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范文

2024-04-25

新闻理论范文第1篇

报道稿的角度:思想角度、特色角度、读者角度等

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描写的形象性、较强的时效性、语言的凝练性

写作要点:标题是文章中心的概括,很重要。

(1) 标题——把报道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最基本的内容,高度概括成一句话或捷、思考细致, 即使碰到新的题材、体裁也能下笔成文 实践、报告会

(2)正文

1、导语:时间、地点、人物(承办方、主持人、主讲人、观众、评委、嘉宾)、事件

2、主体:写之前要明确主题,舍取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选材要精,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最具吸引力;写事不要离开人;层次分明,可采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首先、然后、接着等;角度新颖,叙述、描写、议论 ,也可穿插人物对话,人物感受等,使报道稿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3) 结尾:意义。

意义由小到大写,先写最直接的: 学生-学院-学校-社会等 注意层次与连接词的运用

大学校园新闻写作培训 1.新闻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 2.校园新闻写作的目的

身为校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明确我们工作的目的,即:为自身所在的学校、学院、部门做好学院团学活动等方面宣传工作。校园新闻的主要读者是全校师生,所以新闻是宣传自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要让大家明白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部门做过一件有什么好的意义的事情。这是展示学院的平台,宣传工作的窗口。

3.新闻的特征

(一)事实性

以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客观事实为报道对象,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复存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六要素”(简称“五W-H”):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何事(what)、 何因(why)、何果(How)。

注意: 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的区别是新闻是客观的、具体的,完

全真实的,而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二)新鲜性

新闻姓新贵鲜。新鲜性可说是新闻的本质属性。

1、时间新

新闻是“易碎品”,“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 新闻敏感;“抢新闻”的意识。 不能“消极待命”。

熟练的采访写作综合能力。

2、内容新

并非凡“新近发生的事实”均可成为新闻,只有内容具有“新鲜性”的才可能成为新闻。 4.标题

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准确、鲜明、凝炼和生动。 准确

——是消息标题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二是要准确评价事实; 三是运用语言要准确。

▲例:某校报名迎新工作新闻标题: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我校5000余名新生入学 (对事实意义的揭示太夸大,我校今年开学新闻标题为“五千新生 集结成信”) 鲜明

——标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揭示和评价,表现出来的对事实的态度立场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

▲例:我校最近发出的一遍新闻标题为“‘新’的交流,hold住我的大学”,此标题虽有新意,但是完全不能让读者明白活动名称、内容。 凝炼

——简洁明了地传达出消息的内涵。用点晴之笔,剔浮词,去空话,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准确的信息。 ▲例:比较下面两个标题:

A、节省处事经费 节省时间精力 我国礼宾改革已有一定成效——国宴规定四菜一汤,仪仗队鸣礼炮使欢迎仪式更隆重

B、我国续作礼宾改革——国宴实施四菜一汤 5.导语

我校新闻的导语前,往往冠以“本网讯”。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注意几点:

1.要将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参与的重要人物准确的叙述清楚,此几点特别重要。

2.注意有多人物时人物的的职位以及人物的排序。 3.可以在开头提出活动的目的。 导语书写的方式: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抓取某一生动形象、鲜明的色彩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描写简洁而传神、力避过分雕饰。

▲例:本报讯 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 6.主体

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主体的作用和功能:

一、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对导语中涉及的内容,进一步提供有关细节和背景材料,使其更清楚、明确、具体。

二、是补充新的事实。导语中未提及而又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事实和其他要素,便由主体补充出来。

主体部分写作注意点:

1、紧扣消息主题取材。(若与主题无关或无多大关系,即便具体、生动、感人,也应割爱。)

2、叙事宜具体、内容应充实。(有人因消息是简明扼要的,要求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所以消息写得太概括、太抽象,空空洞洞大而无当的导语之下,是几条干巴巴的“筋”。)

▲例:我校最近一遍标题为“与排球共舞 让青春飞扬”的新闻的主题部分:“赛场上,双方队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信念,大展身手,比拼球技,在排球场上秀出了绚丽的青春风采。啦啦队员们完全投入到比赛之中,场上鼓声阵阵,呐喊声此起彼伏,一切只为赛场上拼搏的队员加油助威。”虽然概括叫到位,但是字数太少的缺点让这篇新闻失去了充实。

3、叙述宜求生动,行文善兴波澜。(很多人写消息,内容是有,但写得枯燥无味,或是一套死板而难以卒读的“新闻腔”。因而我们应“让新闻笑起来”,写作手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4、同样的活动在一遍新闻中不要重复详细叙述,这样显得非常冗长。 7.结尾

新闻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无。有人认为,新闻结尾并非新闻必须要有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多数新闻都不必有结尾,因为新闻是以报道事实的,认为一篇新闻,事实叙述清楚了,新闻写作就大功告成了,因而,新闻结尾常被忽略。

新闻的结尾可以多种多样,或照应敛,略作交待;或点明意义,议论作结;或结尾表达,显示决心;或提出希望,激励鼓舞等。它既有同一般文章结尾的相似之处,如要升华主题,遒劲有力,舍意不尽,耐人寻味等,同时它又有不同于一般文章结尾的独特之处,要适应新闻体裁的独特要求而具有新闻个性。 结尾部分写作注意点: ①紧扣事实而不能空泛

新闻既然是事实的报道,它的结尾因此也不能离开事实。 ②增添信息而不能一味重复

新闻的各个部分都得用来表达事实和主题,结尾亦不例外,应能增加新闻的信息容量而不能只是前后重复,在新闻里,一个事实,一个观点只能出现一次,再次

出现时应有新的信息和意境,所以结尾不能单纯重复事实和观点。 ③要启发诱导而不能搞说教

新闻结尾,应能让读者从中领悟更多的意思,获得开拓思路的启发和触发联想,使人回味不尽,新闻不是说教,而要按新闻规律——让事实说话,不要强加意念于人,更不要教训人,要避免那种训戒式结尾。 ④结尾的总结层次要较高

结尾的总结与开头说明活动意义有相似之处,即站在较高的角度看待整个活动,所以层次一定要高,这样才能体现出活动的份量。

▲例:我校最近一篇标题为“创新授课形式,提升学生素质——资源环境学

院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的新闻的结尾部分:“经过一天的素质拓展活动,同学们在精彩游戏的游戏和游戏后的总结之中,懂得了很多在教室内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充分体验到团队的合作、团结的重要性。寓教于乐,寓教于行,这次创新教学的模式,也体现出资源环境学院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作出的积极努力。”总结的层次从活动本身上升到了“资源环境学院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层次。 新闻结尾的几种写法: ①自然收束法

大多数新闻采用此结尾法尤其是例会式消息,材料本身已按重要程度递减顺序安排完毕,或者是必要的新闻内容、新闻要素、事件过程交待完毕,全文已是水到渠成之势,较宜适时打上、不作枝蔓。 ②拾遗补缺法

这种写法有较明显的结尾段落,它补充新闻导语和主体部分来提取的新闻要素,使报道完整、圆满,或者补充有关背景材料,使报道充实、可信。 ③卒章见义法

在结尾处用“画龙点睛”式的语言,一语中的地点明新闻事实的本质或问题的实质,或总括全篇,或提示读者,它能使新闻主题更加明朗、突出、甚至得以生发。 “画龙点睛”式的语言,还可以是引用他人精辟的语言。 ④别开生面法

写法上较灵活,往往在结尾处另辟一境,与主要新闻事实相映成趣,从另一角度对主题加以表现和深化。 ⑤展示预告法

新闻事实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现有的事实可能蕴含了今后的发展趋势,而在报道某一事件的现状时,读者还有兴趣知道下一步会如何,展示预告法即是在新闻结尾处提示了物的进一步发展,或启发读者的思路,让人看到前景,增添信心,或预告事件动态,让人对此作进一步关注。

▲例:我校最近一遍标题为“资源环境学院积极征战校体育节”的新闻的结尾部分:“据悉,本届体育节的赛程将持续到11月下旬。体育节的举办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强了各个学院之间的沟通交流,选手们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将鼓励更多同学加入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 8.注意事项

(1)不要太长。错误体现:认为短新闻写不了大主题,一味求“长”。本来最好写两百字消息的题材,通过对其"信息"层次的"开发挖掘",硬拉出一篇数千字洋洋洒洒而空空洞洞的新闻。

(2)不要片面求短,一件具体生动的事,去其"血肉",只剩几根"枯骨"。 (3)避免主题或其他部分叙述冗长现象,应极力杜绝这种喧宾夺主的写作方式。

(4)新闻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断、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印象。 (5)消息也是要表达观点和倾向的,消息写作并非没有立场、观点的纯客观的“有闻必录”。 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较间接地流露出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主要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事实,显示事实本身的逻辑。 因此,作者应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要发议论,只能是必要之处的"点晴"之笔。 (6)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切记不能出现较明显的病句和错别字!

新闻定义: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是衡量某一个事件是否值得采写,刊登的角度的标准 新闻价值特点:重要性 时新性 接近性 显著 趣味性 新闻内容5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新闻一般分为:消息和通讯

消息: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

通讯:详细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 新闻结构:标题 导语 主题 背景 结尾 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地位: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的好标题,

犹如画龙点睛。它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新闻标题写作要求:准确(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概括新闻的内容、精神、实质)

生动(在准确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 新颖(‘新’是新闻的基本要求。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 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自然段。通常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有一个总的概括。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能否吸引读者,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新闻写作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的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把新闻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加以论述。 如:近日,惠州学院刮了一场“微报”风,只要在惠大微报这个微信公众公益平台,绑定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同学们便可随时随地免费查询功课表、空教室、公交路线、外卖电话、四六级考试成绩等,俨然成为惠大百事通,“它比百度哥还要好用。”惠大微报粉丝小菜评价道。这么庞大的微信平台,团队主要核心人员却只有6位,均是大三学生,分为技术部,采编部,外联部,策划部。团队的核心人员都是工作狂。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如:“炎热的中午,在惠州学院的校门口,各系的师兄师姐摇着彩旗,笑容满面,一边帮新生搬行李,一边介绍学校的风景……”大屏幕上演着一幕幕熟悉的画面,学生们都在开心地鼓掌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的重视。

如:为了求学,他们或许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在一些同龄人开学过假期的时候,他们或是在家里帮父母做农活,或是在工厂打工赚下学期的学费。而今,他们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走进了大学校门,可是学费、甚至生活费仍是他们需要跨越的“门槛”。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上半年惠州GDP同比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增速居珠三角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这3项指标也居珠三角第一位。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如:经济大省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努力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相关的诗句、格言、人物语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如:“一条大河破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一首首曾相伴和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歌曲,今晚在北京音乐厅再度响起,依旧深深地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 注:拟写导语的要求

1. 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和标题的作用有些接近,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岛屿 是标题的扩展。

2. 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

很自然展开,为后文提供方便。

3. 各要素的组合原则。5个W 和 1个H。每一项都有可能加入导语,关键看哪一个更有

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事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该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4. 应用事实,忌空泛。要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

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5. 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要求语言简明,新闻导语更要逐字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 可移。 三 主体

导语之后,便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实质就是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使导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5个W和1个H更加明确。

新闻主体结构类型

1. 时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

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2. 逻辑结构。根据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来 安排层次。

3. 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对主体的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

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 四 背景

背景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除了简讯,一般的新闻都要交代背景。它可以让读者更好、更准确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加饱满。

背景不是单独部分,没有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背景可以一次性交代,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 常用背景材料

1对比性材料。对人物或事件爱你的正反、今昔对比,在比较中突出重要意义。 2说明性材料。对报道事实中有关的历史事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做出介绍或者描述。 3注释性材料。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等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五 结尾

结尾又称为结语,是新闻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结尾的作用用来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言之未尽,没有结尾。 结尾写法

1、 小结式。对所报道的事情或者意义进行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2、 启发式。在讲完主要事实之后,用启发式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

3、 激励式。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

4、 意义式。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

5、 展望式。在报道主要事实之后,进一步指出事件的发展趋势或必然结果。

6、 号召式。根据报道事实提出具有号召性的一件,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

新闻理论范文第2篇

摘要:当代新闻理论滞后甚至脱离新闻业界实践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还没有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的建构不但缺乏业界实践成果的提炼,更没有根本方法的方向性指引。广泛深入探寻新闻理论研究方法,尤其是建构其“元方法”,使新闻理论实现自身价值、走向成熟,是新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这种建构围绕“实践性”与“人学性”及其相互作用这个核心,设定其“元方法”的本质内涵,使新闻理论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有章可循”,为新闻学发展奠定学理基础。

关键词:新闻理论研究方法探寻

当今新闻理论研究方法众多,有政治学的、社会学的、实验心理学的、现象学的、哲学的、阐释学和传播学的等等,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这些研究多缺乏的是学术的开放与本土的观照视野和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缺乏的就是这种根本方法,即元方法的建构。

为了创新研究方法,国内不少学者进行了新闻理论研究元方法的探索,建构了一系列诸如“粒子说”、“世界图景”、“真相域”①等概念、范式或理论,提出了诸如“新闻理论要揭示新闻本身的知识结构,演化为序列性的原理体系。以最终解决‘对象的本质联系’、‘对象的关系范畴’、‘对象的真理体系’、‘对象的功能系统’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终极问题”②等新闻学理论建构的观点,为新闻理论研究方法的转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不过,这些研究要么是充实新闻学的社会学基础,要么是在哲学研究范式下进行抽象分析,要么借鉴物理学的“粒子”概念形式来建构新闻理论概念、理论或方法体系。这些建构没有建构起中国本土的元方法,没有对旧有研究元方法的超越,仅有经验性的总结和舶来品。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在他的《转型中的新闻学》③一书中,用他的极其丰富的新闻学教学和新闻业界的实践经验,通过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阐释,透射出较强的“实践——人学”意蕴。虽然他并没有把“实践——人学”这一新闻理论研究元方法提炼出来,但他关于新闻本质、新闻学的本质、新闻教育的本质、新闻学基本原理、新闻实务等众多的论述,都透射出“实践——人学”的深广内涵。他的著作较好地体现出“新闻理论的实践性”与“新闻理论的人学性”的有机融合,让我们看到“实践——人学”这一新闻理论研究元方法的因子。但李希光教授并没有对论述中的这种元方法因子进行提炼与整合研究,缺乏理论的逻辑提升。

元方法是方法的方法,是一个科学研究领域最根本的研究方法。即“形而上学方法”,也就是元方法,它是方法中层次最高,也是比较牢固的部分,构成方法的核心,包括某些基本原则、科学信念乃至世界观等,都受元方法的制约。新闻理论研究元方法是对新闻活动的科学发展进行方向性的规定的最根本的研究方法,它对新闻活动的走向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没有元方法就不可能有正确、健康、合乎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是强烈的“实践性”与丰富的“人学性”的有机统一。一个成功的新闻传播活动应是二者最完美的统一与结合,也即新闻传播活动是突出实践性的,新闻传播主体(媒体与新闻人)必须通过新闻传播实践来完成新闻传播活动,因此,新闻理论研究也必须把坚持实践的观点放在首位。正如陈坚所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我们就能高屋建瓴,眼界更加开阔,目光更加深邃,就有希望对新闻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难题有所突破。因为实践概念天生地就综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辩证法等多方面的素质,它使我们可以从多种视角、多种向度对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本质进行研究,从而使我们的研究立体化起来。”④同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的主体应始终坚持“人学性”,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强调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学意识”。在“如何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使命出发,提升新闻学研究的反思性,推进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成为现代性背景下新闻学的主要焦虑”⑤的现实学术语境下,当代新闻学研究缺少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缺乏能够统摄新闻理论研究的元方法。

只有把上述新闻理论研究的实践性与新闻理论研究的人学性进行有机的完美的结合,才能产生完美、健康、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活动。如此,才不会出现那些有缺陷的现象,诸如充斥新闻报道中大量的“客里空”⑥现象、各类新闻报道中数不胜数的“新闻侵权”现象和记者集体被“黑金收买”的腐败现象⑦等;也不会出现那些让人不愿意看到的新闻传播主体因“实践——人学”素质的缺乏而不能驾驭复杂的社会环境,从而被“诉讼”⑧或被抓入牢狱等⑨令人痛心的事。究其终极原因,都是因为缺乏新闻学的元方法的指导。因为这些新闻“事故”的产生,都是因为新闻传播主体的素质不佳或很差造成的,导致新闻主体出现如此情况的直接因素是我们没有恰当的科学理论指导。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新闻理论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建构,把新闻理论研究引向健康的发展途径。

笔者曾提出“新闻学是‘实践人学’⑩”的观点。?輥?輯?訛这一新闻学命题,不仅揭示了新闻学的本质,同时,它更具有元方法的价值与意义。其元方法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新闻学是实践人学这一关于“新闻学”概念的界定,可以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的元方法,即它是最根本的、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的方法。对此可以进行如下界说:在新闻理论研究中,要达到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业界实践中的实践的观点与人学的观点的有机结合;在新闻理论建设中,要密切联系实际,充分结合新闻实践,在实践中总结、提炼、抽象出具有本土化与科学化的新闻理论;在新闻理论研究中,不论是理论还是模式、方法的建构,都要始终坚持“人本理念”,站在人类本体的高度进行科学建构;在新闻理论研究中,要注重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在新闻教育理论与思想的确立和定位中,要以强烈的实践观点与丰富的人学观点为核心,在此前提下,构建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培养具有较强新闻实践能力和深远人学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

“实践——人学”这一元方法,是一个辩证的矛盾统一体。

一是表现在思维观念中的“实践——人学”方法,即新闻传播观念中的“实践性”与“人学性”的完美结合。新闻传播观念是在不断的变革与更新之中前行的,这种变革与更新始终以“实践性”与“人学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表现在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实践——人学”方法,即新闻理论研究要达到“实践性”与“人学性”的完美结合。新闻理论研究要对传统新闻理论研究进行科学的扬弃,紧跟时代新闻业界实践的步伐,在人本视野下进行新闻理论的科学建构。

三是表现在新闻传播中的“实践——人学”方法,即新闻传播是“实践性”与“人学性”的完美结合。新闻传播实践要实现“三贴近”,要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丰富的新闻实践引导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潮,同时要始终坚持人本理念,把人这个实践主体放在新闻传播实践最重要的位置。

四是表现在新闻教育中的“实践——人学”方法,即新闻教育是“实践性”与“人学性”的完美结合。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走出象牙塔式的书斋,把新闻课堂开设在社会生活一线,到工厂、矿山、农村,到大漠荒原,使学生在生活与社会的体验中把握新闻学;?輥?輰?訛更要让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人的本质有较深入的把握,具备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在各种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中,能把自己的新闻活动与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对人的本质、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全面理解与把握,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闻责任与使命。

这四对“实践——人学”方法关系在理论研究与新闻传播实践中是相互作用的。新闻传播或新闻实践主体只有通过“实践性”这个环节,才能达到“人学性”的充分实现;而“人学性”的充分实现,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性”,使“实践性”得到更大的扩展和提升。因此,这四对关系理应确定为新闻传播学中最核心的关系范畴。“实践——人学”方法能够科学地统摄这四对关系,这就奠定了“实践——人学”这一方法的元方法地位。这种“元地位”对新闻学的价值作用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它对新闻学的本质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它对新闻活动的本质进行了实践与人学的双重构建;它为新闻学理论研究的本质进行了方法层次的最高定位;它从实践角度与人学层面对新闻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方向性的规定;它对新闻理论研究的诸多方法进行了科学的统摄;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新闻传播实践、新闻理论研究、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它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当代新闻观念与实践模式进行了重构。

其实早有学者指出:“研究新闻必然要研究‘人’和人的社会本质,研究人类社会是怎样创造了新闻以及新闻是怎样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确立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新闻学原理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关于人的观点、关于实践的观点已经很好地为新闻学的“实践——人学”方法提供了有力注脚。可惜的是,作者只是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论述,没有对这种思想萌芽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索与建构。

从本质层面和新闻学本体论的角度来说,“实践——人学”方法不仅揭示了新闻学的本质,更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最高方法论和最根本的研究范式。其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于它把当代新闻理论研究中的研究与实践脱节问题进行了解构与建构,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空中楼阁”现象,并对如何进行新闻理论的科学研究提出了实践性的根本性的方法论要求;同时,对当今新闻业界存在的轻视理论指导的现象提出了方法论层面的批评,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践方法模式。总之,“实践——人学”的新闻理论研究方法,如同“历史——逻辑”的方法,为新闻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为“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A860020)

注释:

①郝雨:《新闻理论的哲学化研究与体系建构》,《河北学刊》,2006(1)。

②转引自纪忠惠:《理论新闻学的范式转变》,《当代传播》,2007(6)。

③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482页。

④陈坚:《新闻实践论——实践的观点是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基本观点》,《江苏社会科学》,1994(5)。

⑤唐海江:《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现代传播》,2007(3)。

⑥“客里空”是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他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

⑦杜一娜:《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60人涉案14名媒体责任人受罚》,《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11-27。

⑧邱敏:《两记者遭富士康3000万天价索赔》,《广州日报》,2006-12-29。

⑨宋万林:《“实践人学”的缺位与“角色定位”的迷失——从“记者高勤荣案”透视中国新闻学体系》,《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5)。

⑩宋万林:“实践人学”这种概念最早是在宋万林著《“实践人学”的缺位与“角色定位”的迷失》,[《新闻爱好者》2007(5)]中提出的。

⑾宋万林:《“实践人学”视域下的新闻学理论研究》,《传媒观察》,2008(9)。

⑿王卫明、揭云:《新闻业务类课程怎样进行实战训练?》,《今传媒》,2008(7)。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传播系)

编校:施宇

新闻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论新闻学;逻辑起点;报道;新闻

[中圈分类号]210 [文献标识码]A [

科学的新闻学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纷繁复杂的大众传媒现象,用来预测传媒领域将出现什么新现象、产生什么新问题,并能够启示和发展出与时俱进的新的新闻传播理论。但是,目前我们的新闻理论无非是运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采取堆积木的方式“堆”出来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有、又都可以没有,放在前面也可、放在后面也无妨,孤立的概念、孤立的命题、孤立的章节,彼此之间不仅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甚至还自相矛盾。拿它们来解释现实,总是力不从心;更无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往往是传媒实践家们已经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传媒“理论家们”才气喘吁吁地跑上来隔靴搔痒、不着边际地总结一番。结果新闻学理论总是落在实践的后面。

对这些新闻理论先“破”而后“立”,显然太浪费时间,因为要“破”的东西实在太多。所以下面我们在建立理论新闻学创新体系时,会罗列一些该“破”的东西,但我们不打算详“破”,而是略提一下,点到为止。我们想,只要把“立”的东西阐述清楚,该“破”的也就不攻自破了。

一、理论新闻学的逻辑起点——报道

逻辑起点属于辩证思维研究的范畴。

辩证思维是现代最高水平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特点在于它使用流动概念与流动范畴,它要在概念的辩证运动当中,在范畴的辩证发展中,再现出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它不是孤立、静止地使用概念,而是把概念与概念之间看成相互联系、转化、发展的一个过程。这种思维方式避免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片面性,是人类思维的一次重大飞跃。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研究要达到科学性的要求,其理论建构都离不开辩证思维。逻辑起点就是辩证思维的开端。因此,有人说,选择好了逻辑起点,一门科学就成功了一半。它就像乐队定调一样,整个乐曲的进行和展开都受到它的制约和规定。

正确的逻辑起点有三个特征,其一,它必须是事物最简单、最本质、最抽象、最普遍的内在联系;其二,它必须是构成这个体系的一个最小细胞;第三,它必须包含了这一事物一切矛盾的胚芽,如果整个理论体系是一棵树,那么这棵树的所有枝干,都应包含在这一胚芽之中。如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生物学的逻辑起点是“细胞”,化学的逻辑起点是“元素”等等。

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应该有自己的逻辑起点。那么新闻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如果对这个问题作一次文献探讨,足以写一篇几万字的文章,所以我们这里还是遵照前面定下的原则略说一下。有人说新闻学的逻辑起点是“事实的报道”,或是“新闻信息”,根据逻辑起点第一和第二个特征,这种说法显然违反常识:既然最简单、最抽象……最小,也就不可再分割了,但这里却把两个组合起来的关系概念当成了逻辑起点。有人说是“信息”,或者是“符号”,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都大于“新闻”的内涵。这就犯了抽象过度的毛病。还有许多人说是“新闻”,但“新闻”这个概念太含混:是指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还是记者写的报道,或者是已经传播出去的报道?不清楚——这就显得抽象不足。也有人认为是“事实”,多数人认为是“传播”。但是,“事实”显然是很多社会科学研究的感性起点,不能仅仅作为某一社会科学的专属范畴;而“传播”作为信息的运动形式,不仅内涵大于“新闻”,而且是新闻事实运动的一个中间环节(详后文),离起点太远。其实,上述探讨都是在形式逻辑(而不是辩证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要找到新闻学的逻辑起点当然会方枘圆凿、南辕北辙。

我们认为,借用一个现成概念来说的话,理论新闻学的逻辑起点是“报道”。这个“报道”是什么含义呢?按照辩证逻辑的观点,逻辑起点必须按照概念发展的必然过程,按照范畴辩证发展的过程去运动,若停留在起点,就是一种抽象的、僵死的规定,而不能达到具体真理。因此我们这里的“报道”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向前运动的概念。

怎样运动的呢?下面我们先做一个概括的说明。

首先,当一件事(我们把客观发生而未经反映的第一性的事实叫作“元事实”)产生以后,记者如果判断其为新闻事实,就会进行采写,把客观发生的新闻事实变成“新闻文本”。这时,新闻事实脱离了自身发生的时空(我们把这个时空叫做“现实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记者心理场,并在“心理场”的作用下,变成了“第二性的新闻事实”——新闻文本。如果用现象学哲学的观点来说,这个第二性的新闻事实可以叫做“意向性事实”,我们把这个意向性事实就称为“报道”。

跟元事实相比,此“报道”显然已经被记者按照新闻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对元事实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第一次规定”,不再是元事实本身:要么是对元事实全貌的新闻性叙述,要么是对元事实有新闻性的局部的传播,要么是对元事实的歪曲等等。进一步的,由于记者的报道很可能被编辑枪毙,也很可能被编辑改造,跟实际传播出去的报道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把“报道”在这个时候的存在状态叫做“潜报道”。

当记者把“潜报道”交给编辑以后,“潜报道”就进入了一个由编辑、编辑群体、编辑方针、编辑思想、媒体意识形态及其他新闻事实等组成的另外一个时空——机构域。当编辑(群)根据当天收到的所有“潜报道”的情况,根据媒介编辑方针、媒介定位、版面或频道定位、栏目定位以及相关的编辑思想等把稿件经过处理后,配置在某个版面空间、频道或栏耳上,甚至加上必要的言论和相关背景资料时,“报道”被再一次定格。其意义也因其处在版面(频道)、栏目以及与其他新闻稿件的相互联系这一新的系统中而被“第二次规定”:“潜报道”意义不够明确方面的可能更明确;“潜报道”被强调的意义可能被弱化,而被弱化的意义可能被强调;“潜报道”原来的意义可能完全被新的意义所取代,等等。我们把处在媒介自身信息结构之中,尚未传播出去的“报道”,叫做“前报道”(在“潜报道”变成“前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事实的主要运动形式是新闻事实的符号化,“传播”的成分很少,这就是把“传播”作为新闻学逻辑起点的舛误之处)。

“前报道”也有可能胎死腹中,报纸印好以后销毁、电视新闻编好以后临时撤稿的现象经常发生。只有当载有这些“前报道”的媒介被大众接受以后,“报道”才成为

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一旦报道成为新闻,就标志着“报道”进入了另外一个时空——社会系统,其意义和价值又被处在这个时空的接收者作出“第三次规定”。这个时候人们会从各自的思想立场、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等出发,对新闻事实作出多种不同的解读:“前报道”的意义可能被放大、可能被缩小、可能不产生什么意义、也可能被歪曲。我们把被受众解读、接受而实现了的报道,叫做“显报道”,或者叫新闻。

当受众解读新闻以后,或获得娱乐、或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或形成舆论、或产生社会运动……进而产生新的新闻事实、产生新的报道,于是,“报道”在更高的层次上向起点回归。

此图是“报道”这一概念运动的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线性结构图。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以后将详细讨论。其次图上每行的第一个文本框用的是虚线,表明我们的理论演绎是沿着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路径进行的,不包括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这个环节(这也是我们把“事实”排除在逻辑起点以外的原因)。因为在科学体系中,我们不讲具体上升到抽象这个过程,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终点开始的,这个终点就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起点。第三要说明的是,我们之所以把“时空变化的轨迹”放在第一行,是因为我们把“报道”运动时空的变化,看作是“报道”从一个系统进入了另一个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要素都是某个系统的要素,其性质和功能也是由其所在系统所规定的;当要素脱离原来的系统进入新的系统以后,则这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就不再完全是、甚至根本不是原来所在系统的性质和功能,而是被新的系统所规定、具有了新特点、新性质和新功能的新要素。

我们上面的阐述,意在说明“报道”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运动的概念:报道就是事实向新闻事实的转化,就是报道自身的运动、报道的传播、报道的接受、报道的伸展。通过这种运动,报道这个概念就不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衍生出许许多多紧密相连的新概念和新范畴;这些新概念和新范畴彼此之间又互为中介,每一个概念和范畴都是整个逻辑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如“机构域”这个概念向下还可以衍生出“编辑方针”、“媒介定位”、“版面(频道)定位”、“栏目定位”、“稿件定位”等概念;向上可以衍生出“新闻事业”、 “意识形态”、“政治集团”等概念。这些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愈到后面愈具体。如,“前报道”就比“潜报道”更具体;而“显报道”又比“前报道”更具体。其次,愈是在前的概念愈简单,愈是在后的概念愈复杂。因为概念在运动中不断增加新的规定。如“前报道”比“潜报道”更复杂,因为它不仅包含了记者的规定、还包含了编辑等的规定;“显报道”又比“前报道”更复杂,因为它又增加了受众的规定、现实社会文化系统的规定。如此等等。

那么,“报道”是否有作为逻辑起点的资格呢?其一,它是新闻传播最简单的内在联系,没有报道,就没有可传播的东西;它是新闻传播最本质的内在联系,离开报道,新闻传播就无法与其他传播区别开来;它是新闻传播最抽象的内在联系,没有比它更抽象的概念了;它是最普遍的内在联系,由它而伸展到了整个新闻传播、新闻事业,伸展到了舆论、伸展到了意识形态、伸展到了上层建筑,乃至经济基础。其二,整个新闻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它推阐出来,它是构成整个新闻学体系的最小细胞。其三,从上图可以看出,它包含了整个新闻传播一切矛盾的胚芽(后面我们还要更具体地阐述)。

二、事实与报道

既然“报道”是逻辑起点,那么如何通过“报道”这个概念把整个新闻学理论推荐出来呢?我们把上图分解开来讨论。先看第一个逻辑链:

社会系统-现实境-元事实-记者心理场-潜报道

此链是说明,元事实变成“潜报道”的过程。我们先来讨论元事实。

首先,现实境是元事实发生的时空,而与现实境紧密联系的就是社会系统。元事实的产生,就是社会系统和现实境以及元事实的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系统包含了元事实(很可能转化为新闻事实)发生的背景。元事实正是在这种社会参照系统中获得了相应的意义(这样,我们就把可能是新闻的元事实与广阔的社会系统联系了起来)。

当元事实产生以后,它可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也可能是经济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等可能的研究对象,但不一定都是新闻事实。元事实是否是新闻事实,首先取决于元事实本身的特征,即元事实是否具备新闻所要求的客观性要素。什么是新闻所要求的客观性要素呢?我们的教科书是运用“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来讨论的。西方有人说新闻价值包括时效性(新鲜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等要素,有的还列举了“反常性”“真实性“、“趣味性”等。我们的教科书也基本上是照搬的这些东西。但是,这种说法稍微想一想都会觉得不对劲,比如说,如果事实是新鲜的就是新闻,世界上新鲜的事实随时都在发生,但能够成为新闻的有多少?相反,难道不新鲜的就不能成为新闻吗?2005年7月28日,成都《天府早报》报道了四川省档案馆刚刚披露的一个事实:1941年7月27日日军出动飞机108架,对成都展开第一次猛烈的轰炸,投下炸弹426枚,在一天时间内炸伤成都市民905人,炸死698人。“7·27大轰炸”发生在54年前,非常不新鲜了,但为什么成为新闻呢?可见,新鲜并不是元事实成为新闻的充分条件。同样的,具有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的事情也很多,为什么不都成为新闻呢?严格地说,在这些要素中除了“重要性”以外,其他要素都不是衡量一件事是否有新闻价值的客观性要素。

我们认为,元事实是否是新闻,包括三个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客观条件;

一是是否新鲜。比如,发生地震了。但地震经常发生,所以,仅仅地震并不一定是新闻。

二是如果新鲜是否含有新的信息。发生地震了,而且是7级地震。由于7级地震破坏性强。可能导致一系列灾害,这就有了新的信息,可能成为新闻。

三是如果含有新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否具有新的、普遍的意义。7级地震如果发生在没有人烟的沙漠腹地,很可能对人类不产生任何影响,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发生在一个大城市,就会影响到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需要人们采取及时的救援行动,因此就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这场地震就是新闻。

三者之中核心是对人是否有意义,这个意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果某个包含了新信息的新事实具有普遍的意义,我们就说这个新事实具有“新闻性”,意义越大,我们就说新闻性越强。因此,如果要给新闻下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新闻是指包含了新的信息、对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鲜事实。这是把新闻事实和普通事实比较而得出的新闻的定义。

这里的新鲜。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实刚刚发生,不仅事实是新鲜的,而且意义也是新鲜的;二是尽管事实不是刚刚发生,而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但刚刚被人知晓。事实不新鲜但意义新鲜,这也是新闻,如前举“7·27大轰

炸”。相反。如果一个事实是当前发生的,但由于没有新鲜的、普遍的意义,即使符合我们所说的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反常性之类的说法,也不是新闻。

这样说来是不是意味着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反常性等对于讨论新闻理论没有价值呢?不是。如果元事实不仅新鲜、有意义,同时还具备上述“性”,那么它的新闻性就可能更强。如果我们把元事实新闻性的强弱等同于元事实新闻价值的大小,那么我们这里就可以说,这些“性”有增强新闻意义的功能,可以用它们来评价一件事新闻价值的大小。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这些“性”只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新闻价值评价的要素,并不是新闻本身的价值——新闻本身的价值应该是作为客体的新闻事实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新闻需要的属性,也就是新闻对于人的意义。我们过去的错误就在于,把具有客观属性的价值要素和具有主观属性的价值评价要素混为一谈了。

那么什么又是“意义”呢?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讨论的新闻的功能。根据拉斯韦尔有关媒体的三大功能说,结合莱特所增加的娱乐功能,我们认为新闻对于人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告知意义、指导意义、教育意义、娱乐意义。告知意义就是新闻能够告诉人们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和人的生存或生活等存在什么利害关系,需要人们注意什么问题等。指导意义就是指新闻可以指导人们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协调行为、适应变动。教育意义就是新闻可以教育受众,可以传承文明。娱乐意义就是,即使新闻没有上述方面的意义,但至少有娱乐价值,起码可以博取受众一笑。一个元事实只要具备其中一个方面的意义就是新闻,就具有新闻性和新闻价值。相反,如果没有上述意义,一个元事实无论多么真实、时效性多么强、多么新鲜,也无论多么有接近性和显著性,都不具有新闻性,都不可能成为新闻。

这样看来,新闻就是为人而存在的,离开了人和人的新闻需求,世界上的事物自生自灭,就无所谓新闻不新闻。既然如此,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闻的客观性、如何认识“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诸如此类“形而上”的问题呢?

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新闻的客观性与反映论所说的客观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的概念。从区别来看,前者是指新闻报道中不掺杂个人的和党派的情感、偏见、倾向,做到平衡、公正等;后者是指主体对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逼近程度。从联系来看,新闻不一定是认识活动,但是它也可能部分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而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时。存在两极性:一极是“否定性主体”,就是由于主体因素的干预和渗透,认识过程受到严重的干扰和影响,以致主体不能正确地、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另一极是“肯定性主体”,指的就是由于主体因素的参与和能动性介入,主体更完全、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了客观对象,使认识更具有客观性。我们可以把新闻的客观性问题看作是要求新闻的反映者必须排除主观的不利因素的干扰,作为“肯定性的主体”出现。

但是,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产品,主体在反映客体时无法不带上意识形态的因素,因此其两极性在表现形式上往往会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比如,当新闻符合反映主体的意识形态等时,反映者可能作为一种肯定性的主体出现,但由于反映者自身的某些因素的限制(如表达能力、认识水平等),也可能作为否定性的主体出现,或者作为一种中间状态出现;反之,当新闻不符合反映主体所认同的意识形态时,就会作为一种否定性的主体出现,但如果反映主体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刻意做歪曲的反映,也可能抛弃自己的意识形态偏见,作为一个肯定性的主体出现(如,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报道)。但是无论作为肯定的主体,还是作为否定的主体,主体都不可能是作为一个白板、“镜子式”地反映客体,而是带着一定的意识形态观念对新闻事实进行“能动”的反映。这样一来,主体所反映的新闻事实,就永远也不可能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作为被反映者所反映的客体而存在,是主体对客体建构的产物。用我们前面关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就是,当新闻事实由现实境进入记者心理场以后,新闻事实就由一个系统进入了另一个系统,所以它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就被新的系统所规定,而不再是原来的性质和功能。这样一来,所谓新闻的客观性就不可能存在。既然连对象都不存在,那么作为对这个对象进行研究的“新闻的客观性”命题就为假。如果把新闻的客观性看作是反映论意义上的客观性,那么除非我们认为有一种正确的、普适的意识形态存在,则新闻的客观性问题存在;否则,新闻的客观性问题不存在。

另外,如果新闻事实并不是客观发生的事物本身,而是作为被反映者所反映的客体,那么“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这样的表述就是简单而没有意义的。前面的论述已经表明,新闻是客观发生的事物的一种价值,既然是一种价值,因此新闻既依赖于客观发生的事物,也依赖于反映的主体。依赖于客观发生的事物,那么可以说,客体是第一性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依赖于反映的主体,那么就可以说,主体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也就是说,按照我们的逻辑,新闻理论最先需要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事实与报道”。归纳起来有下列诸问题:

新闻事实论。社会与事实、事实的种类和特性、人的需求与事实、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特征和种类;

新闻意义论。新闻事实与新闻意义、新闻意义的类型和大小、新闻意义与新闻分类、新闻意义与受众需求、受众需求类型与新闻意义的分布规律、新闻类型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新闻价值问题论。新闻意义与新闻性、新闻性和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新闻价值论问题批判;

新闻客观性问题论。新闻性与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与倾向性、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新闻的客观性等。

那么,作为反映主体的记者到底是怎样反映新闻事实,并将新闻事实变成新闻文本的呢?于是,我们就进入了下一个逻辑环节:记者与报道。

三、记者与报道

社会现实系统-现实境-元事实-记者心里场-潜报道

我们继续来看上一个逻辑链:

前文我们说了,新闻是客观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因此事实是否具有新闻性,并不是不证自明的。它需要通过记者的判断来实现。记者是如何判断的呢?这里我们使用了“心理场”这个概念(我们只是借用了“场”的概念,但并不同于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场)。所谓心理场,就是由记者的心理结构,记者所面对的新闻事实(包括采访对象、事实的各个构成要素等),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所处的微观外部环境,还有记者采访和写作新闻时的心境、观念等五个方面所构成的系统,以及这个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记者的心理结构属于心理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主要包括认知结构、媒介观念、意识形态三个层次(一般谈心理结构主要指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我

们这里有所不一样)。认知结构是指记者在以往的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以专业的新闻范式为核心,以相关知识、经验和技巧等为辅助而构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如,经济新闻记者的认知结构就是以他们专业的新闻观念和经济新闻观念为核心,以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金融学、证券学、会计学等知识以及相当的新闻表现技巧为辅助,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认知结构在记者判断和采写新闻的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s.Holly Stock-ing和PagetH.Gross对此作过专门的研究,类似的研究也见于DonE.Schultz和StanleyTannenbaum等。媒介观念则是记者所在媒体对新闻的特殊要求,对媒介功能的特殊规定,媒介受众观念,媒介价值取向,媒体所代表的阶层、阶级或利益集团等在记者心中的“印象”,这些“印象”高度影响记者对新闻的判断和取舍,能够超越这些印象采集新闻的可能性很小。如党报可能要求新闻报道要具有权威性、准确性,追求媒介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都市报则可能要求新闻报道要通俗化、娱乐化,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即使同样是经济新闻,专业化财经类媒体与综合性媒体也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可能对时效性的要求不高,而求全面、深刻,分析性强,而后者则可能要求快速、浅显,实用性更强。意识形态则是媒介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所秉持的意识形态观念在记者心理结构中的投影或烙印。如果是一家秉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媒体肯定会要求媒体的新闻以反映主流意识形态为主,那么记者就会尽可能地选择主流新闻而边缘化其他新闻。

在这几个层次中,认知结构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而媒介观念、意识形态则可能因时代的变化、记者所服务的媒体不同而发生变化。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这些方面都可能通过记者的行为而内化为记者的心理结构,成为记者对新闻进行判断的“图式”(Schema)。同时,记者又通过新闻报道将自己的这种图式外化在新闻报道之中。除了这三个层次以外,新闻事实本身也是构成记者心理场的重要因素,比如新闻事实的情感色彩,很容易影响记者对新闻的判断;新闻事实中的消息来源也会对记者的判断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权威来源往往不受到质疑,而普通来源尽管可能更真实,却可能不被采纳,等等)。第三、记者所处的微观现实环境同样会影响记者对当前事实的认知。这个微观环境主要是指新闻发生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或者记者采写新闻时所处的当时环境(比如,记者观察事实时所处的位置、天气条件等)。有些失实报道就是由于记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影响了记者对事实的观察所致。 Shoemaker和Reese认为新闻工作者对媒介内容的影响来自三个方面:新闻工作者的背景和人口特征的影响,包括媒介工作者的性别、种族、性取向、教育程度等方面。个人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的影响,包括媒介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和信仰、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等。职业角色的影响,包括职业角色和伦理角色等。我们认为这些都可以作为记者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来看待。

一旦记者认为元事实是值得报道的新闻就会进行采访、写作。这时。记者接触事实、观察事实的角度,记者解剖事实、截取事实的角度,以及记者的表现技巧、心境等都会影响潜报道的品质。因此,对记者采访和写作时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的研究,对潜报道自身的研究等就应该是新闻理论的—个重点。

因此,研究新闻传播就必然会有“记者与报道”一章。包括下列诸问题: 记者认知结构论。记者认知结构的构成因素、记者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发展、记者认知结构的作甩方式、记者认知结构的优化;

记者媒介观念论。记者一般媒介观念、记者机构媒介观念、媒介观念与记者新闻判断;

记者意识形态论。媒介观念与意识形态、媒介意识形态与记者意识形态的关系、记者意识形态与新闻报道。

记者心理场诸要素的相互作用;

新闻事实与记者的新闻报道。新闻事实的特征与新闻报道、新闻事实的构成与新闻报道、新闻事实的运动与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与新闻报道。影响新闻采访的诸因素、微观环境对记者了解事实真相的影响、新闻来源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受众观念与新闻采访、记者采访技巧和路径与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与新闻报道。材料选择与新闻报道、表现角度与新闻报道、表现技巧与新闻报道、受众观念与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与新闻伦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与新闻报道、记者职业道德与新闻报道、记者社会责任与新闻报道;

潜报道论。潜报道与元事实、潜报道与新闻的真实性、潜报道的特点、潜报道建构论、潜报道文本论。

记者的报道作为潜报道,能否成为新闻,取决于机构对潜报道的认识、取决于潜报道能否成为前报道。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下一个逻辑环节“机构与报道”。

四、机构与报道

机构与报道是上一个逻辑链的必然延伸:

潜报道-机构-前报道

当潜报道进入编辑系统时,“报道”已经转换了三个时空,那就是由现实境,经由记者心理场进入了机构域。在机构域中,影响新闻面貌和意义的主要因素是编辑系统——作为媒体意志体现的整个编辑群体。表面上看,编辑工作好像是个体的劳动,但实质上任何编辑成果都是编辑集体劳动的结晶,因为任何一条新闻稿一般都不可能由某一个编辑处理以后就可以编发出去,哪怕是一条短小的消息,也是媒体集体的决定,是媒体意志的体现。因此研究这个环节的编辑心理,有单个的编辑心理,但主要是编辑群体的心理(或编辑社会心理)。

怀特的守门人理论,最受批评的一点就是它显示出只有一个守门人,而不是在一个复杂的新闻运作中所呈现的有好几个守门人。麦克莱里(McNelly)的新闻流通模式则说明在事件到达接受者以前,中间有各式各样的中介传播者,前一个中介传播者往往就是后一个人的守门人。贝斯(Bass)认为守门活动出现在新闻组织当中,而其过程也应该被分成两个阶段,即“新闻汇集”和“新闻处理”。第一个步骤发生在新闻汇集者将“生的新闻”,即尚未处理的新闻,如事件、演讲、记者会等制作成“新闻稿”的时候;第二个步骤则发生在处理新闻的人修改和汇整新闻稿成为作品——份报纸或一则新闻广播—而传递给民众的时候。无论怎么说,新闻事实在到达受众之前,特别是在媒介机构空间里,要经过许多编辑(守门人)的处理,而且这些编辑都要秉持大致一致的新闻理念;即使短期没有取得一致,长期也会达成默契。所以,我们这里的编辑是指的由媒介编辑群体组成的编辑系统。既然有这样一个编辑群体组成的编辑系统,那么研究编辑心理场就远比研究记者心理场来得复杂,因为除了编辑个体心理场外,还存在一个编辑群体心理场的问题。 先说编辑个体心理场。如果记者心理场由五个方面构成的话,那么编辑的心理场是怎样构成的呢?那就是,由编辑心理结构、编辑所面对的潜报道、编辑处理潜报道时所处的微观环境、编辑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编辑和记者共

处的时代特征等构成的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记者心理场比较,由于编辑在媒介里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其心理结构也与记者有许多不同。比如,坦斯多(J.Tunstall)就指出,记者平素站在第一线,与消息来源周旋,所以受的压力既大,久之又易对他们产生同情感,所以心理上特别重视消息来源的反应。反之,编辑与消息来源没有直接的来往,他们所关心的往往是受众,也就是如何把产品处理妥善,以便替整个机构争取发行量(收视率)和广告。从工作性质来看,记者要应付许多突发事件,工作比较不寻常;而编辑的工作则有常规可循,比较平常。从分工来看,记者往往按主题分工,如政治、经济、文教等,而编辑则多以版面分工。这些都会使编辑形成不同的心理结构。其他方面,如编辑所处的微观环境也与记者有很大不同,除了自然的环境(如办公环境)外,编辑所处的微观环境还有“稿件环境”,就是编辑当天所收到的各种各样的稿件所组成的环境;编辑群体组成的组织环境;外部社会关系环境等。所谓外部社会关系环境,指的是由于稿件一旦发表,可能给当事人带来不良影响,这时外部相关社会关系就会介入编辑系统,干预报道,甚至使报道的传播流产(记者也会受这种外部社会关系环境的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

编辑群体心理场由编辑群体结构、编辑群体规范、编辑群体意识、编辑群体精神,以及编辑群体所处的微观环境(包括编辑群体所面对的社会关系、潜报道集合)等组成。编辑群体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信念结构等。编辑群体规范是编辑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其形成受暗示、模仿、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编辑群体意识则是指编辑群体的媒介观念、时代认知、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编辑群体精神指编辑群体的团结感、归属感、效忠心以及为群体献身的意识。编辑群体的微观环境则是指编辑在处理当期稿件时所处的办公环境、潜报道集合组成的稿件环境、外部社会关系环境、阶段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什么是“阶段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呢?比如每年国庆期间、春节期间。公众都处在一个欢乐的社会环境中,媒介一般都会蔡发负面报道,以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编辑心理场和编辑系统是如何起作用的呢?编辑把当天收到的稿件进行比较、分捡、平衡,然后对稿件进行编辑处理,或枪毙、或放大、或缩小、或配置;经过一般编辑、责任编辑、主编、媒介相关领导等,最后把新闻处理落实到版面或频道上,就形成前报道。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报道可能孤立地看很有价值,但在和其他稿件的比较中却可能只有很小的价值;或者记者的报道即使在联系中看起来也很有价值,但却可能由于某种社会关系而被扣押不发;也可能由于记者与编辑的关系不正常而遭致“垃圾化”。同时,前报道也很可能因为编辑的处理(如版面语言的运用、稿件的配置等)而增加、缩小或改变了潜报道的价值。而这一切都是机构作用的结果。

所以,我们的新闻学理论必然有“机构与报道”这一章,包括:

机构论。媒体性质(如商业机构还是政治机构,是企业还是事业,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还是大众娱乐的工具等)、媒体体制、媒体类型、媒体组织、媒体功能、媒体价值取向、媒体意识形态、媒体运作规范、媒体文化等;

政党媒体论。包括政党与新闻事业、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政党媒体与媒体意识形态、媒体与政党宣传、政党媒体与新闻舆论、政党媒体运作规范等;

编辑论。编辑个体论、编辑群体论、编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编辑群体与媒介组织的互动、媒介组织与社会的互动;

编辑过程论。编辑微观环境、编辑流程、编辑与守门人、编辑伦理和新闻伦理;

前报道论。前报道的特点、前报道与元事实、前报道与潜报道、前报道与新闻的真实性、前报道文本论、前报道系统论等。

任何作为新闻的前报道如果没有传播出去,被受众接收,就不叫新闻。只有传播出去以后的前报道才叫新闻。当前报道传播出去以后,就进入了另一个时空——受众系统。这时新闻的意义和价值就受制于受众系统。于是我们进入下面一个逻辑环节“受众与报道”。

五、受众与报道

“受众与报道”同样是上一个逻辑环节的必然延伸:

前报道-受众系统-显报道

当前报道进入受众系统以后,被受众接收就成为显报道,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用黑格尔有关理念运动三阶段论来看的话,在潜报道阶段,报道处于自在阶段;而到了前报道阶段,则报道处在自为状态;当报道进入社会系统时,报道就进入了自在自为阶段。

受众系统是一个多要素、多结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而且还受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这些子系统包括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经济系统、道德系统等许多方面。受众系统跟编辑系统一样,除了单个受众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等以外,还有受众的群体结构;除了研究受众接受行为以外,还要研究受众现实行为等。在这个方面,梅尔文·德福勒在他的《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把有关受众理论归纳为“个人差异论、社会范畴论、社会关系论、文化规范论”四种,后来J.A.巴伦又在《对报纸的参与权利》中提出了社会参与论,很有启发,但还很不够。

仅仅从新闻接受来看,约翰·费斯克说:“由于文本产生的环境不同于对文本进行解读的环境,因此从后一种环境中得出的有关文本的意义也必将不同于前一种环境中的。”也就是说,不同社会系统的受众对新闻的解读是不相同的,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显报道。“譬如,1987年年末和1988年初,那些在约旦河西岸暴动的阿拉伯人的照片着实让以色列人担忧。他们觉得媒体上的报道是反以色列人的,于是他们试图控制或调整新闻报道,以确保更加‘不偏不倚的’(即赞同以色列人的)描述……美国人在收看有关以色列军方和掷石头的约旦河西岸的青年的影响时……更可能由此联想到英国军队与非正规军交锋时的失败,而不会想到美国军队在格林拉达和越南的情况……同样地,在一种像美国这样热烈地信奉言论与出版自由的文化中,以色列军方用手掌堵住美国电视摄像机的行为将遭到极大指责。美国式的言论自由和审查制度,其意义高于中东地区历史上任何特定时期的言论与审查制度的意义……美国城市里体验过警察镇压运动的黑人青年可能会产生与约且河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青年一样的主观的忠诚,这种忠诚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而对电视新闻作出理解,而同时根据电视中反映的耶路撒冷的情况来体会他们自己的社会经验。美国国民警卫队的成员。或是《命运战士》的读者很可能会把自己与以色列军队联系起来,从而会对他们自己和电视中的影像作出极为不同的理解。再举一个例子,对中西部的农场社区而言,电视中的影像可能与他们的日常文化毫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可能得出美国以外的其他世界是多么可怕这种中间层面的意义。”因此,受众对新闻的解读可以形成新闻价值的多样性,受众如何接受新闻、使用新闻,显然是新闻学理论不可回避的。

这样我们就有了“受众与报道”一章,

受众个体论。受众认知结构、受众心理结构、受众资讯寻求模式;

受众群体论。受众群体类型、受众群体结构、受众群体心理、受众群体特征;

新闻接受论。受众解读环境论、受众解读模式论、解释学与受众对新闻的解释、接受美学与新闻接受、媒介真实与新闻接受;

传播效果论。元事实与新闻接受的心理现实、潜报道与新闻接受的心理现实、前报道与新闻接受的心理现实、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同时移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如。媒介信息对受众态度的改变、涵化理论),并辅以相当的实证研究。

如果受众接受新闻以后仅仅只是一种心理现实,那新闻媒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事实上,受众接受新闻以后,不仅使前报道变成显报道,使新闻由媒介现实变成了心理现实。而且显报道还反作用于受众系统,并通过受众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的互动将心理现实转化为社会现实。或者说受众系统不仅是新闻的“感应器”,也是“效应器”。只有这样,媒介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才凸现出来。这是新闻传播最后的归宿。新闻理论不研究到这一步就是不完整的。于是。我们就进入了下一个逻辑链:

那么受众在把心理现实向社会现实转化方面有哪些表现呢?主要是,娱乐、行为调适、舆论、社会流动、社会运动、社会革命。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元事实和新的“报道”。所以,我们的新闻理论还应该有相当的篇幅来论述“社会与报道”这一重要问题。

显而易见,无论从现实运动、还是从概念自身的运动看,我们所选择的逻辑起点——“报道”,在经历了从元事实到潜报道、从前报道到显报道的运动以后,最后又回到了元事实这个起点。但它不是向元事实的简单回归,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向初始的回归,一种螺旋式上升;而且概念运动和现实运动是完全一致的——这正符合辩证逻辑关于概念和范畴运动的基本规律。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看到,报道显然可以作为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报道这个范畴自身的运动,我们可以把新闻学方方面面的理论推荐出来,从而使新闻学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框架,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尚需感兴趣的同仁共同探讨、修正、补充、发挥、完善。

新闻理论范文第4篇

一、当代新闻理论框架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概念是在诸多新闻媒体和新闻组织相互斗争中形成的, 也是通过传播社会主义新闻对历史知识、科学实践的系统总结。这一新闻理论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与特殊历史情境下的语境问题进行着重强调, 其中基础理论问题中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普遍性与世界性, 而特殊情境下的语境问题强调的是特殊性与民族性。那么, 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中具备的特征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性与世界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中国化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架构中的主要组成模块,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中国化讨论是构建与完善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结构的有机途径。现阶段我国正在正面且积极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项中国化的系统工程将得到更加全面的建设, 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将作为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中的主要角色进行塑造, 这将会是完善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进程中浓重的一笔。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框架中国化

(一) 系统总结国外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历史上虽然留存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新闻批评等方面的综述, 但实际上缺乏的是完整且系统的新闻学理论, 延伸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追随者, 也能够发现整体新闻学理论存在一定的缺失, 但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的发展与完善, 是需要这一新闻学理论作支持的。因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基点, 广泛的阅读、收集国外相应的经典综述与文献是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 系统归纳国内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导思想与执行力度, 在实践过程中这也将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思想, 这是辅助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形成内部统一的有效策略。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在建国以后就得到各届领导人的完善与优化, 其中比较经典的是“二为”和“双百”两个政策方针, 这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与新闻文化发展的基础因素,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但是, 这期间并未有形成关于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综述与论著, 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框架的架构需要总结和归纳国内领导人的总体指导思想, 以形成健全且完善的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

(三) 系统探究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特征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构建的前提是要对中国大众的生活环境、人文信息、价值观念等方面有详细且深入的了解, 这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思想的前提。对于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来说,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相当于综合学科的理论, 其中涵盖了社会经济学、社会新闻学、信息传播学、科学文化学、思想政治学、哲学等多个方面, 需要从观察的视角探究与分析这种多学科的理论结构。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当代价值结构

从本质上来看,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是建立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基础上, 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中国当代新闻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关联, 二者的有机融合能够快速完善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从表象上来看, “学术殖民地”命运的终结意味着中国当代新闻学将不再仰人鼻息, 在综合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的科学化、特色化、中国化是势在必行的, 也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同。

由此能够看出,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于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得以实践、发展、完善的关键点, 也是强化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具备与中国社会语境、品味、风格以及文化相匹配的特征, 这是弥补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学术殖民地”这一不足的主要力量, 最重要的是能够从更多元化的理论视角来充盈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 提高了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存在价值。

就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中传播结构来说,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中国化价值体现在指导与规范两个方面, 诸多经典的实践论著可以说明逻辑的严密性是新闻理论积攒雄厚实践经验的根基, 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新闻学理论相互融通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历史的变迁还是实践的变化, 都不会对已存的经典理论造成影响, 就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中的传播结构来说,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中国化将保持恒定的规范与指导。

中国当代的新闻理论框架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 其中虚假恶俗、恶心竞争已经成为影响当代新闻传播的不利因素, 这种不利于新闻框架结构稳定性的负面因素需要用正确的理论加以引导和规范。以此为基点, 在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中构建与当前国情、社会环境、民生环境相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 使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逐渐得到完善。

通过历史和实践的经验来看,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本身的特征是针对性较强、客观性较明显、科学性较突出, 这种新闻学思想在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起到的作用是, 积极帮助国家传播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做到建言献策, 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奠基石, 也会在推动国家文明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中的主要作用与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马克思新闻理论的中国化需求是社会经济推进下的必然产物, 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新闻理论的重要构成结构,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当代价值对于完善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也就是说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特色化, 是完善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的基本条件, 是强化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在社会角色中重要性的有利途径。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马克思新闻理论中国化在当今新闻理论架构中势必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然而理论的中国化也会面对诸多问题, 下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分析出其作用于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的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晓文, 宋英.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新体系自议[J].社会新闻学, 2015 (5)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第1卷, 第248页.

[3] 冯立伟, 阚丹青.四种理论模式, 集权主义模式、自由主义模式、社会责任模式和苏联共产主义模式[J].当代新闻报刊, 2014 (06) .

[4] 游庆丽, 边伟.传播学教程[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5:201.

[5] 王立英, 徐铭.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34-51.

[6] 李靖宇, 张亮有.新闻文存[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 2014:237.

[7] 岳立群, 王佳.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3-12.

新闻理论范文第5篇

1.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12.1(1)

2. 教育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促进个体适应和成长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和选择性功能。12.1(2-3)

3. 我国的学前教育具有福利性和教育性。08.10;11.1;11.10;12.10;13.1(3-4)。

4.家庭教育具有时间上的首施性和延续性特点。11.10;13.10(4) 5.家庭教育具有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特点。06.10(5) 6.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指托儿所和幼儿园。11.1;13.10(6)

7.学前教育学可以分解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教育课程论和学前教育活动论。11.1;13.1;13.10(9)

8.学前教育学具有独立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07.10;08.10;13.1(10) 9.从形式看,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是公养公育。07.10;13.1(12) 10.学前教育理论到19世纪中叶才真正成型。08.10(12)

11.我国对儿童提出六大解放的教育家是陶行知。07.10;09.10;12.10;13.10(15) 12.提出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阶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0.10;11.10;12.10;13.10(15)

13.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师的教育家是陶行知。08.10;10.10;12.10;13.10(16) 14.在我国率先用日记法研究儿童心理,并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的是陈鹤琴。06.10;10.10;11.1;13.1(16)

15.陈鹤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幼教研究刊物是《幼稚教育》。11.10;13.10(16) 16.主张普及教育,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从婴儿到成年的不同年龄对象的是夸美纽斯。06.10(17)

17.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初步形成的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13.10(17) 18.夸美纽斯所说“母育学校”的意思是母亲膝前的教育。07.10(18) 19.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见诸于《爱弥儿》。11.1;13.1(18)

20.主张实施爱的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瑞士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06.10;12.1(19) 21.提出实行公共平等的集体保育思想的是卢梭。08.10;11.10(19) 22. 1837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德国教育家,重视儿童游戏的价值,设计恩物,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福禄贝尔。08.10;09.10;10.10;11.1;12.1;12.10;13.1;13.10(20) 23.福禄贝尔的教育著作《人的教育》。12.1(20) 24.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福禄贝尔。13.1(20)

25.属于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重组。09.10;10.10;12.1(21)

26.“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杜威。10.10;12.10(21) 27.提出“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的是杜威。12.1(21)

28.设计了训练感觉的教育活动,强调儿童感官训练和肌肉练习的是意大利儿童教育家是蒙台梭利。06.10;09.10;13.1(22)

29.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以医学、生理学为基础用直接观察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科学的教育学”。08.10;11.10(22)

30.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采用一些特殊方法训练处境不利的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称是“儿童之家”。07.10;12.10(22)

31.强调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道德教育上提出“人格化”教学方法的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09.10;12.1(23-24)

32.班杜拉提出儿童通过直接体验和观察产生学习。11.1;12.1;13.1(24) 33.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一项法令,其中陈述或强调了一些学前教育的理论观念及主张,这项法令是《学前教育构想》。08.10;10.10;13.1(28) 34.儿童观、教育观及教师观便是学前教育理论中的核心观念。07.10(31)

35. 英国早在1908年就通过了《不列颠儿童宪章》,以明确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12.1(32)

36.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是多元的,不具有法律性。06.10(33)

37.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不具有法律效力,且在一定时期具有明显的多元性。07.10(33)

38.杀婴现象体现了神本位的儿童观。12.1(40) 39.在我国清末幼儿园教师被称为保姆。06.10(49)

40.在我国清末培养幼儿教师的机构被称为保姆传习所和保姆学堂。11.10;13.10(49) 41.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圈,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07.10(55)

42.人类发展生态学把复杂的环境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即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07.10;11.1;13.1(59-65)

43.人类发展生态学把复杂的环境分为四个层次,其中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09.10;10.10(60)

44.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幼儿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步取代了与父母关系的重要性是在三岁后。13.10(

)

45.对于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及邻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属于中间系统。11.10(65)

46.幼儿园教育环境应该具有可操作性、童趣性和安全性。06.10;07.10;12.1;13.1(67-70)

47.学前教育目标具有对幼儿教师思想和观念的规范作用。08.10(73)

48.学前教育目标首先要考虑儿童的水平和需要,最后才考虑学科结构、系统。08.10(74)

49.确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儿童、社会和学科。07.10;08.10;11.1;13.1;13.10(74-75)

50.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思想方法或立场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个人本位论,另一种是社会本位论。11.1;13.1(45,74)

51.在所有学前教育目标中,最具有操作性的是教育活动目标。06.10(78) 52.教育目标不管从哪一种结构出发,它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儿童的发展。06.10;12.10(79)

53.布鲁姆在学前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了三种教育目标,分别是情感、认知、动作技能。11.10;13.1;13.10(80)

54.本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奏定蒙养院章程》。07.10;09.10;12.1(85)

55.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学前教育目标。12.1(86) 56.学前儿童的骨骼软组织丰富,可塑性强,所以要注重身体姿态的培养。08.10(95) 57.构成幼儿体格、体能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内容是身体练习。09.10;10.10(102) 58.学前儿童的基本体操指徒手体操和轻器体操(轻器械操)。06.10;10.10(102) 59.幼儿身体练习包括了基本动作、基本体操、排队和变换队型三个方面。08.10(102) 60.要积极利用空气、阳光、水等自然因素锻炼幼儿身体。06.10(106)

61.儿童开展专门的“三浴”体格锻炼,即指组织专门的空气浴、水浴和日光浴。07.10;09.10;11.10;12.10(106)

62.皮亚杰认为智能是由运算结构决定的。07.10;10.10;11.1;12.10;13.1(111) 63.儿童智能发展特征的考察可以循两个视角:一个是年龄,另一个是性别。06.10(113)

64. 智能核心随儿童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变化,3岁前主要是动作,4-5岁主要是图形知觉。08.10;11.10(115)

65.儿童智能核心随儿童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变化,5-6岁主要是语言、数学等。09.10;10.10;12.10(115)

66.围绕智能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争论,一是遗传决定论,二是环境决定论。09.10;12.1;13.1(116)

67.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其创始人是高尔顿。12.1(116)

68.环境对智能的作用最有说服力的研究方法是养子研究。06.10;10.10;12.10(117) 69.武德沃斯认为,个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决定的,遗传是智能发展的条件,环境是智能发展的决定因素。07.10(118) 70.儿童具备象征思维能力的标志是信号物。06.10(122) 71.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06.10(122)

72.3岁幼儿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用手把自己眼睛遮起来,他以为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他了,这说明幼儿的思维特征的自我中心。07.10;10.10;11.1;13.1(123)

73.《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中强调:“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这是对幼儿智能培养的总体的、概括的描述。07.10(127) 74.维果茨基提出的“任何教学都存在最佳的,也就是最有力的时期”出自《学前教学与发展》。08.10(128)

7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维果茨基。11.1;13.1(129)

76.根据观察迪克逊划分出婴儿自我认识的四个阶段,第二阶段称为“游戏伙伴”阶段。08.10(136)

77.2岁半左右,幼儿开始使用“我”,这是幼儿哪方面发展的表现自我意识。11.10(137)

78.幼儿(园)独立性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是从 3岁开始的。09.10;12.1;13.10(143) 79.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社会性微笑。09.10;11.10(160)

80.“陌生人焦虑”的发生是在婴儿6~8个月时。10.10;11.1;12.10;13.1(160) 81.学前儿童社会性交往的阶段为:以客体为中心阶段、简单交往阶段和互补性交往阶段。06.10(167)

82.美(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06.10;07.10;12.1;12.10(176) 83.美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情感性和功利性。11.1(180)

84.审美过程有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活动。11.1;13.10(182)

85.审美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11.10(184) 86.赵宋光称审美教育为立美教育。06.10;10.10;12.10(188)

87.幼儿有一定的审美活动的指向性和选择性称为审美偏爱。06.10(191)

88.幼儿美感的表现特点是活动性、表面性和模仿性。08.10;10.10;11.10;12.10(192) 89.园所环境主要包括园所物质环境和园所精神环境两个方面。09.10;12.10(198) 90.在幼儿园中,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以及幼儿园游戏等均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07.10(203)

91.幼儿园课程中两种相对的课程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06.10;10.10;12.1;12.10(207)

92.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是游戏。08.10(212)

93.幼儿园具有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11.1(213)

94.进步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阐述了有关儿童教育课程的理论主张。07.10;10.10;11.1;11.10;13.1(214)

95.在课程实施的进程上杜威强调了儿童的活动。06.10;10.10;12.10;13.10(215) 96.杜威的课程进程最好的描述是

。13.10(

)

97.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布鲁纳主张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发现法和探究法。08.10;11.1;12.1(221)

98.皮亚杰认知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08.10(221)

99.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我调节型。06.10(221) 100.皮亚杰认为认知的两种功能是组织和适应。08.10;12.1;12.10(222) 101.主体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刺激,这一过程是

。13.10(

)

102.行为分析学派特别重视个别化教学,他们承认学生有个别差异。08.10;13.10(238)

103.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种强化的作用,分别是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11.1(239) 104.社会学习理论主张示范教学。11.10(239)

105.在知识系统化的指导思想下,强调学科的学科体系,这种课程是分科课程。11.10(245)

106.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13.1(249)

107.学前教育活动最为典型,也是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一贯倡导的主要教育活动形式是上课。11.10(250)

108.能够引导幼儿用感官了解周围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事件、设施等活动的类型是参观。11.1(251)

109.能够让儿童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从事发现、探究和建构活动的类型是操作。06.10(251)

110.发生认识论和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是皮亚杰。09.10;10.10;12.1(255) 111.皮亚杰把影响儿童智慧发展的因素确定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平衡性。11.10(256)

112.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教育活动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互动。07.10(262) 113.教师和幼儿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有对称性互动和补充性互动。 09.10;11.1;12.10(262)

114.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有目标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11.1;11.10;12.10;13.10(263)

115.下列做法中符合学前儿童心理环境创设要求的是在儿童科学探索遇到困难时,教师激励儿童继续探索。13.1(266)

116.属于早期经典游戏理论的是成熟说。12.1(270) 117.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精力剩余说。11.1(270)

118.“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霍尔。07.10;08.10;11.10(271) 119.弗洛依德认为,儿童的活动原则是快乐原则。11.10(273)

120.皮亚杰认为个体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这就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同化)。10.10;11.10(274)

121.一个孩子有了“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就是同化。11.1;13.10(274)

122.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合作游戏。07.10(280) 123.根据游戏的关键性特征可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08.10;12.10(283) 124.儿童是从3岁后以后,逐渐创造角色游戏的,之前角色游戏以模拟动作作为满足。12.1(288)

125.由皮亚杰提出的理论是客体永久性图式理论。06.10;12.1(256) 126.幼儿神经系统活动中兴奋占优势,易扩散。06.10;07.10(

)

127.我国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必须接受的教育。08.10(

)

128.现代游戏理论包括了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发展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09.10(

)

129.象征性游戏发生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09.10(

)

130.让幼儿懂得尊敬长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乱扔杂物,确定这些教育内容的依据是规范环境。09.10(

)

131.著名的“三山问题”经常被用以说明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09.10(

) 132.康德强调以真、善、美为教育目的,强调教育的社会需要性,他的教育目的观是社会本位。09.10;10.10;12.10(

)

133.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的结果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09.10;13.10(

) 134.在《理想国》及《法律篇》提出学前社会公育观的是柏拉图。 09.10(

) 135.幼儿的表现具有模仿性、活动性和表面性。09.10(

)

136.学前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目标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09.10(

) 13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10.10(

) 138.卢梭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他所持的教育目的的立场是个人本位。11.10;13.10(

) 139.以0—

6、7岁这一特定年龄的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是学前教育。12.10(

) 140.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要尽量做到“四化”,即净化、绿化、美化和活动化。13.10(

)

141.一个女孩早晨见妈妈涂口红,上幼儿园后把蜡笔放在自己嘴边,做涂的动作,皮亚杰认为母亲的行为给他形成了

。13.10(

上一篇:乡土美术下一篇:美术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