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范文

2023-09-23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范文第1篇

活动目的:为了迎接我院外语节,特地举办中外交流会,以此给同学

们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分享优秀校友的成功经验,提供与外交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机会,加深了解,提高外语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外院师生之间的友谊。

活动宗旨: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外院凝聚力

活动对象:外院大一及各院学生

活动时间:2011年5月11日下午

活动地点:恩泽杯广场

活动流程:

1、第一部分: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外教及优秀学生代表,宣布活 动正式开始;

2、第二部分:外教和同学自由交流,可以涉及外教在中国的生活, 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及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体会和所遇到的困 难,并请外教支招。

3、第三部分:游戏环节

游戏1:低语传话

游戏规则:事先准备好复杂的英语和日语的句子,主持人把学生分为两支队伍,英语类和日语类,每次游戏暂定为十人一小组。首先进行英语类游戏。每次两个队同时进行,主持人对两个队伍的学生轻声说某一个英文句子。队列的学生就依次向后传,知道队末尾。最后一个学生用笔写下听到的句子,完成后大声将句子朗读出来,后由主持人

说出正确答案,接近度最高的那组获胜。该游戏进行两轮。然后进行日语类的,按照同样的流程进行。

游戏2:Say goodbye to Yes&No

主持人和工作人员进行示范游戏

游戏规则:A问B六个问题,如Are u hungry? B立即作答。但是在回答中不能出现Yes or No,若在回答过程中出现这两个单词,则B获胜,二A则需要表演节目。然后A再寻找其他同学或外教作为对手进行相同的游戏,以此类推,游戏进行到10到15个同学。此外问问题和回答问题速度都应越快越好。

游戏3:手口不一

游戏规则:派出五人作为比赛一支队伍,才赛人员每人嘴里说一个数,手上却得比划出另一个数。然后速度越来越快,看谁会出错,剩下最后一个同学则是胜出者。每个成员对面站一个非参赛人员,进行游戏监督,发现出错的,则应指出,并退出比赛环节。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范文第2篇

摘    要: 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改变传统课堂单调枯燥的弊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研兴趣。混合式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还改变了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学习通    中外文化交流史    混合式教学

“中外文化交流史”主要研究中国与异域的文化交流历史,课程时空宏大,包含学科较广,既涉及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训诂学、文化地理学等领域,又牵涉艺术、科技等知识,它对学生前期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庞杂,课时少(每周通常不会超过2课时),教师对所教内容难以深入展开;有些知识点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导致他们对课程兴趣不浓厚,课堂不免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

利用超星学习通开展混合式教学有望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条新路径。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上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面对面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具体教学中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而是按一定比例结合其他教学(如在线教学、田野调查、虚拟仿真实验、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的特点就在于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1-6)。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化等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受到国家重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全面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是当今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2]。充分利用在线教育信息平台如超星学习通(其他平台还有像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今后将逐步取代单一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新常态。

笔者在“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中应用超星学习通对传统课堂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课前在线预习、课中线上线下教学与交流、课后线上学情统计与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充分运用混合式教学,不仅消除了此课程以往课堂教学相对沉闷、难以和学生开展交流互动的弊病,而且使学生从浅层学习进入深层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中外文化交流相关课题的研究。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向激发学生兴趣、对有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层面转变,让学生解决问题、完成知识整合与创新的学习任务。

一、课前: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混合式教学,除了准备传统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外,在线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也至关重要。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基础内容注重的是基础知识,拓展内容主要是为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而设计的拓展资源、综合性应用问题和项目式学习研究等,是根据学生潜在发展水平的预知结果而事先设计的相关问题及由此生发开去的探讨话题和研究议题,旨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和移动学习环境进行资源查阅和学习交流,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教学资源形式多样,包括课堂教学视频、微課视频、课堂小测验、课堂讨论题、学习任务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片/纪录片等。

超星学习通平台自带复旦大学姚大力《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教学视频课件,其他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上有北京语言大学钱婉约《中外文化交流史》微课视频和清华大学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史》完整课堂教学视频可作参考。除了这些名家教授的教学视频外,教师最好事先自录微课视频。微课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讲解1个至2个知识点。微课虽时间短,但导入、讲解、总结等教学环节缺一不可,教师语言要简练,PPT制作要精美。此外,央视拍制的纪录片如《从西方到东方》《国宝档案》《中国考古探秘》《永远的丝路》《新丝绸之路》《敦煌》《海上丝绸之路》及历史人物专题片《玄奘之路》《岩中花树》《张骞通西域》《1405郑和下西洋》等有些内容跟中外文化交流密切相关,可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选取剪辑部分视频通过学习通平台提前一至两周发布给学生,要求他们课前在线学习。为了防止个别学生敷衍了事,在线视频学习设置防拖曳及快速播放,在视频中插入几个与视频内容有关的简单问题,能有效避免学生课前学习的蒙混过关或投机取巧。事实上央视专题片画面优美,内容通俗易懂,非常吸引学生;微课视频时值不长,教学深入浅出,这些视频学生通过手机上的学习通APP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总体花时并不会太多。视频观看只是学习基础知识,重要的是教师针对视频内容进行由此及彼的知识拓展。比如在《张骞通西域》及《永远的丝路》等专题片的基础上,教师再录制微视频讲解丝绸之路的起因与形成,之后留下两个问题让学生查资料讨论:1.西汉初期为什么要和亲?和亲在中外文化交流上起到了什么作用?2.中原王朝丝绸输出的目的是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这种拓展性问题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及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除纪录片和课件等视频教学资料外,为方便学生查阅文字资料,利用超星学习通拥有的强大电子书资源优势,根据教学进程不定期地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如方豪《中西交通史》、吴芳思《丝绸之路2000年》、梁二平《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芮传明《丝路古史散论》等学术著作及期刊文章,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层面。由于给学生布置了思考题和针对性的阅读书单,学生的阅读目的性明确,就会有动力“啃完”这些书籍,不知不觉养成阅读习惯,扩大知识面,积累学科知识,形成探究能力。

另外,为了了解自学情况抽测阅读成果还要准备好习题库。每个教学单元制作每几个小测验,小测验题量不宜过多,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在每次课堂教学之前通过学习通APP在课堂上花3分钟—5分钟时间进行快速在线检测,通过学生的答题结果教师第一时间就能知晓学生自学进度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出调整。

二、课中:传统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的结合

混合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为了便于学生在学习中抓住主线,加强研究性学习,不仅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而且要改革教学内容,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中外(西)文化交流史”教材,虽然体例不一,但大多采用两种模式,一是编年史体例,像王小甫《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史》、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另一种按照中国与不同国家的交流情况来编排,如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等,两种体系各有利弊。为了推动学生的专题研究及小组PBL项目式学习,综合两种教材的优点,我们重新设计教学单元,把整个内容分成六大模块,即“史前时代到先秦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宗教的交流传播”“中外艺术交流”“中外科技交流”。通过以专题为主线的教学讲解,教学目的更明确,研究方向更加清晰。

与专题教学同步进行的是教师引导下的项目式学习。比如在宗教的中外文化交流专题模块中,对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转变这一问题,分小组研究佛教进入中国后的建筑的本土化、佛像外形的中原化、观音菩萨的女性化、佛窟造型的庭院化、佛教思想的儒道化等议题,每组分3人—5人,既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又增强了小组的协作能力。每个小组交一份研究报告,最后以书面研究成果的形式在课堂上汇报分享。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不再完全遵循传统课堂教学的套路,采用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授课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增加教学信息量。对已经在课前布置了预习模块,则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通进行在线小测验,如果测验成绩较为理想,课堂教学就减少基础知识的讲解,注重知识拓展及由当前知识点延伸的其他知识的介绍,补充教材上未曾提及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先秦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时,通过《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文献中“昆仑”的记载,引申出对古代“昆仑”地望的研讨。向学生简单介绍何新《诸神的起源》中提出的古代“昆仑”就是现在“泰山”的观点及刘宗迪发表于《民俗研究》2019年第4期的《昆仑何在——〈山海经〉昆仑地理考》一文内容,把学术研究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在讲解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时,着重介绍丝路风光、粟特文明及目前发掘的虞弘墓和中亚片治肯特的考古成果,把考古、商旅、艺术研究相结合。这种设计教学内容避免了教学上纯理论性知识的讲述,能吸引学生注意。

在学习通上已完成在线自学、检测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进入在线虚拟仿真实验室,参观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了解中外文化交流史实。如今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各高校正方兴未艾,我们目前已搭建汉唐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虚仿实验室中学生足不出户在线参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镇墓兽、宁夏固原李贤夫妇墓出土的鎏金银壶、陕西西安出土的摩羯纹金长杯、三彩骆驼载乐俑等。虚仿实验室让学生近距离、三维全真观看文物,加深了对中外艺术交流的感性认知,解决了以往课堂教学文物介绍时只有图片缺少实物、流于空洞的痛点,而且寓教于乐,弥补了以往传统课堂只重理论、缺少实证的不足。

即使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不时通过学习通APP发布讨论题,让学生在线回答,加强师生互动。讨论题一般带有争议性,引导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如关于匈奴人的人种问题、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佛教通过海上丝路还是陆上丝路传入中国等,以此激发学生思维,营造生生之间学术争鸣的氛围。在教学内容上既立足教材,又紧跟社会话题,联系现实关注社会。比如在讲到蒙元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时,介绍十四世纪欧洲暴发的黑死病,引入威廉·麦克尼尔《瘟疫与人》的观点,分析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学生课后讨论疫情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带来的影响。这种联系现实学习历史文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有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元素,做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润物细无声。比如在讲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瑞典探险家贝格曼发现新疆小河墓地时,从觊觎我国大好领土的俄国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到新疆绘制军事地图的源头说起,引出一撮西方探险家: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奥登保等文物盗掠者,批评他们对我国文物造成的极大破坏和损失。通过简单述说我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之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介绍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时,联系当下的“一带一路”倡议,讲解“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已取得的成就与意义,让学生关切社会热点,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同呼吸共患难。在讲到中日、中韩交流时,从近期网上热议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诗句切入,讲解东亚的汉字文化圈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同时通过中国与西方在应對疫情上的不同表现,分析中国儒家文化特色,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学科教学与课堂思政的融合使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三、课后:学情统计与教学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考核过程,必须改变以前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方式,把它改为过程性评价。因此,期末成绩的评定应考虑线上与线下各个环节,制定合理详细的评价标准。评分标准通过学习通平台在学期初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有准备地开启学习之旅。在具体的评价标准中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权重,如在学习通观看视频时间、课堂参与度、作业成绩、课堂小测验、实验成绩、项目式学习的成果与展示、在线讨论活跃度等都是评定成绩的依据。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和课堂展示、汇报的分数评定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组成。由于学生参与打分,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在作业成果汇报展示中非常投入。

学习通平台详细记录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活动环节,通过学习通生成的统计数据,教师能一目了然地查看学生每一步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像课堂报告记录了学生每次小测验和回答问题的分数,学情统计记录了学生观看视频的次数和时间等。统计数据有利于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他发出提醒。同时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查找教学不足而不断弥补。

我们在2016级、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中实施了两轮混合式教学实践,期末在学习通上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从学生调查结果看,93%以上的学生对教学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此外选择喜欢或非常喜欢混合式教学的比例在95%以上。对混合式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个人自学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回答,85%以上的同学选择有帮助。调查数据说明应用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调查中有个别同学对在线小测验提出建议,认为应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检测。此外,他们希望学习通上的小测验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最好能有倒计时提醒,选择题答案在测验后能显示在学生端,有助于期末复习。对学生反映的情况我们已反馈给平台,希望它能做技术优化。

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表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高校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提高,课堂互动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同时,学生线下自学能力及问题意识都有所增强,上课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有效性、目的性、探研性明显增强。总之,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可度较高,能力及成绩有所提高,而且随着混合式教学的推进,学生的适应性将不断增强[3]。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主动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单项式传授”向“交互式、主动式、探究性”的教学方向转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06-07)[2016-06-22].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 269367.html.

[3]于洪涛.高等学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案例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29-133.

基金项目:浙江外国语学院(2018—2020)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编号:080500142018),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范文第3篇

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传播西学的主要力量首先来自清政府内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面对现实,迈开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他们在了解和传播西方文化上作了多方面的努力。他们遵循“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古训,努力搜求与探索世界地理和历史知识。从1840年到1861年,有20多部介绍外域地理的著作问世。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梁廷楠的《海国四说》,就是典型代表。他们本着“师以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努力研究造船制炮等西方先进技术。先后出版有关西方武器制造以及攻防战术的专著20多部。此外,林则徐还主持选择了瑞士著名法学家滑达尔所著《国际法》的有关章节,取名《各国律例》,并运用于对外交涉。

与此同时,马礼逊等新教传教士出于传播西方基督教的需要,也做了一些传播西学的工作,在中国创办了英华书院、美华书院等最早的出版机构,编译并出版了大量非宗教性著作;他们还利用创办报刊、杂志等方式传播西方文化;通过在中国创办西式学堂、西医诊所以及新式印刷所等,将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西医以及先进的印刷术输入中国。

二、洋务运动时期

这一时期,传播西学的工作主要是洋务派主持进行的。在外来入侵和农民起义连绵不断、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发动了以创办新式军用工业化新式民用工业为中心内容的洋务运动,主要通过办学堂、遣使、留学、译书等途径,将西学在更大范围内输入中国。

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先后创办了23所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为中国造就了第一批近代翻译、外交、科学技术以及军事指挥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从1866 年斌椿一行随赫德游历欧美起,清政府陆续派出使者出访或驻节西方。这些人在亲眼目睹西方社会的基础上,写下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笔记、日记、函稿和著述,为中国人了解西方、走向世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出国留学,最早出现于民间,大多由教会人士资助,1872年——1875年,清政府接受容闳建议,先后派遣120多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又先后五次共派遣90人到西欧各国学习。这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很快成为传播西方文化的生力军,詹天佑就是较突出的一位。译书也是这一时期输入西学的主要形式,清政府所办的学堂和制造局大多兼译西书,如江南制造局译书馆,翻译了不少西方科技书籍。

另外,外国传教士在传播西学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承担了翻译和出版西学的主要技术工作。如英籍传教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职28年,先后参与译书120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贡献最大的翻译家之一。此外,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一些译书机构,也大多致力于西书中译的工作。

三、戊戍变法维新和辛亥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范围展开。戊戍维新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组织学会、创设报馆、开办学堂。1895年——1898年间,全国出现103个学会、64家报馆、185所学校。成立于1895年的强学会,便既是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组织,又是维新派第一个译书机构。孙廷翰编辑的《西学大成》、梁启超编译的《西政通考》以及求志斋等人所编辑的《西学时务总纂大成》等,便是很好的例证。

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出现留日风潮。1900年留日学生组织了译书汇编社,出版了第一份以介绍西学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译书汇编》。同期国内也出现了《新世界学报》、《大陆报》等新兴杂志,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1902年,清政府颁发《钦定学堂章程》,把外语、天文、舆地、兵法、格致、制造等西学门类列入教学内容。此后,新式学校大量涌现,且多选用留日学生编译的西学书籍为教材,西学作为近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也进一步渗透到普遍的国民教育中。当然这一时期西学的传播已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开始突破“中体西用”的框框,将探索重点由兵工格致转向直接为维新和革命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议会制度、天赋人权、共和国方案等等,相继被搬入中国。

四、五四新文化时期及其以后

五四新文化运动把民主和科学作为旗帜。在民主问题上,陈独秀、钱玄同、鲁迅、吴虞等一批留学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较多了解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对以纲常名教和登记制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扫荡,一些从欧美学成归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如胡适等也参加了这场运动,他们怀抱科学救国的思想,积极组织学会,创办刊物,宣传科学的力量,传播西方最新科学知识,致力于发展近代科学事业。据统计,这一时期发表的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的论著,约有六七百篇。杨铨、胡明福、胡适等发起创立的中国科学社最为著名,创办《科学》杂志,专门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为改变旧中国愚昧落后的状况作了巨大的努力。

五四运动以后,启蒙的文化运动借助于救亡反帝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运动的重心从对封建文化的批判转向对中国前途的探索。一时间,学会林立,社团风起,各式各样的西方思潮,纷纷涌向中国。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到实用主义、生命哲学、新康德主义等帝国主义时代的哲学流派,以及基尔特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想,都被贴上新文化、新思潮的标签。同时,“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被广泛采用,一批青年学子满怀希望和抱负远涉重洋,奔赴西欧,以勤工俭学为手段寻求救国真理。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大使杜威、罗素、独立舒等也被请到中国来传经送宝,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把目光转向社会主义的苏联,此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纵观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始终是围绕着救亡图存而进行的,充满着爱国精神。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的首要目标。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索研究,也始终围绕着这个总目标进行,充满着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始终是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题。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交织着侵略与反侵略、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为了实现救亡图存的总目标,中国人不得不向先进的西方寻求真理,抛弃泱泱大国的架子,迈开“以强敌为师”、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由伦理、表层向核心不断深化的过程。从鸦片战争时期的坚船利炮,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工艺格致;从甲午战争后的法政哲学到五四时期的伦理意识,西方文化的输入一浪高过一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并由此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和建立,以及改良和革命运动的更替出现。

纵观以上近代文化中外交流的史实不难看出,任何个人、团体和组织,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都是无力和无法抗拒的,其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唐朝 洛阳 茶马古道 丝绸之路 茶

一、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与中国一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是一段不解缘,我国各阶层人民对茶的研究甚是透彻深刻。

据文献记载,茶的形成在于远古时期,那时便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汉代,茶便成为了饮品。两晋时期,茶风便得到发展,在民间已开始风行。而论茶最兴盛的时期便是唐朝,因为此时期诗人数量、质量是历史上最为多的朝代,诗人多艺术,常常通过茶寄托自己无限的感情,将茶的物化形态遂变为艺术化的神态,茶文化开始成为精神的载体,超越现实功能,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加之茶叶的生产与贸易在唐朝越来越鼎盛,饮茶习惯也空前普遍,茶道、茶礼逐渐产生,茶不仅成为寻常百姓普通的饮品、而且也是极多诗人精神上的“饮品”。

二、唐朝时禅宗对茶文化的影响

(一)推动茶叶生产

禅宗寺庙大多建设在深山古林中,有优越的地理条件生产茶叶,为僧侣们能生产出大量的茶奠定了基础。西汉时便有记载,在蒙山,禅师植茶。“自古高山出好茶”,再者,“天下名山僧侣多“,故好茶大多出于寺庙僧侣之手。如南岳,寺庙众多,茶叶由僧侣们悉心焙制而成。武夷茶、南海普陀茶、南岳云雾茶、径山禅寺茶等均出自寺庙,是我国茶叶发展史上茗茶精品的象征。由此,茶叶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作物。茶风盛行的唐朝,茶叶贸易发展最为显著,也是能得到较为丰硕利润的农业作物之一。在禅宗寺庙古院茶的发展带动下,民间茶园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快速的壮大。

(二)拉动了茶叶生产水平的发展

唐朝一诗人政治不顺,在西山寺看到寺院僧人们创造出了茶叶新的制法,便成就了《西山兰若试茶歌》。据记载,陆羽创造了蒸青饼茶,在社会上流行持久,多数人几乎都喝这种茶。两种资料足够证明了当时的禅宗寺庙有足够的智慧创造出了炒青绿茶这种制法。李白曾在游玩南京时,在接受宗侄中孚禅师的赠茶后,大喜,作“曝成仙成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李白的诗将这种茶的制法道于尘世,日晒而成,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我们看出当时僧侣们在制茶技术上的突破,勇于创新,不安于现状,对茶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首次提出“茶道”

皎然,唐代诗僧,用心钻研佛家经书,在文化造诣上也颇为深厚,他对茶文化的见解甚是深刻,有自己的独特见地。在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在他这三饮中,循序渐进,让人如进这通幽静寂这地,得道成神之界。他的这整首诗,茶道贯串始终,在茶中明了道,在感茶之余也在悟道,把茶从物质形态转化为精神境界,首次提出茶道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是禅宗对茶道的影响,皎然心里所想的是佛经,喝的是清茶,亦边喝茶边悟道,才有了茶和道的结合,故“茶道”萌生出世。

三、唐诗对茶文化的描述

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后来人对茶的领悟及挖掘,茶渐渐成为了诗体里精神文明,艺术文化的载体。茶能助兴、助情、助诗,茶味隽永深刻。品茶品茶的滋味,品茶的境界,更品诗人的精神底蕴。从古至今,中国承载了茶业的创造和延续,更是促进了世界茶业的发展和文明。唐朝,诗体鼎盛的时期,关于茶文化的描述越来越多,许多诗境里均出现茶的描述。白居易的《琴茶》中“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成彦雄《煎茶》中“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刘兼有一首《从弟舍人惠茶》,吕岩有《大云寺茶诗》等诗人均用不同词汇不同意境表达自己对茶的喜爱之情。

郑谷在《峡中尝茶》写道“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该诗是他客居小江园饮茶时所写,从摘茶制茶到品茶一步步的写,不直接写小江园的美(小江园在峡州,是当地最有名的茶园),而是通过比较的手法间接地表达。作者通过该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小江园的喜爱,而且表达了品茶时的愉悦心情。

钱起的《与赵莒茶宴》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诗里用白描的手法,写作者与赵莒在一同参加茶宴,饮的是紫笋茶,并且志趣相同,风格品味也一致,都认为茶的味道比仙酒还好。饮下之后,达到忘我的境界,超脱凡尘,毫无杂念,清静安详。两人品茶,尽兴尽意,直到夕阳归回时才离去。 中国是诗的国度,茶的故乡。唐朝茶文化的快速发展是历史上延续相传并不断改革创新所筑成的里程碑。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奠定了今天茶在世界的地位,在中国的意义。茶文化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在唐朝时种植生产、经济贸易的繁荣和昌盛。唐朝是社会饮茶最为鼎盛的时期,无论是奢华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宫廷皇室还是文人墨客,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备饮品,只是茶的品种不同罢了。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茶具,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宾客,茶的制法、饮法均不相同。唐朝时期的饮茶生活随处可见,僧侣、文人只要强调和谐、宁静、与世无争的思想,都饮茶用以内省自修。

茶文化在唐诗的发展史上是一朵奇葩,金银靓丽,美不胜收。茶道的诞生和发展是茶文化中精髓的一部分,但至今却从未在各种有权威、受广大读者普遍认知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中查找得到。如果人们非得要给茶道一个概念,就把茶道给禁锢了。道本身就是个玄的意向体,而不是用白话文可以解释得了的,茶道亦然。一个定式的概念会产生一个定式的思维,反倒使茶道失去了参悟的意义和本质。本文在茶文化的诞生发展及禅宗对茶文化的影响、唐诗对茶文化的描述详细的阐明了茶文化在唐朝时期的地位和意义。本文对茶文化的叙述,表明笔者对茶文化的喜爱和赞赏,希望茶文化能一直延续并在现社会也能得到极好地发展。

四、丝绸之路也是茶叶之路

公元前216年,由陕西商人乌氏倮发现并经秦始皇推动最终由公元前139年陕西人张骞开拓的丝绸之路,是十五世纪以前连接欧亚地区唯一的贸易通道,它谱写了十五世纪以前人类历史上做壮丽的贸易画卷。所谓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以丝绸为主的商品交换丝路沿线乃至于欧洲各国黄金的贸易之路。在丝绸之路上交易的商品,除了中国的丝绸制品外,还有大量的其他中国商品,尤其是中国出产的茶叶。因为西域高原上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需求的并不是中国的丝绸,他们需要中国的丝绸,主要是为了以此交换罗马人手里的黄金,对他们来说更需要的则是中国的茶叶。因为中国西部广大少数民族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他们多居住在高寒地区,为抵御寒冷,增加热量而吃牛羊肉、喝奶酪和性热的青稞成为主要生存方式。由此而产生消化不良和便结的生理问题,需要饮茶化解油腻,帮助消化。同时,草原民族需要摄取生命的绿色素,而草原不出产蔬菜,也需要通过饮茶来摄取生命的绿色素,以维持身体元素的平衡。这便使得饮茶成为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形成“嗜茶”的生活习性,甚至达到“不得茶,则困以病”的程度。而中国内陆,山清水秀,农耕经济,出产各类茶叶,植茶、饮茶从唐代以来成为中原民族最具文明特质的生活方式。而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是基本的作战工具和军需物质,但内陆不产良马,战马多产自西域草原地区,明代就有“腾骁可用者不逾陕西”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以茶易马,用内陆的茶叶换取西域少数民族的战马,进行茶和马之间的交换,使少数民族得茶而生活安定,又使中原得马而壮大军威,形成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

这样,从唐代起就开始了丝绸之路上茶叶与马匹之间的交易,到明代初年,这种贸易更达到了国家垄断经营的程度。明代洪武年四年上谕,令:“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诸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 万余株。四川巴茶三百五十户,茶二百三十八万余株。宜定令每株官取其一。无主茶园,令军土摄取,十取其八,以易番马。”从此,在国家直接经营下,为向西域运送茶叶,逐渐开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陕甘茶马古道。这条贸易古道,从陕西紫阳始发,经石泉、西乡到汉中,在汉中“批验所”检验后,经褒斜道通往凤县、两当到秦州( 今天水市),再经秦州通清水到庄浪,由庄浪趋兰州、宁夏,与丝绸之路并轨,直通西域各国。明代初年,每年“转茶一百万斤,赴西番易马”,到清代增加为 1500 吨。

到明代中叶,由于陕南绿茶味淡,又产量有限,加之不是紧压茶,不便于包装、运转和长期保存,不能适应西域少数民族的普遍需求。明代中叶,陕西商人发现湖南安化地区所产的红茶味重,产量颇大,又为粗枝茶,便于紧压,遂冲破明政府“陕茶不得输境贩卖”的政策规定,贩运湖南安化的“湖茶”原料到陕西泾阳,压制成“茶砖”,即“泾阳青砖”,也叫“黑砖茶”,驮运西域,这就是明中叶后“湖茶”,也叫“副茶”“茯( 令) 茶” 的兴起。这一贸易品种的调整,使陕甘茶马古道的下限向湖南延伸。陕西商人们将安化、湘潭各地的茶叶原料装船入洞庭湖进入长江水道,再经“九省通衢”的汉口导入汉江,由汉江趋两河口换小船入丹江至龙驹寨起旱,用骡马驮运翻秦岭至泾阳,加工成砖茶后,沿西安至兰州的丝绸之路输入西北各地以至于西域各国,从而使陕甘茶马古道与安化茶马古道相衔接,演化为陕、甘、湘茶马古道,贯穿了几乎大半个中国。这条古道在陕西泾阳又与古丝绸之路并轨,直通西域丝路沿线各国和欧洲,从而也使丝绸之路真正成为连接欧亚地区的贸易大陆桥,从明代中叶起,每年将4100万斤茶叶输往西域,满足西域各国的需求,使丝绸之路也成为真正的茶叶之路。

五、唐朝的茶文化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着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凈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茶具,证明唐代佛门禅茶已经非常兴旺。钱易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宣宗曾问一位130多岁老僧,吃了什么药能这么长寿?老僧说没吃什么药,唯一的嗜好是饮茶。法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凈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大唐时期“茶道”的出现表明,饮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六、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茶源于中国,中国历史最久,因此,也最懂得情趣。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富贵之家,过的是“茶来伸手,饭来开口”的生活;贫困之户,过的虽是“粗茶淡饭”,但都离不开一个“茶”字。总之,“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讲求心平气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志绝尘境,栖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

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茶道的目的不是为了饮茶止渴,也不是为了鉴别茶质的优劣。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5、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茶本身也好,围绕在它身边的事物也好,都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更加和谐的生活艺术,将其推广,必有助于人类的和平与幸福。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范文第5篇

前几日在书房,兴之所致,随手拎起了一本四书,翻到到第一面,念了两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便发现自己意兴阑珊,随手又把它扔到了书橱里,拿起本日本漫画,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后。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叹中国当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对于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为,不禁感到惭愧,一向标榜热爱传统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弃这些中国骄傲么?

时逢国庆,单位邀请我们新行员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我便想,是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来感叹祖国多么秀美多么壮丽的河山,还是切实关注一下我们正在慢慢遗失的民族骄傲呢?

台湾忠信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在内地演讲时说,“什么是爱国?哪里是爱国?什么都是爱国,哪里都是爱国!”爱国是微小却又具体的。我们身在中国,有时却茫然不知自己国家有什么,是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我们过于注意别人的东西?爱国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她是千百年来国人对文化的希望,是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当我们今日面临着随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而如洪水般涌来的西方文化时,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那涓涓的细水长流?

我们的81年代后、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

简练的讲,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的名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它刚好总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最早的诗歌《诗经》开始到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古乐。“书”,是指历代文人体现他们思想观点的专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体现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礼”,是指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易”,并不单纯的是指《易经》,还包括了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而“春秋”便是特指从《尚书》到《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一系列的史学专著。中华传统文化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现代那些伪民俗或是一个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还没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更没提到魏晋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或是为了逗情人开心为她轻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浓情蜜意?

我们现在是否能从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潇洒不群、壮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是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致,与君痛饮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呢?大概只会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杀杀中了吧。

没有了“花间一壶酒”、“共剪西窗烛”的烂漫情怀,没有了“誓扫匈奴不顾身”、“醉里挑灯看剑”的壮烈胸襟。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年代和90年代难道只能在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的多袋阔脚裤中显示自己的潇洒不羁么?没有了任侠的少年轻狂,没有了温文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

还有多少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来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亡,不是匹夫之责,而是我的责任。有多少年轻人还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会装作很酷的说“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日埋首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拒绝长大。

还有多少人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吴宗宪的《我猜》和《周日八点档》,大概只会迷惘的说: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会觉得“香九龄,能温席”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大概会觉得他好傻,干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买台空调不就得了吗?还有谁会觉得“融七岁,能让梨”是一种中国式的谦逊礼让?孩子们自小接受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课内科外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哪还会有人说,第一名我不要,给你吧!再不知何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们可以成为象曹子建、王摩诘那样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了。孩子们现在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已大多为考试加分服务,哪还有“为君唱遍《红豆吟》”的情怀了。

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相信有圣诞老人。我不知道谁是阿福,也好久没放过爷爷纸糊的风筝了。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看来除了意味着能看到无聊的文艺晚会,多几天去哪里都是人满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苍白。传统,从我们指缝滑过,轻轻流失。

西元一九00年,梁启超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造世界”的少年气质在我们身上依稀可见,却再嗅不到中华之气息。纯粹的行乐主义、盛气,在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轻浮。我们应从何处寻觅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难道是在邻国日本的传统活动上发现:“咦,这个东西是从我们中国唐朝传过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反省,我们为何只有在别人那里欣赏到曾经的国粹。蓦然回顾,国已不国。

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而让我们走的更远,在座诸君难道不会心思神往?

中国传统文化将流失

来源:新华社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见图)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

在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对“传统文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响”一题,50%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有40%的同学认为“有作用”。对“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中,58.5%的同学选择了“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很多大学生都能认识得到,可以对于传统文化,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

对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居然有51.2%的“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以去看看,还有2.1%的人“非常讨厌”,只有8%的人表示喜欢。

对于古典的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只有0.4%的同学“爱不释手”。 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持认同态度,自身却对它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认识也很肤浅,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与此同时,一份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到小学生的手中,结果更是让人担忧。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节,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 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只有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仅25%的人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

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如此西洋化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海外,使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了解的知识。 教师们要教育小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大学生们应该有意识的多看传统文化书籍,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再缺失。

1、传统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它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但是,不少人错误地把传统在时间上等同于“过去”甚至“陈旧”,在形式上视作“静态”甚至“僵化”,割裂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逻辑联系。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传统的历史承袭性,更难以找到它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割裂了传统内涵与当代风采的有机统一性。 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斯指出:“在继承中,人拥有一点实际能力,那是不可摧毁的东西;在传统中,则拥有一点绝对的东西,那是不会遗失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积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远流动的、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就膨胀得愈大的洪流。

“君不见传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传统之河源远流长,亘古绵延,于九曲回环中浩然荡进,不断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拓展其领域,使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创获的成果,都作为传统的神圣链子中的一环保存下来,并作为遗产传给下一代。 因此,传统的运演与时代俱进,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须促进历史意识与当代精神的融合,继承、创造和发展优秀的传统。

2、传统,是现代人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而是滋养现代人精神的源头,是培育现代人格的养料,是走向未来的依托。 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它无处不在地制约和阻碍着现代化的进程,使投身于创造新生活的人们无不感到这负荷的沉重。

因此,在传统的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泥沙和珠玉齐沉、糟粕和精华共存;它既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契机,又滋长着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毒瘤。因此,既不能把传统当作神圣的偶像供奉起来,也不能把传统当作历史的垃圾,简单地予以抛弃。

遗憾的是,面对当代生活泥沙俱下的紊乱现象,不少人表现出茫然失措的价值尺度,他们难以分清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更难以分清精华中混杂的糟粕、糟粕中包裹的精华,找不到“白玉之瑕”,也淘不出“沙里之金”,真正做到取之有度,舍之有节,分寸适宜,恰如其份,而显得良莠不辩,囫囵吞枣,或人云亦云,盲目反叛。

3、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文化发展演变所围绕的中心。文化的发展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风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国土、同胞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对亵读民族感情行为的厌恶、仇视等,表现出自己的传统以及民族的自毫感、尊严感。 我们不应借口更新传统,借口继承西方社会的文化成果而否认、丧失传统的民族性。更新传统,必须强调民族的主体性。任何个人都不能回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侈谈自我的观念更新。

只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的独立性(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自觉性(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主动性(积极改造环境的能动力量),社会文化才有勃发的活力和坚固的凝聚力。

因此,深入传统肥沃的底层,淘金般获得许许多多闪光的金沙,并熔铸成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金塔。

4、超越是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和不满足,它追求并实现着向未来挺进的崭新层次和境界。“回复故道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迁移;维持现状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改变”。正是由于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继承,才形成了无法遏制的人类历史长河,既不可能断裂,也不可能干涸。 但超越又是艰难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的艰辛之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灵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样,当代人的骨髓和血液中也顽固地浸入了历史因袭的沉重,虽然身着髦得合时的现代服装却并没有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 超越不是超脱。超越是立足大地而又直插霄汉般昂然挺起,是继承传统又从传统中脱颖而出,是在继承中追求发展;超脱则是双脚悬空如浮云飘移,是抛弃传统建构虚幻的海市蜃楼,是在虚无中滑向毁灭。超越,这是客观的规律;超脱,则是幻想的花朵。

5、创造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是迷人的呼唤,前进的动力、精神不竭的支撑点。完整的人是为传统所创造并创造传统的人。人总是站在双重的历史意识中,一方面,他是过去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濡染、镂刻,同时又主动地选择、吸收、激浊扬清,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赋于新的特征、意义和功能,使其得到发育、成长、拓展。

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

要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6、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没有对传统的继承,个体就不会拥有创造的智慧,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人类永远只能滞留在茹毛饮血的洪荒之中。因此,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所以,“个体必须吸取文化传统,必须登上他所出生时代的文化顶峰”。离开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智慧、品质、作风的继承,是不可能健全发展的。

科学的求异精神是旧思想的“爆破手”,是新思想的“助燃气”,是新传统的“设计师”。但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精髓基础上的标新立异,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贪新骛奇。

因为,新奇之物并非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东西也常有新奇的面孔。但有些人甚至热衷于“反其道而行之”,把过去否定的传统一概肯定,把过去肯定的传统一概否定,今日倒过来,明日颠过去,结果未获现代化,已患现代病。

7、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植根于浓厚的民族土壤上,又置身于宏大的世界背景;既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又具备气度恢弘、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以鲜明的时代责任感,以深厚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品质,为创造更合理的文化模型而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样,也才能获得洞悉现实和预见未来的透视力,否则,只能在“一无所有”之中“跟着感觉”做无根的、失去精神家园的漂泊者。 同时,应使这种深沉的民族历史感与开放的世界眼光相结合,在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外来传统的营养成分以滋补自身。

要最大限度地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汲取现代社会的一切科学文明,“洋为中用”,即采外来文化之长,固民族文化之根。在继承中吸收,在开放中筛选,在批判中提高,不断摒弃保守、封闭、落后,高擎起民族传统的旗帜,绽放出一簇簇古今贯通、中西合壁的绚丽火花。

8、在历史的渐进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传统的习惯方式来思维、生活、活动,并不觉传统有一种异己的压迫感。

但在历史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变时期,人们就强烈地感到传统负荷的沉重,也强烈地渴望从无形的纠缠中解脱,因而,使得个人情感的偶发性、不稳定性加剧,极易被不可名状的下意识所驱使,为感情所冲动,导致破坏性思维的泛滥。这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的突出心态。

因此,剔除情绪化的思想和情绪化的行为,具备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意识,这对于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9、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可贵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旗帜鲜明地张扬着本民族的精神。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命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蓬勃生长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因为独特,所以存在;因为独特,所以不可替代。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奇葩,是一束承载传统、映照现代并昭示未来的人类文明的鲜花。它既为本民族代代传承,并为其它民族所欣赏。 欣赏是一种由衷的赞美,不是低下的恭维;欣赏是一种理性的深刻审视,不是一种观光式肤浅的浏览;欣赏更是一种洋溢着科学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批判性借鉴,而不是奉若神明般的顶礼膜拜。所以,对外来文化的欣赏或称之为“赏花”,体现着一个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自信的开放与坦然的抉择,也是一个民族永葆发展活力之必需。 但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扬弃和自觉内化的过程,是其它民族文化的绚烂火花与本民族璀璨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过程。因此,博采外来民族文化不能采取“插花”的方式,不能生吞活剥地折下一枝插进花瓶,并摆在文化的花架上供奉礼赞。如果这样,那枯萎的不仅是外来文化的精华,还有本民族的精神。 外来的文化成果只有和固有的深层基础结合起来,才能重新开出鲜艳的花朵。还是象“栽花”一样对待外来文化吧,把外来文化的花枝深深地植入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才能使民族文化的家园鲜花竟放。

10、虽然新事物不全是有生命力的,但当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热衷于求新猎奇时,那就叫“过激”;我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也不研究、不分析的时候,那就叫“落伍”;当我们对新事物看不惯的时候,那就叫“失衡”;而当我们对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冷嘲热讽甚至阻碍的时候,那就叫“顽固”。

过激”可以矫正,“落伍”可以赶上,“失衡”也可以求得平衡,“顽固”却是一种必须排除的阻力。

11、虽然新的不一定有生命力,但追求新事物始终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

12、传统是过去的时尚,时尚是将来的传统。 传统是流传的,时尚是流行的。

传统在流传中更新为时尚,时尚在流行中沉淀为传统。

13、开拓者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没有抄袭别人,更在于没有抄袭自己。 第二,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适。”祖辈改造环境的文化创造,以符号或物化形式遗存下来,后辈则掌握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通过层层积淀而不断积累,这种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形成民族或区域的文化传统,对现存文化保持长期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还有水平式的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系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互相渗透、吸收和融合,引起文化变迁与重构。要使文化正常、健康地发展,既需要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又需要水平式的文化交流融合。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的编辑规律,正是文化正常、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是文化传递积累的要求。其中有经过长期积淀、成为传统文化精华的部分,如历代整理出版的文化典籍;也有当代人新的文化创造,包括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文艺作品等。有些重大的文化创造会引起文化变迁,即文化内容和结构的重大变化。文化变迁的原因除了本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外,还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编辑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 这样,在文化传播中就会出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碰撞,需要发挥编辑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选择优化功能,进行文化整合与重构,以实现文化的整体创新。在整合重构中,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得到新的解读和意义,在现代文化中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特质。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也被民族文化所摄取,成为民族文化新的特质。这种文化体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有的论者提出,创造性是编辑活动的规律。这种论点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创造性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的许多活动,因此需要揭示编辑活动的创造性的特点。编辑活动的创造性不仅指具体文化产品的创造(准确地说,是再创造),尤其是指通过文化整合与重构所发挥的文化整体建构作用。编辑活动的产品,也不仅是具体的文化产品,还有由各种文化产品建构的出版文化体系,以及其中反映的理想信念、社会风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创新重构,都是文化发展的要求。没有文化的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生命。而文化的发展又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受经济、政治、科技诸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此,这条编辑规律不仅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也反映编辑活动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关系。编辑活动不仅要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还要适应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 第三,保证文化产品质量与掌握最佳传播时机相统一规律。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范文第6篇

其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反腐败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创建。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我党反腐败理论的研究创建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渐成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构成了反腐败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后,仍要坚持以这些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反腐败工作,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有效的理论体系,以健全的反腐败理论体系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保障。

第三,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应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

度,以严格执纪执法为手段,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法制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处于反腐败前沿的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各种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严肃执纪,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加强监管管理,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法制环境,从而达到净化文化市场,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主提升机司机考试试题范文下一篇:中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