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论文范文

2023-09-16

居民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投资、消费、出口常被喻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比重难提高、居民消费率逐年走低、平均消费倾向有所下降等现状表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界和决策层的共识。为此,将城镇居民消费动力概括为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口城镇化率等7个可能成为城镇居民消费动力的指标,通过建立协整模型、分位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动力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出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城镇居民;增长动力;福建省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3.009

1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代表消费(记作LNZC),利用eviews6.0软件逐一从静态相关和长期均衡等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能够促进消费增长的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建立综合模型。

1.1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来源综述

综合国内外研究消费增长动力的成果,可以成为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有居民收入、市场价格、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化程度、金融因素、消费者偏好、经济预期、社会保障等,大致可分为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因素。为了能够准确反映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状况,应该在考虑数据可获取性、可信度的前提下,将这些因素按照既定的技术路线进行实证分析,逐个筛选,使用筛选后的指标建立综合模型,才能比较完整、客观地得出福建省居民消费增长的动力。由于实证分析必须有可靠的数据来源,社会因素往往取决于人的心理等主观因素,本文拟采用指标主要以经济因素为主。

1.2 动力因素实证分析

本部分将可能成为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因素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逐一开展实证分析,以确定综合模型的指标。分别用LNSR表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LNEGE表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LNJG表示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LNXJ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LNLL表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LNCZH表示人口城镇化率、LNBZ表示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以上数据均采用1981-2014年的时间序列,其中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以每次调整时间日为准加权平均为年度利率;人口城镇化率在年鉴已有的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上,结合第4、5次人口普查数据平滑为完整时间序列数据。

1.2.1 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相关系数r和散点图表示,0|r|1,r值越大,相关性越强。图1分别是7个动力因素与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散点图,并得出相关系数。

相关性分析结论:一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口城镇化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5个指标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5、-0.8764、0.9928、0.9942、0.9786。由于恩格尔系数是一个逆向指标,其时间序列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消费结构变化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向线性相关。二是价格与居民消费不存在线性相关。虽然理论上是影响消费变动的重要因素,但是福建省的城镇居民消费与价格变动没有必然相关。三是利率与居民消费不存在线性相关。主要原因: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几次比较重大的利率调整主要是针对投资和基建领域的“过热”现象进行的,与居民消费间存在较长而复杂的传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很小。

1.2.2 协整性分析

经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后,对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的5个指标进行协整分析,以检验这些因素与居民消费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1)单位根检验。

使用最常用的ADF检验法检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其他5个动力因素指标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这些指标在5%临界值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建立协整回归方程。

(2)E-G 两步法协整关系检验。

第一步:按照yt=β0+β1xt+εt分别建立5个动力因素指标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方程1:LNZC=0.3174+0.9334LNSR(Adjusted R-squared=0.9991)。

方程2:LNZC=28.2061-5.126LNEGE(Adjusted R-squared=0.7609)。

方程3:LNZC=-34.057+9.682LNJG(Adjusted R-squared=0.9852)。

方程4:LNZC=-4.7518+3.5644LNCZH(Adjusted R-squared=0.9876)。

方程5:LNZC=-1.2259+0.7093LNBZ(Adjusted R-squared=0.9563)。

第二步:对回归模型残差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以上5个回归方程的残差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回归模型具有可信度,协整关系成立。

(3)协整性分析结论。

5个动力因素指标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两变量协整回归方程成立,除恩格尔系数Adjusted R-squared=0.7609外,其他指标Adjusted R-squared均大于0.95,拟合效果十分显著;且5个回归方程残差都是1%临界值下的一阶单整序列。据此,可以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口城镇化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可以成为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动力。

1.2.3 ECM模型分析

ECM(误差修正)模型是对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线性调整机制。根据格兰杰定理,ECM模型可以将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特征结合到一个模型中,使偏离长期均衡状态的变量修正到均衡状态。将两变量的ECM模型简记作:Δyt=β1Δxt-λecmt-1+εt,建立ECM模型如下:

ECM模型分析结论:只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支出之间能够建立ECM模型,表明收入与消费间存在着十分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即使短期偏离后,也会以每一标准点0.4325的力度自发修正回均衡状态。而其他4个变量虽然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内经常偏离这一状态,且无法自发修正。

1.3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综合模型指标筛选结果

通过对拟采用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筛选结果显示,7个指标中,价格、利率与城镇居民消费不相关,不适宜作为城镇居民消费动力综合模型的分析指标;而其他5个因素与城镇居民消费都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因此,将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作为建立城镇居民消费动力模型的指标。

1.4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综合模型—分位数(QR)回归模型

由于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的因素较多,为了详细地反映各种动力的影响力度,使用分位法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LNZC)为因变量,分别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LNSR)、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LNEGE)、产业结构(LNJG)、人口城镇化率(LNCZH)、财政社会保障支出(LNBZ)为自变量分别在20%-80%区间以每10个百分点为刻度,建立多元线性分位法回归模型(表2)。

2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实证分析结论及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化进程、社会保障等是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动力。这些动力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和特征有所不同。

2.1 收入是城镇居民消费最重要、最直接的动力

在分位法回归模型中,收入对消费的正向影响参数总体上呈现逐步提高趋势,表明随着消费规模的增长,收入对消费促进作用越发明显。从ECM模型来看,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0.9699个百分点,在短期中偏离均衡趋势后,以0.4325个百分点的力度自发修正,说明收入对消费作用不仅长期影响很大,也能够明显影响当期消费。

2.2 消费结构改善较强地刺激居民消费增长

分位法回归模型显示,代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呈现“V”型反转,在消费水平由低位向中位发展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突破中位后,迅速加强,其加强力度超过前期减弱力度。如福建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62.6%(贫困)发展到514%(温饱)时,居民消费性支出增幅高达15.1%,从51.4%(温饱)发展到40.9%(小康)时仅为7.4%。

2.3 产业结构升级刺激居民消费增长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呈现出由低分位向高分位逐步增强的趋势,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有效的供给,使居民消费欲望增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Iphone系列智能手机的出现引领了整个智能手机的行业发展,从而改变了手机行业格局。2015年以来,国家决策层也注意到供给对消费和经济的影响,多次表态要注重“供给侧”改革。

2.4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增长起“托底”作用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正向作用随低分位向高分位发展过程迅速减弱,意味着低消费水平下,社会保障的动力很强,高消费水平下,社会保障的动力迅速衰减。在社会保障完善的情况下,居民可以不必专门进行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会刺激近期和远期消费需求;同时,社会保障通过直接给予低收入者补贴、补助的方式提高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来拉动消费,这就是社会保障的“收入替代因素”。

2.5 城镇化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在分位法回归模型中,城镇化对消费除了中分位水平上略有拉动外,其他分位水平呈现负影响关系,并且在高分位水平上负影响关系还有扩大化趋势。究其原因,福建省当前的城镇化进程没有彻底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反而出现了外来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新迁入居民与原居住居民的新城乡二元现象,并且在居住、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保障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限制了新转移人口的消费增长。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出现的住房价格上涨对其他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反而限制了居民其他领域的消费。

3 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

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收入水平仍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首先要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同时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1 努力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

一是要使居民收入水平整体提高,首先要关注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者间的关系,扩大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进一步降低政府、企业的份额,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二是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正常的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根据企业利润变化及市场物价波动情况调整劳动者工资水平,调配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和下线,为企业薪资增长提供制度支撑。三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同时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适当的政策倾斜。四是进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3.2 加快“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发挥创新精神,培育和提高创新能力,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创新,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增加公共消费品供给,带动和刺激个人消费需求等。二是运用政策工具引导市场需求,拓展新兴消费领域,让新产品、新技术逐渐被市场认可,被消费者接纳,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3.3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对消费增长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降低居民消费。这就要求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考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即城镇化规模和速度的确定应与所在区域人口的消费需求能力相适应,与所在区域人口消费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相适应,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以此来综合确定城镇化规模,把握好推进城镇化的速度。

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社会公平

增加居民收入,进而增加居民消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增加城镇居民转移收入。要统筹完善现行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对城镇贫困群体的保障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探索建立覆盖面更广、保障程度更高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俊英.促进中国居民消费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1923,8185,120122.

[2]付荣,伍湘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消费增长动力研究[J].商业研究,2013,(12):5660.

[3]李绍玲,栗建松.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4):69.

[4]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福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53,77,191,211,246.

居民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因子分析;消费结构;贡献率

0 引言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消费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7世纪末,西方经济学家对工人阶级的生活、消费进行了分析,提出预算分析的概念,这就是消费结构概念的雏形。国内对消费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社科院杨圣明教授1986年所著的《中国消费结构研究》、山东大学林白鹏教授1987年所著的《中国消费结构学》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把对于消费结构的研究推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1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在尽可能不损失数据信息或者较少损失信息的前提下,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

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P个样本量(X1,X2,…,Xp)。将公共因子f1,f2,…,fm进行标准化得到F1,F2,…,Fm(m

X1=a11F1+a12F2+…+a1mFm+ε1X2=a21F1+a22F2+…+a2mFm+ε2Xp=ap1F1+ap2F2+…+apmFm+εp

2 实例分析

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据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全国31个省(市)为样本,选取了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状况的8项统计指标,建立统计分析体系,指标如下:X1为平均每人食品消费支出;X2为平均每人衣着消费支出;X3为平均每人居住消费支出;X4为平均每人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X5为平均每人交通通信消费支出;X6为平均每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X7为平均每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X8为平均每人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并借助R软件来完成和实现。

2.2 基于因子分析的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2.2.1 模型检测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看其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线性相关性。计算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指出X1~X8这8个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具备了作因子分析的条件。

2.2.2 因子分析

运用R软件画出碎石图,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出R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从而确定公共因子个数。

由碎石图确定的公共因子为1。但是由表1可以看出,若提取一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3.8%,小于85%。由表2可以看出两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9.5%。说明这两个主成分基本包括了8项指标后所涵盖的信息。取这两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建立因子载荷矩阵A,见表3。

从公共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除了X2为平均每人衣着消费支出、X7为平均每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与Factor2有较高的载荷外,其他均与Factor1有较高的因子载荷。所以Factor1为主消费因子,Factor2为次消费因子。

由表3计算得出公共因子得分的公式如下:

F1=0.835X1+0.375X2+0.9X3+0.726X4+0.73X5+0.815X6+0.589X7+0.796X8

F2=0.371X1+0.924X2+0.39X3+0.605X4+0.548X5+0.476X6+0.665X7+0.5X8

由表4计算得出全国各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综合得分:F=0.934 928 1+0.065 071 9。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做出2014年全国各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因子得分表。本文选取了排名前5位和最后5位的城市进行列表展示,表5为部分城市因子得分的分析。

3 结论

从因子得分表可以看出,因子得分排在前3位的是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都是我国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与其他的地区相比,具有中等偏上的消费水平。排在最后3位的是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这些地区的消费水平偏低,内需拉动乏力。总体而言,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的消费能力强,也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我国可以进一步加强东西部经济的合作,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参 考 文 献

[1]王辉斌.多远统计分析及R语言建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倪春霞,胡恩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差异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0(4).

[3]柳莎莎,孙德山,盛超.因子分析在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20):146-147.

[4]柳莎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高海明]

居民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就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讨论与分析,运用统计检验,为部分经济发展带来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为复杂的经济发展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增长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幸福感

居民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相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不合理,有待進一步优化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仍较低,心理因素与消费预期对消费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消费观念制约着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消费领域不太完善。这就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收入增长机制,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消费观念,规范市场秩序,从不同角度进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周口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居民消费中不同商品或服务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包括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医疗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和其他消费等。

一、周口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测度,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3~2010),周口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37.0%下降到2009年的35.2%,与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相比,差距逐年减少,这意味着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也相应下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8%下降到2009年的36%,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农村居民支出的一大部分已由食品支出转移到其他方面的支出上。无论是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是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全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02~2009年,周口市城镇居民食品、衣着支出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稳步上升,交通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则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居住支出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本应该加大投入的医疗保健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所占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农村的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改革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衣着、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约为70%),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和居住支出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约为70%),用于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所占比例还很小,这表明城镇消费结构已逐渐趋于合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欠合理,消费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差距逐年拉大。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是收入的增加,随着周口市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0),2009年,周口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63元,比2006年增长57.4%,年均增长14.3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由2006年的5269元增长到2009年的8879.3元,增长68.5%,年均增长17.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641元增加到2009年的3908元,增长幅度达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06年的1964元增加到2009年的3090元,增长幅度达57.3%。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尤其是在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上,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2.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消费内容日益丰富。城镇居民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重要标志。从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百户拥有量看,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已经很高,空调、电脑、移动电话等也已成为具有相当普及率的大众消费品。轿车、住宅等大宗商品正越来越成为周口市居民关注的热点,消费层次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内容也逐步扩大到娱乐、休闲、文化、旅游和健身等方面,这些都是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基础。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民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结构升级加快。2009年,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99.56台、洗衣机70.86台、电冰箱17.41台、移动电话98.3部、空调5台、摩托车30辆。农民居住环境也明显改善,2009年末人均住房面积达26.1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8平方米,增长3.07%。与此同时,住房质量也明显提高。2009年底周口市农民人均用于家庭设备、用品消费的支出达150.8元,比上年增加30.44元,增长25.2%。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电脑、轿车、住宅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消费支出上还有较大差距。

3.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居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金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即消费者根据个人收入形成的购买消费品的心理倾向,用来衡量消费者对购买行为反应的敏锐程度,公式为APC=C/Y(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可支配收入)。凯恩斯理论认为,平均消费倾向APC是递减,即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APC递减)。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0),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2001年的0.7746上升到2009年的0.7814,略呈上升趋势,同期全省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2001年的0.7803下降到2009年的0.6657;周口市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由2001年的0.685上升到2009年的0.7909,同期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2001年的0.6557上升到2009年的0.7048,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与全省相比其收入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制约周口市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

1.居民收入因素。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层次上。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提高,消费需求层次也会不断提高,由此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向较高层次跃进。对于周口市而言,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制约了消费结构的提升。2009年周口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63元,低于全省(14372元)30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08元,低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07元)899元。与全省相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周口市居民消费能力与全省居民相比有很大差距,2009年周口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879元,与同期的全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9567元)相差688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091元,同期全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为3388元,相差297元。

2.心理因素与消费预期的影响。人们在消费时,其兴趣、情绪或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消费的可能性,这种心理因素主要受社会、家庭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决定着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是否理性,各种流行元素等是否在他们的消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消费预期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周口市受整体收入水平的约束,消费结构还没有实现全面升级,大部分居民还无法在短期内改善住行条件,尤其是农村居民,他们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物价指数的不断上升,居民预期消费支出增加,会紧缩即期消费行为,使消费支出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延缓了消费结构的升级进程。

3.消费观念的制约。传统消费观念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的消极作用,降低了居民对激活消费政策措施反应的灵敏度,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政策措施的作用力并使其预期应有的作用强度减弱,从而成为制约周口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所带来的消费结构不合理,不仅弱化了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而且偏误了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4.服务消费领域问题较多。一是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使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其中传统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大,新兴服务业比例偏低,导致部门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速度快于农村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中低档服务供给不足,满足不了广大服务消费需求导致消费结构不平衡;二是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居民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服务价格持续上涨制约了居民的服务消费理念。

三、进一步促进周口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的基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收入增长机制,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所占比例。这就需要建立完善规范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给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及指导服务,以减少就业成本,提高就业率,使居民对就业有稳定的心理预期;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出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會保障资金的收集力度和筹融资能力,提高居民消费预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2.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体系。目前的社会分配体系在很多方面仍难以充分发挥收入分配对个人积极性的激励作用,杜绝不合理、灰色的甚至是非法的财富积累方式。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完善金融市场,发挥金融对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支持作用;通过对城镇或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财政支持等,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提高其收入水平,优化消费结构。

3.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改善产品结构。一是完善消费政策,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点,促进居民消费档次的提高。消费热点是带动消费增长的发动机,周口市的消费热点主要有住房、旅游、信息、汽车、文化教育等。通过消费热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周口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高度重视基本消费品产业的发展,使基本消费品和高档消费品的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4.转变消费观念,积极倡导现代消费新理念。一是引导超前消费观念。在收入来源较为稳定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信用手段,鼓励居民合理适度的超前消费,这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本市经济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二是要积极引导本市居民提高物质文化生活质量,鼓励消费,反对浪费;三是倡导消费效用新观念。通过改变消费方式,合理配置个人、家庭资源,争取消费效用最大化,优化个人消费供给结构,使各类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与个人的需求结构相吻合,从而提高消费总效用。

5.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需要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消费环境,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提高各公共服务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共同维护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诚信体系,创建优良的消费环境,保证交易公平,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鼓励消费、放心消费的大环境,最大限度地在消费环节上减少消费者与商家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吴高莉,邓书基.基于计量经济学的消费结构分析[J].当代经济.2008(12下):140~141

[2]高源鸿,叶欣.辽宁省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界.2010(2):62~63

[3]潘成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6(10):78~80;177

[4]尹建军.关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2(5):34~35

注:本文系周口市社科联调研课题“周口市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ZKSKDY-2010-013),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收入不平等、两极分化与增长经济——基于河南省的视角”(SKL-2010-2872)的阶段性成果。

居民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第一部分引言说明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是对文献的评述;第三部分运用计量的方法研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对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单独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文章的结论。

【关键词】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经济的增长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如今,我国的主要消费群体在城市,但是城市的消费已经逐渐趋于饱和,消费产生疲软现象,内需不足,而农村居民这个大的群体却是消费不足,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较城市相比更低。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城市的消费已逐渐趋于饱和,农村市场则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我国农村市场占全国市场的一大部分,带动农村市场的消费对扩大内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开发农村市场,对于解决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都有着重大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相关学者研究了造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的原因。尹世杰等人(2001)认为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差、流通不畅、消费观念滞后等[2]。刘旭辉,潘全金(2006)认为我国农村居民虽然有着强烈的消费倾向,消费需求上升空间广阔,但收入消费心理和社会保障等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1]。黎明,龚旭东等人(2006)认为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的缺陷、信贷管理体制的缺陷、农村金融币场结构缺陷和农村消费信贷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农民跨期消费的可支付能力,进而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

针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问题,在学术界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农民各种基础设施起步就比城镇差,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使得收入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提升,现如今城镇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使得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聚集,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这些都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起到了滞后的作用,因此扩大内需的主要目标还是在城镇,农村消费水平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提升。另有一些学者认为,现如今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已趋于饱和,因此农村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吴越(2014)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前景是比较看好的,认为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并且农村居民的消费空间变得越来越广阔,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稳定增长的动力支持[4]。

张治觉、吴定玉(2010)对我国1978~2007年间财政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较大,社会保障程度不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明显不同[3]。此外,有关学者认为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王晓润,尹宗成和孙鑫(2011)通过对1978~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结论,认为在短期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在长期的效果恰好相反[5]。罗志红,朱青(2012)通过对1980~2010年数据分析,认为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实现消费公平[5]。

从微观上看,消费是由个人主观决定的事情,受到个人主观心理、伦理的影响,但是,经济人处于社会、市场的大环境中,因此,从宏观上看,消费又受到社会中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收入、利率、储蓄、国家政策、社会保障程度等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已有研究,对解决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目前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实证分析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众多,本文选择人均GDP、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四个变量作为分析变量,通过搜集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所搜集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一)构建模型

本文选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解释变量Y,选取人均GDP(X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恩格尔系数(X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4)四个变量为被解释变量,运用R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这些变量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大小。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每变化1%,消费水平对应变化1.208%。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模型估计结果也说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统计推断检验:R2=0.9991和调整过后的R2为0.9991,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效果非常好,即人均GDP,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人居收入这些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解释能力为99.91%。

(二)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收入是对消费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来看,收入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将收入作为主要研究变量,选取2002~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作为解释变量Y,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各地区生产总值X2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lnY=β0+β1*lnX1+β2*lnX2+ε,对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收入和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是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收入与消费水平显著相关。R2=0.9444,经过调整后的R2=0.9441,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

四、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人均GDP,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人居收入这些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收入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是导致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关键。

另外,还要结合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城镇化建设,努力地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胡宝娣.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西南大学.2010,4.

[2]王珊珊.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6.

[3]尹华北.社会保障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9.

[4]吴越.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5]邱桂杰,于淼.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4(4).

[6]余建.基于截面数据的农村居民消费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7]周新柠.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研究[D].广西大学.2011,5.

作者简介:张琦(199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

居民消费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城镇化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化解有效需求不足、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直辖以来城镇化规模迅速扩大,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通过分析重庆城镇化发展特点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反映出由于重庆城镇化质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重庆经济增长没有发挥应有的贡献作用。进一步探讨了重庆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农村劳动力 社会保障

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城镇化是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等重大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其过程表现为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城市开发建设水平的提高、人口在空间上由乡村向城市聚集、人们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美国经济学者诺塞姆曾提出城镇化发展轨迹呈典型的“S”型,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率小于30%时,城镇化处于起步阶段;当30%<城镇化率<70%时,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当城镇化率>70%时,城镇化处于较高水平。一般认为,在城镇化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前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并且工业化率高于城镇化率;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城镇化率则会高于工业化率,第三产业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相对我国较发达地区,重庆的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起步较晚,直辖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城乡统筹使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城镇化率从1997年的31%上升至2010年的53%,属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也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1. 重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1.1城镇化起步较晚,水平偏低,发展较快。

直辖以前重庆城镇化进展缓慢,城镇化率低于30%,属于起步阶段;1997至2010年城鎮人口以年均4.3%的速度增长,1997年开始超过30%,至2001年达到了37.4%,年均上升1.85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和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平均增速,但绝对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值;2002年重庆城镇化率达到40%,首次超过全国水平,并以年均1.67个百分点递增,至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3%,比全国高出近4个百分点,跃居西部首位。不过与我国东、中部较发达地区和城镇化率均在75% 以上的京、津、沪三地相比,还是明显落后了。从经济水平相近地区来看,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一般在60%以上,重庆从2006年开始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根据这一标准,重庆目前的城镇化水平显然已经滞后了。

1.2各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出现发展断层。

重庆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各区(县)自然禀赋各异,再加上城乡经济水平不平衡,使各区(县)的城镇化进度也不均衡。2010年三大经济区域(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中,包含23个区县的“一圈”地区最高,达64.4%,其中由九大主城区组成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城镇化率达到84%;渝东北翼11个区县的城镇化率只有36.9%,刚进入快速发展期;而渝东南翼的6个区县才达到30%,刚刚脱离起步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县有23个,占总数的57.5%;全市县级的城镇化率普遍偏低,2010年21个县城镇化率最高42%,低于全市水平11个百分点,最低23.8%,不足30%的有4个县,均在“两翼”地区。在超过平均水平的区县中,城镇化率在70%以上的有11个,60%~70%的为0,53%~60%的有6个,可见区县城镇化梯度发展有明显断层,这将不利于重庆城镇化的持续稳步推进。

1.3 城镇化的产业层次不高

城镇化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 工业化是直接动因,第三产业是城镇化深入的表现。2010年重庆三次产业分别占全市GDP总量的8.6%、55%和36.4%,第二产业仍是主导,第一产业比重虽然比1997年的20%减少约12个百分点,仍远高于其他三个直辖市,第三产业比重虽然超过了三分之一,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2006年至2010年期间第三产业比重还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10年重庆工业化率为46.7%,已低于城镇化水平,而第三产业比重又明显低于工业和城镇化率,反映出产业结构没能与城镇化进程同步协调,产业层次较低,重庆城镇化发展将缺乏足够的后续动力。

1.4城镇化对经济推动作用不明显

2010年重庆人均GDP比1996增长了5倍,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绝对水平和绝对增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1996~2010年重庆人均GDP(Y,元)和城镇化率(X,%)所建立的模型显示重庆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高度正相关,城镇化率每增加1%,人均GDP平均增长1.0876%,而根据全国同期数据建立的模型显示全国城镇化率每增长1%时,人均GDP将平均增长3.64%。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阶数为1—4时,1996年至2010年重庆城镇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从全国数据来看,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由此可见重庆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致。

2. 重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进城农民失地后的就业与生活缺乏相应的保障

首先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1996~2010年,重庆城镇人口年均增加近49万人,而城镇就业人口年均增加18万人,仅占新增城镇人口的36.7%,大部份进城人员难以正常就业。由于对失地农民主要采用货币安置方式,农民在得到以土地使用权置换的安置费后,就被推向劳动力市场,而农民总体素质偏低,缺乏非农产业工作技能和经验,在劳动市场中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将近80%的进城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和制造业,只有20%左右的从事餐饮业和其他的行业。从2010年重庆各行业增加值占比来看,建筑业仅占8.4%、住宿和餐饮业仅占1.8%、其他服务业占12.2%,这些行业本身对就业的吸收能力就不强,因而农民进入城镇后导致城镇吸纳劳动力有限与农村富余劳动力持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

其次对进城农民的保障机制不完善。城镇化推进带来了劳动力的相对过剩,由此产生了疾病、伤残、事故、养老、失业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目前重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框架还比较简单,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还未完全一致,城市中已广泛推行的如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在农村还处于小范围试点阶段,尤其在较为落后的两翼地区,还未形成稳定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使进城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难以得到保证,从而使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随这扩大,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6年的3.36:1上升至2010年的4.07:1,由此导致一方面一些农村居民因在城镇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而不愿进城,另一方面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2.2“一圈两翼”发展不平衡,各区县发展不协调。

重庆“一圈两翼”受区位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失衡,城镇化规模和數量的快速增长,使要素资源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经济也逐渐对农村地区产生辐射,但重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改善城乡经济差异并没有多大影响。2006~2010年“一圈”的人均GDP与“两翼”之比始终保持在2.8倍左右。“两翼”地区集聚了重庆约60%以上的乡村人口和70%的贫困人口,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一圈”大部分区县第一产业的就业和产值都低于10%,部分区县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基本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部分城区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迈进;而2010年“两翼”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在15%以上,就业比重达50%以上,由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滞留了大量农业人口,无法有多余劳动力向具有城镇特征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两翼地区城镇化发展缓慢。

从国际经验来看, 城镇化对缩小收入差距是有积极作用的,而统计数据却显示重庆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在逐年提高,但是二元特征明显,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1479元增长为2010年的5276元,增长了2.56倍,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22元增长为19099元,增长了2.8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1996年的3.4:1上升至3.6:1;从居民生活水平来看,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差距虽然逐年缩小,但至2010年仍相差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城乡5个百分点的差距。

2.3公共设施投入不足,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重庆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呈增长趋势,但城镇居民基础设施水平仍显不足。2010年城镇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92%,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其它三个直辖市均为100%;而用水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及公厕等基本指标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71%、74%和51%,公共建设供给不足无疑是制约重庆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一圈”地区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密度为6.16个/万人,大约是“两翼”地区的两倍; “一圈”的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在里程数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两翼”,基础设施在“两翼”地区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两翼”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使地区间的差异更加显著。

2.4过快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大力推进乡镇企业是农村城镇化转变的关键,由于乡镇企业生产率水平总体不高,粗放的经营模式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忽视环境规划和治理,“三废”问题尤为突出。截至2010年重庆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到4亿多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到10943亿立方米,产生工业固体废物达到2870万吨,日益增加的“三废”排放严重影响了重庆的生态环境。较快的城镇化过程使人口由分散变为集中,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逐渐严重,2010年重庆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8亿多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近15万吨,生活烟尘排放10.6万吨,处于全国偏高水平,而相应的处理设施不能及时跟进,生活垃圾大量排放不仅占用大片农田耕地,其渗透液还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重庆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提高重庆城镇化质量的建议

3.1扩大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按目前重庆常住人口规模,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约30~40万人,解决好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是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根本问题,只有在保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前提下, 才能使城镇化得到稳定持续。而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其中的关键,首先必须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在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制度,掌握失地农民的数量及就业意愿等信息;通过建立用工单位与劳务输出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平台,扩大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加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成为真正稳定的城镇居民。

3.2发展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利用区位优势,充分发展各区域的特色产业,形成错位互补,分工协作的模式。在“一圈”建立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有较明显的科技优势,目前已经在信息、通讯、软件技术方面初具规模,汽车、化工等行业已成优势产业,继续推进现代化工业不仅能更好地整合资源,还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两翼”地区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在交通环境不够便捷、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两翼”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合理利用优势资源,逐步建立优质、高效的特色产业体系,培育小城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招商引资充分发展矿产、建材、轻纺食品、资源加工、度假观光、休闲餐饮、保健养生等二、三产业。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后现代化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多,这将降低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根据重庆实际,现阶段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为重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远的支撑。

3.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权益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阻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营造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政策环境和资本向城镇聚集的投融资环境,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可以根据居住地划分城镇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放宽城镇落户条件;逐步实行以“土地换社保”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降低农民进城后的生存成本。建立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乡同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尽快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扩大扶贫覆盖范围,切实落实扶贫政策,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利。

3.4发展低碳经济,改善城市环境

由于传统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并未根本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依靠技术进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体系;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工艺技术设备,引进清洁工艺技术,进行高效、少污染的工业生产。减少生活污染,要树立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以人和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程、生态工程、系统工程推进发展生态型城市。

参考文献:

[1] 刘洪民.我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的对比分析[M].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

[2] 刘成义.努力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M].城市问题2010.

[3] 张文范.我国乡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战略性选择.[M].村镇建设,2008.

[4] 汪光焘.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J].求是.2009/05.

[5] 陈映.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人文社科版.2009/06.

[6] 夏涛.统筹城乡发展中重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考察[J].西部论坛.2010/09.

[7] 汪冬梅.我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2010(05).

[8] 王梦奎.把握城镇化的适当进度[J].北京日报.2009/07.

作者简介:石红(1970-),女,重庆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统计分析。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上一篇:教育论文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监督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