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美贸易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显然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字] 中美贸易 贸易不平衡 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

1 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 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 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1)统计方法不同。中美双方统计采用不同的贸易统计标准进行衡量。美方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逆差”加剧。美方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中美两国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经我国香港转口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60%以上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的,而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额中的29%是在我国香港增值的。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算为中国的出口。而美方的出口统计因忽视转口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此外,美国还因出口统计不完全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值。

(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一般的进口货物,通常是根据进口商的申报来判定原产地,被判定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被记录为来自中国的进口而不考虑是否实际上由中间方出口或者货物在中间方是否有增加值,因而某些被美国记录成自中国的进口很有可能是应该记录为自其他中间方进口的。

2.2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不同

2004年我国GDP普查数据显示三大产业的GDP比重分别为l3.1%、46.2%、40.7%。显然我国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而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率分别为2.8%、23.4%和73.8%,到2005年则分别为23%,22%和75.7%。显然美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本地化生产的特征,内需倾向突出,制成品的进口对本国生产、消费结构形成补充,因而进口需求旺盛,加之美国由于是过度消费国家,储蓄率极低,从而导致国内投资和产出或者说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中国又因为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由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淘汰转移的制造业,并且质量又明显优于墨西哥以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家庭最终消费结构难以与之匹配,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进口需求也相对不旺盛。所以由此两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2.3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2.3.1 东南亚国家对华的产业转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这些国家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把他们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形成中国与欧美发生贸易顺差,而与亚洲周边国家发生逆差的贸易格局。

2.3.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出口商品8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国界日渐模糊,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使得国际贸易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模式,以往的原产地统计标准已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家问的贸易关系的背景下,美方仍采用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家贸易统计制度,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4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造成中美贸易结构扭曲,加剧中美贸易失衡

1949年,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商务部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国家名单。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虽然逐步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但在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仍保留有许多歧视性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恶意地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诸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颁布出口管制目录(如商业管制目录CCL、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SML和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RCC)、执行许可证审议程序、强化执行机制与惩处力度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军民两用物品和技术的出口.

高技术本是美国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但这一优势并未在中美贸易中体现出来。在高技术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生命科学、电子电机、柔性制造以及航空技术贸易上对华贸易顺差,且在电子电机和航空技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然而在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高新材料、武器以及核技术贸易上,美国却一直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特别是在信息与通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了521亿美元,这些举措不仅未消除美中两国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反而更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

3 应对策略建议

3.1 加快开放我国服务业,扩大美国对华服务贸易

由于美国在服务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对中国的服务业市场一直比较感兴趣,而中国服务业根据WTO要求也应逐步开放,因此中国逐步开放服务业,不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减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3.2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亚洲、北美地区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而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中东地区、非洲在我国出口地区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这使得我国外贸与北美、亚洲市场的依赖度过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21%左右,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贸易风险的加大,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由于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

3.3 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积极的调整

如上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很大部分是由于加工、转口贸易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或跨国公司。外资的进入虽然有利于国内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那些集中在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重复投资,不仅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局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4 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以及以转口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导致实际获利小而两国顺差大的不平衡局面。我国应当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应用,以政府政策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企业;加快对相对滞后的医疗、教育、交通、环保、住房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并且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促进内向型经济发展。

3.5 完善人民币汇率体制

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增加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性进;实施“微幅、双向、稳中爬升”的调控;适当放大浮动区间;同时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这样不仅淡化给予美方在其国内定价过低的不良印象,也有利于我国对外购买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燕.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分析及对策[J]. 北方经贸,2007, (5).

[2] 张璐, 刘增涛.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07, (7).

[3] 李佳. 中美贸易失衡从何而来[J]. 科技信息,2006, (9).

[4] 杜厚文, 彭志文. 中美贸易差额的性质、成因及影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2).

中美贸易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引言

美国和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方面举足轻重,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美自从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双边贸易关系就在摩擦与曲折中前行。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美经贸关系实现较快增长,相互已成为重要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2003年,美国对中国接连提出倾销指控,其中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彩色电视机存在倾销行为。之后美国开始对中国采取频繁密集的攻势。尽管目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涉案金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还很小,但在微观上可能造成产业层次在局部市场上的毁灭性打击。尽管中美贸易从未因贸易摩擦的影响而减速,但激烈的贸易摩擦令人堪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最惠国待遇问题、贸易平衡问题、市场准入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等。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并受过渡期特殊安排的影响,摩擦焦点发生了新变化。有些摩擦难题,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劳改产品等问题,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解决或弱化。另外一些摩擦,如反倾销、纺织品配额、农产品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成为目前的主要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摩擦性质以及美国贸易救济的手段各有差异,因此我国在应对时也应多管齐下。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变化,我国应以平稳的心态对待中美贸易摩擦,在WTO整体框架内寻找解决的途径,并应该对摩擦问题进行细分研究,根据摩擦性质及影响的不同采取差异性策略,有效控制和缓解摩擦,促进中美经贸和谐发展。

二、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细分研究

随着中美两国双边贸易额的扩大、经贸联系的加强,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了数量增加、领域扩大的趋势,中美经贸摩擦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根据摩擦的性质及影响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商品贸易层面的摩擦

商品贸易摩擦是我们最常见到的摩擦形式并构成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部分。目前,中国面临的商品贸易摩擦主要有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和技术贸易壁垒。

从摩擦商品结构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美方对这类产品采取越来越多的反倾销、保障及特别保障措施等。美国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自由贸易的严重扭曲,美国企业界也非常清楚,这种自由贸易的扭曲将会损害美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拒绝中国商品也将使美国零售商面临巨大市场风险和损失。但中国部分产业与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如中国对美出口的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摩擦的出现,使从事对美出口的众多中国企业也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当然,该类产品摩擦也不全是负面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优势产品,美国限制这些产品的进口,实际上是保护了美国没有优势的产业,有利于美国的弱势产业,但不利于美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对我国来说,长期的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即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美国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使中国的产业调整,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

随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主导产业和主要出口产品往往是贸易摩擦的重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对中国发起调查的行业和产品逐步呈多元化趋势。涉及五矿、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土畜、机电等多个行业。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贸易摩擦的重点开始由轻工、化工等低附加值产品扩大到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大多数是采用加工贸易的方式,主要利用我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从日本、韩国等进口各种零部件,加工装配后出口到美国。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导致中国出口速度增长,对美国国内市场及相关产业造成竞争压力,自然引起贸易摩擦。

相对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限制,其对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的限制更为严格。与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等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摩擦不同,在现阶段,中美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摩擦不是由中国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对美国同类产业造成冲击而引发的贸易摩擦,而是由美国严格限制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引发的贸易摩擦。从中美两国贸易进出口比较优势来看,美国应该出口本国的优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本国的相对劣势产品轻工和纺织品等。美国严格限制对华资本密集型的高档次产品或高技术产品出口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非常不利,并导致中美贸易收支不平衡持续扩大。但对美国却十分有利,保持了美国在产业领域内的优势,另外还考虑到安全等因素,由此对中国在开放市场等制度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制度层面的摩擦

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摩擦、汇率制度摩擦、劳工标准摩擦以及中国进口和开放市场摩擦。

我国与美国知识产权摩擦一直没有间断。加入世贸组织前中美已经发生三次知识产权摩擦。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为了强化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持其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加强了对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监督力度。美国指责中国企业现在对美国企业全面侵权,知识产权摩擦已成为中美经济摩擦的新焦点。2005年美国商务部长唐·埃文思访问中国前对记者说,布什政府希望看到“盗版者被判处徒刑,并受到严厉的刑事制裁……”。美国贸易代表在年度特别301条款报告中,将中国列为301条款重点监督对象,并称如果中国未全面履行中美知识产权协议,将对中国贸易实施制裁。美国“337条款”引发的知识产权摩擦也不断增长。美国已把中国当成头号公敌,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采取的态度十分强硬,坚决严厉打击制裁。然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知识及技术进步主要还依赖对外国的模仿学习,如果完全按照美国的标准履行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先进技术是一种保护,但对我国经济发展及技术进步却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我国也是很难办到的。

中美汇率之争近年亦不断升级。美国称“中国的汇率政策使美国产业和工业生产蒙受了巨大损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直接原因,不失时机迫人民币升值。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对中国来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增加外商投资成本,不利于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产生不良影响。中国已几次小幅上调了利率,但美国一些国会议员仍不满意,认为人民币汇率偏低使得中国商品大量进入美国,剥夺了美国数百万人的就业机会。一些有影响的国会议员则威胁说,如果不在这方面采取行动,他们将重新提出旨在制裁中国的相关法案。此外,美国国会还通过议案,要求政府就汇率问题与中国政府展开谈判,并每半年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确定中国是否是“操纵汇率的国家”。为此,中国政府已作出了让步,并且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矛盾得到了缓解。

2004年劳工标准摩擦已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包括SAI(社会责任国际)制定的SA8000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扩大,甚至成为某些国家炮制贸易壁垒的借口。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15年内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美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替代国”等歧视性办法,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为了监督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美国形成了由政府、企业、国会组成的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对中国的贸易、投资、出口管制、人权、法律、宗教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加以指责。由于中国入世承诺涉及经济政策、货物贸易政策、服务贸易政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等各个方面,从而是否履行入世承诺成为中美经济摩擦的新焦点。 美国要求中国开放市场,这对美国向华出口产品、在华投资大有裨益,但对中国产业发展却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中国市场开放,美国及各国产品和企业进入,对中国各行业尤其是弱势产业乃至宏观经济运行都产生很大冲击。

三、中美贸易摩擦解决对策

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出口迅速增加的过程中,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中美两国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和贸易量的增加导致贸易摩擦是历史的必然。中美双方经济的互补需求远远大于摩擦冲突,中美两国都从贸易中获得很多实惠,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只是两国经贸交流中所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不会影响中美贸易发展的大局。但中美贸易摩擦毕竟给两国经贸关系蒙上了阴影,给中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理性分析、积极对待。

商品层面的摩擦,我国可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作出适当让步。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中美之间的矛盾,同时对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美国对纺织品设限,我们可以考虑机电产品的出口,对机电产品设限,再转向更高的行业,当然,产品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档、低价是我国产品在美国屡屡遭遇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我国在作出适当让步的同时,应提升商品档次、质量和价格,这是减少贸易摩擦的根本出路。

美国限制对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尤其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我们应积极商讨,据理力争,绝对不能轻易让步。该类产品对美国有关产业影响比劳动密集型产品大,美国控制比较严格。好在我国该类产品大多数属于加工贸易,有些零部件还是从美国等进口的,我国还可与提供部件的其他国家协调,展开多边谈判,这样受到的限制和压力反而减少了。

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就是我国政策的协调。过去,产业政策鼓励相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贸易政策则刺激了劳动相对密集的加工出口的增长。鼓励出口创汇,出口贸易结构就偏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成分提高。这种政策不协调减缓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提高本国的工业化水平,提高出口产品中熟练劳动和知识技术要素的密集程度,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改造的同时,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规模经济产业的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持力度。

如果说商品层面摩擦属于短期的、表面的和微观的问题,那么制度层面的摩擦则是深层次的、涉及宏观经济的大问题,中国在此方面问题的处理上还很被动,需要大力采取行动。

美国对知识产权摩擦态度强硬,而中国在这方面还很落后,对美国还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但需要的时间还很长,中国侵权行为在一段时间内还很难消除。现阶段中国要有充分的准备去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知识产权之争,中国政府需要委婉斡旋,尽量减少冲突,同时也要让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知道,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作出最大努力,但知识产权保护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也需要美国政府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美国动用超级301条款直接制裁有悖于WTO原则,中国也不能一味退让,可借助国际法,在WTO框架下解决问题。

应对中美知识产权摩擦的同时,还要告诫中国的企业,一定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现在一方面我们有企业侵权,另一方面中国又有大量的商标和祖传秘方等在国外被抢注,实在让人痛心。另外地方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中也要起到应有的作用。地方政府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就业、税收问题,要看到侵害知识产权会长时间损害当地的投资环境、打击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汇率问题上几次作出了让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摩擦,但美国仍未得到完全满足,还在继续对中国施压。对此,中国也不能一味让步。一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象征一国的经济主权,汇率政策的制定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的,中国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需要稳步调整,不能跟在美国和国际舆论的后面行事。

关于中国的市场开放问题,开放市场对中国的确冲击很大,我国有些产业市场竞争力还很弱,因此必须慎重采取行动。市场只能缓步放开,虽然这会引起美国的不满,虽然拖延开放不是最佳办法,但从保护我国产业角度来看也只好如此,对此我国可以向WTO保障机制提出保护申请。在逐步放开市场的同时,我国还要力争市场经济地位早日得到承认。中国面对大量反倾销调查,如果个别行业能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应诉,提供充分信息,证明自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在这个问题上就会有所突破。

总之,在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我国还是比较被动的。虽然中美贸易摩擦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我国必须态度明朗积极,才会有效解决问题。对于贸易摩擦,我们不应惧怕,对于美国的贸易救济,我们应该主动分析迎战。在中美贸易摩擦案件中,也不乏中方企业获胜的案例,中美电池“337条款”调查案全面获胜告诉我们,政府支持、准备充分、据理力争、勇于抗辩是成功的前提。

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还不能完全消除,我国应在与美国协商解决基础上,逐案分析研究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对策减少摩擦,必要时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则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如未能解决,可考虑通过世贸组织争端机制处理有关问题。我们应抓紧时间作好有关案件的规范处理工作,并及时修改完善有关的贸易法律规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未来几年内,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日益严重。未来的中美贸易关系仍将在摩擦中发展,然而发展是主流,中美贸易最终会在摩擦与发展中走向成熟。

中美贸易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2005年汇改以来影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发现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的结构性不平衡引起的,汇率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次要原因。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逆差;汇率;结构性不平衡;人民币汇率改革

人民币从2005年汇改以来,实际有效汇率已提高30%现实,但美国继续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导致中美贸易失衡和美国社会存在大量失业。

1 分析模型的选用

11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美贸易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萎缩,加剧国际市场竞争,也促使各国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从而加剧国际贸易摩擦。最近发生的轮胎特保案就是由于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贸易摩擦。美国的贸易限制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众多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会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我们的政府、进出口企业和各种行业协会紧密配合,共同努力,这其中,政府的引导和协调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政府;贸易摩擦;轮胎特保案;对策

2008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恐慌与危机传染到全球各国,导致全球经济进入“严冬期”。随着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深化,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经济衰退是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根源。一国经济衰退,其对本国贸易的保护必有抬头,而当前的情况正激发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2009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涉案金额约为22亿美元的“轮胎特保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此案意味着美国在纵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开了极坏的先例”,[1]并会导致其他国家采取跟进措施,损害中国利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的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作为公权力代表的中国政府,是经济发展中的有力舵手,必须充分认识、理性分析、积极对待,为中国外贸经济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一、“轮胎特保案”及其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致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2013年12月11日。本文所探讨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是由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2009年4月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导致美国工人失业为由要求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引起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2009年6月29日建议美国政府此后连续3年依次对中国输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加征55%、45%和35%的特别关税。[2]9月11日,美方不顾中方严正立场,决定对中国输美乘用车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根据奥巴马的最终决定,美国将在此后3年内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依次征收35%、30%和25%的特别关税。[3]这一特保调查是2007年以来的首次对华特保案,也是针对中国的最大的特保案,涉及金额达22亿美元,影响中国数十万人就业。具体来说,轮胎特保案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轮胎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额

轮胎特保案的通过,使中国出口轮胎的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中国的轮胎出口急剧下降。据中国橡胶协会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额约有22亿美元,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如果削减输出美国轮胎的半数产量,意味着中国会出现12%的剩余轮胎产能,并且减少1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4]据报道,华南橡胶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此次特保案中受影响最大的国内轮胎企业之一。该公司海外部经理苑云涛表示,目前中国出口轮胎的关税为4.4%,而华南轮胎公司2008年对美出口额为2亿美元,如果按照60%计算则要收关税1.6亿美元,这意味华南轮胎公司将要放弃美国市场。[5]同时,受损的不仅是轮胎企业本身,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也会受到牵连。轮胎特保案的通过,将使得其上游产业链的橡胶、炭黑、焦油以至焦化等产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品积压、销售困难等。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就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轮胎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下降的速度均为两位数,1/3的企业亏损。轮胎特保案后,中国轮胎出口量将下滑12%左右,连带着橡胶工业的增长速度将下降5至6个百分点。”[6]另外,即使中国轮胎出口企业没有倾销行为,但从立案到调查,再到初裁、终裁,整个过程可能持续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轮胎企业的市场拓展进程,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轮胎的贸易额。

(二)轮胎贸易摩擦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

轮胎特保案可以起到“风向标”作用,可能鼓舞国内其他产业和其他国家引起连锁反应,因为“这一招好使”,且在数据收集、律师费用等方面成本也比反倾销调查低。正如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所说,“轮胎特保案的关键不是在征税的高低。核心的问题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做法有全球示范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世界其他国家起一个引导作用,采取的特保措施有着很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先例。以邻为壑,别的国家就会跟风。”[7]这时因为,根据WTO规则,相关国家可直接援引美国的特保措施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或以涉案轮胎产品可能发生“重大贸易转移”为由,预先对于中国轮胎产品设限。事实已经开始证明了这种连锁反应的存在。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仅仅过了6天,中国出口美国的钢管再次成为两国贸易争端的一个焦点。9月17日,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某些钢管征收最高9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这是继中国出口轮胎在美国被征收限制性关税之后,美国政府再次挑起的贸易争端。[8]接着,中国轮胎业又在阿根廷遇阻,阿根廷拟对中国生产的小汽车用轮胎征收反倾销税。一旦这一做法蔓延,中国轮胎出口南美洲的大门或将关闭。[9]欧盟也紧跟着于24日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五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分别高达39.2%和30%。[10]

(三)轮胎贸易摩擦引起国内市场的激烈争夺和生产轮胎的工人失业

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截断了中国众多轮胎企业出口美国之路。部分从美国市场退出的轮胎产能将被迫转移到国内市场,加入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争夺之列。正如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特保案对中国的轮胎业尚不足以造成灭顶之灾,但会带来巨大冲击。若对美出口的销量转入国内销售,势必增加国内供给,产能过剩的局面也将不可避免,国内轮胎企业的竞争格局将随之发生改变。[11]这样,短期内供应的大量增加必将引发轮胎价格恶性竞争,对国内市场形成巨大压力,也必将影响整个轮胎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由于轮胎生产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吸纳大量就业人员。轮胎特保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就业状况。这是因为,中国生产的轮胎中有40%出口,而其中1/3出口美国,按最高35%的关税计算,这意味着中国的轮胎产品在实施特保后的第一年将不能出口到美国,这将影响到10万左右工人的就业,损失约10亿美元出口额。[12]

二、从“轮胎特保案”看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

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既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普遍性,又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威胁论”等外部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发展和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等自身因素[13];既有其不同阶段的理论根源,又有反映其本质的利益根源。[14]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例外。通过近期发生的“轮胎特保案”,我们便能透视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

(一)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

保护主义是国家采取的所有限制、禁止、控制或者影响国际贸易的措施,保护主义因而是国家强制权力干预建立在贸易直接有关人士的自由意愿的贸易程序的结果。[15]因此,所谓贸易保护主义,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和冲击,同时为本国商品的销售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通常的做法一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二是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从历史经验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与贸易保护主义呈负相关。近年来世界经济趋于疲软,发达国家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常常利用WTO的模糊性规则,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滥用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从而导致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不景气的美国经济再次走向低迷,与中国经济的繁荣形成明显反差。于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轮胎特保案”就是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典范。美国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奥巴马这一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举措是一个“危险的策略”,奥巴马为了让几个工会组织满意,却将中美关系推到争端加剧的危险阶段。普拉萨德指出,如果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升级,就有可能破坏全球贸易体系,并使全球经济刚开始出现的脆弱复苏遭遇挫折。[16]

(二)美国贸易政策受政治体制运作影响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原因

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权在立法部门,决定了其贸易政策的制定更多地代表国会议员的利益而不能总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容易滋生贸易保护主义。国会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每个议员会代表选区和特定阶层的利益。因此,一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影响到相关阶层或地区特定的利益,他们就会置社会最高福利于不顾而选择制造障碍,贸易摩擦由此而生。同时,美国政治实行的代言人制度使得议员和政府官员无一例外成为某一集团利益的代言人,在选举制度下,个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于政治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维持和延续个人的政治地位,议员和政府官员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以及资本来进行兑现竞选承诺的活动,甚至还要为了下次的连选连任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轮胎特保案”的发生,意味着贸易问题再次成为美国国内政治角力的牺牲品。美国政府不顾轮胎进口商、销售商以及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作出上述决定,迎合了美国国内某些利益集团的需求,以换取他们对奥巴马政府医疗改革计划的支持。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胡夫鲍尔就认为,奥巴马政府的医疗改革计划目前陷入僵局①,为达成妥协,奥巴马可能不愿在诸如轮胎特保案等问题上得罪支持工会的民主党人。[17]

(三)中美贸易中的美方巨额逆差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原因

根据国际收支理论,贸易赤字的增加通过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导致美国国民收入的下降,国民收入的下降必然使国内失业增加,如此就会产生两国间的贸易摩擦。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两国间经常项目收支的逆差,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5%,会发生激烈摩擦;超过2%,就会引发报复行为;如果对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那就是政治问题了。[18]

近年来,中美贸易中的美方逆差,是美国国会经常提起的一个问题。按照中方的统计,2006年,中国对美贸易逆差为1 442.6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 866.8亿美元,增长12.8%;[19]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虽然中美双边贸易额增速降至入世7年来最低点,但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对美国出口仍然高达2 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4%,扣除自美国进口814.4亿美元,对美贸易实现顺差1 708.6亿美元,增长4.6%。[20]贸易不平衡是目前中美贸易摩擦最重要的消极因素,迅速攀升的贸易逆差,必然引起逆差国的强烈不满,他们把国内经济发展的疲软归因于中国的外贸顺差,频频引发贸易摩擦。“轮胎特保案”便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进行特殊保障措施调查的结果。

(四)中国外贸经济的自身缺陷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低价倾销、无序增长、重复建设等以求得外贸数量扩张的外贸模式为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提供了口实。当前,中国出口产品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价格偏低,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不大,而且是大批量的出口。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国外的产品发生剧烈的碰撞。同时,长期对出口产品进行出口补贴,导致对出口产品定价过低,因而经常被控倾销。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换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无利也要销售,造成不规范的定价行为,结果为美国指责中国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准则、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提供了借口。

另一方面,中国在外贸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容易引起美国动辄以贸易制裁相向。中国出口商品的市场过于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的份额在这些国家非常大。就“轮胎特保案”而言,据《上海证券报》调查,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在很多企业的销售总额中占比很大,2008年,中国轮胎单对美国的出口就达到总产量的1/3[21]。这就很容易引起进口国的关注,引发贸易摩擦。因此,出口产品的外贸依存度越高,将大大增加中国防范对外贸易风险的难度,一旦出口受阻,国内生产企业和相关企业就会受到严重打击。

三、中国政府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有效策略

从理论依据上,近年来逐渐盛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改变企业的战略性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干本国企业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方向发展。[22]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不仅意味着“看不见的手”能够发挥作用,“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也应该发挥作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减少了很多与WTO有关协议下不一致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但选择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并非不要政府干预。相反,加入WTO要求我们的政府具有更高超的干预手段,促进贸易利益的最大化。以“轮胎特保案”为标志,中国的外贸经济正遭受新一轮贸易摩擦的冲击。在出口境况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在自寻出路的同时,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与规范。

(一)健全适合WTO规则的法律制度

中国是新入世的国家,仍然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还未能完成新法的订立,未能完全完成对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的废改和调整工作。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既为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轻易找到借口,也不利于中国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纠纷以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因此,中国政府应根据加入WTO的要求和中国入世时所做出的承诺,调整、增加中国的现行法律和法规。这就要求我们对那些与WTO规则存在冲突或不协调的地方结合国情予以修改,以保证中国的法律、规章与行政程序能够符合WTO规定的义务。同时,中国国内立法应尽量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接轨,以求更充分地获得WTO的保护,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纠纷。另外,中国还应当完善公平法律体系,如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领域以保护中国的利益。

(二)建立国际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

加入WTO后,虽然中国可以借助多边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但由于中国在入世时承诺了“特别保障条款”等条款,使得中国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时,中国企业仍然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中国出口企业欠缺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致使竞争手段单一,国际营销谋略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国外市场的动态了解不及时,即使在国外企业或行业中介组织已经决定或表现出对某种出口产品的关注,并可能付诸调查、决定立案时,我们的企业仍不改变原有的出口战略,继续大量涌入出口市场,使自身陷于被动地位。

“轮胎特保案”的发生,再一次发出警示,政府必须建立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此相适应,建立有效的情报和预警机制,事先对一些重大经济问题展开调查和评估。这是因为,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代表,与其他部门相比在解决贸易信息失灵问题时具有极大的优势。当前,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对外贸易信息的失灵,因此,市场必然要求政府出面建立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以消除对外贸易信息失灵问题。具体来说,政府有关部门协同商会要实时跟踪一些产品的出口贸易情况,如果某一产品在某国市场上销量突然大增或价格急剧下跌,我们就应提高警惕,考虑是否会引发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主管部门应当与相关行业协会之间保持紧密联系,互相通报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出口情况,一旦察觉进口国国内有正在酝酿贸易保护措施的动向,应立即向全行业发布预警信号,及时协调出口量、出口方向和产品出口价格,防止国际贸易摩擦的真正发生。

(三)引导企业优化出口结构

美国“轮胎特保案”因其不公正条款,再度使中国轮胎企业陷入水深火热之困境,然而反观事件本身,中国部分轮胎出口产品确实存在着价格低廉、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和品牌价值不高的短板,很容易受到国外制裁。在特保案宣布后的第二天,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曾经指出,虽然此次特保案影响很大,但中国的高档轮胎仍有很大市场,政府也将积极研究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予以相应的支持。[23]

具体来说,政府在引导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时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帮助国内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通过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避免陷入“低价格—低质量—更低价格—更低质量”的恶性循环,实现出口商品多元化,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第二,支持企业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中,增强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从国际产业链的制造业环节入手,逐步实现制造优势向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第三,积极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输出等形式,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

(四)鼓励行业组织的良性发展

在维护行业利益、企业利益、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方面,行业协会是政府、企业的合适的“代言人”。在这次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中,中国行业协会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橡胶工业、中国五矿化工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以及中国全体涉案轮胎企业12日发表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抗议信,称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及涉案企业表示强烈抗议,并表示已向中国政府要求,对美国实行强烈的反制措施。[24]然而,由于中国对行业协会法律定位不清等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中国行业协会此项作用的发挥,严重削弱了在对外贸易中的自我保护能力。面对频繁爆发的贸易摩擦,中国的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协调和服务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不能满足应对贸易摩擦的需要。因此,中国政府应推动《行业协会法》尽早出台,促进行业协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和协调作用,让行业协会能切实地保护各个行业企业的利益[25]。

(五)促进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

面对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决定,在强烈抨击其贸易保护的同时,也应当理性审视中国贸易市场的发展及其政策背景。当前,在中国的出口部门中,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同一种产品出口给国外,其价格不但低于目标市场的其他同类商品价格,甚至还比国内售价还要便宜。以本次“轮胎特保案”所涉及的小轿车、轻型卡车轮胎为例,大体上,出口到国外的价格,相较而言要比国内低10%左右。[26]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出口退税因素。以轮胎行业为例,现行出口退税率约为9%。二是出口市场的信用体系畅通,而国内市场信用体系滞后,交易成本高,风险大。三是国内物流成本较高,同时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27]于是,企业热衷于出口产品,选择通过庞大的数量来获得可观的利润。这种出口状况,成为美国反倾销、实施特保措施的把柄,也形成了目前对外国市场开拓有余而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的现状。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常识,出口和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美国“轮胎特保案”再一次警示我们:中国贸易政策的重心应当立足于建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体系,让中国企业更愿意在国内市场做生意。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尽快树立国内市场也是世界市场一部分的理念,促进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推进城市化进程等途径加快提高国内市场容量。其次,加快国内市场规范化建设,彻底根治地方保护主义,构建诚信、法制和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大市场。第三,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价格和市场改革,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早日确立。

注释:

①奥巴马拟耗资9000亿美元、原指望8月前推出的医改计划现已被国会推到夏季休会后再讨论。当前,美国国内反对医改的声音越来越大、民众对此的支持率也在不断向下(最新民调不满率已升至52%)。当奥巴马召开万人集会大谈特谈医改之时,反对奥巴马医改计划、新税收政策及财政支出失控的万人抗议活动也在华盛顿爆发。

参考文献:

[1]江国成.美国开了极坏的先例[N].三峡日报,2009-09-14.

[2]张蕾.轮胎特保案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严峻挑战[N].中国青年报,2009-09-14.

[3]严松.“轮胎特保案”伤害了谁?[N].中国经济时报,2009-09-24.

[4]宦璐.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5]郭小戈.“致命”警告:危险的9月17日[N].南方日报,2009-08-14.

[6]宦璐.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7]王红茹.“特保措施”比“反倾销”招数更损[N].中国经济周刊,2009-09-21.

[8]王红茹.“特保措施”比“反倾销”招数更损[N].中国经济周刊,2009-09-21.

[9]吴琼.阿根廷、巴西相继发难 中国轮胎出口南美再遇阻[N].上海证券报,2009-09-17.

[10]高友斌.多数网民支持报复欧盟对华钢管反倾销行为[N].环球时报,2009-10-06.

[11]宦璐.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12]刘洪.美宣布对中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N].深圳特区报,2009-09-13.

[13]刘力.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与对策[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4,(11):47.

[14]唐宇.中国面临贸易摩擦之根源探析[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4,(11):55.

[15]【法】帕斯卡·萨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M].肖云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1.

[16]刘洪.美学者:轮胎特保案完全是保护主义行为[N].经济参考报,2009-09-17.

[17]明金维.对华轮胎特保案奥巴马竟然通过[N].青岛早报,2009-09-13.

[18][19]卞淑贤.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1.

[20]周英峰.中美去年双边贸易额增速猛降[N].渭南日报,2009-02-07.

[21]宦璐.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22]徐广军,崔鹏程.战略性贸易理论与中国政策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3):21.

[25]宦璐.轮胎特保案的反思:提高技术含量 淘汰落后产能[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23]颜潇.威海轮胎挥矛铸盾战“特保”[N].威海晚报,2009-09-15.

[24]晁旭.我国出口贸易摩擦的新发展及对策探析[J].福建理论学习,2006,(11):34.

[26][27]徐奇渊.为什么轮胎出口价比内销价还低?[N].南方周末,2009-09-24.

责任编辑:王岩云

责任校对:孙 飞

On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of Our Government Coping with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Li ci

(Jiangsu Police College, Nanjing 210031, China )

Key words: Chinese government; trade friction; the case on special security measures for tires; countermeasures

中美贸易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2017年8月18日美国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中美贸易摩擦由此爆发并引发全球持续关注。经过双方反复征税、多轮谈判、持续协商,美国于2019年7月17日宣布豁免110种中国进口商品高关税,双方暂时达成共识,中美贸易摩擦暂告一段落。但这一贸易摩擦事件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贸易摩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失衡;贸易摩擦

0 引言

2017年8月14日,美国签署行政备忘录,决定对中国发起贸易挑战,中美贸易摩擦自此开始并引发全球持续关注。随后,美国于2017年8月18日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引发各界对中美经贸关系的担忧。中国商务部立即回应发表谈话,表示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次年3月23日,美方宣布对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增关税。同日,中国商务部以对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击。次日,美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第一次向中方提出磋商要求,双方在北京均表示希望通过对话磋商来解决贸易纠纷。但2018年5月30日,美国推翻磋商共识,重提对500亿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贸易摩擦重启。2018年7月6日,中国正式实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美国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予以反击。经过双方多次出台征税清单,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20国集团阿根廷峰会期间,就双方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同意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四天后,中美第十一轮磋商对话举行,后谈判暂停,中美经贸关系再次僵化。随后双方又进行了多次高级别磋商,美方称将再推迟提高对华关税,中美达成多项共识。但2019年5月15日,美国将华为列入管制清单,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2019年6月1日中国随即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019年6月29日,中美元首同意重启两国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随后美国商务部解禁对华为供货。2019年7月11日商务部表示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重启经贸磋商。7月17日,美方宣布豁免110种中国进口商品高关税。

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内容和进程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美国发动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以及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中美贸易失衡一直是学者的研究对象。王香雯(2018)认为总体上中美贸易双方互利共赢。中国是一个全球产业的集聚中心,从别的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加工后向美国出口,中国对美国出口实际上是将别的国家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虽然中国实际获得的利益只是加工組装获得的增加值,但当前贸易统计方法却是将出口商品全额计入,这一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的漏洞直接导致了美中贸易逆差被夸大。中国商务部(2017)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从全球价值链看,双方的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其实在美国。周晓波、宋立义、倪坤(2018)等学者则认为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既有美国自身的内在经济制度、国民长期消费储蓄习惯结构性因素带来的宏观经济失衡影响,也有中国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产业链布局、中美经济发展阶段和禀赋结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佟家栋(2018)在文章中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并非一时兴起的结果,背后主要原因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利用其创造的经济全球化环境飞速发展,这让一向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感到了巨大威胁,从而试图采取抑制甚至打压的政策来遏制中国崛起。

还有学者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对两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摩擦会减少中国“三驾马车”中的净出口,给中国经济增速带来下行压力,同时中国的反制措施如减少对一些美国农产品的进口,极大程度上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陈天雁(2018)则认为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如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大幅减少,出口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下跌,通胀压力上升等,但同时可能促进中国主动实现产业升级。赖佩琦(2018)主要分析了贸易摩擦可能对中国某些产业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列出的十大重点领域。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意图收购美国机器人企业或与其有技术合作的中方企业,而新材料出口、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产品、高铁装备等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小甚至可以完全忽略。该学者认为中国可利用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行业在本次贸易摩擦中占据主导地位。曹源(2019)在文章中分析得出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主动挑起摩擦的美国来讲,美国将面临本国财政负担加重,企业发展滞缓,积极性不高,国民消费能力下降,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等重重问题。从中方来看,本国企业竞争力下降,外贸行业发展艰难,经济增长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遭受严重冲击等都是中国在本次贸易摩擦中面临的挑战。

2 贸易摩擦发生原因分析

2.1 美国认为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美国利益受损

从中美2013至2018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远远超过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总额。2013年至2015年,随着双方贸易往来愈发密切,中美进出口总额不断扩大,但在2016年出现小幅下降,达到5,196.1亿美元的低谷。中国向美国出口总额与中美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保持高度一致,2016年至2018年,两者均呈直线上升趋势。从这一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国确实存在一定的贸易顺差,而美国在一定意义上是受损的一方。

但中美贸易失衡的很大原因在于统计方式差异。由2009年10月由中国商务部与美国商业部、美国贸易谈判办公室联合签署的《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报告》可得出结论,一方面,中国出口的货物经第三地转运后按美方原产地的规则记作自中国的进口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双方报价的不同也导致直接贸易当中的差异日益显著。还有学者发现:虽然中美贸易规模及统计差异在不断扩大,但差异率(统计差异绝对值占相应进口额的比率)却在不断下降。由此得出结论,如果剔除贸易规模扩大的影响,双边的贸易统计差异实际上在逐步缩减。

2.2 美方内部面临选举压力

美元首首次提出中美贸易摩擦时正值美国中期选举前期,这一选举结果不仅会影响其任职的后半任期,还将牵动2020年总统大选。美元首面临着的不仅是各国媒体的舆论,还有国内共和党、民主党两派的激烈竞争,其希望推行强硬的国际外交战略获得国内民众支持。为了转移国内政治注意力,选择对华发生贸易摩擦来缓解执政压力。同时,意图通过打“贸易保护牌”向选民拉票,为共和党在议会上保留多数席位而争取连任的机会。

2.3 美国霸权主义面临挑战

中国正以迅猛之势飞速发展,若继续保持此增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和倡议更是对现有世界秩序的颠覆,严重威胁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国试图重演十九世纪美日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复兴。

3 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3.1 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利润下降,阻碍外贸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很明显导致了关税税率的直线上升。关税上升,意味着成本上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这一背景下,中国外贸订单大幅缩减,人工及管理成本不断上升,传统外贸行业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不少企业甚至面临破产和倒闭的风险,中国外贸行业发展严重受阻。2019年一季度,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158.64亿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6224.30亿元,同比减少3.7%,进口额为1934.34亿元,同比减少28.3%。中国传统出口行业同样呈现不容乐观的态势,以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为例,至2019年6月,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43.37亿美元,同比下降3.1%。

3.2 工业体系脆弱,倒逼中国企业产品升级,提高技术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创造了一种名叫“中国速度”的奇迹。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第二,但是却始终没有创造出“中国质量”和“中国价值”,国内的工业体系呈现出什么都能生产且产能巨大的局面,部分领域的生产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但实际上大部分产业和关键零部件都是依靠从他国进口发展的,没有原创性技术,缺少技术创新,一旦被釜底抽薪,后果将不堪设想。

贸易摩擦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企业的短板所在,依靠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实现企业利润变得更加难以为继。中国企业实现产品升级,提高技术含量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贸易摩擦,对中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否化挑战为机遇,是中企能否成功度过贸易摩擦危机的关键。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贸易摩擦非美方一时兴起,而是长期以来美国对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不满,试图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同时美国遏制中国崛起之意图也非常明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利润下降,关键零部件进口受阻,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贸易不仅攸关两国经济,更会影响世界贸易格局。美方的发动是对全球公平贸易规则的破坏,中国应积极维护本国利益,在逆境中把握变革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4.2 政策建议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主要面临产品转型升级,进一步开拓全球化市场的挑战,为了减轻贸易摩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国家应立即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企业自身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水平,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2.1 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需从“制造”向“智造”迈进。积极加大设计研发力度,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用好的质量好的设计来提升自身產品的国内不可替代力和国际竞争力,以确保更为均衡、稳健的长远发展计划。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走好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4.2.2 从“中国制造”转向“全球制造”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数据的大时代。互联网带来了众多可能,使得全球合作也创造出新的可能。当今,信息和通信技术变革使得远距离沟通成本下降,生产过程可以被切割为若干环节,并在不同国家完成。中国企业要将目光着眼于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引进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产品升级。

4.2.3 出口企业可以扩大对其他国家的出口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对外出口实现的,中美贸易摩擦势必会影响中国对美出口。但欧洲、东盟、日韩同样依赖于中国的出口商品,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来恢复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损失的元气。

4.2.4 树立忧患意识,明确自身不足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充分认识到自身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高端制造等发展短板所在。企业应清楚的明白未来发展的艰难性,切不可盲目自信,要在懂得韬光养晦的基础上,踏实走好每一步路,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佟家栋.中美战略性贸易战及其对策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3.

[2]赖佩琦.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J].现代业,2018,(13):48-49.

[3]王香雯.中美贸易战的起因与发展[J].全国流通经济,2018,(16):19-21.

[4]周晓波,宋立义,倪坤,等.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经济影响和我国的应对策略[J].宏观经济,2018,(4):31-35.

[5]曹源.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综合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7):112-114.

中美贸易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美贸易关系;贸易战;原因及影响;应对策略

一、引言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在多个方面成为合作伙伴。在贸易交往初期,中美经济实力差距非常大,且美方毫无疑问占据优势地位,贸易关系相对稳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实现了飞速增长,更是在2001年成功加入WTO,贸易保护、贸易主动反击等意识逐渐增强,这一切使得中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逐渐拥有话语权,也使得美国开始产生危机感。2017年特朗普上任,开始大肆宣扬美国优先的口号,同时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在与中国签订了总额高达千亿美元的合同之后转身就下令对中国开展301调查,矛头明显指向中国。2018年7月,美国对中国价值接近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增关税,中方对此不甘示弱,迅速给予同样反击,对美方产品加增等值关税,双边贸易战正式拉开序幕。

中美贸易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热议话题之一。董柳羽等(2021)认为日益增大的贸易逆差和抑制中国发展是中美贸易战产生的重要成因,贸易战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1]。胡晓玲(2021)分析了中美贸易战的现状及特点,通过对比日美贸易战的历史得出中美贸易摩擦的启示和应对的方案[2]。马淑娜(2021)则认为贸易战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的经济布局和中国的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矛盾,美国的利益受到触动[3]。从现有文献来看,中美贸易战产生的原因众多,影响不可避免,当下能做的便是积极探讨应对策略。

二、中美贸易战产生原因

(一)存在巨额贸易逆差

中美双方之所以会产生贸易战,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存在贸易逆差,且逐年增长。自中美两国开始贸易往来后,经过短短数十年时间,贸易额就由25亿美元攀升至5196美元。我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顺差,据统计2017年贸易顺差接近2759亿美元。美国也曾统计,在2017年美国全年贸易逆差为5600亿美元,而在这当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43.6%。以上种种数据使美国感到担忧,巨大的贸易逆差对其制造业的发展构成威胁,产生巨大经济损失,国内失业人员急剧增加。于是,美国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增关税,同时无理要求中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增加本国商品进口总量,企图通过这些举措来缩小贸易逆差。

(二)巩固加深美元地位

二战后期,美元趁势登上政治舞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开始成为世界性货币,黄金、石油等均由美元报价。为维持美元的货币地位,美国先后打压崛起的苏联和日本,让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口袋里面都是美元。如今中国崛起,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币币值变得相对稳定。许多国家开始看好人民币,对人民币国际化寄予厚望,特别是需要人民币为其建立信用担保的东南亚国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多年,逐渐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人民币正朝着实现国际化发展,有望打破美元霸权。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中美贸易战成了巩固美元地位的工具。

(三)敲诈利益弥补赤字

日美贸易战使美国尝到了甜头,美国通过发动贸易战,迫使贸易伙伴妥协,从而开放市场让渡经济利益给自己,成了它的一贯作风。它所倡导的贸易保护主义,无视WTO制定的规则,完全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使得众多国家处于不利的贸易地位。自从1985年中美贸易正常化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也逐渐加深。面对其巨大的政府亏空,它开始故技重施,指责中国进行不公平贸易,挑起贸易争端,希望借贸易战向中国施压,非法获利来解决政府财政赤字问题。

(四)抑制中国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下,我国经济实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种产品陆续走出国门,逐渐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我国制造业迅速崛起,产业升级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悄悄发生改变。美国政府开始按捺不住,逐渐重视起来,自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其霸权地位纹丝不动。如今以中国崛起势头正盛,对其世界霸主地位产生冲击,构成不小威胁。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美国先后采取提高关税、增强贸易壁垒等一系列措施,企图对我国产品贸易造成强烈冲击。

三、中美贸易战影响

(一)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发起的贸易制裁使中国出口贸易受到打击,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美国限制向我国出口科技产品,同时提高我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冲击。但为了应对贸易战带来的外部压力,国内产业开始迅速整合到一起,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经济,有助于培养我国的竞争优势产业。

(二)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单方面背叛与中国友好合作的承诺,恶意发动中美贸易战,无异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方面阻碍本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对华贸易受到抵制,交易額直线下跌,国内大部分产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严重,波及消费者的利益。此外中国的反抗成果明显,中美贸易逆差持续增大,美国的经济压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此举使自己在国际上的声誉大打折扣,它的霸权主义思想及它的霸道无理行为让其他国家产生反感和质疑,不愿与其交往,美国的国际关系大受影响,经济政治活动的开展也受到限制。

(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两者之间发起贸易战,其影响非同一般,会波及到其他国家乃至全球,威胁到经济利益与人类福祉。当前中美贸易战还只是存在于局部行业,美国贸易对中国的高端制造发起制裁,中国贸易对美国部分农产品重重反击,两者相互压制。如任由贸易战持续发展,将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严重破坏国际经济秩序,造成全球经济活动陷入混乱,使全球经济发展停滞。

四、中美贸易战应对策略

(一)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

科技水平的高低对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中国很多产业只参与加工组装的各个部分,其他核心环节所需的各项材料,都是从发达国家进口而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中国应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研发核心技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上风。企业也应积极提升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的研发,争取拥有一批高精尖技术,掌握关键技能,不断转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而促进整体实力的提高。在应对全球化竞争时,外企也应该更加关注收入不均等问题,强化国内市场,进而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相應的条件,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创造产业竞争优势。

(二)深化改革开放,推行全面外交

我国经济建设逐渐呈现出包容开放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此时我国需要结合自身国情和全球经济形势,加快完善开放经济体系,完善贸易本身之外的与贸易相关的规则和程序体系问题,不断增进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到世界活动中,进而促使世界范围内创设起良好的经济体制。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出进口博览会、自贸试验区的优势,借此打造良好的贸易氛围,重视“一带一路”建设,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同应对全球发展形势。另外在实施对外政策的时候,也应注意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排查知识产权风险,规避他人设置的国内外知识产权壁垒,及时调整关键技术方案,确保我国完全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三)求助世贸组织,主动维护权益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处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它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快速高效和双方认可,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此次美国为一己私利,有意绕开WTO,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贸然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我国与美国多次磋商未果,应及时联系世贸组织反映情况,客观公正陈述一切并提出诉讼,依托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权益,弥补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损失。中国依据规则启动争端解决程序,无论是起诉行为还是反制行为均是正当且合法的,完全符合国际要求。此外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改进,试图提高国际话语权,有效减少贸易战带给中国的严重损失。

参考文献:

[1]董柳羽,张汝根.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21(06):10-11.

[2]胡晓玲.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03):1-3.

[3]马淑娜.中美贸易战的成因以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5):66-67.

项目:本文属2020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美贸易博弈的思考与剖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010378258

作者简介:周凡(2001年12月)女,汉族,安徽铜陵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上一篇:经济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时事与政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