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的投资价值范文

2023-09-22

券商的投资价值范文第1篇

2012年11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实施《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让广大券商最关注的是这样一段话,“直投基金实行备案制、可以实行跟投机制,扩大直接投资业务范围至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并放宽了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属机构不得负债经营的限制。”

这一纸公文,让券商直投机构的规模迅速扩张,一度达到40多家,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PE力量。据chinaventure统计,目前共有13家券商成立多支人民币直投基金,其中有10支人民币基金披露目标募资规模,总计达360亿元;另有两支美元基金由中金在海外成立,基金规模分别为5亿美元和8亿美元。

他们,与深创投、达晨创投等老牌PE机构相比,究竟有哪些优势?谁将一跃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先天”平台优势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对于券商直投机构来说,可利用母公司各种资源,在退出及投资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让PE机构无法望其项背。

“依托券商平台,券商直投天然地具有一些并购及投资优势。”国信弘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信弘盛”,即国信证券旗下从事直投业务的子公司)董事、总裁龙涌告诉记者。

据他透露,相对于投资中后期的PE机构,券商直投的业绩普遍要更好些,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主要投资PRE-IPO项目,周期短,退出快,通常IRR(内部收益率)较好,成功率也较高。

以光大证券旗下券商直投子公司光大资本为例。据年报显示,2012年,光大资本在国内股权投资市场低迷的环境下,本着‘风险控制、好中选优’的原则,新增3个投资项目,合计新增投资金额1.72 亿元;已投项目中已上市项目1个,在会项目2个,启动退出机制项目5个,已完成退出项目3 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60万元,同比增长6%,实现净利润2042万元。

据分析,券商直投项目成功率高的原因在于,他们依托各大券商的投行平台,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与券商平台有很多沟通及整合。我们盯投行,而很多项目投行已经跟了一、两年,比通常PE对企业花一两周做尽职调查的时间长得多,在此期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基本解决,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有效排查了,自然成功率比较高。”龙涌表示。

除此之外,券商直投无论是融资还是投资、退出、增值服务等各个领域,也都具有PE机构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在中国现有环境下,券商平台类公司优势非常明显,母公司贯穿于整个投资的早期和中后期,这对被投企业具有很大价值,正因如此,券商直投就可以利用母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券商的投行团队、新三板团队、研究员及遍布全国的网络体系。这是任何一家PE机构都不具备的。”龙涌表示说。

众所周知,在PE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募资对于大部分PE机构而言较为困难。然而,对券商直投来说,券商作为其股东,一般在其困难的时候会进行增资,关键时刻支援,而PE机构背后往往缺乏这样的“铁杆老大”。

“在具有不错投资机会的时候,很多PE机构拿不到股东的钱,而券商直投机构往往可以,能不能拿到钱在关键时刻很重要。”龙涌说。

2012年,东北证券对直投子公司东证融资的增资就是一个明显例证。

根据直投子公司东证融通的业务开展情况,东北证券在2012 年对其进行增资,使其注册资本增长至5 亿元,及时满足了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目前,东证融通已经完成5个投资项目,并开发储备多个项目,为下一步创收打下了基础。

同样增资的还有海通证券。2012年,海通证券对直投子公司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海通开元”)再次增资17.50 亿元,注册资本达到57.50 亿元,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加。海通开元2012年全年完成股权投项目23个,投资金额12.1 亿元,累计投资项目59个,投资金额27.2 亿元。

“除了利用平台优势之外,券商直投机构还可依托券商本身的募资渠道,形成自己的募资优势。实际上,券商的客户结构实际上与券商直投的LP是重合的,比如,投资银行的客户、经纪业务的客户等。”龙涌告诉《融资中国》记者。

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子公司,券商与直投机构可谓“同患难 共荣辱”。龙涌说,“衡量一家PE的标准之一就是寻找项目资源的能力,能否找到好项目,需要建立项目源体系。而券商直投的优势是,投行部门、行业研究部门等都会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项目。”

谁的投行基因最强?

并非具有券商平台,券商直投就能够获得成功。由于投行基因不同,券商直投的发展也是天壤之别。

根据上市公司数量及股东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排在第一梯队的券商直投机构包括中信证券旗下的金石投资、国信证券旗下的国信弘盛、广发证券旗下的广发信德以及平安证券旗下的平安财智等。

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除了抓住2009年投资的好时机,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投行基因非常强,同时有较强的风险控制及专业投资能力。

“作为投行的一部分,很多券商直投公司采取了与母公司类似的风险管控措施,这些措施是经历过多次经济周期及震荡之后积淀下来的。相对于只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的PE行业,券商直投的风险管控制度要完备得多。”宏源汇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宏源证券旗下从事直投业务的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承销业务是券商的主要盈利来源之一。评价一家券商,很多时候在于承销团队是否足够优秀。同样,判断一家企业能否上市,也是评价一家券商直投机构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换句话说,这家券商直投公司是否有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投行基因。

比较最早从事券商直投的公司,负责人不断变动的,业绩相对落后;处于成功阵营的,大多起源于该券商的投行部门;其他一些公司,则起源于经纪业务公司,或研究团队出身,这些公司目前业绩平平。

与此同时,即使券商直投管理团队来自券商的投行部门,如果不能在实际投资过程当中实现与投行部门及平台无缝对接,也同样不能实现业绩的突破。

“在券商直投不断做大的过程中,能不能整合投行资源,非常关键。”龙涌表示。

观察一家券商直投机构是否具备投行基因,一方面是看他们能否整合投行资源,另一方面,对不准备将直接投资业务作为重点的券商直投来说,能否与券商平台紧密结合,则是考量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为,2010年以后成立的券商直投公司,生不逢时,主要投资方向并不是直接投资项目。

譬如,兴业证券全资子公司兴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业资本”),虽然2011年7月,兴业证券对兴业资本增资2亿元,注册资本由2亿元变更为4亿元,但截至2012年,兴业创业在股权投资领域,项目并不多。

除了直接投资业务之外,无论是债券投资还是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项目,赫然在列。2012年年报显示,“兴业资本经营范围为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为客户提供股权投资的财务顾问服务;在有效控制风险、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以现金管理为目的,将闲置资本金投资于依法公开发行的国债、投资级公司债、货币市场基金、央行票据等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强的证券,以及证券公司经批准设立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证监会同意的其他业务”。

受限中转型

与专业PE机构可广泛从银行及保险机构获得资金支持相比,出身券商的券商直投由于身份问题到处受到限制。同时,投行与保荐相结合的模式,也让后者陷入利益输送的漩涡当中。

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某券商直投机构董事总经理告诉记者,这使PE基金包括券商直投从银行渠道募集资金受到限制。同时,保监会等机构也下达文件,不允许保险机构作为LP投向券商直投。

保监会对券商直投的限制一点不手软,规定“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不得实际控制该基金的管理运营,或者不得持有该基金的普通合伙权益”,这也同时导致券商直投基金将无缘保险资金。

同时,一些出身国有性质的券商直投机构还不得不受制于关于“国有股划转社保基金”的规定,让许多券商直投倍感寒意。

2009年6月19日,由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社保基金会四部委联合发布《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规定,“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有规定外,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

这些都让券商直投开展投资业务雪上加霜。同时,“投行+保荐”的模式也让他们难逃利益输送的嫌疑。

其中,平安直投公司平安财智与平安证券之间就明源软件是否进行利益输送,在去年一直备受各大媒体的质疑。 2012年2月,深圳明源软件向中国证监会预披露了《深圳明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申报稿》。根据明源软件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上市保荐机构为平安证券,其旗下的直投平安财智于2010年7月8日,以现金方式增资,实际出资500万元,持有92.996万股,发行后占总股本1.74%。不到一个月,天津达晨创世股权投资基金、天津达晨盛世股权投资基金也以现金方式对明源软件增资,合计实际出资2000万元,分别持有149.888万股、130.276万股,发行后占总股本的2.80%、2.44%。

在这种背景下,券商直投机构转型在即。当然,并非所有券商直投公司都想转型专业PE,作为金融机构的子公司,可选的投资类型也并不少。

的确,很多券商直投该机构不仅局限于PE投资,而且在尝试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FOFs等多种类型基金。

譬如,中金佳成成立首支直投基金中金佳泰产业整合基金,目前已获批开展不动产投资基金业务,并在筹划进行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正在筹划直投基金的广发信德,也有望进行多元化尝试,拟设立新三板基金和并购基金,同时其夹层基金也正在紧张筹备当中。

但是,越来越多的券商直投公司正在向专业PE机构转型,包括金石投资、中金佳成以及国信弘盛。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券商直投的从业人员大部分都与券商紧密相关,或出身券商投行部,或者是其他部门,与券商之间“扯不清,理还乱”的关系让许多券商直投无论是募资还是投资,都难以摆脱母公司的庇护做大。那么,如何独立塑造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金石投资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12年4月,金石投资被获准设立中信金石投资基金(直投基金),运用自有资金向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进行投资;2012年6月,金石投资获准设立中信并购基金,其中,中信并购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及并购基金分别于2012年9月3日和2012年11月15日在深圳市完成注册设立工作,正式名称分别为中信并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并购投资基金(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首期募集资金人民币30亿元的签约工作已于2012年底完成。

券商直投独立之后,如何继续保持与母公司之间的关联,又能保持公司的独立性?目前,各家券商直投机构都在摸索当中,金石投资的做法是,成立之初,将熟悉中信证券的老员工祁曙光调往金石投资担任法人代表及总经理,而熟悉PE机构的吴亦兵则担任董事长。

上一篇:信贷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党员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