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论文范文

2023-04-10

民族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在原苏东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归来之后,同事、朋友和学生问我最多的是“原苏东国家现在发展得怎么样”、“哪个国家最好”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使我陷于沉思。原苏东国家大小、强弱差别很大,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几乎各不相同,单用一个标准,仅从一个角度,只讲一个国家,都反映不出这个地区社会发展的全貌。

经济发展的不同梯次

原苏东国家虽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都已经确立起来,但发展和完善的程度并不相同,透过城市面貌、基础设施、交通工具、物价与民众生活状况、开放程度以及对比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某些经济发展指标,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如果用201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划线的话,第一阶梯是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匈牙利、爱沙尼亚、波兰、拉脱维亚和俄罗斯,人均GDP分别为23008、18721、15906、14267、13627、13210、11607、11521、11172和10521美元。在这些国家中,除俄罗斯,其他国家的老城保存得都很完好,新城修建得整齐、漂亮和宽敞;公共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档次也较高;窗口行业设施比较完备,服务也非常周到;现代化气息比较浓厚,人们的开放度也比较高。当然,这些都是相对于中东欧其他国家而言的,若与西欧相比,它们还是明显落后的。俄罗斯是一个例外,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由于速度大起大落、方式单一,因而发展程度有限。GDP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卖石油和军火,无论是首都还是中小城市基础设施都比较陈旧和落后,现代化气息比较弱,开放度也比较低。

处于第二个阶梯的有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和白俄罗斯。2010年,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分别为7390、5262、6204、5955和5607美元。在这些国家里,无论是首都还是中小城市基础设施都比较陈旧落后,现代化气息比较淡。但是,这些国家的开放度除白俄罗斯外都比较高,其中,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已是欧盟成员国。

处于第三阶梯的国家有马其顿、波黑、阿尔巴尼亚、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人均GDP分别为4634、4157、3661、3002和1503美元。比较起来,这五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更为陈旧和落后。波黑的八成经济设施和半数以上的住房毁于1992年~1995年的战火,除了农业、交通运输、旅游业外几乎没有任何工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马路多半坑凹不平,路上跑的小汽车绝大部分是二手甚至三手的旧车,到处都是没有建完的“烂尾楼”。

当然,人均GDP并不能完全反映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在这些国家中,相当多的人在海外打工,每年会将大量资金汇回或带回国,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部分钱不计在GDP之内,而算在国民生产总值(GNP)内是合理的。例如,阿尔巴尼亚360多万人口中有100万在意大利、希腊、德国、法国等国家打工,每年带回或汇回阿尔巴尼亚的资金在十亿美元左右。还需要指出的是,除个别国家的人均GDP不如中国外,其他的都比中国高,甚至高许多。另外,在均衡发展、和谐发展方面,在民众的道德水准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不能再单凭想象“凄风苦雨话苏东”。

政治转轨的不同类型和共性

冷战结束后,原苏东国家的社会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步入了西欧文明的轨道,即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转向西欧政党政治和市场经济,其中,原东欧国家离今天的西欧越来越近。由于内部和外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国家在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上的“位移”及其结果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

从政治方面看,政党政治是这些国家社会转型的起点,这意味着放弃原来的共产党一党统治下的议行合一的模式,改行多党议会民主制。然而,由于国情不同,尤其是民族分离主义影响的强弱不同,这些国家政治转轨的模式和过程也不尽相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摩尔多瓦等国属于自由民主模式。在这些国家中,活跃在政坛上的政治力量是利益集团,它们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区别和政治经济转型的策略赢得选民。政治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民众的政治选择由情感转向理性,政党政治已经形成并且逐步完善。南联盟(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等前南地区国家的政治转型是民族分离模式。这些国家虽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形成了左、中左、中右、右等各派政党相互分野的政党格局,社会主义政党也都是在西方式的政治框架内沉浮。但是,由于民族问题比较复杂,这些国家不仅民主化进程相对缓慢,而且民族分离主义势力比较强。由于塞尔维亚与黑山2006年和平分手,南联盟已不存在。科索沃2007年从塞尔维亚分离出去。另外,巴尔干地区的其他国家虽然没有明显的分裂主义事实,但一些民族对统一国家的不认同比较明显。在这种类型的国家中,民族主义超越了其他各种“主义”成为主要的政治思潮,各政党的主张不论是自由主义,或是民主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被民族主义包裹着。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虽然也确立了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但是,乌克兰的政党政治制度受困于向东还是向西的派别争斗,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则难消威权政治的特征,领袖个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依旧很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管哪种模式转轨的原苏东国家,都建立了多党议会民主制,显现出某些共同的政治特征。第一,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治理想主义基本不复存在,以挤压对手、上台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现实主义盛行。意识形态色彩极浓的政治宣传在民众中基本没有市场,相互竞争的各个政党都在用最实惠的政策吸引选民。第二,对政党领袖歌功颂德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至少在形式上,执政者上台和下台都是各国民众选择的结果,而民众将选票交替地投给左翼和右翼的主要依据就是看谁更能满足他们的现实利益和诉求。第三,管理层面的政治依然是少数精英的游戏,普通民众有限的政治参与主要体现在形式的民主层面上。

不过,与政党政治成熟的西欧相比,原苏东的政党政治仍显得不完善、不成熟。比如,各种类型政党的分化组合依旧频仍,即使像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这些回归欧洲比较快的国家迄今也没有定型的政党格局。另外,在政党的平衡度、政治的稳定度等方面,原苏东国家也有比较大的差别。虽然摆脱了过去那种情绪、情感主导政治的局面,但是,由于政党分化和重组比较频繁,这些国家的政党格局还没有最终定型,表现为国家政策的连续性不够,进而对内政外交产生消极影响。各个政党竞选获胜上台执政后,更多的是关心本党或本集团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整体的和持续的发展。

影响原苏东国家社会转型的

若干因素

原苏东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程度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显的。第一,政治转轨越是顺畅、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与西欧一体化的程度就越高。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中,除克罗地亚和俄罗斯外,其他国家都加入了北约、欧盟和申根区。其中,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还加入了欧元区。另一方面,在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下的国家中,只有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既加入了北约也加入了欧盟,阿尔巴尼亚只加入了北约。另外,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虽然不是申根国,但是,非免签国的公民持有申根多次往返签证可以进出境,不用再申请该国的签证。黑山则使用欧元。第二,在宗教文明归属上,人均GDP处于第一阶梯的国家中,除俄罗斯外,都是天主教或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人均GDP处于第二阶梯的是东正教或以东正教为主的国家。人均GDP处于最后一个阶梯的国家是三大宗教并存,其中,在阿尔巴尼亚占主导地位的是伊斯兰教,在马其顿占主导地位的是东正教,而在波黑则是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并存。当然,不能以宗教文明和经济发展为依据断定西欧强于东欧、天主教文明优于东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但是比较起来,西欧在现代化方面启动得早、发展程度高,而东欧的现代化启动得晚、发展程度低。在宗教文明方面,单一的或以某一宗教为主体的国家比较和谐,而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则冲突多于和谐。中东欧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多样性与这些因素是分不开的。

(作者供图)

民族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旅游危机事件高发已经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事件具有爆发频次更快、治理难度更艰巨、涉及范围更大、调控意义更大的显著特点。其形成原因不但在于特殊生态环境,更与复杂敏感的民族关系和国家制度安排有关。因此,管理对策在于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系列制度创新,及时构建预防机制、应急机制和恢复机制,实现旅游危机管理的制度化和高效化。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制度成因;应对机制

[作者简介]窦开龙,四川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四川成都630040;南宇,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甘肃兰州730030

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影响要素是旅游环境安全。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事件此起彼伏,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对策,势在必行。

一、旅游危机的内涵、类别及演化机理分析

旅游危机指的是对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安全和良性运行状态形成严重威胁、需要及时加以调控的各类非预期性事件,对旅游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它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突发性。由于人类自身认识不足、危机长期潜伏等内外部原因结合,旅游危机在条件成熟时会突然爆发,并迅速蔓延。事件的紧迫性要求人类必须采取断然措施进行化解。否则只能措手不及,后果严重;二是危害性。由于出乎人类预期,旅游危机带来的是群体性生命财产安全受损,并对正常的产业运行和社会秩序形成严重威胁,还造成社会恐慌甚至动荡;三是公共性。由于旅游系统和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互相交织,一旦旅游危机发生,必将引发相关系统“共振”,形成“连锁反应”,并在短期内演化成为公共领域危机;四是可调控性。危机的发生虽然有其偶然性,但偶然之中有必然,其背后必定蕴含内在演化机制和规律。形成原因除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人类的主观意识有很大关系,因此,人类只要进行科学研究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旅游危机并不可怕,也可以得到很快化解,甚至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

造成旅游危机的因素极其多样,不同学者基于不同层面作出不同归类。基于诱因视角,本文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型、经济社会型、疾病卫生型、综合型四类。其中,自然灾害型由火山、地震、泥石流、台风、暴雨、洪水、火灾、冷冻、雪灾、海啸、雷电等引起,经济社会型由经济危机、政治动乱、军事冲突、局部战争、恐怖袭击、文化隔阂、宗教对抗、安全事故、社会谣言等原因引发,疾病卫生型主要由人类或动物流行病(如甲型H1N1流感、口蹄疫等)引发,多表现为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综合型由以上因素综合形成,加大了社会和产业秩序重构的成本。

旅游危机有自身演变过程和规律。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划分为五大演化阶段:潜伏期,以静态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酝酿的长期性,不以为人类所察觉;爆发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爆发条件具备,危机经过酝酿阶段后突然爆发;蔓延期,以极快速度在大范围内扩散,波及各个旅游行业;衰退期,由于自身影响力的减弱和人类应对措施控制,危机趋于缓和,旅游经济损失减弱;消亡期,危机消失,社会经济秩序趋于正常,旅游业开始复苏。因此,人类危机管理模式也经历预防、预警、控制和恢复等演化阶段,同时具有非程序化、信息非对称性和风险性特点,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常态性特征。

二、转型期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问题凸显

(一)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表象的特殊性

除体现公共危机共有特点外,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还具有如下个性化特征:

1.爆发频次较多

和内地及其他民族地区相比,由于环境特殊,西部民族地区近年来发生了一些旅游危机事件。这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应对难度更巨

复杂多样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使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治理难度加大。例如,西部地区多大高原、大沙漠、大戈壁,河流纵横分布,峡谷沟壑密集,交通建设滞后,救援人员进入很难,应对工作开展缓慢;部分地区地处海拔较高,使外部救援者适应救援环境较为困难:本区域内多民族聚居、杂居,社区群众和救援队伍之间无法开展有效交流;民族地区地处生态边缘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逆转绝非易事,费时费力;信息技术不发达,旅游危机信息不对称,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和扩散。

3.涉及范围更广

旅游危机事件涉及到西部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关系、经济格局、社会状况、自然灾害、恐怖活动、犯罪现象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互相交织,互相重叠,牵扯众多;旅游危机影响不但对西部产生威胁,还波及中国甚至世界,对全球旅游业发展和地缘稳定具有巨大危害;西部边界线漫长,接壤国家多,跨界民族多,部分敌对势力具有国际背景,使旅游危机影响具有跨国境性,因此应对措施也需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和相关群体利益。

4.调控意义更大

西部民族地区地处文化生态双重边缘区,发展现代文化旅游业为明智之举,因此,旅游危机对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制约和危害显而易见。一是旅游投资环境受到影响。由于恐怖活动和社会犯罪事件多发,外来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投资减少,经济下滑;二是旅游收入受到影响。由于害怕在旅途中出现不测,许多居民不愿意前去西部边疆地区,导致客流减少;由于安全的旅游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旅游者不敢在夜晚出来休闲,极大影响了本地少数民族居民旅游收入增长:三是社会经济类事件尤其是暴力恐怖活动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严重破坏边疆安定团结,威胁国家形象。因此,旅游危机治理和应对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促进边疆居民增收,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

(二)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内在机理的特殊性

1.生态环境特殊脆弱

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使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及其脆弱,为典型风沙区、水土流失多灾区、多地震区和高寒灾害区,也是生态类旅游危机多发区。一方面,自然条件本身恶劣。西北民族地区密集分布大尺度自然地表景观,地表结构复杂多变,远离海洋,地表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大风、沙尘暴频繁爆发且比较严重;为世界两大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我国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藏高原)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壳运动活跃,为典型地震带。另一方面,处于人口压力和政治原因,盲目过度开发,自然环境趋于恶化,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指数早已超过了安全临界线或警戒线。

2.民族关系敏感复杂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各民族各族群之间和睦相处,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民族关系,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得出现一些民族矛盾,民族关系问题凸显。一是产权制度不完善影响民族关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石油、煤、天然气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国家对其进行低价收购,当地居民没有享受到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反而还要承担环境污染等经济社会成本。从而影响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二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影响民族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国家首先开发沿海地区,西部民族地区暂时未纳入开发范围,引起少数民族的社会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容易形成民族隔阂,给政治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三是社会转型中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转变影响民族关系。我国“橄榄型”或者“洋葱头型”社会结构尚未发育形成。不完全“哑铃型”或者不完全“生梨型”结构形态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改变,阶层之间关系出现紧张,为旅游危机事件爆发埋下隐患;四是敌对势力的介入和破坏影响民族关系。在中国崛起大背景下,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利用普通民众的不满情绪,活动猖獗,给西部边疆地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带来负面影响。

3.旅游危机应对机制更为欠缺

我国危机应对机制整体不健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应对更为不足。旅游危机教育方面,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缺少忧患意识,对旅游危机的潜在性、旅游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和巨大的破坏性认识不清。在旅游危机到来前缺少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致使社会容易出现大面积恐慌,也使旅游危机管理成本大为增加;组织制度方面,现有行政管理体系复杂,一旦危机发生,各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无法及时统筹协调,管理和运行机制不畅;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旅游危机等尚未纳入管理绩效考核议程,危机风险评估和管理等工作尚未启动;惩罚机制方面,缺少问责追究制度,不能够对责任人形成威慑态势,也使管理者对旅游危机缺乏高度警惕;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无法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增大了危机应对难度;信息传播和舆情引导方面,官方发布旅游危机信息不及时,强化了公众以及旅游者对旅游危机的感知强度和恐惧心理,容易出现国民国家信任危机。

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管理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为主体,对旅游危机应对模式进行创新,确保旅游业安全运行。具体对策选择如下:

(一)理念创新

一是对旅游危机危害认识须创新。政府、企业、社区和相关组织须以非传统安全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旅游危机的危害保持清醒认识,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对旅游业安全稳定保持高度警觉,将安全管理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同时采取适合民族地区区情的特色危机应对模式,积极构建完整应对体系和框架,从战略提升区域民族旅游竞争力,实现边疆和谐、产业繁荣、人民安居和国家稳定。

二是对旅游危机效应认识须创新。任何事物发展都存在两面性,“祸兮,福之所倚”,“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对旅游危机带来的影响需要保持辩证认识,既要看到其巨大危害,认识到有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和连锁反应。也要理性看待旅游和危机的关系。意识到危机也许就是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旅游危机蕴藏产业优化和转型机遇,对提高旅游景点和目的地知名度、提升产业抗波动能力、拓展潜在客源市场与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方面都具有很大价值,从而化“危”为“机”,因势利导,及时抓住机遇实现西部发展。

(二)制度创新

组织制度方面。建立常设性专业危机应对组织或机构,专门负责应对危机事件和突发事件,避免政出多门导致的效率低下,并随时做出分析预测,在反恐、灾害预测和控制疾病流行方面加强合作与沟通,为旅游消费者出行提供及时的信息与建议;在有效发挥政府力量外,需要扩大危机管理参与主体,吸纳专家学者、技术精英、宗教领袖、社区和公众,改变传统单一主体模式为多元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整合各类资源,提高旅游危机管理效果。

法律制度方面。加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变传统“急事急办”、“大事大办”、“无事不办”的决策模式为常规化模式,通过法律规范危机管理主体职责,改变以往政府官员和社会管理者权责不对等现象,建立旅游危机事故问责制,依法追究危机应对不力责任人,对因玩忽职守、谎报、漏报信息等造成重大损失者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并给予严厉处置,同时支持媒体和公众进行监督,保持一种高压威慑态势,从而为危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通过规范化、系统化法律制度建设改变推委扯皮现象,强化相关人员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提高政府应对旅游危机效率。

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成立旅游安全信息中心,建立旅游安全官方发言人制度。定期披露安全信息,同时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渠道向公众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前告知公众气象、地质灾害、社会安全等情况,提高安全预警能力。

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方面,纠正传统政绩考核制度的弊端和不足,在注重经济发展效应评估的基础上,丰富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危机管理绩效考核因子,细化危机预警和应对责任,逐步引导政府、相关机构和人员改变短视行为,提升旅游危机管理能力。

旅游教育制度方面。依据旅游危机多发现实需要,改革旅游教育内容,增加安全教育板块,进行危机事件处置演练,通过多种途径在国民和管理者中逐步普及旅游危机应对理论和技能教育,树立危机意识,消除麻痹心理、侥幸心理,掌握必要的应对技能尤其是应急救援技能,提高危机反应能力:在导游等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或资质年审中增加应对危机事件环节。使产业从业者具备一定领导组织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做好旅游安全管理人才培养:在旅游者中间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分发《旅游安全行动指南》等材料,以防止危机到来时惊慌失措局面发生。从而减小事件带来的损失,为危机应对提供智力支持。

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制度方面,国家必须将公共安全和旅游危机预备费纳入预算之内,专门划拨或增加相关财政经费支出,做好“公共物品”供给。改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旅游区设施和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缩小财政支持差距导致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对因旅游危机而遭受者给予适度财政补偿和财税优惠。为应付公共风险和旅游危机提供物质和资本支撑:保险行业要建立和完善旅游保险制度,开设特征保险,使旅游者通过购买旅游责任险、地震险、旅游意外伤害、旅游救援等险种降低成本,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

(三)机制创新

一是预防机制创新。针对旅游危机诱因,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生态脆弱区和灾害频发区高质量实施绿化、净化工程,防止水土流失,消除生态类旅游危机隐患;切实关爱边疆民族地区弱势群体发展权和生存权。使其共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带来的伟大成果,改善其生活状态,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消除边缘感和相对被剥夺感,使民族关系和族群关系趋于和谐,从而降低社会类旅游危机发生几率;制定预案,及时修改完善,扩大其覆盖面和针对性,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启动预案,力求危机损失最小化;强化预警科技水平和人员配备,做好重点地带、重点人群、重点景区、重点时段的安全监控,对旅游危机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同时提供物质储备(如灭火器、报警器、急救包、氧气袋等),完善救援系统,有效预防危机;加大旅游安全问题检查,在主要旅游集散中心和景区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应急机制创新。一旦旅游危机发生要立即形成快速反应机制。旅游危机处置机构立即控制局面,启动预案,在第一时间派专人赶赴现场,保护人民群众和旅游者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态扩大或恶化;及时披露事件发生情况,疏导和把握舆论导向,保障公众知情权,做到信息透明化、解读准确化,改变传统“内紧外松”传播策略,防止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公众恐慌和猜疑,从信息源上制止不良信息恶意传播,避免广大人民群众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建立合作机制,必要时开展国际合作,形成多元有效治理体系。旅游企业要采取多元化战略,及时转换开发思维,推出替代性旅游产品,树立良好新形象,为后续开发提供契机。

三是恢复机制创新。旅游危机消退后,及时开展评估工作,总结经验;防止媒体失语现象发生,利用公共关系模式宣传报道旅游活动最新进展,消除危机时期留下的负面印象。迅速重塑和树立“和谐西部。民族廊道,多彩家园”旅游形象,凸显安全特征,提升旅游市场消费信心指数;精心策划,利用危机事件推出新型旅游产品,形成市场新卖点、新爆点,如在泥石流灾害地开展黑色旅游,在地震灾害地开发地震旅游,建设灾害纪念馆,使旅游市场重新启动。

[责任编辑:舒生]

民族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及其见证与表现;知道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中华文化的力量;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发展丰富,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理解爱国主义的地位、重要性,理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明确爱国主义在今天的主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和探究,学生对知识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微观理解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提升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认同和重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必要性及弘扬的措施;爱国主义在今天的时代主题。

2.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中民族性的内涵和意义;弘扬民族精神的理由和措施。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大家把我们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框架进行整理,我挑选了几份同学的知识框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展示两到三份知识点框架,请学生加以点评,注意时间控制,有些可以请同学们一起说,特别有争议的请学生评价。)

(本环节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同时引导同学注意知识整理的有效性和全面度,请生总结知识梳理要注意什么问题。)

师:好的,大家都整理得非常仔细,看来平时做笔记做得很认真,老师把简单的框架结构也罗列了出来,大家可以简单对照一下。(课件显示第三单元框架) 2.讲授新课(34分钟) (1)审查明辨(5分钟)

师:好,为了测试一下大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老师准备了几道题目,考考大家。 (课件显示判断题,请一列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开小火车。)

1.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所以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会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2. 自强不息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3. 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选择运用(12分钟)

师:好,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大家要仔细,对于一些概念和内涵的界定范围,一定要有明确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再来做几道各地的期末检测题和高考题,看看以大家的水平能不能做对。

1. [2014·莱芜期末] 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书写,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型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③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解析]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是民族节日,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错误。①④是对汉字的正确理解。

2. (2013·安徽文综·T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安徽不同区域的文化为载体,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本题解题的核心在于读懂题意,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解析】选A。安徽不同区域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是文化地域性的表现,①正确;文化的地域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安徽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②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③观点错误;文化融合统一否定了文化的多样性,④错误。因此选A。

3.[2014·天津卷]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知识。材料强调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否认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排除。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实践,④错误。

4.(2013•江苏单科•T3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考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知识。抓住题干中的“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行分析。 【解析】选B。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①应选;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④应选。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②错误。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既相互借鉴,也存在冲突,③不准确,且不符合题意。

(教师在讲解时要启示学生,选择题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学生自己总结。) (3)能力提升(17分钟)

师:好,所以大家在审题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比如说注意知识点范围,注意题肢的正确与否,注意是否符合题意等)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道材料分析题。(7分钟) (请生看题并分析答题要点。) •

1、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古老的百越文化汇聚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每三个广州人中就有一个外来户,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愈加频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

• 【答案】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熔铸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岭南本土文化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它的形成是不同地域文化、各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5分)②面对岭南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碰撞,我们应求同存异,与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积极成分。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4分) (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审题,直接提问。)

师:我们答题一般的思路是怎样的?先看知识范围,通过关键词分析主旨,通过题目类型分析答题方向。一般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类,常见的问法有哪些?比如体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理由,依据,原因,如何等关键词。

师:那么怎样看待属于哪一类呢?谈看待一个问题或者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我们在遇到这一类认识类的题目时可以怎样回答呢?思路有哪些?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师:思路来源,通过关键词岭南文化知道是区域文化,因此,体现了中华文化区域性的特点,同时碰撞体现的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古老的百越文化汇聚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汇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包容性是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对于这样的碰撞,继续坚持我们的什么原则,包容性。

变式:如果将范围改为文化生活,该答哪些内容?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交流传播

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师:好的,为了验证大家对此类题目有一定的认识,我们再来看一道材料题,这道题请大家小组分析,整理出答案。时间5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请两组回答。时间3分钟。)(教师简单点评并呈现答案。时间2分钟。) • 师:材料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圆了民族独立梦、百年奥运梦和港澳回归梦,也圆了经济富强梦、飞天入海梦和高铁航母梦。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正是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成为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正是全国各族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的智慧和力量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最终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行动。 •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成真的认识。(10分) • (2)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说明:此点也可以用民族精神的作用、或爱国主义精神的地位替代) • ②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分)这是“中国梦”梦想成真的文化基础。 • ③继续发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3分) • ④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征途中,必须立足实践,继承弘扬民族精神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1分)我们每个人都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发展的新篇章。(1分)

师:知识范围很清楚,问题类型和前一题一样,属于认识类,关键词是中国梦成真,那么什么是中国梦,中国的繁荣和强大,也就是说问题转化为了什么?对中华文化及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国繁荣强大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但是要注意什么问题?刚才同学回答的有什么问题?知识范围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就是要全面,中华文化有涉及吗?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各族人民的归属感,是吗?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不可少的。

师:那么还有呢?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的发挥,有没有体现,有的民族精神的作用,三精一魂,能体现吗?可以,有没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有巨大的力量,同时也起了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

师:然后呢?民族精神是什么,内涵肯定有体现,作用,必要性都体现了,接下来我们回答怎么做,那么中华文化这一课中我们要怎么做?要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也要继续发挥包容性的特点,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对吗?还有呢,民族精神要怎样?要继续培育和弘扬嘛,怎么做呢?主心骨可以有,还有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因为传统的精神啊,还有呢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为什么?看关键词啊,材料第三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支撑起整个民族的复兴,以后要不要继续坚持和发展?当然要对不对^_^ 师:好,同学们,我们看到材料分析题常见的思路,我们要注意什么?范围,主题,类型。还有,在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什么?关键词,这个帮助我们寻找答题的思路,对不对? 3.课堂小结(1分钟)

民族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1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民族地区高校地方经济落后, 信息闭塞, 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区位劣势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困难重重:一是特殊的地域环境导致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与市场对接困难;二是大部分学生来自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 生源群体弱势;三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 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落后, 无法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 素质无法提高。如何做好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地方院校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2 就业市场开拓的对策

为突破地处偏僻、信息落后的局面, 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民族地区高校就业工作应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工作思路, 深化改革, 落实政策, 本着“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宗旨, 大力开拓就业市场, 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1 有形市场开发

整合社会资源,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与用人单位、就业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等团体组织保持紧密联系。邀请企事业单位到校招聘, 对招收毕业生人数多、经济较为发达的重点地区进行回访,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沟通。投入资金, 加强与大型人才市场、专业性人才机构的合作, 充分利用对方的专业性资源, 作为毕业生进入该地区、行业的突破口。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 围绕“就业基地合作”、“联合办学合作”、“订单式培养合作”、“批量输送合作”等问题开展洽谈。

加强市场调研, 使学校的培养方向与市场高度对接。多途径了解国内各地区经济外向度情况。比如:近年来, 京津唐地区电子企业、计算机企业、机械企业、化工、制药类企业发展较快, 需要一部分专业技术人才, 广东、广西各地小学教师及私立中小学教师岗位仍有一定的就业空间等, 掌握需求量及需求信息。

拓宽就业市场的行业和地域, 打造区域就业市场。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区域, 创新工作思路, 积极构建当地人才资源高地, 努力打造区域就业市场平台。加强和当地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了解市场需求、掌握社会动态、巩固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各二级院系应根据自己的专业培养方向, 主动走出去,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和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 鼓励毕业生到就业基地工作, 逐步形成实习、科研、就业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使学校和企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2.2 无形市场开拓

民族地区高校为突破区域劣势, 应重视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内就业网站, 与百大网、全国企业网、中华英才网等大型就业网站进行了链接, 积极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的网络平台, 与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网络, 实施院企联姻。建立网络视频面试洽谈室, 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远程视频面试。开展网上求职择业的培训, 加强网上推荐就业的研讨和交流,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的服务功能和层次, 切实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 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

就业信息传递要形成立体式的网络系统:有专人负责供需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确保信息的真实、可信;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 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 从用人单位所处的行业、薪金水平、地域、信誉度、需求人数和要求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 将用人单位划分为大、中、小三类用户, 加强同大用户的联系, 不断从新用户和中、小用户中发展大用户, 稳步扩大用户数量, 实现了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学校的三方互动。

2.3 特色市场建设

多渠道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筹划重点推荐优秀毕业生, 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应聘包装, 吸引用人单位自动上门招聘毕业生。提升毕业生在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中的就业市场, 提高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层次和水平。

服务弱势群体, 搭建贫困生就业市场。民族地区大部分生源来自贫困地区农村或少数民族山区, 社会资源占有少, 就业渠道窄, 就业选择余地不多, 是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扰, 造成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在参加就业竞争时, 较易受到挫折困扰。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 增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

利用好国家对西部毕业生的政策扶持, 抓住“特岗”、“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等特殊就业市场,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入学、公务员、选调生考试, 提高就业层次和质量。

鼓励企业与非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 企业提前介入教学, 学校则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 对签订协议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对接。

2.4 市场反馈与教学改革

搭建学生与企业家交流平台, 坚持邀请企业家、专家、优秀校友回校做报告, 与学生对话, 谈理想、谈事业、谈择业、讲法规, 对毕业生进行教育。坚持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 利用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开展在校生与毕业生“一对一、人盯人”的追踪了解, 既掌握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最新的社会评价, 又对在校生进行了较好的爱校教育和专业教育。根据市场反馈加强教学的目的性和实用性,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确保学生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 地方院校应致力于解决学生素质与就业单位的合理匹配、专业素质和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等问题, 加强以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研究和分析, 有针对性地拓展就业市场和强化就业指导;充分了解学生对就业地域、单位性质、薪资待遇的要求, 分层次、分类别地建立和拓展就业市场, 使学生期望和企业需求达成一致, 从而形成和谐的就业市场和合理的就业流向, 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

摘要:本文根据就业市场的特点提出民族地区高校开拓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就业市场,开拓,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高职教育规范与创新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0.

[2] 张建军.刍议新时期高校就业市场[J].就业与心理辅导, 2004 (5) .

[3] 刘晶.如何让品牌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N].科技日报, 2006, 1:20.

[4]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第一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纪要[EB/OL].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网, 2002-10-31.

民族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一、民族音乐文化产业

所谓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指的是完美的包装和宣传民族音乐作品, 把其作为一种商品经过经济运作手段转换为市场上可交易的商品, 最终形成一体化产业链。经济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各国都已经认识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独特作用, 国家也在致力于发展文化强国。国家层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各个省市也根据自身情况编制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以少数民族为例, 很多地区已经认识到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过程中音乐文化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少数民族音乐不断被搬上舞台, 经济发展、文化先行的理念被众多少数民族区域所接受。

对发展民族传统音乐并将之产业化, 人们持有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是以为的故步自封式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做法并不明智, 这会对民族其发展造成不可逆的阻碍作用。只有不断地创新民族传统音乐, 使之和现代人的追求相符, 才能保障该文化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产业化这项资源具有坚实的基础, 但是以产业链视角看, 资源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环, 要想大力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产业, 必须不断向下游拓展环节。不仅如此, 外来文化快餐在当前国内大行其道, 经过历史长河保留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却很少出现。

当前, 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没有形成规模, 无法走规模化发展道路。以《印象刘三姐》为例, 虽然给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添加了不少助力, 很多游客来到桂林。但是就市场化情况来看, 这只是桂林某一个地方打造出的项目, 没有和其对应的产业效益, 也难以形成规模化, 很难作为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商品来包装和打造。其二, 政府关注度不足。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在地方政府看来, 这都是工业化的成果, 没有工业化也不会有高GDP, 因此还是重点关注工业行业, 明显轻视了文化产业, 对文化产业中更为冷门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更是难以提起兴趣。民族音乐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要想发展就必须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其三, 民族音乐文化经营个体缺乏。当前市场上文化的经营个体大都以流行个体为主, 没有关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很多其实非常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并没有经过他们的媒介出现在社会中。其实,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音乐的消费态度出现一定的变化, 但是很多民族传统音乐传承者, 空有优秀的文化传承, 但是并没有对接消费大众的媒介方式。

三、音乐文化产业视角下的民族音乐之美

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音乐文化不管是音调、韵律、节拍等等都和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在《音乐人类学》中就提出了著名的音乐理论研究模式。该书指出, 音乐不单单是一种意识, 更反映出人类认识的水平。所以, 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美, 对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我们可以从实用性、民族性和包容性三方面看到民族音乐文化之美。我们都知道, 中国有56个民族, 各个民族所居住的区域也不相同, 如云南省则是少数民族大省, 表现出十里不同俗的现实状况, 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 甚至出现听不懂讲话的情况。凝聚民族方言、独特文化后形成的民族传统音乐会对自身民族的精神风貌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这就代表着民族之美。虽然56个民族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 但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发展以及民族政策的融合, 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 他们之间取长补短, 相互包容相互融合, 相成了大一统的和睦大家庭。就民族音乐文化方面而言, 我们会发现本民族的音乐中除了具有本民族独有的特征和因素之外, 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音乐等也会包含其中。“歌舞乐”作为从原始时代就形成的三位一体的音乐外现形式, 最开始的音乐大都用在贵族的祭祀场合, 主要作用为祭祀神灵。通过长时间的演变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改变, 音乐则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优高雅的阳春白雪, 也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 音乐区分出雅俗。当音乐不再是贵族和上层统治阶级专享的艺术后, 民间开始出现音乐, 作为人们在茶余饭后享乐之用, 不仅如此, 在一些民间的重要仪式场合也存在大量的民族音乐, 更多的展现出其实用性之美。总而言之, 如果能够不断地发现民族音乐之美, 经过系列运作, 让其成美包装精美的商品, 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介下, 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也会广受追捧。

结语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道路, 作为具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国, 民族音乐众多。用美学思想审视民族音乐, 会发现其具有独特的魅力。要想产业化民族音乐文化, 必须要以现代产业的眼光看待民族音乐, 发现其中蕴含的美, 经过必要的研究和包装, 通过社会的广泛关注, 定会让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不断壮大, 让我国民族音乐大放异彩。

摘要:我国民族众多, 也拥有众多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这些音乐的美具有丰富的内涵。当前国家倡导文化自信, 如何充分的发掘民族音乐文化产业非常重要, 笔者在本文中就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民族音乐之美

参考文献

[1] 田宇.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化的美学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 2015 (11) :267-267.

[2] 皮颖.关于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中美学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7 (27) :47-48.

上一篇:农村青年论文下一篇:社会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