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联欢范文

2023-09-18

民族大联欢范文第1篇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干部培训的问题

(一)管理滞后,需求性弱

信息登记不严。由于管理权限问题,每位干部参加培训情况难以完整记录,培训信息进入个人档案也欠完整,相关部门很难全面、完整了解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详细情况,从而导致一些人重复培训、一些人则极少轮训的现象发生。培训欲望不高。少数干部对教育培训重视度不高,少数单位负责人重工作轻培训,抓工作力度大,抓培训力度小,一旦出现工学矛盾,总是牺牲学习保工作,干部人才培训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

(二)渠道单一,效果不佳

在线学习约束有限,效果性不明。干部网络在线学习,创新了干部人才培训模式,是没有围墙的党校。一是平台建设问题,经常出现技术性问题,有些课程不能流畅播放、有些课程学后不计分。二是课程设置问题,现网络课程多为政治理论课,业务培训方面的课程非常有限。三是学习任务问题,任务重、操作复杂,致使部分干部学习热情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请人代学、集中突击、挂机捞分等现象。四是效果运用机制问题,干部网络在线学习效果与干部本人的直接利益关系不大。

(三)激励薄弱,约束力差

一方面致使部分参与干部人才培训的一些优秀人才因各方面原因不能被提拔任用,相反,未参与教育培训的干部却得到了提拔重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人才培训效果的运用,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部分干部不接受调训、不愿受训。并且,干部在教育培训期间,其学习的好坏、优劣,与个人利益、升迁,关系不大,导致干部参与培训的目的不明确,少数干部对教育培训抱着“培训只是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一种经历,重在参与,不在结果,利用培训之机,广交朋友,联络感情”的心态去参加教育培训,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人认为“学习”就是“休息”,浪费大量学习时光;还有人认为自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干部,在高校已把理论知识学到手了,对短期培训的作用和效果认识不足,缺乏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衍生了“学习专业户”。部分干部提拔后,因处在重点岗位,工作忙从未参加培训机构举办的主体班学习,而另一部分干部由于工作相对轻闲,单位专门派出学习,成长为“学习专业户”。长此以往,形成了“越忙越不学、越闲次次学”、“想学不能学、不想学常常学”的怪现象。

(四)需求不强,针对性差

需求调研人数不多。不是利用现代工具大数据来调研辖区内所有培训对象的需求,而是进行抽样调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培训班次的科学设置,导致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强,部分参与培训的学员发牢骚:培训内容简单重复,更新少,想学的知识少。其次是调研结果运用不到位。需求调研目标模糊,往往是为调研而调研,走过场,反馈缺失,调研结果与实际执行两张皮。

二、加强大数据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人才

开门引才。在注重引进硕士、博士等专业人才的同时,从曾在培训班次授课、学员反响较好的党政领导、基层干部、企业家中聘请客座教授。其次是开门评议,执行新课准入制度,所有新课须经过说课、试讲、学术委员会评审等环节方能进入课堂;通过专家点评、教师互评、学员测评等形式,倒逼授课教师不断苦练内功;同时聘请熟悉干部人才培训工作的无职领导干部担任特约督学,对干部人才培训主体班次进行全方位督导,搭建社会各界参与干部教育教学管理新机制。

(二)按需定课

要以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也应不同,有的应侧重于理想信念,有的应侧重于思想理论,有的应侧重于政策法规,有的则应侧重于实践经验、实际能力等。比如对中青年干部就要以理想信念、优良传统教育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和人了事业、勇于攻坚克难、堪当历史重任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队伍。对基层干部就要以提高政策执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三)训后跟踪

建立全员建档、跟踪评析、注重实效、立体推进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干部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如实记入干部个人档案,包括考勤纪律、培训鉴定、考试成绩、培训体会(论文)和培训笔记等。重点班次还要实行跟班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及跟踪评析制度。充分运用干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员队伍,设立考核小组,参与各部门(单位)的干部教育日常考核工作和督查检查。在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中,实行“一述双评”,即领导干部除述职述廉外,还要述学。班子主要领导在述职大会上,不仅要报告自身的学习培训情况,且要代表班子报告班子抓全员培训的情况。述学后,在民主测评中,不仅要测评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培训情况,而且要测评领导班子抓单位全员培训的情况。

建立训用结合、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把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结合起来,新提拔担任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要达到规定的培训学时,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要求的,要在上会材料中体现、在任前谈话中提到、在任职后一年内完成补训。对无故不按时参加教育培训,不遵守培训纪律,完不成学时的,要进行通报和约谈,并记入干部个人档案。同时要明确把干部培训与评优晋级结合起来。

(四)分类指导

要进行分类指导。对干部实行分类指导,是提高干部人才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的教育培训,主要应加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党政机关的公信力等方面的培训,引导机关干部争当服务标兵;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则应注重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带头干事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对于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就要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群众,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家园做出贡献。

(五)利用新传媒

大数据培训有着传统培训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但能创造更多的教学内容,还创新了用户体验。一方面,开放的平台保障了随时随地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互联网+”培训提供多种渠道和平台,用户可选择最优学习路径:网页浏览、学习APP、微信专用账号、QQ交流分享群等。“互联网+”干部人才培训改变了传统的固有的培训方式,建立了一体化的网上培训系统,实现了终身学习的便捷条件。上网方式不断变化,上网速度不断提高,上网终端越来越便捷,只要学员想学习,时刻都可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殖民地也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但要注重三方面:一是要将远程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要求同步学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在面对面沟通、亲身体验、情感交流等方面优势明显。

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知哪些内容适合在线学习,何种学习形式最受欢迎,对于不同的学习目标要造势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优势互补、效果叠加。二要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学员的个性差异,设计培训方案,使学员更好地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做好培训引导,组建学习小组,利用平台工具和互联网,开展协作学习,让学员在培训活动的参与中实现培训的终极目标;三要做好管理服务支持工作,要适应干部人才培训的新要求和互联网学习的新特点,通过网络和大数据平台,让学员了解课程,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提供给学员必要的学习媒体,进行学习辅导等,从而提高教师、学员对培训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

摘要: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是对干部人才培训提出的新要求和挑战,本文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干部培训的问题入手,分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民族地区,干部,培训

参考文献

[1] 马之巍.大数据背景下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可行性分析.山西农经.2017(03).

[2] 程淑琴,倪东辉.大数据视野下的干部培训教学质量提升与管理创新.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7(04).

民族大联欢范文第2篇

结合湘西州商务局给出的数据反馈, 就湘西州2019年招生高职电商专业农技特岗生分析如下:

一、湘西职院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当前办学情况

“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在电子商务或电子商务相关行业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客户管理、网络营销和网络贸易等工作的人才。在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我们根据湘西州域经济产业升级转型、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过程中急需大量精营销、懂技术的人才的机遇, 将我系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企业网络营销能手。

(一) 核心课程

专业开设有电子商务基础、电商运营、商城/网店营销策划、客户服务与管理、PS、网站/商城建设与维护等专业核心课程。

(二) 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达100%, 与杭州赢动教育有限公司、湖南浏阳河集团、长沙创智新程有限公司、长沙星火丰城、北京新迈尔公司等开展了“双元制”、工学交替、学徒制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的培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三) 师资队伍

本专业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诸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拥有一支由20名在编在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不包括外聘该专业教师6人) , 其中正高1人、副高2人、讲师9人、博士1人、硕士学位10人、高级电子商务师2人、中级电子商务师3人、物流师1人, 双师型教师占86%。这是一支集老、中、青, 高、中、初, 师德师风良好, “传帮带”工作突出, 理论与实践能很好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四) 教学成果

2014年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电子商务技能抽考合格率达88.89%, 高出全省平均合格率16.67个百分点, 2014年参加全国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 获湖南省“团体二等奖”, 已厚积了一定的办学底蕴, 发挥区域资源共享和职业教育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二、我州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情况

2018年11-12月两个月, 全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高达27742人次城市。湘西自治州2018年11-12月两个月, 对电商岗位的人才需求高达1007人次。

(一) 电子商务活动在企事业单位中开展情况

本地电子商务企业人才特别紧缺, 从业者多为非电商专业人士, 电商人才引进困难, 人才流动大。湘西州电子商务, 特别是农村电商扶贫得到州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但是目前电子商务岗位上的事业工作人员质量参差不齐, 据初步了解这些企业、乡镇中从事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的在岗人员多为非专业人才, 以及出现电子商务该岗位用人不专, 未能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 就这点来看, 学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农技特岗生人才是必要的, 而且前景看好。

(二) 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

社会需要哪方面的电子商务人才, 我们系专门就学生学历、知识结构、技术等级、能力素质四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从中获取当前湘西州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员在学历方面要求不高, 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基本就是本科及高职院校的高级人才引进, 要求学历在本科占27%, 大专高职的占60%, 中专的占13%。所以, 就学历对就业前景的影响这方面来说, 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与本科院校相比不存在优劣之分, 甚至更受用人单位所喜爱, 这也说明在高职院校内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是可行的。

其次, 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上注重于技术与商务并重 (50%) 在能力素质方面用人单位普遍喜欢综合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 (58%) , 但在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上, 更侧重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25%比17%) 。

(三) 我州农村电商及电商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州电子商务呈现跨越式发展, 2018年, 全州注册电子商务企业361家, 各类网店15000多家, 比上年度增加26%, 电子商务交易额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逐年递增, 2018年全州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40亿元。目前, 全州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 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家, 通过湖南省电子商务认定企业19家, 年度交易额达千万元的企业十余家, 全州7个国家级贫困县均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全州实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域示范创建。全州实施了“一县一品”活动和电商扶贫频道活动, 利用湘西环境优势大力塑造具有湘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十八洞猕猴桃、菖蒲塘蜜柚等成为网络热销品牌。贫困村交易额来势较好, 农产品线上交易累计3.3亿元, 人均交易额111元;贫困村年均交易额达30万元。全年全州培育电商扶贫小店2935个, 建成年交易额50万元的村级服务中心40个, 培育出2个年交易额500万元的县级服务中心。

2018年, 我州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五个 (凤凰、花垣、古丈、永顺、龙山) , 指导和服务辖区乡镇 (街道) 、村两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业务, 整合各类资源, 发挥产品展示、线上线下体验、公共服务、电商培训、品牌培育、农产品营销推广等功能。建成乡镇 (街道) 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643个, 全州累计建成1229个服务站点, 其中1110个贫困村实现服务站点全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梯次布局全面完成。

2019年, 州政府州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引导全州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湘西馆”成功与淘宝、京东、苏宁易购、快乐购等多个知名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协议, “湘西馆”入驻企业达到200余家, 400多个品种, 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5亿元。

(四) 湘西州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情况

我州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因电商人才极度匮乏和稀缺, 而本地高校培养的电商人才的保留率较低, 企业、事业型职业化人才短缺。2018年通过搭建电商科技特派团, 深入农村为广大贫困户提供网店开设和运营的策划、培训、代购、充值、客服、设计等专业服务, 为电商扶贫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该年实地培训服务8批次, 开展互联网在线培训30余次, 共计培训了企业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各类群体3000多人次。

为顺应市场需求, 针对特定市场需求开设相应专业学科, 政府与湘西职院联合开展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定向培养50位电子商务农技特岗生, 培养良好职业素养、专项技术技能高水平、一定创业能力的电子商务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为我州培养更多更专业的电商人才迫在眉睫。让我州的电商扶贫能够真正的实惠全州, 执行落地的更稳更好。

三、经济贸易系电商特岗生招生可行性分析

(一) 院党委的支持重视, 为电子商务专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二) 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 为专业学习提供了保障;

(三) 已有2018级电子商务专业特岗班委培办学经验, 为2019年特岗生招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四) 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 为保证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

(五) 拥有优良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六) 校内外教育、实践资源共享;

(七) 湘西州政府大力扶持电商扶贫, 电商人才紧缺, 州内高度关注和支持我系高职电商实用综合性技能人才的对口培养。

摘要:针对大湘西地区高职专业对接行业和区域产业推进专业 (群) 建设及当地人才需求的情况, 就电子商务专业农技特岗生开设的必要性及办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技特岗生,大湘西

参考文献

[1]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8年发布的《2017年度农村电商发展报告》.[R].2018-06.

[2] 蒋蔚.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习改革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 2018 (12) :146-148.

[3] 刘慧姝.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双创”的电子商务课程改革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4 (12) :43-45.

上一篇:师德师风笔记范文下一篇:出游注意事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