入数据,加强对系统中数据的审核,并关注系统中的异常数据,及时分析异常原因并规范处理。企业持续推进信息系统的优化调整,提升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提升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

摘要:随着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 制造业日益庞大,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制造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文分析内控管理的关键点,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我国的实体经济中, 制造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运营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缺陷, 降低企业风险, 减小企业可控风险损失, 使得战略发展规划顺利开展与实现, 经济效益最大化, 所有者权益得到保障。企业的内部控制结合财务管理, 提前预警企业可控风险, 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正确的策略, 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提高经济效益及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阻碍了制造业发展保证制造企业可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庆国.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2) :210.

[2] 管东涛.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控与审计, 2016 (09) :47-48.

[3] 蒋正华.完善工业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若干思考[J].管理研究, 2017 (7) :20.

[4] 薄建奎, 王庆敏, 张小宇等.电力集体企业内部控制改进分析——以S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例[J].当代经济, 2016, 24 (29) :58-59.

[4] 王瑞标.企业财务管理之营运资金管理研究[J].时代经贸, 2018 (6) :68-7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工矿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文献标识码:A

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工资制度的管理,如果企业能够有合理完善的工资发放制度,将会有效地带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力。我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国家的工矿企业更是对整体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工矿企业管理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和其他的国有企业一样,工矿企业属于国家的重点资源产业,所以在进行工资制度的改革时,一定要有合理的方案,否则将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严重的阻碍。国有工矿企业制度的改革一定要有相关依据,并且要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工矿企业的良好发展。

1 常见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类型

现代的多元化环境下,企业制度的管理也有各自的特点,现在的企业工资制度有效地避免了以前“大锅饭”工资发放的低效和不公平的局面,现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强化了对工资制度的管理,也可以说工资制度同样是企业的长期发展中重要的支持力量。

1.1 年资型工资制度管理

年资型的工资制度比较常用的是劳动力较多的管理企业,现在有的企业所需的人才是技术型人才,并且这样的技术训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就需要企业留住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而且通过这样的人才来带动整体的生产质量。为了防止企业的人才流失,企业就可以采取年资型的工资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留住工作时间长的人才。但年资型工资制度所能适应的企业范围比较有限,对于一些技术性和劳动力大的企业还是比较适合,但对于现在的高新科技企业就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对于企业的贡献不能只看工作时间的长短,否则会影响到工资发放的公平性。

1.2 岗位型工资管理制度

企业里所有的岗位不同,每个岗位所需的技能也是有所差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求的是能力与工资相匹配,所以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岗位所需的人才能力进行工资的发放,这也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工作原则。岗位型工资管理是比较适合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且对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改进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原则,因此在2000年之后就鼓励企业进行积极探索,争取制定出更加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岗位型工资制度。

1.3 奖励工资制度

奖励工资制度是比较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工资制度,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工资发放如果比较单一,那么员工在工作时就会缺乏相应的活力。现在有的企业在员工的基本工资下,更实行员工贡献与奖励挂钩的原则,如果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加对企业有突出贡献,那么企业就可以给予一定的奖金,有的企业直接将公司的分红与员工的突出贡献相结合,这样的情况下,极大地增加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为企业的服务

意识。

2 我国国有工矿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1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多元化市场局面开始成熟,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并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支持,但我国的国有企业发展却出现了缓慢发展的现状,这样的发展结构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衡。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就需要进行一定的企业制度改革,而现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作为国有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工矿企业,应当要认识到进行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2 企业长期发展的要求

国有工矿企业是我国的重要企业之一,它是我国生产资源重要的提供者。国有工矿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也要求企业必需进行长期制度探索,并且为实现企业更加长久的发展而努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有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合理和科学,但国有工矿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并不能适应现代的企业管理要求,尤其是在员工的工资制度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完善,争取能够将国有工矿企业的工资制度与现代化的生产环境相一致,这是需要国有工矿企业进行合理的探究的。

3 国有工矿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合理方法

3.1 积极吸取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的管理经验

国有工矿企业要进行工资制度的改革,就需要认识到现在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更要求国有企业进行对外的取经,现在有许多国有企业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有工矿企业可以从这一类的企业中,学习相应的工资制度管理方式,从而来提高自身工资制度的管理水平。

3.2 实行浮动制的工资制度

浮动制的工资管理制度是非常适合国有工矿企业的,现在国有工矿企业中仍存在着“铁饭碗”的思想,认为企业经营利益的好坏与自身的工资无关,但这样的思想严重影响到了国有工矿企业的长期发展,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是非常大的,如果企业员工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经营中,那么这是不利于企业的竞争的。现在的工资浮动制度,就是将员工的基本工资,福利和奖金发放与企业的生产利益挂钩,如果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员工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工资,相反就会进行工资的缩减。这样的工资制度改变了以往国有工矿企业旱涝保收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工资发放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平性,保证了国家所制定的按劳分配选择。

3.3 加强突出贡献人员的工资奖励

国有工矿企业在进行工作时,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危险性。这也是工矿企业要考虑到的问题。在工资制度制定时一定要考虑到对从事高危采矿人员的工资奖励,同时对在生产中有重要贡献的员工也可以有明确的工资奖励。奖励可以包括现金、福利和职位的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地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

4 结语

在现代的企业制度背景下,国有工矿企业进行相应的工资制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合理的工资制度,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国有工矿企业的发展活力,提高国有工矿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可以让国有工矿企业的员工获得更加良好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宋晶,杨娜,李相玉.我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路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7).

[2] 马瑞.国有煤炭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3).

[3] 叶仁荪,王亚平.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1,(7).

[4] 张子惠.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

作者简介:刘女丽(1972-),女,河北张家口人,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吕家坨矿业分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责任编辑:王 波)

上一篇:初中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产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