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范文

2024-02-0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唯物史观之间有内在的理论渊源关系,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继承;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时它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解决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新境界。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贯穿着极为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它从社会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科学的回答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人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些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毫不动摇的加以推进,让发展变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是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解决现实实践问题的新境界,从而实现了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创造性结合。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他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没有人,便没有社会。唯物史观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即在某种具体的、物质的、社会历史的条件下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高目标。他明确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

3.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揭示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进行分析的时候,引入了生物学中的有机体概念,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认为有机体经历了从少数简单形态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结构,概括起来说,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发展规律,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推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4.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的新认识。唯物史观论述了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唯物史观还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唯物史观还探讨了正确处理和解决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理论与途径。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2]。上述观点实际上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要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新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最终形成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已经开始考虑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等发展问题,并且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开始考虑怎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实行什么方针等有关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曲折探索。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发展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篇著作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触及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后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对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1958年,他又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源头。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审慎的科学态度,领导党和人民,果断地提出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响亮地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有步骤地开展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的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同时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多次告诫人们,要尊重经济规律,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理论处处闪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體,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强调,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提出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观点。他指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这些来自于实践的理论成果,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指明了方向。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同时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唯物史观的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不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而且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发展观理论的一大贡献,是当今世界最合理、最科学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责任编辑 王玉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 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 。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论文格式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 参考文献:

《哲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传统中国画教学中,色彩是必修课,而色彩的观念性、象征性、哲学性意蕴成为传统中国画审美的重要内涵。色彩本身具有多样性表现,挖掘传统中国画色彩的精神内涵,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情感旨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着重探析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内涵,并从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形式美、色彩的情感等方面,来探析色彩教学的内涵传达。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色彩内涵;审美意蕴

传统中国画创作中,用色是展现画家精神旨趣的重要内容。传统中国画的色彩搭配非常讲究,而不同的色彩所呈现的绘画形式美学以及所蕴藏的情感价值也是不同的。色彩的运用是传统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彰显中国画独特匠心与魅力。学习中国画,色彩教育至关重要,如何将色彩运用融入到中国画实践中,就需要从色彩的精神内涵挖掘上来梳理其审美意蕴,促进学生掌握中国画的色彩技巧,提升中国画绘画水平。

一、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的精神内涵

总体而言,对于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运用体现了东方哲学意蕴,尤其是在壁画、漆画、花鸟画、重彩人物及山水画中,对色彩的表现与审美更具特色。

(一)对儒家思想的体现

梳理传统中国画中的色彩意蕴,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儒家提出的“礼”,作为社会认同价值,不仅是孔子“不越规矩”的一生写照,也在于从“礼”的践行中表达言行一致的秩序理念。传统中国画中的色彩是基本元素,而儒家将色彩与尊卑、贵贱、等级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秩序。如“青、赤、白、黑、黄”为正色,而“绿、碧、红、紫、骝黄”为间色。《论语》中提出“恶紫之夺朱也”,将紫色与红色不能并论,体现了色彩之间也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同样,儒家思想对色彩的定级,崇尚色彩的主次、秩序,突出五色与其他间色的和谐关系,必然对传统中国画在用色方法上带来更多的要求。

(二)对老庄道家思想的体现

老庄道家思想与其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老子提出“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这些都是“罪恶的人”造成的。所以,从老庄道学思想来看,人与自然本身是和谐的,只是人的欲望、恶行破坏了天人合一的秩序。庄子也提出,人的欲望要顺应自然的实际,要从“无为”中来顺受自然,才能成就一切。由此,对于传统中国绘画中的色彩,其运用首先要服务于人的精神表达,而非单纯的视觉审美。道家思想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使用,不求艳丽夺目,而主张返璞归真,追求寂静沉稳,突显朴素之风。如在五色体系中,老子推崇黑白,将黑白视为色彩的本源。尽管大自然的色彩是丰富的,而对于大美,唯有朴素能够与之争美。后世对老庄道学思想的继承,也讲究“无”即是“道”,對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带向了自由表达心灵境界的时代,尤其是在传统山水画中,水墨样式成为中国画的色彩审美理想。

(三)对佛教思想的体现

自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以来,其在中国画色彩审美中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佛教中对青色、绿色的大量使用,与儒家思想是悖立的,但其佛教思想与儒家的并立,使其对后世传统绘画带来更为多元的色彩认知。我们从汉代的帛画、陶器等绘画中不难看出,黑、白、红、黄、金为主要暖色调,而南北朝以后,佛教壁画开始大量运用蓝色、绿色,特别是在色彩表现的绚烂上,更是盛极一时。当然,佛教思想所带来的传统绘画的技法,敷色的方法多用平涂,对色彩浓淡过渡不讲究,以色彩的明暗变化来突显立体感,更受到传统中国画的借鉴和接受。

(四)对禅宗思想的体现

除了儒家、老庄、佛教思想外,禅宗文化在唐代发展至巅峰,后续年代也是流传深远。禅宗精神讲究“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对传统中国画绘画而言,反对森严的戒律,倡导顿悟、修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传统文人画的影响更是深刻。传统中国画画家们,往往让精神逃离喧嚣,让精神沉静于山水意境中,在内心宁静中寻找绘画的永恒形式与表现。因此,禅宗思想对文人画的色彩审美带来的冲击是最直接的。如文人画喜黑白,追求朴素、静穆,抛却艳丽与华彩。

二、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审美意蕴

(一)传统中国画色彩的情感意蕴

在传统中国画创作中,色彩除了呈现作品的颜色变化外,更多的是融入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也让欣赏者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色彩作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表现载体,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情感意义。生活中的色彩是多样的,色彩本身与画家的情感是相通的。如对于灰色,可以传递忧郁的心态,多用于表达内心苦闷、怅惘的情绪;如对于黄色、橙色以及红色,作为暖色调,其多反映了画家积极的心态。可见,在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体系中,情感表达是其重要表现方式。无论是研究传统中国画还是创作中国画,对于色彩语言的表现,更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墨分五色”,来挖掘色彩的丰富意境。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笔墨是重要表现手段,也是洞悉画家思想情感的重要内容。不过,对于中国画中的色彩,并非日常生活中的色彩,而是具有广义性的色彩。如黑与白都是重要的色彩,也是画家应用最广泛的色彩表现手段。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运墨而五色具”,虽然后世对该“五色”提出了不同理解,但对墨色的运用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义却是一致的。

(二)传统中国画色彩的意象意蕴

在传统中国画创作中,意象是藏于形的本质内涵。在艺术创作领域,意象是创作主体对客体的感受与理解,也是其在创作实践中表达的某种精神旨趣或主观意念。意象作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表现特色,往往也通过色彩的应用来实现。很多画家在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中,融入了丰富的主观意象,来展现作品自身的意象美。色彩是可以变化的,不同色彩的变化表达了创作者内心的主观想法。我们从色彩本身的意义来延伸对色彩的丰富理解,再通过作品的色彩来挖掘所要表达的意象内容。可以说,意象是色彩运用的重要目标,也让色彩更加有意义,而非单纯的色彩本身。意象升华了色彩,也让传统中国画的意义更为深远。我们研究传统中国画,往往从意象写生与古代绘画中发现色彩的丰富寓意。古人读书破万卷,行走万里路,其对大自然的理解与对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实践,都将之融入到内心,并付诸于绘画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画家所看到的物象与所想到的意象进行融合,才能达到“物我合一”的艺术创作境界,才能将绘画与画家的感受,对景物的理解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在意象创作实践中,画家的创作过程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意象内涵,从而借助于色彩的意象来创造中国画的意蕴格局。

(三)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节奏意蕴

色彩的节奏美是色彩艺术形式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在传统中国画中,敷色、烘染过程需要强调色彩疏密、粗细、浓淡的变化,而这些色彩创作手法,给传统中国画赋予了丰富而多变的节奏意蕴。同样,在单一的墨色体系中,利用墨色深浅变化,来弥补单一色彩的视觉形式,恰恰能够让欣赏者从中感受到视觉愉悦。事实上,每个欣赏者在面对色彩变化时,都能够感受到节奏感,而节奏感于人的视觉审美,又是通过色彩的色差、线条变化来实现。对于静态的绘画作品,色彩明暗的变化、线条的曲直都反映了色彩节奏之美,这也是构成中国画传统形式美感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如在《唐人宫乐图》中的人物绘画中,不同女性人物在形象上的变化,都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刻画妃嫔的行为举止,有的行酒令,有的吹乐助兴,从她们的面部神态上可以看出陶醉于声乐中的恬淡与释然。这些细节的实现,就是从红、白、黑、褐等色调的合理运用来实现,也给欣赏者如痴如醉的色彩节奏感。再看《千里江上图》中的江水、群山,这些自然景观在刻画中,王希孟选用大青绿色调,也让整幅作品壮观雄伟,动感十足。也就是说,在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的节奏本身是有规律的,就好比人的呼吸、昼夜更替一样。同样,在欣赏传统中国画时,也会随着人的内在心境变化,对色彩节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清代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残荷、怪石,空白也是一种色彩节奏的运用表现。在欣赏过程中,怪石往往被置于左下方,而旁边呈现石榴树,树上有鸟,鸟有大小高矮之分,使得整幅画面趣味横生,浑然天成。色彩在疏密相间、浓淡相宜中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情境。

三、传统中国画色彩内涵的审美传达

(一)从色彩视觉性上把握色彩精神内涵的传达

视觉是观察事物的一种感觉,人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形成对物象色彩的呈现。在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的地位独具特色,而色彩视觉性把握,就需要从色彩精神内涵的挖掘中来体验,来感知。欣赏传统中国画,色彩视觉所蕴涵的丰富精神内涵,可以从作品的审美意蕴中来感受。如借助于传统中国画中所表达的物象,来分析画家的精神意旨。墨竹、墨兰、墨梅、墨菊,本身黑白水墨样式,能够表达出画家的人格精神,追求高洁、超逸的精神寄托。在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往往借助于创作题材来表达理想人格与心态,他们在选题、绘画、色彩语言的运用中,将作品与人格特质相融合。如青、赤、白、黑、黄五色观念中的儒学思想,就是通过以情运色手法来展现色彩视觉特性,关注色彩的精神内涵与象征意义。

(二)从色彩实践与表现上来传达色彩的审美精神

依托传统中国画对色彩精神内涵的挖掘,在展现色彩的审美意蕴上,要强调对色彩精神内涵的梳理,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意蕴,传达色彩内涵上,要立足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从创作实践中来学习传统绘画的色彩方法。当然,对于传统中国画创作中的色彩表现,首先要从模仿中来学习,之后,要融入对作品的理解,对创作对象的艺术表现力,在把握中国画色彩精神内涵基础上,融入绘画技巧的创新,提升色彩的审美精神。如在对黑与白的运用中,黑又为实,白又为虚,虚实相生而传达出至简至朴的色彩意蕴。潘天寿提出“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

(三)创新色彩教学方法,强调色彩思维的养成

探究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内涵与审美意蕴,需要从传统的色彩教学中,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要引导学生挖掘对色彩的深层意蕴的理解。通过对色彩色相、纯度、补色、面积、明暗、冷暖的對比运用,来分析其规律和特性,展现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审美意义。

四、结语

如果说线条是中国画之骨,那么色彩便是中国画之肉,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以珍贵的矿石及动植物的提取液为原料,色相纯正明丽,最具表现力,也是传统中国画营造画面意境、传达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表现方法,把握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精神,合理运用色彩,寄托情感与意蕴,营造丰富多彩的色彩感情世界,是当今中国画创作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希.传统中国画艺术的色彩美学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1).

[2]孟和乌力吉.浅谈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J].科技资讯. 2015,(02).

[3]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与体育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完成旧思想观念向新观念的转变。对我国的能源优势极力发挥, 且井然有序, 在我国的资源开发利用发面进行对资料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节约, 按照高标准, 严要求进行对现有资源的节约发展。尽量建立以省水省地作为中心的节约资源生产体制, 运输方面尽量做到省时省力, 并且根据适度的消费观念, 建立起以节约为中心主题的生活服务体系。我国如今的社会, 对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不是很到位, 以至于现今我国公民对于生态平衡的保护意识不够强, 对环境保护的思想也比较落后。对新型观念进行传播和思想观念上的不断进步, 以达到国家的持续发展的同时, 对资源的节约使用也要对每一位公民根深蒂固。

2 合理利用能源, 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要合理的运用各项技术, 发挥其强大作用, 实现要完成的目标。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上, 要建立基于网络和数字理念的平台, 以达到对生态平衡以及资源保护的目的, 合理运用平台信息技术去认识自然中的人文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将知识作为基础, 依据相关决策, 和一些技术上的支持, 来完成对公民思想观念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整改。根据资源的创新、对环境做出的各类优化技术, 结合品牌化以及细化技术使加工业更加的能源清洁化也更具备工业多样化等优势。将网络式的运输方式发扬, 使发展中的运输渠道更具备信息化和数字化, 将知识进行普及, 在公民中达成共识, 使公民意识到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提高公民的参与性以及对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3 完善法律法规

20世纪70年代至今, 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例, 也对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方面的法规进行了大范围的实施, 已经在社会上初步形成了资源环境的法律体系, 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但是有些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有些并不能满足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一些法律法规还需不断的进行整改以及完善, 逐步将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以及其相关明文规定进行完善, 使其健全。另外对公民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省的知识要进行宣传, 对于制定的法律法规要严格的执行, 依法处置, 秉公处理, 及时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对资源的保护建立具备实施性的奖惩制度, 使其对资源破坏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使每个公民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大意义, 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

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地球是一个可以让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很多因素所组成的复合体, 而人来在其中具有相互性, 人与人之间是互相依赖的。在全球的各国对大自然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 要拥有对周围的环境不破坏, 对生态的平衡继续保持的态度。因此, 全球各国应该对每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及时的制止和处理, 对湖泊、河流、土地等资源要有所保护措施, 保证其不受污染,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谴责, 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 各国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 对地球上的有限资源做到合理开发利用, 拓展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向国内引入其先进思想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 以推动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导下, 我国逐步走向了可持续性的发展路线, 而可持续发展就是以马哲作为基础, 增强公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的意识, 从小做起, 来保护全球的有限资源。通过以上提出的策略, 对相应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以求跟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并且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更健康全面的发展。

摘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发展道路的必然之路, 也是中国发展形式的实质所在。但是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美好, 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此, 文本对马哲指引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做了探究。

关键词:马哲,中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庆明.中国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报告会在京召开[J].石油石化节能, 2016, 6 (6) :20-2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动力,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民族的血脉,它给予了人民充实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就在中华民族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被创造了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迈出了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辉煌历程。实践证明,中国梦的实现,发展民族先进文化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原则、以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为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伴随着马克思主義的中国化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的革命开启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在文化建设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方向的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科学理论上的提炼和升华,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此也向前一步步推进。目前,我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党面临着一把“双刃剑”,有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面临着风险挑战,这些使得我国必须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让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内涵精神,集思广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一、理解认识“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不是党中央心血来潮喊出来的口号,而是依托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反应,以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梦”。

中国梦为我们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我们通过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来实现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梦是一个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理想。中国梦是可以实现的伟大梦想,团结就是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凝聚全民族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也显示了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创造性改变,用简单的“中国梦”三个字高度归纳概括我党今后实际行动的指南,更加体现了它的中国化特征;中国梦是口号,是标杆,它的提出让我们的社会意识到当前社会的不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中国梦为我国今后的改革创新发展树立了伟大的精神旗帜。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通俗的讲就是我国56个民族,13亿人民团结努力,拼搏向前,共同坚守过上更好生活的理想,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每个人都有追求和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梦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前进方向,这种认识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追求的结果,是继往开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与我国现在提出的“中国梦”其实是内在契合的。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必然需要。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到如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都一步步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反映了党领导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提出的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鼓励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努力、攻坚克难,才能够在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要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实现中国化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从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其深刻的必要性:第一,二者的结合是解决中国面临当前现实问题的需要;第二,二者的结合是中国人健全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三,二者的结合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四,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转向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文化问题上,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依据。一方面,二者虽有差异但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冲突,两者在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及社会理想等方面,都具有相通性;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悟性思维、主体修养论及人生哲学都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贯通

1.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实现其民族化能更容易被普遍民众迅速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灵活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优秀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其能够在新时期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达到新的历史高度,让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中国化,越来越具备群众的活力,得到广泛共识。

2.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改造

中国传统文化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传统文化需要汲取新鲜血液,实现现代化转型。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改造,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克服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大力倡导民族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文化。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立足于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它具有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四)实现“中国梦”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不仅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意志情怀,更昭示着中华民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崇高理想,它为正在前进中的中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任务及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实现中国梦是要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成果,为回答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过程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当前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梦”,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影响

(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

过去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过去中国的社会文化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会存在着缺点和不足,所以需要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扬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一定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其中包括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转型问题上,“全盘西化”是行不通的。当下,“中体西用”、“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已被大胆提出,文化转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是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产生出的理论体系,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人依托小农经济,在生产生活中对过去经验的归纳和总结,是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的科学,更加的丰富,因此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能更好的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定社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社会时期的文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实现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国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又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相应的文化载体,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和现实基础。“中国梦”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的理论贡献,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需要一个交流融和的时代价值需求,需要其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梦”恰好就是这个融和的时代价值需求和最佳成果。“中国梦”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更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参考文献:

[1]任培秦,杜涛.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关系,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2]乔湘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求索,2005年9月.

[3]丁云,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

[4]张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促进叶攀登,2011年03期.

[5]本刊编辑部.“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纪要叶文化纵横,2011年03期.

[6]周全華,朱志奇.论中国人何以选择马克思主义田.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王金水.文化视阂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叶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更远大的现实指导价值和时代意义。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用科学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作出的重大判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影响下的战略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具体化、可操作化和深层次化路径,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特殊价值;实现路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其是对人类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主线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以符合中国未来发展趋向,契合本土文化和时代诉求的理论内容,进而更好地释放马克思主义的磅礴力量。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新时代呼唤新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应与时俱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和特殊魅力。

(一)中国特色哲学体系构建的应有之意

社会大变革和大发展为哲学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历史上较为独特的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国走的道路是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伟大实践,相应的,这也为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 [1]。新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新思想的时代,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结合中国时代的特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丰富中国特色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要从学理层面进行分析,也要在实践层面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更具现实指导价值,更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具体创新过程中要从学科、学术和语言三大体系入手,使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获得新发展、新成果,同时要借鉴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与西方哲学学派进行对话,实现中西交流、古为今用,通过融会贯通的方式,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涵,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

(二)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现实需求

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要明确新的历史定位,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逐渐调整为中高速增长,不再注重经济总量单方面的增长,而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应该及时完善[2]。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更加多元化,全面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应该主动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入手,为其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时代价值。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创造性转化,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新时代中国出现的问题,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权体系。

(一)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作出的重大判断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基于辩论唯物主义对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判断。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特征和新情况。但是整体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的其他判断都要基于这一客观基点。一方面,在改革开放推动之下,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特别是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并结合时代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理论。这些思想理论既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结晶,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这些理论思想是指导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指南。

(二)基于唯物辩证法形成的战略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解决好民族化和世界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初就不是单独的为某一民族创立的,其关注点是人类解放,其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民族解放过程中完全可以对其进行内化,结合本民族的思想意识特点,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任何其他理论所无法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是其不断展现其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世界的普遍性问题和民族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有机结合。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命题,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性,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3]。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形成战略思维,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找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更好地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同时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局限在中国问题的解决方面,更具有了广泛的世界性意义,开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课题,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更具有指导意义。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有利于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创体系,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有必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寻找具体化、可操作化、深层次化的路径,进而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化路径

新时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推进过程中必须与中国实际情况相融合,必然会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其是一个持续“中国化”的过程,带有非常强的中国特色和民族化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的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诉求,希望通过普遍性的哲学理论来改造客观世界。而要想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某一民族和某一国家的实际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化。改变世界的活动,首先都要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进行。但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也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就导致了能够改变世界的各种活动在落实到具体国家、具体民族时,会出现条件、动力、任务、目标等的差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改造客观世界,也需要与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研究某一具体国家和民族的实际,进而创造出具有本民族属性,符合本民族、本国发展需求的哲学。基于此,要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就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创造出符合中国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影响中国在内的多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表现出了能够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和国家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形式。而中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时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哲学体系,并与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操作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特征,并将实践作为哲学基本范畴。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现着非常强的实践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要以问题研究作为基本前提,根据新的实践对问题加以系统分析,并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操作化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发展的实际问题,这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属性,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特殊价值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转化成为哲学问题,并对其做出精准的概括。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各个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从经济领域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但内外部的经济发展环境还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经济下滑明显,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利。从社会领域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原来很多历史性问题集中显现,这不仅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也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路和执政理念[5]。从文化领域看,当前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文化渗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斷发展,为西方文化渗透提供了条件。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仅影响了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同时也不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当前中国发展的诸多领域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指导,我们必须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打造成为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需求,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理论工作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要始终抱有问题意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涵盖的辩证法、唯物史观、人的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提炼出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发挥实践作用的新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层化路径

当前在研究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程度延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中国社会实践和当代中国建设的指导哲学,才能够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价值[6]。一方面,要借鉴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度和广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非常多的文化价值和思想理念,这些文化资源完全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养料。因此,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打上更强烈的民族烙印和时代特征[7]。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深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理论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创新,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有必要引入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探讨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反思和改革,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价值,新时代要想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就必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新的平台。理论工作者要结合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始终保持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黄志强,容溶.习近平关于时代问题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01).

[2]王海锋.“哲学论争”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基于学术史的考察[J].高校理论战线, 2020(03).

[3]范玉鹏,周倩.习近平新时代观的哲学底蕴[J].学习论坛,2020(09).

[4]汪谦干.肩负起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学习习近平关于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J]. 党的文献, 2020(02).

[5]刘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任务及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20(10).

[6]李中建,王海杰.锐意进取,开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全国第十三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20(03).

[7]杜仕菊,程明月.习近平新时代观:理论之源、历史之脉及价值意蕴[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简介】  孟庆艳(1982—),女,河南兰考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基于‘四个回归’导向的高校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华水政[2019]242号)。

上一篇:勘测设计企业预算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学改革的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