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研究范文

2023-09-20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1篇

【摘要】基于新时期的改革路径,高校媒体不稳定教育应积极培养具有媒体年龄能力、较强专业能力和良好创意能力的人才。同时,它旨在充分结合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媒体整合的概念,将其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的工厂构建,最终成为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方位媒体。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媒艺术教育;实践策略

引言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0亿,约占当年全球总体网民的五分之一;移动互联网网民普及率达到71.6%,高于当年全球网民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媒体信息融合产业发展已开始进入一个长足发展期,社会媒体传播呈现方式日益多元化,“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融合时代已经来临,融合时代与媒体融合突破了传播功能的传统限制,融信息社交、服务于为一体,全方位有效提高了社会传播呈现效能,随之而来的,也为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一、传媒艺术教育的时代背景

近年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术语在大众中不断出现。媒体行业新技术的培育和应用速度惊人。2018年,新华社首次推出了以新华社新闻发言人邱浩为基础的“AI主播”。美联社、腾讯等已开始使用以大数据学习和云计算为基础的“智能新闻写作机器人”来撰写新闻。抖音和爱奇艺等平台使用智能技术制作和营销内容。智力技术手段取代了一些人的身心工作。于是,技术改良史上最常见的问题又重新出现了,一般来说,“智能机械设备”会取代手工劳动吗?历史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获得解放。科技越发展,越多的人就能摆脱繁重的工作。但是,在媒体行业,人们普遍关注智能技术。比如智能消息采集和写入机器人可以代替大量的人类消息采集和写入工作。疲惫的AI主播可以代替新闻广播中的大量工作。以这些技术取代劳动力不仅解放了人类,而且还质疑了相关行业对某些劳动力的需求,这将导致一些员工被时间抛弃。业内的忧虑具体现实,行业转型迫在眉睫。虽然以目前主要补充和支持人类工作的技术手段为基础的机器“智慧”还不成熟,但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停止。从这一现实和发展趋势出发,我们可以对新时期媒体不稳定教育的路径形成基本认识。

二、媒體融合背景下传媒艺术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借助媒体融合外部环境,不断提高教育实效性

新的信息传播网络环境平台具有互动性强、信息共享、注重传播受众的独立性、快捷平等以及集成多种类型复合媒体信息的网络传播环境优势,借助高校现有的网络传播环境平台可以作为超大和超高容量复合信息的传播载体,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创新与高效的新意识,突出重点强调营造开放信息互动、共享信息共建的高校学习网络氛围,充分发挥和突出高校网络的信息共享性、便捷性的特点,提高广大学生的课上课下学习热情。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着天然适应性,借助外部融合环境,引入多重教学模式,也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教学环境,提升专业融合度

高校媒体不稳定教育还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互联网加”思想不断引进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平台,为学生创造微型真实媒体工作环境,指导学生开展媒体模拟培训,不断加强学生的新媒体能力,并呼吁学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比如,高校媒体不稳定教育可以规范组织和团队建设,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媒体环境,利用媒体模拟运行,让学生深入到后面的价值中去,行动起来。比如全真媒体环境下有主编、新闻部、活动部、专栏部和新媒体部。课程与学习区分的双重管理体系使注重媒体艺术的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课程模块来选修课程。除了参加编写专栏的标准化实践课程外,他们还定期参加方案审查会议和讲师的特别讲座,并实施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被调往其他岗位,完成某一岗位后学习和实践其他企业,以实现专业化和通用性的培养目标。通过团体培训等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完成自己的具体工作,而且熟悉其他环节的工作。通过这种操作模式,学生真正能够学习专业技能,整合其他专业技能。毕业后,学生们成为了具有优秀专业技能的准媒体人士,为他们进入专业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媒体不稳定教育专业也可以制定一系列技术成绩制度,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高创造性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在自己专业的专业水平。同时,邀请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逐渐成为优秀的准媒体人士。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磨练了他们的头脑,使学生提前做好了进入媒体艺术行业的充分准备。

(三)搭建好校企联合育人平台,提升学生融媒体适应力

搭建媒体实践平台,为学生培养思想、改善工作场所工作和实践提供有效的环境,与校外媒体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切实实现校企联合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构建学生专业实践的创造性平台非常重要。媒体鼓励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当前,知识与能力的分离以及理论与创造的分离是很容易认识到的。要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就需要有效的转型途径,融入现实的工业环境,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孵化、作品抛光和工作锻炼的有效环境。

结束语

全媒体时代已到来,传媒艺术作为时代的重要载体更需要长足的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学科建设也要同步跟进。今后的传媒艺术教育要不断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传播大格局,不断推动传媒艺术的高质量发展,为行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从业人员,推动传媒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媒体环境下传媒与艺术教育理论实践探究——评《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与艺术教育》[J].人民长江,2020,51(02):224.

[2]张恒山.媒体环境下传媒艺术教育的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1-21(003).

[3]刘莉,包德述.对传媒艺术教育中媒体技术运用的思考——一种“技术中介”视野[J].中华文化论坛,2018(08):53-59.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2篇

迈克尔·杰克逊的“History”世界巡演于1996年9月7日开始,巡演横跨全球五大洲35个国家56座城市,共举办82场,共吸引450万歌迷到现场观看,平均每场演唱会观众人数达到54878,可谓史上最大规模的主题巡演之一。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之所以有如此的号召力,首先得益于迈克尔·杰克逊在流行音乐界的超级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杰克逊的制作团队将每次演唱会装扮成为炫美的视听盛宴。

现代演唱会,将音乐、舞蹈、舞台美术、文学、设计、影视等艺术因素综合在内,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听;同时,作为独立的艺术行为,在操作过程中,为了营造强烈的视听效果,现场的场景制作、灯光效果、道具、荧幕变换,到最后的烟花燃放等,制作者都试图通过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运用,带给观者以不同凡响的审美享受。透过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可以发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某些共通趋向。

一、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向

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通过团队的集体智慧,将杰克逊对艺术(主要是音乐、舞蹈)的理解以及他的艺术观念,以演唱会这一形式表现出来。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所透露出的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共同趋向,具体表现为:

(一)艺术发展的综合趋向走向深入

此处的“综合”是指,始自门类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门类艺术吸收其它门类艺术的形式元素来补充发展自己,形成新的风格,如文人画,以绘画为主体融合诗歌、书法、篆刻艺术元素,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在综合吸收各种门类艺术形式基础之上,又有新的门类艺术形成,是综合诸多门类艺术元素而形成的新的艺术门类,如戏曲艺术,综合了舞蹈、音乐、文学、美术、设计等门类艺术元素而形成的表演艺术;电影艺术,更是综合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戏剧、设计、摄影等在内。随着艺术史的演进发展,艺术门类越来越丰富,越到后来出现的门类艺术也就更多包含了其它门类艺术元素,艺术的综合趋向发展越来越明显。

相比古典艺术时期,当艺术史推进到现代阶段,这种综合趋向明显走向了深入。综合趋向的深入化发展具体表现为:(1)艺术表现中形式因素的突出。20世纪初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1]之后,苏珊·朗格开始提倡“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2]艺术即形式理论的提出,是两位艺术理论家对当时艺术发展走向的合理解读。二者的理论加深了形式主义美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使艺术形式成为现当代艺术表现中尤为注重的部分。艺术形式具有了独立的审美趣味,并且成为艺术表现的重点,门类艺术之间出现的形式上的相互借鉴也就更为频繁了。(2)居于主流地位的门类艺术所显现出的综合性特征。20世纪以来,电影电视艺术与设计艺术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艺术史的主流形态,这两种艺术是诸多门类艺术形式综合建构的。电影艺术是“音乐、画面、色彩、动作等综合建构的艺术,源远流长的多种艺术类型共同支撑着电影独特的镜像美感。”[4]设计艺术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门类艺术,设计艺术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我们生活的设计之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以这两种门类艺术为引领,现当代艺术的综合性趋向发展越来越明显。

(二)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日趋紧密

由古典步入到现代,艺术史的发展虽然仍遵循着自身的模式向前推进,但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社会化的深入,经济基础经过三次科学与技术革命的洗礼,已经与古典时期的状况产生了巨大差异。经济基础的剧变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转换,这种剧变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日益突显出来。艺术与影响自身发展的外部因素产生了相比古典时期更为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艺术与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有时技术甚至会侵占艺术表现的空间,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之一。

迈克尔·杰克逊德国汉堡演唱会,无疑就是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范例。开始时,舞台大屏幕运用动画技术展示迈克尔·杰克逊的巡演历程,紧接着燃放礼花唤起观众的激情;视角转至舞台,主角华丽出场,配合以极佳的声光电效果,加之舞台干冰的运用,塑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境界。从舞美设计,演员服装、舞台动作,到现场摄影镜头的转换,捕捉最佳视觉效果;再到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献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再如安东尼·卡梅隆的3D电影巨制《阿凡达》,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电影性”是“电影的叙事因素与影像因素的完美结合”[4],而此部电影最大的成就不是叙事因素与影像因素的完美结合,而是影像因素超越叙事因素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剧中大量运用的3D技术,带给观者以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获得观众的热烈欢迎。技术因素融入电影艺术,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与发展方向。

二、艺术的通俗化与城市生活

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深刻体现了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向。虽然当代艺术缺少了古典艺术时期的厚重感,但当代艺术的活力与激越却是前所未有的。艺术发展综合趋向的深入意味着艺术通俗化的发展,通过综合各种形式元素,艺术试图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吸引更广范围的人群。艺术的通俗化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范围,为艺术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接受群体的扩大使得受众以不可忽视的力量介入到艺术创作过程,成为艺术创作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更使得艺术创新与技术革新紧密联系起来,技术先进的区域总是引领艺术的时代走向,这就使得前卫艺术总是与现代城市生活不可分离。艺术的创新不再只依靠艺术本体内部发掘的可能因素,同时开始关注技术革新为艺术表现带来的广阔空间。

艺术的通俗化与通俗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类型中,通俗文化表现为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它以现代都市为中心,通过文化工业的产生、现代传媒的散播而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文化产品。”[5]艺术是深受文化影响的,通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发展必然出现通俗化的艺术形态,“现代文化中的高与低、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则表现为现代主义精英艺术、先锋艺术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5],也就是说,艺术通俗化的具体表现为受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影响艺术形态的盛行。这类艺术形态以现代都市为中心,靠近居民的消费生活,最佳代表莫过于好莱坞的电影和无所不在的广告,它们集现代社会的技术、文化、艺术、商业、传媒、产品制造为一体,通过机械复制和文化工业批量生产转化而成为流行的、大众的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重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的艺术方向中,现代文化中的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各种艺术流派和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之中,从而使西方的现代艺术又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重新建构了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关系,或者说通俗文化又在艺术中得到了新的阐释。这种新的关系、新的阐释表现为波普艺术”[5],波普艺术通过对当下流行文化中的文本、图像、物品和艺术符号的挪用,不改动原有对象的主要特征,然后通过拼贴、复制、并置、放大等手法,使日常生活中的流行文化在向艺术的转换中发生语义的畸变。由此我们可以认定,以电影艺术和设计艺术为主要艺术门类,波普艺术等大众型艺术为代表,成为艺术通俗化的主要表现形态。

阿瑟·C丹托在《普通物品的转化》一书中提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前卫艺术家所努力克服的两个界限:一是高级艺术与低俗艺术图像之间的界线,一是作为艺术品的物品与作为日常文化一部分的普通物品(但是后者在那时为止还没有被认为是艺术)之间的界线。[6]对这两个界线的克服,深刻体现了艺术发展的通俗化倾向,一方面艺术将流行文化引入自己的视域,另方面艺术努力拉近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同时,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把流行文化引入艺术,无疑是新一代艺术家们企图填平由现代主义艺术构建的日常生活与艺术的鸿沟”[5];欲填平日常生活与艺术的鸿沟,就必须以流行文化为中介,对艺术进行改造,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拉近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这里的“日常生活”特指现代城市生活。因为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生活也就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趋向。另外,由于艺术发展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只有在现代化的城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技术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才能更为明显的凸现出来。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向演化为艺术的通俗化与城市生活的互动关系,艺术的通俗化为现代城市带来了一个艺术化的世界。

三、城市生活的艺术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化工业大生产使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日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主流形态。艺术发展综合趋向的深入以及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艺术社会化(即通俗化)的程度逐步深入,艺术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精神愉悦与审美享受。现代的城市生活充溢着诸多的艺术行为,演唱会、艺术展、广告、工业设计等等,艺术以多维的形式进入到城市生活的每个角落,城市生活逐渐成为一个艺术化的生活。城市生活的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品质”所充满。[7]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大众身体与日常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另一方面是深入人类内心生活世界的美化。但在艺术通俗化的发展趋向之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更主要的表现为第一个方面。

大众身体与日常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主要是一种“物质的审美化”,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物品,几乎都经过了审美的改造,成为人们艺术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过审美创造的时装、首饰对人类身体的包装,到工业设计、工艺品和装饰品的“外在成品”存在,从室内装璜、城市建筑、都市规划的“空间结构”,再到包装、陈列和编辑图像的“视觉表象”,都体现出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关怀。同时,不仅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极其周遭环境都得到了根本的审美改观,而且,就连人自身,只能属于每个自己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并且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日程生活审美化加快了进程,大众可以将审美的态度直接引进现实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审美的泛化。审美的泛化同样影响到艺术创作,阿瑟·C丹托这样形容说:“艺术品不再需要多少技能来制作。它们不再需要艺术家——任何人都可以‘做’艺术品。绘画和雕塑按照传统所理解的,越来越不处于中心地位。在这种时代里任何事都是可以的。”[6]

(二)艺术创作由自我娱乐转向大众娱乐

王林提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首先是艺术资源的扩大,技艺性、形态化的现代艺术从精英状态中出走,艺术不再和生活对抗和公众对抗,而是立足于迅速变化的生活和公众之中,去反省生活并影响公众。”[5]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通俗化艺术与古典艺术时期的精英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发展,其主流形态表现为通俗化的大众艺术,而此类艺术所面向的对象主体是人民大众,不再是古典艺术时期艺术所面对的精英阶层,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开始消融,艺术由精英阶层的自我娱乐转向大众娱乐。

古典艺术时期,艺术的主流形态一般由宫廷和文人主导。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利用艺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艺术风格往往表现为威严、宏伟、严谨和理性。文人则自视清高,艺术创作多是抒发自己情感,只在文人阶层这一小圈子里流行,这种艺术的风格形态多优美、纤秀、高雅。宫廷艺术与精英艺术多是统治阶级的自我娱乐,在民间流行的通俗艺术,虽然一直存在,但在现代艺术阶段之前,尚未占据到艺术史的主流形态。进入到现代艺术阶段后,“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开始崩塌了”[7],由此,艺术也开始转向了大众娱乐。

由于大众对艺术行为的不断介入,“大众趣味(taste)将适于日常生活环境的各种精神气质图示用于正统艺术作品,因而进行了对艺术事物向生活事物的系统化约”[8],大众的审美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其实就是为说明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有意无意都会考虑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将会被哪种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所接受,在后现代语境下,大众审美成为艺术创作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这皆是因为现代艺术以娱乐大众为旨归。

(三)艺术发展的产业化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即收音机、留音机、电影的问世,这一现象的出现带来艺术形态的变化,歌唱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等艺术品不再是一次性存在,而是可以批量生产和储存的,使得这些艺术品共享化、大众化,提高艺术形态的社会知名度和地位,这些表明了西方艺术产业初现雏形。由此可见,艺术产业的出现促进了艺术品共享化、大众化,也就是艺术社会化的实现过程。“艺术产业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或部门的结合。”[8]艺术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是现代科技、工业、商业、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从前期的制作、宣传到最终舞台表演结束再到后期的艺术与商业运营,就是一个典型的艺术产业化过程。

一次成功的演唱会不仅仅取决于演唱会主角的出色演出,到场观众的数量、演唱会运营的收益、电视转播的数量等等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为了成为最为成功的演唱会,制作团队在演唱会开始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利用媒体造势以吸引众人眼球,以获得最佳的上座率;还有现场演出的电视直播,电视观众的收视率;现场演出要极尽华丽,每个细节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舞台美术、动作、音响、配乐、道具等等对众多元素进行借用;演唱会结束之后的碟片发型、纪念物品拍卖等,完全是一个产业化的经营过程。

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不仅仅是演唱会,艺术展览、电影首映、话剧音乐会策划宣传以及当下流行的选秀活动、明星制造、综艺节目等等都是艺术产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生活艺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城市生活、经济环境、文化传媒、技术发展建立了密切联系,艺术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既引导了艺术的时代走向,又建立了一个充溢艺术的生活世界。

结论

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作为现代城市生活艺术化的一个缩影,体现出艺术发展的通俗化趋向为现代城市生活带来的巨大改观。后现代语境下,从“最富有反叛的达达精神”的杜尚作品《泉》的展出开始,再到波普艺术的盛行,艺术与生活的边界逐渐被打破,艺术成为生活化的艺术,生活成为艺术化的生活。由此,城市生活开始了一个艺术化的阶段,艺术与现代城市生活的结合,一方面使得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维,使生活在工业文明之下的人们得到精神上“诗意的栖居”;另一方面,使得艺术的边界开始模糊,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开始混淆,类似古典艺术时期的经典作品很少出现,出现于现代生活之中的是大量泛美的艺术现成品。艺术的通俗化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还在继续,而我们对这一趋势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还需要作出深刻的思考。

(作者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书目

【1】(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页

【2】(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 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18页

【3】“艺术学”编委会.艺术研究:艺术与影像/范式与教育[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4】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4页

【5】(美)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M].王春辰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页,9页,13页,21页

【6】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1页,1页,5页

【7】(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J].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5.216页233页

【8】谢伦灿.艺术产业运营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3篇

摘要:创作、赏析、传播音乐等,都离不开现代传媒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传媒的产生与发展对我国当代音乐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篇文章通过对现代传媒的内在与相关专家学者所作的定义进行讨论,把现代传媒与音乐艺术中复杂的关系进行了清晰的分析与探讨,理清了其中的关系,着重对现代传媒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教育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现代传媒;音乐艺术;审美教育

一、现代传媒的深层意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现代传媒。它是在数据的传送过程中,从接收者到发送者,以因特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方式对文字,声音,图片,视频进行传送,它包含了传统报纸,广播,视频节目,图书,报刊等在内的多种多媒体传播方式的总称。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已逐渐普及,当代数字化媒体传播技术已经被我国媒体广泛应用,在我国传媒业已经展现出数字化的趋势来发展,即把传播和现代化数字技术融为一体,产生全新的数字化的传播技术,这种全新的传播技术的诞生,推动了以往传统的媒体行业向现代化的快速转变,这种现代化的传递方式被称为数字化媒体形态。

现代传媒其存在模式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它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与之前传统的媒体相比更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现在传媒把利用日新月异的技术作为其传播的主要方式,它不但可以使广大观众突破时间的限制,更可以非常大程度的提高信息获取方式的自由程度。除了这些以外,现代传媒它的传播模式是呈网状结构散开的,它极大的减少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限制,使接受信息的观众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宽度和深度都大大增加,而且他使得观众也成为信息的传递者,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现代传媒突破了时间空间以及传播的主体的限制,比传统传媒相比更具有开放的特点。

二、现代传媒的特点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现代传媒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甚至可以称之为瞬息万变,作为大学生,生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在感到庆幸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我们缺乏社会经验,而且对各种要五花八门的信息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以至于导致审美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而音乐----一门可以提高人类灵魂的课程,其审美教育日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大众传媒时代,各种音乐的主体都成为了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它不仅可以将大众传媒最基本的特性展示出来,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音乐审美教育进行二次的深层次的定位,可以深入推动音乐审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其创新发展。

在雷默的作品《音乐教育的哲学》中音乐审美教育得到表述,除了这些以外,雷默还把音乐当作一种艺术,让音乐审美教育成为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教育,在音乐审美教育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音樂审美教育在我国大学课堂中的到广泛应用,成为我国音乐高等教育的必修课,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现代传媒与音乐艺术的关系

当今时代是现代传媒的时代,音乐教育课程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人们广泛关注的课程,不管是民族还是通俗,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捧,在电视,网络中,音乐节目多如牛毛,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音乐在现代传媒为广泛基础下,音乐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潮流,现代传媒其本身所具有的传媒特性不但可以和审美教育融洽的生活,而且能够引导着大众审美教育朝着正能量发展,在新世纪全民创新的背景下不断进步。

但是全面来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代传媒在正能量的风向标下不乏一些三俗的内容,这会对音乐审美教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现阶段很多高校已经把音乐教育领域攻关的难题设为如何在现代传媒背景下促进音乐审美教育的正向优质发展。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除了这些以外,音乐审美教育不但是在开展音乐教育之前所必备的课程,也是其前提与核心,更是通过音乐表达传播情感的主要方式,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发现美,欣赏美并进行传播,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来实现对音乐的美得创造。

四、现代传媒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发展

在现代传媒产生的诸多的音乐评论,其中这些与教材相关的音乐评论可供音乐老师进行下载,或以QQ、微信、微博等各种方式发送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音乐有个大概了解。如音乐老师在专业音乐网站中下载的歌剧《图兰朵》,并把许多音乐家对《图兰朵》的评价一并下载,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诱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更好的培养音乐兴趣。但是现代传媒发展的速度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它发展迅速,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各种音乐信息更新速度加快,音乐审美教育中蕴含的审美理念也会被替换,因此,需要音乐教师充分了解现代传媒,下载最新的音乐审美信息,从根本上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的传媒化。如今在现代传媒时代,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体验,也因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所以需要用情感法来做音乐的审美教育。比如音乐教师将大众传媒所传播的音乐信息在课堂上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懂得对音乐审美的基本规律,也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信息的情感意境中进行运用,并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对抽象音乐的了解。现代传媒还具有传媒特性,音乐教师可以把这些特性通过各种设备,如媒体设备、音乐设备等发挥出来。

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素质和素养决定了音乐审美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因为音乐教师是整个音乐审美教育中的核心人物。因此,在当代的现代传媒时代下音乐教师要对大众传媒有全新认识,了解现代传媒对音乐教育的作用,然后将现代传媒的独特性与音乐审美教育进行融合,促使音乐教育能够在现代传媒的发展理念中得到创新发展。作为音乐教师,要及时关注着与音乐有关的东西,如音乐网站、音乐报纸、音乐电视节目等。

五、总结

从整体角度来看,音乐审美教育是最为主要的教育内容,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素养,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气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传媒背景下,需要积极增强媒介特性,尽量把现代传媒与音乐审美教育完美结合。音乐教师在音乐审美教育中要把大众传媒传播的各种音乐信息进行整理并将部分音乐网站的音乐传媒内容与音乐审美教育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音乐传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媒介意识需要增强音乐审美的媒介特性,让学生对现代传媒的音乐知识有所了解,在学生良好的音乐基础下进行审美体验。总的来说,在现在的现代传媒时代,音乐审美教育需要具备传媒性,学生也需要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和传媒观念,利用传媒的优势和音乐的优势进行结合,结合后才能更进一步发展音乐教育,学生也能因此感受到音乐审美所带来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倍雷,徐立伟 . 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J].文化学刊,2009,2.

[2]毛亚雄.大众传媒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研究[J].音乐时空,2014,3.

[3]肖萍.音乐审美教育思想的多元文化特性[J].音乐创作,2014,2.

[4]夏雷英.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5]覃江梅.“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6]谢嘉幸.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3.

[7]马梅玲.对多元文化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浅析[J].音乐时空,2014,22.

[8]党岱,杨丽.大众文化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流行音乐审美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2.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4篇

(一) 文化底蕴差, 专业基础不扎实, 学习态度不明确。

传统的艺术类专业考生不仅要参加高考, 而且有一部份地区要参加省的统考和校考, 还有一部份地区没有设置统考, 只是用校考的形式来筛选艺考生, 在高考成绩上线后和专业课合格后才能被相关院校录取, 并且在90年代当时独立设置艺术类的本科院校相对较少, 录取率比较低。任何东西都是稀缺的, 所以那个时候能上艺术类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识, 还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2018年, 在全国近3000所高校中, 已经有700多所高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 而且许多综合性民办大学也纷纷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学校的增多和艺术类考生增多, 是因为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艺术类专业高考录取时对文化成绩要求较低。因此很多学生觉得自己考不上本科不凡就去一些艺考培训机构突击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参加艺考, 把考艺术类的专业当成上大学的“捷径”。在这种情况下, 必然导致, 他们在高中阶段就认为文化课不重要, 轻视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没有真正的打下一个良好的文化底蕴的基础。

(二) 集体意识淡漠, 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每个艺考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高中就开始学习专业, 在外寄宿写生练画, 参加培训班和集体训练, 有一部份艺考生在入学前就有过相关的艺术工作经历, 接触社会较早。然而中学对于特长生的要求较低, 管理不够严格, 导致艺术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学习散漫、管理松散, 以及生活、学习上比较散漫, 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上大学后不受约束, 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 生活习惯懒散, 宿舍卫生较差, 经常性地违反学校规章制度。除此之外, 艺考生的集体观念较弱,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注重个体利益的实现, 没有奉献精神, 更不太注重团队合作, 甚至有些同学还会对表现突出者有抵触情绪, 反感学校的制度和老师的管理, 漠视集体活动, 也不愿付出太多时间, 觉得那些都不足以表现自我。

(三) 缺乏信仰, 虚荣心强, 家庭经济基础条件好, 工作有着落。

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一般学费普遍较高, 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比较富裕, 从小娇生惯养, 没有独立自主生活的经历, 遇到问题总是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而是直接求助父母, 依赖性大。这样的生活习惯, 直接导致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以个人喜好为标准衡量判断事物的好坏, 感性认识比较强, 还造成学生攀比心理。吃穿讲究品牌, 喜欢奢侈品, 过于追求物质生活。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职业规划, 只是沉迷于游戏与电视剧当中, 还有些学生认为在毕业的时候“父母会安排工作”, 只要在学校安安稳稳的拿到毕业证就可以。

二、新时代、新时期下高校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对策

(一) 发挥党团干部,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民办高校辅导员一个人要面对200多人, 首先在精力上消耗就很大。单凭辅导员一人之力, 怎么能管理好学生, 只能调动班级党员、班团干部积极性, 使其积极参与学生管理中来, 督促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首先, 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奖学金获得者和助学金获得者, 让他们在班级中起到做好领头羊的角色, 同时要求班委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 提倡和号召全班同学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从而达到正班风、促学风的目的。

(二) 发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两手抓作用。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队伍和政工队伍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管理学生日常事务的实施者。但是除辅导员以外, 专业课教师也起到关键作用。传媒艺术类专业课学习的特点是采取一对一授课或者小班集中制的教学形式, 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学生和教师之间感情普遍较好, 慢慢形成一种“师徒”关系。专业教师在把业务能力, 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 也可以将正确的“三观”、思维方法和思想作风传授给学生。因此, 专业教师的言行举止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三) 依托校园社团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民办高校应以“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赛教结合, 全面发展”的理念, 举办一些大型比赛和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比赛中活动中获得知识。传媒类学生思想活跃, 创造能力强, 在组织校园活动等方面是他们的强项。

例如:通过“外语辩论赛”、“主持人大赛”、“微电影”、“话剧戏剧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和竞赛,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在活动中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表现力。还可以通过廉政教育书画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中华经典诵读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把思想性和专业性相结合, 将民族精神与传统道德内化为传媒艺术类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 创造思政教育“第二课堂”。这样一来, 既可以适应学生多元文化的需求, 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时候, 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更可以通过主动的参与过程, 进行自我教育。

由于传媒艺术类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特点, 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这样既可以使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和实践, 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以不同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民办高校传媒艺术类专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学生的专业优势出发, 与电影博物馆、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展合作, 积极开拓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另外,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应该成为传媒艺术类学生发挥专业优势, 为基层、农村文化发展贡献力量。深入的社会实践, 不仅对学生的艺术创作有利, 而且也能够让他们深入了解社会, 提升自身服务社会的思想觉悟, 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对接。

(四)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教育, 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

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其特点是虚拟性、开放性、自由度大, 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网络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但也增加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我们应该根据“趋利避害, 充分利用, 加强管理”的原则, 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这个阵地, 牢牢掌握网络的主动权。传媒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很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 民办高校在优化学校网络设施的基础上净化网络环境, 采取技术手段对网络线路、流量信息进行监控, 创造一个洁净的校园网络环境。与此同时, 学校网站可以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 从而引导学生关心学校和自身的发展。

(五)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近年来, 高校学生因患有抑郁症、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而且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案件上升率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已经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重视。在这一群体中, 艺术类学生又是那么一个特殊群体, 再加上他们感性、情感丰富、情绪不稳定、容易受挫, 缺乏勇于面对和担当的勇气和决心等特点, 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时容易叛逆和产生偏激的思想。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 民办高校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来监控和辅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比如:定期对传媒艺术类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普查,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咨询, 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谈心,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提高承受力和抗压力。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 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建设朝综合类大学的不断发展和受影视电视剧、演艺娱乐节目的影响, 以及新媒体和手机功能技术的普及, 演员、主持人、新媒体主播和编剧等传媒类职业孕育而生, 并且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也在不断提高。各类综合性公办大学和民办高校普遍认为传媒类专业是学科未来发展的新动向和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之一, 于是竞相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等传媒类专业, 并且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指标都呈现逐年递增现象。可是, 在民办高校中学习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因学习背景、学习经历、学习成绩与未来职业发展等原因, 较之普通文理科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 再加上他们张扬个性、自我意识强烈、思维敏捷的专业特点, 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者面临的一项新的挑战, 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传媒,艺术类,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 谭成才, 杨浩博, 民办高校影视艺术类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探析[J], 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 .

[2] 杨水英.浅论民办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前沿, 2008 (2) .

[3] 丁嫣, 张瑞荣.民办高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1) .

[4] 杨海燕.浅议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9) :259-260.

[5] 张凡, 宁芙儿.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J].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 (6) :189.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自传播学引入中国,本土传播研究领域在方法论维度上就出现了渐进但清晰的分野,从新闻学质化的、定性分析逐渐走向传播学经验的、定量分析的潮流,后者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一直为后起的学术群体趋之若鹜。近年来,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两种取向的学术实践表现出极高的理论阐释力,厚重的历史积淀,以及对人的关怀。对当下热点、焦点的传媒现象,诸如抗战剧泛滥、歌唱选秀铺天盖地、纸媒衰落等,都可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展开学术考察。

【关键词】传媒热点 传播学 文化研究

传播学传入我国后,为本土学术领域带来了新鲜空气,在方法论上的影响即从质化的定性分析转向经验的定量研究。华人学者赵月枝认为:“在当前中国传播学界中,市场自由主义成为主流的话语,传媒经济学成为热点,定量方法受到推崇。”①不过,其他传播研究也在努力生长,以突破美式主流传播学的遮蔽与压制。政治经济学取向的批判理论,赋予学术研究以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视角,提供了不同于数据和图表的知识生产模式,揭示了许多传媒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动因。而由英国缘起的文化研究学派,更把我们从单纯效果研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学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随着我国大众媒介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出现纷繁的传媒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从老生常谈的记者职业伦理、媒介审判到愈演愈烈的抗战剧泛滥、选秀节目铺天盖地等新的热点现象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些探讨不仅可以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或批判研究的视角切入,也能从文化研究方法论中寻找到学术进路。

一、抗战神剧与非理性民族主义

南方周末《“爱国者”的生死论战》和《砸车者蔡洋生存碎片》两篇报道,记述了中日钓鱼岛争端期间,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情绪导致的暴力行为。报道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施暴者看“抗日剧”的经历。近年来,一些电视剧打着“主旋律”的旗号,以娱乐化的方式消费历史,导致“手撕鬼子”等离奇场景的出现,对国难极度不尊重。媒体探访横店影视基地发现一年“杀”七亿鬼子,近五十个剧组同时在打鬼子。许多人认为,这样的剧目无法教会人们正视历史,反而导致了盲目仇恨。

电视学术圈为此进行了相关研讨,有学者认为,抗战剧是对历史的商业置换,历史作为一种他者的存在,为了适应并不宽松的电视剧审查尺度而进行适者生存的调整,在一条安全的、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路径上实现利润最大化。还有学者认为,抗战剧、谍战剧之所以走红,还是和植根于民间的红色文化传统有关,也与6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它是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旋律,补充国家政权合法性资源的尝试。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应从电视暴力的角度加以研究。笔者认为,即使是文化研究,也不排斥实证的、经验的研究资料,要考察抗战剧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还是应该从霍尔的理论出发,尤其是受众的解码方式,认为抗战剧引发了观众非理性爱国行为的简单结论应予以民族志方法的检视。

在文化产品多样化的今天,主旋律电视剧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与爱国情怀,这本身就存疑问,不同地域、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性别的受众在接收同一种信息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码方式。笔者曾观察到,一个上海普通退休工人,高中文化程度,在观看谍战剧时,津津有味地融入到了紧张激烈的情节中,但节目结束后如此评价:“现在(当官的)不是和以前一样的么?”一个家庭主妇,每晚陪丈夫观看抗战剧时,总是会感叹地下党员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并为之感动。但节目结束后的日常生活中,因为物价上涨,新闻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房贷还有十几年要还,牢骚满腹,并没有因这类节目增加了爱国情怀。

因此,在变量多元化的情况下,导致暴力爱国行为的因素是多样的,孰为因,孰为果的因果关系也是复杂的,只有通过对受众日常行为的“深描”,发掘背后的文化逻辑和其他影响因素,才能理解非理性民族主义的来源。比如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了解多少;以及收入情况等变量。

二、爱“哭”的选秀节目

在各地卫视相继引进了国外版权的选秀节目后,电视娱乐版块成了“中国X声音”的天下,达人秀、好声音、梦之声、天籁之声等,形式大同小异,虽然其主干部分是唱歌,但选手上场之后的必备动作就是哭,哭诉凄惨的童年、破碎的家庭、离世的亲人、糟糕的境遇,明星嘉宾也飙泪以回应。可以说,“哭”的部分成了该类节目主要的卖点。他/她同时还会谈起自己的“梦想”,即通过竞争,在更高舞台上放歌,靠出名以改善自己的境遇。

参赛者在哭的时候,本身已被“演员化”了,以自己无偿的泪水和曝光隐私遭遇为电视媒体无私地提供收视保证,而导致自己遭此境遇的原因已然不重要。选秀节目把“梦想”简化为在电视上放歌一曲,一夜成名,与参赛者达成了某种共谋,为其提供成名的机会,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丰厚的利润。

国家正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纵观这些选秀娱乐节目,其实只有唱歌和跳舞两种艺术形式。两种艺术形式垄断了电视娱乐节目,这究竟是文化繁荣还是文化凋敝值得探讨。大量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应有的传播渠道,传承乏力。而作为公共资源的电视频道则在走向市场化的浪潮中被资本力量所左右,提供单调但利润可观的文化娱乐产品,营造了一种虚假的繁荣。

从参赛者哭的行为着手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话语分析即是一种可取的研究进路,为什么哭?哭的程度怎样?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和怎样的社会现象有关?背后有什么样的深层根源?嘉宾、主持人怎样回应?当事人的叙事话语是否有规律可循?嘉宾的回应是否也有模式化的痕迹?这些模式是如何形成并固化的?是男性哭的多还是女性多?都可以做深度挖掘。此外,各种另类行为也可以被纳入考察范畴,如歇斯底里、搞怪、奇装异服、伪娘、中性等,这些行为呈现出怎样的文化意义?普通人在面对聚光灯时如何展现自己?选秀舞台本身作为一种情境,如何影响参赛者的认知、表现和心理状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受众的媒介素养。

三、纸媒衰落真的全是新媒体惹的祸?

在对纸媒衰落的研究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开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在缺乏经验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的情况下,把纸媒的衰落直接归咎于新媒体本身就被一些国外研究所否定。至少,媒介使用习惯,对新闻的不同需求,甚至文化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媒介的更替和兴衰。②

在逐渐市场化、娱乐化的中国媒介大生态的影响下,受众对于传统严肃新闻的兴趣在不断减弱,而以新闻立身的报纸不可能像电视那样靠娱乐节目来创收,因此报纸正在失去读者。从一些国家连年走低的大选投票率可以看出,政治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退居到了非常次要的地位,而承载大量严肃新闻的报纸随之一起被人们抛弃也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认为,靠新闻专业主义、翔实的调查性报道、可靠的评论就能挽回读者,未免一厢情愿,高估了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与兴趣。

结合本土情境来讨论,并不鼓励独立思考能力和公共精神的基础教育传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事不关己写在人们的脸上,培养娴熟而迅速的解题技巧是中小学教育的全部。从高考作文题也能看出,教育并没有鼓励人们就公共事务发言的传统和哲学思考的能力,而是推崇词藻华丽而空洞无物的描绘。很难期待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众会对严肃新闻有需求,知识都是从电子屏幕上获取的,但都是简洁、动态的图片式信息输入,无法形成有效思考,在阅读一张报纸时,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

对年轻媒介受众的焦点访谈或民族志研究会是十分有效的,可以考察除新媒体外许多其他影响纸媒衰落的因素。如阅读习惯、关心的议题、闲暇时间的使用、零用钱的流向、父母的媒介使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甚至文理科生的差别都可以纳入研究。新媒体仅是影响因素之一。早有前人研究发现,上网的人也许比不上网的人更多地读报纸;纸媒的公信力还是大大高于网络;有良好读书习惯的人也会有读报习惯,而从不读书的人也不会读报纸。这些因素都否定了媒介更替维度上的技术决定论。

本土学者总会罗列一些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数字,比如广告收入、移动终端数量、社交媒体用户等。相反则是纸媒广告缩水,发行量下降,印刷厂倒闭的消息。将两个现象置于一起,的确很有对比效果,却很难得出A直接导致B的结论。我们反对去历史化、去语境化的表面推理,呼唤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照,如莫利式的家庭收视行为的刻画,或许我们会发现A导致了C,而C才是导致B的原因。

结语

我国本土传媒热点现象还有很多,全球化时代的本土传播不仅从实践上也从学术上与外界发生了勾连。但飘洋过海的“西学”是建立在其意识形态和传媒实践土壤上的,以自由民主为前提的媒介研究假定了平等自由的媒介使用,效果研究就是唯一奉为真理的学术,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即为定量的、实证的经验研究。而中国的媒介生态从“喉舌论”到“事业管理,企业经营”,再到集团化、资本化运营,经历了非常大的体制变动。如果全盘接受美式主流传播研究的学术意识形态,无人再会关心公共利益,民众的传播权利,文化自主性和多元化等问题,而纷纷进入效果和行政研究的彀中,沦为毫无学科主体性和学术公共性的利益工具。

因此,必须呼唤多样化的传播研究方法与视角,特别是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为批判理论的新继承者崛起之时,作为传播研究的另一重要流派的文化研究也应站出来,提供关于中国大众文化、受众解码、家庭收视行为、新媒体和媒介生态的理论阐释,这对于丰富中国的传播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理解中国传媒现象,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①赵月枝、吕新雨,《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传播与社会学刊》,2 010(12)

②Richard van der Wurff(2011): Are News Media Substitutes?Gratifications, Contents,and Uses,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24:3,139-157

(作者:均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实习编辑:罗海霞

责编:姚少宝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6篇

互联网时代,人们无时无刻都在受信息传播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受众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更具瞬时性和广泛性。受众通过新的传播载体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这种碎片式、快餐式的传播方式不断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新旧媒体的不断融合,对于传媒的道德要求应该更高。客观而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更容易引发传媒道德失范。鉴于此,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彭颜红的新著《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治理研究》作了专门论述。

《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治理研究》于2018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当代大众传媒的道德失范现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各种表现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加强大众传媒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该书涉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是跨学科的研究成果。该书文笔流畅,写作风格典雅,运用活泼的文字阐述深刻的理论研究成果,让读者在充分接受新信息的同时获得理论提升。可以说,该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适合众多读者阅读。

该著作列举了传媒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如有偿新闻、虚假报道、恶意炒作、传媒偏见、低俗报道、网络失范等等,这些都严重违背、破坏和侵犯了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大众传媒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该书还探讨了这些问题对社会生活不同领域造成的危害,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四个机制着手,提出了有效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当前,尽管研究大众传媒的道德失范及其治理对策非常必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整。具体而言,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性,提示积极的大众传媒应坚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而对于为何存在道德失范、如何提升大众传媒道德水平、如何促进传媒和传媒人恪守传媒道德规范、如何治理传媒道德失范等问题,却鲜有论及,但这又恰恰是目前从理论到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有效的研究能促进大众传播的良性循环和正向强势作用的发挥。对此,该书做出了有益尝试,这一尝试具有一定新意,也具有一定难度。

首先,该书对如下问题的研究有创新性的突破:一是对大众传播在不同领域的道德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弥补了目前只对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等展开深入研究,而对大众传播活动道德影响研究的缺失。二是提出“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是个综合工程”的新观点。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特有的一部分,有效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应在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实施,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最大合力,力争达到最佳治理效果,而不能只强调从某一方面去严格治理。如果没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治理成果很快会被一些负面因素消解。当今身处信息社会的人们获取权威信息的方式除了最原始的口耳相传以外,依然主要依靠大众传媒,如果大众传媒经常发布虚假消息,这对受众造成的伤害是相当大的。当前,社会各界都在呼吁治理虚假新闻,各有关部门也在竭尽所能积极治理和预防,这些行动并不是孤立的,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是一个综合工程,要有效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必须树立全局意识,要全盘考虑、综合实施,不能只在行业内部开展整顿。三是提出“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要完善四个机制”的新措施。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要求大众传媒在严格自律的同时还应结合强力有效的他律,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职能,联合采用大众传媒道德维护机制、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预警机制、大众传媒道德立体化管理机制和大众传媒道德刚性监督机制,这四个机制都要高度重视系统运作,不能有任何偏颇。可以说,提出“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要完善四个机制”,是该书比较重要的一个创新点。

其次,该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创新之处。现有的关于大众传媒道德规范比较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如陈力丹的《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张咏华的《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等,但专门规约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现象比较研究的成果还没有面世。彭颜红的新著《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治理研究》則在这方面作出了应有努力和贡献。该书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而是采取全球化视野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对主流大众传媒的道德失范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所进行的比较性研究涉及国内外大众传媒道德规范中对失范行为的规约、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的传媒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国内外利用大众传媒所开展的道德教育和传媒道德建设。目前,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和修订了大众传媒的行业道德规范。但是,各国之间关于大众传媒道德规范的交流还不够,大多数国家只关注本国,仅根据本国情况制定道德规范。然而全球化的浪潮使信息正在跨越国界迅捷地传播着,因此,对各国大众传媒道德规范进行比较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应用范围来说,该书对新闻工作从业者具有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价值和实践操作价值。作者在书中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职业伦理观。该书对相关行业领导也能有一定参考作用。相关行业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必定要经过艰辛的思索和实践考察。该书收集的数据、案例等,可以给予领导有效参考借鉴,为领导作出更加正确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启示。该书也可以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传播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籍和学生辅助学习资料。该书的理论阐述有助于教师更系统、更有效地梳理相关理论,从而提升教学的理论性,将该书介绍的海量实践素材用于教学过程能增强教学的渗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该书对广大受众也是相当有阅读价值的。当今世界,广大受众必须有较强的传媒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传媒道德失范而受到的伤害,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传媒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捷。

总体而言,该书具有自身的明显特色:第一,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展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研究。第二,资料丰富,案例生动,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文献资料涉及相关的诸多方面。第三,理论基础扎实,灵活运用了多种学科作为研究的学科依据。第四,观点新颖、主题集中、层次清晰、信息量大、文笔流畅。

此书,你值得拥有!

[责任编辑:李利林]

上一篇:卫生监督工作意见范文下一篇:收费员试用期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