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2024-05-18

新闻传媒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新闻传媒的舆论引导工作做了重要阐述。新闻传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传播的引领者。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新闻传媒在政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发现新闻传媒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存在着引导力下降、娱乐化和低俗化趋势明显、网络下新闻的可信度降低、新闻传媒公信力下降等现象,指出需要通过正面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相结合、以人为本、加强媒介管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等方法寻找新闻传媒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路径。

[关键词]新闻传媒;文化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传播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同时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现阶段,新闻传媒应切实加强文化引领力,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路径。

一、新闻传媒文化引领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这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是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新闻传媒的文化引领力是指新闻传媒要加强和改进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方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从而保证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发展。“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3]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引导,将其更加通俗化和生活化的形式进行解构,转化为以新闻报道为主,兼有评论和解说为特征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在民众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

二、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传播中的作用

新闻传媒要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首先要对党和国家的新政策和新精神进行宣传贯彻。新闻传媒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者,就要不断丰富和创新传播的载体。通过新闻传媒文化引领的先导作用,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一)新闻传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天然传播者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4]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是党和政府领导的伟大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传媒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同时,新闻传媒的社会化和理性化、和谐化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5]通过新闻传媒发挥“润滑剂”和“稳定器”的作用,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均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求,畅通民意,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新闻传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引导者

在我国现阶段,舆论是社会公众意见的反映,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力。而新闻传媒则是社会舆论的激发器和承载者。新闻传媒要想影响舆论,制造舆论,首先要学会指导舆论。将社会舆论朝着好的方向指引,要通过正面引导和监督报道,发挥新闻传媒的导向作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的文化指针,是新闻传媒在管理和市场运作中必须坚持的精神指南。通过新闻传媒在报刊、图书、广播、网络中的宣传引导,使人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使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三)新闻传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支撑者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闻传媒已经成为了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为一体的现代传播机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19日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34.3%。而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3.03亿。在我国迅速发展的网民群体,成为了新闻传媒进行政治传播的重要的受众群体。新闻媒体不仅可以发挥传统媒介,如报纸、杂志的广度和深度报道,同时依靠网络及时性、互动性的传播优势,新闻传媒能够及时有效地更新新闻,与网民互动,进行连续报道和追踪报道。随着新闻传播的大众化和细众化并行发展,新闻传媒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生活中最为有效和直接传播机构。新闻传媒的这些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使其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广泛的支撑者。

三、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传播中的不足

现阶段,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博弈错综复杂。这些都为新闻传媒进行宣传引导社会主义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闻传播引导力下降

新闻传媒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报道过程中,内容大多数是领导人出席会议、讲话。而且为了达到宣传的最佳效果,新闻报道经常会出现故意拔高典型模范的现象。公众对这些惯常性的报道缺乏兴趣,新闻传媒没有真正发挥出舆论引导的作用。而新闻传媒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违反道德和公平正义的事情不能够及时进行监督引导,导致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了不满情绪,这些都是新闻传媒应该解决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如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许多新闻媒体受制于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不敢过多地对违法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报道,以后又不能及时地进行舆论引导,导致公众对于新闻传媒的导向作用提出了质疑。

(二)新闻传播内容娱乐化、低俗化趋势明显

在娱乐化成为大众传播重要特征的今天,新闻传播也对娱乐新闻的报道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如对“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等网络人物的持续关注和报道。新闻媒体对社会娱乐公众人物的宣传常常会出现两面报道的局面。在大肆宣传这些人物新奇特事件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在挖取各种小道消息和公众人物私生活的阴暗面。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喜好和眼球,将如近年来一些电视台举办的相亲节目,对嘉宾进行肆意炒作,曝光隐私。

(三)网络环境下新闻内容可信度降低

著名的互联网学者丹·吉尔摩(Dan Gillmor)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成为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员。他们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建立起加入社会和政治谈论的平台。”[6]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和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日常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他们成为了社会舆论的弄潮儿。在web2.0时代,“人人皆记者”,人们通过各种网络载体,如博客、微博、SNS虚拟社区等软件和平台发布信息,进行跟帖回复。此外,与新闻网站相对应的门户网站也越发显示了其平民化的营销手段,依靠独特的视角和比新闻网站更快的更新速度,赢得了广大网民的热情追捧。而网民的发言或者是门户网站的新闻大多缺乏真实准确地依据,大多是主观臆造和依靠文章转载和国外新闻翻译的产物。因此,新闻传媒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降低了。

(四)新闻传媒热衷经济利益,公信力下降

市场经济时代,物欲横流,新闻传媒中的个别记者、编辑等工作人员在经济利益面前往往容易放弃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做出一些损害新闻传媒形象的事情。个别报刊和地方电视台为了赚取广告费,对播出的产品不加审核就进行宣传,导致保健品和山寨手机等垃圾产品在新闻媒体上大肆泛滥,严重影响了这些新闻传媒在民众当中的公信力。

四、新闻传媒有效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分析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7]新闻传媒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的不足,笔者认为要通过以下路径进行解决。

(一)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同时要注重社会舆论引导

党和政府要“善用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国之利器”的作用,通过正面引导舆论,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凝聚人心,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秉持社会公德,维护群众利益。具体来说,新闻传媒要通过正面人物事迹的宣传引导,提供给公众积极健康的新闻报道,使他们认识到社会的主流方向,从而弘扬社会正气,推进社会进步。同时,新闻传媒也要对社会舆论进行监督和引导。对与现实生活和网络中出现的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点和难点,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报道。这样才能够使群众及时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并对社会舆论中的谣言和猜忌进行平息,从而达到社会舆论引导的效果。如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新闻媒体要及时加以关注,披露违法企业的不良行为,同时联合工商执法部门进行持续关注,直到这些食品企业生产出让消费者合格满意的产品。这样才能够使公众人认识到企业的职业道德精神,从而影响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报道先进人物典型

中央领导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8]新闻传媒要贴近百姓生活,以群众中发生典型事件进行报道。同时,要注意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客观的调查采访,实事求是地报道先进典型,对电视台娱乐节目也要进行规范。新闻传媒还要突出宣传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和新进展,使新闻报道能够充分反映各条战线的新典型、新经验、新机制和新创造。如积极报道海外归国的科学家以及老红军的事迹,提升公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报道科技领域有创新精神的人物,增强公众的时代精神。新闻传媒通过这些报道一定能够得到广大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从而激励和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加强媒介管理,增强文化引导力

要“善管媒体”,在网络信息日益泛滥的今天,对新闻传媒的控制不应该削弱,而是应该增强。要坚持新闻传媒“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新闻传媒“把关人”的角色。要知道,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新闻传媒集团仍然能够对一些社会信息进行把关。通过强势媒体的联合,对某些事件进行议程设置,形成宣传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之势。其次,新闻传媒利用网络互动,对公民对事件的认识进行积极引导,尤其是要培养能够秉持社会正义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在网络中的威信和地位,将广大网民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转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从而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要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吸收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精神精髓,不断推出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的新闻作品,这样才能够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和人生选择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同时,要发展新闻文化产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新闻传媒的舆论引导力和文化引领力。

(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新闻传媒公信力

加强媒体自律建设,提升新闻传媒的社会影响力。新闻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单位,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部门,担负着畅通社会各阶层利益渠道,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的职能。但同时,新闻传媒作为市场化运作的传媒企业,又是经济利益的追逐者。新闻传媒要警惕和防范利益至上的极端媒介消费主义,要以保障受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为核心,回归到新闻传播的良性轨道上来。只有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并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够得到公众的信赖,增强新闻传媒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尤其是新闻传媒对于企业的宣传要客观地进行分析把握,切忌将违反国家法律和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粉饰报道。在广告宣传上也要严格审查,把那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报道,引领人们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和新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传播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引导,同时发挥党政部门和社会群体的协调作用,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能够以更加人性化和细微化的方式走进民众生活当中,真正成为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指南。

[参考文献]

[1][2][7]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2011-10-25.

[3]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33.

[4]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

-21(1).

[5]李建华.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270.

[6]王长潇.新媒体论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23-24.

[8]郑保卫.论胡锦涛新闻思想的理论贡献[J].新闻界,2011(3):4.

[作者简介]米卿(1986—),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和谐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丁大海(1987—),男,山东青岛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闻传媒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提要]民生新闻自兴起后,历经公共新闻,如今进入了后民生新闻时代。作为极具生命活力和改革原动力的民生新闻,在此起彼伏的电视新闻变革中,不但没有失去民生本色,而是在不断吸收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基础上,大胆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和校正,使自身品质得以提升和完善,从而坚定地走向后民生新闻。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昭示:当今的大众传媒,应更加秉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坚持以民为本的传播内容,坚定地走新闻传播价值多元化之路。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后民生新闻

自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树起电视民生新闻的大旗后,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遍地开花,异常繁荣。民生新闻兴起不久,便出现了公共新闻现象,近来又出现了“后民生新闻”。本文旨在把后民生新闻看作新的电视新闻现象,探讨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后民生新闻之间的关系,分析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的两次提升,以及这种提升所包含的传播学价值等。

一、第一次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最突出的新闻现象之一,声名鹊起,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道奇观,有学者把它誉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尽管有人置疑民生新闻是否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甚至把它看成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抑或是从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合并而成的,但民生新闻以其固有的新闻特质显示出了一种特有的生命力。

民生新闻的特质即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民生新闻兴起之后,以其民本的理念、新闻本土化优势以及“家常化”、“口语化”的叙述风格,迅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率神话。

就在民生新闻“高歌猛进”之时,其自身局限性也慢慢显露出来:过度市场化、破而不立,由贴近民众逐渐演变成大肆迎合民众,对于负面事件的批评很多,却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建议;盲目追求高收视率导致节目低俗化;盲目克隆、跟风导致节目同质化;角色错乱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报道题材过于狭窄,关注群众生活的广度不够;报道手法流于表面,触及社会问题的深度不够;主动介入社会生活的时候少,构建平民话语的力度不够。

就在民生新闻发展进入了“拐点”之际,以江苏卫视开播的《1860新闻眼》为契机,电视新闻界展开了一场公共新闻的试验探索运动,民生新闻积极吸收公共新闻的理念,开始了自身品质的第一次提升。

公共新闻最初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其核心价值观念就是要做公民时代的公共新闻,新闻话语由“宣传性”转变为“公共性”,主张新闻记者不应仅仅局限于报道新闻,更应致力于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以及由此展开的实际行为能力;不仅仅注重与受众交流的形式,更要关注交流的质量,帮助民众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仅仅告诉公众社会出现哪些问题,更要指导受众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公共新闻要求媒体充分收集、组织和引导公众舆论,协调和处理政府、公民、媒体自身三者的关系。并提供一个话语平台作为公众理性讨论和开放性交流的空间。以期对社会民主进程产生更有现实性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提升公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要求及时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生态,后者则需要“立足公共利益,汇聚社会的多元声音,就公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计选题,使公民能够加入到公共讨论之中”,“通过报道新闻事件的冲突场景,展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提供多种解释框架和视角供公众参与讨论”,从而能动地改变社会生活。此其一。

其二,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虽都关注民生,但在表现主体、价值取向、新闻解读方面各有侧重。在表现主体上,公共新闻更关注公众,民生新闻更关注民众;在价值取向上,公共新闻的视点是公众的立场,保持了在精英视点与平民视点之间的平衡,关注的领域不囿于平民阶层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圈子而转向更广阔的公众生活领域;在新闻解读方式上,公共新闻的记者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代表了不同的新闻价值理念追求——公共新闻更突出公众的权益维护,致力于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而民生新闻则倾向于反映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个人问题和遭遇。公共新闻突出公众权益的价值理念对于民生新闻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事实上,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民生新闻积极吸收了公共新闻的这一价值理念,认真关注公众的公共利益。避免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的过量渗入,以达到民众关心与政府满意之间的平衡。

民生新闻之所以吸取公共新闻中的合理元素,原因就在于公共新闻较之民生新闻,在架构与政府和公众关系方面要和谐得多。现在很多民生新闻栏目虽然也有类似“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的传播理念,但实际上,很多民生新闻确实为百姓办事了,但未必替政府分忧了。民生新闻对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吸收,使得民生新闻自身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凸显题材的公共服务性。使媒体成为民众发表意见、建言献策的公共平台,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将“民生”与“公共”有机地集合起来,提高节目的公共含量与社会品格,并努力搭建起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尊重百姓的需要,在保持原来亲民性、为民性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公众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参与,协调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次,凸显正确的舆论引导。民生新闻常常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情怀和命运,聚焦舆论热点、难点。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现象,以至于一度被指责为“一地鸡毛”。民生新闻吸收公共新闻理念后,力避“有闻必录”,特别注意公共利益的维护,注意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为此,一方面设法沟通社会信息、倾听社会呼声,另一方面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积极、稳定的舆论环境。

再次,凸显和谐的媒体生态。民生新闻一度强调“收视率”。假丑恶、新奇特、血腥性等内容充斥荧屏,以至于出现新闻的商业化、娱乐化和低俗化,虽然收视率上去了,结果却造成了媒体生态污染,歪曲了民情,干扰了民声,误导了民意。为此,民生新闻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借鉴“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公共意识”,不仅保障为公民的

自由表达提供最大的空间,更注意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媒体生态环境。

总之,民生新闻积极吸收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合理元素,从而在整体上避免了民生新闻继续向“市井化”、商业化、低俗化方向滑行,使民生新闻的发展渐渐走出了低谷,显出再造新生的黎明曙光。

二、第二次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后民生新闻

公共新闻的理念为民生新闻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公共新闻在实践环节上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公共新闻的运作作为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体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同时。还需要媒介拥有相当的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其运作也需要很高的生产成本,否则,公共新闻运作将举步维艰。而今国内媒体大多还处在产业化进程初期,无论是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都难以承担公共新闻的常态运作。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后民生新闻概念。

后民生新闻概念目前尚未准确的界定,但可以肯定地说,后民生新闻是既继承了民生新闻的基本价值理念,又吸收了公共新闻的部分价值理念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民生新闻形态,或者说它是民生新闻的“改进版”。后民生新闻的出现,是民生新闻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民生新闻品质的第二次提升。

后民生新闻与民生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上下结合”、“大小结合”、“点面结合”。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闻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却站在民生的视角,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一方面关注下层百姓的身边“小事”,关注“民生”,另一方面关注上层党政部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时政“大事”,关注“国计”;一方面“眼睛朝上”,做到让市长满意,另一方面“眼睛朝下”,做到让市民满意;一方面专注于百姓衣食住行的一些点,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报道视野,以审视社会的芸芸众生。在打造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做到帮忙不添乱,既为百姓说话,也替政府分忧。力争成为架起干部、群众、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联系纽带、沟通的桥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正因如此,后民生新闻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民生新闻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流。

其次,强化新闻的本土化、地域化、贴近性和接近性。本土化、贴近性原本就是民生新闻的最明显的特征,后民生新闻对此进一步强化,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播报的方言化,节目主持的个性化和直播化。此外,后民生新闻强调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追踪报道以及新闻的幕后调查,尽可能使新闻节目往“深”和“厚”的方面发展,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强化节目的纪实性和原生态,抓细节、抓情节,抓现场感和画面感,以此凸显新闻的贴近性。

再次,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过去,民生新闻提供的内容多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为主,内容很讨巧,加上功能无限的放大,以至于造成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缺失,虽有很好的收视率,但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后民生新闻则较好地掌握着民生内容的度和量,以负责任的态度和人文关怀,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生存空间和舆论氛围,赢得了观众的认同。特别在处理批评报道中,后民生新闻比较好地做到不越位、不缺位,遵循“有理、有利、有节、有度、有情、有法”的原则。

此外,后民生新闻强化了民生新闻回归新闻本质的意识。民生新闻注重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的价值判断以及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价值的辅助性因素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新闻本质的一种回归。

可以说,后民生新闻在相当的程度上对民生新闻的琐屑化、低俗化、庸俗化等倾向进行了彻底的纠偏和校正,使之更加符合受众的要求,符合新闻价值的规律。当然,后民生新闻也秉持了民生新闻以民众的平视角度,关注民生的基本价值理念,只不过后民生新闻的视角是有高度的平视,是有深度的透视,其中彰显了一定的广度和厚度。总之,后民生新闻的出现使民生新闻得到了更高品质的提升和自我超越。

三、民生新闻两次提升的传播学价值

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再到后民生新闻的历程,民生新闻历经了两次品质提升和自我完善,这种提升和完善,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传播学价值。

1、传播理念:以受众为中心。

长期以来,媒体传播者以救世者自居,居高临下,以传者为本位,采用“我传你受”的传播模式。民生新闻的兴起,有意识地改变这种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传播理念,并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受众。因为,今天的观众不再是呆坐在电视机前的被动者,观众是挑剔的,节目只要稍不合他们的口味,就会转台。据统计。在南京和成都地区几档具有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还高达80%以上。在这些节目当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零距离的贴近。

不仅如此,为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效果,民生新闻的传播者积极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并且变单向传播为双向参与,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DV记录等多种参与方式,不仅为民生新闻节目赢得了忠实的受众,同时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2、传播内容:以民为本。

民生新闻虽几经变化,但不变的是“以民为本”,这不仅体现在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而且体现在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正因如此,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真正实现了电视媒介本性的回归——关注民众、关注民生,实现了“从天上回到人间、从远方回到身边、从高塔到平台”的回归,完成了电视作为媒介本身的自我实现,也使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彰显,随着电视节目宣传教化功能的淡化和服务功能的加强,将为电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民生新闻的提升不仅标明了中国新闻业民本价值理念的一大进步,更是中国社会民主理念的进步。民生新闻“以民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给困惑中的中国传媒以诸多启示:如何以知识分子不太习惯的商业利益,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如何谋求新闻技术和思想上的创新,从而让大众传媒从天上回归人间?如何让我们从自以为是的窠臼中解脱出来,放弃那些似是而非的伪问题,讨论真正关乎民生的真问题?如何将“民众是大众传媒的主人”,从呼喊多年的口号落实成行动?

3、传播价值:多元化。

在当今的传媒生态中,大众传媒理应和谐相处、自由竞争、价值多元,共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好的舆论环境。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升,再一次告诉我们:和谐多元的社会里,不应仅强调某一种或几种新闻价值理念,也不应为某些价值理念争论不休,我们应该鼓励传播价值多元化取向,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受众需求。因为社会的多元,必然带来有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而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需要多元化的传播价值理念。也就是说,在我们消费新闻产品时。我们既需要严肃的、理性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需要谐趣的、轻松的社会新闻,也需要公共新闻,同时也需要反映民生内容的、实用的民生新闻和后民生新闻。倘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后民生新闻的出现,都是传播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产物。

新闻传媒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新闻标题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从世界杯新闻标题中可以发现,新闻工作者为了提高标题的艺术魅力,从语言要素与非语言要素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手段。从语言要素方面立足语法角度对世界杯新闻标题的省略与隐含进行分析,便于对当下新闻标题的制作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世界杯新闻标题省略隐含

四年等一回的世界杯大战让“地球绕着足球转”,与此同時,世界杯带来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体育事业空前繁荣,大众传媒竞争异常激烈。毋庸置疑,作为新闻之窗的“标题”给人的第一印象已成为竞争成败的“杀手锏”。新闻工作者为了提高标题的艺术魅力,从语言要素与非语言要素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手段,“省略”和“隐含”便是其中的两种语法手段。

一、世界杯新闻标题的省略

本文主要从词类省略的角度来分析世界杯新闻标题的省略。

世界杯新闻标题中,助词、介词和量词这三类词语的省略居多。首先,由于标题的字数有限,出于“经济原则”,信息含量少的词语一般省略,助词、介词、量词便是如此。其次,根据完形原则,受众在阅读标题时根据已有的经验或常识往往能准确地补出省略部分,即使一时不能补出,标题中省略的不少语义成分在篇章中都有体现。

(一)助词省略

世界杯新闻标题中助词的省略最为常见的是时体助词的省略和结构助词的省略。

1.时体助词的省略

现代汉语的时体助词有三类:过去时体助词、进行时体助词、将来时体助词。大量的世界杯新闻标题对以上时体助词进行了省略。例如:

(1)首战进六球前无古人(《体育周报》2010年6月15日)

(2)勒夫捧咖啡研敌情(《体坛周报》2010年6月14日)

(3)电脑游戏预测西班牙夺冠(《体育周报》2010年6月7日)

例(1)实为“首战进过六球前无古人”,属于过去时体助词的省略。例(2)应为“勒夫捧着咖啡研敌情”,是进行时体助词的省略。例(3)实际上是“电脑游戏预测 西班牙将夺冠”,属于将来时体助词的省略,因为此则新闻标题的报道时间是在世界杯刚开始时,只是电脑游戏对未来冠军的一种预测。一般说来,世界杯新闻标题在篇章内容中往往表明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但时体助词在标题中一般不出现。由于新闻标题具有称名性特征,篇章内容在转化为标题时,往往将某句话中的时体助词省略。

2.结构助词的省略

这里主要讨论结构助词“的”的省略。“的”只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这对于追求简省性的标题来说无疑成了省略的充分理由,只要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均可省略。

(4)西班牙夺冠五大理由(《体坛周报》2010年6月12日)

(5)国际足联六宗罪(《体育周报》2010年6月13日)

例(4)应为“西班牙夺冠的五大理由”。一般情况下,动词作定语时,结构助词“的”的省略具有强制性,但标题语境却可打破这种限制,在动词后强行省略,在简洁的同时也增强了标题的称名性。例(5)应为“国际足联的六宗罪”。在非标题语境中,专有名词作定语时其后的结构助词“的”是强制出现的,但标题语境中却可强制省略。

(二)介词省略

介词也是现代汉语中虚词的一种。众所周知,虚词承载的语义信息量低,所以在世界杯新闻标题中介词也常常被省略。如:

(6)谁将决战南非之巅(《中国体育报》2010年7月5日)

(7)赠衣曼德拉(《体坛周报》2010年6月12日)

(8)多梅内克不变应万变(《体坛周报》2010年6月11日)

(9)阿根廷争议中出线(《中国体育报》2010年6月12日)

例(6)属于不及物动词扩大使用范围带来的省略,“决战”本为不及物动词,其后一般不能带宾语,若非要带宾语则必须通过介词引出,而此处“决战”后接“南非之巅”,明显省略了介词“于”。例(7)的动宾短语“赠衣”后带宾语“曼德拉”。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动宾短语后是不能带宾语的,此处实为“赠衣给曼德拉”,省略了介词“给”。例(8)在谓语动词前省略了介词“以”,应为“多梅内克以不变应万变”。例(9)省略了谓语动词之前的介词“在”,实为“阿根廷在争议中出线”。介词的省略遵循了“经济原则”,使新闻标题简明直观、易读易记。

(三)量词省略

现代汉语中量词所承载的信息量非常有限且其与相关名词的搭配已经固定化和规范化,所以,为了实现新闻标题的经济性,表达者常常将其省略。

(10)马拉多纳首战欲用三前锋(《中国体育报》2010年6月11日)

(11)英超118人参赛世界杯(《中国体育报》2010年6月12日)

(12)口诛笔伐催生八年第一帽(《体坛周报》2010年6月18日)

(13)学美国,希帅7胜博斯克(《体坛周报》2010年6月17日)

以上标题分别省略了量词“位”“个”“顶”“次”。类似例子还有很多,且省略的量词多种多样,但这不仅不影响读者对标题的理解,反而增强了标题的简洁性。

二、世界杯新闻标题的隐含

“隐含作为一个语义概念是指语言在线性序列上不能添补但是在语义上暗含某种意义、或者虽能填补但是添补的词语不只是一种的语言现象”(张国宪,1993)。这里所说的标题隐含是指标题在语言结构的表层不能添补,但在语义上暗含某种意义,或者虽可添补但添补的词语不只是一种可能的语言现象。世界杯新闻标题的隐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孤立结构隐含

语法学界一般把在任何语境中都不能成句的语言形式称作粘着结构。标题中的有些结构虽然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成句,由于标题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上下文等语境,作为标题显得很孤单而且意犹未尽,刘云称这些结构为孤立结构。世界杯新闻标题中由孤立结构造成的隐含主要包括介宾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三种类型。

(14)以快乐的名誉(《中国体育报》2010年6月11日)

(15)一个硬汉的倒下(《体坛周报》2010年7月5日)

(16)枪炮与啤酒(《体育周报》2010年6月28日)

看到例(14)这种介宾结构的标题,读者往往心生疑问,迫切想知道“以快乐的名誉”干什么。当然,篇章内容中大都会提示标题的相关内容。用这种介宾结构造成了孤立结构的隐含,不仅简练概括,而且扩大了标题的语义容量,同时也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达到了特定的传播目的。例(15)这种由偏正结构构成的隐含,只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话题,可以说是“抛砖引玉”,使标题引而不发,吸引读者继续往下阅读,从而获得所需的关键信息。例(16)是由联合结构造成的孤立隐含,其标题中并列成分之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严格的平等并列关系,而是在语义上实现多层次多侧面的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一种语义张力,扩大标题承载的信息量,增强其传播效果。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孤立结构造成隐含的标题,虽然语法不自足,语义不完整,但用之做标题却可用最简洁的形式凸显焦点信息,并富于表达力和吸引力。

(二)施事、受事隐含

施事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受事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受动者。施事和受事在标题语境中属于次要信息,为了突出焦点信息,大量的世界杯新闻标题将其隐含。

(17)誓用金杯作别足坛(《体育周报》2010年7月9日)

(18)输给中国队(《体坛周报》2010年6月11日)

(19)国王首相轮番接见(《体育周报》2010年7月15日)

(20)应兰:我相信……(《中国体育报》2010年6月11日)

例(17)、(18)为施事隐含,且都属于施事主语的隐含,目的是吸引读者往下寻找其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例(19)、(20)为受事隐含,例(19)中具体“接见”谁,乍一看读者并不知晓。例(20)省略号的使用使受事的省略一目了然,同时也使标题显得意犹未尽。

(三)分句隐含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也是构成复句的基本单位。一般情况下,分句是配对使用的,但在标题中大多数分句却是单用的,没有与之相应的其他成分,称之为分句隐含。例如:

(21)如果巴西碰上阿根廷(《中国体育报》2010年7月2日)

(22)因为我们一样(《中国青年报》2010年7月13日)

(23)韩国队晋级不仅靠奔跑(《中国青年报》2010年6月24日)

(24)伟大,不只是靠毛衣(《体坛周报》2010年6月28日)

例(21)属于假设复句前分句关联词语的使用,例(22)是因果复句前分句关联词语的使用,例(23)、(24)是递进复句前分句关联词语的使用,这几例均将后一分句隐含。在正常语句中,有些关联词语是配对使用的,但在上例中却都是单用的,且均使用前一分句,这种现象称之为“倾前性”(刘云,2005)。当然,并不是所有复句中前分句使用的关联词语都可单用,因果、假设、条件、递进、让步句的前分句关联词语可单用,并列、连贯、选择句则不可单用。即使在能单用的关联词语中,各个使用频率也大不相同。虽然分句在非标题语言中一般不能成句,但在标题语言中单用却能恰到好处。

“由于标题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对读者的背景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主观判断,在充分估量后,可以利用读者的能动性做出适合的隐含,省其能省,以便实现对说明部分的强调,让读者直接感受焦点内容,更轻松快速地理解关键信息。”(赵艳芳,2005)。标题是新闻之窗,一则新闻能否将读者成功锁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新聞标题是语言的艺术,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想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除了要简洁地传达新闻信息外,还要增强标题的艺术魅力,让读者从中获得美感,进而提高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尹世超.标题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刘云.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郭灿.论新闻标题中的语法省略[D]长沙: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张国宪.谈隐含[J].中国语文,1993,(2).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韩雪艳江苏徐州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21116)

新闻传媒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新闻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 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

大学生尽管在生理、心理、意识、思维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成熟和发展, 但毕竟还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大学阶段还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各大新闻传媒都会对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介绍,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进行解读, 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研究活动, 这些内容都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起到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作用, 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 坚定大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促进“中国梦”早日实现的雄心壮志。

(二) 对大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性作用

新闻传媒往往更加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更能从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入手, 采用那些发生在学生生活当中的正面典型和正面事例来引导学生, 保证学生能够向着健康、高尚的道德品质发展。例如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那些正面的模范典型, 例如“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标兵”、“风云人物评选”等活动, 都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事件、人物开展,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教师往往采用口头说教的形式开展, 教育形式单调无趣、说服力不强、教育效果低下, 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提升。新闻传媒的介入, 不仅能从传统的报纸、书刊中选取教育主题, 还可以从网络媒体当中选取丰富的教育资源, 同时方式也更加灵活, 更加为大学生喜闻乐见, 例如微信公众号、QQ空间、微博等形式, 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深入开展。

二、新闻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 树立正确的利用新闻传媒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新闻传媒逐渐成为引领社会潮流、人民意识的重要媒体, 因此高校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新闻传媒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对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对新闻传媒的定位做到准确把握, 及时整理新闻传媒中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内容, 进行科学划分、归类整理, 深挖新闻报道内容具有的社会内涵和思想政治内涵, 将新闻报道内容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融合,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利用新闻传媒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

因为当前的媒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抓住这种有利的时机, 采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通过校报、校园广播、校园内部网络等途径, 对国家的政策法规进行解读、对国家的惠民政策进行宣传, 对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成果进行推广, 并对校园内的好人好事、先进人物进行大力的宣传, 弘扬正气、抵制邪风, 创造良好的环境, 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

综上所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一线思政辅导员一定要明确大学生思想激进、容易受到新闻传媒影响的现实特征, 了解新闻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准确把握新闻传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迎接新时代、新媒体的挑战,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 扩大成绩战果、消除不利因素,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对于人民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历来都是对国际、国内的新闻事件、焦点事件广为关注的, 因此大学生的思想也极容易受到新闻传媒的影响。作为一线思政工作者, 一定要高度重视新闻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响,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 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 为大学生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机遇,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积极发展。

关键词:新闻传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 邹小兵.浅谈新闻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鸭绿江月刊, 2015 (7) .

新闻传媒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国的新闻传播新变化, 带来了新的要求

当前我国的新闻传媒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社会对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从新闻传媒的功能性来说, 过去是一种比较单纯的新闻宣传, 现在是既有新闻宣传报道又有信息服务的多项动能, 在现在对新闻宣传的功能性追求的同时也注重它的社会效益, 更强调其商业方面的功能和产生的经济效益, 这个功能性方面的重大转变, 使得媒体对于人才的需求方面变成了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较强的媒体经营及管理人员。从新闻传媒的体制及结构上来看, 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是一种包办的形式, 现在走向了市场, 由媒体自负盈亏。再从媒体运作的机制方面来看, 大部分的新闻媒体都是采编、经营、管理三者相互共存, 互相推进的局面, 并有着一整套的内部考核制度和竞争机制, 同时从媒体的形态类型来看,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 媒体的形式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不管是新闻的生产制作还是传输和接收都有着新的变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对网络新闻人才的要求除了醉基本的传统新闻媒体所需要的新闻专业素养以外, 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同时还需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2]。

二、艺术类院校对学生的新闻传播观培养的新要求

面对新闻传媒的巨大变化, 艺术类院校怎样才能克服当前的困难, 找寻出培养新闻传播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的道路。

1、将新闻传播的现实状况及发展变化作为艺术类院校学生培养新闻传媒观的导向

要想打破新闻传媒界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的排斥态度, 需要艺术类院校明确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具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没有的素养、能力等, 如新闻的敏感、新闻的视觉、新闻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精神等等, 要善于使用新闻传播的手段来进行服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 根据当前的不同的新闻传播类型、不同的体制、不同的运作机制等, 利用分类等形式来进行培养人才, 进行以材施教、因需施教。

2、将人才的需求作为培养学生新闻传媒观的导向

将新闻传播的发展需求作为培养学生新闻传媒观的导向, 进行合理的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 并编写出和当前新闻传播现实要求相符的教材。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在增强原来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再根据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需求, 在开设一些其他的实用课程, 如新兴媒介、媒介经营、互联网、新媒介等等, 将现在的一些因人开课的现象予以杜绝, 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前的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3]。

3、从教学方法上注重市场需求, 将其做为导向对学生的新闻

传媒观进行引导从教学方式上来看, 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的方式方法。将过去的单向授课向主动授课转变。注重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要善于质疑, 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新闻传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育, 但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和专业性不相适应。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从当前新闻传媒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实际的案例, 让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分析等进行互动来对问题进行讨论, 这样丰富了课堂的教学, 加深了学生的认知能、分析、理解、表达、交流能力, 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而不是仅仅上了学就学会了一点点的概念和观点[4]。

4、从实践教学方面来看

当前的教育在实践教学这个环节是严重缺失的。但是艺术类院校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这点基本上是被教育界所公认了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这点认识是被大家认识了的, 但是没有真正的落到做的方面。就像学生一些最基本的实习方面来看, 某些艺术类院校学生与新闻传播没有紧密的联系, 一些学校有或者根本没有每天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来进行实习, 在大学四年级前基本上没有真正专门的实习的时间, 但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里, 这个时间本来是专门的实习时间, 但是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 如毕业论文写作、找工作、提升学历等等, 使得没有真正的进行实习。虽然有部分学生通过校内的媒体进行了一些实践工作, 但这仅仅是少数, 同时学校媒体和真实的社会媒体的运转情况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所以需要和新闻传媒建立密切的联系, 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是当前的艺术类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的问题, 还是要对学生的实习进行一个统一的组织安排。将学生的实习实践时间在四年中, 进行分时间的安排。在做好时间安排的同时, 还要建立机制来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针对当前新闻媒介现状和变化来进行讨论和模拟教学[5]。

5、从学生新闻传播观的源头抓起,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不管是什么专业的教育都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艺术类院校, 要想培养好学生的新闻传媒观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因此, 打造一支强而有力的师资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能够从自身做起, 能够较为全面的对新闻媒介的状态、运行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这样在教育中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当然我们的有一些新闻传播院系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讲授新闻传媒的, 但是最近几年来高学历的教师进入了这个圈子, 还有不少具有丰富新闻传媒经验的教师被引进, 是的艺术类院校新闻传媒师资的水平不断的提高, 对促进艺术类院校学生新闻传媒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的新闻事业处于了一个空前高速发展的阶段, 艺术类院校学生的新闻传媒教育业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 要想艺术类院校学生新闻传媒观得到长足的发展需要以新闻传播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导向。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学生,新闻,传媒

参考文献

[1] 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的道德教育思考2008曾志东, 夏莉, 施式亮-《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高校艺术类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思考2008叶刚, 戴兆骏, 徐磊-《成功:教育》.

[3] 对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2011周娟-《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4] 加强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2009张红-《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新闻传媒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第一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电子媒介

2、广播传播符号

3、《新闻纵横》

4、体验采访

5、数据广播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请举实例说明各自特色。

(广播或电视新闻节目均可)

2、广播新闻报道中叙述语言音响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

A、TranslatethefollowingtwopassagesintoChinese(20分)

(1)KosvoTopsEUAgenda

SALZBURG,Austria(AgenciesviaXinhua)—Europeanfor-eignministersmetforaseconddayyestday,focusingontheRussianeconomicandpoliticalcrisisandthefightinginKosovo.

OnSaturday,theyconcentratedonwaysofimprovingco-ordinationamongthe15foreignministersfollowingcritrcrsmtheywereslowtomoveandineffectiveinthefaceofinterna–tionalcrises

ThelatestattackontheEUforeignministerscamefromtheUSspecialenvoytoKosovo,ChristopherHill,whosaidthey“turnedtheirbacks”ontheviolencewrackedsouthernSerbianprovince

HillistryingtohammeroutaninterimdealbetweentheauthoritiesinBelgradeandKosovo’sethnicAlbaniansfightingforindepence. TheministersdeclinedtoofferRussiaextracashordebtreliefyesterdayandsaidthecountryboreresponsibilityforrdsolvingitsownpoliticalandeconomiccrisis.

TheyurgedRussianPresidentBorisYeltsintoformanewgovermnentassoonaspossibleandtopreventthere–emergenceofacommandeconomy

(2)

Law-and–orderisthelongest–runningandprobablythebest–lovedpoliticalissueinUShistory.Yetitispainfullyapparent,thatmillionsofAmericanswhowouldneverthindofthemselvesaslawbreakers,letalopecriminals,aretakingincreasinglibertieswiththelegalcodesthataredesignedtoprotectandnourishtheirsocietyIndeed,therearemomentsthewaveofthefuture.HarvardSociologistDavidRiesmansuspectsthatamajorityof,AmercanshaveblithelytakentoconmittingsupposedlyminorderelictionsasamatterofcourseAlready,Riesmansays,theethicofUSsocietyisindangerofbecom-ingthis:You’reafoolifyouobeytherules.

BWriteabriefsummaryofthefollowingarticleinEnglish(around200words)(30分)

ExtensiveusebyCanadianmidiaofUSmediacoverageofAsiamayno

rbeinthebestinterestsoftheCanadianpublic,accordingtoarecentstudycommissionedbytheAsiaPacificFoundation.

Thestudysaidusingforeignsourcesfornewsislessexpensivethanproducingoriginalcoverage.

Butitadded:“ItalsoposesthequestionastowhetheritisinCanada’sbestintereststohaveitssourcesofinformation,whichinflrenceourvisionofAsiaandtherestoftheworld,conourvisionofAsiaandtherestofthworld,conortolledbyothernarionswhoseforeignpolicyconsiderarionsmaydiffersharplyfromourown.”

Thestudylookedatthiscountry’smediacoverageofAsiaandoftheAsianmedia’spercepzionofCanda.

Thestudylookedat10,563Asia-reiatedstoriespublishedin1988in14majornewspapers,rangingfromTheVancouverSuntoTheFinancialpost

AswellradioandtelevisioncoverageofAsiawasalsoincludedinthe100,000study.

Amongthestudy’sfindingsisthattheCanadianmediareliesheavilyonforeignnewssorrees,rangingUS,forcoverageofpoliticalandbusinessissuesinAsia.

“CanadiansseemtohaveacceptedtheideathatUSandCanadianintenationalinteressconcidemostofthetime.examplescanbefoundinsomeEnglish–languagenewspaperswhichsuggestanunwillingnesstoneuralizetheAmericaninfluencebyprovidingmorecoverageofotherofotherregionsofthewordfromaCanadianperspective,”thestudysaid.

Besidescost,otherreasonscitedforthelackofforeigncoverageproducedbyCanadiansincludedthelimitedresalevalueofstoriesoutsidethecountryandthemedia’slackofexperienceinintemarionalissues.

“CanadicajournalistsinAsiaoftenjokethattheyhaveheardthatagreatmarkerexistsinCanadaforstoriesfromThailand–thatthereisaWinnipegangle,”thestudysaid.

“Mediaorganizarionsdonotfeelpressuredenoughbythepubilctodoabetterjob.Foreignnewseditorsexpresssurrrsesometimesatthelackofcomplaintstheygeyt”whentheyhavefailedtocovermajorintemationalnewsseventsproperly”

FromtheAsianmedia’sperrpective,theviewofCcanadaislimitedandvague.TheCanadaUSfreetrdeagreement,forexample,isseenasanAmericaninitiativeto“securefreeaccesstoabundantnanralresourcesinthenorth“.TheproposedagreementwithMexicoisseenasawayto“gainaccesstocheaplaborinthesouth“

Addedtherepor“Duetoincompleteinformation,misinformationabout,CanadaUSfreetradeagreement,forexample,isseenasanAmerican

initiariveto“securefreeaccesstoabundantnanualresourcesinthenorth.”TheproposedagreementwithMexicoisseenasawayto“gainaccesstocheaplaborinthesorth”

Addedthereport:“DuetoincompleteinformationmisinformationaboutCanadaabounds.Forexample,becauseCanadaisacknowledgedasabillingualcountry,manypeopleassumethatmostCanadiansspeakbothEnglishandFrenchand,consequently,donotunderstandwhyQuebecwantstoseparatefromCanada.”

上一篇:文学笔法大众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国营农场交通运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