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文范文

2023-09-16

阅读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主要以阅读情境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浅阅读的特征为主要依据,从培养学生深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传授学生深阅读的方法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浅阅读;深阅读;教学策略

对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来讲阅读情境十分重要,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关键。基于此,相关教师需给予阅读情境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充分发挥,为我国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到新高度做铺垫。本文主要分析阅读情境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1.浅阅读特点

1.1阅读时间少。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职学生学习与生活带来了新的资源,学生获取信息的路径越来越多,导致他们在阅读中形成了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他们会依据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阅读,并未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与研究,进而影响中职学生语文阅读学习。

1.2以阅览为重心。阅读为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方法,而在浅阅读中,学生会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阅读喜欢的部分,对于不感兴趣或是不明白的部分选择跳读、略读,这便会给学生阅读质量提升带来负面影响。

1.3内容碎片化。把握少量信息,学生无法对问题形成系统性认识,可以说,阅读内容碎片化为浅阅读的主要特点之一。诸多学生通过阅读关键词或是标题来掌握文章中心主旨,导致学生认知缺失,影响学生语文阅读效果[1]。

2.阅读情境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情境十分重要,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条件,也是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相关教师需给予阅读情境高度重视,以下为阅读情境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提高中职学生深阅读积极性。浅阅读尽管有利于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但对学生日后发展来讲非常不利。为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大力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深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2]。

因为诸多中职学生学习学习能力不足,他们缺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需全面发挥引导与鼓励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在课上,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感受其表达出的深层意义,促使学生体悟汉语文化的魅力,认识到自身目光短浅,进而有意识的养成深阅读的习惯。此外,中职语文教师还需组织学生成立阅读小组,每组成员能够自行选择读物,在每周一的语文课上交流上一周阅读的收获,或是分享一些优秀的读物,学生在此种活动的驱使下能够认真阅读文章,并逐渐感受到深阅读的实效性,进而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思考并分析,对课文展开进一步理解[3]。

2.2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深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中职学生日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而言,因为他们对语文阅读的认识较为单一,未意识到语文阅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身为语文教师需要时刻督促学生,把读书任务纳入到语文综合测评中,让学生意识到语文阅读的实际意义。

在实施中,教师需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章,可以是短篇小说,也可以是某本书的一个章节,但要保证每个星期能读完一本书,且完成对应的读书笔记,将自己所喜爱的段落摘抄下来,写下自己的感想。为了让班级同学仔细阅读,教师还能采用知识竞赛的手段检查中职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语文教师可应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几道习题,要求学生一小组为整体进行解答,较强的荣誉感和好奇心会让学生更加认真的阅读,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

2.3教授学生高效的深阅读方法。若想进行高效的语文阅读,合理的阅读方法为必要的手段。在展开深阅读时,中职学生若想加强自身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與掌握,需在熟悉课文内的前提下仔细思考、全面分析,并从作者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但诸多中职学生都未制定详细的阅读策略,他们在进行阅读时皆是随心而读,这便导致了阅读结果的随机性。

在展开深阅读时,中职语文教师可以让班级同学应用批注、朗读、摘抄的方式。对于优秀的杂文或者是散文,通过朗读的方法阅读,如此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语言文学的美妙,还可以随着有感朗读而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中,进而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比较经典的段落或者是句子,通过摘抄的方法,便于学生未来反复阅读;对于课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通过批注的手段,将自己的疑问或者是自身的理解明确的标注出来,以便教师或是学生进行探讨,从而一同优化所存的问题。

当然,文章不同学生采用的阅读方式也就不同,中职语文教师需大力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为学生推荐一些十分着名的书籍,例如,《傲慢与偏见》《简爱》《追风筝的人》《爱的教育》《巴黎圣母院》等,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加强自身品格,提升文学素养,为其日后良好发展做铺垫。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想推动中职学生未来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整体素养势在必行,教师需在当前浅阅读的情境下大力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深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深阅读习惯,教授学生高效的深阅读方法,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将学生培养成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晓波.浅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3):47.

[2]苏循波.巧设阅读情境激发语文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教学设计[J].语文知识,2016(20):85-87.

[3]王晓静.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情境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交际,2016(02):216+215.

[4]李刚.初中语文阅读情境教学实践路径探究[J].成才之路,2015(29):39.

阅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学英语;深层阅读;批判文化意识;文化自觉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展开路径是与我国独特的英语教学方式紧密相联的。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的显著表征是重阅读,轻口语和听力训练。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背景,中学英语阅读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英语阅读非常依赖文本,尤其是教科书,在阅读模式上也基本属于对浅层文本的阅读。二是英语阅读很大程度上抛弃了原本应该具有的文化阅读要素,缺乏批判性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中学英语阅读的展开背景

1.过分依赖教科书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借助教科书来指导学生使用语言、表达信息和意义建构,因此我们看到教科书中包含许多供学生操练的交际语、语法形式和语言技能等。同时,教科书本身也设置了许多模拟真实生活的交际任务,但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些素材是否足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观察到,一方面,中学生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课本上浅层的语句,在真正开展的交际中很难随意应用,缺乏交际的社会文化维度。另一方面,中学生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基本上是课本知识,缺少文化层面上的批判意识。实际上,中学英语阅读应该超越语法形式层面,注重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融入全球化世界的跨文化意识。

2.教科书中的浅层文化

中学英语教科书中涉及的话题或素材,一方面从语言知识的层面得以呈现,另一方面的确从源文本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异域文化和价值观。但是,我们发现,中学英语教科书普遍呈现的是浅层或表层文化元素,这种浅层文化是代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较容易观察的、静态的元素。比如,英语教科书通常包括节假日、旅游景点、食物、名人成就、历史文化和经济政治等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一般性呈现这些素材即可,而学生只需要記忆这些表面形式的文化。因此,可以说,浅层文化是一种“记忆性、常识性的文化”,无法为学生提供解决深层文化差异的思考,也不足以使学生深入了解目标语文化。而相比之下,深层文化指的是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特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的无形的文化内涵,它是一种深厚的文化,有着较为复杂的形式,甚至有时会与我们所秉持的固有观点或标准不一致。例如,教科书中指出,欧美国家的文化属于个体主义文化,人们是独立的,他们的家庭观念比较淡薄,而拉丁美洲、亚洲等国家的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人们以大家庭为纽带。然而,如今拉美或亚洲国家的年轻人具有独立性,普遍追求独立生活。因此,在许多跨文化环境中,我们不能只关注文本所提供给我们的表层文化,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断变化的深层文化动向,它构成了跨文化学习的最基本的挑战。

二、文化阅读的理据

要开展深层文化阅读,我们需要了解文化的特性。

首先,文化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静态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历来认为异域文化是一个静态的实体。我们对其所代表的文化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形成了某种文化思维定式,倾向于创建一种异域文化原型,比如,在我们接受的文化中,英国人是守时的典范,而美国人都是工作狂。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对特定文化的概括,然而,这些概括性的元素并非一不变的。同样地,认为每种文化是固定不变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虽然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规范和传统,但是受外来文化、跨文化交流或现代传媒的影响,文化上的变化产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静态的,因为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来实施、调整或改变其固有特性。

其次,文化是存在争辩性的。我们在教科书中所接受到的外国文化往往是一种美好的、令人向往的文化。这与英语教育或跨文化交流中突出文化和谐共存、相互尊重与宽容、吸取外国优良文化等因素有关。我们倾向于引导学生去欣赏他国文化中的积极特征,例如,美国人的组织性、英国人的休闲、法国人的浪漫以及日本人的谦逊。实际上,教师应避免采用片面推崇的方法,而应该通过“争辩”来允许学生去了解一个国家的真正矛盾及其社会文化现实。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学习应该反映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内在构成,诠释隐性的价值体系,争辩性地探讨存在于每个国家的深层、复杂的文化元素和动态。应该鼓励学生基于争辩的视角去学习这些隐性文化,而不是被动地片面接受。

再次,文化是异构的。在英语课堂中,外国文化被视为“相对不变”的一组规则来加以传授。因此,学生往往会将目标文化进行概括化,较少考虑文化规范之外的因素。实际上,这种过度概括化是片面的,未能反映出复杂的现实。因为特定的社会和环境会产生亚文化,形成有别于主流文化的独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教师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反思特定种族、身份、社会阶级和权力等要素,了解文化的异构性;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从批判性角度来看待文化差异,消除跨文化传播的边界和误解,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转向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侧重于语言知识或表层文化的考量,较为缺乏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深层文化元素,并且阅读中所涉及的主题大多是基于静态的、同构的概念。为此,我们认为,中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改变现状,注重指向深层文化的阅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基于深层文化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思维活动,而思维也包括不同的阶层。浅层的阅读属于低阶思维,深层阅读才能进入高阶思维。2010年美国颁布的基础教育《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特别强调了阅读教学从浅层阅读到深层阅读的转向。根据“目标设计贴近学生、问题导向推进阅读、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把握文本审美理解”的课程理念,提出了深层阅读的五个策略性教学原则:示范性原则,即教师应当给学生一些阅读示范;指导性原则,即指导学生阅读重要的片段;训练性原则,即训练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如标记和批注);欣赏性原则,即师生一起仔细品味片段,体会文字所蕴含的内容和感情;问题性原则,即提出三层次问题,如理解性问题(这些文字说了什么?)、探究性问题(这些文字表达了什么意思?)、开放性问题(这些很重要吗?)。[1]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克服依靠机械性记忆来学习语言的问题,始终将语言学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尤其是高阶思维活动。实际上,在我们深入开展阅读前,教科书所呈现的文本只是一种静态的素材,即一种浅层的文本。就阅读层次而言,我们可以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次开展文本阅读。按照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篇章的顺序,将阅读重心聚焦在文字形式和所表达的内容上,称作文字信息解读;在实现了文字信息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载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进行分析,是对文本的文学性解读;在完成文本的文字信息处理和文学性解读的基础上,读者以自身的知识经验,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和文本所创造的语义世界相联结,对内隐在文本里的、作者秉持的观点和价值取向进行批判性意义建构,实现个体经验世界的重组,加深对世界与自身的认识与理解,被看作对文本的文化性意义建构。[2] 中学英语由浅层文本阅读到深层文化阅读,需要进行三方面的考量。一是字面意义解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文字信息内容,包括词汇、句子结构、段落篇章构成、文字内容等,即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的内容。这种阅读教学比较常见,属于浅层的阅读理解,学生其实没有产生深度的语言加工和高阶思维活动。二是发现、批判文化事实。例如,教科书中所提到的美国社会面对的种族歧视问题。作为一个文化主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文本阅读来发现文化事实,即通过理解上下文,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以及美国黑人、少数族裔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不公正待遇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世界观、价值判断等表达自身的认识和看法。该层次的阅读已经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进入了批判性思维阶段。教师此时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重点和难点”,而是鼓励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形成个体判断。三是评判与反思文化。这是深层文化阅读的最高阶段,即学生不仅能对文化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能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层意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出字里行间的意义。同时反思这些深层文化意义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例如,通过建立跨文化链接,鼓励学生深层挖掘存在种族歧视的内在原因。从美国社会历史文化来看,遭遇不公正待遇的黑人以及少数族裔正是白人种族霸权制度下受排斥和暴力的受害者。尽管美国历来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但不同种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获得平等的机会。很显然,当白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优越的种族时,黑人和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历史上曾经被剥夺了平等的地位。究其深层原因,白人种族的优越性成为压倒一切的力量,成为歧视其他种族的根源。

2.基于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阅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跨文化学习的框架,通过有效处理跨文化交际所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帮助外语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跨文化互动。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培养学习者与来自不同语言系统、背景和世界观的人进行适当和有效互动的概念上。

对于跨文化能力的定义,学界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界定。Dinges 和 Lieberman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认知技巧、情感品质和行为能力,简言之,就是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3] 与之相对应,张红玲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中指出,“任何全面的人际交流能力至少要包括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五个方面”。[4] 通过将文化融入语言研究,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将文化推向语言教育的前台,他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能够确保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有共同的理解能力,并能与具有多重身份和个性的复杂人群互动”,并且认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学习者表现出一系列的情感、行为和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态度/知识、解释与关联技能、发现与互动技能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同时,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内,Byram将跨文化意识定义为“一种根据自己和其他文化和国家的明确标准、观点、做法进行批判性评价的能力”。[5] 当教师在外语课堂上将跨文化意识作为跨文化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学习任务必须为学生提供练习批判性评估技巧的机会。因此,中学英语阅读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建构,第一要义是让学生来识别和反思他们對目标文化中个人的先入为主的想法、判断和成见。课堂活动的目的是应用跨文化意识来指导学生考虑这些先入为主的概念的起源,并协助确定这些判断是否合理。此外,跨文化意识的目标之一是揭开跨文化意识形态的面纱,为学生提供跨文化对话机会,让他们批判性地评价可能导致文化间冲突的意识形态概念。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与目标文化有关的观点、意识和做法进行深思熟虑和理性的评估,以克服在不同文化互动中由于文化思维定式和偏见而产生的冲突。例如,中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授课中,可以列出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对比不同文化间人们在思维习惯、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审查世界观、价值观、信仰的起源和影响;分析知识、文化、特性及其关系;思考世界、自己和其他人的联系。随着学生向跨文化意识迈进,教师应根据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事实,精心策划鼓励学生考虑新价值观和新信仰的活动。这种文化间学习的理想形式被描述为一种合作探究,在这种探究中,学生们共同努力控制他们的学习方向,而教师则在整个发现过程中充当向导。教师不能将个人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创造一个开放的探究环境,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发现或评判。

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阅读,必定是有别于传统的语言-语法教学模式的,它将在使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基于“思辨、反思、探究、共情和体验的跨文化教学原则”,[6] 融合跨文化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应该探索如何有效地析取教材中的真实语料,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需要着重探索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成为有独立思维的反思型个体,从而主动地构建自我体验与探究的行为方式;需要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开展对话型教学实践,创设独特的“思维型教学文化”,将课堂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学习共同体。鉴于此,我们将紧紧围绕跨文化能力最广为接受的内涵:基于个体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有效、恰当地在跨文化情景中交流的能力。教学中跨文化语境的构建来源于对教材中的真实语料的析取和使用,达到让学生真实体验和对跨文化知识进行内化、融合的目的。同时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时,强调学生自主获取跨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动机,并进行分析、对比、解读、融合的能力。

3.基于文化自觉的阅读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意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形成的过程、特点和发展趋向,以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从而取得文化选择中的自主地位。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内涵既包含了对母语文化的“自知之明”,也蕴含着对外来文化的批判性接受和在认识已有的中西文化精髓基础上的文化创新。[7] 但是目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仍然被视为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而忽视了文化教学的功能,摈弃了文化元素的价值。一方面,作为外语教育,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忽视了对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深层分析,造成中国文化的失语和不足。另一方面,中学英语阅读中的浅层文本基本上属于语言和文化的表象,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有效链接,并不能深层、多维度地反映西方文化的本质。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传输和教导,而是学生积极地参与和创造,通过参与到文化过程中,从而参与到言语过程中;通过对文化内容的学习和吸收,推动受教育者对外语从单纯的情感态度走向理论的态度,从主观的状态走向客观的状态,从接受吸收走向参与创生,这个过程即是外语受教育者人文素养塑造成型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8]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文化自觉的阅读,除了关注语言的工具性之外,更应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文化析取、反思、批判中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思维品质。将英语阅读作为提升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自我意识的途径,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了解文化异同,确立对母语文化的自信。此外,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阅读,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文化意识,做到对中西方文化的兼容并蓄。从批判文化意识的社会维度来看,促进批判文化意识就是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思考的空间,以便更好地认识文化间互动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同样,通过关注国外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反思生活世界发生的类似事件,使学生能够看到他们的语言学习经验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从批判文化意识的心理层面来看,要求学生考虑语言和身份之间的联系。外语课堂上的学生需要考虑语言是如何影响其个人社会身份的,而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基于语言和文化的熏陶,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转变,他们更愿意考虑新的语言文化经验对他人的影响,从而自觉地坚持中国文化立场,通过对比中外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实现自我教育。

四、结语

基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们提出从文本阅读到深层文化阅读的转向。这种转向与外语教育中所蕴含的文化特性是相契合的。虽然中学英语教师也普遍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对中外文化的批判性思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基于深层文化的阅读、基于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阅读、基于文化自觉的阅读等都是对中学英语从浅层文本阅读转向深层文化阅读的一种实践探索。深层文化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因为教师是任何教育变革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能停留在静态的语言教学层面,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优化设置批判性问题,培养学生自问自答的意识;需要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认知的、感悟层面的引导,使他们在文化体验中不断地体悟,提升批判文化意识、文化自觉和中外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爱娣.我们从美国阅读教学中学习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4-08-23(3).

[2]张文华,柳伟.指向文本深层含义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基础英语教育,2010,(1):56-59.

[3]Dinges N.G,Lieberman,D 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oping with stressful work situ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9,13(3):371-385.

[4]張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0.

[5]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New York: Multilingual Matters,1997:47-54.

[6]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6,(3):16-22.

[7]袁小陆,赵娟,董梅.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培养现状与归因研究[J].外语教学,2017,(3):56-61.

[8]张珊.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J].外语教学,2017,(2):7-11.

责任编辑 蓝光喜

阅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想要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对学生展开语文阅读的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教师要重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的开展阅读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一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本文在实践分析过程,结合学生语文阅读实际,分析了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对策,希望分析能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

1.1引导学生适其性择其书

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多为感性认知,并且开始表现出兴趣与认知方面的不同,这些不同导致学生在进行书籍阅读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部分学生在选择书籍时会选择趣味性较强的图文并茂的书籍,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书籍时会偏好于鉴赏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籍推荐时,应该对学生的性格和喜好进行了解并据此做出推荐,比如,如果学生的性格偏向于理性,更加喜欢科普方面的知识,教师就可以为其推荐有关科普的书籍;当学生的性格更为感性,而且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可以向其推荐文学方面的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书籍,可以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进行阅读来说十分重要。

1.2打造喜爱阅读的氛围和阅读环境

针对小学语文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来让学生爱上阅读,通过对教室进行布置来让其充满书香气息。教师可以有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比如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或文章片段粘贴在自己的书桌上,学生在摘抄过程中会对查询相关书籍以及资料,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

1.3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拥有更加广泛的阅读量。在学生自学方面,教师不应该过多的进行干涉,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来对书籍进行选择,教师的作用很多的是引导。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1布置课前预习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教学开展以前,布置预习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或者词语,能够自觉的去查阅字典进行理解和掌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理解,后续的学习过程会更加轻松。

2.2指导学生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

为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可以高效进行阅读学习,任课教师可以采用一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际教导:第一种,可以采用圈点标记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经典优美的语句圈点标记,还可以对标记下的语句进行赏析点评,侧面加深记忆;第二种,可以采用知识扩展法来进行教学,因為学生阅读的主要资源就是语文教材,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此,学生可以在完成语文教材学习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阅读其他课本,而且任课教师也应推荐有利于增加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

2.2.1略读

为了让学生在对教材中的文本以及一些特定书籍与报刊进行阅读时,能够节约时间以便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与写作。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由于课文内容有限,学生要想对人与自然和地球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来对《人与自然》进行阅读。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也需要经过多种不同途径来对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同时进行摘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2.2.2精读

精读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精读可以使小学生把全部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阅读的书籍上,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还能对其中的深意进行思考。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文章内容语言优美生动具有深意的文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精读,促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2.3摘抄评价法

摘抄评价法是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其中难点与精彩之处拥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标记后,进行注释,并且,还应将文中的名言警句与精彩段落进行摘抄,积累下语句可以用在以后的写作上。

2.2.4写读后心得

任课教师在课后应要求小学生时时记录日常心得体会。写读后心得的这种方法把听说读写完美结合,可以培养小学生在阅读课外内容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来提高小学生自身的阅读写作等能力。

2.3增加课外阅读量

由于语文教材的内容无法达到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所以为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任课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类型有针对性的提供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以此来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任课教师应注意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应一一进行解答,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来提高其阅读兴趣。任课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读书类的课外活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共同取得进步的同时,加深其文学底蕴。

3结束语

总之,通过实践分析,总结了语文阅读课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作为新时期教师,要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构建更加高效的阅读课堂。希望分析能加强阅读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陶文清.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9):65-66.

[2]姚丽.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9(28):47-48.

[3]朱海栋.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华夏教师,2019(18):71.

[4]陈冬云.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亚太教育,2019(06):78-79.

阅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生本化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倡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但是在生本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学习小组的建设,课堂学习活动的管理等。如何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生本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一个参加教改老师的迫切愿望。下面就生本化的语文阅读教学管理策略浅谈一点做法。

关键词:生本化;阅读教学;学习习惯

一、生本化的学习小组建设

生本教育体系下的课堂,“小组是最基本的单位,学生的所有合作、交流、展示等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小组开展的”。学生通过前置作业,对课本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能畅所欲言,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自学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小组学习的理想状态。相反,如果没有建设好生本小组,就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1.科学地安排小组

我们在安排小组的组成时要通盘考虑所有的情况,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男女搭配、思想性格、各方面的专长、学习能力,还要考虑到是不是好朋友等多种因素。最后形成一个小组,在这个小组里有一个擅长组织协调的,有一个擅长语言表达的,有一个擅长管理的、有一个擅长思考的,每一个都是组长,都有事可干,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小组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小团队,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好的学生有发展,弱的学生有进步。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学会倾听

在生本课堂中,学会倾听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因为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往往是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如果你不会倾听组员的见解,你就很难突破问题的答案。因此,生本化的小组学习高效的基础是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阅读习惯,在全班交流汇报环节中,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以获取好的思路和方法。在全班交流汇报环节中,全面、正确地把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倾听时,不仅要听清对方讲了什么,还要找出对方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异同……便于在听后对对方的发言做出评价、补充。

(2)学会质疑

古人云:“君子之学必好问。”质疑是生本化阅读学习、思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质疑是需要开动脑筋的,是学生能够在独立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产生问题,经过大脑深入地思索之后,把自己的不解和疑虑在小组或是课堂中提出来,以寻求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帮助和解答。而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就代表了他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质疑提问,把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内容弄懂了,那么就能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也就自然进步了。

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有效合作的关键,倾听和质疑是学生合作学习必备的两大好习惯。

二、生本化的课堂活动管理

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可知:“儿童天生就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间的相互影响,让课堂成为多向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让每个学生以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自学的成果相互交流,答疑解惑,互学互助。每个小组的各个组长,既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1.提供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

课堂上,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各自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根据分工进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阶段。各个小组成员相互听评课文的朗读,互考互教课文的生字词,并且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对不同的理解开展质疑、思考、讨论、争辩,一直到最后形成小组的共同学习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学习的环境是自由的、活跃的、快乐的。学生的学习环境越是自由宽松,学生所能激发的能量就越巨大。

2.教师适时地指导提升

生本化的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等同于完全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以一堂课而言,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推动者,是教学内容提升、拓展的主要舵手。因为学生的发言具有随意性、粗浅性,甚至有时会走入认知的误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对于学习活动中有困难的,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一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起到主导作用,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既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又要让大家在分享中提升。

3.课堂小组展示

表现自己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总希望自己的学习成果能获得别人的认可,而课堂展示就是生本化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别人认可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学生都非常喜欢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每当阅读活动进行到小组展示的环节,各个小组都想一试身手。这就要求了小组成员提高展示的效率,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在小组中有明确的分工,组员间能够互相帮助,发言学生的展示一旦出现了“卡壳”或漏讲,其他组员马上要替补或是补充、提醒;小组展示时要求每个组员要声音洪亮清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听得到、听得明白;小组展示完毕后展示的组员还要和全班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对其他小组成员关于文本内容的询问和质疑给予正面的回答。根据前置性的作业布置内容,我们的展示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发言展示、朗读展示、表演展示、比赛展示等。

参考文献:

[1]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16.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海市第五中学)

?誗编辑 王团兰

阅读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最近几年,教育体制进入了改革的阶段,小学语文也参与其中。小学语文分为生字生词、阅读、写作等几个大部分,在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与研究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自主讨论,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關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讨论;探究

一、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确保学生的主体位置,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讨论活动。把握学生的讨论方向,控制学生讨论问题的思路及轨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如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某些分歧,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及时纠正化解矛盾,同时根据原文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准确理解原文内涵。

二、注意学生讨论方式

学生的具体讨论形式在自主讨论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只有掌握正确的讨论方法与讨论形式,才能更好地提高讨论的质量,达到学习阅读理解的目的。在自主讨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表达学生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意见,同时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讨论,即讨论的策略就有了一定的技巧。例如,首先进行讨论的学生人选,讨论的话题意见等等,都需要教师严格认真地思考过后再实施。这样阅读讨论的质量和意义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缜密的素质。同时,纪律问题也很关键,学生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具备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教师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定的规则制度,让学生懂得遵守规章制度,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进行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以后每次进行讨论的时候都可以根据该制度进行讨论,渐渐形成规模。这样就会提高学习讨论的效率,同时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自主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邵亚娟.别让精彩悄悄溜走:对当前课堂二次讨论答问教学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

编辑 杨兆东

阅读论文范文第6篇

由于教师权威削弱、家教失当、衔接脱节、社会转型等因素,当下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面临新挑战。养成教育越来越难,教师也越来越费力。我看到,开学一个月,很多教师的嗓子都哑了,但往往收效不佳。

教育乏力,抱怨无益。如何破解养成教育难题呢?要筛选出最优化的养成教育策略,必须聚焦成功教师的成功经验。

我对众多一年级优秀班主任的养成教育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养成教育的秘诀就是善待善用“第一”——第一次、第一个、第一天……选对了第一,重视了第一,养成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面临着许多人生的“第一次”。教师不能为了赶时间而匆匆忙忙、马马虎虎,也不能为了单纯的学科教学而忽略那些养成教育的细节。教师应该和学生一样感同身受,去审慎地对待那一个又一个“第一”。

第一手段:故事干预

儿童天然地习惯于故事性思维。在今天,讲故事、听故事的方式已经改变。但是,只有儿童才保持着接近原始状态的听故事的需求这一人类的本能。儿童与故事,故事与儿童,本是人类历史之网中不可分解的“结”。好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天然的力量。儿童被深深吸引,听得如痴如醉,乐此不疲。

故事属于儿童,儿童也属于故事。故事对于一年级儿童的养成价值需要进一步得到澄清。讲故事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就像食物一样不可或缺。

优秀的故事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童年旨趣。首先,故事具有“濡化意义”。躺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缺少了爱心和孝心,只爱自己,不爱父母。事实告诉我们,这种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现在的儿童特别需要学习表达爱、感悟爱和回报爱。一年级班主任老师作为爱心的播种者,要让儿童懂得,自己从父母那里获得爱,也要以爱相回报。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种植爱心和亲情,才会收获友爱、同情与孝心。利用故事来启发一年级的孩子,是最便利、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说,接受好的故事就是接受最好的养成教育,“喂故事”的时间就是爱的时间。

其次,故事具有“协调旨趣”。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找寻一种叙事,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叙事”是消除心理混乱的一种方法。讲故事的冲动是而且一直是追求某种“生命协调”的愿望。在这个充满断裂的时代,好的故事让一年级的孩子找到自己正确的“故事身份”,获得心理与行动的秩序化。儿童会将故事和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重新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这是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在儿童的阅读世界里,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故事中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孩子听完一个故事,一个人沉醉在幻想世界的那一刻,正是他们与故事世界融为一体的一刻,也是孩子们真正在阅读故事的一刻。

不管怎么说,故事的世界是孩子最容易理解的世界。那里有孩子的想法和心情。阅读之后的感悟与教育,是一种没有任何抵抗的主动接受。好的儿童故事中,拥有孩子们“啊,我的世界”这种洋溢亲切感的、可以走进去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孩子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本该就是儿童自己。儿童会凭着一种生命的本能与直觉,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照,发现差距,见贤思齐,主动向故事中的榜样看齐。这种道德成长是一种最柔软的内化方式,因而是一种最自然的过程。

道家思想重直觉,讲求自然,推崇返璞归真。如果在给一年级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养成教育功效。在好的故事里,情感和思想是融为一体的,是有生命的“药”。C. P. 埃斯蒂斯在《和狼群一起奔跑的女人》一书中将故事比作“药”。故事的确具有良药一般的“疗愈”作用,帮助儿童的失衡行为获得平衡和完整。正如《故事知道怎么办》的作者苏珊·佩罗所说:“故事知道怎么办,因为故事总有妙招。故事就像水,能够找到直抵灵魂深处的道路,能够透过裂缝渗入坚不可摧的墙壁,能使万物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故事就像水,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苏珊·佩罗在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让儿子能够养成细致做家务活的好习惯,作者讲了一个《爱帮人的小棕仙》的故事:

有两个小男孩,他们的妈妈去世了,爸爸独自艰辛地抚养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和大清早还要煮饭、打扫卫生。有一天奶奶来看他们,老大就问奶奶,为什么爸爸脾气总是那么大,总是那么不快乐。奶奶说,可能是因为小棕仙没有到家里来帮爸爸做家务!于是,小男孩想方设法去找小棕仙。他最终获得启示——自己就是小棕仙,帮爸爸做家务的小棕仙。天还没亮,小男孩便开始了忙碌,打扫厨房,准备柴火和擦地。就在天刚刚亮的时候,他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间,静静躺在床上听着。爸爸来到厨房,咦?所有的活儿都干完了!爸爸开心地大叫起来:“噢,真是快乐的一天啊,小棕仙到我们家来了!”

讲完这个故事后的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作者的儿子就起床开始细心地擦洗浴缸了。故事在幼儿养成教育方面的确具有一种神奇而又自然的教育效果。在养成教育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启动故事思维,因为故事知道怎么办。

第一顺序:先严后爱

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教师往往“慈悲为怀”,或许是受到那些浪漫过分的文学家的蛊惑,把所有的孩童简单地视作纯洁无瑕的天使。他们对于儿童的心性过于乐观,对于教育的理解过于浪漫。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释放出全部的慈爱与柔情,耗尽了所有的耐心与热情。他们只为树立好教师的形象,只为赢得好教师的名声。

一开始,学生和家长都很受用。可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很多只爱不严的教师会面临种种意想不到的尴尬与无法改变的窘境。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满腔热情地接受了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面对一群活泼的学生,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充满了慈爱。孩子们对她也特别亲,课后也总是围着她,喜欢跟她聊天、做游戏。但渐渐地,她发现孩子们在上课时越来越随意,随便说话的人多起来,做小动作的也多起来。布置的学习任务有不少人开始大打折扣。这位年轻的班主任私下找学生了解情况,听到的竟是这样的回答:“老师,你对我们那么好,就算没完成,也不会严厉批评我们,所以就不太怕你喽。”这位女班主任震惊了。她一改以往的温和,变得严厉起来。一发现学生的问题,就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通。学生和她的心理距离疏远了,班级纪律和学生的习惯却没有好起来。这位教师之所以“好心没好报”,是因为她对学生先爱后严,颠倒了养成教育的第一顺序。看来,遵守先严后爱的第一顺序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养成教育中被我们长期忽视的重要秘诀。

儒家教育倡导“严刚为首”,强调家教一定要严。《菜根谭》有言:“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因此,一年级养成教育的顺序应该是先严后爱,这就是“第一顺序”。

值得注意的是,预言“儿童的世纪”在20世纪即将到来的教育家爱伦·凯曾说:“严厉的管理只在小孩的最初几年中是不可少的,因为这是一种预备。有几种习惯一定要在这时期中养成,方可施行高级的训育。”爱伦·凯所强调的道理与“威宜自严而宽”的道理是一致的,这样学生就不会怨恨你;对人施恩要由淡而厚,这样学生就感怀你的恩德。一开始就严,才能立规矩、树威信,养成教育才能顺利达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前一个月不能“心太软”,而要把“慈爱”深藏心底,一定要控制住内心本能的冲动;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释放出足够的威严。一个月之后,学生对你有敬畏感之后,才可以渐强地释放你原本极力控制的慈爱,逐渐地缩短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此,孩子对你才会既敬又爱,你才会真正成为孩子敬爱的老师,养成教育才更容易走向成功。

第一仪式:刷新每一天

养成教育最忌“麻木”。儿童一麻木,就会漫不经心,事事拖沓。而要达成养成教育的最佳效果,需要儿童每做一事都“肃然振作”。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努力,就是让每个孩子感到他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完成的每一个任务都是新的。

求新求异是儿童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是本能的缪斯,拥有无限的艺术潜能。儿童的世界,魔幻无边,变化万千。丰富的语言可以任意拆分、组合,所有的东西都会忘记自己原来的形貌,添上一层暗影变换用途,然后再重新分割,组成新的形状。在他们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相融,再分解;一切都充满了新的意义,值得细细品味。

要让学生感到每一个早晨都是一次愉快的邀请,每天的校园因为不一样的体验、感动、发现和生长而永远充满新意。要让学生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每一天,我都是新的,我的体验都是新的,我的记忆也是新的,我不断找到自己的新世界”。让每一个孩子始终保持生命的敏感,每一个早晨都是新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新的,每一天的校园都是新的,每一堂课都是新的,满怀生命的激情,张开双眼去观察世界。

养成教育要强化仪式感。仪式关乎一个群体的精神世界,一个超越性的世界。当人们拥有超越性的世界时,人就有了责任,有了敬畏,有了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仪式的内容,特别是儒家文化,有一整套严格、完备的仪式。中国古代教育也非常重视仪式。上学有开蒙仪式,写文章有开笔仪式,每天进学堂有拜孔子像的仪式。今天的养成教育也需要仪式的介入,强化孩童的仪式感,才能让我们的孩童长久地保持一种“第一次”的庄重、振奋状态。

每个第一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都非常重要,有经验的教师都不会轻易放过。第一次上课、第一次写字、第一次发言……都要让它隆重些、神圣些,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最强烈的仪式感。如第一次集体晨会,班主任强调:“这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次集体晨会。”然后,专门为第一次集体晨会举办一个隆重的开幕式,并且明确要求:把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必须安安静静。开幕式结束后,要有“及时雨”。做得好的,要奖励;没达标的,要适当惩罚。第一次写字,也要举办开幕式。可以娓娓动听地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可以配乐欣赏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还可以观察三到六年级学生写得漂亮的字。让他们认识到写好汉字多么重要,多么有意思。这样的开幕式要隆重,让孩子终生难忘。以后的教育也会很顺利。

第一作业:田间劳作与家务

教育的短视行为是极为有害的。对于儿童来说,他的第一作业绝不是语文和数学作业。他应该有更重要的作业,那就是大地上的劳作。

大地上的劳作是改善人性、砥砺意志、淬砺德行、纯化情感、强化责任的灵丹妙药,能够培养一个好人所必备的基本美德,扩展孩童的心量。亚米契斯说:“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年农夫吧。人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的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成清洁健全的人。”

儿童心灵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们与动物和植物的合理交往。这种跨越性的合理交往,是以足够的大地生活为前提的。如此看来,被现代教育所淡忘的传统农事劳作,应该重新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因为,现在的孩子在进入小学校园后不能适应学校的养成教育,出现“多动症状”和“散慢倾向”,和他们从来就不知道大地上的事情,从来没有在太阳炙烤下进行劳作有关。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农村的劳动生活,至少要有田间耕作的基本体验。阅读大地、耕耘大地能锻炼人,是最重要的人生作业。实践证明,田间劳作,能够化解孩童心中的娇气、戾气;田间劳作,能够让孩童在艰苦的体验之后学会珍惜与奉献。这种沉甸甸的作业,或许能够解决我们在养成教育中用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难题。立足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目标,我们就能在远眺和回望中分辨出教育中最具发展价值的元素,而不会本末倒置,误失良机。

城市孩子可以找到一些替代性的方式,如做家务。我国台湾学者朱高正先生曾说,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尽职守分”,教孩子洒扫应对,做家务,是孩子分内之事,做不到要给予一定的惩戒。他提出,每个孩子每天至少应该为家庭做45分钟的家务活儿。他还认为只读书不做家务,培养出来的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人。做家务是一种责任感的教育,也是一种探明生活本源的教育,还是一种理解个人与家人的关系的教育。这一切,都是养成教育的基础。

在养成教育的起始阶段,我们不能忘记第一重要的作业便是田间劳作,便是每天帮家里做一节课的家务。可结合课文、节日、活动,布置匹配性的农事作业或家务作业。“第一作业”与养成教育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教师要有一种透视的眼光,看到教育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这种隐性关系。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任国平

上一篇:证券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微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